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幼儿图画文学
幼儿文学 8第八章 图画书
第二节 图画书的形式构成
扉页是图画书正文开始前的一页, 一般会重复封面上出现过的书名、 作者以及译者、出版机构的名称。 有的扉页上还有作者的简介以及本 书的获奖记录等。
扉页上一般也包含图画,它有时 是正文中的一个画面,有时则是单 独创作的。扉页上图画的功能与封 面图画相近,主要是提示作品的主 要角色、基本事件或情感基调等。
1. 一般图画书,也称 为无字书或者无文图 画书,是指作品的正 文部分客观上不出现 任何文字的图画书。
2. 一般图画书,又称 为有文图画书或者图 文并茂图画书,是指 图画和文字共同表现 内容的图画书。
第一节 图画书的含义与类型
二、 图画书的类型
(二) 文学类图画书、知识类图画书
1. 文学类图画书 文学类图画书是包含情节、主题、角色、环境等文 学要素的图画书。 其一,故事类图画书。 其二,非故事类图画书。
2. 尝试创编一本适合幼儿阅读欣赏的图画书。可以 与同学合作。
图画故事书中的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是粗线条的,具 有一定的空白,需要画面的配合,才能具体、充实起来。
优秀的图画故事书,其图画与文字是互动互补的,如果 缺少了其中一方,另一方的表现力就会受到影响,整个作品 意义与情感的传达就会不完整。
第三节 图画故事书的特点
一、 图文共同讲述故事
鳄鱼
我真的不想看到他…… 但是我非看不可。 啊! 我一定得去吗? 我好害怕…… 我一定要勇敢。 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哎呦!!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但是生气是没有用的。 不用太久…… 咻…… 多谢您啦!明年再见。 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他…… 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第七章 图画书
2、激发兴趣,乐于阅读兴趣的产生这是阅 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也有的图画书需将封面和封底连起来看。 如《11只猫做苦工》。
第一节 图画书的概念
图画书是当代幼儿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图书门类, 也是最能体现幼儿文学艺术特性的文体样式之一。 它在早期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 “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 图画书是将图画作为一个重要的表意元素运用于 文学表现的一个特殊的儿童图书门类。 广义的图画书包括各类含有插图的童书。 狭义的图画书是指由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 整故事的图书。
一、什么是图画书
对于国内读者来说,图画书是从20世纪90 年代起才逐渐被人们普遍熟悉和接受的新 兴儿童文学门类。 而这一时期,作为世界儿童图画书源头的 欧美图画书已经走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其间,人们对于图画书的理解也发生了许 多重要的变化。
早期,图画书的内涵比较宽泛,其中包括 许多带有插图的儿童读物,比如出版于 1744年,被认为是早期图画书代表作品之 一的约翰纽伯瑞《迷你口袋书》,就是一 本配有插图的故事书。 今天,“图画书”作为一个概念术语,指 的是那些主要是通过图画以及少量文字来 讲述故事的图书。在最优秀的图画书里, 图画和文字在一本书的阅读体验构成中扮 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第七章 图画书
一、幼儿图画书的概念
1、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文学是指用图画或以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 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一种。
儿童文学作品形式不同的称呼:绘本、图画读物、 图画文学
我国称之为“图画书”,在英国称为 “picture book”,日本称为“绘本”。
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 或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而且图画书是一个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 “神秘地图”。图画书中的每一样东西都 可能成为故事信息的来源。因为无论是封 面、扉页、还是环衬都是图画书的作者都 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
学前儿童文学之幼儿图画书和卡通读物教学课件
图画书的图是什么图?
