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doc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篇一:自由沉淀实验报告六、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1、实验数据记录沉降柱直径水样来源柱高静置沉淀时间/min表面皿表面皿编号质量/g表面皿和悬浮物总质量/g水样中悬浮物质量/g水样体积/mL悬浮物沉降柱浓度/工作水(g/ml)深/mm 颗粒沉沉淀效速/率/%(mm/s)残余颗粒百分比/%0 5 10 20 30 60 1200 1 2 3 4 5 679.0438 80.7412 1.6974 81.7603 83.2075 1.4472 64.1890 65.4972 1.3082 66.1162 67.3286 1.2124 73.7895 74.9385 1.1490 83.4782 84.6290 1.1508 75.0332 76.1573 1.124131.0 30.0 30.0 30.0 30.0 31.0 31.00.0548 0.0482 0.0436 0.0404 0.0383 0.0371 0.0363846.0 808.0 780.0 724.0 664.0 500.0 361.01.860 0.883 0.395 0.230 0.069 0.02111.40 20.44 26.28 30.11 32.30 33.76100 87.96 79.56 73.72 69.89 67.70 66.242、实验数据整理(2)绘制沉淀曲线:E-t 、E-u 、ui~pi曲线如下: 2-1、绘制去除率与沉淀时间的曲线如下:图2.2:沉淀时间t与沉淀效率E的关系曲线2-2、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的曲线如下:图2.2:颗粒沉速u与沉淀效率E的关系曲线2-3、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的曲线如下:图2.3:颗粒沉速u与残余颗粒百分比的关系曲线(1)选择t=60min 时刻:(大家注意哦!这部分手写的,不要直接打印!)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表面皿和悬浮物总质量-表面皿质量,如表格所示。
原水悬浮物的浓度:C0?水样中悬浮物质量1.6974??0.0548g/ml水样体积31.0悬浮物的浓度:C5?水样中悬浮物质量1.1508??0.0371g/ml水样体积31.0沉淀速率:u?h?10(500-250)??0.069mm/sti?6060?60C0-C50.0548-0.0371?100%??100%?32.30 C00.0548C50.0371?100%??100%?67.70 C00.0548沉淀效率:E5?残余颗粒百分比P5?篇二:混凝沉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沉淀理论的理解;2、掌握确定最佳投药量的方法,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3、了解影响混凝条件的相关因数。
自由沉淀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自由沉淀实验是研究颗粒在液体中自由沉降过程的实验。
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规律,为水处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本实验报告主要分析自由沉淀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结论。
二、实验原理自由沉淀实验基于以下三个假设:1. 水中固体为非压实性,可沉淀固体在沉淀过程中不改变其自身性状;2. 沉淀过程开始时,水中各断面的各种颗粒分布状态一致,具有均一固体浓度;3. 沉淀过程中,各颗粒均按自身具有的规律下降,互不干扰。
在含有分散性颗粒的废水静置沉淀过程中,设沉淀柱内有效水深为 H,通过不同的沉淀时间 ti 可求得不同的颗粒沉淀速度 ui,此即为 ti 时间内从水面下沉到取样点的颗粒所具有的沉速。
此时取样点处水样悬浮物浓度为 Ci,未被去除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Pi(悬浮物剩余率)为 Ci/C0,此时被去除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为1-Pi。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沉淀柱、取样器、秒表、天平等;2. 将待测水样注入沉淀柱,确保水样高度适宜;3. 记录水样初始时刻;4. 观察沉淀过程中颗粒的沉降情况,记录不同时间 ti 下的沉淀速度 ui;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颗粒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液体粘度之间的关系;6.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 颗粒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成正比,与液体粘度成反比。
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直径越大,沉降速度越快;而在相同颗粒直径下,液体粘度越小,沉降速度越快。
2. 颗粒密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较小。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颗粒直径和液体粘度下,颗粒密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不大。
3. 颗粒沉降速度与沉淀时间呈指数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沉淀时间的延长,颗粒沉降速度逐渐减小,直至达到平衡。
五、结论1. 颗粒在液体中的自由沉淀过程受颗粒直径、液体粘度等因素的影响;2. 颗粒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成正比,与液体粘度成反比;3. 颗粒密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较小;4. 颗粒沉降速度与沉淀时间呈指数关系。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物质间的沉淀反应,了解沉淀反应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时,由于生成了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此类反应中,通常会发生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
沉淀反应的发生需要满足两种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能够形成不溶于水的盐类化合物,这种反应通常在溶液中加入一种沉淀剂后发生。
实验材料:1. 硝酸银溶液。
2. 氯化钠溶液。
3. 硝酸铜溶液。
4. 碳酸钙溶液。
5. 硝酸钡溶液。
6. 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小部分硝酸银溶液倒入试管中;2. 分别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观察产生的沉淀情况;3. 取一小部分碳酸钙溶液倒入试管中;4. 加入少量硝酸铜溶液,观察产生的沉淀情况;5. 取一小部分硝酸钡溶液倒入试管中;6. 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产生的沉淀情况。
实验结果:1. 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AgNO3+ NaCl → AgCl↓ + NaNO3;2. 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硝酸铜溶液后未观察到明显沉淀产生;3. 在碳酸钙溶液中加入硝酸铜溶液后未观察到明显沉淀产生;4. 在硝酸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Ba(NO3)2 + CuSO4 → BaSO4↓ + Cu(NO3)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物质间的沉淀反应。
在硝酸银溶液中,氯化钠与硝酸银发生沉淀反应,生成了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而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硝酸铜溶液后,并未观察到沉淀的产生。
这是因为硝酸银和硝酸铜在溶液中并没有发生置换反应,因此没有产生沉淀。
在碳酸钙溶液中加入硝酸铜溶液后也未观察到沉淀的产生,这是因为碳酸钙和硝酸铜在溶液中也没有发生置换反应。
最后,在硝酸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了白色硫酸钡沉淀,这是因为硝酸钡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沉淀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乙醇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乙醇沉淀反应的原理。
2. 学习使用乙醇沉淀法分离蛋白质。
