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2020版物理新素养导学同步(新教材)人教必修二讲义:第8章 3.动能和动能定理 Word版含答案(1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新教材课件:8-3动能和动能定理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新教材课件:8-3动能和动能定理

…….②
由①和②式得 h
s
W总
1 2
mv22
1 2
mv12
“三 同”:
a 、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中”物体”要相
同,即
同一物体
b、由于 W Fs 和 EK
有关,应取
1 mv2中的s与v跟参考系的选取 2
同一参考系
c、物体做功的“过程”应与物体动能变化的“过程”一样,即
同一过程
(4)动能定理的应用步骤:
鸟本身速度不快,质量也不大,但相对于飞机来说,由于飞机速度 很快,所以它们相互靠近的速度很快,因此,鸟相对飞机的速度很 快,具有很大的相对动能,当两者相撞时,会造成严重的空难事故。
小结:
1. 动能:
Ek
1 mv2 2
2. 动能定理:
W总
1 2
mv22
1 2
mv12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三、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a.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的理解
①. W合= F合·S cos q
②. W合=W1+W2 +…=F1·s1cosq +F2·s2cosq +… b.标量性
式子左边的功与右边的动能都是标量
c.对定理中“变化”一词的理解
①W合>0, Ek2_>_ Ek1 , △ Ek—>— 0
②W合<0, Ek2<__ Ek1 , △ Ek<—— 0
巩固提高: 例5、如图所示,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体的顶端 A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水平面上的B点静止, A到B的水平距离为S,求: 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斜面体 和水平面都由同种材料制成)
解法一:(过程分段法)
设物体质量为m,斜面长为L,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第二册优质学案:8.3 动能和动能定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第二册优质学案:8.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和动能定理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理解动能的概念及动能定理。

经历动能概念的建立过程,提高演绎推理能力,会用科学思维动能定理解决力学中的实际问题。

感知生活中动能定理的应用,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能力。

知识点一动能的表达式『观图助学』如图甲所示,是古代战争中攻击城门的战车,战车上装有一根质量很大的圆木,有很多士兵推着以很大的速度撞击城门,轻而易举地将城门撞破。

圆木的质量很大,速度很大时,是为了增加圆木的什么能?甲乙如图乙所示,人用铁锤打击石头时为什么要用质量较大的铁锤,还要高高抡起来?这样可以增大铁锤打击石头时的什么能?1.定义:在物理学中用“12m v 2”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

2.表达式 E k =12m v 2。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符号为J 。

1 kg(m/s)2=1 N·m =1 J 。

『思考判断』(1)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2)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3)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

(√) 初中学过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作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动能的“三性”(1)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标量性:动能是标量,没有方向。

(3)瞬时性:动能是状态量。

知识点二动能定理1.推导: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此过程力F做的功为W。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3.表达式:W=E k2-E k1。

动能定理中的功“W”指合力做的功。

4.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精编版】2020版物理新素养导学同步(新教材)人教必修二课件:第8章 习题课4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精编版】2020版物理新素养导学同步(新教材)人教必修二课件:第8章 习题课4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18
[解析]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物块到达C点时受到圆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 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mvR2C 解得FN=9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为90 N.
19
(2)由于水平轨道BC光滑,无摩擦力做功,所以可将研究小物 块从A到B的运动过程转化为研究从A到C的过程.
46
4.(多选)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 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 摩擦,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7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物块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若小球匀速下降,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物块M与桌面 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D.若小球加速下降,小球减少的机械能大于物块M与桌面间 摩擦产生的热量
34
(1)小铁块增加的动能; (2)长木块减少的动能; (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4)系统产生的热量.
35
[解析] 画出这一过程两物体位移示意图,如图所示.
(1)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l-L)=ΔEk,即小铁块动能的增加量等 于滑动摩擦力对小铁块做的功.
36
(2)摩擦力对长木块做负功,根据功能关系得ΔEkM=-μmgl, 即长木块减少的动能等于长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μmgl.
45
B [释放b后,在b到达地面之前,a向上加速运动,b向下加速
运动,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设b落地瞬间速度为v,取地面所在
平面为参考平面,则3mgh=mgh+
1 2
mv2+
1 2
(3m)v2,可得v=
gh .b
落地后,a向上以速度v做竖直上抛运动,能够继续上升的高度h′