1、与影视、连环画书、卡通书、美术 作品的图像不同
2、图画书图画的艺术表现
(1)图画“动作第一” (2)图画的隐喻
笔记
(3)图画的视觉效果
(4)图画的色彩表现
(5)图画的连续性
(6)图画的叙述节奏
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 以插图帮助儿童从完全读图进入到纯文学 的阅读中,起到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作用;
图画书的作用
• 梅子函:“一个孩子,尤其在今天的社会, 没有看见,阅读过图画书,会是一个很大的 遗憾,是童年不完整的表现,和没有看见过 玩具一样,没有看见过草地一样。图画书实 在是一个很特别的花园。”
• 作用: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 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 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 儿童绘本的本质是讲述故事 • 培利·诺德曼 ;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
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 的故事。 • “画”是绘本的生命线,儿童凭借图画来读懂故事的 脉络或者理解图画提供的知识、信息,因此绘本的画 不是插图,它不是只为了表现文字已经表白的那部分 内容,不是作为文字的“助手”来出现,而是它本身 就是一个完整的创作,它的内涵甚至比文字讲述的更 丰富。 • 绘本通过视觉来吸引孩子,绘本中的绘画虽然可以作 为独立的绘画作品来欣赏,但它不仅仅是通过线条和 色彩的配合或对于构图和形式审美而引起孩子的愉悦, 儿童读绘本,首先是在画上看出故事或知识、信息, 这是儿童读书的最初入口,画引起孩子的兴趣。如果 画上表现出故事,孩子的眼睛是会发现它的。
图画书相关概念
• 绘本(日本、台湾) • 图画书(内地) • 类型;文学类图画书;知识类图画书 • 儿童图画故事书(儿童图画故事书或儿童绘
图画书发展史 中国图画书简史(婴幼儿文学课件)
• 郑振铎先生的《河马幼稚园》 还被认为是“现代儿童文学史 上最早的长篇童话之一”。
• 20世纪 30 年代,赵景深先生 又成为继郑振铎先生之后创作 图画书最多的作家,一共创作 了包括《哭哭笑笑》等在内的 54 个儿童图画书。
• 作家许地山提供了部分儿童歌曲,他的哥哥许敦谷为 刊物画上插图。后来,经郑振铎的竭力动员,叶圣陶、 赵景深、顾颉刚、吴天月等青年作家纷纷为该刊供稿。 尤其是叶圣陶,越写越多,也越写越好,最后结集为 《稻草人》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影响很大。 鲁迅曾撰文称:“《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 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张乐平漫画《三毛流浪记》
• (三)改革开放至 20 世纪末(1978-1999)
• 1979 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小蝌蚪找妈妈》
• 1994 年新蕾出版社出版的郑春华文、沈苑苑绘画的 “大头儿子系列故事”(共 4 种),杨永清的《神笔 马良》、刘巨德的《九色鹿》
• 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老虎外婆》,1982 年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好乖乖》,湖南少年儿童出 版和海南出版社共同推出的“黑眼睛丛书”(共 10 种),这些作品的绘法还是较“中国化”,一般采用 的工笔、素描、水彩、水墨等绘画手法展现
• 还出现了《连环画报》等刊物,由连环画出版社创办,是 画家的手绘作品。
• 华君武黑白画《大林和小林》
• 张光宇装饰画《神笔马良》
• 严折西钢笔画《小公鸡历险记》
• 20世纪50年代起,处于儿童图画书创作萌芽阶段的中国 也出现了朱成梁、俞理、何艳荣、王晓明、蔡皋、陈宗 耀、杨永青、岑龙、李娜等一批优秀的作家。
• 2001 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汤素兰撰文的“笨狼的故事”系列(共 6 种),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 》第六章 幼儿图画故事done
形象:注意人物的面部表情,喜欢用夸张的手 法。 画面:需把主要内容放在中间,画面的背景 要简单 色彩:考虑到幼儿年龄,多用他们喜欢的鲜 艳色彩,精细把握画面上的各种事物。 一、对图画的要求 (一)富于儿童情趣 富于幼儿情趣的图画能触动幼儿感情,引起 共鸣。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具有幼儿生活 气息,或是他们凭借生活经验就能想象、理 解的情景。这样的画,很容易唤起幼儿的记 忆,激发幼儿的感情。
以幼儿为主要读者的图画故事,必须具有浓 郁的趣味性,就是幼儿情趣视觉化的艺术表 现。
第四节 幼儿图画书的创作
文字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有文图画故事的中的文字, 一是无文图画故事中的构思。二者要求要符合幼儿的 兴趣、爱好和接受水平,符合幼儿文学语言的要求。 图画故事书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与图画故事书沟通、 对话、交流的过程,是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图画 故事,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 。” ([日]松居直著) 图画故事的文字首先要有“可视感”,文字在图画中 易于表现。同时,文字还要富于动感
(六)有节奏感 图画书中图画结构线索的展开,同文字
的要求一样,要有开头、高潮、结尾的 连接与变化。表现这种连接与变化可以 有很多手法。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完整 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
这是一只蓝色贪吃的小小鹅。
早上,他吃米饭碗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说好
吃。
波波来看山羊,顺便把尖嘴戳进他的食槽里。
第三节 幼儿图画书的分类和特征
一、图画书的分类 幼儿图画书最早包括文学性图画故事,也包括非文 学性的知识型的图画故事,如幼儿识物画书、百科 知识画册等。根据文字的有无,可分为无文图画故 事和有文图画故事。
(一)无文图画书