3. 了解乙醇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4.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乙醇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会下降,导致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沉淀。
这是由于乙醇与水分子竞争蛋白质分子上的氢键,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使其稳定性降低,从而发生沉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蛋白质溶液2. 乙醇3. 离心管4. 离心机5. 移液器6. pH计7. 试管仪器:1. 磁力搅拌器2. 恒温水浴锅3. 电子天平4. 移液管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用pH计测定其pH值。
2. 乙醇加入:将蛋白质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加入乙醇,直至乙醇浓度为50%。
3. 搅拌与静置:继续搅拌蛋白质溶液5分钟,然后静置15分钟,使蛋白质沉淀。
4. 离心分离:将静置后的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以3000 r/min离心10分钟。
5. 收集沉淀:将离心后的沉淀物用移液器转移至新的试管中。
6. 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的洗涤液(如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搅拌后静置,再次离心。
7. 沉淀重悬:将洗涤后的沉淀物用适量的缓冲液重悬。
8. 分析:对沉淀物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分析,如SDS-PAGE电泳等。
五、实验现象及结果1. 在加入乙醇后,蛋白质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2. 离心分离后,沉淀物位于离心管的底部。
3. 洗涤沉淀后,沉淀物的量有所减少。
4. 沉淀物在缓冲液中重悬后,呈现浑浊状。
六、实验结果分析1. 乙醇沉淀法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2. 乙醇浓度对蛋白质沉淀的影响较大,过高或过低的乙醇浓度均不利于蛋白质沉淀。
3. 离心分离是分离蛋白质沉淀的关键步骤,可确保沉淀物得到有效收集。
4. 洗涤沉淀可以去除沉淀物中的杂质,提高蛋白质纯度。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蛋白质溶液温度过高,以免蛋白质变性。
化学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化学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
2. 学习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溶液中离子的定量分析。
3.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如沉淀的生成、分离和洗涤。
二、实验原理化学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作用,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的过程。
沉淀反应遵循化学计量法则,即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成比例。
沉淀反应的平衡常数(Ksp)可以用来计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本实验中,我们以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例,观察沉淀的生成过程,并计算反应中离子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稀盐酸- 稀硝酸- 稀氨水- 蒸馏水- 滴定管- 烧杯- 玻璃棒- 移液管- 精密天平- 酸式滴定瓶- 酸式滴定管- 滴定管夹- 移液管夹- 滤纸- 滤器2. 实验仪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试剂和仪器。
2.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使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观察沉淀的生成,记录沉淀的颜色和形状。
5. 使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氯化钠溶液,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6. 观察沉淀的变化,记录沉淀的颜色和形状。
7. 使用滴定管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沉淀的溶解情况。
8. 记录溶解过程中沉淀的溶解速度和程度。
9. 使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硝酸银溶液,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10. 观察沉淀的生成,记录沉淀的颜色和形状。
11. 使用稀氨水洗涤沉淀,观察沉淀的变化。
12. 记录洗涤过程中沉淀的溶解情况。
13. 将沉淀转移到滤纸上,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14. 记录洗涤过程中沉淀的溶解情况。
15. 将沉淀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的溶解情况。
16. 记录溶解过程中沉淀的溶解速度和程度。
五、实验现象1.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2. 加入氯化钠溶液后,沉淀颜色无明显变化。
化学沉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化学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2. 掌握化学沉淀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溶度积原理;4. 掌握化学沉淀反应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化学沉淀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在溶液中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不溶的固体沉淀物的反应。
其反应式为:Aⁿ⁺ + Bᵐ⁻→ ABₘ (s)其中,Aⁿ⁺和 Bᵐ⁻分别代表反应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ABₘ (s) 代表生成的沉淀物。
化学沉淀反应的平衡常数用溶度积(Ksp)表示,其表达式为:Ksp = [Aⁿ⁺] × [Bᵐ⁻]ⁿ其中,[Aⁿ⁺] 和 [Bᵐ⁻] 分别代表反应物Aⁿ⁺和 Bᵐ⁻的浓度。
在一定条件下,溶度积是常数,若溶液中离子浓度乘积大于溶度积,则生成沉淀;若小于溶度积,则不生成沉淀。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滤纸、漏斗、铁架台、滴定管夹、量筒等。
2. 试剂:氯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钠、硝酸银、硝酸钠、硝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按实验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氯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钠等试剂,溶解于适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沉淀反应:将配制好的溶液分别加入烧杯中,按实验要求进行沉淀反应,观察沉淀现象。
3. 沉淀分离:待沉淀反应完成后,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沉淀物与溶液充分混合,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待沉淀物沉降。
4. 沉淀洗涤:用滤纸过滤沉淀物,并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洗涤液无色。
5. 沉淀称量:将洗涤后的沉淀物转移至称量瓶中,准确称量其质量。
6. 沉淀溶解:将沉淀物溶解于适量硝酸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7.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沉淀物的质量、溶度积等。
五、实验现象1. 氯化钠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2.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3. 硝酸银与硝酸钠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4. 沉淀物洗涤过程中,洗涤液由无色变为微黄色。