【最新推荐】2020版物理新素养导学同步(新教材)人教必修二讲义:第8章 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Word

【最新推荐】2020版物理新素养导学同步(新教材)人教必修二讲义:第8章 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Word

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素养·明目标】 物理观念: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熟悉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科学探究:1.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能定性地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2.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实验原理让物体自由下落,在忽略阻力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有两种方案探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1.以物体下落的起始点O 为基准,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 时的速度大小v ,若12m v 2=mgh 成立,则可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 过程的初、末时刻的速度v 1、v 2,若关系式12m v 22-12m v 21=mgh 成立,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4~6 V)、重物、毫米刻度尺、纸带(带夹子)、复写纸片、导线.三、实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3.选纸带:选取点迹较为清晰且1、2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 mm的纸带,把纸带上打出的两点间的距离为2 mm的第一个点作为起始点,记作O,在距离O 点较远处再依次选出计数点1、2、3…4.测距离:用刻度尺测出O点到1、2、3…的距离,即为对应下落的高度h1、h2、h3…四、数据处理1.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记下第1个点的位置O,在纸带上从离O点适当距离开始选取几个计数点1、2、3、…、n,并测量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h1、h2、h3、…、h n,再根据公式v n=h n+1-h n-12T,计算出1、2、3、4、…、n点的瞬时速度v1、v2、v3、v4、…、v n.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从起始点到第n个计数点,重力势能减少量为mgh n,动能增加量为12m v2n,计算gh n和12v2n,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n=12v2n,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方法二:任取两点A、B.从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为mgh A-mgh B,动能增加量为12m v2B-12m v2A,计算gh AB和12v2B-12v2A,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AB=12v2B-12v2A,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方法三:图象法.计算各计数点12v2,以12v2为纵轴,以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12v2-h图线.若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五、误差分析1.在进行长度测量时,测量及读数不准确造成误差.2.重物下落要克服阻力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下落高度越大,机械能损失越多,所以实验数据出现了各计数点对应的机械能依次略有减小的现象.3.由于交流电的周期不稳定,造成打点时间间隔变化而产生误差.六、注意事项1.应尽可能控制实验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这就要求尽量减小各种阻力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有:(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个限位孔的中线严格竖直,以减小摩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使空气阻力减小.2.纸带选取(1)以第一个点为起点时,要验证的是12m v2n=mgh n,必须保证纸带上的第一个点为重物静止释放时打的点,所以前两个点的间距为h=12gt2=12×10×(0.02)2m=2 mm.(2)以下落中某点为起点时,要验证的是12m v2n-12m v2m=mgh mn,这时选择纸带不需要满足开始两点间距为2 mm.3.计算速度时不能用v=gt或v=2gh,否则就犯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去验证机械能守恒的错误.【例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面列出一些实验步骤:A.用天平称出重物和夹子的重量B.把重物系在夹子上C.将纸带穿过计时器,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再把纸带向上拉,让夹子靠近打点计时器静止D.把打点计时器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把输出电压调至6 V(电源不接通)E.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F.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点,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G.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时间H.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响声稳定后释放纸带I.切断电源J.更换纸带,重新进行两次K.在三条纸带中选出较好的一条L.进行计算,得出结论,完成报告M.拆下导线,整理器材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有,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填写字母)[解析]只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没必要称量重物的质量.打点计时器本身就是计时仪器,不再需要秒表.[答案]AG EDBCHIJMKFL【例2】某实验小组“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测出重物自由下落的高度h及对应的瞬时速度v,计算出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mgh和增加的动能12m v2,然后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或近似相等,即可验证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1)(多选)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最好选择密度较小的木块B.重物的质量可以不测量C.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D.