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进程是一个程序对某个数据集的执行过程。
进程从结构上讲,包括程序、数据和PCB三部分。
2. 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程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3. 操作系统中,可以并行工作的基本单位是进程,它是由程序、数据集和 PCB 组成。
4. 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 PCB 的存在。
当系统创建一个进程时,系统为其建立一个 PCB ,当进程被撤销时系统就将其收回。
5.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即(1) 运行状态、(2) 就绪状态、(3) 等待状态。
当进程由(1)变换到(2)或(3)时,就会立即引起重新调度。
6. 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原语。
7. 并发进程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同步或互斥。
其中互斥是指进程之间的一种间接关系。
8. 临界资源是指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而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代码。
9. P,V操作原语是在信号量上操作的。
10. 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当信号量的值大于零时,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当信号量值小于零时,其绝对值为等待使用信号量所代表资源的进程的数量。
11. 有n个进程共享同一个临界区,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值的变化范围是 1~-(n-1)。
12.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等待(阻塞)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可为 n 个。
13. 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5,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5个等待进程。
14.某程序运行时经常需打印中间结果。
计算时,该进程处于用户态,打印时处于系统态,打印结束时进程处于用户态。
(指系统状态)、15.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程序并发执行时的时空开销,使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16. 如果一个程序能为多个进程同时共享执行,那么它应该以纯码形式编写,即该程序是可重人码程序,这种程序的特点是:在它执行过程中自身不可修改。
17. 中断优先级是由硬件规定的,若要调整中断的响应次序可通过系统调用。
18. 进程初建时处于就绪态,运行时因为时钟中断而处于就绪态,因等待事件或资源而处于阻塞态。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大全——考试必备

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书操作系统课程组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1) OS是什么:是系统软件(一整套程序组成,如UNIX由上千个模块组成)2) 管什么: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记录和调度)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功能: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1) 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和内存扩充2) 处理机管理:作业和进程调度,进程控制和进程通信3) 设备管理: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驱动和设备无关性4) 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操作的一般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5) 用户接口: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接口3、操作系统的地位操作系统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建立其他所有软件的基础。
它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既管硬件,又管软件,它为其它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基本特征:并发,共享和异步性。
1) 并发: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
2) 共享:共享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被多个任务所共用。
3) 异步性:每个程序什么时候执行,向前推进速度快慢,是由执行的现场所决定。
但同一程序在相同的初始数据下,无论何时运行都应获得同样的结果。
5、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个人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1) 多道批处理系统(1) 批处理系统的特点:多道、成批(2) 批处理系统的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3) 批处理系统的缺点:等待时间长、没有交互能力2) 分时系统(1) 分时: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时间的共享。
它是通过系统软件实现的。
共享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
(2) 分时系统的特征:同时性:若干用户可同时上机使用计算机系统交互性:用户能方便地与系统进行人--机对话独立性:系统中各用户可以彼此独立地操作,互不干扰或破坏及时性:用户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系统的响应(3) 优点主要是:响应快,界面友好多用户,便于普及便于资源共享3) 实时系统(1) 实时系统:响应时间很快,可以在毫秒甚至微秒级立即处理(2) 典型应用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事务处理系统(3) 与分时系统的主要区别:4) 个人机系统(1) 单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特征:个人使用:整个系统由一个人操纵,使用方便。
小学生计算机的知识点总结

小学生计算机的知识点总结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对小学生计算机知识点的总结: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运行、执行各种逻辑和数学运算的设备。
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硬件有主机、显示屏、键盘、鼠标等,软件则是指各种程序和系统。
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1. 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资源,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使用。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等。
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从简单的图形界面开始,逐渐掌握操作系统的操作技巧。
三、常用的办公软件1. Word:用于文字处理和排版,可以用来编写作文、制作简历等。
2. Excel:用于数据处理和统计,可以用来制作表格、进行数据分析等。
3. PowerPoint:用于制作演示文稿,可以用来展示汇报内容、分享知识等。
4. 浏览器:用于上网浏览网页,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等。
四、网络和网络安全1. 网络的定义:网络是指将许多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一种技术。
2. 常见的网络服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上购物、在线学习等。
3. 网络安全的意义:小学生应该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上当受骗。