实验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沉淀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学习如何通过沉淀反应来分离和提纯物质。
二、实验原理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相互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物的化学反应。
沉淀反应的原理基于溶解度积(Ksp)的概念,即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乘积等于其溶解度积常数。
当离子浓度乘积大于溶解度积时,难溶电解质将沉淀出来。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滴管、玻璃棒、滤纸、漏斗等。
2. 实验试剂:氯化钠、硝酸银、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氯化钠、硝酸银、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等试剂分别称量,并放入试管中。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3. 观察溶液颜色,判断是否为无色。
4. 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等试剂。
5. 观察沉淀反应现象,记录沉淀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6. 使用滤纸和漏斗将沉淀过滤,收集沉淀物。
7. 将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杂质。
8. 将沉淀物烘干,称量其质量。
五、实验现象及结果1. 向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2.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观察到蓝色沉淀生成。
3. 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4. 沉淀物经过洗涤和烘干后,质量为0.5g。
六、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沉淀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2. 沉淀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可以用来判断沉淀物的种类。
3. 沉淀物的质量可以作为实验结果的定量指标。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了沉淀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沉淀反应实验。
3. 学会了如何通过沉淀反应来分离和提纯物质。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现象,记录数据,以便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3.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场地,回收实验器材和试剂。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沉淀反应实验报告引言:沉淀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通过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固态沉淀物。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沉淀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探究反应条件对沉淀形成的影响。
实验目的:1. 理解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沉淀反应的实验操作技巧;3. 研究不同条件下沉淀反应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材料:氯化银(AgCl)、氯化钡(BaCl2)、硝酸银(AgNO3)、硫酸钡(BaSO4)、盐酸(HCl)、硝酸(HNO3)、蒸馏水;2.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玻璃棒、烧杯、热水浴。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清洗实验仪器,准备所需试剂;2. 实验一: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氯化银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结果;3. 实验二: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钡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结果;4. 实验三:在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银溶液,滴加盐酸,观察并记录反应结果;5. 实验四:在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银溶液,滴加硝酸,观察并记录反应结果;6. 实验五:在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银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反应结果。
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一中,氯化银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即氯化银(AgCl)。
这是因为氯化银溶液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
2. 实验二中,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钡溶液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即硫酸钡(BaSO4)。
这是因为氯化钡溶液中的钡离子与硫酸钡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
3. 实验三中,氯化银溶液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即氯化银(AgCl)。
这是因为盐酸中的氯离子与氯化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
此外,盐酸的加入使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增加,促进了沉淀反应的进行。
4. 实验四中,氯化银溶液与硝酸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即氯化银(AgCl)。
这是因为硝酸中的硝酸根离子与氯化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
杂质沉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沉淀法在物质分离中的应用。
2. 掌握常见杂质的沉淀方法及原理。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沉淀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从溶液中析出,从而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
在实验中,根据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沉淀剂,使杂质与主物质分离。
本实验主要针对以下几种杂质进行沉淀实验:1. 钙离子(Ca²⁺)2. 镁离子(Mg²⁺)3. 硫酸根离子(SO₄²⁻)4. 铁离子(Fe³⁺)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漏斗、滤纸、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等。
2. 试剂:Na₂CO₃、NaOH、BaCl₂、HCl、AgNO₃、FeCl₃等。
四、实验步骤1. 钙离子的沉淀(1)取一定量的含有钙离子的溶液于烧杯中。
(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₂CO₃溶液,充分搅拌。
(3)静置,待沉淀完全后,用滤纸过滤。
(4)收集沉淀,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2. 镁离子的沉淀(1)取一定量的含有镁离子的溶液于烧杯中。
(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搅拌。
(3)静置,待沉淀完全后,用滤纸过滤。
(4)收集沉淀,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3. 硫酸根离子的沉淀(1)取一定量的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溶液于烧杯中。
(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₂溶液,充分搅拌。
