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防护制度及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

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破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甑、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2,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二)具体措施
1、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

3、消除不必要的锐器和针具,如使用适宜的电灼器、
钝化针具和U形针具等。

4、建议使用带有刃片回缩处理装置的或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装置的手术刀,避免用手装、卸刀片,以防刺伤。

5、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托盘,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6、锐器用完后应直接放入防刺破、防渗漏、有警示标识的锐器盒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7,禁止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禁止用手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只能单手覆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

8、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使用夹子等器械处理。

9、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
用手向下挤压垃圾袋,以免被锐器刺伤。

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手术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也是医护人员工作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之一。

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医护人员锐器伤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措施,以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

锐器伤是指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手术刀、缝合针等锋利物品刺伤、割伤的伤害。

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面对各种各样的手术器械,难免会发生锐器伤的情况。

为了有效预防锐器伤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几项防护措施:首先,佩戴好防护装备。

在手术室工作时,医护人员应该佩戴好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锐器,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其次,正确使用手术器械。

医护人员在使用手术刀、针头等锐器时,要注意动作要轻缓,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再次,定期检查手术器械。

手术室内的手术器械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械的锋利度和安全性,避免因器械损坏导致医护人员受伤。

最后,做好事故处理的准备。

即使做好了防护措施,锐器伤依然有可能发生。

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锐器伤,要及时进行处理,减少伤害的程度。

当医护人员遭受锐器伤后,应该采取以下几项处理方法:第一时间进行伤口处理。

一旦发生锐器伤,医护人员应该立即停止工作,找到急救箱,进行伤口处理,清洗伤口,涂抹消毒药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后,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做好伤情记录,寻求进一步处理的指导。

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后,要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关检查,并接受相应的处理和治疗,确保伤情得到控制。

注意伤后的心理疏导。

锐器伤对医护人员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医院应该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伤痛。

在手术室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时刻注意锐器伤的防护和处理,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通过严格的防护措施和科学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锐器伤带来的风险,让手术室成为一处安全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越来越多的职业安全问题,其中,锐器伤和针刺伤是最为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职业伤害。

这两种伤害不仅给医务人员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导致病原体的传播,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因此,加强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是保障医患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锐器伤的预防与处理1. 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2)规范操作流程: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锐器伤的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完善设备设施:医疗机构应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垫等,确保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足够的防护措施。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锐器伤危害的认识,促进医患双方的防护意识。

2. 处理措施(1)立即处理:一旦发生锐器伤,医务人员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

(2)报告和跟踪:医务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受伤情况,并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伤情跟踪和上报。

(3)预防性用药:根据受伤情况和病原体类型,医务人员可能需要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4)心理干预:医务人员在遭受锐器伤后,可能会出现心理创伤,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

二、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1. 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与锐器伤的预防措施相同,加强职业培训是预防针刺伤的关键。

(2)规范操作流程: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针刺伤的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提高设备质量:医疗机构应采购质量合格、安全性能好的针具,降低针刺伤的风险。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医患双方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2. 处理措施(1)立即处理:针刺伤发生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

(2)报告和跟踪:医务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受伤情况,并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伤情跟踪和上报。

锐器伤的职业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

锐器伤的职业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

锐器伤的职业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
Ⅰ目的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预防锐器伤。

Ⅱ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

Ⅲ制度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一、常见的锐器
在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括: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用缝合针、安瓿碎片、玻璃及剪刀等锋利的医疗器械。

二、防范措施
(一)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将用过的针头、刀片、缝针等及时放入利器盒内,防止刺伤手;在为不合作患者做治疗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二)医务人员应熟悉掌握各项操作规程,避免锐器刺伤自己或他人。

(三)完善防护措施,定期体检,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

Ⅳ参考依据
1.《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
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WS/T 592—2018)。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在医疗环境中,医务人员常常面临着锐器伤的风险。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本文旨在制定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和处理锐器,降低锐器伤发生的几率。

二、锐器的定义在本规程中,锐器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刀、针头、注射器、剪刀、钳子等可引起刺伤或割伤的工具。

