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动的结果。语言器官任一方面的损伤或先天发育不良便会使人丧失语言能力,但不一定或不会使人丧失思维能力。这表明思维与语言是不能等同的,甚至语言也不是思维的必要工具。3.从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来看,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思维结果;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标志和被标志的关系,二者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的,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同一事物可以赋予不同的符号或标志,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4.从思维和语言的构成因素来看,思维的基本因素是概念,语言的基本因素是词。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的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而同一个思想又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5.从思维和语言的规律或性质来看,语言的语法规则与人类的思维规律不同。语法规则因民族而异,具有民族性、区域性。而思维规则不然,具有全人类性,只要是大脑发育正常的人,不论任何民族、任何职业或性别,其思维都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
●如果说“思想家必然是语言大师”,然“搬弄是非”者未尝不是“花言巧语”。我以为,
语言并不分“高低贵贱”,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换过说,也就是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曾经论证过的: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不是某一个阶级所创造的,而是整个社会、社会各阶级、世世代代的努力所创造的;语言创造出来是为了满足社会各阶级的需要。
2.然若看一人之是否称其为“思想者”,不仅仅要体味其语言,更要体味其“精神实
质”。语言的外在形式是知识的,内在实质是精神的。语言的发生者,是泛泛的、花言巧语的搬弄知识的冬烘还是另辟蹊径、有独到见解的大师学者,不是靠语言“听”出来的,而是靠思维“辨”出来的。
3.语言是思维意识的外化表现,倘若一个人语言能力不佳,并不意味着思辨能力不
强,那么,这个人的思辨能力就无法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虽则有着思辨的“感受”,但是“有口说不出”。然而,在思维“内容”(思想)的实质上来讲,这个人的确是个思想家。如若语言为思想的传播成为可能性,使思想的成果不断显现,使思维不断的进步,那么这个人在一个思维的“事件”中--而不是在思维的全过程中--是可以被证明为思想家的。因为,既然思维可以脱离语言独立存在(见《语言思维和语言接触》),则在一个单独的思维“事件”中,思想成果的传承性就可以不被考虑了,那么这个人的单纯的思维虽则不通过语言(可以通过文字),但“他是思想家”
的这个命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4.语言是思维外化的表现形式,是思维“内容”的交流工具。思维的内化不是语言本
身,而是思维运作所产生的“感受”,人们进而便产生了交流的冲动,从而产生了语言。
假设一个婴儿,家长从小教育他(假设他只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说“孬”为好的含义,而“好”为孬的含义,那么他长大以后,在表达“好”的这个含义时,便用“孬”
的字词,反之亦然,这便是在语义上把常识颠倒了,但他所表达的实质的东西(思维的“内容”)和常人是相同的(虽然常人不可能不误解他)。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说明,一定的语义并非“天生的”与一定的语言相对应,语言并不代表思维本身,而只是思维“内容”交流的外化工具;在不考虑词语语义的“对象性”和“确定性”的情况下讲,任何言语可以表达任何思维的内容,任何思维的内容可以通过任何语言字词来“表述”。
5.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词不达意”?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思维了,但我们在现有的语
言范畴内找不到与此思维“内容”相匹配的语言。我说,哲学是最让人词不达意的学科,哲学所研究的在常识语言中很难有对应,哲学的语言需要再造,这就产生了“术语”。
然而因为“再造”,却使之变得很难普及,因之让人感到费解。但也不得不再造,否则就表达困难(即便再造了有时也会表达不好),这是矛盾的。
6.在仅仅产生了简单语言的原始社会,人们也是有抽象思维的(宗教和艺术的观念),
那么简单的语言对于产生抽象思维有多大作用的问题,怎么来证明?是语言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还是抽象思维需要创造语言来表达?抑或它们是相互作用的?
我说,不是语言使进一步思维成为可能,而是进一步思维需要语言的“陪嫁”!如若先没有进一步思维,则创造语言的动力何来?所以,思维是在语言之前的,而不是在之后,思维为语言的创造提供了可能和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思维决定了语言,而不是语言决定了思维。
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与动物有所区别的主要因素之一。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思维同样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之所以与动物的思维有根本的区别,是它借助语言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地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是心理活动,是一种心理过程,它的发展同样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对语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