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这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哲学、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

读了关于自由的相关著作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自由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能够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真正的自由绝非如此肤浅和表面。

它涉及到众多层面的因素,包括个人的权利、社会的规范、道德的约束以及法律的界限等等。

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看,自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信仰追求等。

比如,一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而不受他人的强制干预。

但这种权利并不是绝对的,它不能侵犯他人同样的权利。

在追求个人自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自由,但这种限制并非是为了束缚个体,而是为了保障整个社会的秩序和公共利益。

例如,交通规则要求我们在马路上遵守信号灯和车道规定,这看似限制了我们自由行走的权利,但实际上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出行安全,避免混乱和事故的发生。

道德约束也对自由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准则是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追求自由时,会自觉遵循道德规范,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他人的利益。

比如,诚实守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商业交易中,如果一个人通过欺骗获得自由和利益,那么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最终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法律则是对自由的明确界定和保障。

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被禁止的。

法律的存在使得自由在一个有序的框架内得以实现。

例如,法律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但同时也规定了言论不能构成诽谤、侮辱或危害国家安全等。

在探讨自由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对自由的理解和实践。

在一些文化中,个人的自由可能更强调集体的利益和和谐;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个人的自由可能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和发展历程。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对“自由”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思考。

穆勒在书中强调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性,他认为只要不伤害他人,个人就应该拥有充分的自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兴趣。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这件小事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让我对自由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蓝天白云,微风拂面,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我们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的边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美妙。

我们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大家纷纷拿出准备好的食物和饮料,开始一边聊天一边享用。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了一个小男孩。

他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身有些旧但很干净的衣服,头发有点乱蓬蓬的。

他手里拿着一个风筝,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他在草地上奔跑着,试图让风筝飞起来,可是风筝总是不听使唤,一次次地掉在地上。

他的脸上露出了沮丧的神情,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失落。

就在这时,他的妈妈走了过来。

妈妈看起来很着急,不停地说着:“别跑了,小心摔倒!别弄那个风筝了,弄脏了衣服怎么办!”小男孩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他停下了脚步,手里紧紧地握着风筝,不再尝试放飞它。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个小男孩,他只是想自由自在地奔跑,想让自己的风筝飞上蓝天,可他妈妈的那些话就像一道道枷锁,束缚住了他的自由。

这让我想到,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呢?有时候,我们的梦想和追求,被别人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所限制。

也许是父母担心我们会受伤,也许是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认为某些事情不应该做,我们就被迫放弃了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

就像那个小男孩,他原本可以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享受风在耳边呼啸的感觉,可以不断尝试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但因为妈妈的干涉,他失去了那一刻的自由。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读书笔记1《论自由》,约翰密尔所著,1859年出版。

此书主要论述了个人自由的基本原则。

密尔从小深受激进主义阵营的父亲和功利主义阵营的边沁影响,他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论证自由主义,使二者成功融为一体。

作为个人主义的宣言,《论自由》一书被不少人视为与1785年法国大革命、1848年革命并列的自由主义完成的标志。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先总述文章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必要性。

第三章论述个性与自由的关系及其意义。

第四章论述社会凌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

第五章就几个案例讨论本文教义的应用。

《论自由》的哲学基础是最广义上的功利主义,即必须把人当做前进的存在而以其永久利益为依据。

关于自由与权威的斗争,禁止防御官府的政治暴虐是不够的,对于得势舆论和得势感想的暴虐同样要清醒并抵制。

但人们往往并不清楚这个所要抵制范围的边界在哪里,从而导致混乱和悲剧。

密尔提出了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

因此,只有个人行动会直接、最初地影响到他人的部分必须受社会干预,剩下的就是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这包括,意识的内向境地(良心的自由),追求趣味和订立生活计划的自由,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

这条教义虽然并非首创,亦广为认同,但在实践中所受阻碍极大。

古代共和国认为自己有权实行自己对人的优越性,古代哲学家也赞同用公共权威制约私人行为的每一部分。

被强敌环伺的小国亦需要意志统一来保证安全。

事实上,贡斯当已深刻地指出了所谓古代人的自由的局限性,而且现代世界中,政治群体体量变大,不再需要斯巴达式的全民军事教育,还有最主要的是,政教分离原则被广泛认同,可自由原则的贯彻在当代仍受重重阻碍。

据思想家们所论述,现代道德压迫的机器应更有力地反对在仅关本人的事情上与统治意见有所分歧。

密尔的《论自由》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范文

密尔的《论自由》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范文

The process of constantly discovering that the previous self was a fool is growth.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密尔的《论自由》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范文密尔的论自由读书笔记(一)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着《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

