分馏实验报告_分馏实验报告实验步骤.docx
分馏的实验报告
分馏的实验报告引言:分馏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某种混合物进行了分馏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分馏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分馏方法,将混合物中的两种液体组分分离出来,并观察它们的沸点差异以及馏出液的纯度。
二、实验原理:分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来实现分离的过程。
一般而言,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成分会先蒸发,而沸点较高的成分则会滞留在容器中。
通过将蒸汽冷凝后收集,我们可以得到两种沸点不同的纯净液体。
三、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1. 准备工作:我们首先准备好实验器材,包括分馏烧瓶、冷却水槽、热源等。
同时,将混合物倒入分馏烧瓶中。
2. 开始分馏:将预热的加热器放入烧瓶中,并将冷却水槽连接到烧瓶的冷凝管上。
开始加热,并进行观察。
3. 馏程曲线的观察:在分馏过程中,我们记录下温度与时间的变化,以便后续分析。
4. 馏出液观察:随着实验的进行,我们观察到在冷凝管中出现了两种液体,分别收集并进行标记。
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蒸发出的液体为A液体,具备较低的沸点,而滞留在容器中的为B液体,具备较高的沸点。
通过连续分馏过程,我们逐渐分离了两种液体,并测量了它们的沸点。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馏程曲线,并进一步了解两种液体的沸点差异。
通过观察曲线形状,我们可以判断该混合物是否具有可分馏性,即沸点差异是否足够大。
在实验结果中,我们观察到曲线逐渐上升,表示实验进行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随着温度升高,A液体先于B液体蒸发,经过冷凝后我们得到较纯净的A液体。
而B液体则在温度升高到达其沸点时才开始蒸发,随后在冷凝后得到较纯净的B液体。
通过对馏程曲线的分析,我们发现两种液体的沸点差异较大,说明此混合物具备较好的可分馏性,并且分馏过程非常有效。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分馏方法的原理,学会了如何进行分馏实验。
甲醇分馏实验报告现象(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甲醇分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甲醇分馏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影响分馏效果的因素。
3. 学会使用分馏装置,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甲醇分馏是利用甲醇与其他液体组分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甲醇蒸发,再冷凝回收的方法进行分离。
甲醇的沸点为64.7℃,在分馏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收集到不同沸点的甲醇。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圆底烧瓶、分馏柱、冷凝管、接液管、温度计、电热套、酒精灯、锥形瓶、沸石。
2. 药品:甲醇。
四、实验步骤1. 将甲醇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作为沸腾中心,防止暴沸。
2. 安装分馏装置,确保各连接部位密封良好。
3. 将圆底烧瓶放入电热套中,用酒精灯加热。
4. 通过观察温度计,控制加热速度,使温度缓慢上升。
5. 当温度达到甲醇沸点(64.7℃)时,甲醇开始蒸发,蒸汽上升进入冷凝管。
6.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保持恒定流速,以利于蒸汽冷凝。
7. 收集冷凝后的甲醇,观察其性质。
五、实验现象1. 加热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的甲醇逐渐蒸发,蒸汽上升。
2.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流动,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凝成液体。
3. 收集到的甲醇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4.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甲醇蒸发量逐渐增加,收集到的甲醇纯度逐渐提高。
5. 在分馏过程中,可能观察到以下现象:- 蒸汽流量逐渐增大,表明甲醇蒸发速度加快。
-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温度逐渐升高,表明蒸汽冷凝速度加快。
- 收集到的甲醇纯度逐渐提高,颜色逐渐变浅。
六、结果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甲醇分馏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甲醇蒸发量逐渐增加,收集到的甲醇纯度逐渐提高。
2. 影响甲醇分馏效果的因素包括:- 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甲醇蒸发不充分;加热速度过慢,可能导致甲醇蒸发时间过长,影响实验效率。
- 冷凝速度:冷凝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甲醇收集不完全;冷凝速度过慢,可能导致甲醇纯度降低。
- 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温度过低,可能导致甲醇收集不完全;冷却水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甲醇蒸发速度加快,影响实验效果。
乙醇分馏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乙醇分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分馏实验的操作技能。
3. 学习通过分馏法从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醇。
4. 测定乙醇的沸点。
二、实验原理乙醇分馏是利用乙醇和水的沸点差异(乙醇沸点约为78.3℃,水沸点为100℃)来分离两者的过程。
在分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沸腾,低沸点的乙醇会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管冷凝成液体收集,而水则留在烧瓶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冷凝管、接收瓶、酒精灯、冷凝水槽等。
2. 试剂:乙醇-水混合物。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乙醇-水混合物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以防止爆沸。
2. 装置连接:将圆底烧瓶与蒸馏头连接,蒸馏头与温度计连接,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头支管口处,蒸馏头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末端插入冷凝水槽中。
3. 加热:用酒精灯加热圆底烧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当温度升至78℃时,开始收集馏分。
4. 收集馏分:将接收瓶置于冷凝管末端,收集温度在78℃左右的馏分。
5. 实验结束:收集完毕后,关闭酒精灯,拆除装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馏分收集: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到一定量的无色透明液体,初步判断为乙醇。
