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松:永远做自己喜欢的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松:永远做自己喜欢的事
初见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江松,看不出一点人们想象的“海归”们“洋派十足”的打扮——毛衣衬衫都是颜色暗灰,样式普通,外面的夹克也是人们随处可见的那种。而让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感觉到奇怪的是,“江松一点儿也不像国外回来的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跟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做数学物理研究的人,往往都是性格内向,不苟言笑。这一点,江松又是一个绝对的反例。江所长总是“笑眯眯的”,不笑不说话,而且常常爽朗大笑。他的眼睛也格外引人注意——大而明亮,炯炯有神。会说话的眼睛配合着不变的笑容,不禁给人留下一个印象——为人和善并且意志坚定。
永远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仅是江松现在培养孩子的原则,更是他从20多岁起,在德国学习,耳濡目染,并且根深蒂固的看法。“对于我来说,搞科研,就能给我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这个人做事情,比较注重过程,不太注重结果。”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加上回国后的科研工作,科学研究给江松带来一次次过程上的享受。尽管目前作为管理者的他,往往与行政脱离不开,他说“我是科研出身,希望将来还要做科研。”“你只有喜欢才能干得好。”
人物简介:
编者点评:
做自己喜爱做的事,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做的更完美。当你认准自己喜欢的事业,就全身心地去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努力把它做到更好,把事业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形成一种追求,相信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现在,最优化的思维方式几乎成了江松的习惯,即使是到餐厅吃饭,他也会情不自禁地根据盘子大小、客流量、职工人数,在脑子里计算这家餐馆的成本会有多大,他们的盈利能有多少。江松“呵呵”地笑着自我评价,“已经形成习惯了,改不了了。”
父亲的“坚持学习”的原则把他送上“为学”的道路
江松的父亲是一名专科学校的物理老师,是那种“很传统的知识分子,自己做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不愿意去管的人”。江松的小学和中学时光,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整个社会都不学习了。但这个时候,江松的父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看报、备课,并且坚持要求孩子“一定要学习”。父亲常常说,“无论什么社会环境,学习都是有用的。学习了一技之长,就是修鞋、做衣服也可以的。”
江松的爱人是北京人,1990年在北外读大三的时候就前往德国攻读波恩大学的语言文学硕士。一个人刚到德国人生地不熟,到处找房子,作为学生会主席的江松恰好刚刚上任,对学生服务工作热情正高,遇到师妹需要帮忙当然不遗余力,联系了不少房东,自己“初审合格”之后,就带着师妹去看房子。江松把这段故事描述为“以公谋私”。“留学生到那儿都要找房子,我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亲自带人家去的。”说到这儿,他情不自禁地重复道,“说不清楚,就是缘分嘛。”
回国之后,由于工作忙,江松照顾家里的时间明显减少,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是由爱人在做。江松说到此处,语气里流露着诚恳,“我很感谢她的。”
博士后父亲帮女儿写算术题答案
对于女儿,江松认为自己“承担起了做父亲的责任”。不管工作多忙,江松“铁打不动”,每个周末一定要选一天陪女儿,并且安排一天的活动——上午带她去找老师练武术,下午陪她一起去看电影,或者参观博物馆。两人还有共同的爱好——看科幻电影。江松8岁的女儿很有意思,把爸爸妈妈分工很明确,她在玩、学习的时候会去找爸爸,生活上会去找妈妈。
选择数学,是先结婚后恋爱,并且已经爱得不能回头
1978年,徐迟写了《歌德巴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这篇文章中所传达的数学魅力打动了包括江松在内的一批人,不少人就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决定报考数学专业。“其实报考数学专业之前,我并不了解数学是怎么回事,而且整个大学时期,这种兴趣还是非常模糊的。直到研究生阶段,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迷上数学了。”这个过程,江松称为是“先结婚后恋爱”。
40岁出头,已经成为副所长的他却有了不少白头发。当记者谨慎地笑问他是不是“劳累过度”时,他说,“以前总给人家解释是遗传因素,但后来看到报纸上说血液比较热的人,头发才比较容易白,所以我就开玩笑地告诉人家——因为自己是热血青年。”
朴素的外表,外向的性格,好像都与人们印象中的科研院所的领导有些相违背。到底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生活态度,造就了这样一位开朗、爱笑、并且已经成长为年轻的所长的数学家呢?
异国的爱情从找房子开始
德国读书11年,江松在学业上获得了丰收,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另外的、被他称为“最大的成果之一”——在德国找到自己的爱人并生了一个女儿。说起在异国的恋爱,江所长爽朗地笑起来,喝了一口水,用力地眨了眨眼,仿佛当时的情景再次重现,”认识的过程非常偶然,就是因为找房子她才会接触我。这就是有缘分哪。”
导师的“民族责任感”坚定了学生“回国”的信念
如果说父亲对学习的坚定把江松送出了国门,那么可以说他德国导师的“民族责任感”又把他在学成之后送回了国。
德国二战的时候,希特勒把很多优秀的科学家赶到了美国。二战后,德国科学界一落千丈。这时候,国家决定选派一些优秀的德国人到美国去学习,江松的导师名列其中。两年之后,学习结束,这时候德国国内生活仍然非常艰苦,但美国条件要好得多。江松的导师没有选择像很多人那样留在美国的道路,毅然回国。他对江松说,“我觉得自己是德国人,我有责任回国参加德国建设。”
江松要求孩子晚上8点半一定要睡觉,有几次,孩子的算数的作业题很多,但无非是要求做一百道类似于“2加3等于几”“5减3等于几”的题目。可已经到了睡觉时间,孩子的题目还没有算完。江松要求孩子去睡觉,而他自己为女儿填上了数学题答案。
“小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智力的。”这一点上,江松的眼里又流露出德国人严谨的风格,但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单纯的溺爱,而是江松认为,比较德国小学生“以玩为主”的教育方法,中国小学生没有必要为了“类似的题目”花大量的时间。“小学学得好并不能代表什么,小学学习分数高低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关键是让他们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学习。”这是中国的数学家对儿童教育的理解。
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大学临近毕业,父亲“坚持学习”的思想再一次影响了他。在封封来信中,父亲如同做思想工作一般苦口婆心地劝他继续读研,“考不上也没关系,也先试一试。”以当时的社会条件,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今天的江松回忆当年的选择非常感慨,“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学习,我可能参加工作,走的完全是另外一条路了。”
做了十几年数学研究,江松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有数学家的特点了。他那种“喜欢研究过程,研究为什么”的作风,在生活中也常常能够找到影子。在德国的时候,江松在街上开汽车,同行的人发现,他每次前往同一个目的地,总是在变换道路。他说,如果换另外一条路走,就要少走一个红灯,路程会更短,时间会减少。有意思的是,几个同学在圣诞节到导师家吃饭,几乎每个人都说自己曾经计算过走那条路的时间。“可能做数学的人养成了习惯了,做什么都喜欢研究它的最优化的效果。”江松哈哈大笑。
导师的这一段经历,他对祖国的热爱及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深深影响了江松。他觉得导师已经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一个理念,“你应该回去。应该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凭着这一信念,江松十多年的留学时光,大部分时间从早上八九点学习到晚上九十点,每周只休息一天。“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就不信我会不如你。德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同样能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