五、编程基础知识1. 什么是编程:编程是指使用特定语言来编写程序,让计算机按照程序的逻辑进行运算和处理。
2. Scratch: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编程语言,通过拖拽积木块进行编程,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六、电子设备的使用技巧1. 如何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掌握鼠标的左右键操作,熟悉常用的快捷键,提高操作效率。
2. 视力保护:使用电子设备时要注意眼睛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造成眼睛疲劳。
七、计算机文化和伦理道德1. 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计算机时,不要盗版、下载非法软件等,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计算机系统》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计算机系统》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一、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二、"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如主机、外部设备等。
三、“软件”它看不见摸不着,由人们事先编制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序组成。
通常把这些程序寄寓于各类媒体(如RAM、ROM、磁带、磁盘、光盘,甚至纸带等),它们通常存放在计算机的主存或辅存内。
计算机的软件通常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又称为系统程序,主要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监视服务,使系统资源得到合理调度,高效运行应用软件又称为应用程序,它是用户根据任务需要所编制的各种程序如科学计算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事务管理程序等。
四、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它的特点可归结如下:五、●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人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六、●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七、●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八、●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九、●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人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1.1、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答: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它包含了许多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硬件细节。
指令系统体现了机器的属性,这是属于计算机结构的问题。
但指令的实现,即如何取指令、分析指令、取操作数、运算、送结果等,这些都属于计算机组成问题。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计算机系统的属性通常是指用机器语言编程的程序员(也包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者和汇编程序设计者)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的属性,包括指令集、数据类型、存储器寻址技术、I/O机理等,大都属于抽象的属性。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进程”是指一个程序在给定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运行调度的独立单位。
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强调的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程序则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它不涉及“执行”,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不同进程可执行同一个程序。由进程的定义可知,区分进程的条件一是所执行的程序,二是数据集合。即使多个进程执行相同的一个程序,只要它们运行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它们就是不同的进程。
分类:1用户级线程方法 2内核级线程方法 3组合方法 ,
进程和线程区别。1地址空间,2通信关系 3调度切换看详细内容
第三章 处理机管理
1、 处理机调度基本概念(高级调度“作业调度”、中级调度、低级调度“进程调度”),
各级调度的目的。1高级调度决定哪个后备作业可进入系统去接受处理。
2中级调度与实施进程的内、外存交换有关(进程获得处理机)
撤消进程原语 1根据进程标识,找到相应的PCB,若该进程正在运行,则立即终止运行;
2释放该进程使用的所有资源(如程序、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等);
3若有子孙进程,终止它们,释放资源;
4归还所占用的PCB空间。
6、 线程的定义、分类,进程和线程区别。
线程的定义指进程中实施处理机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3、 Os系统的引入和发展(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各自特征、存在问题)
1批处理系统指用户作业被分批处理。
2“多道”批处理系统,即是在内存中同时存放一批中的几个作业程序,它们对系统资源进行共享与竞争。具有“多路 共享 自动 封闭”等特点。
3配有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系统。分时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的处理机调度策略。分时系统的特点多路性 交互性 独立性 及时性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等众多方面。
作为高一学生,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对高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主机、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3. 计算机的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等;4.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内存、硬盘、光盘等;5. 计算机的功能:数据处理、存储、传输和控制等。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启动、关机、登录、注销等;4.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等;5. 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管理:安装、卸载、更新软件等。
三、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2.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等;3. 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等;4. 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及其作用;5.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知识。
四、数据库管理1. 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表、字段、记录等;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种类:MySQL、Oracle、SQL Server等;4. 数据库的操作语言:SQL语句的编写和执行;5. 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和优化。