2. 馏分沸点:通过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收集到的馏分沸点在78℃左右,与乙醇沸点相符。
3. 实验分析:通过分馏实验,成功从乙醇-水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醇,证明了分馏法在分离沸点相近物质中的有效性。
六、实验讨论1. 影响分馏效果的因素:分馏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加热速度、温度计位置、回流比等。
加热速度过快会导致分馏效果变差,温度计位置不准确会影响馏分的沸点,回流比过大或过小也会影响分馏效果。
2. 实验误差分析:本实验中,由于温度控制不够严格,可能导致乙醇沸点存在一定偏差。
此外,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论误差,如分馏柱的效率、冷凝管冷却效果等。
七、实验结论1. 乙醇分馏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沸点相近物质的方法。
2. 通过分馏实验,成功从乙醇-水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醇,证明了分馏法在分离沸点相近物质中的有效性。
有机化学实验分馏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分馏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分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分馏实验,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馏原理,掌握分馏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分馏是利用不同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汽化和凝结特性,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分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在加热后,其中挥发性较高的成分首先汽化,然后通过冷凝,得到纯净的有机化合物。
实验仪器和试剂:1. 分馏装置:包括加热设备、冷凝器、接收瓶等。
2. 试剂:混合有机化合物样品。
实验步骤:1. 将分馏装置搭建好,确保密封良好。
2. 将混合有机化合物样品倒入分馏瓶中。
3. 连接好冷凝器和接收瓶,并将接收瓶放入冰水中。
4. 开始加热分馏瓶,控制加热速度,使温度缓慢升高。
5. 观察分馏瓶中的液体变化,记录温度和收集的液体。
6. 当温度升高到某一范围时,停止加热,收集液体。
实验数据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分馏瓶中的液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起初,液体温度逐渐升高,但没有产生明显的汽化。
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我们观察到液体开始汽化,并通过冷凝器进入接收瓶中。
收集到的液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表明有机化合物已经被成功分离。
实验讨论:1. 实验中,我们注意到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如果温度升高过快,会导致有机化合物的挥发过程不完全,影响分馏效果。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不同有机化合物的汽化温度有所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同,导致其挥发性也不同。
3. 分馏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
通过合理地选择温度和控制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有机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和提纯。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分馏原理和操作方法。
分馏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分离方法,对于提高实验技能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更多有机化学实验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馏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分馏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分馏基本操作的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掌握分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分馏是一种物质在特定温度下以气体和液体两相分离的技术。
在分馏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原液沸点较低的组分先汽化为气体,然后经过冷凝后收集。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分馏烧瓶悬挂在支架上,连接冷凝管和接收瓶。
2. 将待分馏的液体样品倒入分馏烧瓶中,并加入少量沙粒或玻璃珠作为沸石,并且加入适量的分馏剂(如酒精)。
3. 将冷凝管接头与烧瓶的盖口密封,并将另一端的冷凝器放入冷水中。
4. 开始加热烧瓶,并根据不同组分的沸点控制温度。
当温度升高至较低沸点组分的沸点时,该组分会汽化为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凝后滴入接收瓶中。
5. 通过调节加热功率,控制温度使较高沸点组分保持为液体状态。
待较低沸点组分汽化完全后,可以逐渐提高温度以分离出较高沸点组分。
6. 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加热功率和温度,以保持分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注意安全操作。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组分的分离和收集情况。
通过收集到的样品可以分析其成分和纯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如果分馏过程发生不正常的情况,如温度过高或不稳定,可以进一步探究原因并进行改进。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高温部位,注意防护措施。
2. 实验操作时,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沸点选择合适的分馏温度和压力。
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装置清洗干净,并妥善处理废液和废弃物。
4. 在分馏过程中,要注意加热功率的调节,以保持温度的稳定和控制组分的分离。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分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到了不同组分在分馏过程中的分离情况。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后可以得出结论,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实验的实施和分析,我们对分馏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乙醇和水的分馏实验报告
乙醇和水的分馏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乙醇和水的分馏是利用它们熔点和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乙醇的沸点为78.4℃,水的沸点为100℃,通过控制温度可以使乙醇蒸发,再经冷凝使其凝结,实现乙醇和水的分离。
二、实验步骤:
