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85d23a81c758f5f71f6724.png)
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 2.一般均衡 3.帕累托改进4.帕累托最优状态 5.交换的契约曲线 6.生产的契约曲线7.生产可能性曲线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如果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即不在契约曲线上),B点是帕累托最优点,那么,从A点向B 点的移动一定是帕累托改进。
( )2.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每个消费者的偏好都是理性的,那么按照多数票原则决定的集体偏好也一定是理性的。
( )3.如果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不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任何消费者而言的边际替代率,那么两种商品中有一种不是有效的生产出来。
( )4.对于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 )三、判断题1.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强调存在一组价格正好使每一个市场的供求相等,这组价格在现实中正好也是存在的。
( )2.如果购买某种商品有补贴,在一般均衡时,该商品的产量和销售量将大于最优的产量和销售量。
( )3.瓦尔拉斯之后的西方经济学家,用数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体系需要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才可能存在均衡解。
( )4.边际转换率递增的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也在递增。
( )5.生产可能性曲线位置高低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和技术状况。
( )6.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认为,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 )7.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有效率的经济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 )8.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也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 )9.社会福利函数可以代表全社会所有成员对福利的判断。
( )10.收入分配平等了,财富的分布自然也就平等了。
( )11.当两个消费者消费相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就可能存在帕累托改进。
( ) 12.在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两条等产量线的斜率相等。
( )1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就是将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并列起来。
( ) 1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最优出产量集合的几何表示。
福利经济学大题
![福利经济学大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a026e2770bf78a65295498.png)
福利经济学大题第一章1、什么是旧福利经济学?其理论要点有哪些?(P5)西方经济学家庇古创立的福利经济学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大小,而且受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趋于平均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会引导社会福利最大化;二是提出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即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这两组指标的合理运用问题,为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提供了指导原则,这实际上是提出了经济中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式。
2、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有哪些?(P5)①在20世纪40年代,伯格森和萨缪尔森分别提出社会福利函数理论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肯提出“漏桶”原理,对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罗尔斯提出原始状态下的平等优先定理。
伊斯特林根据相对收入学说和有关福利含义的讨论提出相对福利学说。
阿罗论证了将个人偏好次序整合为社会偏好次序的不可能性定理③20世纪70年代,阿玛蒂亚·森揭示了导致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原因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玛蒂亚·森将社会个体潜能的实现作为福利评判的主要内容第二章3、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有何区别?(P15)帕累托最优状态是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
区别: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帕累托改进是指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4、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有哪些?(P16+百度)(1)交换最优条件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帕累托最优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2)生产最优条件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习题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f915cfd0d233d4b14e69b0.png)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A.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他们的消费者都是相同的B.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一定等于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C.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生产中运用这两种要素的所有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D.生产一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E.上述各项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2.假定对于苹果和桔子,小王更喜欢苹果,小李更喜欢桔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 []A.小王的苹果对桔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小李的B.小王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桔子C.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只有B和C正确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x1和x2的均衡价格分别为5元和10元。
那么, []A.生产x2中所用的劳动的MP一定是生产x1中所用的劳动的MP的2倍B.生产x1的两种要素的MRTS一定是1/2C.x1的生产一定是x2的2倍D.x1的边际成本一定是x2的边际成本的1/2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二.多项选择题1.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有( )A.所有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B.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C.厂商生产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D.每个消费者的效用为最大E.每个生产者的产量为最大三填空题1市场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三种,一种是()市场,一种是()市场,一种是()市场。