五、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输入、处理、输出;2.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和使用:C、Java、Python等;3. 算法和流程图的概念及其应用;4. 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等;5. 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
六、信息安全与新技术1.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 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病毒、木马、黑客等;3. 预防信息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4. 新技术对信息技术的影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02326自考操作系统2021年考前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操作系统的任务: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合理、方便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类使用接口:分别是编程接口、用户接口。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1.软件观点:外在特性--接口、内在特性--与硬件交互2.资源管理的观点3.进程的观点:把操作系统看作由多个可以同时独立运行的程序和一个对这些程序进行协调的核心所组成。
4.虚机器观点:操作系统把原来的计算机(裸机)扩充成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系统被称为虚拟计算机。
5.服务提供者观点:提供了比裸机功能更强、服务质量更好、更方便灵活的虚拟机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分层的模块结构,主要层次有:硬件抽象层HAL、内核、执行体、大量子系统集合unix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从内向外各层分别是硬件层、操作系统内核层、系统调用层、应用层Linux操作系统体系结构:Linux内核、Linux Shell、Linux文件系统、Linux应用程序Android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从高到低:应用程序层、应用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Linux 内核层批处理操作系统:1.基本工作方式: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操作员收到一定数量的用户作业后组成一批作业,再输入到计算机中,这批作业在系统中形成一个连续的、自动转接的作业流。
操作员然后启动操作系统,系统自动、依次执行每个作业,最后由操作员将执行完毕的作业结果交给用户。
2.特点:成批处理,用户自己不能干预自己作业的运行。
发现作业无法及时改正。
3.优点:作业流程自动化较高、资源利用率较高、作业吞吐量大,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效率。
4.缺点:用户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不适合调试程序。
分时系统:用户通过中断交互式向系统提出命令,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
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1. 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服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和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点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至关重要。
2. 进程与线程进程是指在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并发性。
重点知识点包括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和联系、线程同步与互斥、进程调度算法等。
3.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回收、虚拟内存等。
其中,虚拟内存可以扩展主存容量,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更多的程序。
重点知识点包括内存分页、段式内存管理、页面置换算法等。
4.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控制文件的组织结构和存储空间的部分,提供对文件的读写和管理功能。
重点知识点包括文件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权限管理等。
5.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中与外部设备交互的部分,包括对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重点知识点包括缓冲区管理、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等。
6. 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部分,涉及到磁盘的组织和管理、文件的存取与保护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磁盘分区、磁盘调度算法、磁盘块分配算法等。
7. 进程通信与同步进程通信与同步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内容,用于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
重点知识点包括进程间通信的方式、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机制、死锁问题等。
8.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网络环境中的操作系统,可以管理和控制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计算机资源。
重点知识点包括分布式系统的架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
9. 安全与保护安全与保护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涉及到系统资源的权限管理、数据的保护与加密、防止未授权访问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访问控制模型、身份验证、防火墙等。
大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算;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数据;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输出。
其中,数据的输入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数据的处理由CPU进行,数据的存储通过内存和硬盘进行,数据的输出则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3. 计算机的运行方式计算机可以分为批处理方式和交互式方式。
批处理方式是指计算机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数据进行工作,而交互式方式是指计算机根据用户的输入进行相应的处理。
4. 计算机的数据表示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表示,通过0和1表示各种数据。
5.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提供用户界面等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不同的分类,根据连接的范围不同进行划分。
3.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协议,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 协议、FTP协议等。
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等。