1、准备一个分馏装置,包括加热器、分馏瓶和冷却器。
2、将乙醇和水的混合物放入分馏瓶中。
3、将分馏瓶连接至加热器,加热器内加入适量的水。
4、开启加热器,逐渐加热混合物,观察现象。
5、当温度达到乙醇的沸点(78.4℃)时,开始收集冷凝后的乙醇溶液。
6、直到温度达到水的沸点(100℃),停止加热,分馏过程结束。
三、实验结果:
1、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混合溶液起初出现沸腾,产生气泡。
2、当温度达到乙醇的沸点时,乙醇蒸发,冷凝后形成乙醇溶液。
3、温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开始蒸发,产生水蒸汽。
四、实验讨论:
1、根据实验结果,乙醇和水可以通过分馏方法进行分离,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控制乙醇的蒸发和凝结。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超过水的沸点,以免破坏分馏装置。
3、分馏过程中,乙醇和水有可能会发生气泡溢出,需小心操作,避免溅出。
4、实验中产生的乙醇溶液可以进一步进行蒸发浓缩,得到更高浓度的乙醇。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分馏方法分离了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这种分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工业生产中乙醇的提纯。
分馏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沸点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凝操作实现物质的分离,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
分馏实验报告
分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分馏技术,分离混合液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分,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探讨分馏技术的应用和原理。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分馏设备:分馏装置、冷凝器、蒸馏容器等。
2. 实验试剂:A液(低沸点液体)、B液(高沸点液体)。
三、实验步骤1. 将A液和B液按照一定体积比例混合,并加入分馏装置。
2. 连接好冷凝器,并调整适当的冷却水流速。
3. 开启加热器,加热混合液体,使其开始汽化。
4. 汽化的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却,形成液态,进一步分离出馏分液。
5. 当液滴开始聚集并滴落时,收集馏分液,并记录时间和体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A液在开始加热后较快开始汽化,其馏程集中在较低部分。
- B液在A液基本分馏完之后才开始汽化,其馏程集中在较高部分。
- 随着时间的推移,馏程逐渐增加,体积逐渐减少。
根据我们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分馏技术是一种可靠的物质分离方法,适用于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
2. 混合液体中的低沸点组分先汽化,高沸点组分后汽化,实现了分馏效果。
3. 随着时间推移,馏程逐渐增加,说明分馏过程中分离效果不断提高。
4. 理论上,通过调节分馏设备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分离效果。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避免干扰。
2. 使用分馏装置时,要注意连接的紧密性,避免气体泄漏。
3. 加热时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加热速率,避免产生爆炸等意外情况。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工作区域。
六、实验总结和展望通过本次分馏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分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分馏技术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提纯化合物等。
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工业生产中,分馏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分馏技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于沸点相近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效果不佳,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进行辅助分离。
乙醇的分馏实验报告
乙醇的分馏实验报告引言: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乙醇,本次实验旨在利用分馏技术对乙醇进行分离和提纯。
分馏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而实现的分离技术,有效地去除杂质,使乙醇的纯度提高。
实验步骤:1. 准备装置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准备好适用于分馏的设备。
我们使用了一台称为“鹤颈”的设备,它由化学玻璃制成,具有一定的弯曲角度,可以用来收集馏出液。
另外,还需要准备冷却装置,通常使用水冷却剂来降低鹤颈中气体的温度。
2. 装入混合物将所需物质混合物装入鹤颈中,本次实验中是混合乙醇和水。
保持适当的比例,以确保获得较高纯度的乙醇。
在装入混合物之前,务必将鹤颈和冷却装置彻底清洗,并确保它们是干净的,没有任何杂质。
3. 加热并分馏用燃料燃烧器对鹤颈进行加热,加热的目的是提高混合物中乙醇的沸点,从而使其蒸发。
乙醇的沸点约为78.4摄氏度,而水的沸点约为100摄氏度。
通过控制鹤颈的温度,可以使乙醇蒸发,而水则保持在液态。
4. 收集乙醇通过冷却装置,将从鹤颈中蒸发的乙醇蒸汽冷凝成液态,形成乙醇收集液。
由于乙醇的沸点较低,它首先蒸发,经过冷却后快速变成液态。
可以通过在冷却装置中加水来加快冷却速度,并迅速收集乙醇。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分馏,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纯度较高的乙醇。
通过对收集液的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我们可以计算出乙醇的收率和纯度。
纯度是指乙醇占总液体中乙醇质量的比例。
通过简单的质量测量,我们可以计算出纯度。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专业的酒精计来测量乙醇的质量,并用总液体质量进行除法运算,得出纯度的百分比。
收率是指实际分离出来的乙醇量与理论可分离乙醇量的比例。
我们通过测量收集液的体积并计算乙醇含量,从而获得收率。
如果实际收率接近理论收率,则说明分馏过程效果良好。
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集液中的乙醇纯度逐渐增加,同时收率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乙醇的沸点较低,优先蒸发,从而减少了污染物的存在。
乙醇分馏实验报告
1. 了解乙醇分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乙醇与水的分离技术。
3. 熟悉分馏实验装置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4. 通过实验验证乙醇的沸点。
二、实验原理乙醇分馏是一种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乙醇的沸点为78.37℃,而水的沸点为100℃。