可以利用公式v=2gh来求解瞬时速度(2)如图乙是该实验小组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纸带上的O点是起始点,选取纸带上连续的点A、B、C、D、E、F作为计数点,并测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依次为27.94 cm、32.78 cm、38.02 cm、43.65 cm、49.66 cm、56.07 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重锤的质量为0.5 kg,则从计时器打下点O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ΔE p=J;重物增加的动能ΔE k=J,两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可能是.(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实验小组的同学又正确计算出图乙中打下计数点A、B、C、D、E、F各点的瞬时速度v,以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h′为横轴,v2为纵轴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解析](1)重物最好选择密度较大的铁块,受到的阻力较小,故A错误.本题是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验证的方程是mgh=12m v 2,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12m v 2的大小关系,故m 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故B 正确.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C 正确.不能利用公式v =2gh 来求解瞬时速度,否则体现不了实验验证,却变成了理论推导,故D 错误.(2)重力势能减小量ΔE p =mgh =0.5×9.8×0.436 5 J ≈2.14 J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 D =Δx Δt =0.496 6-0.380 20.04 m/s =2.91 m/s ,E k D =12m v 2D =12×0.5×(2.91)2 J ≈2.12 J ,动能增加量ΔE k =E k D -0=2.12 J .由于存在阻力作用,所以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动能的增加量.(3)根据表达式mgh =12m v 2,则有v 2=2gh ;当图象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的2倍时,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而图象的斜率k =10.36-5.480.25=19.52;因此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答案] (1)BC (2)2.14 2.12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 (3)图象的斜率等于19.52,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两倍,故能验证【例3】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1)实验步骤: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为l=9.30 mm;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cm;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用表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字母写出下列所示物理量的表达式: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减=(重力加速度为g).(3)如果ΔE p减=,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由于挡光条宽度很小,因此将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作瞬时速度,挡光条的宽度l可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时间Δt可从数字计时器读出,因此,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lΔt,由于质量已用天平测出,所以,滑块的动能就是已知数了.测出动能的增加值,测出重力势能的减少值,如果两者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答案](1)③60.00(59.96~60.04)(2)①lΔt1lΔt2②12(M+m)⎝⎛⎭⎪⎫lΔt1212(M+m)⎝⎛⎭⎪⎫lΔt22③mgs(3)E k2-E k11.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已有铁架台、铁夹、电源、纸带、打点计时器,还必须选取的器材是图中的()A.a和c B.a和dC.b和c D.b和dD[实验中验证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所以需要重锤,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重锤选择质量大一些,体积小一些的,故需要b,a是不需要的;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记录时间,不需要秒表.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从而求解瞬时速度和下降的高度,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2.(多选)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就是看12m v2n是否等于mgh n(n为计数点的编号0、1、2…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0时,重物的速度为零B.h n是计数点n到起始点0的距离C .必须测量重物的质量D .用v n =gt n 计算v n 时,t n =(n -1)T (T 为打点周期)AB [本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因此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时,重物运动的速度应为零,A 正确;h n 与v n 分别表示打第n 个点时重物下落的高度和对应的瞬时速度,B 正确;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因为公式mgh =12m v 2的两边都有m ,故只要gh =12v 2成立,mgh =12m v 2就成立,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就被验证了,C 错误;实验中应用公式v n =h n +1-h n -12T来计算v n ,D 错误.]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与纸带相连的质量为1 kg 的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g 取9.8 m/s 2.求:(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 时,物体的速度v B =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根据纸带上的O 点到B 点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动能增加量ΔE k =0.47 J ,重力势能减小量ΔE p =0.48 J ,经过多次实验均发现ΔE k 略小于ΔE p ,试分析或解释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 .