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废液及废弃物处理指导书
![实验室废液及废弃物处理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06aff4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5.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做好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液及废弃物的管理,保证人员安全,防止再次污染环境。
2.0适用范围:本中心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弃物及废样等。
3.0职责3.1中心各业务科室负责收集本科室废液、废弃物及废样。
3.2中心办公室负责各业务科室废液及废弃物的统一管理。
4.0处理规程4.1实验室废液的处理4.1.1对于含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所列污染物的实验废水,若污染物浓度低于排放标准规定,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高于10倍以内的要通过稀释后低于标准值,然后再排入下水道。
远远高于排放标准规定值时,应根据其化学性质进行适当处理,使其达到排放规定值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4.1.2高浓度含氢废液处理:用碱性氧化法,如加入碱液调节pH值为10以上,并加入次氯酸钠使氢化物分解。
4.1.3高浓度含汞废液处理:硫化钠,硫酸亚铁等沉淀法。
4.1.4高浓度含镉废液处理:硫化钠沉淀法。
4.1.5高浓度含砷废液处理:在碱性条件下,加氯化亚铁处理。
4.1.6高浓度六价铬废液处理:在酸性条件下,加硫酸亚铁使之还原为三价铬再加上氢氧化钠至沉淀出现。
4.1.7生物监测的废弃液处理:无污染的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对医院及污水处理厂的废液连同容器经121℃高压灭菌30分钟后,将水样趁热倒入下水道。
4.1.8有机废液处理:四氯化碳用水封,其余分别装入玻璃瓶中,贴上标签,做好记录,由办公室统一处理。
4.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4.2.1苯并芘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如乳胶手套、滤纸、毛细管、展开后的乙酰化滤纸等统一存放在一固定的容器里由办公室统一处理。
4.2.2如实验中没有超标的固体样品可就地处理;超标准的样品,在送样及采样时和委托方签定协议,分析后的剩余部分,由委托方收回处理。
4.3经预处理后的有害废液、沉淀物、固废物、有机废弃溶剂等,由产生科室集中收集后交办公室,并填写实验室废弃处理登记表,办公室定期送已签约的废物单位处理。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案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39b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2.png)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案一、引言二、重金属废水的危害1、对环境的污染:重金属废水一旦进入地下水和水体中,会对水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破坏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水生物种群减少甚至灭绝。
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重金属废水中的铅、汞、镉等元素会通过进食、饮水、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产生直接损害,导致中毒症状。
三、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案1、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将重金属离子与其形成低溶解度的沉淀物结合,以实现去除的目的。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果较好,但对废水处理厂的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2、离子交换法:通过特定树脂与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交换,使重金属离子被固定在树脂上,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和废水的净化能力,但适用范围有限。
3、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可沉淀的固体物,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还原剂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
4、生物吸附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吸附能力将重金属离子吸附在菌体表面,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势,但对菌体的适应性要求较高。
四、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综合方案综合考虑以上的处理技术,可以采用以下综合方案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1、预处理:将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和有机物等杂质,以减轻处理设备的负担。
2、化学沉淀法:将重金属废水进行适当的酸碱调节,再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反应,沉淀下来形成固体物。
通过沉淀物的沉淀和过滤,可以使重金属离子得到较好的去除。
3、离子交换法:将经过化学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残留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交换。
通过适当选择树脂和调节条件,可以使重金属离子得到进一步的去除。
4、氧化还原法:对于仍存在较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可以采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处理。
通过适当的氧化还原剂的加入,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固体物质,从而进一步去除。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f1dbb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6.png)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引言:
实验室在日常科研工作中产生大量废液,包括化学试剂废液、生物实验液体废液等。
这些废液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和危害,因此,正确处理和处置废液是实验室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规范的实验室废液处理流程和基本操作事项,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处理废液,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