在加热过程中,沸点较低的乙醇先蒸发,通过冷凝管冷凝后收集,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圆底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蒸馏头、电热套、烧杯、酒精灯、石棉网。
2. 药品:乙醇-水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将乙醇-水溶液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沸石,以防止暴沸。
2. 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连接好冷凝管、接液管和蒸馏头。
3. 在电热套中放入石棉网,将烧瓶置于石棉网上。
4. 打开冷却水,开始加热烧瓶,控制加热速度,使烧瓶中的液体缓慢沸腾。
5. 观察温度计,当温度达到78℃时,开始收集蒸馏出的乙醇。
6. 当温度升高至80℃时,停止加热,关闭冷却水。
7. 将收集到的乙醇倒入烧杯中,待其冷却后,用酒精比重计测定其密度。
五、实验结果1. 蒸馏过程中,温度计显示温度从78℃逐渐升高至80℃。
2. 收集到的乙醇为无色透明液体,密度为0.789g/mL。
1. 本实验通过乙醇分馏,成功地将乙醇与水分离。
2. 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速度和冷却水流量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
3. 通过测定收集到的乙醇的密度,验证了乙醇的沸点为78.37℃。
七、实验讨论1. 乙醇分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2.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速度和冷却水流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八、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乙醇分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控制加热速度和冷却水流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本次实验让我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分馏实验报告
分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石油馏分的分馏实验,掌握分馏原理和方法,了解石油各种馏分的物理性质。
实验仪器和药品:1.分馏烧瓶。
2.分馏柱。
3.温度计。
4.酒精灯。
5.石油原油样品。
实验步骤:1.将石油原油样品倒入分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玻璃珠。
2.将分馏烧瓶连接至分馏柱,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
3.点燃酒精灯,将分馏烧瓶加热至开始分馏。
4.记录不同温度下收集的馏分,并观察其性状。
实验结果:经过分馏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馏分,并观察到了它们的性状。
我们发现,在较低温度下,得到的馏分轻质,呈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而在较高温度下,得到的馏分重质,颜色较深,沸点较高。
这符合石油各种馏分的物理性质。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分馏原理和方法。
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各种馏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升温使其分离的过程。
分馏柱的作用是增大分馏表面积,使得分馏效果更好。
而温度计则是用来监控分馏的温度,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石油的分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分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石油各种馏分的物理性质的认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密封性,以及温度的控制等。
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更加注重细节,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石油的分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分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石油各种馏分的物理性质的认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密封性,以及温度的控制等。
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更加注重细节,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之,本次实验对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石油的分馏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机化学分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有机化学分馏实验报告篇一:有机化学实验六简单分馏有机化学实验六简单分馏实验六简单分馏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馏的原理和意义,分馏柱的种类和选用的方法。
2.学习实验室里常用分馏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简单分馏原理;2.分馏的操作方法;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酒精灯圆底烧瓶分馏柱冷凝管接液器温度计量筒锥形瓶(3个)主要化学试剂:甲醇和水的混合物(1:1)50mL沸石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原理:分馏:是应用分馏柱将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在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分离液态的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普通的蒸馏技术要求其组分的沸点至少要相差30℃,才能用蒸馏法分离。
但对沸点相近的混合物,用蒸馏法不可能将它们分开。
若要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就非得采用分馏不可。
现在最精密的分馏设备巳能将沸点相差仅1--2℃的混合物分开,利用蒸馏或分馏来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一样,实际上,分馏就是多次蒸馏。
基本原理:蒸馏是提纯液体物质和分离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
蒸馏时混合液体中各组分的沸点要相差30℃以上,才可以进行分离。
应用分馏柱将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馏。
它在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
现在最精密的分馏设备已能将沸点相差仅1-2℃的混合物分开。
利用分馏来分离混合物的原理与蒸馏是一样的,实际上分馏就是多次蒸馏。
有机化学实验六简单分馏将几种具有不同沸点而又可以完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加热,当其总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就开始沸腾气化,蒸气中易挥发液体的成分较在原混合液中为多。