(3)静置,待沉淀完全后,用滤纸过滤。
(4)收集沉淀,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4. 铁离子的沉淀(1)取一定量的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于烧杯中。
(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Cl₃溶液,充分搅拌。
(3)静置,待沉淀完全后,用滤纸过滤。
(4)收集沉淀,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钙离子的沉淀实验: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经过洗涤后,沉淀不溶解,证明沉淀成功。
2. 镁离子的沉淀实验: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经过洗涤后,沉淀不溶解,证明沉淀成功。
3. 硫酸根离子的沉淀实验: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经过洗涤后,沉淀不溶解,证明沉淀成功。
沉淀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沉淀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2. 学习利用沉淀反应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定。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或分子结合成难溶物质的过程。
在实验中,通过添加适当的沉淀剂,使溶液中的目标物质生成沉淀,从而实现分离、提纯和鉴定。
沉淀反应的原理主要基于溶解度积(Ksp)的概念。
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其离子浓度的乘积。
当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乘积大于溶解度积时,难溶电解质将开始沉淀;当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乘积小于溶解度积时,沉淀将溶解。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氯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铝溶液- 硫酸铁溶液- 硝酸银溶液- 硝酸铅溶液- 氯化银溶液- 氢氧化铁溶液- 硫酸钡溶液- 硫酸钙溶液- 氯化钙溶液2. 实验仪器:- 烧杯- 玻璃棒- 移液管- 滴定管- 滤纸- 铁架台- 漏斗- 研钵- 研杵四、实验步骤1. 沉淀反应实验一: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5mL氯化钠溶液,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 用滤纸过滤沉淀,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
2. 沉淀反应实验二:硫酸铝与硫酸铁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5mL硫酸铝溶液,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 用滤纸过滤沉淀,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
3. 沉淀反应实验三: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5mL硝酸银溶液,滴加少量氯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滴加硝酸铅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 用滤纸过滤沉淀,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
4. 沉淀反应实验四:硫酸钡与硫酸钙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5mL硫酸钡溶液,滴加少量硫酸钙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 用滤纸过滤沉淀,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
沉淀实验报告现象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沉淀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3. 观察沉淀反应现象,分析沉淀反应类型。
二、实验原理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在相互作用下,生成难溶化合物而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沉淀反应的原理是:溶液中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与离子浓度的乘积小于其溶度积常数时,难溶化合物会从溶液中析出。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量筒、移液管、滴定管等。
2. 试剂:NaCl、BaCl2、H2SO4、NaOH、KNO3、KCl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BaCl2、H2SO4、NaOH、KNO3、KCl溶液。
2. 沉淀反应:将NaCl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观察沉淀反应现象;将H2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观察沉淀反应现象;将NaOH溶液与KNO3溶液混合,观察沉淀反应现象;将KCl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观察沉淀反应现象。
3. 沉淀过滤:将沉淀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收集沉淀物。
4. 沉淀洗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物,去除可溶性杂质。
5. 沉淀干燥:将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干燥器中干燥。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 NaCl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沉淀物为BaSO4。
反应方程式为:Ba2+ + SO42- = BaSO4↓。
2. H2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沉淀物为BaSO4。
反应方程式为:Ba2+ + SO42- = BaSO4↓。
3. NaOH溶液与KNO3溶液混合:观察到无明显现象,无沉淀生成。
4. KCl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沉淀物为AgCl。
反应方程式为:Ag+ + Cl- = AgCl↓。
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沉淀反应的发生与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有关,溶解度越小,沉淀反应越容易发生。
2. 沉淀反应的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离子种类有关,生成物为反应物离子所组成的难溶化合物。
大学沉淀平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沉淀平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沉淀平衡的存在,并探究影响沉淀平衡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沉淀平衡是指在溶液中,难溶电解质(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生成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当溶液中某一离子的浓度超过其溶度积常数(Ksp)时,该离子会与溶液中的其他离子结合形成沉淀。
沉淀平衡的建立遵循以下公式:\[ K_{sp} = [A^{+}] \times [B^{-}] \]其中,\( A^{+} \) 和 \( B^{-} \) 分别代表沉淀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锥形瓶、滴定管、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移液管等。
2. 试剂:饱和氯化银溶液、饱和硫化银溶液、硝酸银溶液、硫化氢气体、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饱和氯化银溶液倒入锥形瓶中。
2.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饱和硫化银溶液,缓慢滴入锥形瓶中,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3. 观察沉淀的形成,待沉淀稳定后,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的质量。
