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之神经调节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的1.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

(B:识记)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3.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B:识记)。

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2.教学难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3、教学疑点有关神经调节的基础内容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安排共3课时(复习2课时,评讲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细胞间的传递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一、首先复习初中有关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有关知识,有助于学习和复习本节内容。

1、神经元①结构②种类③功能2、神经系统重点是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注意:让学生理解和区分开两个名词:“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一)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例析】1.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可称为反射吗?为什么?(不能,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以原生质为结构基础的,应称应激性。

)2.区分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几个概念?(见习题)(二)种类1. 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2. 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见习题)(三)生理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例析】1.请分析“望梅止渴”这一条件反射中的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各是什么? (感受器:眼;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效应器:唾液腺及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2.结合课本上例图,让学生识别脊髓的结构(前角、后角、前根、后根、灰质、白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神经节等。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神经调节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神经调节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注意区分脑和大脑;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

(2)大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有关;小脑维持平衡;脑干连接脑和脊髓,有生命中枢。

(3)脑神经12对,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31对,管理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有支配内脏的神经。

(4)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神经元树突(接受传导信息)突起轴突(传递信息)+ 髓鞘=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包膜=神经4.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大,对神经细胞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与反射弧(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叫做反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要完成一个反射,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3)传入和传出神经的判断:小进大出;神经节(传入);突触结构。

(4)关于反射弧完整性检测(5)关于有无感觉和有无反射的情况分析:思路:感觉需要传到大脑,反射需要传到效应器,只要路径完整就可以有反射或感觉。

(6)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相对活跃状态的过程。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2)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章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章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经重吸收后形成的尿液仅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最终尿液运输到膀胱中排出体外。

最后的尿液大约只有1.5L。

那么,当人体内的水分含量异常时,我们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呢?同学们联系生活经验会发现,当我们长时间不饮水或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会感到口渴并且尿量也会减少。

这就是人体在调节水平衡,机体是通过感知-调节-平衡这样的快速反应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旁栏思考题
有人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

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思维导图。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篇一:神经调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1、神经元讨论:神经元的分类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

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

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

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第二课时)反射和条件反射(P85-P87)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人体的健康,青少年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一)小组讨论性学习:每天的睡眠时间(二)自我评价 1、2、3、4(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第一节神经调节一、脊髓和脑脑:大脑、小脑、脑干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白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反射和反射类型条件反射1、反射非条件反射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篇二:神经调节教案篇二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学案第25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知识精华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⑴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⑵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⑴结构:细胞体,突起(+髓鞘→神经纤维→神经)⑵功能:①产生兴奋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特点:双向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特点:单向传递题例领悟例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

高二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精点

高二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精点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高二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学习内容:本周首先要学习的是神经调节,要求同学们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对兴奋进行传导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体的一些高级神经活动。

区别植物性神经和动物性神经的功能差异。

本周还要学习体液调节的内容。

包括体液调节的概念,知道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动物激素调节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激素的分泌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及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

本周最后要学习的是动物的行为,在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的基础上,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在动物的行为调节中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作用。

二. 本周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学习重点:1. 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 激素分泌的调节。

3.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 兴奋的传导。

5.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二)学习难点:1. 激素分泌的调节。

2.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 兴奋的传导。

4. 植物性神经与动物性神经的作用。

5. 动物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共同作用。

三. 学习内容及疑难解析: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1.⎪⎩⎪⎨⎧⎩⎨⎧周围神经系统对)脑神经(脊髓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12、2.⎪⎪⎪⎪⎩⎪⎪⎪⎪⎨⎧⎪⎩⎪⎨⎧内部是白质接;外侧是灰质右两半球,由胼质体连大脑:分左维持平衡;无意识中枢调节肌紧张小脑:协调身体运动水盐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下丘脑。