2单独研究某一个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均衡的方法()。
3在相互联系中分析各个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均衡的方法称为()。
4艾其渥斯盒形图由交换双方的()构成。
5在消费者进行商品交换时,艾其渥斯盒形图的点的变化轨迹将在()区域内。
6交换的最优条件是,交换双方的商品对于他们具有()边际替代率。
他在艾其渥斯盒形图中用双方无差异曲线群的()表示。
7交换的契约曲线由()构成。
8生产的最优条件是,双方交换的生产要素具有相同的(),他在艾其渥斯盒形图中用双方()的切点表示。
浙江4月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4月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8841669b89680203d82597.png)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利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28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42分)1.承认个人福利的主观性是()。
A.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目标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C.不同社会制度的共同发展目标之一D.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2.判断任何社会形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合理性的理论是()。
A.制度经济学B.社会经济学C.福利经济学D.生态经济学3.帕累托法则是一种条件很弱的标准,因为条件越弱()。
A.其包容性越狭小B.其包容性越广泛C.越脱离现实D.越不为具有其它判断标准的人所接受4.一种竞争成分比较大,垄断成分比较少的市场结构叫做()。
A.垄断竞争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C.寡头竞争市场D.独家垄断市场5.养蜂者对苹果园传播花粉属于()。
A.生产上的外部有利影响B.生产上的外部不利影响C.消费上的外部有利影响D.消费上的外部不利影响6.抽烟者过度抽烟的原因在于()。
A.个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C.社会成本低于私人成本D.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7.外部正效应对帕累托效率影响体现出的产量特征是本行业资源配置()。
A.数量过多B.数量过少C.合理D.适当8.为了解决外部效应,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努力,在道德教化方面,使人内心都遵循一条()。
A.黄金规律B.科斯定理C.马歇尔定理D.帕累托定律9.导致公共产品的供应不会由市场自发调节到帕累托有效状态的原因是()。
A.“寻租”心理B.“个人偏好”心理C.“搭便车”心理D.“侥幸”心理10.社会保障属于()公共物品。
A.纯粹B.准C.间接D.俱乐部111.私人物品的帕累托有效供应条件是()。
A.MRS=MRTB.∑MRS=MRTC.MSC=MPCD.∑MSC=MPC12.只能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是()。
A.准公共物品B.纯粹公共物品C.俱乐部产品D.间接公共产品13.社会救助的经济实质是()。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习题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322b3610661ed9ad51f318.png)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难点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二、关键概念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的一般均衡 产品转换率 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 不可能性定理 契约曲线 福利经济学 社会无差异曲线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B.LK XY MRTS MRS =C.X YLK LK MRTS MRTS =D.XY LK MRT MRS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A BXY XY XY MRT MRS MRS ==B.X XY Y P MRT P =C.XXY YP MRS P =D.A BXY XY MRS MRS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
福利经济学(自考试题)
![福利经济学(自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0507b99e314332396893c6.png)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利经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序数效用论B.效用差异论C.基数效用论D.新效用理论2.旧福利经济学认为将富人的一部分财富向穷人转移能使社会的经济福利增大,其依据是( )A.帕累托准则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C.李特尔法则D.社会福利函数理论3.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边沁B.庇古C.凯恩斯D.帕累托4.实行基本统一型医疗保险制度的代表性国家是( )A.德国B.美国C.新加坡D.日本5.根据1998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 )A.6%B.5%C.2%D.10%6.1998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A.1倍左右B.2倍左右C.5倍左右D.4倍左右7.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 )A.建立单一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B.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C.基本医疗费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筹措D.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劳动者8.为了促进失业者尽快重新就业,我国规定享受失业保险的期限最长为( )A.一年B.6个月C.18个月D.24个月9.下列关于失业保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和社会保险的其他项目不同B.失业保险的保障目的和社会保险的其他项目不同C.过去我国没有失业保险制度D.失业保险待遇必须不低于劳动者在职时的收入10.按照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下列哪种人群是失业保险的对象( )A.失业后未办理就业登记者B.无就业意愿者C.非自愿性中断就业而又具有就业愿望且失业前连续工作满1年者D.已到法定就业年龄但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伤保险实行差别费率B.工伤保险实行浮动费率C.在国外,工伤保险基金一般通过向雇主和个人收取保险费来筹集D.在我国,职工不需缴纳工伤保险费12.由国家立法规定,带有强制性的由雇主缴费、社会统筹管理的工伤保险制度是( )A.私人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B.雇主责任制工伤保险制度C.社会工伤保险制度D.商业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13.根据1994年颁发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A.5%B.2%C.3%D.1%14.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的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全国成人自考《福利经济学》历年真题全部答案填写整理版
![全国成人自考《福利经济学》历年真题全部答案填写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be30583c1ec5da50e270c7.png)