为了简化,我们仅讨沦混合物是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情况,所谓理想溶液即是指在这种溶液中,相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一样的。
也就是各组分在混合时无热效应产生,体积没有改变。
只有理想溶液才遵守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定律溶液中每一组分的蒸气压等于此纯物质的蒸气压和它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的乘积。
分馏实验报告
分馏实验报告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篇一:分馏实验报告广东工业大学学院专业班组、学号姓名协作者教师评定实验题目分馏一、实验目的了解分馏的原理与意义,分馏柱的种类和选用方法。
学习实验室里常用分馏的操作方法。
二、分馏原理利用普通蒸馏法分离液态有机化合物时,要求其组分的沸点至少相差30℃,且只有当组分间的沸点相差110℃以上时,才能用蒸馏法充分分离。
所谓分馏(fractional distillation)就是蒸馏液体混合物,使气体在分馏柱内反复进行汽化、冷凝、回流等过程,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即:沸腾着的混合物蒸汽进行一系列的热交换而将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出来。
实际上分馏就相当于多次蒸馏。
当分馏效果好时,分馏出来的(馏液)是纯净的低沸点化合物,留在烧瓶的(残液)是高沸点化合物。
影响分馏效率的因素有:①理论塔板;②回流比;③柱的保温。
实验室常用的分馏柱为vigreux柱(或刺式分馏柱、维氏分馏柱、韦氏分馏柱、维格尔分馏柱)。
使用该分馏柱的优点是:仪器装配简单,操作方便,残留在分馏柱中的液体少。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电热套、圆底烧瓶、分馏柱、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丙酮。
能与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混溶。
能溶解油脂肪、树脂和橡胶。
五、实验装置六、实验步骤(一)填表及作图1、在圆底烧瓶内放置40ml混合液(体积比:丙酮∶水=1∶1)及2粒沸石,按简单分馏装置图2-11安装仪器。
2、开始缓缓加热,并控制加热程度,使馏出液以1-2s/d的速度蒸出。
将初馏出液收集于量筒中,观察并记录柱顶温度及接受器a的馏出液总体积。
继续蒸馏,(从5ml开始)记录每增加1ml馏出液时的温度及总体积。
注意温度突变时位置。
曲线,讨论分馏效率。
数据记录:(二)纯化丙酮(1)待圆底烧瓶冷却后,加入馏液,补加2粒沸石。
安装好分馏装置。
(2)收集56~62℃以下的馏液。
有机化学分馏实验报告doc
有机化学分馏实验报告篇一:分馏实验报告广东工业大学学院专业班组、学号姓名协作者教师评定实验题目分馏一、实验目的了解分馏的原理与意义,分馏柱的种类和选用方法。
学习实验室里常用分馏的操作方法。
二、分馏原理利用普通蒸馏法分离液态有机化合物时,要求其组分的沸点至少相差30℃,且只有当组分间的沸点相差110℃以上时,才能用蒸馏法充分分离。
所谓分馏(Fractional Distillation)就是蒸馏液体混合物,使气体在分馏柱内反复进行汽化、冷凝、回流等过程,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即:沸腾着的混合物蒸汽进行一系列的热交换而将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出来。
实际上分馏就相当于多次蒸馏。
当分馏效果好时,分馏出来的(馏液)是纯净的低沸点化合物,留在烧瓶的(残液)是高沸点化合物。
影响分馏效率的因素有:①理论塔板;②回流比;③柱的保温。
实验室常用的分馏柱为Vigreux柱(或刺式分馏柱、维氏分馏柱、韦氏分馏柱、维格尔分馏柱)。
使用该分馏柱的优点是:仪器装配简单,操作方便,残留在分馏柱中的液体少。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电热套、圆底烧瓶、分馏柱、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丙酮。
能与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混溶。
能溶解油脂肪、树脂和橡胶。
五、实验装置六、实验步骤(一)填表及作图1、在圆底烧瓶内放置40ml混合液(体积比:丙酮∶水=1∶1)及2粒沸石,按简单分馏装置图2-11安装仪器。
2、开始缓缓加热,并控制加热程度,使馏出液以1-2s/D 的速度蒸出。
将初馏出液收集于量筒中,观察并记录柱顶温度及接受器A的馏出液总体积。
继续蒸馏,(从5ml开始)记录每增加1ml馏出液时的温度及总体积。
注意温度突变时位置。
曲线,讨论分馏效率。
数据记录:(二)纯化丙酮(1)待圆底烧瓶冷却后,加入馏液,补加2粒沸石。
安装好分馏装置。
(2)收集56~62℃以下的馏液。
此馏液为纯丙酮。
馏液总体积ml,回收率=馏液总体积/40= %。
(3)观察62~98℃的馏液共滴。
分馏实验报告.doc
分馏实验报告.doc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馏的工艺原理,理解分馏的分离方法。
2.学会操作分馏仪、调节分馏仪操作条件、观察分馏的过程和记录相关数据。
3.掌握通过分馏法分离混合物组分的技巧。
二、实验原理分馏是利用成分沸点不同的混合物在与其有一定差异的温度条件下,在气相和液相间自然保持一定浓度比而达到不同程度的分离的方法。
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常用的分离方式。
在分馏过程中,馏头温度必然要高于母液温度,因为馏头温度能够表明馏出的揮发性成分的沸点。
相应的,馏尾温度则低于母液温度,馏出的是沸点高的成分。
分馏的温度差越大,分离后的相对纯度越高。
在分馏精馏时,可采取提高温度或减小压力或两者兼施来加速分馏过程。
三、实验步骤1. 仪器调节(1) 开电源开关。
(2) 打开操作面板。
(3) 打开抽油机开关和真空计开关。
(4) 观察真空压力表和真空计压力计数值是否合理,调节真空计阀门。
(5) 点击针阀,设置标定。
2. 实验部分(1) 对于混合物样品,称量5g并注入分馏瓶。
(2) 接上实验装置,并在加热器内调节温度至初始温度50℃,并保持该温度10 min。
(3) 将缓慢加热到温度180℃,并保持该温度30min。
期间收集馏出液体并且记录温度。
(4) 以相同的温度和时间條件加热刚刚喂90℃收集的馏出的液体。
(5) 对馏出的两个不同组分进行密度测定和速度波动测定,结果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馏程温度曲线实验得到的馏程温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馏程初期随着加热程度的逐步提高,加热器内温度也逐渐升高。
当加热到180℃时,馏出了可燃气体。
2. 每个杂质分离的温度差本实验测定分离两种混合组分的温度分别为180℃和90℃,分离得到的油液沸点相差90℃,分离效果较好。
3. 密度测定记录实验中分离得到的两种组分密度分别是0.75和0.8。
说明在混合物中含有更轻油组分,和更重油组分。
4. 差分速度记录得到的差分速度即分离性能,在分离出可燃气体时达到83%,在随后加热的情况下它也在四区达到了75%。
分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分馏一、实验目的学习分馏的原理;掌握分馏装置的装配及其基本操作;二、主要仪器与试剂1.试剂:水、乙醇;2.仪器:圆底蒸馏烧瓶、分馏柱、冷凝管、接受器、量筒。
三、实验装置图四、实验原理分馏就是利用分馏柱,使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冷凝,以达到分离不同组分的目的。
它是分离和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蒸馏之所以能使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是因为蒸馏过程中进行了多次气化和冷凝,原理如下:液体混合物加热达到沸腾状态,混合物蒸汽进入分馏柱,并沿着分馏柱上升,由于柱外空气的冷却作用,上升蒸汽中高沸点的组分被冷却成为液体,冷凝液沿着柱身向下回流,故上升蒸汽中低沸点组分的含量增加,高沸点组分的含量减少;冷凝液回流过程中与上升的热蒸汽相遇,两者之间又发生热量交换,其中的低沸点组分被加热成为蒸气继续上升,蒸气中的高沸点组分被冷却随着冷凝液向下回流,致使回流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含量增加。