一、废液的分类
根据废液的性质和来源的不同,我们将实验室废液分为下列几类:
1. 化学废液:包括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溶液等。
2. 生物实验液体废液:包括生物试剂、培养基、生物标本溶液等。
3. 放射性废液:包括放射性试剂、核辐射源等。
4. 其他废液:包括电子废液、废液混合等。
二、废液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戴上实验室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
2. 确保处理区域通风良好:废液处理应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专门区域进行,确保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3. 配备好废液处理工具和设备:根据废液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配备好相应的处理工具和设备,如酸碱中和剂、沉淀剂、过滤装置等。
三、废液处理流程
1. 酸碱废液处理流程:
(1)检查酸碱废液的酸碱度,并记录在废液处理记录表中。
(2)根据酸碱废液的性质,使用相应的酸碱中和剂,逐滴加入废液中,同时用pH试纸检测pH值。
(3)当废液的pH值接近中性(一般为pH=6-8)时,停止滴加酸碱中和剂。
重金属污水处理
![重金属污水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f086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1.png)
重金属污水处理一、背景介绍重金属污水是指含有高浓度重金属元素的废水,如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因此重金属污水的处理成为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金属污水处理的标准格式。
二、处理流程1. 原水处理在重金属污水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悬浮物。
常用的原水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调节pH值等。
沉淀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而沉淀下来。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如活性炭或滤纸,将悬浮物过滤掉。
调节pH值可以通过加入酸碱来使重金属离子发生沉淀或溶解。
2. 氧化还原处理氧化还原处理是将重金属离子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转变其化学状态。
常用的氧化还原方法包括电解法、还原剂法和氧化剂法等。
电解法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槽中的电极,使重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剂法是通过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使重金属离子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法则是通过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使重金属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3. 沉淀处理在氧化还原处理后,重金属离子会形成沉淀物,需要进行沉淀处理。
沉淀处理可以采用沉淀池或离心机等设备,将沉淀物与污水分离。
沉淀物可以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高的固体物去除率。
4. 吸附处理吸附处理是利用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使其从污水中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天然吸附材料等。
吸附剂可以通过床层吸附、悬浮吸附或吸附柱等方式进行处理。
吸附后的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再生吸附剂或其他方法进行回收利用。
5. 中和处理中和处理是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以调节pH值。
中和处理可以采用酸碱中和槽或中和剂进行。
常用的中和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等。
中和后的污水可以进一步处理或直接排放。
6.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臭氧和紫外线辐射等。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ddbe298d0d233d4b14e695a.png)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本实验室在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废液按照理化特点分类收集、密闭保存以便于集中处理。
1废液处理方法1.1无机废液1.1.1含汞废液的处理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
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 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
1.1.2 含铅、镉废液的处理镉在pH值高的溶液中能沉淀下来,对含铅废液的处理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法、中和沉淀法。
因此可用碱或石灰乳将废液pH值调至9,使废液中的Pb2+、Cd2+生成Pb (OH)2和Cd (OH)2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它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可排放1.1.3含砷废液处理用中和法处理不能把As沉淀。
通常使它与Ca、Mg、Ba、Fe、Al等的氢氧化物共沉淀而分离除去。
用Fe(OH)3时,其最适宜的操作条件是:铁砷比(Fe/As)为30~50;pH为7~10。
.废液中含砷量大时,加入Ca(OH)2溶液,调节pH至9.5附近,充分搅拌,先沉淀分离一部份砷。
在上述滤液中,加入FeCl3,使其铁砷比达到50,然后用碱调整pH至7~10之间,并进行搅拌。
把上述溶液放置一夜,然后过滤,保管好沉淀物。
检查滤液不含As后,加以中和即可排放。
1.1.4强酸强碱溶液用中和法将其pH值中和至7左右后直接排放。
1.2有机废液有机试剂多数沸点低易挥发,应将该类废液分类集中密封保存以进行后续处理。
1.2.1含氯仿废液含氯放废液单独收集保存,其处理方法如下图:1.2.2含四氯化碳废液含四氯化碳废液单独收集处理,方法如下:1.2.3含石油醚废液的处理:石油醚废液的处理方法参见1.2.2,水浴温度按照其不同沸程来设定。
1.2.4含乙醚、正辛烷等可燃有机废液此类废液经确认混合无风险后,统一收集保存,送交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