5.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数据加密、防火墙、反病毒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三、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1. 程序设计语言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语言、C++、Java、Python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有用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与网络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些信息技术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计算机组成部分计算机是由许多电子元件和设备组成的,其中包括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能够处理各种计算任务。
内存是计算机储存数据和指令的部分。
硬盘则是储存数据的设备,而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工具。
2.计算机的分类根据功能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机可以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
这些设备的硬件配置和使用方式存在区别。
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CPU主频、内存大小、硬盘容量、显卡性能等,在购买计算机设备时,应针对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1.操作系统的作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
在操作系统的帮助下,计算机应用程序可以更好地运行,同时也方便用户管理各种文件和数据。
2.操作系统的种类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种类有Windows、Mac OS、Linux等。
不同的操作系统拥有不同的用户界面、功能和兼容性。
3.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的知识在操作系统中,用户可以使用文件管理器对各种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
用户可以新建文件夹、复制粘贴文件、删除文件等。
三、网络知识点1.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是指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计算机系统。
可以通过它实现互联网、内联网、局域网等。
2.网络应用程序的概念网络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运行的软件程序。
例如,浏览器、QQ、微信等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都是利用网络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
3.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浏览器是用户访问互联网和各种网页的工具。
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进行访问,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查找各种信息。
四、常见办公软件知识点1.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软件,包括Word、WPS等。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0章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由操作员、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
软件系统:有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层次不可缺少的软件;支撑软件是支撑其他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的软件;应用软件是特定应用领域的专用软件。
硬件系统: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组合,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
如今计算机硬件的组织结构仍然采用冯诺依曼基本原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通常把控制器和运算器做一起称为中央处理机cpu,把输入输出设备统称为I/O设备)。
关于计算机系统的详细:Cpu的四大组件构成:ALU、CU、寄存器和中断系统。
存储器:理想存储器是大容量、高速度和低价位。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分层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用于解决cpu和内存读写速度过于不匹配)、主存(RAM和ROM)、磁盘和磁带。
I/O系统:由I/O软件和I/O硬件组成,前者用于将数据输入主机和将数据计算的结果输出到用户,实现I/O系统与主机工作的协调。
I/O硬件包括接口模块和I/O设备。
关于系统中断:利用中断功能,处理器可以在I/O操作执行过程中执行其他指令。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的定义: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计算机的四代发展:(1)没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没有晶体管,使用机器语言写成的)(2)有监控系统的计算机(出现晶体管,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出现了单道批处理系统)(3)带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出现了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出现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相当于系统中断,由于多道程序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出现了分时系统。
多批道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的形成。
)(4)多元化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分布式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在同一个时间间隔内发生。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总结

文件管理1 文件的存取方式依赖于文件的物理结构,存放文件设备的物理特征。
2 文件系统实现的文件按名存取是通过文件目录查找完成的。
3 在成功执行打开文件系统调用时,系统返回用户一个文件描述符。
4 在对磁盘访问时,优化寻道时间可以显著改善磁盘读写性能。
5 快表的另一个名称是TLB,当切换进程时,要刷新快表。
快表的内容是页表的一部分。
快表存放在高速缓存中,对快表的查询是按内容并行进行的。
6 文件控制块必须保存的信息有文件名,文件大小,文件创建时间,磁盘块起始地址。
7 逻辑记录顺序和物理记录顺序一致的物理结构叫顺序结构。
8 提高文件系统性能:块高速缓存,磁盘驱动调度,目录项分解法,引入当前目录,采用相对路径文件名。
9 打开文件时不需填写文件读写方式。
10 直接索引启动磁盘一次,一级索引启动磁盘2次,二级索引启动磁盘3次。
11 寻道时间最能影响磁盘读写功能,调度时间不会影响磁盘的读写功能。
12 FAT文件系统是windows支持的文件系统,FAT指的是文件分配表,FAT16是指系统中用16表示簇号。
FAT文件系统中文件的物理结构是连接结构。
13 文件储存空间的分配单位通常是数据块。
14 必须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至少包含文件名和文件物理存储地址的数据结构称为文件控制块(FCB)15 扫描算法SCAN又称电梯算法。
16 UNIX操作系统中,对文件系统空闲去管理通常是成组链接法。
17 FAT32采用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链接结构。
18 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存取的只有索引结构(易于文件扩展)和连接结构,索引结构包括多级索引结构。
19 提高检索速度和节省储存空间的方法有软连接。
20 从用户角度看,文件控制块FCB最重要的字段是文件名。
21 文件的逻辑结构(操作系统提供用户使用的文件组织形式)有流式结构和记录结构。
22 使用文件系统时,显式的进行open(操作),目的是将文件控制块读入内存。
Close操作目的是将文件控制块写入磁盘或缓存。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1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这里的符号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音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3、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体。