4. 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再次称量沉淀的质量。
5. 重复步骤2-4,分别进行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实验。
6. 计算不同溶液中沉淀的溶度积常数(Ksp)。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在饱和氯化银溶液中加入饱和硫化银溶液后,沉淀质量逐渐增加,直至稳定。
这说明沉淀平衡存在。
2. 通过计算,得到饱和氯化银溶液的Ksp为1.8×10^-10,饱和硫化银溶液的Ksp 为1.0×10^-50。
3. 与理论值相比,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或实验条件的影响。
六、结论1. 本实验验证了沉淀平衡的存在,并掌握了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影响沉淀平衡的因素,如离子浓度、温度等。
3. 本实验为后续化学实验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沉淀平衡知识。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试验一自由沉淀试验一、试验目的〔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根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2〕驾驭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3〕对试验数据进展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试验原理假如不明白也可以细致阅读课本p33的内容。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
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由于悬浮固体浓度低,而且颗粒之间不发生聚集,因此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的形态、粒径和密度都保持不变,互不干扰地各自独立完成匀速沉降过程。
自由沉淀试验一般在沉淀柱里进展,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100mm,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
在沉淀柱内,某个沉淀时长t对应着一个颗粒沉速u0 = h / t。
此时颗粒物的总去除效率为e?(1?p0)?1u0?p00udp式中 e----总沉淀效率;p0----沉速小于u0的颗粒在全部悬浮颗粒中所占的百分数(也就是我们测定的残留率);1-p0----沉速大于或等于u0的颗粒去除百分数;u0----某一指定颗粒的最小沉降速度;u----小于最小沉降速度u0的颗粒沉速。
工程上常用下式计算e?(1?p0)?pu u0三、试验设备与试剂1.沉淀用有机玻璃柱,内径d=150mm,高h=1700mm。
工作水深即由柱内液面至取样口的距离。
2.配水系统一套。
3.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4.本试验运用浊度来代替悬浮物的测定。
1四、试验步骤遵照实际的试验步骤来写,下面的是参考。
1.检查沉淀装置连接状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3. 打算试验用原水。
先将必须量的高岭土和自来水投入到配水箱中,然后启动搅拌装置使分散匀称。
4. 配水箱中水质匀称后,启动水泵,同时翻开进水管及沉淀柱底部的放空阀门,适当冲洗管路中的沉淀物。
稍后,关闭放空阀门,进水至刻度线处。
同时启动秒表记录时间,沉淀试验起先。
病原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病原微生物抗原与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2. 熟悉沉淀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沉淀反应现象,验证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二、实验原理沉淀反应是抗原与抗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的现象。
该实验采用双向琼脂扩散法,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中,形成琼脂块,抗原与抗体在凝胶中扩散,相遇后形成沉淀线。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 病原微生物抗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抗原特异性抗体- 琼脂粉- 水浴锅- 移液器- 试管- 烧杯- 玻璃棒2. 实验试剂:- pH7.4的生理盐水- 0.5%苯酚- Millon试剂四、实验步骤1. 配制琼脂凝胶:将琼脂粉与pH7.4的生理盐水混合,加热溶解后,加入苯酚(使浓度达到0.5%)作为指示剂,冷却至60℃左右,加入Millon试剂(使浓度达到40g/L),混匀后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
2. 制备抗原和抗体:将病原微生物抗原和抗体分别用pH7.4的生理盐水稀释至适宜浓度。
3. 制作琼脂块: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中,形成琼脂块。
4. 观察沉淀反应:将琼脂块放入培养皿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沉淀线的形成。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观察到抗原和抗体琼脂块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表明抗原与抗体发生了特异性结合。
2. 对照实验(抗原与抗体未相遇)未出现沉淀线。
六、实验结果分析1. 本实验结果表明,抗原与抗体发生了特异性结合,形成了肉眼可见的沉淀线。
2. 通过沉淀反应可以鉴定病原微生物,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双向琼脂扩散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抗原和抗体的浓度、琼脂凝胶的制备、培养温度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沉淀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免疫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观察到了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验证了沉淀反应的原理。
环状沉淀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背景环状沉淀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免疫学实验,主要用于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通过观察环状沉淀的形成,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抗原或抗体。
本实验旨在通过环状沉淀实验,检测特定抗原的存在与否,并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抗原溶液、抗体溶液、生理盐水、小试管、移液管、玻璃毛细管、不锈钢吸管等。
2. 实验步骤:(1)将抗原溶液用生理盐水以对倍稀释法稀释成1:50、1:100、1:200、1:400、1:800、1:1600、1:3200的系列溶液。
(2)取九只试管,每只加入1/2的抗体溶液0.5mL。
(3)将1至7号试管加入稀释后的抗原溶液,按梯度加入试管内,缓慢加入,切勿摇晃使界面消失。
(4)第八管加入生理盐水,第九管加入抗体。
(5)静置15至30分钟,具体时间以实际操作情况为参考。
(6)观察是否有白色环状沉淀物形成。
三、实验结果1. 在1至7号试管中,随着抗原溶液稀释倍数的增加,白色环状沉淀物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程度随着抗原浓度的降低而减弱。
2. 在第八管中加入生理盐水后,未观察到白色环状沉淀物,说明生理盐水本身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3. 在第九管中加入抗体后,观察到白色环状沉淀物,说明抗体与抗原之间发生了特异性结合。
四、结论1. 通过环状沉淀实验,我们成功检测到了特定抗原的存在。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抗原溶液稀释倍数的增加,白色环状沉淀物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程度随着抗原浓度的降低而减弱。
2. 在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生理盐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明生理盐水本身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3.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抗体与抗原之间发生了特异性结合,形成白色环状沉淀物。