[解析] (1)v B =v AC =h AC 2T =(7.02-3.13)×10-22×0.02m/s ≈0.97 m/s.(2)由于重锤下落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及纸带所受阻力做功,所以下落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有少量损失,增加的动能总是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答案](1)0.97(2)由于要克服空气阻力和纸带所受阻力做功,重锤的机械能略减少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本实验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改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B时,通过与之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挡光时间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h,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铁球的直径d(d<h),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如果d、t、h、g满足关系式t2=,就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两个方案,改进后的方案相比原方案最主要的优点是.甲乙[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由运动学公式v2=2gh得t2由此可以求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dt=d2;比较两个方案,改进后的方案相比原方案最主要的优点是消除了纸带与2gh打点计时器之间的阻力的影响.[答案] d t d 22gh消除了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阻力的影响 5.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 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倾角为3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 s 、2.00×10-2 s .已知滑块质量为2.00 kg ,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长度为5.00 cm ,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 m ,g 取9.80 m/s 2,取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其平均速度.(1)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 1= m/s ,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 2= m/s.(2)滑块通过光电门1、2之间的动能增加量为 J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解析] (1)v 1=L t 1=5.00×10-25.00×10-2m/s =1.00 m/s v 2=L t 2=5.00×10-22.00×10-2m/s =2.50 m/s (2)动能增加量ΔE k =12×2.00×(2.502-1.002) J =5.25 J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2.00×9.80×0.54×sin 30° J =5.29 J[答案](1)1.00 2.50(2)5.25 5.296.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 g,m2=150 g,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甲乙(1)从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m/s.(2)从打下第“0”点到打下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J.(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3)若某同学作出12v2-h图象如图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解析](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21.60+26.40)×10-22×0.1m/s=2.4 m/s.(2)从打下第“0”点到打下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1 2(m1+m2)v2=12×(0.05+0.15)×2.42J≈0.58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m2-m1)gh=(0.15-0.05)×10×(38.40+21.60)×10-2 J=0.60 J.(3)根据12(m1+m2)v2=(m2-m1)gh,可得12v2=g2h,由图线可知v22 h =g2=5.82 m2·s-21.20 m,则g=9.7 m/s2.[答案](1)2.4(2)0.580.60(3)9.77.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不慎将一条挑选出的纸带的一部分损坏,损坏的是前端部分.剩下的一段纸带上各相邻点间的距离已测出标在图中,单位是cm.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1)重物在2点的速度v2=,在5点的速度v5=,此过程中动能增加量ΔE k=,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由以上可得出实验结论是.(2)重物获得的动能往往(A.大于B.小于C.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3)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其中ΔE k表示重物动能的变化量,Δh 表示物体下落的高度) .A B C D[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重物在2点的速度v2=(2.8+3.2)×10-22×0.02m/s =1.50 m/s ,重物在5点的速度v 5=(4.0+4.3)×10-22×0.02m/s =2.075 m/s ,所以动能增加量为ΔE k =12m v 25-12m v 22≈1.03m J ,重物从2点到5点,重力势能减少量为ΔE p =mgh 25=m ×9.8×(3.2+3.6+4.0)×10-2 J ≈1.06m J ,由以上可得出实验结论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2)由于纸带受到摩擦力作用,需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获得的动能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3)重物机械能守恒,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增加的动能,即ΔE k =mg Δh ,可见重物增加的动能与下落的距离成正比,选项C 正确.[答案] (1)1.50 m/s 2.075 m/s 1.03m J 1.06m 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2)B 纸带受到摩擦力作用 (3)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8章 1.功与功率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8章 1.功与功率 Word版含解析