有毒有害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有毒有害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2bb35e3f8c75fbfc77db2b0.png)
有毒有害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化验室分析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废液的处理。
2 内容2.1 收集、贮存2.1.1 监测室应针对各化验室所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废液配备相应的收集容器;分析人员负责收集各自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并填写好收集记录。
贮存废液的容器应贴上明显的统一格式的红色标签,标明废液名称和保管人。
废液要密闭贮存,严禁混合存贮。
剧毒废液如含氰废液、含汞废液、含砷废液应加锁存放。
放置地点应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加速废液的化学反应。
2.1.2 各种废液的收集容器含氰废液:塑料桶氯仿废液:玻璃瓶含汞废液:塑料桶含铬废液:塑料桶含砷废液:塑料桶含铅、镉等重金属废液:塑料桶CODcr酸性废液:塑料桶有机溶剂废液:玻璃瓶各容器的大小自定。
2.2 处理分析人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液,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并填写好处理记录。
2.2.1 各种废液的处理方法2.2.1.1含氰废液浓度较稀的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pH值至10以上,再加入高锰酸钾(加入量每100毫升3克)使氰化物分解。
如果浓度较高,可加入氢氧化钠调pH值至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使氰化物分解,用氰离子试纸检验废液中确定不含有CN-后,排放废液。
2.2.1.2氯仿废液将三氯甲烷废液静置,分层,弃去水层,将三氯甲烷层放入蒸馏烧瓶,在通风橱内,放于电炉加热.保持电炉微热,加热蒸馏,弃去最初的几毫升馏出液,收集61~63℃的馏分,待烧瓶内剩下20~30毫升残液时,停止蒸馏.回收过程结束,得到经回收的三氯甲烷。
即可排放。
2.2.1.3 CODcr酸性废液加NaOH中和至pH值在6~9范围内,集中处理。
2.2.1.4 含汞废液先将含汞废液的PH值调至8—10后,加入与Hg2+浓度1:1的Na2S·9H2O 充分搅拌,再加入FeSO4,清液可排放,残渣焙烧。
2.2.1.5 含铬废液加入硫酸,调节PH≦3,加入过量的亚硫酸氢钠搅拌,用氢氧化钠调节PH 至8-9,过滤,将滤液调PH至中性,加热煮沸,加入活性碳,再煮沸。
实验室废物处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废物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67e08fe770bf78a6529545a.png)
实验室的废液处理在监测分析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害人身安全和健康,因此,在具体监测工作中执行《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各污染因子处理方法如:1、酚:高浓度的酚可用乙酸丁酯萃取、蒸馏回收。
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2、氰:氰化物的稀溶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PH至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3%计),使CN氧化分解。
如含量高,可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加碱调PH至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分解。
3、汞:如打碎压力计、温度计或分析操作不慎,将金属汞散失在实验室里,必须立即用滴管、毛笔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的薄铜片收集起来用水覆盖,散落过汞的地面应撒上硫磺粉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扫干净,如果室内的汞蒸汽浓度超过0.01mg/m3,可用碘净化,即将碘加热或自然升华,碘蒸汽与空气中的汞吸附在墙上、地面上及器物上的汞作用生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然后彻底清扫干净。
含汞的废液可调PH至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清液可排出,残渣可排出,残渣可用熔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
4、铬:铬酸溶液如失效变绿,可浓缩冷却后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蕊漏斗滤去二氧化锰沉淀再用,失效的废洗液可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Cr6+至Cr3+,再用废碱液或石灰中和使其生成低毒Cr(OH)3沉淀。
5、砷:在含砷废液中加入氧化钙,调节并控制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
有Fe3+存在可起沉淀作用,也可将含砷废液PH调至8-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的沉淀。
、6、铅、镉:用消石灰将废液PH调至8-10,使废液中的Pb2+、Cd2+或Pb(OH)2 Cd(OH)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27、综合废水处理:实验的混合废液可用铁粉法处理,首先调节废水的PH为3-4,然后加入铁粉搅拌半小时,用碱调PH至9左右,继续搅拌10分钟,再加入混凝剂与助凝剂进行混凝沉降,清液可排放,沉淀以废渣处理。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188421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2.png)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01废液定义:1.过期的药品,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溶液及配置不当的溶液。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化学药液。
02化验室废液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药液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生产、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化验操作人员执行该管理制度,主管领导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03化验室处理废液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
2.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处置。
3.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