幼儿图画书
❖ 《我不知道我是谁》——对自我的认识
精选课件
◆对儿童的智力培养的作用 。 ❖ 图画书是视觉参与性最强的综合性艺术,
它通过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以提供 可视性视觉形象或简要的文字叙述进行 文学传达,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论是 对儿童的观察力还是想象力、思维力乃 至创造力的培养都极有益处。 ❖ 《爱心树》 的心智开启作用
列奥尼的《小蓝蓝和小黄黄》以抽象的描 画方式表现出其独特的创意 。
布尔纳的《小兔子》系列和《小鸟》体现着 他单纯绘画的特点。
威廉·史塔克的《驴小弟变石头》:一个以 爱与亲情为主题的故事。
精选课件
❖ 日本的图画书 : ❖ 20世纪中期,随着欧洲图画书在日本的译
介,日本的图画书开始复苏并很快活跃起来。 ❖ ◆译介引进的欧美图画书作品,为日本图画
中国图画书发展概况: 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发表《河马幼稚园》、 《爱笛之美》、《两个小猴子的冒险》等46篇 长短不一的图画故事,其中长篇童话《河马幼 稚园》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中最早也是最长 的童话图书。
1949年以后,我国的图画书从总体上呈现出中 国式的发展特点,表现在它实现以教育为指归 的助读作用、文学推广和普及作用以及文、图 分家的创作形式。
❖
——彭懿
精选课件
❖ 图画故事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幼儿文学的 含义,它变单纯的文字表现故事内容为 用图画为主要表现故事内容,变耳朵听 故事为眼睛看故事,是一种适合幼儿直 接阅读的“视觉化幼儿文学”。
精选课件
❖ 图画在幼童文学书籍中当然并不是装点 门面,也不仅是说明内容,而是作为主 体来表达思想的。它比文字更形象的诉 诸幼童的感官。
精选课件
❖ 表现二: ❖ 设立了图画书奖项和机构 ❖ 1955年英国设立了格林纳威奖; ❖ 1965国际儿童图书协议会(IBBY)设立了
幼儿园图画教育参考书目
幼儿园图画教育参考书目幼儿园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图画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发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素养。
因此,选择适合幼儿园儿童的图画教育参考书目非常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就幼儿园图画教育参考书目进行详细介绍。
1.《大胆创造,自由画》作者:本田静子这是一本适合3-5岁幼儿的图画教育参考书,由日本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本田静子所著。
该书主张给孩子自由的画画时间,以鼓励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除了普通的色彩、绘画技巧等方面,还探讨了儿童的天赋、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等方面。
2.《浴室墙绘画100例》作者:青木玲子该书的作者青木玲子是一位来自日本的墙绘师,此书收录100例幼儿园浴室的墙绘作品,以及制作过程、材料和技巧等详细介绍。
这些墙绘用色彩鲜艳明快、造型生动、充满童趣,非常适合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画葫芦娃》作者:吕祖谦这是一本适合5-7岁幼儿的绘画教育参考书,由吕祖谦编著。
书中包括了葫芦娃绘画历史、素描基础、葫芦娃造型构成、色彩运用、画作分析等内容,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葫芦娃文化,并在画葫芦娃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4.《画花猫》作者:红卫该书适合3-5岁幼儿,由红卫编著。
书中介绍了花猫的形态、色彩,以及其它猫的形态和不同表情的表达方法,还配有花猫的图片和步骤演示,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花猫的美丽和可爱,并在学习画画中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童心小康》作者:秦藤这是一本适合幼儿心理教育和美育教育的书,适合4-6岁儿童。
该书主要围绕“帮助孩子保护心灵健康”这一主题展开,通过知识科普、文学散文、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和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美感。
6.《开心手工》作者:陶伶该书内容面广,涵盖了手工制作、塑料积木、拼图雕塑、绘画涂鸦等多种创意活动,适合3-6岁幼儿。
书中通过精美的插画和详细的教程,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耐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图画书发展史 世界图画书简史(婴幼儿文学课件)
繁荣兴盛期
• 1902年[英]比阿特丽克斯·波特(“现代绘本之母”) 《彼得兔的故事》由费德里克·沃恩公司出版, 现代图画 书的开山之作,图画书进入新纪元的里程碑之作。
• 动物形象生动传神、叙述风格简练。
• 彼得兔生动如所有的孩子的缩影,调皮可爱,对什么东 西都充满了好奇,整个故事内容跌宕有致,充满了童趣, 画面温馨古典,淡黄色的主色调处理恰到好处为读者营 造出一个温暖的世界。
• 1984年,安野光雅再度获得“国际安徒生插画家大奖” , 至此,日本图画书正式走上世界舞台。
• 《旅之绘本》、《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
• 插画都是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木版作 品
• 其中一幅描绘孩童阅读的画面十分美 妙。四个胖墩墩的小伙伴或半蹲张望, 或歪坐喝汤,或相互依偎阅用隽永的诗 意将日常一幕凝固在时间中
探索萌芽阶段( 雏形期)
• 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专为儿童编绘的 第一本儿童图画书《世界图解》在纽伦堡出版,是西方 世界第一本有插画的儿童书。
• 沃尔特·克雷恩认为,图画故事书 的图与文是和谐一致的整体。他 的图画书故事也遵循了这个理念, 非常注意精细的装帧设计,线条 细腻,风格沉着且趋于静态,代 表作品有:《婴孩的歌剧》和 《幼儿伊索寓言》系列丛书。
• 画风古典优雅