1.功与功率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2)理解功率的概念、公式和物理意义。

2。

[科学思维]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3.[科学思维]会用极限思想理解瞬时功率表达式P=Fv,弄清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掌握其计算方法。

4.[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和练习,理解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并能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74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

教材第74页“问题”提示:将力分解或将位移分解,因为功等于力与沿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一、功1.内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公式:W=Fl cos α。

3.功是标量(选填“标量”或“矢量”)。

4.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5.功的单位物理意义:1 J等于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 m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功,即1 J=1 N×1 m=1 N·m。

二、正功和负功1.正功和负功α的取值W的取值含义α=错误!W=0力F不做功0≤α<错误!W>0力F对物体做正功错误!<α≤πW<0力F对物体做负功说明:力F对物体做负功,也可以表述为物体克服力F做功,这两种说法的意义是等同的。

例如,可以说摩擦力做了-3 J的功,也可以说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3 J的功。

2.总功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即W总=W1+W2+W3+…+W n。

三、功率1.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2.定义式P=错误!。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说明:在工程技术上常用的单位是千瓦kW,1 kW=103 W。

4.意义功率是标量,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第二册教案:第8章素养培优课4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第二册教案:第8章素养培优课4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8章素养培优课4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素养培优课(四)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培优目标:1.会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能够建立求解“多过程运动问题”的模型,提高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在问题情境中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守恒,获得结论。

3.能正确选择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应用动能定理。

1.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时,将复杂的过程分割成一个个子过程,对每个子过程的做功情况和初、末动能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每个子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列式,然后联立求解。

2.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分析整个过程中出现过的各力的做功情况,分析每个力做的功,确定整个过程中合外力做的总功,然后确定整个过程的初、末动能,针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当题目不涉及中间量时,选择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更简单,更方便。

【例1】如图所示,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

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物块从M端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后物块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块停止的地方距N点的距离的可能值.思路点拨:物块始状态、末状态动能都为零,整个运动过程中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物块运动过程中仅重力和摩擦力做功。

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由此确定物块停止的位置。

[解析]物块的质量记为m,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总路程记为s′,则物块从开始下滑到停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0,解得s′=错误!第一种可能:物块与挡板碰撞后,在回到N前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点的距离为d=2s-s′=2s-错误!第二种可能:物块与挡板碰撞后,可再一次滑上圆弧轨道,然后滑下,在水平轨道上停止运动,则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点的距离为d=s′-2s=错误!-2s所以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点的距离可能为2s-错误!或错误!-2s。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8章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8章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

[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能力强化]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1.用转换对象法求变力做功W=Fl cos θ是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有些问题需要求解变力做的功,我们可以利用转换对象法巧妙地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2.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当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且位移的方向也同步变化时,可用微元法求解,此时力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由于变力F保持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也可把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的路线拉直考虑。

3.用动能定理法求变力做功有些题目不能直接应用功的定义式来计算,我们可以借助动能定理来分析变力做的功。

4.用图像法求变力做功在F­x图像中,图线和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力做的功。

有些看似复杂的变力做功问题,用常规方法无从下手时,可以尝试通过图像变换解题。

5.用公式W=Pt求变力做功如果变力的功率恒定、时间已知,可以用W=Pt求解出变力做的功.6.求平均力将变力转化为恒力如果力是随位移均匀变化的,可用求平均力的方法将变力转化为恒力。

7.根据功能关系求功根据以上功能关系,若能求出某种能量的变化,就可以求出相应的功。

【例1】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环,用轻绳系着滑环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环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

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图中AB=BC,则( )A.W1>W2B.W1<W2C.W1=W2D.无法确定W1和W2的大小关系A [由于用轻绳系着滑环绕过光滑的定滑轮,所以轻绳对滑环的拉力做的功与拉力F做的功相等。