4.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残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
5.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6.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04废液的分类处理如下:1.化学废液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生物废液生物类废液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3.综合废液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05化验室废液的具体处理:1.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然后加碱中和,调pH值至6-8后可排出,少量废渣埋于地下。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2a6ea49b307e87101f69696.png)
处理方法[焚烧法]
①将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置于燃烧炉中燃烧。如果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烧。点火时,取一根长棒,在其一端扎上沾有油类的破布,或用木片等东西,站在上风方向进行点火燃烧。并且,必须监视至烧完为止。
6.3实验室废液的处理
针对实验室废液的化学特性进行废液处理,必须加以处理的废液的最低浓度、收集分类及处理方法见附件1。
6.3.1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
6.3.1.1含六价铬的废液
[注意事项]
①要戴防护眼镜、橡皮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②把Cr(Ⅵ)还原成Cr(Ⅲ)后,也可以将其与其它的重金属废液一起处理。
④因在强碱性下,两性金属的沉淀会发生溶解。故要注意其最适宜的pH值(两性金属沉淀溶解的pH值为:Al3+:8.5;Cr3+:9.2;Sn2+:10.6;Zn2+:>11;Pb2+:>11。但是,用共沉淀法处理时,由于产生沉淀的pH值范围相当宽,因而,在pH值为9~11的条件下,全都能完全沉淀)。
⑤中和剂与其用HaOH,不如用Ca(OH)2为好。因Ca(OH)2可防止两性金属的沉淀再溶解,且其沉降性能也较好。
因废液处理时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而产源分离及无害化处理对策为目前新的趋势,回收再利用不但可节省废液的处置费用,而且可获得回收的利润。
6.1.2.4化学处理
实验室储存有一些化学药品及器具,因此化学处理能力强,其中以中和方式最为简单,对于反应性的有害废液有许多处理可供选择。
6.1.2.5委托处理
⑥如果用碳酸钠作中和剂,还可使Ca2+、Ba2+等离子生成难溶性的碳酸盐而除去(pH=10~11)。
23-化学废液处置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23-化学废液处置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207b7db9b89680203d825de.png)
化学废液处置作业指导书
1、按照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桥梁
公司运行的“三体系”中环境管理体系的规定,对本检测中心各种化学废渣、废液进行有效的控制。
2、化学试验药品应单独隔离存放、储藏,做好警示标识,应专柜专
锁,专人负责保管,建立使用台帐。
3、化学室内的水源、电源、火源,电器线路的安装、放置应考虑与本
室所进行的化学试验相关联,注意安全位置。
室内尽量避免放置电炉、烘箱。
4、试验后所形成的化学废液废渣应集中放置,使用专用的密闭器皿、
容器盛装,对混装后将发生化学反应的废液切忌混装。
5、对化学废液、废渣的处置,倒弃,应会同公司安全与环保职能部门
的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统一处理。
禁止顺意倾倒、排放。
6、加强本检测中心所有试验人员的安全、环保教育,提高安全、环保意识。
定期检查化学废渣、废液的控制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7、检测中心须有应急预案,一旦如发现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化学废渣、废液排放的,应立即制止,最大程度降低对环保危害隐患。
8、对违规处置化学废液的,一定要调查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对有
关的人和事按管理制度进行处罚,造成较大影响和危害的,要上报有关职能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编写人:XX
审核人:XX
批准人:XX。
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
![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10b07ac770bf78a65295483.png)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一、化学沉淀法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铁氧体沉淀、电化学法和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法二、物理处理法包括吸附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蒸发和凝固法三、生物处理法包括絮凝法、生物吸附法及植物修复法一、化学沉淀法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通过过滤和分离使沉淀物从水溶液中去除。
常用沉淀剂:石灰、氢氧化钠、硫化钠等。
弊端:由于受沉淀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沉淀法往往出水浓度达不到要求,需作进一步处理,产生的沉淀物必须很好地处理与处置,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1、中和沉淀法:在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中加碱进行中和反应,使重金属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从而进一步分离。
此方法操作简单,但转移污染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2、硫化物沉淀法:向重金属废水中加入硫化物,使重金属离子同硫化物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析出常用的硫化剂为:硫化钠、硫化氢、硫化亚铁(最常用的)与中和沉淀法相比,重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要低于氢氧化物,沉渣含水量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但硫化物有毒,价格贵,硫化物沉淀颗粒小,易形成胶体。
3、铁氧体沉淀法:向重金属废水中加入FeSo4,重金属离子同FeSo4反应生成铁氧体晶体析出铁氧体通式:M2FeO4或MOFe2O3(M表示其它金属),呈尖晶石状立方结晶构造过程:a、FeSO4++Cr6+→→Fe3++Cr3+b、加碱后,过量Fe2++Fe3++Cr6+→→M(OH)r沉淀c、在60-80℃下通风氧化,一部分Fe(OH)2转化为Fe(OH)3,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铁氧体晶体而沉淀。