下丘脑分布着丘脑间脑:上丘脑听反射中枢视中脑皮质冲动传给小脑小脑腹侧;桥核将大脑延髓与中脑之间脑桥吞咽中枢等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心跳中枢延髓脑干脑,、、、、、、、,、、、3.⎭⎬⎫⎩⎨⎧白质:在外灰质:在内脊髓是最低级的反射中枢,将躯体各部分和大脑活动联系起来,同时可以完成某些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基本反射活动,如:曲肌反射、牵张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激素调节是生物常考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2.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属于应激性,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3.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4. 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1)受到单侧光照射,弯向光源生长(2)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也不弯曲(3)将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直立生长(4)胚芽鞘会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5. 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6.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地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就统称为植物激素。

7. 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8.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9.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10.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11.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收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的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根>芽>茎12.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2.4—D13.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14.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吲哚乙酸15.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高中生物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高中生物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是由K+外流形成的。

4.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Na+内流形成的。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6.兴奋在一条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的结构[填图]2.反射(1)概念: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填图]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也叫神经冲动。

3.传导过程[据图填空](1)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是由K+外流形成的,如上图中的a、c处。

(2)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Na+内流形成的,如上图中的b处。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

(4)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兴奋向前传导,原兴奋部位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感受器通常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3)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受刺激后变为外正内负(×)(4)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5)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6)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2.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①②④,属于条件反射的是③⑤⑥。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9分)信息分子能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内分泌系统分别通过释放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调节机体以维持内环境稳态;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2)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电位的变化是。

(3)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4)由上图可知,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每空1分,共9分)(1)神经递质激素淋巴因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胞吐受体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3)反射弧(4)神经—体液—免疫【解析】(1)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进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进行调节,免疫系统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在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

突触后膜兴奋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下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了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B→皮肤细胞A B.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属于反射C.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前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大于后者D.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答案】C【解析】图中皮肤细胞A为感受器,细胞E为效应器,故A错;刺激b点时,可以产生兴奋并传至细胞E处,但该反应的产生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故B错;神经细胞D上有树突和轴突等突起,所以细胞表面积较大,而且神经细胞D能分泌化学递质,所以含有较多的与之相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故C正确;由于兴奋到达a、b两点的时间不同,所以会产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故D错。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

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答案】A【解析】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不能逆转,而⑥⑤④是逆向的,故A错误。

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不需要大脑皮层故应是①②③,故B正确。

因为突触的存在,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故C正确。

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C.体液调节速度较慢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答案】B【解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影响的,A正确;神经调节作用范围窄,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B错误;体液调节速度比神经调节慢,C正确;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

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内一定有“沉默突触”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导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 ⑤D.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检测不到反应【答案】B【解析】③处可能有沉默突触,也可能没有,A错误;沉默突触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可能是没有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没有受体不能识别递质,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B正确;反射弧的信息传导途径也可能是①→②→④→⑤,C错误;若③是沉默突触,信息可从②→④,所以刺激①,能引起e处电位变化,D错误。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3)其他化学物质: 组织胺 、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
细胞代谢 加快,产
生较多CO2
(4)范围
血液中 的CO2 含量升高
呼吸 中枢
呼吸 运动 加强
排除较 多CO2
维持体内 CO2含量的 相对稳定
① 单细胞 动物和一些 多细胞 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瞬时记忆
1.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有激素、CO2等,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 要内容。 2.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 3.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代谢产热,热量的散出主要是皮肤通过辐射、传 导、对流以及蒸发方式进行。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 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5.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6.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A )
A.增加、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增加
3.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 中( C )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 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 快、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如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 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 腺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 状。

高中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教案1人教版 必修1

高中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教案1人教版 必修1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教学目的]1、了解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两种基本形式。

2、理解体液调节的概念、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

3、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知道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3、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2、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教学过程]一、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神经调节二是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二、体液调节的概念是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的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

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三、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1、人体内的一些主要激素分类、产生部位及主要生理作用〔内容见课本P85表〕2、下丘脑、垂体与其它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1〕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

它能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性腺激素、催乳素等〔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它有两方面的功能①传导兴奋,参与神经调节,②分泌激素,促进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1、正常发育的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都是相对稳定的。

2、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作用叫做反馈调节。

3、据图〔课本P86〕简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等五、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1、在激素调节中,某一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是由一种激素单独来完成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2、协同作用〔1〕概念: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一轮复习人教版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课件