凯特·格林纳威(Kate Greenaway 1846-1901 )
• 1877 年,儿童歌谣集《窗下》
• 这是一本引导大人读给孩子听的图画书,把图画书 的作用再度推向了更深层次的高峰,不再局限于 “儿童的立场”,而是站在这一立场上开启了“亲 子教育”的大门。
• 1929年获得了由美国图书馆学会设立的纽伯瑞银奖
日本图画书作家
• 1980 年,赤羽末吉获得了“国际安徒生插画家大奖”,他 也因此成了第一位获此大奖的东方人。代表作有《追、追、 追》、《苏和的白马》、《鹤妻》等
幼儿园亲子共读:儿童文学与图画书阅读案例
幼儿园亲子共读:儿童文学与图画书阅读案例亲子共读是指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和共享的阅读活动。
在幼儿园阶段,亲子共读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认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亲子共读,家长不仅能够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还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在亲子共读中,儿童文学和图画书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它们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够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探讨幼儿园亲子共读中儿童文学和图画书的重要性,我们将以几个典型的案例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 《小熊和小鼹鼠》(The Bear and the Mole)这本图画书以小熊和小鼹鼠的友谊故事为主线,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插画展现了友情和包容的重要性。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来引导孩子思考友情、包容和相互帮助的意义,从而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情感和道德的熏陶。
2. 《小马加油:学会拥抱自己》(Little Horse: Dances with Himself)这本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小马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通过勇敢和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可以借助这个故事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面临困难,但只要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这能够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启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
3.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小王子在星球之间的冒险故事,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对友情、爱情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名言段落,引导孩子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阶段的亲子共读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认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文学和图画书作为亲子共读的重要阅读材料,能够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思维能力。
大班图画书文学活动教案反思
大班图画书文学活动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大班图画书文学活动教案反思引言:大班图画书文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图画书的阅读和相关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本文将对一堂大班图画书文学活动进行反思,以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和改进方向。
一、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交互动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图画书,内容生动有趣。
2. 准备相关的教具和材料,如图画书、图片、卡片等。
3. 设计活动环节,包括故事导入、互动讨论、创意绘画等。
三、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 选择一本引人入胜的图画书,向幼儿介绍故事的主题和人物。
- 利用图片或手势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互动讨论:- 在阅读过程中,及时停顿,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 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创意绘画:- 根据故事内容,提供绘画材料,鼓励幼儿进行创意绘画。
-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四、教案反思:1. 教案有效性评估:- 教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是否表现出对图画书的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是否得到了提高?2. 教案改进方向:- 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更适合大班幼儿的图画书。
- 增加互动讨论的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 引入多种形式的创意活动,如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丰富教学内容。