4、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1、广泛性。
2、传递性。
3、教育性。
4、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6、计算机是一种具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
它能接收数据,保存数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7、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8、计算机的特点: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
9、计算机的分类:根据处理的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根据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根据规模划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1)按处理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用于处理数字数据的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与数字计算灵活结合,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
(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通用计算机:适用于解决一般问题,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专用计算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应用于如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军事等领域。
(3)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巨型机:用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等。
如大范围天气预报、核能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和宇宙飞船等都离不开巨型机。
高二计算机科目知识点

高二计算机科目知识点计算机科目知识点是高二学生学习计算机科目时需要掌握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高二计算机科目的主要知识点。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2. 内存(RAM):内存是计算机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可以快速读取和写入数据。
3.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中用于永久存储数据的设备,容量较大但读写速度较慢。
4. 显卡:显卡用于图形处理,在计算机游戏和图形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5.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触摸屏,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指令和数据。
6.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音响,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二、操作系统知识点1. 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7、Windows 8和Windows 10等版本,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各种功能。
2. MacOS操作系统:适用于苹果电脑(Mac)的操作系统,界面简洁、稳定性高。
3. Linux操作系统: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适合用于服务器、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4. 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等操作。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网络拓扑: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等,决定了网络的连接方式和数据传输方式。
2. 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3. 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负责定义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规则和通信方式。
4. 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加密协议和网络攻击防范等内容,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
四、程序设计知识点1. 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不同的编程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2. 算法和数据结构: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数据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
3. 流程控制: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等,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4. 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如MySQL、Oracle等。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以及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的接口。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以及处理多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 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 文件系统: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和目录,并提供文件的读写等操作。
-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如磁盘、打印机等。
-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二、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包括代码、数据和执行状态等信息。
2.2 进程的调度- 非抢占式调度:进程运行直到自己主动让出CPU,例如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 抢占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主动中断进程,例如优先级调度算法和实时调度算法。
2.3 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IPC)是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机制,常用的IPC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等。
三、内存管理3.1 内存的分段- 代码段:存放程序的指令代码。
- 数据段:存放程序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 堆栈段:存放程序的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
3.2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一种能够扩展计算机的物理内存的技术,它将磁盘空间作为辅助存储器,允许将物理内存和磁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四、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文件系统是管理磁盘上文件和目录的机制,它包括文件的组织结构、文件的存储和文件的访问控制等。