一轮复习人教版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课件

必备知识梳理
【易错辨析】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
[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有感觉,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
出神经受到了损伤。( × )
[解析]没有感觉产生,也可能是感受器受损或上行传导束受损或大脑皮层受损。 没有运动产生,也可能是神经中枢或效应器受损。
必备知识梳理
【易错辨析】
(1)中枢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组成。( × )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2)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 ) (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 )
[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4)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 )
命题角度例析
[解析] 神经细胞上的轴突和树突增大了细胞膜表面积,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传 递,A正确。 BDNF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神经元的生长,不进入细胞,B错误。 BDNF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 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BDNF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C正确。 根据题目可知新神经元的生成及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利于大脑产生有益 变化,D正确。
A.比赛时球员准确完成传球等动作都要受大脑皮层控制 B.球员们的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等在脊髓 C.球员们小脑中存在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D.维持球员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 [解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项正确; 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等,B项错误;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2章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2章 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如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 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与脑相连)脊神经(与脊髓相连)2.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脊髓中的膝跳反射中枢、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等。

3.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1)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2)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属于外周神经系统()(2)人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加强的现象() (3)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1)×(2)×(3)√教材P18思考·讨论1.人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心跳?提示心跳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是不随意的。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为自主神经系统。

2.静坐时,呼吸、心率和胃肠蠕动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意义?提示静坐时,心跳减慢,呼吸减弱,但胃肠蠕动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如果你的呼吸或者心跳都必须在你的意识支配下完成,将会出现什么结果?提示若呼吸、心跳必须在意识支配下完成,当人由于某种原因失去意识时,也将失去呼吸、心跳能力,从而出现生命危险。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1 |体温调节的过程分析 体温调节过程 (1)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2)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等,肾上腺素的分泌是由 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这两 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3)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产生冷热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4)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 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c.醛固酮作用:“保Na+排K+”。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 成分实现的。过程:血Na+、血K+含量的变化作用于肾上腺,改变醛固酮的分泌量, 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和K+的排出量发生变化。
3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之间的关系及意义
1.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 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另一 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 激素 可以影响 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功能。 2.人和高等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 神经 和 体液 的调节,正 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配合,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 内环境的 稳态 才得以维持。
解析 当人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并将 刺激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正确;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 注射抗利尿激素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明显减少,B正确;下 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另外下丘脑中还有渗透压感受器,C正确; 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
解析 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 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①正确;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错 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③错误;下丘脑和生物的节律控 制有关,④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切断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仍能 维持体温的基本平衡,⑤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 • 实验现象
+
+
a
b
(1)
-
+
a
b
(2)
+
-
a
b
(3)
+
+
a
b
(4)
现象:受刺激后,ab之间的电流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 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相关知识
(1)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不同 膜外:Na+ Cl-浓度远高于膜内;膜内:K+ A-浓度远高于膜外 (2)细胞膜上有Na+ ,K+ 等离子通道 以及Na+/K+泵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 未受刺激时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受刺激时: 受刺激兴奋部位 产生电位差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临近的未兴奋部位 (外正内负)
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邻部位:电位变化 产生电位差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
总结: 刺激→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 邻未兴奋部位→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六、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书写性 言语区
视觉性 言语区
运动性 言语区
听觉性 言语区
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 H 区出现问题?
S区:运动性失语症 (Speak)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Hear)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 的联系有关。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教案讲义: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调节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教案讲义: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调节含答案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调节[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体液调节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也参与稳态调节。

2.概括比较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

3.以体温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

(3)其他化学物质:组胺、某些气体分子(如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

(4)实例:CO2调节呼吸运动,如图所示。

细胞代谢加快,产生较多的CO2→血液中的CO2含量升高――→刺激感受器→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加强→排出较多CO2→维持体内CO2含量的稳定(5)范围①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判断正误(1)在紧张恐惧时,人体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2)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3)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立马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4)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短()答案(1)√(2)√(3)×(4)×特别提醒①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的原因:主要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信号直达效应器。