8.公共福利的实施主体有【 AC 】A.国家 B.宗教机构 C.政府 D.私人 E.社会团体9.世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BCD 】A.救济型社会福利 B.剩余型社会福利C.制度型社会福利 D.发展型社会福利E.福利型社会福利10.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论有【ABC 】A.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 B.阶级斗争理论C.逻辑学基本原理 D.阶段论E.国别论11.托马斯·阿奎那的主要著作有【ABCD 】A.《亚里士多德著作注释》 B.《反异教大全》C.《神学大全》 D.《神学问题讨论》E.《理想国》12.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ACE 】A.圣西门 B.梅叶 C.傅立叶 D.摩莱里 E.欧文13.凡勃仑的主要著作有【 ABCD 】A.《有闲阶级论》 B.《企业论》C.《德意志帝国和工业革命》 D.《工程师和价格制度》E.《丰裕社会》14.下列属于庇古的主要观点的有【 AE 】A.基数效用论 B.均衡价格C.消费者剩余 D.非弹性价格E.边际效用论15.先秦时期老年人福利主要体现在【 ACE 】A.尊老 B.爱老 C.养老 D.顺老 E.终老16.下列属于柏拉图《理想国》主要内容的有【ACDE 】A.社会阶级结构 B.大同C.共妻制 D.男女平等E.共产制度17.下列属于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的有【 ABCDE 】A.国家主义 B.奖励增加人口C.殖民地理论 D.管制食物价格E.积累贵金属18.《国富论》提出了资产阶级财政学史上税收四大原则有【 ABCD 】 A.公平原则 B.确定原则C.便利原则 D.经济原则E.利他原则19,罗歇尔的主要著作有【 ABE 】A.《政治经济学原理》 B.《德国政治经济学史》C.《美国政治经济学纲要》D.《论商业财富》E.《历史方法的政治经济学讲授大纲》20.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有【 ACDE 】A.租税政策 B.非自愿失业论C.赤字财政政策 D.通货膨胀政策E.发行公债21.下列属于“平等与效率交替说”内容的有【 AB 】A.奥肯漏桶原理 B.混合经济制度论C.菲利普斯曲线 D.补偿原则论E.权力均等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4简述福利国家论的主要内容。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0c2bd2e0066f5335a81211e.png)
福利经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位学者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B )A.马歇尔B.庇古C.凯恩斯D.帕累托2.在社会保障立法方面,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是(D )A.国家综合立法B.国家直接立法C.国家间接立法D.国家分项立法3.根据当年所需社会保险金数额筹集社会保险费的筹资形式称为(C )A.完全积累B.部分积累C.现收现支D.个人储蓄4.按照国际惯例,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多大比例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D)A.7%B.8%C.9%D.10%5.养老金分配原则是(A)A.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原则B.按劳分配原则C.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D.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6.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应是(A)A.大统筹型B.储存型C.直通型D.分工型7.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起付标准,1998年12月1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多大比例左右( D )A.7% B.8%C.9%D.10%8.我国规定享受失业保险的期限最多不超过(C )A.6个月B.12个月C.24个月D.48个月9.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实行(D)A.单位负担的原则B.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C.个人负担的原则D.单位、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的原则10.国外工伤保险资金的缴纳者一般是( B )A.国家B.雇主C.雇员D.雇主和雇员11.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发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中,对生育保险基金筹集的规定,生育保险费用(A)A.实行社会统筹B.由职工个人缴纳C.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D.由企业缴纳00286# 福利经济学试题第 1 页共13 页12.社会救助的基础和核心是( C )A.对口支援B.扶贫C.最低生活保障D.财政贴息贷款13.工资分配的具体对象主要是(A)A.有现实劳动能力的人B.非现实劳动者C.退役劳动者D.非劳动者14.英国在社会保障管理形式上实行的是( B )A.市场动作型——智力B.集中统一型C.统分结合型——法国D.分头自治型——德国1.认为物品的效用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但是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进行比较的观点来自于(D)A. 新效用理论B. 效用快乐论C. 基数效用论D. 序数效用论3.旧福利经济学认为收入分配均等化会使经济福利增大,其理论依据是(C)A. 帕累托效率B. 社会福利函数C. 边际效用递减说D. 卡尔多补偿原则4.以下哪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具备社会互助性?(D)A.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制度B. 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C. 国家统筹型社会保障制度D.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5.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层次单一,只有_______一个层次。
福利经济学习题
![福利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ec6cbaf121dd36a32d82cb.png)
《福利经济学》名词解释1、福利经济学所谓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2、寻租所谓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3、李特尔补偿标准李特尔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的社会变动,如果受益者得到的好处能够补偿受损者遭到的损失而有余,那么这一变动就能使社会福利增加。
李特尔最突出的贡献是把收入分配问题重新引入补偿原则论的范畴。
4、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5、帕累托改进所谓“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之上。
即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6、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
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9、福利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
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10、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简答题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则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习题2
![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习题2](https://img.taocdn.com/s3/m/9d700947c850ad02de8041db.png)
∙假定在经济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来进行生产两种商品A 和B ,并且假定土地和劳动的供给量为常量。
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并处于长期均衡状态,A 、B 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分别为:QA= 80.8K0.8L0.2,QB=80.8 K0.2L0.8,其中:K 为土地的使用量;L 为劳动的使用量。