如此反复进行多次蒸汽与冷凝夜间的热量交换,结果向下回流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越来越多,最终上升到柱顶的蒸汽只含有低沸点组分,回流到烧瓶中的液体只含有高沸点组分,从而达到将两种组分分离开来的目的。
对于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必须采用分馏来进行分离。
五、实验步骤1.按照图示安装简单分馏装置。
“由上而下,由左到右。
”注意:温度计的位置;用夹子固定分馏柱;接受瓶要用铁夹固定。
2.加料: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待蒸馏的原料乙醇和水各20ml,其用量不超过烧瓶容积的1/2,再加入2~3颗沸石防止暴沸。
3.加热分馏:冷凝管通入冷水,开始加热,当液体开始沸腾后,蒸汽慢慢上升进入分馏柱,缓缓上升,同时回流,当蒸汽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此时应加大火焰,提高温度使蒸汽慢慢升至柱子顶部,当蒸汽上升到柱顶,温度计水银球部出现液滴时,移去火焰,使达到顶端的蒸汽全部冷凝回流。
然后增大火焰,使液体平稳沸腾,当蒸汽上升至柱顶部,调节火焰,使蒸汽缓慢上升,保持分馏柱内有一个均匀的温度梯度,并有足够量的液体流回烧瓶。
分馏的实验报告
分馏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蒸馏将酒精从水中分离出来,了解蒸馏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基于物质的沸点差异,利用液体的蒸气化特性和气液两相的不同相对稳定性来实现分离。
在实验中,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为78度和100度,根据沸点差异,通过加热将酒精蒸发出来,再通过冷凝使其重新凝结成液体,从而分离出纯净的酒精。
实验步骤:
1. 将酒精和水按照1:1的体积比例混合倒入蒸馏瓶中。
2. 将冷凝管插入蒸馏瓶的短颈中,确保密封。
冷凝管的另一端通过橡皮管连接至接收瓶。
3. 将接收瓶放入冰水中,以便将酒精蒸汽快速冷凝成液体。
4. 调节加热器的火力,使蒸馏瓶中的液体缓慢升温。
5. 观察蒸馏瓶中液体的变化,当温度达到酒精的沸点(78度)时,开始产生酒精蒸汽。
6. 酒精蒸汽通过冷凝管进入接收瓶,逐渐冷凝为液体。
7. 当接收瓶中的液体不再增加时,关闭加热器,待蒸馏瓶中液
体冷却后即可得到分离后的纯酒精。
实验结果:经过蒸馏,我们成功将酒精从水中分离出来。
接收瓶中的液体呈无色透明液体,具有酒精的特有气味。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蒸馏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蒸馏是一种利用沸点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有效手段,常用于分离液体中的溶质和溶剂。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器的火力十分重要,以保证液体缓慢升温。
同时,要确保冷凝管密封良好,冷凝器的冷却效果要够好,以避免蒸汽的泄漏。
通过实验,我也学会了如何准确测量温度和掌握适当的加热时间。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对蒸馏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
分馏实验报告_分馏实验报告实验步骤.docx
分馏实验报告_分馏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篇一:分馏实验报告广东工业大学学院专业班组、学号姓名协作者教师评定实验题目分馏一、实验目的了解分馏的原理与意义,分馏柱的种类和选用方法。
学习实验室里常用分馏的操作方法。
二、分馏原理利用普通蒸馏法分离液态有机化合物时,要求其组分的沸点至少相差30℃,且只有当组分间的沸点相差110℃以上时,才能用蒸馏法充分分离。
所谓分馏(fractional distillation)就是蒸馏液体混合物,使气体在分馏柱内反复进行汽化、冷凝、回流等过程,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即:沸腾着的混合物蒸汽进行一系列的热交换而将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出来。
实际上分馏就相当于多次蒸馏。
当分馏效果好时,分馏出来的(馏液)是纯净的低沸点化合物,留在烧瓶的(残液)是高沸点化合物。
影响分馏效率的因素有:①理论塔板;②回流比;③柱的保温。
实验室常用的分馏柱为vigreux柱(或刺式分馏柱、维氏分馏柱、韦氏分馏柱、维格尔分馏柱)。
使用该分馏柱的优点是:仪器装配简单,操作方便,残留在分馏柱中的液体少。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电热套、圆底烧瓶、分馏柱、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丙酮。
能与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混溶。
能溶解油脂肪、树脂和橡胶。
五、实验装置六、实验步骤(一)填表及作图1、在圆底烧瓶内放置40ml混合液(体积比:丙酮∶水=1∶1)及2粒沸石,按简单分馏装置图2-11安装仪器。
2、开始缓缓加热,并控制加热程度,使馏出液以1-2s/d的速度蒸出。
将初馏出液收集于量筒中,观察并记录柱顶温度及接受器a的馏出液总体积。
继续蒸馏,(从5ml开始)记录每增加1ml馏出液时的温度及总体积。
注意温度突变时位置。
曲线,讨论分馏效率。
数据记录:(二)纯化丙酮(1)待圆底烧瓶冷却后,加入馏液,补加2粒沸石。
安装好分馏装置。
(2)收集56~62℃以下的馏液。
此馏液为纯丙酮。
馏液总体积ml,回收率=馏液总体积/40= %。
分馏实验报告
分馏实验报告分馏实验报告引言:分馏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技术,通过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分馏技术,将酒精和水这两种常见液体分离出来,并观察实验结果,探究分馏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分馏瓶、冷凝管、温度计等设备清洗干净,并确保密封性良好。
2. 混合液制备:将适量的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制备成混合液。
3. 装置搭建:将混合液倒入分馏瓶中,并将冷凝管连接到分馏瓶上。
4. 加热操作:将热源置于分馏瓶下方,逐渐加热混合液。
5. 观察结果:观察冷凝管中的液滴,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现象和结果:1. 开始加热后,混合液开始沸腾,冷凝管中出现了液滴。
2. 随着加热的进行,冷凝管中的液滴逐渐增多,并且开始有两种不同颜色的液滴出现。
3. 随着温度的上升,冷凝管中的液滴逐渐变少,直到最后只有一种颜色的液滴出现。
4.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与冷凝管中液滴的变化相一致。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1. 酒精和水的沸点差异使得它们在加热过程中分离出来。
酒精的沸点为78.5℃,水的沸点为100℃,因此酒精先沸腾,而水则在酒精蒸发完全后才开始沸腾。
2. 冷凝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将蒸发的酒精蒸汽冷却并凝结成液体,从而分离出来。
冷凝管的冷却效果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和冷却水的流速有关,这也是实验中观察到液滴颜色变化的原因。
3. 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颜色的液滴是由于酒精和水的不同纯度引起的。
一开始的液滴为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随着酒精的蒸发,后期出现的液滴则为纯水。