结论:通过对大班图画书文学活动教案的反思,可以评估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不断优化教案设计,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教学质量。
幼儿文学,第六章图画故事
第一节幼儿图画故事概述幼儿图画故事,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用图画的方式来表述故事,并适合于幼儿阅读的一种文学样式。
他与文字故事的不同就是表述的主要方式不同,虽然他有时也用文字,但文字只是辅助手段,离开了图画文字就不能当独立存在,离开了文字图画还可独立存在,但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损害。
他是图画与文字交融互动,使之产生1加1大于二的效果。
幼儿图画故事与带插图的文字故事也不同。
图画故事中的图画是表述故事的主体,它具有文字故事中文字的功能,既有叙事表情的作用,插图的故事虽然也插有图画,但插图只是是文字故事时更形象具体。
在欧洲十七世纪就有幼儿图画故事书出版发行,此后则更加繁荣。
在我国,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有不多的幼儿图画故事,郑振铎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开拓者,其1922年创办的《儿童世界》发表了一些儿童故事,为此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早期教育受到重视,幼儿图画故事的创作和出版则更加繁荣昌盛。
第二节幼儿图画故事的分类第三节幼儿图画故事的特征。
一、可视性文字故事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性,但其形象是以语言为中介,图画故事与之根本不同,主要是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画面构成完整意义的故事。
图画故事是以画面形象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觉,不需通过文字转换成头脑中的图像,减少了理解故事内容的难度,这很适合幼儿感知觉和知觉思维的特点。
这种可视性的图画具有开放性,再造性思维性质,能给幼儿多角度,多层面的感受和想象的空间。
二、跳跃性图画画面具有静止性凝固性的特点,这与故事情节的流动性相矛盾,这就要求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接要实现情节的完整性和结构的整体性,也就是将一个一个静止的点连成线,以复活故事流动性的本来面目。
而点与点之间,肯定留下了情节间的空白。
读者要从一个点跳跃到另一个点,这跳跃的过程就是填补空白的过程,也就是与文学语言的延伸过程。
因为图画故事的外部形态是画面,但它的内在基础是文学,跳跃性特点就满足了这种文学的要求,由于要跳跃思维,而这跳跃思维的基础是画面,所以又能训练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幼儿图画书中的文学要求不包括
幼儿图画书中的文学要求不包括幼儿图画书是以婴幼儿为主要对象,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艺术形式。
在这种图画书中既有图画又有文字,它们相互配合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这是图画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第一是形象的直观性。
以文字为载体的幼儿文学故事虽然也具有形象性,但幼儿图画书更为形象直观。
其中画面所展现的人物、动作及环境都是十分具体形象的,都能让幼儿感到逼真传神,生动有趣。
图画书的图画作为艺术,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要有“创意的构想,趣味的情境,新颖的技法,和谐的版面,美感的造形,独特的风格,精巧的印刷配合等创作要素”。
可见,图画书中的图画决不能因为读者对象是幼儿就降低了艺术标准,相反,需要更高的创作技巧。
图画书的图画要吸引幼儿,就应该具有“新”和“奇”的特点。
在适合他们接受的前提下,要做到新颖、新奇、有趣。
同时,适度的夸张、鲜艳的色彩、富于动感都是增强形象性的手段。
第二是整体的传达性。
图画书的图画要具有整体感,能够完整地表达故事的内容,做到小读者“看画就能明白故事”。
图画书要发挥讲故事的作用,必须注意文字与画面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使之具有连续性,这种衔接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由于故事所表现的时间、空间、人物变化等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画面来实现,如果画与画之间跳跃性太大,幼儿就很难看下去。
第三是画面的趣味性。
以幼儿为主要读者的图画书,必须具有浓郁的趣味性。
这种趣味性,就是幼儿情趣视觉化的艺术表现,画面应让幼儿感到亲切。
图画书的趣味性主要通过画面来表现,色彩、线条、构图的各个环节都应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
这种趣味性有时并不需要通过夸张的造型和浓烈的色彩来表现,优秀的图画书有许多都是具有素描写实风格的。
常以“甜、俗、浅、陋”来表现图画书内容的作者,实际上并未真正了解幼儿的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
第三节 幼儿图画故事分类
幼儿图画书最早既包括文学性的图画读物,也包括非文学性的 知识型的图画故事,如幼儿识物画书、百科知识画册等。
近年来,幼儿图画书的概念,逐渐缩小为:故事性图画书(包 含情节、主题、角色、环境等文学要素)
根据画面多少:可分为单幅图画书、多幅图画书、连续图画书 根据色彩:彩色图画书、单色图画书 根据文字的有无:可分为无文图画故事和有文图画故事。
25
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 彼得那天晚上还是病了。
26
4、二次大战期间,大量人才流向美国。美国图画书领先于 其他各国。 列欧·列奥尼《小蓝和小黄》,打破以往追求“形似”的绘 画方式,是抽象的绘画方式取得成功。 5、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形成图画书热。 6、20世纪80-90年代,台湾的图画书创作也开始崛起。 7、凯迪克奖、格林威奖和国际安徒生图书奖是全球儿童图 画书最重要的三大奖项。
甜西201瓜9-1-。30 到了晚上,他就胃20痛19-1起-30 来!