同时所有人的效用函数为:U=QA0.5QB0.5。
如果现在有160单位的土地,5 120名工人,商品A 的价格为200,由以上条件得:( )答案正确答案: B.商品B 的价格是25C.每个工人的单位工资是40∙问题 2得 0 分,满分 0.2 分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规定,( ) 是非法的。
答案正确答案: a.企图垄断市场d.共谋∙问题 3得 0.2 分,满分 0.2 分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 正确答案: C.外部不经济可通过市场方式解决∙问题 4得 0.2 分,满分 0.2 分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完全不好。
( )答案正确答案: 错∙问题 5得 0.2 分,满分 0.2 分单选题:容易导致市场失灵的市场类型是:答案正确答案: C.B和C∙问题6得0.2 分,满分0.2 分采取统一费率可以消除保险公司不利选择的影响。
()答案正确答案:错∙问题7得0.2 分,满分0.2 分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产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答案正确答案:对∙问题8得0.2 分,满分0.2 分单选题: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答案正确答案: A.垂直相加∙问题9得0 分,满分0.2 分产权一定要由政府和法律来界定和维护。
( )答案正确答案:错∙问题10得0 分,满分0.2 分在引入质量和信息后,帕累托最优点出现在供给曲线与正斜率的需求曲线相交点。
()答案正确答案:错∙问题11得0.2 分,满分0.2 分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理解中,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答案正确答案: B.帕累托最优状态可能是不公平的。
福利经济学习题
![福利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dada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c.png)
福利经济学习题一、选择题1. 在福利经济学中,经济福利主要指的是:A. 个体经济利益的总和B. 社会经济利益的总和C. 政府的经济支出D. 资源配置的效率2. 生产率是指:A.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数量B.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C. 单位投入所能实现的产出D. 单位投入所能实现的利润3. 在福利经济学中,效率损失是指:A. 资源的浪费B. 社会福利的减少C. 个体利益的削减D. 投入产出比的下降4. 对于一项政策的经济评估,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指标?A. 生产率增长率B. 国内生产总值(GDP)C. 劳动力参与率D. 劳动力生产率5. 边际效用是指:A. 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B. 消费所有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C. 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D. 消费所有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二、判断题1. 在福利经济学中,个体消费决策的核心是追求最大的边际效用。
正确 / 错误2.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出现了效率损失。
正确 / 错误3. 在福利经济学中,有效竞争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
正确 / 错误4. 政府通过征税和公共支出可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正确 / 错误5.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法和途径。
正确 / 错误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市场失灵,并举例说明。
2. 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条件有哪些?简要描述每个条件的含义。
3. 请解释什么是效用函数,以及它在福利经济学中的作用。
4. 请简要说明福利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主要区别。
5. 请简要描述政府在福利经济学中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政府干预措施。
四、分析题1. 某国的劳动生产率一直较低,政府希望通过改革提高生产率水平。
请列举两种政策措施,并分析其对生产率的影响。
2. 某市场上存在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分别为Qd = 100 - 2P和Qs = 3P - 20,其中P为价格。
请计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解释结果的经济意义。
西方经济学(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西方经济学(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https://img.taocdn.com/s3/m/7d9d948b4afe04a1b171de3c.png)
西方经济学(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计算题(总题数:5,分数:10.00)1.由A、B两人及X、Y两产品构成的经济中,A、B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 A =XY,U B =40(X+Y),X、Y的存量为(120,120),该经济的社会福利函数为W=U A U B。
求: (1)该经济的效用边界。
(2)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资源配置。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设配置给A的产品为(X,Y),则配置给B的量即为(120一X,120一Y)。
此时二者的效用分别为U A =XY和UB=40(240一X一Y)。
由此解得U A =X(240一X—U B/40)。
帕累托最优状态指当一人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使另一人的效用极大化。
A的效用U A极大化(U B不变)的条件为:=240一U B/40—2X=0 解得:X=120一U B/80 将上式代入U A=X(240一X—U B/40),即得:U B=9600—80UA 1/2这就是该经济的效用边界。
(2)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社会福利函教为:W=UA U B=U A(9600—80U A1/2)=9600UA一80U A 3/2由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9600一120UA1/2 =0 解得:UA =6400,UB=3200。
由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 XY A =MRS XY B得=1,即X=Y,因此: X=80,Y=80 即A的产品拥有量为(80,80),B的产品拥有量为(40,40)。
)解析:2.考虑一个两人两商品的交换经济。
A和B均只消费商品x和y。
A的效用函数为u A =x A y A2,B的效用函数为u B =x B2 y B。
福利经济学复习题
![福利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26b2c6050876323112129c.png)
福利经济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 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A. 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AXY =MRS AXY;B. 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XLK =MRTS YLK;C. 满足生产与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XY=MRT XY;D. 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
2 如果资源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的,那么()。
A. 收入分配是公平;B. 存在一种重新配置资源的途径,能使每个人的景况变好;C. 存在一种重新配置资源的途径,使一些人的景况变好而不使其它人变坏;D. 不存在一种重新配置资源的途径,使一些人的景况变好而不使其它人变坏3 对放弃一单位某种商品,经济可以增加多少单位另一种商品的度量叫做边际()率。