这进一步验证了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为后续实验提供了依据。
4. 本实验结果表明,环状沉淀实验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可用于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为临床诊断、疾病研究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一、背景
沉淀实验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种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的方法。
经常利用沉淀作为分离鉴定的手段,生成易于观察和不易溶解的沉淀物,通过其形状、颜色、溶解度等特征鉴定物质的性质。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钡离子和铵离子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并通过该沉淀物的形状、颜色、溶解度等特征鉴定样品中铵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三、实验步骤
首先,取一定量的未知样品加入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慢慢滴入,直到出现沉淀。
然后,加入更多的硫酸继续滴加,使得沉淀物充分沉淀。
将试管离心(3000转/min,5分钟),倾倒掉上清液,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摇匀后再次离心。
如此操作约两次,以充分去除表面吸附的离子,最后留下沉淀物进行观察。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结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样品中出现了白色的沉淀物,而且该沉淀物较为容易沉淀,也不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在加入溶液之后,我们发现试管中的溶液较为混浊,而且沉淀逐渐逐渐增多,最终完全覆盖了溶液的表面。
4.2 分析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其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而白色的沉淀物则可以判断出其中存在钡离子。
同时,沉淀物的形状、颜色、溶解度等特征均符合硫酸钡沉淀物的性质。
五、实验总结
通过完成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沉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分离鉴定离子的技能。
同时,通过观察沉淀物的形态、颜色、溶解度等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出不同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该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沉淀平衡实验报告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沉淀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沉淀平衡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沉淀平衡是指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其溶解和沉淀的速率相等,形成一个动态平衡。
在沉淀平衡状态下,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乘积等于其溶度积常数(Ksp)。
根据溶度积原理,可以计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以及预测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硝酸银、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钡、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等;2.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定管、电子天平、移液管、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饱和溶液:分别配制硝酸银、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的饱和溶液;2. 沉淀反应:向饱和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钠、氢氧化钠等试剂,观察沉淀的形成;3. 溶解反应: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的酸或碱,观察沉淀的溶解;4. 计算溶度积: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沉淀反应:向硝酸银饱和溶液中滴加氯化钠,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向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观察到蓝色沉淀生成;2. 溶解反应:向白色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观察到沉淀溶解;向蓝色沉淀中加入适量的氨水,观察到沉淀溶解;3. 溶度积计算:以硝酸银为例,计算其溶度积常数Ksp。
(1)配制硝酸银饱和溶液:称取0.5g硝酸银,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饱和溶液;(2)滴加氯化钠:向饱和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当出现白色沉淀时停止滴加;(3)计算沉淀量: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沉淀的物质的量;(4)计算Ksp:根据沉淀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计算硝酸银的溶度积常数Ksp。
六、实验答案1. 沉淀反应:白色沉淀为氯化银,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2. 溶解反应:白色沉淀溶解于盐酸生成氯化银,蓝色沉淀溶解于氨水生成[Cu(NH3)4]2+;3. 溶度积计算:Ksp(AgCl)= 1.56×10^-10,Ksp(Cu(OH)2)= 2.2×10^-20。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实验方法;(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如果不明白也可以仔细阅读课本p33的内容。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
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由于悬浮固体浓度低,而且颗粒之间不发生聚集,因此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的形状、粒径和密度都保持不变,互不干扰地各自独立完成匀速沉降过程。
自由沉淀实验一般在沉淀柱里进行,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100mm,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
在沉淀柱内,某个沉淀时长t对应着一个颗粒沉速u0 = h / t。
此时颗粒物的总去除效率为e?(1?p0)?1u0?p00udp 式中 e----总沉淀效率;p0----沉速小于u0的颗粒在全部悬浮颗粒中所占的百分数(也就是我们测定的残留率);1-p0----沉速大于或等于u0的颗粒去除百分数;u0----某一指定颗粒的最小沉降速度;u----小于最小沉降速度u0的颗粒沉速。
工程上常用下式计算e?(1?p0)??p?u u0三、实验设备与试剂1. 沉淀用有机玻璃柱,内径d=150mm,高h=1700mm。
工作水深即由柱内液面至取样口的距离。
2. 配水系统一套。
3. 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4. 本实验使用浊度来代替悬浮物的测定。
1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的实验步骤来写,下面的是参考。
1. 检查沉淀装置连接情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3. 准备实验用原水。
先将一定量的高岭土和自来水投入到配水箱中,然后启动搅拌装置使分散均匀。
4. 配水箱中水质均匀后,启动水泵,同时打开进水管及沉淀柱底部的放空阀门,适当冲洗管路中的沉淀物。
稍后,关闭放空阀门,进水至刻度线处。