60
2019-1-30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
毛毛虫啃穿了一片可爱的绿树叶,这一
回他感觉好他也不再是一条小毛虫了。 他是一条胖嘟嘟的大毛虫了。
他绕着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做“茧”的小房子。他
67
一、无文图画故事 完全用图画表现内容的故事,无文图画故事一般情节简单, 篇幅短小,内容单一浅显,富于幼儿情趣,有助于促进幼 儿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有文图画故事 图画和文字相互配合而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图画书中常 见的一种形式。其中包括: 一种以图为主,只有少量的文字,文字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种是图文并茂,文字较丰富,是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
23
彼得飞快地窜下了手推车, 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他笔直不打弯地穿过了那些黑醋栗的灌木丛。 可是彼得已经不在乎了,他哧溜一下就从大门底下窜了出去, 终于平安无事地回到了菜园外面的树林里。 权且充当一个稻草人,用来吓唬那些过路的山雀。
24
彼得这时却在不停地奔跑, 一边跑,一边惊魂未定地往后瞧, 直到他跑回了无花果大树底下的家里。 一回到兔子洞,就一头栽倒在柔软的沙土地板上, 闭上了双眼。他的妈妈正忙着做饭, 看到彼得又没穿衣服跑回家来,她感到很奇怪。 这已经是两个星期来, 他丢掉的第二件夹克衫和第二双小鞋子了!
5
☻图画故事是以幼儿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一种的儿童
文学样式,它是绘画和语言相结辅,或全部用图 画表现故事内容。
6
二、幼儿图画故事的发展概况
1、第一本真正为儿童编绘童话故事并出版发行的是捷克斯 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这是一 本儿童百科全书,为世界最早的儿童图画故事而载入史册。 2、18世纪,英国伦敦出版商约翰、纽伯瑞创建世界上最早 的儿童图书出版社“圣经与太阳社”,把儿童的快乐与图画 故事联系起来。 3、19世纪,英国出现了散味接触的图画故事作家,及一位 英美儿童熟知的女画家比特克斯.波特(1902年出版《兔子 彼得》——图画故事发展的里程碑,世界上最畅销的儿童图 书之一。)
2019-1-30
54
他四下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星期一,他啃穿
2了019一-1-30个苹果。可他还是觉2019得-1-3饿0 。
55
2019-1-30
星期二,他啃 穿了两个梨子, 可他还是觉得饿 。
2019-1-30
56
星期三,他啃穿了三个李子,可他还是饿。
2019-1-30
2019-1-30
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可这哭泣声被几只友善的麻雀听到了,
17
他想拿手上的网子“砰”的一下罩在彼得的脑袋上, 然而,彼得却及时地挣扎了出来,这一次,他把自己的夹克衫也甩在了身后。
18
还跳进了一个铁罐里,要不是那里面装满了水,倒也是个不错的藏身处呢。
19
说不定就在哪个花盆底下。他开始把那些花盆一个个地翻过个来,仔细地朝底下张望。 ——“啊啾!”蛮哥古里古先生立刻发现了他。
第五章 幼儿图画文学
第一节 幼儿图画文学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图画书的特点 第三节 幼儿图画文学的分类 第四节 幼儿图画书的阅读和欣赏 第五节 幼儿图画故事的创作和改编
2019-1-30
2019-1-30
1
第一节 幼儿图画文学概述 一、幼儿图画故事的概念
♣图画故事书是儿童最易阅读的一种图书,我国称之 为“图画书”,在英国称为“picture book”,日本 称为“绘本”。
得高高的。”
“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妈妈说,“我就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
你。”
36
“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
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
好好地抱住你。”
37
“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他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而且对一只肚子圆溜溜的小兔子来说,那门缝也显得太窄了,根本就不可能挤出去。
为她树林里的一家子搬运豆子大餐。
彼得在门边向她问路,
21
就越是感到晕头转向。
不久,他来到了一个小池塘边上,
蛮哥古里古先生常常在这里给他的铁壶灌水。
此时,一只小白猫正在水边注视着几条金鱼,
她一直静静地、静静地坐着,
只有尾巴尖不时地抽动一下,
7
8
9
