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华中师范大学-06-徐敏-信息技术与高校文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以文学批评课程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 成果科类:文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信息化环境下的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徐敏、胡亚敏、韩军、万娜

姓名 专业技

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

均教学工

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徐敏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103 实施文学批评“三阶式”翻转课堂; 协助主持台湾师大MOOC;

参与建设中国大学MOOC

胡亚敏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8

主持台湾师大MOOC;

建设中国大学MOOC;

建设中国大学SPOC; 建设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韩军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101 参与建设台湾师大MOOC; 参与建设华中师大云课堂

万娜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70 参与建设台湾师大MOOC; 参与建设华中师大云课堂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

1、信息技术的多种模式与文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层级的不同,在高校文科教学中先后建设了翻转课堂、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SPOC、面向台湾师大的MOOC等多种信息化课程类型,组建了多层级性的自主学习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贯穿课程始终、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学习空间,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文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以伙伴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三阶式翻转课堂

针对人文学科知识的非确定性和价值判断的多元性,改造翻转课堂“课前自学+课上讲授”的基本模式,提出以伙伴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三阶式翻转课堂”模式,将文学教学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网络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学习空间中开展伙伴学习,使学生在互相倾听、启发、欣赏中提升彼此。

3、信息技术与文学教学的互融互生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文学教学,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创设真实情境促进其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又通过人文性加强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可接受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融技术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促进了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

本成果是对四年来文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和改造信息技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总结。面对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上的变化,将文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提升作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将多种信息化课程类型引入文学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层级自主性的学习空间;并通过以伙伴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三阶式翻转课堂,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在探索文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中,本成果努力追求融人文性和信息化于一体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全人格人文素养的养成,构筑信息化时代文

学教学的新生态。与此同时,炼就了一支热爱教育、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队伍。

1、 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愿作为教学改革的基点

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更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信息技术对于文科教学才能真正起到促进作用。在改革实施中我们始终把加强学生与其学习环境四要素之间的互动放在首位,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意愿作为改革的目标,使文学教学的信息化改革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情感发展、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感受力等信息时代文科人才素质的核心,导向信息化时代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信息技术催化文学教学新生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文化

围绕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文科教学的互融互生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核心问题,本成果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平台,相继申报了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文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翻转课堂’在文艺学课程中的运用”、“未来教室环境下的文学批评教学探索”等教研项目,建设了包括国家级网络资源共享课、教育部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SPOC、台湾师大MOOC等一系列在线课程,激活了教师、资源、学生、社会实践各要素之间的交互性关系,建构了一个多层级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借鉴和改造翻转课堂,提出并实施了文学批评的“三阶式”翻转课堂,通过课前自学、重难点概念学习、批评实践三个环节的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帮助学生实现从认知、理解等低阶思维到运用、创造等高阶思维的提升,并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完成个性化的知识建构。

3、努力探索人文性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提升的新途径,促进学生个性化全人格人文素养的养成

一方面改变教师自身适应这个时代,同时又在这个过程中改造和改变信息技术,在建设资源库时,通过信息化向美感延伸丰富学生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伙伴学习”改善学生由信息技术带来的视野窄化、自我中心等“容器人”品格;在网络学习空间中通过“知识结构导图”和“反思性任务”克服知识的“碎片化”,引导学生发现看似混乱的原子化存在的信息间的有机联系,帮助他们建立综合的整体性视野,有效提升其反思能力和探索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400字以内)

本成果对于高校文科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本成果已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2013、2014、2015、2016级本科生中实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批评实践能力显著加强,有些学生因此萌发了研究和创造的热情,有些学生还产生了教学研究的强烈兴趣。

在线课程建设方面,本成果的一系列探索除了服务于课程团队的教学之外,也已受到全国多所高校师生的关注,有效推动了国内高校文学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具体包括,①教育部视频公开课《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已上线,国内上百所大学师生观看并表示很有收获;中国大学MOOC《比较文学》已上线,学习人数超过万人;中国大学SPOC《比较文学》已上线;台湾师大MOOC《文学批评》作为我校与台湾首批互认学分的选修课受到学生广泛好评。②“翻转课堂与高校文科自主学习”网站受到全国多所高校师生的关注,起到示范作用。③修订出版的《文学批评导引》数字化教材已成为全国文艺学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参考。

本成果还通过不断总结和提炼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在国内外会议上对本项目成果做了推广。成果主持人2014年8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交流;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参加环太平洋教育年会;2015年5月随胡亚敏教授赴耶鲁大学与保罗•弗莱教授进行交流;先后多次在全国各地如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地举办30多场翻转课堂讲座,6次在校内外进行了翻转课堂的示范教学,2016年华师第二届本科教学节期间承担“智慧教室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公开课示范。2016年11月在湖北省文艺学年会上介绍翻转课堂经验。成果第二负责人胡亚敏教授2016 年11月在教育部“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研修班”上做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发言;2016年12月在陕西师大、湖北民族学院介绍了本成果的探索与实践。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