这部着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所以,1903年当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

当我看到严复先生所翻译的这个标题,似乎这更是密尔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本书的建构清晰易懂,完全与其行文内容不同,开章引论,于后三章分述,末章叙述其应用。

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

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赖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

在老师在指定书目之前,我便有意地去尝试着去读这本论着,原因在于一次在网络上搜索,《论自由》是新闻传播学必读的课外读物,事实如此,密尔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密尔在第二章的末尾总结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在认识上的意义,这里有必要摘抄下来,因为这一系列的论证对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使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论证如下:第一,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

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

不可能错误性的提出是密尔论证言论自由的重要论据,没有什么不可能错误,故而,任意意见都可能去发布。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论自由》读书笔记1《论自由》论的自由主要可分为三个,第一,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二,论个性自由;第三,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首先谈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它包括一切人们对事物的意见看法进行表达的自由。

在密尔眼中,不受限制的思想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意义深远,思想自由能发展人的个性,并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反,如果用一种外在的标准或通过权威的力量去限制或压制人们的各种意见,将会妨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书中有言“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对后代和对现存的一代都是一样,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

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

”也就是说,在密尔看来,即便一个错误意见全部错误,正确的意见包含了全部真理,那么,不允许人们讨论和提出挑战,就意味着持有真理的人们实际上会不再思考以至于成为一种偏见,也就不会对这个道理的理性依据有领会和认知。

而作为正确的真理,由于这样也会出现逐渐丧失其真理地位的危险,也阻挡了这个真理实际上的效力。

因此,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永远不窒闭他人的意见和思想,不干涉他们的思想和讨论,而且要欢迎任何形式的讨论,才能让社会整体更加接近真理。

人们拥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后,因为思想的不同,个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于是便谈到了个性自由的问题。

密尔调发展个性是个人独立、个人解放的根本要求:“凡是听凭世界或者他自己所属的一部分世界代替自己选定生活方案的人,除需要一个人猿般的模仿力外便不需要任何其他能力。

《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

《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

《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第一章引论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第四章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第五章本文教义的应用一、《论自由》的写作背景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这两大阶级的冲突激烈。

在政治方面,两大阶级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要求改革政治体制,获得选举权。

但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中,只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在当时的社会中,有产阶级害怕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他们认为民主意味着独裁政府,如果民主占优势,将会带来暴民统治。

资产阶级害怕无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后,会运用这种政治权利推翻这个社会,或者损害他们的财产利益。

同时,他们也认为,工人阶级是残忍、无知的,不能让他们获得选举权。

工人阶级的斗争不仅仅在于要求政治权利,还要求改变社会本身,也就是说,只有改变这个社会,他们才能得到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

这种情况的核心问题就是自由和民主的问题。

密尔认为,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必须给予工人阶级政治权利,这是民主的发展趋势。

在密尔生活的时代,社会观念上提出了新的思想——集体主义和趋同一致的价值观,比如孔德主义。

尽管密尔接受了孔德的一些思想,但是他认为,孔德设想的制度中将会造成社会高于个人的专制主义。

19世纪功利主义兴起。

功利主义最早为边沁所创,其最主要的主旨是为满足大多数人的欲望和利益。

在边沁那里,多数人的幸福主要指人在物质上的满足和利益的实现。

密尔早年接受了边沁的这一理论,但是后来,他开始反对边沁的功利主义只注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而漠视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的观点,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量幸福首先应当由对“精神的欲望和快乐”的追求得来,否则会使人“丧失任何真正的欲望”。

密尔把物质的快乐称为“低级的快乐”,精神的快乐称为“高尚的快乐”。

因此,满足人的幸福和快乐,特别是人的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是自由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密尔谈的人的自由,更加侧重的是人的精神自由。

密尔论自由读书笔记

密尔论自由读书笔记

密尔论自由读书笔记密尔的《论自由》是为保障公民自由而写,提倡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你做出选择的权利,这就要求政府要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表言论的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你做出选择的权利,这就要求政府要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表言论的自由。

如果人们想说什么,或者认为应该说什么,就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不希望别人干涉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就有权不接受别人强加给他们的意见。

你想发表什么样的意见,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他人无权干涉。

不要幻想得到其他人的同意。

他人不会也不应当因为你赞成什么主张,或反对什么主张,而在实际上采取和你相同的立场。

不过,任何人对事物所抱的态度、持有的信念,并非都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不能仅靠信仰或偏见来判断,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事实。

我们应该力求客观,坚持实践,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

4。

政府除了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还有必要保证人们拥有出版自由,即对报刊、杂志等的出版进行合理的管理,防止政治压迫和政治迫害。