4.2 文件的组织- 单级文件组织:所有文件都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 多级文件组织:文件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可以使用目录和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
4.3 文件的访问控制文件访问控制用于限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常见的文件访问控制方式包括用户权限和文件权限。
五、设备管理5.1 设备的分类设备可以按照其功能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设备分类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高一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点

高一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点计算机操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技能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说,熟悉并掌握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硬件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2. 内存(RAM):用于临时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程序。
3. 硬盘:用于永久存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
4.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的图像和文字输出。
5. 键盘和鼠标:用于输入指令和操作计算机。
6. 打印机:用于将计算机中的数据打印出来。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作用: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MacOS和Linux等。
3. 桌面及任务栏:桌面是操作系统上的工作区域,任务栏包含各种常用功能和程序的快捷方式。
4. 文件管理:包括创建、删除、移动和复制文件及文件夹等操作。
5. 窗口管理:包括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窗口等操作。
三、文件操作1. 文件类型和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有不同的扩展名,例如.docx表示Word文档,.xlsx表示Excel表格等。
2. 创建文件和文件夹:可以通过文件资源管理器在指定位置创建新的文件和文件夹。
3. 复制、粘贴和移动文件:可以将文件复制粘贴到其他位置,或将文件移动到不同的文件夹中。
4. 文件重命名和删除:可以对文件进行重命名以及永久删除文件。
四、常见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1. Microsoft Word:- 创建和保存文档- 文字的输入和编辑- 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插入图片、表格和图表等- 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2. Microsoft Excel:- 创建和保存工作表- 基本的单元格操作(输入、编辑、删除、复制、粘贴等) -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图表的创建和编辑- 数据排序和筛选3. Microsoft PowerPoint:- 创建和保存幻灯片- 文本框和形状的插入和编辑- 图片和视频的插入- 幻灯片切换和动画效果设置- 幻灯片放映和打印预览五、网络基础知识1. 网页浏览器:常见的浏览器有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和Microsoft Edge等。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主要解决的是对操作系统的认识问题。
在学习完后面各章后还应该再回过头来认真品味本章的内容,重点是对操作系统原理的整体认识和掌握。
操作系统引论这部分内容不会出现大题。
一般是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形式为主,属于识记形式的题目。
重点是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特征和主要功能等。
l 计算机系统把资源管理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l 操作系统的两个设计目标:1、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2、使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扩充硬件的功能,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使用户合理共享资源,防止相互干扰;以文件形式管理软件资源,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
P1l 设置操作系统的作用1,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是裸机与用户的一个界面。
2,系统观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一个“管理员”。
l 操作系统的分类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的一个计算问题称为一个“作业”。
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简称“多道系统”,即多个作业可同时装入主存储器进行运行的系统。
多道系统能极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表现为:(1)并行工作,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合理搭配多道使用不同资源的作业,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3)直接在高速的磁盘上存取信息,缩短了作业执行时间,使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4)作业成批输入、自动选择和控制作业执行减少了人工操作时间和作业交接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分时系统,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由批处理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实时系统:在严格时间规定内处理必须结束;分类:(1)实时控制(2)实时信息处理网络系统:可实现资源共享的,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的操作系统我们使用的windows 是网络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可协调多个计算机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的;l 发展MS-DOS:单用户单任务Windows XP:单用户多任务UNIX:多用户多任务l 操作系统的特性1,并发性2,共享性3,不确定性l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高一计算机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计算机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在高一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所帮助,也是将来考试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我对高一计算机会考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归纳。
一、计算机硬件及外部设备知识点1. 计算机组成原理: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各个部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外部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 OS等。
3. 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常用操作:图形用户界面(GUI)、文件管理、应用程序的启动和关闭等。
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1. 网络的定义和作用:连接多台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实现信息共享和通信。
