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的治理与防护
与减轻海洋灾害的措施与技术

与减轻海洋灾害的措施与技术海洋灾害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引起的灾害事件,如海啸、海洋污染、海岸侵蚀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系统都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来减轻海洋灾害的影响。
一、减轻海洋灾害的措施1. 加强海洋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海洋监测与预警系统对预测和及时应对海洋灾害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监测网,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和灾害信息。
同时,完善地震、海啸、气象等专业预警机构的建设,提高预警能力和及时性。
2. 推动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海洋灾害常常跨越国界,因此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是减轻海洋灾害的关键。
各国可以分享海洋观测数据、科学研究成果和应对经验,共同应对海洋灾害的挑战。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和多边协定,加强跨国界海洋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
3. 持续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的发生与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密切相关。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控制海洋污染、树立可持续的渔业管理模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可有效减少海洋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运行规律,为灾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海岸线管理与防护工程建设海岸侵蚀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现象,为了减缓海岸退缩和保护沿海地区,需要加强海岸线管理和防护工程的建设。
采取工程手段,如建立海堤、固定沙丘等;发展海岸防护植被,如沙草、碱蓬等,以提高防护效果。
二、减轻海洋灾害的技术应用1. 海洋灾害预测与模拟技术在海洋灾害的预测与模拟中,数值模拟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值模型,可以预测和模拟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过程。
同时,借助高性能计算平台,加速模型运行和数据处理,提高预测和模拟的准确性和效率。
2. 空间遥感与GIS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海洋灾害的观测和预警能力。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了解和评估灾害事件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为灾后救援和抢险提供决策支持。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石油的开发等,部分海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状况很不乐观, 这对海洋生物、海水质量以致人们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只有对我国近海污染作出正确的分析,才能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系列措施,促进沿海经济与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污染;可持续发展;防治对策正文: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环境与发展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海洋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及容限调控已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其目标是在维护海洋环境良性发展的同时协调和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确保海洋为人类代幸福带来持续的环境和经济利益。
目前,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仍很严峻,中国近海由近岸海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陆源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沿海富营养化加重突发性环境灾害将进一步增多,近岸局部海域功能退化,资源基础损害加重。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肩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海洋污染的原因1.1海洋石油开发引发的污染因海域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近海海域成为石油开发重地。
部分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将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造成认为的海洋污染。
1.2 废弃物对海洋的污染世界人口的大幅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使得各种垃圾和废弃物的数量也发生了成倍地增长,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向海洋排放的废弃物和废水的数量已经超过初期的20 倍,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多。
1.3 船舶引起的污染船舶污染,主要原因是海上事故、船舶操纵以及过往船只的海上倾倒行为导致各类有害物质进人海洋,使得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
2 海洋污染物的种类2.1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此物质相对较为繁杂,包括工业排出的油脂、纤维素、糖醛;生活污水的粪便、食物残渣、洗涤剂以及化肥的残液等。
2.2 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严重损害近岸海域水生资源、破坏沿岸景观的船舶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工程渣土以及疏浚物等。
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对策建议

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对策建议摘要:广西近岸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广西各级政府历来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控,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目前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结合沿海各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分析广西沿海地区主要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沿海;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对策建议广西近岸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广西各级政府历来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控,长期以来,设有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目前广西海域生态环境整体上保持良好状态,但随着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石油化工、钢铁、煤化工、造纸等许多重大的临海工业项目将在广西沿海地区投资兴建,如何在加快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1.广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广西沿海地区具有丰富海洋生物资源、海域滩涂资源、港口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油气资源和海洋潮汐能和风能资源等,目前对这些海洋资源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各级政府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控,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工作如下:1.1.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新入海污染源对新建和技改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政策的,不予以审批。
促使有关单位充分考虑区域的环境容量以及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使新建项目尽量少排污染物,而技改项目能通过“以新带老”,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以控制污染物的入海量。
海洋中核污染的危害及防护