一个国家的出版自由受到严重威胁,就好像一个人的自由被剥夺了一部分一样,难免使人感到沮丧。

但这一缺陷只要解决得好,也可能转化为一个国家的优势,起到积极的作用。

报刊杂志只是手段,服务的目的才是目的。

管理出版自由,管理政治自由,管理信仰自由,管理思想自由,管理言论自由,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些言论自由的限制往往超出现实的条件,是与本阶级的历史和社会状况相悖的。

政府除了保证这些自由外,还要积极扩大自由的范围,使之不再受各种不适当的限制。

5。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多种权力和力量,其中包括党派、教会和舆论领袖等的权力和力量。

对此,一方面应该对各种组织的活动予以切实的监督,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防止它们成为损害公民自由的工具。

政府还必须正视下面三种危险倾向:一是仇视社会主义者的反动倾向;二是保守和右倾的倾向;三是享乐主义的倾向。

即:过去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导致不安全、懒惰、对纪律漠不关心的传统思想。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

读了关于自由的相关著作,我对自由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在众多对自由的论述中,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自由并非是毫无约束的放纵,而是在一定规则和框架内的自主选择。

这让我想到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比如,在道路上,我们享有出行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基础上。

如果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地行驶,那么交通必然会陷入混乱,自由出行也就无从谈起。

同样,在一个组织或团队中,成员们有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自由,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组织纪律和流程,否则团队合作将难以进行。

自由与责任也是紧密相连的。

当我们拥有自由做出选择的权利时,也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比如,一个人选择创业,他拥有自主决策、自由发挥的空间,但同时也要承担可能面临的失败和风险。

如果只想要自由而不愿意承担责任,那么这种自由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从个人层面来看,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条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才能和梦想,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我们才有机会去探索、去发展,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着各种限制和阻碍,比如家庭的期望、社会的压力等,这些都可能束缚我们追求自由的脚步。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自由的追求,而是要在面对这些限制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努力去突破和改变。

在社会层面,自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从而推动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历史上的许多重大进步,都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产生的。

但同时,社会的自由也需要一定的平衡和调控。

如果自由过度,可能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如果自由不足,则会压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书中还提到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自由和平等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平等为自由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由;而自由又能够促进平等的实现,让人们在自由的竞争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公平。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读书笔记》读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感觉自己的思维像是被放进了一个全新的搅拌机里,各种想法和感悟在里面翻腾跳跃。

书里有很多观点让我深思,也让我对“自由”这个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说,穆勒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不伤害他人,个人就应该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兴趣。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社区的绘画活动。

活动的主题是“梦想家园”,大家可以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家的样子。

这本来是个特别让人兴奋的事儿,对吧?我旁边坐了个小姑娘,看起来也就七八岁。

她一开始画得特别起劲儿,用彩色铅笔勾勒出了一个大大的房子,房子周围还有花园和秋千。

可就在她画得正开心的时候,她妈妈过来了。

妈妈看了一眼画,就开始指指点点:“哎呀,你这房子颜色不对,应该用更鲜艳的。

还有这花园,怎么能这么画呢?”小姑娘原本亮晶晶的眼睛一下子暗淡了下来,她犹豫着放下了手中的笔,按照妈妈说的改了起来。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这不就是对自由的一种侵犯吗?小姑娘原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梦想家园,可妈妈的那些“应该”和“不应该”,就像一道道枷锁,束缚住了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再想想我们的生活,这样的情况是不是随处可见?在学校里,老师可能会规定我们必须用某种方法解题,哪怕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在工作中,上司可能会要求我们按照他们的方式做事,而不考虑我们的想法。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限制,其实都是在一点点侵蚀我们的自由。

穆勒在书中还提到,社会不能以多数人的意见来压制少数人的自由。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小区关于是否要安装健身器材的讨论。

大部分居民都觉得应该安装,因为这样方便大家锻炼。

但有一小部分居民担心安装健身器材会占用公共绿地,影响小区的美观和安静。

最后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协商,还是决定安装,但选择了一个相对不那么影响环境的位置。

这件事让我明白,自由不是某一方的绝对胜利,而是在相互尊重和妥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自由读书笔记1《论自由》成书于1859年,100多年后再读此书,仍然觉得很有启发,很多观点用在当下也毫不落伍。

如果说,真存在所谓符合社会规律性的言论,那《论自由》中的某些观点应该也可以归入这类言论。

一、第一章内容简单梳理第一章厘清了本书所讨论的自由的范围。

对于自由的讨论,历来是哲学界、政治学界、法学界的热门论题,经久不衰。

本章开始就提到,这篇论文不是所谓意志自由,这里所要讨论的是所谓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在这个前提下,作者又开始讨论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自由。