从前,有这么四只小兔子,他们的大名是: 跳跳, 蹬蹬, 短尾巴, 还有彼得。 他们和兔子妈妈一起,住在一棵高大的无花果树脚下的一个小土包后面。
10
“好了,亲爱的孩子们,” 一天早上,兔子妈妈说道, “现在你们可以到田野上去玩了,不过要记得走 小路,千万别跑到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园里去了, 你们的爸爸就是在那儿出的事——他被蛮哥古里古 先生捉住,放进一个大馅饼里面去了。”
3
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也常用下列公式来说明图画故事书 与有插图的书的差别: 文+画=带插图的书 文×画=图画书
4
图画故事与连环画、卡通故事
连环画通常排版固定,文图分离,图画写实成分较多,文字 是图画的补充说明,内容包括文学名著、成人影视,读者对 象为成人和学龄中、后期儿童;图画故事则排版灵活文图交 融,画法多样,内容为各种幼儿故事,阅读对象为学前儿童。 卡通故事,又称为“连环漫画”故事。与图画故事相比,它 画幅多,篇幅长,动动感更强,文字极少,常用夸张、变形 手法,内容深浅不一读者对象也广泛得多。卡通通故事现在 十分流行,并对图画故事有相当影响,不少图画故事借鉴了 卡通故事的夸张、变形的手法。
31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 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 你。”
32
“如果你变成一个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14
15
手脚并用地种着卷心菜,可他一看见彼得就跳了起来, 一边追赶他,一边还挥舞着一只钉耙大叫:“站住,小偷!”
16
跑遍了整个菜园,因为他已经忘记了大门是开在哪边。
,撞到了醋栗丛里,他肯定已经成功地逃之夭夭了。 可是,
醋栗的枝杈挂住了他夹克衫上面的一颗钮扣——那可是一件崭新的蓝色夹克衫, 钮扣都是黄铜做的。
33
“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
的。”
“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
家。”
34
“如果你变成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帆船,”妈妈说,“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
方。”
35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
——史代纳
72
3——8岁是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的 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幼儿需要养 成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 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逐渐能够独 立思考。
7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语言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好饿的毛毛虫
2019-1-30
2019-1-30
52
月光下,一个小小的卵,躺在树叶上。
2019-1-30
2019-1-30
53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 啪!——从卵壳里钻出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
2019-1-30
68
第四节 图画书的阅读和欣赏
69
让绘本陪伴孩子 快乐成长
70
为什么要讲绘本?
幼儿文学是一种重视图画的文学。这 种意识正在被我们越来越多地强调着, 发展着。卡洛尔曾指出了儿童文学中的 经典道理——图画与对话是儿童文学最 重要的表现形式。
71
要将真理告诉孩子们,用图形来叙述 的效果,要比你单纯地讲道理好上一万 倍。
♣它是以幼儿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 样式,它是以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包括 文学和美术的综合艺术。
♣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 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2
英国儿童文学研究者利利安·H·史密斯在《儿童文学论》“图 画书”一章,列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男孩子和弟弟坐在一起看维廉·尼克松的《聪明的彼 尔》。哥哥对弟弟说:托米,你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只要 挨页儿翻,看画就能明白故事”
• 直观体验、最初的审美教育、早期的个性意识的形成、阅 读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