三、医务人员防护道具的使用为了预防锐器伤,医务人员应配备合适的防护道具,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并严格按照以下要求使用:1.使用乳胶或聚乙烯手套,并确保手套干燥、完好,避免使用有破损的手套;2.佩戴合适尺寸的口罩,覆盖口鼻,特别是在进行手术等需要产生飞溅的操作时;3.佩戴防护眼镜,确保眼睛免受锐器或有害物质的伤害;4.在需要时佩戴防护面罩或防护衣,提供全面的防护。

四、正确使用锐器为了降低锐器伤的风险,医务人员应妥善使用锐器,并严格按照以下要求操作:1.对于使用一次性锐器的情况,使用前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应立即更换;2.手术等操作前,锐器应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确保无菌;3.在使用锐器时,应牢固握住手柄,避免手震导致伤害;4.剪刀割裁时,应保持迅捷而准确的动作,避免滑刃伤到自己或他人;5.在取用、传递锐器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划伤自己或他人;6.使用针头或注射器时,要注意正确插入或抽取,在使用完毕后,应将其安全地弃置于指定容器内。

五、锐器伤事故的处理若发生锐器伤,医务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用流动清水进行冲洗,尽量将潜在的病原体冲洗干净;2.用肥皂或洗手液进行彻底的清洁,并轻轻擦拭伤口;3.用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如酒精等;4.及时就诊,根据伤情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六、预防措施的宣教为了确保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和遵守本规程,需要进行定期的宣教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1.详细介绍和解释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的目的和要求;2.演示正确使用防护道具和锐器的方法,并强调操作的重要性;3.指导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锐器使用技巧和安全操作要点;4.讲解锐器伤的危害和后果,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一、前言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锐器,如手术刀、注射器等。

这些锐器一旦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医务人员自身的创伤,且存在传染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中的各级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技师等。

三、操作规程1. 佩戴防护手套- 在进行任何锐器操作前,医务人员必须佩戴无菌防护手套,确保手部的保护。

- 手套应选用合适规格,并注意手套外表面不与其他物品接触,防止受到污染。

2. 锐器消毒处理- 任何锐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

- 消毒处理应按照医疗机构制定的消毒程序进行,严格遵循规定的时间与浓度。

3. 妥善处理使用完的锐器- 使用完毕后的锐器应立即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 针头应放入专用的安全容器中,确保不会刺伤他人,防止交叉感染的风险。

4. 预防措施- 在医疗操作中,应尽量避免手部受锐器直接刺伤。

对于需要手部操作的操作,要格外小心,确保自身安全。

5. 事故处理- 若发生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事故,要立即停止操作,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首先,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做好相应记录,以备日后处理与追踪。

6. 监督与培训- 医疗机构应建立锐器伤防护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

-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防护操作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

四、总结通过本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可以规范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使用锐器的行为,降低发生锐器伤害的风险。

医疗机构应将此规程纳入日常管理,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对于发生锐器伤害的事故要及时处理与记录,以便后续处理与追踪。

此外,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监督,提高其对锐器伤防护的认知与操作技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一、局部处理措施(一)锐器伤1、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用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或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爱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0.5%的聚维酮碘(碘伏)进行消毒。

(二)粘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二、报告1、填写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2、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主管部门主。

三、评估与预防主管部门到报告后应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尽可能在24小时可采取预防措施。

1、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开具HBsAg、抗-HBs、ALT、抗-HCV、抗-HIV、TPHA检查单。

2、若患者HBsAg、抗-HCV、抗-HIV、TPHA检查结果未知,主医生应立即给患者开具这此项目的检查单。

3、患者HBsAg(+):(1)医务人员抗-HBs<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ug)。

(2)医务人员抗-HBs≥10min、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3)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HBsAg、抗HBs、ALT。

4、患者抗-HCV(+):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HCV(-),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HCV、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

5、患者抗-HCV(+):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与防护气指导,根据暴露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用药性方案。

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IV。

6、患者TPHA(+):(1)推荐方案:变星青霉素,240万U,单次肌注。

(2)青霉素过敏: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2次/d,连续14天或四环素500mg。

4次/d,连用14天;头孢XX最佳剂量和疗程尚未确定,推荐1g/d肌注,连用8-10天;或阿奇霉素2g,单次口服,但已有耐药报道。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一、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 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者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牢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塑料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