2. 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3. 互联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其用途。
四、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点1. 程序和算法的定义和作用: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指令或步骤。
2. 编程语言:C语言、Python等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特点和用途。
3. 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需求分析、算法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调试等。
五、计算机安全与信息管理知识点1. 计算机病毒和防护:常见病毒的种类、感染途径和防护方法。
2. 数据备份和恢复:重要数据的备份和紧急情况下的数据恢复方法。
3.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意识:虚假网站、网络钓鱼等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1. 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Word文档处理、Excel数据分析、PowerPoint演示等。
2. 图像处理和多媒体应用:Photoshop、Premiere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用途。
总结:高一计算机会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及外部设备、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计算机安全与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要学会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作为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考的计算机知识点,为了帮助高一学习者更好地总结这些知识点,以下是高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计算机基本组成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四个部分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
2. 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
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逻辑运算主要是对数据进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
3. 计算机的存储器层次结构计算机的存储器按照速度和容量可以划分为多级存储器,包括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寄存器是CPU内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最小但速度最快;高速缓存是CPU外部的存储器,容量稍大但速度较快;主存储器是计算机内部的主要存储器,容量较大但速度较慢;辅助存储器主要是指硬盘、光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容量最大但速度最慢。
二、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将各个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传输数据、传输语音和视频、共享资源等。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由通信设备、通信线路和协议三个部分组成。
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线路主要用于传输数据;协议用于规定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规则。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规模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根据拓扑结构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星型网络、总线网络、环形网络和网状网络等。
三、计算机软件知识点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操作系统的概念:通常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①批处理操作系统特点: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多道程序运行优点:由于系统资源为多个作业所共享,其工作方式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
并在运行过程中用户不干预自己的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
缺点:无交互性,用户一旦提交作业就失去了对其运行的控制能力;而且是批处理的,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使用不方便。
批处理系统中作业处理及状态②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ing OS)分时操作系统是一个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如UNIX是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计算机系统:由于中断技术的使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能连接多个用户终端,用户可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和控制计算机,我们把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计算机系统,或称分时系统。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响应时间分成若于个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如100毫秒),每个终端用户获得CPU,就等于获得一个时间片,该用户程序开始运行,当时间片到(用完),用户程序暂停运行,等待下一次运行。
特点:人机交互性好:在调试和运行程序时由用户自己操作。
共享主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用户独立性:对每个用户而言好象独占主机。
③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S)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操作系统,对外部的请求,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
特点:有限等待时间有限响应时间用户控制可靠性高系统出错处理能力强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要考虑的一些因素:(1)实时时钟管理(2)连续的人—机对话(3)过载(4) 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冗余措施。
④通用操作系统同时兼有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⑤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是联机的交互式单用户操作系统,目前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以windows系列和linux系统为主。
⑥网络操作系统特征:(1)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互连的计算机系统群体。
这些计算机在物理上是分散的。
(2)这些计算机是自治的,每台计算机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各自独立工作,它们在网络协议控制下协同工作。
(3)系统互连要通过通信设施(硬件、软件)来实现。
(4)系统通过通信设施执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作处理。
⑦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特征:(1)功能的分布(2)坚强性(3)高可靠性★3.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内存分配、存储保护、内存扩充)、设备管理(通道、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与管理,设备独立性)、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用户接口(程序一级的接口、作业一级的接口)。