海洋中核污染的危害及防护
海洋核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核能发展迅猛,核电站事故、核武器试验等问题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给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预防和减少海洋核污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
理解核污染的危害性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许多物种依赖于海洋生存。
然而,核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放射性物质会进入水体中并积累在生物体内,导致生物遗传变异、繁殖受损甚至死亡。
这不仅威胁到海洋生物多样性,也影响到人类食物链的安全。
加强监管与法规制定
为了有效减少海洋核污染,国际社会需要加强监管和制定严格的法规。
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建立更加严格的核能发展和废物处理标准,确保核电站和核设施的安全运行,并采取措施防止放射性废物进入海洋。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也是预防核污染的重要手段。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清洁能源是解决核污染问题的关键。
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减少对核能的依赖,降低核电站事故的风险。
同时,清洁能源还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从而缓解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强化环保意识与行动
最后,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合理利用资源、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等。
只有通过集体努力,才能真正保护海洋,减少核污染的发生。
在保护地球的道路上,预防海洋核污染是一项重要任务。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海洋环境!。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摘要海洋,占地球面积71%,随着陆地资源越来越贫瘠,不足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海洋经济,是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遭到污染,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海洋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找出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不受污染。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1 海洋环境污染的元凶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污染源流入海中、石油污染、人类无节制的捕捞活动等。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1.1 陆源污染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
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
《防止陆源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中对陆源污染的界定:陆源污染是:1)通过水道;2)源于海岸,包括通过地下水或其他管道的引入;3)源于公约所适用区域内一缔约方管辖内所铺设的人造设施对海洋区域所造成的污染[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域,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入沿海水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
随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致使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直接导致海产品重金属超标。
1.2 石油污染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32×108t石油中,约有320×104t进入海洋环境[2]。
海洋中核污染的危害及防护

海洋中核污染的危害及防护
海洋中的核污染是指核事故、核废料排放等原因导致核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环境中,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以下是核污染在海洋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1.危害:
- 生态破坏:核污染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海洋生
物物种死亡、生殖受损、遗传变异等问题,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 食物链传递:污染的核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积累
在海洋生物体内,最终可能影响到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的海产品,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 放射性伤害:暴露于核放射性物质中的人们可能遭受辐射伤害,导致癌症、生殖问题、遗传突变等健康问题。
2.防护措施:
- 管理废料排放:国际社会需加强监管和控制核废料的排放,
避免核废料进入海洋。
核电站等核设施应严格控制废料的处理和排放,采取最佳的处理方法。
- 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核事故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核事故,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辐射泄漏,防止核污染进一步扩散。
- 定期监测:加强对海洋环境的定期监测,包括对水质、沉积
物和海洋生物体内的核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 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在海洋核污染防护方面合作共同应对,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
- 推动清洁能源:加速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减少对核能的需求,从根本上减少核能带来的污染风险。
海洋中的核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需要全球合作加强监管和防护措施,减少核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82.08.23•【文号】全国人大常委会令第9号•【施行日期】1983.03.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令第九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防止污染损害,保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的任何船舶、平台、航空器、潜水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排放有害物质,倾倒废弃物,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损害的,也适用于本法。
第三条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海洋环境,并有义务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和海滨风景游览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的确定,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主管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开展科学研究,并主管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负责船舶排污的监督和调查处理,以及港区水域的监视,并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渔港船舶排污的监督和渔业港区水域的监视。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用船舶排污的监督和军港水域的监视。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并主管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保护海洋建议书

保护海洋建议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全球海洋生
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保护海洋,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我
们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高
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引导人们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2. 制定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
过度捕捞等行为的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确保法律的严格执行。
3. 加强海洋资源管理和保护。
建立健全的海洋生态保护区网络,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禁止破坏性捕捞和非法捕捞行为,保护珊瑚礁、海草床等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
4. 推动海洋污染治理和减排工作。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污染源
排查,加大海洋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海洋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海洋
水质。
5.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出行、节约用水、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减少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上建议是我们对于保护海洋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够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努力,为保护海洋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
海洋的保护