4.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以作为实验过程的参考指标,通过观察温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酒精和水的分离程度。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分馏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分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分馏作为一种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在化工、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整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可以实现对混合物的有效分离,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
分馏实验报告范文
分馏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分馏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分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原油的分馏工艺和设备;3.了解各种馏分的性质和用途。
二、实验原理分馏是将混合液体按照不同的沸点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分馏过程中,将混合液体加热到各个组分的沸点,然后通过冷却和凝结,使得各个组分分离开来。
由于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到不同组分的纯净物质。
实验使用的原油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碳链长度的烃。
在分馏塔中,原油被加热,达到不同温度时产生蒸气,然后经过冷却和凝结,生成不同的馏分。
较重的大分子烃会在分馏塔底部凝结,并被收集;轻质的小分子烃则会上升至分馏塔顶部,再通过冷凝塔冷却凝结后被收集。
三、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原油样品,放置于分馏塔中;2.加热分馏塔,使其内部温度升高,逐渐将原油加热至不同温度;3.随着温度升高,观察并记录各个沸点组分的收集情况;4.收集底部的沉淀物以及顶部的馏分,分别进行性质测试。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沸点的馏分。
根据实验条件,我们收集到了重油、柴油、汽油和液化气四种馏分。
接下来进行这些馏分的性质测试。
1.重油:颜色较深,密度较大,粘度较高,燃点较高。
2.柴油:颜色较浅,密度适中,粘度适中,燃点适中。
3.汽油:颜色较浅,密度较小,粘度较小,燃点较低。
4.液化气:无色透明,密度极小,易挥发,燃点极低。
五、讨论与分析1.通过分馏实验,我们成功将原油分离成不同组分的馏分。
这些馏分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在石化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随着温度的升高,馏分的沸点也会增高。
因为沸点是烃的分子量的一种表现。
分子量较大的烃有较高的沸点,分子量较小的烃有较低的沸点。
3.通过分馏实验,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温度,将重油、柴油、汽油和液化气进行分离,可以有效提高各种燃料的纯度和质量。
六、结论通过分馏实验,我们成功地将原油分离成重油、柴油、汽油和液化气四种馏分。
这些馏分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馏实验报告_分馏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篇一:分馏实验报告广东工业大学学院专业班组、学号姓名协作者教师评定实验题目分馏一、实验目的了解分馏的原理与意义,分馏柱的种类和选用方法。
学习实验室里常用分馏的操作方法。
二、分馏原理利用普通蒸馏法分离液态有机化合物时,要求其组分的沸点至少相差30℃,且只有当组分间的沸点相差110℃以上时,才能用蒸馏法充分分离。
所谓分馏(fractional distillation)就是蒸馏液体混合物,使气体在分馏柱内反复进行汽化、冷凝、回流等过程,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即:沸腾着的混合物蒸汽进行一系列的热交换而将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出来。
实际上分馏就相当于多次蒸馏。
当分馏效果好时,分馏出来的(馏液)是纯净的低沸点化合物,留在烧瓶的(残液)是高沸点化合物。
影响分馏效率的因素有:①理论塔板;②回流比;③柱的保温。
实验室常用的分馏柱为vigreux柱(或刺式分馏柱、维氏分馏柱、韦氏分馏柱、维格尔分馏柱)。
使用该分馏柱的优点是:仪器装配简单,操作方便,残留在分馏柱中的液体少。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电热套、圆底烧瓶、分馏柱、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丙酮。
能与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混溶。
能溶解油脂肪、树脂和橡胶。
五、实验装置六、实验步骤(一)填表及作图1、在圆底烧瓶内放置40ml混合液(体积比:丙酮∶水=1∶1)及2粒沸石,按简单分馏装置图2-11安装仪器。
2、开始缓缓加热,并控制加热程度,使馏出液以1-2s/d的速度蒸出。
将初馏出液收集于量筒中,观察并记录柱顶温度及接受器a的馏出液总体积。
继续蒸馏,(从5ml开始)记录每增加1ml馏出液时的温度及总体积。
注意温度突变时位置。
曲线,讨论分馏效率。
数据记录:(二)纯化丙酮(1)待圆底烧瓶冷却后,加入馏液,补加2粒沸石。
安装好分馏装置。
(2)收集56~62℃以下的馏液。
此馏液为纯丙酮。
馏液总体积ml,回收率=馏液总体积/40= %。
(3)观察62~98℃的馏液共滴。
产品:丙酮,无色易挥发和易燃液体,有微香气味。
讨论:(很重要,请填写!)七、思考题篇二:蒸馏与分馏实验预习报告蒸馏与分馏目的:1. 掌握普通蒸馏、分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其意义。
2. 学习安装仪器的基本方法。
3. 学会用常量法测定液态物质的沸点。
原理:蒸馏liquid分馏liquid1、蒸馏沸点: abgas gasliquid (纯) liquid (a)每种纯液态有机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固定的沸点,当液态有机物受热时,蒸气压增大,待蒸气压达到大气压或所给定的压力时,即p 蒸=p 外,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饱和蒸汽压:当液体汽化的速率与其产生的气体液化的液体速率相同时的气压。
)(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沸点和当水汽压力与环境压力相等时的温度有关,也就是说,沸点和气压是有关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沸点都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量得到的(即101325帕斯卡,或1atm)。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气压较低,沸点也相对低得多。
当气压上升,物体的沸点相应上升,达到临界点时,物体的液态和气态相一致。
物体的沸点不可能提高到临界点以上。
反之,当气压下降,物体的沸点相应下降,i直至三相点,类似地,物体的沸点不能降低到三相点以下。
) 【没有找到压强与非典的具体关系,只知道呈非线性关系,在1atm处大致为线性关系】临界点:在热力学中,临界点是可使一物质以液态存在的最高温度或以气态存在的最高压力,当物质的温度、压力超过此界线——即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会相变成同时拥有液态及气态特征的流体:超临界流体。
临界温度下的p-v等温线上,在临界点处的一阶、二阶导数均为零,即:液—气—液的过程:蒸馏就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如果将某液体混合物(内含两种以上的物质,这几种物质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大于30℃)进行蒸馏,那么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者后蒸出,不挥发的组分留在蒸馏瓶内,这样就可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纯液态有机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点变化范围很小(一般0.5-1.0℃)。
