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支架问题”教学探究-2019年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作文“支架问题”教学探究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言语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新课程改革遵循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注重儿童作文的起步教学,将低年级的作文称为“写话”,写感兴趣的话,写想说的话;中年级称之为“习作”,能不拘泥于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高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但传统的教学观察、应试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不容乐观,学生对作文存在畏惧,机械地套用故事,无法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使作文教学面临着无语的窘境。

由于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无限,离不开教材的支撑、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支架”,协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内化知识、积累经验、丰盛情感,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师在习作中依据习作主题,合理设计“支架问题”,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形成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勇于质疑、乐于习作的学习态度。

一、“支架问题”的设计策略

2.目的性原则。支架问题的设计切不可漫无目的,而要紧扣习作主题,通过“支架问题”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主动探索解疑,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提高写作水平。

3.结构性原则。小学阶段作文多以写事、写人为主,此类作文结构特点较为明明,教师通过支架问题引导学生有条理的写话,把握文章的结构框架。如在五上“习作4”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例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分析叙事的结构特点:先扼要表白自己的内心活动,中间详细说事情的过程及内心活动,结尾总体倾吐现在的感受。

二、“支架问题”的提问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论语?q述而》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助产士”,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通时不要去启迪他,处于口欲言而未能言时不去开导他。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1)支架问题要能引发学

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主动地思考作文主题,构思写作内容、作文框架。教师的“支架问题”要力求新奇,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三下“习作3”教学中,教者设计如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作文课,先出个谜语考考你们:“两间小屋左右分,要到睡觉才关门。小屋能把万物收,难放一粒小灰尘。(打一人体器官)。”

生:眼睛。

师:大家反应真快,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朗的眼睛。看目的地谁的眼睛最蛮横,请仔细老师,你发现了什么?说说老师今天是什么样子?老师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2)“支架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作文教学的结构、内容、写作方法往往因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的例外而例外,因而教师要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不囿于教材,设计开放性的“支架问题”。

2.提出假设性的“支架问题”,引发学生想象。教师要利用根据教材、现实中的素材,提出假设的问题,留有让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材料之外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索。如在六上“习作4”教学中,教者出示“小男孩牵两头骆驼在鸟语花香、蝴蝶翻飞的草地上行走”的图片,教者引导学生想象,那位小男孩住在沙漠地带,家里缺水,他经过长途跋涉,经历千辛万苦,走出茫茫沙漠出来找水……教者还要引导学生从例外角度进行思考,展开合理想象,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观察图片“放牛娃骑一头牛,用力在拉另一个小男孩”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有同学这样联想小男孩无意受伤,放牛娃将他拉上牛背带他去疗伤,也有学生联想到被拉的小男孩出来游玩时,失慎迷路了,放牛娃将他拉上牛背,送他回家。

三、“支架问题”的应用策略

1.注重问题探究,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讨论关注的问题,产生表达的兴趣。如让小学生描绘人民币的外形、图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辨别假币”,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畅所欲言。

2.巧设问题情

境,搭建支架问题。学生明确写作主题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与之相联系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体验,为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写家乡的产品,内容非常广博,既可以是工业产品,也可以是农民产品。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了解产品特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谈滨海家乡的特产,如何首乌、柳制品等,学生在观察、调查、访谈、上网搜索资料的基础上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习作,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心爱家乡的情感。

3.尊崇个体差异,提供梯度素材。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积累、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写作水平也不尽相同。

教师要尊崇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提供有梯度的素材,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支架问题”,让每一位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获得发展。

总之,当前小学作文存在“依葫芦画瓢”的问题,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设计“支架问题”,改善小学作文,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