海洋的保护海洋的保护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措施:建立海洋保护区: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可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濒危珍稀物种、自然历史遗迹等,同时可以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本来面貌。
这需要沿海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建立起为数众多的海洋保护区。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需要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变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量,增加工业废物资源再利用率。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加强沿海企业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可以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同时,需要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落实到每一个直排海企业污染源,做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计划的稳定削减。
保护和恢复生物资源: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资源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调整捕捞强度、实施渔业休养生息政策等措施来保护渔业资源。
同时,需要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建立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治理海洋污染:治理海洋污染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另一重要措施。
需要加强对入海河流、沿岸排污口的监管,控制陆源污染物的排放,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同时,需要加强对海上石油平台、船舶等海上活动的监管,防止油污等污染物进入海洋。
加强海洋法制建设:加强海洋法制建设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
需要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总之,保护海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通过加强监管、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规定[1]](https://img.taocdn.com/s3/m/3e27c93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22号第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已于2021年10月8日经第9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盛林2022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防治船舶及其作业污染海洋环境而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第二条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相关作业活动,是指船舶装卸、驳运、清舱、洗舱、供油和接收、修理、打捞、拆解、包装、充罐、清除污染危险品污染,以及其他水面和水下船舶的建造作业。
第三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全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防治及其作业的监督管理。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职责权限,具体负责监督管理本辖区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第二章总则第四条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船舶检验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国际条约的要求,并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五条船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要求,取得并携带相应的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防治证书和文件。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证书、文书目录,并及时更新。
第六条中国船舶持有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证书和文件,由国家海事局或者其认可的机构颁发;外国籍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防治证书和文书,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要求。
第七条船员应当具有相应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参加相应的培训、考试,持有有效的适任证书或者相应的培训合格证明。
水污染防治法

批 未准 按权 照的 排人污民许政可府证批规准定,排责放令污停染业物、的关责闭任:违反本法规定,
2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核发环保部门责 令 百 违 治改 万 反 规正 元 工 定或 以 业 的者 下 水 法责 的 污 律令 罚 染 责限款防任制;治违生情规反产节定本、严的法停重法规产的律定整,责,治吊任有,销:下并排违列处污反行十许工为万可业之元证水一以污的上染,一防
第九章 附则
第九章 附则
解释机关
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询问答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可以 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具体问 题的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 复,并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施行时间
本法自XXXX年XX月XX日起 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同时废止
第十章 附则
3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 限 违制 反生 城产 镇、 污停 水产 处整理治规,定并的处法十律万责元任以:上城一镇百污万水元集以中下处的 理罚 设
款 施; 的情 运节 营严 单重 位的 或,者报污经泥有处批理准处权置的单人位民对政产府生批的准污,泥责以令 及停 处
业 理、 处关 置闭 后:的(污一泥)未流依向法、取用得途排、污用许量可等证未排进行跟踪、记录的,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2
工业水污染防治: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恶臭气体的,应当科学选址, 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预算和其他渠道筹
3 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
保护海洋建议书

保护海洋建议书
尊敬的领导: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栖息地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我们急需采取行动,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海洋环境的法治力度。
2. 减少海洋污染。
采取措施减少塑料污染、工业废水排放、船舶排放等,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3. 控制过度捕捞。
建立健全的渔业管理制度,限制捕捞数量和方式,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4. 建立海洋保护区。
划定海洋保护区,保护重要的海洋生物栖
息地和迁徙通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5. 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
通过开展海洋环保宣传活动、教
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
大家保护海洋的意识和行动。
希望领导能够重视海洋环境保护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共同保护我们的海洋,让海洋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清洁、健康、美丽。
谢谢!。
海洋环境保护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才能保障人体健康,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海洋环境的保护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轮检查处理。
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并调查处理前款规定的污染事故以外的渔业污染事故。
保护海洋演讲稿_2

保护海洋演讲稿保护海洋演讲稿1在如此巨大的海洋宝库中,我们有着丰富的资源。
同时,随着世界科技文明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世界的关注。
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具体如下:1、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发展持续渔业。
环境恶化和污染的加剧都会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产生巨大的、消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污染物在海洋生物身体中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会传递到人类身上,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在海洋开发的同时,必须重视保护海洋环境,综合防治海洋污染,要考虑海洋开发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2、加强法律保障力度。
我国已经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多部法律和法规。
今后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立法步伐,制定海洋立法规划,并且严格打击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的人和事,为海洋生物资源建立一个坚固的法律屏障。
海洋立法是沿海国家管理海上活动包括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基本措施,我国加强海洋立法的建设也是与世界接轨共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
3、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海洋生物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性和多样性,使得海洋生物资源可以不断地繁衍下去,但是海洋生物资源同样很脆弱,如果遭到不合理、不科学的开采,就会使得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甚至会使一种生物灭绝并产生连锁反应。
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有力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4、加强科技水平,利用高新技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些技术上的不足使得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难度很大,也会让海洋生物资源被浪费。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技术水平,利用高新技术更科学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而加强科技能力的同时,也能更优化地利用海洋生物资源,避免过多的浪费。
5、加强国际合作,全世界共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因为海洋生物资源遍布全球的所有海域,而海洋生物资源又存在无主权性,这就使得全球各个沿海国家不得不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摘要海洋,占地球面积71%,随着陆地资源越来越贫瘠,不足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海洋经济,是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遭到污染,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海洋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找出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不受污染。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1 海洋环境污染的元凶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污染源流入海中、石油污染、人类无节制的捕捞活动等。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1.1 陆源污染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
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
《防止陆源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中对陆源污染的界定:陆源污染是:1)通过水道;2)源于海岸,包括通过地下水或其他管道的引入;3)源于公约所适用区域内一缔约方管辖内所铺设的人造设施对海洋区域所造成的污染[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域,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入沿海水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
随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致使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直接导致海产品重金属超标。
1.2 石油污染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32×108t石油中,约有320×104t进入海洋环境[2]。
海洋环境污染和防治(ppt36张)