A. 替代;B. 效用;C. 转换;D. 技术替代。
4 当经济处于充分的一般均衡时,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B. 产品供给等于产品需求;C. 资本供给等于资本需求;D. 收入公平分配。
5 效用可能性边界是指()。
A. 经济能负担得起的两种商品组合;B. 在给定了固定的资源、稳定的技术、充分的就业和完全有效率的情况下,一个经济能生产出两种商品的最大化产量;C. 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两种商品的组合;D. 经济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的限制。
6 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一般均衡理论阐述了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规则。
但是,即使这些规则完全满足了,就某种情况而言,均衡也可能不是最优的。
这种情况是指()。
A.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B. 外部经济或非经济的存在;C. 只有几种商品的生产导致经济专业化;D.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7 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描述,那么()。
A.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的;B. 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C.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 以上都对。
8 对于福利最大化来说,完全竞争的长期一般均衡是()。
A. 充分的,但不是必要的;B. 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C. 必要的,也是充分的;D. 既非必要的,又非充分的。
福利经济学 课后题
![福利经济学 课后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3f9d6b27d3240c8447ef5c.png)
一、选择题1、新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庇古B、帕累托C、霍特林D、卡尔多2、收入分配的重要性最早出现在()的理论阐述中A、新福利经济学B、旧福利经济学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3、收入分配是一个()变量,有一定的价值观支配A、伦理B、价值C、增值D、道德4、经济学从其诞生开始就是研究()的问题的A、公平B、分配C、效率D、正义5、在经济学发展史上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经济学家是()A、帕累托B、庇古C、卡尔多D、霍特林6、最早提出补偿问题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A、帕累托B、庇古C、卡尔多D、霍特林7、补偿原理中的补偿一般是()补偿A、真实B、虚拟C、价值D、分配8、虚拟补偿不包括帕()A、卡尔多标准B、希克斯标准C、帕累托标准D、李希特标准9、潜在帕累托改进标准又称为()A、卡尔多标准B、希克斯标准C、帕累托标准D、李希特标准二、填空题1、补偿原理的主要包括:()、()、()、()、()2、福利经济学既有(),又具有()。
3、帕累托原理包括()和()两个部分。
4、帕累托最优讨论的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已实现资源的()问题5、效率可以分为资源配置效率和()。
6、希克斯提出的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剩余的计量方式有()、()、()、()。
三、简答题1、简述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有何区别?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有哪些?四、论述题1、福利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起到了哪些指导作用?2、试述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万法有哪些?3、补偿原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习题--《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高鸿业,人教版
![习题--《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高鸿业,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84d1a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9.png)
第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局部均衡分析是对下列哪一项的分析?()A.一个部门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B.一个市场出现的情况,忽视其他市场C.经济中所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 D.与供给相独立的需求的变化2.在甲和乙两个人.X和Y两种商品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一般均衡的条件为()A.对甲和乙,MRT XY = MRS XY B.对甲和乙,MRS XY = P X/P YC.(MRS XY)甲 = (MRS XY)乙 D.上述所有条件3.在甲和乙两个人,X和Y两种经济中,达到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发生在()。
A.MRT XY = P X/P Y B.甲和乙的MRS XY = P X/P Y C.(MRS XY)甲 =(MRS XY)乙D.MRT XY =(MRS XY)甲 =(MRS XY)乙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5.边际转换率是下列哪一条曲线的斜率?()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曲线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可能曲线6.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 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7.由上题已知条件,在甲和乙成交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可能是()。
A.1单位X和3单位Y相交换 B.1单位X和2单位Y相交换C.X和Y之交换比例大于2,小于3 D.上述均不正确8.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
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A.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C.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上面说得都对9.社会福利函数是()A.个人福利函数的综合B.是社会偏好的表达方式之一C.是整个社会对事物进行排序的原则D.以上都对10.福利经济学是()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科学经济学11、瓦尔拉斯均衡意味着()。
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习题1
![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8bb804c82cc58bd63186bddb.png)
∙问题 1得 0.2 分,满分 0.2 分委托人在设计对代理人的激励机制时,让同一代理人过去的业绩作为考核标准会产生“棘轮效应”。
( )答案正确答案: 对∙问题 2得 0.2 分,满分 0.2 分现在假设一个经济中只有一个生产者不是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其余均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并且我们假定该生产者在其产品市场上是一个完全垄断者,在其生产产品的要素市场上也是一个垄断买方。
假设他的生产为Q= 2L (L 为唯一的生产投入要素)。
该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 – 5Q ,投入要素L 的供给函数为W=32+L ,则有( )。
答案正确答案:C.当该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时,生产的产量为8D.当该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时,产品的价格为60∙问题 3得 0 分,满分 0.2 分当保留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买者会继续寻求价格。