4、化学还原法:利用重金属的多种价态,在重金属废水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从而得到人们所需的价态。
这种方法可以使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向更容易生产沉淀或毒性更小的价态转换,然后再沉淀去除。
根据此法衍生出的“还原沉淀法”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还原剂:硼氢化钠、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等。
实验室化学废液、废弃物收集和处理作业指导书业指导书
![实验室化学废液、废弃物收集和处理作业指导书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00bab9527d3240c8547ef6a.png)
一.实验室废液、废弃物定义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实验室废液、废弃物是指在实验室所产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固态和液态废物,包括:1)实验后产生的废液2)固态、半固态的化学品和化学废物;2)原瓶存放的液态化学品;3)化学品的包装材料;4)废弃玻璃器皿。
二.废液和废弃物容器的要求1)一般的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使用中心统一购置的废液桶;2)强氧化性物质需使用原瓶;3)试剂瓶使用结实纸箱;4)其它固体试剂使用塑料瓶存放。
三.废液容器的贴标1)使用实验室平台统一制作的“危险废物标签”;2)收集前,在准备收集废液的废液容器上贴“危险废物标签”;3)根据要收集的废液的性质,在“危险废物标签”勾选对应的废物分类,一个废液容器只能选一种分类。
四.废液的收集1)分类收集:A.严格按照《实验室废液相容表》收集,在所有废液收集处张贴《实验室废液相容表》;B.按有机废液、强酸废液、强碱废液、其它无机废液等分类进行收集,废弃的试剂空瓶需清除瓶内内部试剂,然后整齐码放至指定的纸箱;C.剧毒废液须单独收集,禁止把几种剧毒废液混放在一个容器中,并应标出剧毒因子的含量(标记为g/L);D.强氧化的浓酸严禁直接倒入聚乙烯类的废液桶中,须使用原瓶回收;E.非化学废液严禁倒入废液容器中;2)防止遗洒:在收集时须使用漏斗帮助收集,以防止发生废液遗洒;建议收集时在废液容器的下方摆放防漏盘;3)作好记录:废液倒入废液容器后,在“危险废物标签”上写明倒入废液的主要成份或化学名称,危险情况(有毒、有害、腐蚀、易燃、易爆、刺激、石棉、爆炸),并填写相应的安全措施(防遗洒、防渗漏、防碰撞、消防沙、灭火器和吸酸棉等);4)停止收集:有机废液收集到废液容器的3/4,其他废液收集到废液容器容量的4/5时,该容器即为集满,须更换新的废液容器,。
五.废液的存放与处置1)废液容器满后,须在亚林所平台实验室废物处置联系人处登记相关的废液信息;2)必须存放在亚林所实验室平台指定位置;3)存放废液容器时,须拧紧瓶盖(先盖紧内盖,再旋紧外盖),整齐直立摆放;4)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废液容器倾覆;5)平台联系处置单位进行废液处理。
化学检测室化学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化学检测室化学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d86fdc66137ee06eff9188c.png)
检测作业指导JCZY 14 书化学检测室化学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了防止化学检测室内产生的化学废液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就进行排防对环境产生污染。
二、化学检测室内的化学废液处理方法:1、中和法: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
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再用pH 试纸检验,若废液的pH值在5.8~8.6之间,如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下排出。
2、吸附法:选用适当的吸附剂,消除一些有害气体的外逸和释放,对于毒害不大的气体或剂量小的气体,用木炭粉或脱脂棉。
对于难以燃烧的或可燃性的低浓度有机废液,用吸附性能良好的物质,让废液充分吸收后,与吸附剂一起焚烧。
3、稀释法:对实验中产生的大量废液,其中无毒无害的,采用稀释的方法处理。
4、沉淀法:对于含有害金属离子的无机类废液,加入合适的试剂,使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性的沉淀物,然后进行过滤,将滤出的沉淀物妥善保存,检查滤液,确证其中不含有毒物质后,可排放。
三、化学检测室内的化学废液处理措施:1、实验室中经常有大量的废酸液。
废液缸中废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维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至PH=6-8后就排出,少量滤渣可埋于地下。
2、对于回收较多的废铬酸洗液,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还可使沉淀,将沉淀埋于地下即用。
少量的废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成Cr(OH)3可。
江苏科瑞特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作业指导书JCZY 14 化学检测室化学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
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加入NaOH 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
量大的含氰废液碱液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CO2和N2。
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P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Na2S,使生成HgS沉淀,并加FeS04与过量S2-生成FeS沉淀,而吸附HgS共沉淀下来,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至0.02mg/L以下排放。
三废作业指导书
![三废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2746e4033687e21af45a946.png)
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3页实验室“三废”处理技术规定SEC/QC17-2011一、实验室废液及废固的处理1、含酸、碱废液的处理无机废酸、废碱,可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处理。
实验室中各类酸、碱的用量较大,因而可设置废酸、废碱液桶进行收集。
将含酸和含碱废液相互中和。
剩余的酸和碱,用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中和,用pH试纸检查溶液pH值至6.0~9.0时,即可排放废液。
实践证明,中和反应是处理无机酸、无机碱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含重金属废液及处理后废固的处理实验室废液除含一般低危害性金属化合物外,尚含有毒性大的重金属成分,主要利用化学药剂与之反应生成不溶解性沉淀物而分离。