盐是人类最早开发的海洋资源
影响水的流动流通的因素有哪些呢?
场景四: · · · · · · 当水的流动因为· · · · · 受到阻碍的 时候· · · · · · ·
河口治理工程
– 水之为性,专则急,分则缓; 而河之为势,急则通,缓则淤 --治河经验
– 治河必无一劳永逸之功,惟有 救偏补弊之策。 • 海上疏浚工程 – 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 川--大禹治水
• 场景三: • 沿海的人口密度越来越 大· · · · · · 对资源的需求· · · · · · · · • 围海工程 • 是在沿海地带修筑海堤,围割 部分海域的工程。它可以用来 挡潮防浪,并且能够控制围区 的水位,满足农垦,蓄淡、制 盐、水产养殖、工业用地、以 及发电、交通航运、海岸防护 等要求。
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 工程主体位于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包括: 围填海工程、海上堤坝工程
海洋工程
• 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 隧道工程;
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海 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
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 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 程;
海水养殖
人工鱼礁
盐田
不合理的围海造陆造成的恶果在我国某 些地区已初现端倪!!!
舟山市重大围海造陆工程如普陀东港开发区工程、六横小郭巨 围海造田工程、钓浪围垦工程
• 舟山市地处长江、甬江和钱塘江的三江入海交汇处,海水终 年浑黄不堪,航道淤积日渐严重。而舟山市近年 来在开发 和建设过程中,一些见诸报端的重大围海造陆工程都大量采 用移山填海、围海造田的办 法,这种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岛屿之间潮流的流速、流向和有关水文条件,人为地加 剧了海区航道淤积情况。 • 另外,众所周知,舟山群岛属于我国的四大渔场之 一,但 是近年来渔业资源急剧衰退,其原因之一就是海洋环境的不 断恶化。舟山群岛海域的每一座礁石、每一处滩涂,都是鱼 类重要的洄游栖息地,海平面以下的地 形、地貌一旦发生 变化或被破坏,将直接影响到鱼群的栖息环境,破坏鱼类的 洄游规律。大面积的围海造田,对海洋洄游鱼类来说,就像 飞翔的信鸽遭遇磁场变化, 无法返回栖息的场所一样。
海洋生态系统的辐射污染与防护

海洋生态系统的辐射污染与防护近年来,海洋生态系统的辐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辐射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和保护。
本文将从污染源、影响、防护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辐射污染的污染源海洋辐射污染主要来源于核能设施、工业放射源、船舶和海洋放射性物质的排放等。
核电站和核试验是主要的核能辐射污染源。
此外,船舶使用放射性物质作为燃料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污染。
二、辐射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辐射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它破坏了海洋生物的遗传物质,导致物种的突变和变异,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其次,辐射污染会破坏海洋食物链,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此外,辐射污染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害。
三、辐射污染的防护方法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免受辐射污染的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方法:1. 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海洋辐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掌握辐射污染源的信息,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控制核能设施和工业放射源的排放:加强对核电站和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排放符合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3. 提倡绿色能源的利用:减少对核能的依赖,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从根本上减少辐射污染的产生。
4. 强化船舶排放的监管:规范船舶使用放射性物质的行为,限制其排放,加强监管措施防止海洋生态系统受到污染。
5.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辐射污染问题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个体和组织参与到辐射污染防护中来。
6. 促进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在海洋辐射污染防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范。
通过这些防护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减少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的辐射污染,维护海洋生态的健康和稳定。
结论海洋生态系统的辐射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减少污染源和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防护海洋生态系统免受辐射污染的侵害,保护海洋生态的完整和稳定。
海洋中核污染的危害及防护