( ) 答案正确答案: 错∙问题 4得 0 分,满分 0.2 分下列选项中,( )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
答案正确答案:C.收入被平等的分配;∙问题 5得 0 分,满分 0.2 分解决贷款逆向选择问题包括:( ) 答案正确答案:B.引入金融中介,分辨信贷风险的高低C.抵押D.信息披露∙问题6得0.2 分,满分0.2 分公用事业委员会执行严格的价格管制方法会导致经营者经营效率的下降。
()答案正确答案:错∙问题7得0 分,满分0.2 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结论是:( )答案正确答案: D.每个完全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问题8得0 分,满分0.2 分在两商品的交换模型中,A、B两商品对甲来说都是越多越好。
而乙只喜欢A,对B 则是越多越糟,交换前,两人都拥有两种商品。
在竞争均衡中,B的价格一定是:( )答案正确答案: E.至少为0。
∙问题9得0.2 分,满分0.2 分市场失灵是指()。
答案正确答案:以上都是∙问题10得0.2 分,满分0.2 分单选题: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是( )答案正确答案: A.加以管制的∙问题11得0.2 分,满分0.2 分在两种商品的模型中,甲在生产A商品方面比乙具有比较优势,那么甲一定可以比乙以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商品A。
福利分析试题及答案高一
![福利分析试题及答案高一](https://img.taocdn.com/s3/m/eb403f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8.png)
福利分析试题及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福利经济学认为,福利的增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A. 提高生产效率B. 增加消费水平C. 减少资源浪费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福利的主要组成部分?A. 教育B. 医疗C. 国防D. 个人储蓄答案:D3. 福利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什么?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商品中获得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收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C.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人对每增加一单位时间的工资收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D. 随着商品价格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支付意愿逐渐减少答案:A4. 在福利经济学中,帕累托最优是指:A. 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其中不可能通过重新分配资源使任何人变得更好而不使其他人变得更差B. 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其中不可能通过重新分配资源使任何人变得更差而不使其他人变得更好C. 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其中每个人都处于最优状态D. 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其中资源被完全利用答案:A5. 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可能提高社会福利?A. 增加税收B. 减少公共支出C. 提高最低工资D. 增加公共投资答案:D6. 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指:A. 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对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影响的成本或收益B. 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对其他个人或企业没有影响的成本或收益C. 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只对自己产生影响的成本或收益D. 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只对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影响的成本或收益答案:A7.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政府提高社会福利的常用手段?A. 提供社会保障B. 实施价格管制C. 增加公共设施建设D. 减少政府干预答案:D8. 福利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A. 完全对立的B. 可以同时实现的C. 必须牺牲一方来实现另一方D. 没有直接关系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 资源配置的效率B. 收入分配的公平C. 经济增长的速度D. 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答案:C10. 福利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的特点是:A.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B. 竞争性和排他性C.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福利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及其可能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利经济学》名词解释1、福利经济学所谓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2、寻租所谓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3、李特尔补偿标准李特尔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的社会变动,如果受益者得到的好处能够补偿受损者遭到的损失而有余,那么这一变动就能使社会福利增加。
李特尔最突出的贡献是把收入分配问题重新引入补偿原则论的范畴。
4、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5、帕累托改进所谓"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之上。
即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6、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
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9、福利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
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10、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简答题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则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有何区别?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而所谓的"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之上。
即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即帕累托最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可以作为帕累托改进努力的方向。
而帕累托改进是现实的,它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3、什么是补偿原理?补偿原理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的社会变动,如果受益者得到的好处能够补偿受损者遭到的损失而有余,那么这一变动就能使社会福利增加。
这种判断一种社会变动是否可取的方法称为补偿原理。
补偿原理中的补偿并非实际的补偿,而是一种虚拟的补偿。
如果进行了一定形式的补偿,那么该社会变动符合帕累托改进,是一种有效率的变革。