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轻绳对滑环的拉力与光滑竖直杆的夹角α越来越大。

已知AB=BC,即滑环从A点上升至B点的位移等于从B点上升至C点的位移。

轻绳拉着滑环的拉力是恒力,夹角α越来越大,则cos α越来越小,因为F大小恒定,故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F 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显然滑环从A点上升至B点过程中轻绳对滑环做的功大于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轻绳对滑环做的功,所以W1>W2,故A正确。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核心素养微课5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核心素养微课5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
解析: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做近心运动,万有引力 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小,B 正确;由于稀薄气体的阻力做负功,机械能 减小,C 错误;卫星做圆周运动,设卫星质量为 m,地球质量为 M,卫 星的速度大小为 v,卫星轨道半径为 r,则有GMr2m=mrv2,解得 v= GrM, Ek=12mv2=GM2rm,轨道半径变小,则动能变大,可知引力做的正功大于 卫星克服阻力做的功,A 错误,D 正确。
典题剖析
典题1 (多选)(2021·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附中高一月考)精彩的
热气球活动是银翔校区的保留项目。假设热气球总质量为m,某竖直上
升过程中受到浮力恒为F,空气阻力恒为Ff,热气球从地面由静止上升 高度h,速度变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在上述过程中,热气球的
A.重力势能增加了(mg+Ff)h B.动能增加了(F-mg-Ff)h C.机械能增加了Fh D.机械能增加了 mgh+12mv2
解析:物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内能,故系统机械能不守 恒,故A错误;物块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功-μmg(x+L),根据动能定理 可知动能减少μmg(x+L),故B错误;摩擦力对木板做功为μmgx,根据 动能定理可知木板动能增加μmgx,故C正确;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内能为μmgL,所以机械能损失μmgL,故D错误。
(1)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3)弹簧中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析:(1)物体A向下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对A、B组成的系统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2mgL sin θ+12·3mv20=mgL+μ·2mg cos θ·L+12·3mv2,
解得v=2 m/s。
(2)在物体A由C点将弹簧压缩到最大压缩量,又返回到C点的过程 中,A、B组成的系统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动能和动能定理【学习素养·明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会根据动能的表达式计算物体的动能.2.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3.能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科学思维:1.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培养科学思维能力.2.通过动能定理的应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动能的表达式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表达式E k=12m v2.3.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为焦耳.1 J=1 kg·m2·s-2.4.物理量特点(1)具有瞬时性,是状态量.(2)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动能一般不同,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动能.(3)是标量,没有方向,E k≥0.二、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1)W=12m v22-12m v21.(2)W=E k2-E k1.说明:式中W为合外力做的功,它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3.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恒力做功和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情况.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也大. (×)(2)某物体的速度加倍,它的动能也加倍.(×)(3)合外力做功不等于零,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4)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合外力做功一定不等于零.(×)(5)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2.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以36 km/h行驶的客车,在车厢后座有一位乘客甲,把一个质量为4 kg的行李以相对客车5 m/s的速度抛给前方座位的另一位乘客乙,则行李的动能是()A.500 J B.200 JC.450 J D.900 JC[行李相对地面的速度v=v车+v相对=15 m/s,所以行李的动能E k=1 2m v2=450 J,选项C正确.]3.(多选)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了-2 J的功,合力做了4 J的功,则()A.该物体动能减少,减少量等于4 JB.该物体动能增加,增加量等于4 JC.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等于2 JD.该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2 JB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得该物体动能增加,增加量为4 J,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观察探究]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正在上坡路上加速行驶.(1)汽车上坡过程受哪些力作用?各个力做什么功?(2)汽车的动能怎样变化?其动能的变化与各个力做功有什么关系?提示:(1)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及路面的阻力作用,上坡过程中牵引力做正功,重力、阻力做负功,支持力不做功.(2)由于汽车加速上坡,其动能增大,汽车动能的变化等于重力、牵引力及路面的阻力三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探究归纳]1.动能的特征(1)是状态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应.(2)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3)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2.动能的变化(1)ΔE k=12m v22-12m v21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也称作物体动能的增量,表示物体动能变化的大小.(2)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力对物体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力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转化了多少由合力做了多少功来度量.3.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表达式W=ΔE k中的W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2)动能定理描述了做功和动能变化的两种关系.①等值关系: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力对它做的功.②因果关系:合力对物体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转化了多少由合力做的功来度量.【例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0,则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0B.