实验产生的重金属废液经调节pH值至9.0~11.0时,能够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生成溶解度很低的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经过滤分离后,滤液可直接排放,残渣埋入地下。
3、含氰化物废液的处理开展氰化物项目分析需要配置氰化物标准贮备液、中间液和使用液。
用剩的氰化物使用液和含氰废液都是剧毒。
含氰废液只能在碱性条件下处理,以免气态HCN挥发而危害操作人员。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碱性氯化法:在含氰化物的废液中,先加入NaOH,调至pH值至10以上,再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钠,经充分搅拌,次氯酸钠将氰酸盐氧化成CO2及N2,使得氰化物完全分解。
4、含铬废液及处理后废固的处理含铬废液主要来源于铬酸洗液、重铬酸钾滴定废液和六价铬废液,一般以Cr6+及Cr3+存在,其中Cr6+溶解度高且毒性较大,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液中加入铁屑,将Cr6+还原成Cr3+,然后加入NaOH或生石灰,调节溶液pH值至7左右,使之产生Cr(OH)3沉淀,分离出沉淀后的滤液可直接排放,残渣经脱水固化后填埋于地下。
5、含砷废液及处理后废固的处理在含砷废液中加入生石灰,调节并控制pH值至8左右,可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待沉淀分离后,滤液可直接排放,沉淀物作为废渣处理。
6、含汞废液及处理后废固的处理作业指导书第2页共3页实验室“三废”处理技术规定SEC/QC17-2011先用NaOH调节废液的pH值至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沉淀剂与过量的硫生成硫化亚铁,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硫化汞吸附,静置,分离,过滤,滤液可直接排放,沉淀物作为废渣处理。
废液处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废液处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3fc4b100242a8956aece4be.png)
废液处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目的:
对各类废液进行处理,明确各种废弃物的收集、处置方法,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条件下,以实现各类废液再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的目的。
范围:
本规程使用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液。
职责:
健康安全环保科、生产部、车间、工程部、采供部全面负责对废液处理操作。
内容:
1、车间负责对产生的废液进行分类,对溶剂含量较高的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并上报生产部,器含量较低的,排入废水站进行处理;
2、废液中含有毒物质集中处理后,申报生产部,并有采供部负责运往有环保资质的处理部门进行焚烧;
3、生产部负责对公司废溶剂出售的提出,并做好记录;
4、采供部负责对废溶剂进行出售;
5、健康安全环保科负责对废溶剂的处理全过程进行监
督,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应及时通知责任部门纠正,并对其进行跟踪验证。
分析化学实验室常见重金属废液处理
![分析化学实验室常见重金属废液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cee72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0.png)
液中的Mn 2+就将转化成为Mn(OH)2,由此为基础在溶解氧的作用之下Mn(OH)2也会被迅速的氧化从而生产稳定的难溶物MnO 2,通过此方法就可以实现将Mn 2+去除的目标。
(2) 实验室含锰废液具体处理方法: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需要准备好碱以及待处理的含锰废液。
首先需要向含锰废液中进行碱的加入,通过此项操作能够将含锰废液的pH 调整成为>11.0,并且使用材料将其搅拌均匀进行静置过夜处理,将容器中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将其进行保存,将所得到的滤液使用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之后才可进行排放。
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pH对Mn 2+去除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讲当所处理的含锰废液pH 达到10.0数值左右的情况时,溶液中Mn 2+就能够完全形成Mn(OH)2然后进行过夜沉淀。
不过,当含锰废液中存在着NH 4+浓度过高情况时,那么会产生一部分Mn(OH)2会溶解在铵盐溶液中。
通过实验结果也显示,含锰废液当出现包含有铵盐的情况时,并且溶液的pH<11.0时,那么将会出现过夜静置沉淀不完全的情况,滤液中的锰含量超过了投放标准;但是当pH ≥11.0的时候,能够使废液达到排放的标准。
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化学实验室在进行对含锰废液碱处理的过程中应当适时记得进行pH 值的调高,保证过夜沉淀能够完全将含锰废液过滤完全,进一步避免出现含锰废液处理不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的情况[2]。
2.2 含铅、铋混合废液的处理通过络合滴定法连的使用对混合液中的Pb 2+以及Bi 3+进行连续的测定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化学实验,并且该试验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实验中,并且此项实验进行的规模以及次数非常多,必定会产生大量的铅铋混合废液。
铅自身是属于剧毒的重金属之一,除此之外铋盐因为自身储量较小的原因,在采购的时候价格较贵。
如果含铅、铋的重金属废液不经过处理就直接1 分析化学实验室对常见重金属废液的处理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化学专业的实验室数量越来越多,并且伴随着高端化工科技的发展,参与到化学专业实验中的科研人员也是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化学实验室使用频率以及规模的上升,化学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重金属废液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fa5fd104a1b0717fd5dd40.png)
实验室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1. 目的根据资质实验室要求,规范实验室废液处理,减少或避免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在保护环境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环保意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废液的处理,包括含有酸、碱、氧化剂、还原剂、无机盐类及重金属(铅、砷、镉、六价铬、汞)等废液。