补偿原理对商品税、所得税等税务的征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市场供给与需求产生着重要影响。
4、什么是寻租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寻租行为?所谓寻租行为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寻租行为在主流经济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行为,其盛行将产生社会生产的低效率以及社会福利的损失。
产生寻租行为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A. 工资与福利水平过低或不稳定B. 工资与福利水平在其工作与退休时差别太大C. 寻租可能导致的成本远远小于寻租行为得到的收益D. 政府部门对经济事务过多的行政干预5、什么是产权?产权制度有几种形式?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所谓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产权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公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私有企业的产权制度。
进一步可以细分为所有权制度、经营权制度、处置权制度、收益权制度。
6、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得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在这一状态下,社会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消费者从消费产品中获得最大满足,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按各自在生产中的贡献取得报酬。
因此按帕累托最优标准而言,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7、什么是福利经济学?如何理解其与实证经济学的关系?所谓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而实证经济学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
实证经济学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不涉及价值判断。
而福利经济学是把价值作为第一性的经济学分支。
因此,我们可以说实证经济学是为福利经济学服务的,而福利经济学丰富了实证经济学的内容。
8、什么是福利和社会福利?如何理解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
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社会福利泛指解决有关'福利'问题的各种社会方法和政策,涉及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实际的生活状态,并且和各种社会事项相联系。
个人福利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不能为了社会福利而忽视个人福利,同时,社会福利也不是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
个人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将为提高个人福利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论述题1、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英国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随之产生了系统的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
具有代表性的有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以及其后出现的新福利经济学等。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到现在,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具有代表性的有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帕累托的最优状态、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阿罗不可能定理等。
2、贫困对人的福利状况的影响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
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贫困是指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体现。
从贫困和福利的定义而言,贫困是无福利可言的,因此,为了解决贫困与福利的问题,福利经济学中引入了社会福利这一概念。
所谓社会福利,泛指解决有关'福利'问题的各种社会方法和政策,涉及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实际的生活状态,并且和各种社会事项相联系。
贫困无福利可言,因此,要通过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来保障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公平,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市场失灵的应对措施市场失灵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一般表现为公共产品失灵、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垄断、外部性等。
政府应对市场失灵时要本着两个原则:(1)、政府尽量不要参与资源配置。
(2)、一旦参与则要以市场的手段来进行。
一般来说,政府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应对市场失灵:A、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保证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环境。
B、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保证国民经济有良好的软件环境。
C、政府要综合利用利率、税收、国债、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D、政府要综合利用收入政策、分配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或控制外部效应的措施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政策性质等都会引发外部性。
外部效应可以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两大类。
当产生外部效应时,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会与社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离,此时作出的决策很可能会使资源配置发生错误。
当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时,实行矫正性的税收;当产生负的外部效应时,实行矫正性的财政补贴。
5、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要向"橄榄型"社会靠近,"橄榄型"社会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贫的很少,中间阶层却相当庞大。
它是现阶段比较理想的社会结构,有助于舒缓贫富差距蕴蓄的对立情绪、以及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不断的扩大,导致社会矛盾处于高发状态。
经济总量的富足和人均占有量的贫乏仍然使中国人民处于低福利状态。
如何完善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一个关系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重大问题。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起步较晚,这就必然会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必须立足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才能逐渐完善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a) 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
b) 扩大受益人群。
c) 解决好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的关系。
d) 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