沉淀的生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沉淀生成的原理和条件;2. 掌握沉淀实验的基本操作;3. 通过实验观察沉淀生成的现象,加深对沉淀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沉淀是指难溶性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当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超过其溶解度积(Ksp)时,会发生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A⁺(aq) + B⁻(aq) → AB(s)其中,A⁺和B⁻为溶液中的离子,AB为沉淀物。
沉淀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溶液的pH值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量筒、滴定管、磁力搅拌器等;2. 试剂:硫酸铜溶液(CuSO4)、氢氧化钠溶液(NaOH)、氯化钠溶液(NaCl)、硫酸钡溶液(BaSO4)、硝酸银溶液(AgNO3)等。
四、实验步骤1. 沉淀反应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硫酸铜溶液(CuSO4);(2)用滴定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NaOH),边滴边搅拌,观察沉淀生成现象;(3)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沉淀不再增加;(4)静置沉淀,观察沉淀颜色和形状;(5)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值。
2. 沉淀反应速率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硫酸铜溶液(CuSO4);(2)用滴定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NaOH),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记录沉淀生成的起始时间;(3)每隔一定时间,观察沉淀的生成情况,记录沉淀高度;(4)重复实验,分析沉淀反应速率。
3. 沉淀反应pH值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硫酸铜溶液(CuSO4);(2)用滴定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NaOH),边滴边搅拌,观察沉淀生成现象;(3)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值;(4)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生成情况,并记录pH值;(5)分析沉淀反应与pH值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沉淀反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沉淀颜色逐渐加深。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沉淀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时,由于存在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不溶性固体的过程。
沉淀反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同时也有助于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沉淀反应来探究不同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盐酸(HCl)、硫酸铜(CuSO4)、氯化铵(NH4Cl)、硫酸铁(FeSO4)、氢氧化钠(NaOH)、质量瓶、试管、滴管、天平、玻璃棒等。
首先,我们将盐酸、硫酸铜和氯化铵分别加入三个干净的试管中,并进行标记。
其中盐酸对应试管A,硫酸铜对应试管B,氯化铵对应试管C。
然后,我们将试管A中的2毫升盐酸倒入50毫升质量瓶中,并用试剂管向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每滴1毫升,同时轻轻地摇晃容器,直到出现颜色变化或沉淀。
我们需要记录下加入多少滴溶液后出现了反应,并在试剂管上标记出相应的滴数。
接着,我们将同样的实验步骤重复进行在试管B和试管C中。
最后,我们将硫酸铁溶液加入混合溶液中并识别产生的沉淀颜色。
实验结果和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当硫酸铜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时,会出现白色的沉淀,表明两个溶液中存在反应。
当滴入的溶液量达到21滴时,沉淀达到最大值,明显可见。
而当滴入氯化铵溶液时,沉淀颜色呈淡绿色,表明生成了氢氧化铜。
当滴入硝酸钠溶液时,沉淀颜色呈橙色,表明生成了铁氧化物。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反应机制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盐酸与硫酸铜可以产生氯化铜的沉淀反应。
2.氯化铵溶液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生成氢氧化铜颗粒状沉淀。
3.硫酸铁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并生成橙色铁氧化物。
结论与启示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沉淀反应的实验研究了不同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每次加入的试剂量应适量,并保证每个试管的条件相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知道,化学反应是研究化学领域的重要内容,掌握反应机制和实验方法不仅可以开拓科学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学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篇一:自由沉淀实验报告六、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1、实验数据记录沉降柱直径水样来源柱高静置沉淀时间/min表面皿表面皿编号质量/g表面皿和悬浮物总质量/g水样中悬浮物质量/g水样体积/mL悬浮物沉降柱浓度/工作水(g/ml)深/mm颗粒沉沉淀效速/率/%(mm/s)残余颗粒百分比/%0 5 10 20 30 60 1200 1 2 3 4 5 679.0438 80.7412 1.6974 81.7603 83.2075 1.4472 64.1890 65.4972 1.3082 66.1162 67.3286 1.2124 73.7895 74.9385 1.1490 83.4782 84.6290 1.1508 75.0332 76.1573 1.124131.0 30.0 30.0 30.0 30.0 31.0 31.00.0548 0.0482 0.0436 0.0404 0.0383 0.0371 0.0363846.0 808.0 780.0 724.0 664.0 500.0 361.01.860 0.883 0.395 0.230 0.069 0.02111.40 20.44 26.28 30.11 32.30 33.76100 87.96 79.56 73.72 69.89 67.70 66.242、实验数据整理(2)绘制沉淀曲线:E-t 、E-u 、ui~pi曲线如下: 2-1、绘制去除率与沉淀时间的曲线如下:图2.2:沉淀时间t与沉淀效率E的关系曲线2-2、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的曲线如下:图2.2:颗粒沉速u与沉淀效率E的关系曲线2-3、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的曲线如下:图2.3:颗粒沉速u与残余颗粒百分比的关系曲线(1)选择t=60min 时刻:(大家注意哦!这部分手写的,不要直接打印!)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表面皿和悬浮物总质量-表面皿质量,如表格所示。
原水悬浮物的浓度:C0?水样中悬浮物质量1.6974??0.0548g/ml水样体积31.0悬浮物的浓度:C5?水样中悬浮物质量1.1508??0.0371g/ml水样体积31.0沉淀速率:u?h?10(500-250)??0.069mm/sti?6060?60C0-C50.0548-0.0371?100%??100%?32.30 C00.0548C50.0371?100%??100%?67.70 C00.0548沉淀效率:E5?残余颗粒百分比P5?篇二:混凝沉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沉淀理论的理解;2、掌握确定最佳投药量的方法,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3、了解影响混凝条件的相关因数。
二、实验原理1.混凝作用原理包括三部分:1)压缩双电层作用;2)吸附架桥作用;3)网捕作用。
这三种混凝机理在水处理过程中不是各自孤立的现象,而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随不同的药剂种类、投加量和水质条件而发挥作用程度不同,以某一种作用机理为主。
对高分子混凝剂来说,主要以吸附架桥机理为主。
而无机的金属盐混凝剂则三种作用同时存在。
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表示,又称为Zeta 电位。