3. 责任人员及职责3.1 检验人员负责将废液移入指定的废液收集桶内。
3.2 科室负责人综合管理。
4. 处理方法及步骤4.1 含有酸、碱及无机盐废液的处理4.1.1查明即使将酸、碱废液互相混合也没有危险时,可分次少量将其中一种废液,加入另一种废液中。
4.1.2.用pH试纸(或pH计)检验,使加入的酸或碱的废液至溶液的pH 约等于7。
4.1.3.用水稀释,使溶液浓度降到5%以下,然后把它排放。
4.2 含有重金属(铅、砷、镉、六价铬、汞)废液的处理方法及步骤。
4.2.1含铅的废液处理注意事项:含重金属两种以上时,由于其处理的最适宜pH值各不相同,因而,对处理后的废液必须加以注意。
镉的处理方法(氢氧化物沉淀法)[原理]用Ca(OH)2将Cd2+转化成难溶于水的Cd(OH)2而分离。
Cd2++Ca(OH)2→Cd(OH)2↓+Ca2+当pH值在11附近时,Cd(OH)2的溶解度最小,因此调节pH值很重要。
但是,若有金属离子共沉淀时,那么,即使pH值较低也会产生沉淀。
[操作步骤]1).在废液中加入 Ca(OH)2,调节pH至10.6~11.2,充分搅拌后即放置。
2).先过滤上层澄清液,然后才过滤沉淀。
保管好沉淀物。
3).检查滤液中确实不存在Cd2+离子时,把它中和后即可排放。
[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用镉试剂试纸法或检测箱进行检测;定量分析则用二苯基硫巴腙(即双硫腙)吸光光度法(见JIS K 0102 40.1)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进行测定。
4.2.2含铅的废液处理铅的处理方法(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原理]用Ca(OH)2把Pb2+转变成难溶性的Pb(OH)2,然后使其与凝聚剂共沉淀而分离。
三废作业指导书.doc
![三废作业指导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44f2bb74dd88d0d233d46aff.png)
一、实验室废液及废固的处理1、含酸、碱废液的处理无机废酸、废碱,可根据酸碱屮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处理。
实验室屮各类酸、碱的用量较大,因血可设置废酸、废碱液桶进行收集。
将含酸和含碱废液相互小和。
剩余的酸和碱,用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屮和,用pH试纸检查溶液pl【值至 6.0〜9.0时,即可排放废液。
实践证明,屮和反应是处理无机酸、无机碱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含重金属废液及处理后废固的处理实验室废液除含一般低危害性金属化合物外,尚含有毒性大的重金属成分,主要利用化学药剂与Z反应生成不溶解性沉淀物血分离。
实验产生的重金属废液经调节pH值至9.0〜11.0时,能够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生成溶解度很低的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经过滤分离后,滤液可直接排放,残渣埋入地下。
3、含氧化物废液的处理开展氤化物项H分析需要配置氤化物标准贮备液、屮间液和使用液。
用剩的孰化物使用液和含氧废液都是剧毒。
含氤废液只能在碱性条件下处理,以免气态HCN挥发血危害操作人员。
在实际工作屮通常采用碱性氯化法:在含氧化物的废液屮,先加入NaOII, 调至pH值至10以上,再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钠,经充分搅拌,次氯酸钠将氧酸盐氧化成CO?及使得氧化物完全分解。
4、含锯废液及处理后废I古I的处理含锯废液主要来源于锯酸洗液、重锯酸钾滴定废液和六价锯废液,一般以CF及Cr3F 存在,其-PCr6-溶解度高且毒性较大,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铭废液小加入铁屑,将CF 还原成Cr3*,然后加入NaOH或生石灰,调节溶液pH值至7左右,使之产生Cr (0H)3沉淀,分离出沉淀后的滤液可直接排放,残渣经脱水尚化后填埋于地下。
5、含硼废液及处理后废固的处理在含硼废液屮加入生石灰,调节并控制pH值至8左右,可生成硼酸钙和亚硼酸钙沉淀,待沉淀分离后,滤液可直接排放,沉淀物作为废渣处理。
6、含汞废液及处理后废固的处理先用NaOH调节废液的pH值至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沉淀剂与过量的硫生成硫化亚铁,将悬浮在水屮难以沉淀的硫化汞吸附,静置,分离,过滤,滤液可直接排放,沉淀物作为废渣处理。
含铬、汞、镉、铅、锌、锰、铜、银等金属和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处理规程
![含铬、汞、镉、铅、锌、锰、铜、银等金属和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处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fe25f71a26925c52cc5bf6f.png)
含铬、汞、镉、铅、锌、锰、铜、银等金属和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处理规程1 目的为了使化验室分析检验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废液达标排放,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产生的含铬、汞、镉、铅、锌、锰、铜、银等金属和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的处理,通过处理使这些废液达到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3 规程来源本规程根据《现代实验室安全与劳动保护手册》编制。
4 含铬废液的处理4.1 处理方法原理将含铬废液pH值调至3以下,加入亚硫酸氢钠,使其中的Cr(Ⅵ)还原成Cr(Ⅲ),调节废液pH值在7.5~8.5之间,使Cr(Ⅲ)形成Cr(OH)3沉淀析出(如果废液中还含有汞、银等金属离子,用Ca(OH)2制成石灰乳,调节废液pH值在8~9之间,使Cr(Ⅲ)形成Cr(OH)3沉淀,再加入NaHS,使汞、银生成硫化物析出)。
(1)……(2)4.2 操作步骤4.2.1 于废液桶中加入浓硫酸,充分搅拌,调整溶液pH值在3以下(采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
如果溶液已是酸性物质,不必调整pH值。
4.2.2 分次少量、边搅拌边加入固体亚硫酸氢钠,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为止。
4.2.3 如果溶液只含铬离子时,加入50 g/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7.5~8.5使Cr(Ⅲ)形成沉淀(注意:pH值过高沉淀会再溶解)。
废液放置一夜,将沉淀滤出(如果滤液为黄色时,要再次进行还原)、烘干并妥善保管。
滤液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检验总铬和六价铬,达到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直接排放下水道。
4.2.4 如果溶液中还含有汞、银等金属离子(如测定COD的废液),在用亚硫酸氢钠还原六价铬后加入制成石灰乳的氢氧化钙,充分搅拌使溶液的pH值为8~9,溶液澄清后加入适量硫氢化钠(以摩尔数表示的加入量相当于其中含有的可沉淀的金属离子的摩尔数),充分搅拌,保持溶液的pH值8~9废液放置一夜,将沉淀滤出、烘干并妥善保管。
理化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作业指导书