如果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0,则合力一定为0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力一定为0A[由功的定义可知,选项A正确;如果合力做的功为0,但合力不一定为0,例如物体的合力和运动方向垂直而不做功,选项B错误;物体做变速运动可能是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可能不变,选项C错误;物体动能不变,只能说合力不做功,但合力不一定为0,选项D 错误.](1)动能与速度的变化关系:动能是标量,速度是矢量,当动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了变化,当速度发生变化时,可能仅是速度方向的变化,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2)合力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合力做功不为零,合力一定不为零,物体的动能一定发生变化,速度大小一定变化;合力做功为零,物体的动能一定不发生变化,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发生变化.1.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圆弧曲面上的a点滑向b点,如图所示.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的合力为零B.因木块所受的力对其都不做功,所以合力做功为零C.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做的功为零D.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C[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不为零,故合力不为零,A错误;速率不变,动能不变,由动能定理知,合力做的功为零,而支持力始终不做功,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但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不为零,C正确,B、D错误.]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A[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可.木箱受力如图所示,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即:W F-W f=12-0,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B错2m v误;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故选A.][要点归纳]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象一般为单个物体或相对静止的物体组成的系统).(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注意哪些力做功或不做功).(3)确定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4)确定物体的初、末动能(注意动能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5)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2.动力学问题两种解法的比较滑行,当滑行距离l=7.2×102 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 m/s.求:(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多大?(2)若不计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则飞机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3)若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3.0×103 N,牵引力与第(2)问中求得的值相等,则要达到上述起飞速度,飞机的滑行距离应为多大?[解析](1)飞机起飞时的动能E k=12M v2代入数值得E k=1.08×107 J.(2)设牵引力为F1,由动能定理得F1l=E k-0代入数值得F1=1.5×104 N.(3)设滑行距离为l′,由动能定理得F1l′-Fl′=E k-0整理得l′=E kF1-F代入数值,得l′=9.0×102 m.[答案](1)1.08×107 J(2)1.5×104 N(3)9.0×102 m应用动能定理时注意的四个问题(1)动能定理中各量是针对同一惯性参考系而言的(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2)若物体运动的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阶段,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将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3)在求总功时,若各力不同时对物体做功,W应为各阶段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在利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时,还应注意各力做功的正、负或合力做功的正、负.(4)对于受力情况复杂的问题要避免把某个力的功当作合力的功,对于多过程问题要防止“漏功”或“添功”.3.某人把质量为0.1 kg的一块小石头,从距地面为5 m的高处以60°角斜向上抛出,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则当石头着地时,其速度大小约为(g 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A.14 m/s B.12 m/sC.28 m/s D.20 m/sA[由动能定理,重力对石头所做的功等于石头动能的变化,则mgh=12m v22-12m v 21,v 2=v 21+2gh =10 2 m/s ≈14 m/s ,A 正确.] 4.如图所示,AB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B 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小球由A 点静止释放,求:(1)小球滑到最低点B 时,小球速度v 的大小;(2)小球通过光滑的水平面BC 滑上固定曲面,恰到达最高点D ,D 到地面的高度为h (已知h <R ),则小球在曲面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 .[解析] (1)小球从A 滑到B 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mgR =12m v 2B -0解得:v B =2gR .(2)从A 到D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mg (R -h )-W f =0-0,解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mg (R -h ). [答案] (1)2gR (2)mg (R -h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表达式为E k=12m v2.动能是标量,具有相对性.2.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表达式为W=E k2-E k1.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则W为合力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1.(多选)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E k=12m v2中的v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B.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C.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当物体以不变的速率做曲线运动时其动能不断变化AB[动能是标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动能具有相对性,无特别说明,一般指相对于地面的动能.选A、B.] 2.(多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BC[由功的公式W=Fl cos α=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 k1,对乙有Fs -F f s=E k2,可知E k1>E k2,即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C正确,D错误.] 3.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的静止足球,使足球以10 m/s的水平速度飞出,设人踢足球的平均作用力为200 N,足球在水平方向滚动的距离为20 m,则人对足球做的功为(g取10 m/s2)()A.50 J B.200 JC.4 000 J D.6 000 JA[人对足球做功的过程只是在踢球的瞬间,球在空中飞行以及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都不是人在做功,所以人对足球做功的过程就是足球获得动能的过程.根据动能定义E k=12得,人对足球做的功为50 J.]2m v4.甲、乙两车汽车的质量之比m1∶m2=2∶1,它们刹车时的初动能相同,若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它们滑行的距离之比s1∶s2等于()A.1∶1 B.1∶2C.1∶4 D.4∶1B[对两辆汽车由动能定理得:-μm1gs1=0-E k,-μm2gs2=0-E k,s1∶s2=m2∶m1=1∶2,B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