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图形的运动

一、教材内容和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苏科版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第二节的内容,主要研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的基础部分的初始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积累一些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图形的形成过程和图形运动的方式平移、翻折、旋转.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平移、翻折、旋转为后续研究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等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解决动点,全等等问题提供了解题策略和方法。本节课从生活现象中感悟点、线、面运动后得到的图形,渗透了转化思想,拼图的实验操作体会“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渗透分类的思想,这些重要的思想方法无论在今后的学习还是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本节课需要学生观察、猜想、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灵活地解决图形问题和实际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因此,本节课无论是知识的传承,还是能力的发展,都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形象.

2.通过实验操作,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

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的过程,感悟分类、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的素养.

2、教学目标解析

由于学生是生活在三维空间的,因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从立体图形开始的,他们认识图形的方式和过程,应该是观察、操作、想象、推理.因此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可以从图形运动变化角度描述点、线、面、体的关系,并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从直观上感悟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并通过让图形“动起来”,感悟三种运动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在数学实验中体会分类转化的思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图形分类,感悟图形的运动转化为点的运动.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和五年级已经接触图形的运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会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旋转,能从图形运动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可以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另外,我校学生从七年级入学开始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迅速发展,所以学生已具备学习本节课必要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但七年级新入学的学生空间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还很薄弱,语言的表述也不是很准确.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估计学生能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但在描述实验操作的方法或者技巧时,表述不清方法总结不到位。如: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研究三种运动时,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平移、翻折、旋转的区别和联系.

所以,为了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困难环节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

教学难点:平移、翻折、旋转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策略分析

1、教法

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以“活动”为主,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学法

数学实验

3、学具

个人:课本,学习单,黑色笔,铅笔,量角器,直角三角尺,回字形纸,剪刀.

小组:材料袋,白板,磁钉.

4、教具

线面体形成仪,直角三角尺.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示意图

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学情,本课的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如下:

教学过程

1、认识“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活动一 观察思考

播放一段视频: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着有趣的数学现象,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设计意图】生活中点线面体的例子很多,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儿童的特点,视频将课余生活中常见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例子整合在一起,以动画的形式,与学生已有认知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师生活动】

问题1:将笔尖、乒乓球看成一个点,在运动过程中,形成怎样的图形? 问题2: 将时针、玻璃刷看成线,在运动过程中,形成怎样的图形?这个现象如何描述?

问题3: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视频充分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例子之后,先鼓励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几何图形的三个基本要素——点、线、面,并用自己语言描述这一现象,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再引导学生举出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丰富对它们的直观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想一想

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

2、直角三角形纸板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

3、半圆纸板绕着它的直径旋转1周,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师生活动】

这个环节的实施分成三个层次:

1.类比“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猜想“面动成体”.

2.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将熟悉的数学课本、直角三角尺、量角器抽象成对应的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面动成体”.

3.适当拓展:直角三角形纸板绕它的斜边旋转1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教师借助教具线面体形成仪器,进行演示,解决学生的困惑,同时也验证了学生之前的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与教师教具线面体形成仪直观演示,发现“面动成体”.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

2、认识“翻折、平移、旋转”

活动二动手操作

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相等的边拼在一起.

(1)你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

(2)小组合作,尝试将所得图形展示在白板上.

【师生活动】

这个环节的实施分成两个层次:

1、同桌两人合作动手拼一拼直角三角尺,拼图过程中感悟拼图的技巧和方法.

2、四人小组合作.将所得结果用磁钉固定在白板上,借助白板可以呈现拼图的结果,得到六种不同的平面图形,继而感悟分类的思想.

【设计意图】采用身边熟悉而简单的三角形拼图,学生经历了思考、拼图、分类、总结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感悟“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活动三合作交流

1、观察图中三角形,如何将图1旋转到图2所在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