![理化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61abf2f61fb7360b4c65ab.png)
4.4.1原理:
Hg2++ NaS→HgS↓+ 2Na2+
Fe2++ S2—→FeS↓
4.4.2试剂:
硫化钠、硫酸亚铁、氢氧化钠、PH试纸
4.4.3处理步骤:
将含有汞的废液倒入塑料桶中,先将其PH调为7.0—7.5,加入过量的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沉淀;再调节废液的PH为8.0—9.0,加入硫酸亚铁与过量的硫化钠生成硫化铁沉淀,硫化铁沉淀可作为硫化汞的共沉淀而促使其沉淀。上清液倒入下水,沉淀物回收后交环保部门处理。
审
核
常洪
批
准
何泽民
批准
日期
2012.3.25
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BCDC/LH-01-2012
受控状态
受控
标题
理化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操作规程
修改状态
第3版第0次修改
第2页
共2页
4.3.1原理:
Fe2++ 6CN-→[Fe(CN)6]4-
Ca2++ [Fe(CN)6]4-→Ca2[Fe(CN)6]↓
3.职责
理化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熟悉本操作规程,按照本规程进行理化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并认真做好使用登记。
4.操作程序
4.1重金属废液的处理:
4.1.1原理:
Pb2++Ca(OH)2→Pb(OH)2↓+ Ca2+
Pb(OH)2+ CO2→PbCO3↓+ H2O
4.1.2试剂:
Ca(OH)2、PH试纸
4.1.3处理步骤:
2Fe2++ [Fe(CN)6]4-→Fe2[Fe(CN)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公司名称:山东丽泽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部门:实验室
编制日期:2016年1月
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废液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所产生的的废液达标排放,防止再次污染环境,保证人员安全,规范废液处理流程,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处理在线监测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以及实验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弃物及废样等。
3.工作职责
3.1 工程运维人员负责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废液的收集、运输;
3.2 实验室人员负责实验室废液的收集、存放,同时,做好在线监测设备废液的回收、登记、存放以及处理。
4.处理规程
(1)COD废液处理方法[氢氧化物共沉淀法]
操作步骤:
①在废液中加入硫酸亚铁,并加以充分搅拌,把Cr(Ⅵ)还原成Cr(Ⅲ),使废液变为蓝绿色。
②将固体NaOH加入上述废液中,调整 pH至 8~9(如果pH值过高,沉淀会再溶解)。
③将0.2%的阴离子絮凝剂调制好后加入到上述废液中,快速搅拌15秒,溶液经放置沉淀后,上清液经检测合格后排入下水道,废渣回收集中处理。
备注:
①如果含有螯合物时,往往不产生沉淀。
但是,本法可以除去少量的螯合物。
②按照本法处理,可使Fe、Mn、Cr3+、Ag及其它很多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③共沉剂也可以用Al
2(SO
4
)
3
或ZnCl
2
等物质。
④因在强碱性下,两性金属的沉淀会发生溶解。
故要注意其最适宜的pH 值(两性金属沉淀溶解的pH值为:Cr3+:9.2;Zn2+:>11。
但是,用共沉淀法处理时,由于产生沉淀的 pH值范围相当宽,因而,在pH值为8~9的条件下,全都能完全沉淀)。
(2)比色法氨氮处理方法[硫化物共沉淀法]
操作步骤:
①废液中重金属的浓度要用水稀释至1%以下。
②加入Na
2
S溶液,并充分搅拌。
③加入酸液,调整pH值至8~9。
④加入FeSO
4
溶液,然后放置一夜。
⑤用倾析法过滤沉淀,用二苯基硫巴腙(即双硫腙)溶液检查滤液确实不含重金属。
⑥再检查滤液有无S2-离子。
如果含有S2-离子时,用H
2O
2
将其氧化,中和
后即可排放。
备注:
除上述的处理方法外,还有碳酸盐法(可用含碳酸钠的碱灰浆)、离子交
换树脂法及吸附法(用活性炭)等。
(3)电极法氨氮、环科总磷、WTW氨氮处理方法[酸碱中和法]
操作步骤:
将上述种类废液倒至反应釜内,用酸或碱调节PH至6~8之间,排入下水道(因上述废液中主要成分为酸和碱)。
5.废液的排放
我公司所处理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的重金属有汞、铬、银,其排放标准如下: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总汞0.05
2总铬 1.5
3六价铬0.5
4 总银0.5
为保证公司所处理完的废液能够达标排放,处理过的废液在排放前做好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与记录,保证公司所处理的废液达标排放;当废液中重金属检测超标时,将废液返回反应釜重新处理,直至达标后方可排放。
6.安全注意事项
(1) 要戴防护眼镜、口罩、橡皮手套,穿胶鞋、白大褂。
(2)在进入废液处理室之前,应先提前半小时开风机;下午下班前关闭所
有用电设备。
(3)不要在废液处理室内长时间逗留。
(4)避免废液与皮肤直接接触。
(5)严格按照废液处理流程操作,避免误操作。
7.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1)突发事故:停电
事故现象:废液室内所有用电设备停止运转。
处理办法:关闭运转设备的用电电源,关闭螺杆泵入口阀、碱液槽出液阀、回流阀、压滤机入口阀;将反应釜内的废液导出,并清洗反应釜及其管线。
(2)突发事故:停水
事故现象:废液室自来水管断水,无法继续溶碱。
处理办法:关闭碱液槽出口阀,停止加碱;停止向下水道排放处理过的废水。
(3)突发事故:搅拌电机坏
事故现象:搅拌电机异响;转速异常;停转
处理办法:关闭搅拌机电源,检查原因,短时无法修复时,反应釜内的废液采用人工处理的办法处理。
(4)突发事故:螺杆泵坏
事故现象:螺杆泵异响;转速异常;停转
处理办法:关闭螺杆泵电源,检查原因,短时无法修复时,反应釜内的废液采用人工处理的办法处理;处理后清洗反应釜及其管线。
(5)突发事故:压滤机滤板间漏液
事故现象:废液从压滤机滤板间漏出
处理办法:检查漏液原因,打开压滤机滤板,重新安装滤布。
(6)突发事故:废液、碱液喷溅
事故现象:废液、碱液不慎喷溅到身上或眼睛里。
处理办法:喷溅到身上时,迅速脱掉衣服,废液接触到皮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废液喷溅到眼睛里时,迅速用大量水清洗,并及时就医。
(7)突发事故:废液桶破裂
事故现象:废液桶破裂,废液流出。
处理办法:进废液室前穿胶鞋、实验服、带胶皮手套,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废液泄漏时,迅速躲开,防止废液溅到身上或脚上;用酸或碱中和地面上的废液,将处理过的废液引入下水道,用大量水冲洗地面,打扫地面卫生;废液溅到身上时按废液喷溅事故处理办法处理。
(8)突发事故:废液中放出有毒有害气体
事故现象:废液中放出硫化氢气体
处理办法:废液在处理过程中,如果操作不慎,废液中会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废液室内有安装的硫化氢报警器;当闻到废液室内有硫化氢气味或硫化氢气体报警器报警时,迅速离开废液处理室;待硫化氢气体散去后再进入废液处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