4.通道和中断技术通道:用于控制I/O设备与内存间的数据传输。
启动后可独立于CPU运行,实现CPU与I/O的并行。
通道有专用的I/O处理器,可与CPU并行工作可实现I/O联机处理中断是指CPU在收到外部中断信号后,停止原来工作,转去处理该中断事件,完毕后回到原来断点继续工作。
中断处理过程: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点(暂停当前任务并保存现场),中断处理例程,中断返回(恢复中断点的现场并继续原有任务监督程序发展为执行系统(executive system),常驻内存★5.多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多道:内存中同时存放几个作业;宏观上并行运行:都处于运行状态,但都未运行完;微观上串行运行:各作业交替使用CPU;优点:资源利用率高:CPU和内存利用率较高;作业吞吐量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大;缺点:用户交互性差:整个作业完成后或中间出错时,才与用户交互,不利于调试和修改;作业平均周转时间长:短作业的周转时间显著增长;多道程序系统中,要解决的问题:同步互斥、内存不够、使用效率、内存保护6.计算机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元素: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与总线、外部设备。
与操作系统相关的几种主要的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条件码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计数器⏹程序状态字PSW⏹中断现场保护寄存器⏹过程调用用堆栈存储器的访问速度指令的执行和中断操作系统的启动启动电源——产生中断信号——触发CPU中的一段指令发现操作系统引导区位置——导入内存执行——操作系统程序加载到内存制定区域——初始化硬件……7.算法begin….end 算法的开始于结束repeat 操作…..until 条件当“条件”未被满足时重复所描述的“操作”while 条件do 操作…….od 当“条件”满足时,进行相应的“操作”if 条件then 操作else 操作fi 满足“if”所指的“条件”时,进行“then”后的相关“操作”,否则完成“else”后的相关操作。
第二章★1.作业:在一次应用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做的有关该次业务处理的全部工作称为一个作业。
作业由不同的顺序相连的作业步组成,作业步是一个作业的处理过程中计算机所做的相对独立的工作。
2.作业的组织:作业由三部分组成,即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
作业中包含的程序和数据完成用户所要求的业务处理工作,作业说明书则体现用户的控制意图。
★由作业说明书在系统中生成一个称为作业控制块(JCB)的表格,JCB包括:作业名、估计执行时间、优先数(用于调度)、作业说明书文件名、程序类型、资源要求(静态申请和动态申请)、作业状态(提交后各执行完成)。
作业说明书包括:作业基本情况描述(用户名、作业名、使用语言名、允许最大处理时间等)、作业控制描述(控制方式、操作顺序、出错处理等)、作业资源要求描述(要求处理时间、内存空间、外设类型和数量、处理及优先级、库函数或实用程序等)。
★3.如何控制作业①联机输入输出方式联机输入输出方式大多用在交互式系统中,用户与系统通过交互式会话输入输出作业。
在联机输入输出方式中,外围设备直接与主机相连接。
②脱机输入输出方式脱机输入又称为预输入方式,利用低档个人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进行输入输出处理。
③直接耦合方式把主机与低档外围通过一个公用的大容量外存直接耦合起来。
④SPOOLING系统(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多台外围设备通过通道或DMA器件和主机与外存连接起来。
⑤网络联机方式网络联机方式以上述几种输入输出方式为基础。
当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一台设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另一台主机进行输入输出操作时,就构成了网络联机方式。
4.系统调用系统调用大致可分为6类:(1)设备管理:该类系统调用被用来请求和释放有关设备以及启动设备操作等。
(2)文件管理:包括对文件的读、写、创建和删除等。
(3)进程控制:包括进程创建、进程执行、进程撤销、进程等待和执行优先级控制等。
(4)进程通信:该系统调用被用在进程之间传递消息或符号。
(5)存储管理:包括调查作业占据内存区的大小、获取作业占据内存区的始址等。
(6)线程管理:包括线程的创建、调度、执行、撤销等。
系统调用的实现:当用户使用系统调用时,产生一条相应的指令,处理机在执行到该指令时发生相应的中断,并发出有关信号给该处理机制。
该处理机制在收到了处理机发来的信号后,启动相关的处理程序去完成该系统调用所要求的功能。
陷进处理机构:在系统中为控制系统调用服务的机构称为陷进处理机构。
陷进指令:把由于系统调用引起处理机中断的指令称为陷进指令。
第三章1.程序的并发执行程序用来描述计算机所完成的独立功能,并在时间上严格地按前后次序相继地进行计算机操作序列集合,是一个静态概念。
个程序由若干个程序段组成,而这些程序段的执行必须是顺序的,这种程序执行的方式就称为程序的顺序执行。
程序顺序执行的特点:⏹ 1.顺序性处理机严格按照程序所规定的顺序执行,即每个操作必须在下一个操作开始之前结束。
⏹ 2.封闭性程序一旦开始执行,其计算结果不受外界的影响,当程序的初始条件给定之后,其后的状态只能由程序本身确定,即只有本程序才能改变它。
⏹ 3.可再现性程序执行的结果与初始条件有关,而与执行时间无关。
即只要程序的初始条件相同,它的执行结果是相同的,不论它在什么时间执行,也不管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多道程序系统中程序执行环境的变化执行环境的特点:⏹(1)独立性在多道环境下执行的每道程序都是逻辑上独立的。
⏹(2)随机性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执行开始时间都是随机的。
⏹(3)资源共享软硬件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资源共享。
程序并发执行:若干个程序段同时在系统中运行,这些程序的执行在时间上是重迭的,一个程序段的执行尚未结束,另一个程序段的执行已经开始,即使这种重迭是很小的,也称这几个程序段是并发执行的。
2.★.进程:进程是一个程序对某个数据集的执行过程,是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进程和程序的区别与联系:①程序是指令的集合,是静态的概念。
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上的一次执行的过程,是动态的概念。
程序可以作为软件资料长期保存。
进程是有生命周期的。
②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运行单位,能与其它进程并行(并发)活动。
而程序则不是。
③进程是竞争计算机系统有限资源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
④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同一程序,只要该程序所对应的数据集不同。
作业和进程的关系作业是用户需要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时要求计算机所做工作的集合。
而进程则是已提交完毕程序的执行过程的描述,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其主要区别如下:⏹作业是用户向计算机提交任务的任务实体。
⏹一个作业可由多个进程组成。
⏹作业的概念主要用于批处理系统中。
进程描述在系统中一个进程存在:进程控制块PCB、有关程序段、数据结构集①进程控制块PCB (Process Control Block)包含一个进程的描述信息、控制信息及资源信息,有些系统还有进程调度等待所使用的现场保护区。
PCB集中反映一个进程的动态特征。
在创建时,建立PCB,并伴随进程运行的全过程,当进程完成其功能后,系统释放PCB,进程也随之消亡(1)描述信息1、进程名或进程标识号name每个进程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是一个数字。
UNIX系统中就是一个整型数。
在进程创建时由系统赋予。
2、用户名或用户标识号每个进程都隶属于某个用户,用户名或用户标识号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保护3、家族关系process family有的系统允许一个进程可创建自已的子进程,子进程还可以创建,一个进程往往处在一个家族之中,就需要记录进程在家族中位置的信息。
(2)控制信息1、进程当前状态status说明进程当前所处的状态。
为了管理的方便,系统设计时会将相同的状态的进程组成一个队列,如就绪进程队列,等待进程则要根据等待的事件组成多个等待队列,如等待打印机队列、等待磁盘I/O完成队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