历史上的自由,是对统治者暴虐统治的防御。

这时候,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给统治者运用权力划定一定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的自由。

谋取这种自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取得统治着对某些自由权利的承认。

另一种是通过宪法。

但是现在(指作者的时代),“人民对于管治者之成为一种独立的权力而在利害上与他们自己相反对时,已不复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必要。

”人们可以选出自己的代表对国家进行治理,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意义已经大于对统治者权利的限制,“统治着应当与人民合一起来,统治者的利害和意志应当就是国族的利害和意志。

统治者的权力,就是国族自己的权力。

以此,有人认为“人民无须限制自己施用于自己的权力”,作者对此做了反驳,实际情况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而此种妄用权力之需加防止正不亚于任何他种。

”“要限制政府施用于个人权力这一点也仍然丝毫不失其重要性。

”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当社会作为集体而凌驾于构成他的个别个人时,它的肆虐手段并不限于通过其政治机构而做出的措施。

”仅防御官府是不够的,还要防御得势力舆论和得势感想的暴虐。

集体意见对于个人独立的合法干涉,界限在哪里?他首先肯定了舆论的作用,即“很多不宜由法律来起作用的事情,还要由舆论来办。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是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出版于 19 世纪,但其对于自由的深刻探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密尔在书中开篇就指出,他所探讨的自由并非意志自由,而是公民在社会中的自由,即在不妨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个人所拥有的行动和思想的自由。

他认为,自由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密尔强调了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有权利自由地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与主流观念相悖。

因为只有在思想的充分交流和碰撞中,真理才能得以显现。

如果因为害怕不同的声音而限制思想的自由,那么社会就会陷入僵化和停滞。

在言论自由方面,密尔认为这是思想自由的延伸。

人们不仅要有思考的自由,更要有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自由。

他指出,即使是错误的言论,也应该有被表达的权利。

因为只有通过公开的讨论和辩论,错误的言论才能被纠正,真理才能被更广泛地接受。

同时,密尔也强调,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诽谤、侮辱他人,或者煽动暴力和犯罪。

密尔还深入探讨了个性自由的意义。

他认为,个性是人类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应该有发展自己独特个性的自由。

社会不应该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个人,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偏好。

只有当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自由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

密尔指出,其中一种限制来自于社会的习俗和传统。

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害怕违背社会的习俗和传统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

另一种限制来自于政府的权力。

如果政府过度干预个人的自由,就会损害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发展。

在书中,密尔还提到了自由与权力的平衡问题。

他认为,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要在一定的规则和框架内行使。

同时,政府也应该有一定的权力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共利益,但这种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督,以防止其被滥用。

读完《论自由》,我深受启发。

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

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

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范文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范文1人类一见事物不复有疑就放弃思考,这个致命的倾向是他们所犯错误半数的原因。

一个专从教师或书本引得一切教训的人,纵使逃开了包围上来要使自己满足于生硬填塞的引诱,也总不会被迫去兼听双方,因而(甚至在思想家当中),也就远远不会常在兼知双方方面有所成就。

只要反对者在这题目上表现了任何强烈情感,把对方逼得很紧,使对方感到难于作答,那么,他在对方看来就是一个无节制的反对者。

其中最严重的一些是:似是而非地进行论证、对事实或论据予以压制、把案情的各项因素举陈错误、或者把反对方面的意见表述错误。

总之,对于每一个人,不论他自居于辩论的哪一个方面,只要在其声辩方式中或是缺乏公正或是表现出情绪上的恶意,执迷和不宽容,那就要予以谴责,但是却不可由其在问题上所选定的方面,纵使是与我们自己相反的方面,来推断出那些败德个人的自由必须约制在这样一个界限上,就是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

人类的官能如觉知力、判断力、辨别感、智力活动、甚至道德取舍等等,只有在进行选择中才会得到运用。

而凡因系习俗就照着办事的人则不作任何选择。

他所要求的一切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

至于强迫他人走上那条道路的权力,那不仅与一切他人的自由和发展相矛盾,而且对这个强者自己说来也足以使他腐化。

人类中的一般中材不仅在智力上是平庸的,就是在意向方面也很平庸:他们没有足够强烈的嗜好或愿望能使他们向往于做些什么不平常的事,因为他们也不能理解有那种嗜好或愿望的人,径把那种人划归野性难驯和不知节制的一类,而那又是他们素所鄙视的。