根据蒸馏所测定的沸程, 可以判断该液体物质的纯度(定性)。
(共沸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两种或三种液体可形成具有固定沸点的混合物。
在沸腾时,其气液平衡体系中,气相与液相组成一致,无法用分馏法分离)归纳起来,蒸馏的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分离和提纯液态有机物。
②测出某纯液态物质的沸程,如果该物质为未知物,那么根据所测得的沸程数据,查物理常数手册,可以知道该未知物可能是什么物质。
③根据所测定的沸程可以判断该液态有机物的纯度。
【这种判断似乎是定性的,具体应该如何判断?】2、分馏普通蒸馏只能分离和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物质,一般至少相差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对沸点较接近的混合物用普通蒸馏法就难以分开。
虽经多次的蒸馏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操作比较麻烦,损失量也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分馏法来提纯该混合物。
分馏的基本原理与蒸馏相类似,所不同的是在装置上多一个分馏柱,使气化、冷凝的过程由一次变为多次。
简单地说,分馏就是多次蒸馏。
分馏就是利用分馏柱来实现这“多次重复”的蒸馏过程。
当混合物的蒸气进入分馏柱时,由于柱外空气的冷却,蒸气中高沸点的组分易被冷凝,所以冷凝液中就含有较多高沸点物质,而蒸气中低沸点的成分就相对地增多。
冷凝液向下流动时又与上升的蒸气接触,二者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使上升蒸气中高沸点的物质被冷凝下来,低沸点的物质仍呈蒸气上升;而在冷凝液中低沸点的物质则受热气化,高沸点的物质仍呈液态。
如此经多次的液相与气相的热交换,使得低沸点的物质不断上升最后被蒸馏出来,高沸点的物质则不断流回烧瓶中,从而将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
分馏是分离提纯沸点接近的液体混合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分馏柱:1、填充式分馏柱是在柱内填上各种惰性材料,以增加表面积。
填料包括玻璃珠、玻璃管、陶瓷或螺旋形、马鞍形、网状等形状的金属片或金属丝,它效率较高,适合分离一些沸点差距较小的化合物。
2、韦氏分馏柱结构简单,且比填充式分馏柱黏附的液体少,缺点是比同样长度的填充柱分馏效率低,适合分离少量且沸点差距较大的液体,若欲分离沸点差距很近的液体化合物,则必须使用精密分馏装置ii)实验准备:仪器:圆底烧瓶(50ml 2 个),直形冷凝管(1 支),接引管(又称牛角管,1 支),锥形瓶(2 个),蒸馏头(1 个),温度计套管(1 个),100℃温度计(1 支),分馏柱(1 支),量筒(50ml,1 个)。
药品:丙酮(20ml),丙酮–水溶液(v /v=1∶1,20ml)。
物理常数:装置图:仪器安装要点:1. 蒸馏烧瓶大小的选择:视待蒸馏液体的体积而定。
通常为蒸馏液体的体积占蒸馏烧瓶容量的1/3-2/3。
加料时不能直接从蒸馏头上口倒入,应用长颈漏斗或卸下圆底烧瓶加料。
(烧瓶不应过大,否则会产生大的“滞留量——在瓶内无法蒸出”)2. 冷凝管的选择蒸(分)馏用的冷凝管主要有直形冷凝管及空气冷凝管,若被蒸馏物质的沸点低于140℃,使用直形冷凝管,在夹套内通冷却水。
若被蒸馏物质的沸点高于140℃,直形冷凝管的内管及外管接合处易发生爆裂,故应改用空气冷凝管。
3. 以热源为基准,根据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的原则,首先将装有待蒸馏物质的圆底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插入蒸馏头,顺次连接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最后插入温度计套管和温度计。
在同一桌面上,安装两套蒸馏装置时,必须是蒸馏瓶对蒸馏瓶(头对头),或锥形瓶对锥形瓶(尾对尾),避免着火。
【无法想像?】4. 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水银球的上端与蒸馏头支管的下侧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水银球能完全被蒸气所包围。
(分馏时,液体沸腾时,蒸汽不会立即到达顶端,温度计读数变化较小,需等待一段时间)5. 冷凝管通冷却水的方向应从冷凝管的下端进水,上端出水,并且上端的出水口应朝上,以保证冷凝管的夹层中充满水。
6. 仪器安装完成后,检查各个磨口是否紧密相连,防止漏气。
无论从正面或侧面来观察,全套仪器的轴线都应在同一平面内,铁架台都应整齐地放在仪器的背部,做到美观端正、横平竖直。
(气密性检查:将冷凝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紧紧捂住蒸馏瓶底部,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7. 常压蒸馏必须与大气相通,不能把系统密闭起来,所以接引管的支管口不能堵塞。
用不带支管的接引管时,接引管与接受瓶之间不能用塞子塞住。
8. 接受瓶可以用锥形瓶或梨形瓶、圆底瓶,但不能用烧杯等敞口的器皿来接受。
(锥形瓶是盛装液体的,而烧杯一般用于物质反应。
蒸馏的的蒸出物一般沸点较低,挥发性强,锥形瓶的口较小,可以防止挥发)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通冷却水:加热前,先通冷却水。
冷却水不必开得太大,以免冲水并浪费水。
(2)加热:(适当使用热浴加热,避免受热不均匀:水浴——加热温度不超过100 度;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度,容器内物料温度一般比油浴温度低20度左右)①加热前在蒸馏烧瓶中加入2 颗沸石,以防止液体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
如果事先忘记加入沸石,必须等液体冷却后补加,决不能在液体加热到沸腾时补加,否则会产生剧烈的爆沸。
如果间断蒸馏,每次蒸馏前都要重新加入沸石。
(沸石:具有化学稳定性的表面多孔物质,孔中的空气在加热时膨胀溢出,形成小泡,在沸腾时作为汽化中心或汽化核。
)②加热速度先快后慢,当液体开始沸腾时,可以看到蒸气慢慢上升,同时液体回流。
当蒸气的顶端到达到水银球部位时,温度急剧上升,这时更应注意控制加热温度,使温度计水银球上总是保持有液珠(气液平衡),此时,液体和蒸气保持平衡,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才是真正的液体沸点。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加热,调节蒸馏速度,蒸馏时以从冷凝管流出液滴的速度约1~2 滴/ 秒为宜,而分馏时液滴的速度约1 滴/ 2~3 秒。
(加热火焰:火焰不可太大,否则会导致蒸馏瓶颈部过热,蒸汽直接受热,使水银球温度过高;火焰也不可过小,否则水银球无法被液汽滴浸润,温度过低或不规则)(流出液滴速度:蒸馏——为保持水银球上的液滴,需要控制温度与流出速度。
分馏——分馏时,气相中的低沸组分与高沸组分会发生热量交换,如果速度过快,交换不充分,会导致两者一起蒸出,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3)观察沸点及馏分的收集:①蒸(分)馏过程中,在达到收集物沸点之前常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
②当温度计的读数稳定时,另换接收瓶截取馏分并记录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的温度,即是该馏分的沸点范围(简称“沸程”)。
馏分的沸点范围越窄,则馏分的纯度越高;若要截取馏分的沸点范围已有规定,即可按规定截取。
(当温度从恒定值发生波动,并且下降后不再上升即可停止蒸馏,记录该馏分的最高温度)篇三:蒸馏与分馏实验报告实验一蒸馏与分馏一、实验目的1. 掌握普通蒸馏、分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