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

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1、立即用流淌水冲洗伤口IO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淌水与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者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之后立即到专科诊室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

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

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1)暴露源为hbsag (÷)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 (÷)或者hbsab ( + )或者hbcab ( + ),则不需注射疫苗或者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 (-),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 gpt, hbsag, hbcab o2)暴露源为hevab ( + )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evab (-), 则3个月后采血查hevab、肝功能。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

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再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结仇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危险。

【处理措施】(1)紧急处理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或肥皂水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0.5%聚维酮碘或75%的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

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黏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暴露程度评估按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以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 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 h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5)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12个月时间点复查病毒抗体,做相应处理。

【应急处理程序】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处理伤口→暴露程度评估→针对暴露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报→追踪随访。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1)进行侵袭性操作,光线要充足;严格按规程操作,防止被各种针具,刀片,破裂安瓿等医用锐器刺伤或划伤。

(2)使用安瓿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并垫纱布。

(3)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立即单手操作套上针帽;经三通装置静脉加药时须去除针头
(4)制定完善的手术器械刀、剪、针等摆放及传递的规定,规范器械护士的基本操作。

(5)手持针头或锐器时勿将针头或锐器面对他人
(6)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直接用手传递锐器,可以用小托盘。

(7)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禁止双手分手分离污染针头和注射器。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标准。

使用
后的锐器应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内且有明显标志。

(9)为不合作病人治疗、护理时,须有他人协助。

(10)选用有安全装置、性能好的护理器材。

(1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与健康管理。

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措施及报告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措施及报告制度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措施及报告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制定《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防护规范》,安全使用和规范处理锐器。

二、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培训I,并掌握相关内容。

三、工作人员在接触医疗废物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工作。

四、尖锐物品如:针头、刀片等,应放入坚固耐用、不透水的容器内,以防工作人员不慎被刺伤。

五、为防止针头刺伤而感染疾病,用过的针头不要再套回针帽,应立即放回有标签的耐刺容器内,针头不要用手扳弯或折断。

六、工作人员一旦发现锐器伤,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并进行观察和必要的工作限制。

七、发生锐器伤后,请在24小时之内以书面形式向科室及医院控制院内感染办公室汇报。

报告需经护士长或主任签字后交医院控制院内感染办公室。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锐器伤是指因利器或尖锐物体刺入皮肤或组织而引起的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锐器伤是常见的一种伤害类型。

正确的紧急处置流程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简要介绍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

1.保护自己和伤者安全:在处理锐器伤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伤者正在遭受威胁,应立即远离危险区域,并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2.检查伤口:在处理伤口之前,需要仔细检查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出血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如果伤口较大或伴有异物残留,应尽量避免直接触碰伤口以免感染。

3.止血:对于出血较为明显的伤口,应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进行直接压迫止血。

如果是四肢出血,可以将伤肢抬高,有助于减轻出血量。

同时,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4.清洗伤口:当出血得到控制后,应开始清洗伤口。

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伤口,可以有效清除表面的污物和细菌。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对伤口造成更多伤害。

5.消毒伤口:清洗完伤口后,应进行伤口的消毒。

可以使用适量的碘伏或酒精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以杀灭表面的细菌。

对于较为严重的伤口,应尽快送往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6.覆盖伤口:消毒后,应使用无菌敷料等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污染。

同时,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敷料,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7.观察伤口:处理完伤口后,应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出现明显红肿、渗液增多、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征兆,应及时就医治疗。

8.咨询医生:在处理完紧急情况后,应尽快咨询医生,以获取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可能会建议进行伤口缝合、注射破伤风疫苗等进一步处理。

总结起来,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包括保护自己和伤者安全、检查伤口、止血、清洗伤口、消毒伤口、覆盖伤口、观察伤口、咨询医生等步骤。

正确的紧急处置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害,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医院锐器伤应急预案

医院锐器伤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和控制锐器伤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涉及医院内所有可能导致锐器伤的操作和活动。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锐器伤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锐器伤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医院锐器伤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锐器伤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3. 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防止锐器伤的发生。

