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
5、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
特点:美 育 · 非高考科目 · 感性能力培养 · 趣味体验 自由/边缘 体验/认知 个性/养成
从认识上来说,艺术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复杂的。它要求对人的想
象力、感觉力进行训练和培养,要求对象具有关注细微差别 的能力,具有在某个课程或主题的创作过程中利用偶然现象 的能力、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知道何时改变目标的能力。它是离
• 表现语言:
西方静物画:形 色 光 空间 质感 中国花鸟画:书画同源 墨分五色 • 审美追求: 西方静物画:客观之真 + 理想之美 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 + 比兴言志
③.心智· 兴趣
罗恩菲尔德把儿童的绘画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① 涂鸦期,2-4岁。儿童在肆意涂抹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动觉经验。 ② 前图式期,4-7岁。儿童在观察事物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特点,并 开始对事物进行象征性描绘,将自己看不到但知道的东西也画出来。 ③图式期,7-9岁。喜欢用几何线条图形表现对象。突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部位, 表现出空间感。 ④写实萌芽阶段,9-11岁。转向对事物进行视觉的写实追求。喜欢用色彩进行 绘画。 ⑤拟写实阶段,11、12-14、15岁。力图逼真地表现事物形象,出现明暗、透 视,且能根据远近和心境来运用色彩。开始审视成人或者艺术家的作品, 开始模仿艺术品。评价中包括对艺术风格的感受。 ⑥青少年艺术阶段(青春危机期),15-17岁。艺术敏感性和批判性增强, 多数丧失了对美术的兴趣,少数人能继续向艺术的爱好发展。
二、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A.信息与兴趣
① 信息· 设计: “信息的结构不亚于信息本身”。
为什么叫“紫禁城”?为什么是金黄色? 为什么比较凡尔赛,故宫是个“大院子”?
为什么凡尔赛宫以豪华装饰著名?
• 关于课程信息设计的三个原则: 1、与学生的身心经验衔接; 2、与教材的基本内容衔接; 3、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衔接;
规则系统最远的东西。美国学校批评性思维发展的不足很多
是由于对主题和创作过程的某些强调,因为主题和创作过程并不
能培养人的判断力和其他较高层次的思维形式”。
(艾斯纳:《论以修养为基础的要素教育》,邢莉译,《中国美术教育》1991年第6期)
需要注意:时代背景/内容情感 真实生活/艺术表现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 第一,产生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学会欣 赏自然美和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 容特征,初步了解中外美术的优秀成果。
• • • • • • •
(三)、同与异 相同题材的比较:毕加索:《格尔尼卡 》 陈坚:《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 南京》 不同“维纳斯”的比较: 相同风格的比较:浪漫主义绘画与雕塑 《自由引导人们》与 《马赛曲》 相同画种的比较: 写意 工笔 现代与古代
• (四)比较教学的层次: 一般层次: 画种、内容、技法 较高层次: 风格、内涵、创造 • (五)比较教学的形式: 作品并列呈现 以课件形式 知识并列呈现 以表格形式 检测并列呈现 以表格形式
是自我回味的经验。 在与他人的交流、分享中,鉴赏的观点、判断得到表达,审美的
愉悦得到更高提升,眼界得到启发开阔。
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审美体验,才是具有人文价值、社会意义的审 美经验。 语言的言说 = 对经验的价值判断 ↙ ↘ 经典的语词 、案例 + 个人的感觉 + 言说的情景
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亡方,
鉴赏教学的
方法与策略
洪晓文
我做过什么?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
装饰艺术,设计“物”,研究表现形式。 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 视觉传达,设计传达方式,研究视觉元素。
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 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
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
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 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
•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
感受并做出评价,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
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 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这里遇到的两难:语言永远无法彻底表达经验的丰富性,而经验
不进入语言表达就不能成为可交流的经验、有人文意义的经验。只能
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
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对象—自然美 ·作品 ·现象 活动—观察 ·描述 ·分析
(语言 · 文字 · 动作)
享受—审美愉悦
认知—内涵 ·形式 ·风格 ·背景 ·作者
养成—审美趣味 · 欣赏能力
一、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特点
完成一堂美术课程教学,包括五个基本内容: 1、分析教材; 2、了解学生; 3、撰写教案;
文化背景
中国北宋 意大利16世纪
作 品
李嵩《花篮图》
媒材形式
工笔画
来自百度文库
表现的异同
用线,以固有色渲染变化,对花形进行传神的刻 画。 用光、追求形体、色彩、质感与空间感的真实再
卡拉瓦乔《水果篮》
油画
画派
写实主义 印象主义
作品
米勒《拾穗者》 雷诺阿《红磨坊街的舞 会》
人物身份 环境 动态与表情
现。
技法与色彩
课题:西方静物画与中国花鸟画(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相同画种比较) • 写生的不同内涵: 西方静物画:直接以实物为对象的绘画方式对静止形象进行深入 地观察与刻画,展现逼真的视觉效果。(natur morte) 中国花鸟画:写物之生意,要传其形似、贵其神似,对花鸟形象 的生动感觉和作者审美联想的表达。(梅兰竹菊) • 构图方法: 西方静物画:组合法,有目的的组合摆放 中国花鸟画:析技法。进行立意的组合
学生
教 师
(平等中的首席)
教材
环境
• ②. 比较——方法案例(青岛六中杨健老师)
• • • • • (一)横向比较 文化背景的比较: 东西方的建筑、神像、园林 造型观念的比较: 人物、静物、风景 风格流派之间的比较: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艺术家之间的比较: 齐白石与潘天寿
• (二)、纵向比较 • 不同发展时期的比较: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 艺术家不同成长特点的比较:伦伯朗 毕加索
以顾为最。喻之书,则顾陆比之钟张,僧繇比之逸少,俱 为古今之独绝。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五)
• 特点:
人文情感 + 价值判断 教师学识、眼界
(积累) 视觉体验 + 语言描述 启发观察、辨别、表达
(方法)
• 问题:
1、您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提出哪些问题在这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