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约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之后,只要该电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
相反,当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
因为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
胶体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和沉降。
2.混凝剂向水中投加的能使水中胶体颗粒脱稳的高价电解质,称之为“混凝剂”。
混凝剂可分为无机盐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
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有: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简称PAC)、聚丙烯酰胺等。
本实验使用PAC,它是介于AlCl3 和Al(OH)3 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m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n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
3.投药量单位体积水中投加的混凝剂量称为“投药量”,单位为mg/L。
混凝剂的投加量除与混凝剂品种有关外,还与原水的水质有关。
当投加的混凝剂量过小时,高价电解质对胶体颗粒的电荷斥力改变不大,胶体难以脱稳,混凝效果不明显;当投加的混凝剂量过大时,则高价反离子过多,胶体颗粒会吸附过多的反离子而使胶体改变电性,从而使胶体粒子重新稳定。
因此混凝剂的投加量有一个最佳值,其大小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4.影响混凝作用的因素投药量、水中胶体颗粒的浓度、水温、水的pH值等。
5.浊度仪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尘、微细有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中呈现浊度。
浊度仪采用90°散射光原理。
由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和散射,另一部分透过溶液。
与入射光成90 °方向的散射光强度符合雷莱公式,在入射光恒定条件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散射光强度与溶液的混浊度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样中微粒的散射光强度来测量水样的浊度。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1)浊度仪一台(SGZ-2数显浊度仪,上海悦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2)混凝试验搅拌仪(MY3000-6普通型混凝试验搅拌仪,潜江梅宁仪器有限公司)(3)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4)沉淀桶(600mL烧杯)6个;(5) 100mL取样瓶6个;(6)乳胶管或塑料软管(直径5~8mm)15~20cm;(7)100mL烧杯1个;(8) 100mL量筒1个;(9) 500mL量筒1个;(10) 10mL 量筒 1个;2.实验试剂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原水(制备工作已由实验员完成);自来水四、实验步骤1)制备原水:事先用高岭土配制浊度为50 NTU左右的浑水,静沉1天以上,取上清液备用。
(已由实验员完成)2)用电子天平称取混凝剂(PAC)3g溶于1L自来水中,浓度为3g/L。
3)取600mL原水倒入与搅拌仪配套的沉淀桶中。
共六个沉淀桶。
4)根据原水体积,按照投加量80、120、160、200、300、400mg/L计算加药量,并换算成混凝剂溶液的体积量。
换算后,混凝剂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6、24、32、40、60、80mL。
5)设置搅拌仪程序:(1)转速400转/分,搅拌1.5 min ;(2)转速150转/分,继续搅拌5 min;(3)转速60 转/分,继续搅拌5 min;(4)转速0转/分钟,沉淀15min6)用量筒量取步骤(3)计算的混凝剂量,快速加入沉淀桶中。
贴好标签,将六个沉淀桶放置在搅拌仪上。
7)开启搅拌仪,按照设定程序运行。
(注意观察各个沉淀桶的絮凝沉淀情况)8)程序结束后,打开沉淀桶的小阀门,取每个沉淀桶中上清液50~100mL于清洗好的试管中。
9)用浊度仪测定上清液浊度并进行记录(速度要快;使用前要调零;待浊度仪示数较稳定时读数)五、实验结果记录及处理表.不同加药量溶液的浊度加药量mg/LPAC溶液体积/mL浊度/NTU 8.23 3.30 2.20以投药量为横坐标,上清液浊度为纵坐标绘制不同混凝剂混凝沉淀图,从图中求出最低浊度时混凝的投加量。
2.43 4.70 110.00 16 24 32 40 60 80 80 120 160 200 300 400图.不同混凝剂混凝沉淀图从以上作图结果可以看出,以四次方的多项式拟合效果较好(R=1),当溶液的浊度达到最低点时对应的投药量约为255mg/L,即该原水的最佳投药量为255mg/L。
2六、结果与讨论1.实验时,在搅拌过程中发现不同沉淀桶中呈现的颜色深浅不一,形成的絮状颗粒大小也不同。
这说明,不同加药量会对混凝效果产生不同影响。
2.实验中,600mL原水未用量筒进行量取,而是直接根据沉淀桶上的刻度进行添加。
沉淀桶上的刻度相对不精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测定上清液的浊度时,发现若是测定速度较慢,不同溶液的沉淀时间就不平行。
较晚测定的溶液沉淀时间较长,这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也会造成影响。
4.测定浊度时发现浊度仪的示数不稳定,波动较大。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静置沉淀的时间不够长,溶液中的颗粒还处于较为剧烈的运动状态,这样测得光源被散射的散射光强度就会有较大变化,导致浊度仪示数不稳定。
5.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发现可以使用不同次幂的多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
本实验用四次幂或五次幂的多项式进行拟合时,R都等于1。
而用三次幂的多项式进行拟合的R则等于0.9999。
根据观察拟合曲线的情况,选择以四次幂多项式拟合。
最佳投药量是根据曲线进行估计的,并未进行精确地计算。
这样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22六、思考题1.选择混凝剂种类及确定其投加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混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的性质和浓度。
如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胶体状态且电位较高则营先投加无机混凝剂使其脱稳凝聚;如絮体细小,还需投加高分子混凝剂或配合使用活性硅酸等助凝剂。
同时,用于水处理的混凝剂要求混凝效果好,对人类健康无害,价廉易得,使用方便。
对于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主要考虑水中微粒种类、性质和浓度以及混凝剂品种、投加方式、介质条件等。
对任何废水的混凝处理,都存在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投药量的问题,应通过试验确定。
2.混凝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取原水时要搅拌均匀,要一次量取以尽量减少所取原水浓度上的差别。
2)混凝包括混合与凝聚,混合过程(即混凝剂刚加入水中的混合过程)要求快速避免因时间间隔较长各水样加药后反应时间长短相差太大而导致混凝效果悬殊。
之后则要不断减慢速度,使脱稳胶体粒子相互凝聚。
混合过程大约要在1~2分钟内完成,而凝聚过程则大约需要20~30分钟,沉淀过程则大约需要1个小时。
试验室烧杯试验可适当缩短试验时间。
3)混凝过程要保持搅拌仪不被人为扰动,防止对混凝结果产生影响。
篇三:沉淀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一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实验方法;(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如果不明白也可以仔细阅读课本p33的内容。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
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由于悬浮固体浓度低,而且颗粒之间不发生聚集,因此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的形状、粒径和密度都保持不变,互不干扰地各自独立完成匀速沉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