5.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锐器伤后,立即停止操作,戴好手套,保持伤口暴露。

2. 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量挤出伤口内的血液。

3. 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内的污染物。

4. 用碘伏或其他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5. 向护士长、科主任报告,并填写《锐器伤报告单》。

6. 根据患者血液检测结果,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

7. 定期进行跟踪检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无感染症状。

六、后期处理1. 对锐器伤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

3.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锐器伤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通过以上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一、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塑料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

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之后立即到专科诊室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

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

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1)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或HBcAb (+),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2)暴露源为HCV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CVAb、肝功能。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近年来,由于外科手术、穿刺、注射等医疗操作频繁,医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高的锐器伤风险,而医务人员锐器伤不仅会给医务人员自身带来危害,还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潜在健康风险。

因此,如何预防并及时处理锐器伤成为了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

一、预防锐器伤的措施预防锐器伤的最佳措施是绝对禁止扔掉锐器,同时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或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1.禁止扔掉锐器不要将带有污染的锐器随意扔掉,应该将其放进专用的锐器容器中。

锐器容器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锐器外露,还可以防止污染物外泄,减少感染的传播风险。

锐器容器应被放在距离操作台最近的位置上,并要确保容器在操作过程中不被倾倒。

2.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医务人员要熟悉疾病、术式和操作标准,尽可能采用安全的外科手术技术和操作方法,合理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设备,以减少操作时的错误和不必要的刺激。

同时,医务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在医疗操作时避免将锐器插入不需要的位置,避免出现操作失误,避免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

3.个人防护措施为了减少锐器伤的风险,医务人员应该穿上防护手套、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行高风险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护。

所有医疗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并妥善加以保存,并保证临床环境卫生洁净,杜绝感染传播的风险。

二、应急处理锐器伤的措施如果医务人员不慎发生了锐器伤,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以防感染和其他健康风险的发生。

1.创面处理一旦发生锐器伤,患者应立即就医寻求治疗。

处理创伤前,先用流动水清洗创伤部位,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如果有药物毒性,应及时用药物清除,防止毒素深入人体,保证创面干净。

处理完毕后敷上消毒药膏或绷带以防细菌感染。

2.疫情监控医务人员必须及时报告、记录医院发生的锐器伤事件。

同时对相关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疫情监控,防止可能的感染和传播风险。

3.卫生消毒在医院的环境和设备方面,医疗机构应采取适当的卫生消毒措施,减少感染发生的风险。

医疗锐器刺伤的防护制度

医疗锐器刺伤的防护制度

医疗锐器刺伤的防护制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医疗锐器刺伤的防护制度1.医疗锐器刺伤防护措施●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

●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后立即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

●收集箱要有牢固的盖子和箱体锁定装置,有明显的生物危险品警告标志。

●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

●操作后立即整理锐器与针头,严禁与不同垃圾混放。

●提倡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刀片以及安全的真空采血试管和新型无针注射装置。

2.医疗锐器刺伤时应急程序●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部,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职工防保科,从防保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作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进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四化学治疗的防护管理化学治疗防护措施●化疗科室护理人员要进行上岗前教育,定期进行防护知识讲课,增强化疗病房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知识。

●化疗病房配药室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配药室要求能够自然通风。

应安装排气扇并有洗手池,有条件的最好安装生物安全柜或由配液室统一配制。

●冲配规则包括:使用输液泵和软袋液体以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排出;用水剂代替粉剂以减少冲配时气溶和气雾的外溢;必须打开粉剂安剖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溶解药物时溶媒延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外逸;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并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药液外溢。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操作流程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操作流程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操作流程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则应: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分钟,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2、伤口冲洗后,使用75已醇或者%碘伏进行消毒;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之后立即到专科进一步处理;4、报告;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内追踪观察;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或HBcA+,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未注射击队疫苗者,24小时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至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暴露源为HCV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Ab-,则3个月后采血HCVAb、肝功能;暴露源为HIVAb+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IVAb-,经过专家评估后,立即服用预防性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刺伤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HIVAb;锐器伤: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套回针套,摆弄针头、分开会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毁形;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如果确实要复帽可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锐器盒,盒内医疗废物四分三满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封口紧实、严密,贴上特殊标记并填写使用单位、封箱时间,作医疗废物处理;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放弃传统的床单,使用床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