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的原因:激素分泌出来需要通过体液运输。

②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准确、较局限的原因:由效应器决定,且神经元分布固定;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的原因: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都可受调控。

③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的原因:神经递质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转移走;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的原因: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后被灭活;但是由于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血液中的激素活性可保持一段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神经调节教学目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2.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B:识记)。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2.教学难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教学过程【板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注解】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一)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例析】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可称为反射吗?为什么?(不能,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以原生质为结构基础的,应称应激性。

)(二)种类1.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2.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三)生理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例析】请分析“望梅止渴”这一条件反射中的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各是什么?(感受器:眼;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效应器:唾液腺及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二、兴奋的传导(一)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膜电位−−→−刺激兴奋部位膜电位→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膜电位→局部电流→向两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侧传导(二)细胞间的传导1.突触(1)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2)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3.特点:单向传递(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再作用于后膜。

或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三、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节(一)中央前回 各代表区与躯体位置呈“倒置”关系(第一运动区) 各代表区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二)言语区 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病症:运动性失语症 H 区:(听性语言中枢)−−→−损伤病症:感觉性(听觉性)失语症 (三)内脏活动区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二)联系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控制;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小结: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体液调节,两者是辅相成。

【同类题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正确叙述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的是(D)A.下肢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底部B.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成正比C.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受到损伤时得运动性失语症D.刺激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的不同部位可以使血压升高或降低.有利于高等动物适应多变环境的生理活动是(B)A.非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激素反射D.体液反射.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B)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B)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B.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成的结构D.感受器参与反射和形成感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D)A.由于高温而出大汗B.由于低温皮肤血管收缩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由哪种神经元把冲动传到腺体(B)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由神经节发出的神经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D)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下列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这是由于和调节的结果。

(2)某运动员听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哑铃,附在手臂上的记录仪器经a时间后,测得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

在一次训练中,教练趁运动员不备,用针刺其手臂,运动员手臂收缩,经b时间后,测得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

请分析:①在a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在b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C.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D.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②a时间b时间。

A.>B.<C.=D.≥[(1)神经;激素(2)①B;D ②A]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某肠痉挛又截瘫(脑和脊髓之间的联系中断)患者,在炎热环境中服用阿托品(神经递质阻断剂)后出现发热副作用,将其转移到凉爽环境后未做其它处理,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

该患者发热的最可能原因是(C)A.散热中枢功能障碍 B.产热中枢功能障碍C.汗液分泌功能障碍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媒介是(C)A.酶 B.激素 C.带电离子 D.递质.关于神经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末兴奋部位C.兴奋部位从一个柙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柙经元的轴突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右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D)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电位变化)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间隙处只能单向传递,且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某人腰椎部因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很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D)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A.树突→轴突→细胞体B.轴突→树突→细胞体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轴突→树突.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D)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化“外正内负”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兴奋部位流向末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结构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A)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会出现(D)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C.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D.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C)A.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B.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C.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电位的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C).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电位变化的位置是(C)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右图是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B)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D.以上说法都对.人体内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A.树突→轴突→细胞体B.轴突→树突→细胞体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轴突→树突.在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从而使(B)A.另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B.突触得以为下一次传递作好准备C.另一神经元受到抑制 D.反射过程完成.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最强的神经毒素。

它能选择性地阴遏已酰胆碱(递质的一种)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B)A.使另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B.使兴奋的传递中断C.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D.使另一神经元产生抑制.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C)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成年人排尿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C)A.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副交感神经→膀胱B.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交感神经→膀胱C.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膀胱D.膀胱壁内压力感受器→内脏感觉神经→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膀胱.下列有关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大脑皮层是调节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C.大脑半球内侧面有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D.大脑两半球外侧面是语言中枢.有一位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此人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哪个部位受损?(C)A.①B.②C.③D.④.当一个人过度紧张时,会出现手足发凉的现象,此时(A)A.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收缩B.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舒张C.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收缩D.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舒张.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B.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D.感受器参与反射和感觉的形成.右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⑤的名称是,它的形成与细胞器有关,⑤所含的化学物质被称为。

(3)维持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 ] 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