海洋核污染的危害及防护摘要:海洋中放射性核素污染对人和水生生物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核污染的概况及分类,核污染的危害,提出了核辐射的防护措施,并呼吁人民重视保护我们海洋的生态环境。
关键字:海洋核污染;核辐射;防护;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手机电脑等物品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辐射。
而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也让人们认识到了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性。
迄今为止,日本可污染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污染的范围在进一步扩大,给该国经济、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时,给邻国甚至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面对现存的状况,了解核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显得尤为的迫切。
1 核污染的概况及分类1.1 什么是核污染核污染是指核设施在正常运行或事故情况下大量放射性物质外逸进入环境造成的放射污染。
其危害来源于放射性核素发出的 a , B和丫射线对公众或其他生物的辐射损伤,所以又称之为放射性污染。
1.2 核污染的来源1)海洋或沿岸核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排放的放射性物质造成海洋放射性污染;2)海洋或沿岸核设施事故情况下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质造成海洋放射性污染;3)海洋之外的核设施正常运行或事故情况下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会通过径流或大气输运进入海洋,造成海洋放射性污染;4)核试验会造成海洋放射性污染,海上核试验会造成严重放射性污染。
1.3 放射性污染的特点1)每一种放射性物质都有一定的半衰期,在其放射性衰变的这段时间里,一只会放射出具有一定能量的射线,持续的产生危害作用。
2)除了进行核反应之外,目前采用任何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都无法有效地破坏这些核素,改变其放射的特性。
3)放射性污染造成的危害在有些情况下并不立即显现出来,而是经过一段潜伏期以后才显现出来。
1.4 放射性污染的分类海洋中存在着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天然放射性核素包括铀系、锕-铀系和钍系3个天然放射系核素、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和与地球同时形成并存在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经济发展飞速的时代里,我们满足于物质给我们的享受,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生态环境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悄悄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从前清澈的小溪早已干涸,从前的花草树木变成了高楼大厦,当因为树木大量砍伐而带来的沙尘天气,当雾霾让我们看不见蔚蓝的天空,等我们饮用水遭到污染,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必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海洋是万物的起源,我们早在远古时期都是从海洋的生物一步步进化到现在,所以海洋使我们的故乡。
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海洋污染使我们的故乡早已没有了当年那深邃的蓝色。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加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
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
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
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日本、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
我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区;石油和COD 在各海域中有超标现象。
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渤海,由于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污染海洋的物质众多,从形态上分有废水、废渣和废气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
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
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
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
由于好氧有机物污染引起的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海洋污染还会破坏海滨旅游资源。
因此,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觉得面对海洋污染问题我们应该尽我们的义务去保护海洋环境,并出台相关政策。
(1)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政府环保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督,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将环保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
(2)加强对船舶及钻井、采油平台的防污管理。
首先应对船舶及钻井、采油平台所有人的管理者进行防污教育,增强其防污意识,提高除污救灾技能。
作业者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污水处理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严把除污化学试剂的质量关,严禁使用有毒的化学试剂除污。
[1]
(3)各地渔政部门、港监防污部门应全面了解本辖区内的水域污染状况。
对污染源、地理环境、水文状况、生物资源状况等了解清楚,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作出防污规划,当好政府的参谋,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可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最好的减灾方案。
[1]
(4)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
我国海水养殖主要位于水交换能力较差的浅海滩涂和内湾水域,养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环境恶化。
今后,应建立海上养殖区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编制海域养殖区域规划,合理控制海域养殖密度和面积,建立各种清洁养殖模式,控制养殖业药物投放,通过实施各种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和示范,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产养殖环境,减轻或控制海域养殖业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
[1]
(5)防止和控制海上倾废污染。
严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禁止向海上倾倒放射性废物和有害物质。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重污染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强宣传科学的企业发展观,为推进海洋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1]
(6)国家应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居民、企业和民间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和改变修复海洋环境,为我国海洋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治理中鼓励大家在自家周围和工厂区种植植物,扩大绿化面积,保持良好的水土环境,建立人造海滩、人造海岸、人造海洋植物生长带,改善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海洋作为我们的故乡我们应尽全力去保护海洋生态的正常持续的发展,以便维持生态的平衡,与其在未来留下悔恨的泪水,不如现在留下勤奋的汗水,为保护海洋生态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