(比如我的室友们似乎就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我这么认真学习。

我觉得她们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诶。

)进步精神并不总是等于自由精神,因为进步精神会企图以进步之事强加于并不情愿的人民。

对于一个人的福祉,本人是关切最深的人;除在一些私人联系很强的事情上外,任何他人对于他的福祉所怀有的关切,和他自己所怀有的关切比较起来,都是微薄而肤浅的。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这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哲学、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

它既被人们热烈追求,又常常引发深入的思考和争论。

在阅读了关于自由的相关著作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自己的感悟。

首先,自由并非是一种绝对的、无限制的状态。

很多人在初谈自由时,往往会认为自由就是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不受任何约束。

然而,这种理解是片面且错误的。

真正的自由是在一定的规则和框架内,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

例如,在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诽谤、侮辱他人,因为这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的公共秩序。

自由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

当我们享受自由带来的权利时,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一个只追求自由而不愿承担责任的人,最终可能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上过度追求自由,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完成作业,那么他可能会面临学业失败的后果,从而失去接受更高等教育、选择理想职业的自由。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自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一个给予公民充分自由的社会,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从而推动科技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反,一个压抑自由的社会,往往会陷入僵化和停滞。

然而,自由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它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政治权力的滥用、经济的不平等、社会的偏见和传统观念等,都可能成为限制自由的障碍。

在某些国家,政府可能会以维护国家安全等名义,过度限制公民的自由权利,对个人的隐私进行侵犯,对言论进行审查。

经济上的贫富差距也会影响自由的实现,贫困的人可能由于缺乏资源和机会,无法充分享受自由带来的种种可能。

同时,文化和传统观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自由。

在一些保守的社会中,对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固有偏见,限制了一部分人的自由发展。

比如,某些地区认为女性应该专注于家庭,而不鼓励她们追求职业发展,这无疑是对女性自由权利的剥夺。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

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

现在看来,密尔的这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

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

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包括: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见和情操的自由、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第二,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这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哲学、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

它既让人向往,又充满了复杂性和争议性。

在阅读了相关著作后,我对自由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

在众多关于自由的论述中,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论自由》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密尔在书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他指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干涉他人的自由。

相反,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明确的、直接的伤害时,社会才有权力进行干预。

密尔的观点让我反思了社会中常见的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比如,一些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可能会束缚个人的选择和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规范并非基于理性和公正,而是出于习惯或者偏见。

然而,要判断一种干涉是否合理并非易事。

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人自由的行为,可能会在长期或间接的层面上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追求个人的消费自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本让我深受启发的著作是以赛亚·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

伯林区分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指的是免于干涉的自由,即个人在不受他人或外在力量强制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地进行选择和行动。

而积极自由则强调个人能够自主地控制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的主人。

这两种自由概念的区分让我意识到,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混淆和误区。

有时候,我们过于强调消极自由,忽视了积极自由所需要的条件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一个人拥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但如果他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技能,这种自由可能只是一种空洞的权利。

另一方面,有时候我们追求积极自由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个人权利的过度干预,以实现某种所谓的“共同目标”或“理想状态”。

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体现。

在政治领域,民主制度被认为是保障公民自由的重要形式。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这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哲学、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

从古至今,无数思想家、哲学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在阅读了关于自由的相关著作后,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诸多关于自由的论述中,有一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自由并非是毫无限制的放纵,而是在一定规则和约束下的自主选择。

这让我想起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比如,在交通规则的约束下,我们能够更安全、更自由地出行;在法律的框架内,人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从而能够更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如果没有这些规则和约束,看似获得了绝对的自由,但实际上可能会陷入混乱和无序,最终导致所有人的自由都受到损害。

另一个让我深思的观点是,自由不仅仅是外在的行动自由,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自由。

外在的行动自由可能会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但精神的自由是不受任何束缚的。

即使身处困境,只要内心保持着对真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就能够在精神的世界中获得自由。

这种精神自由能够赋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被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所束缚,没有自由可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和价值,开始为争取自由而斗争。

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运动,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人类追求自由的体现。

然而,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有时候,人们会因为对自由的理解不够全面或者过于极端,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在个人层面上,自由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

当我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如果只追求自由而不愿意承担责任,那么这种自由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

比如,在职业选择上,我们有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承担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自由也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念相互依存。

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实现自由的机会。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读了作者姓名的《论自由》一书,让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书中开篇就指出,自由是指在社会中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不受他人的强制和干涉。

然而,这种自由并非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而是在一定的规则和约束下的相对自由。

作者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阐述了自由的本质、范围以及其与社会秩序、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自由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赋予了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才能和价值观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自由的环境中,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一个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的社会中,科学家能够大胆地探索未知领域,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独特而有价值的作品,企业家能够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正是这种自由激发了人类的智慧和潜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自由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当一个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和伴侣时,他才能够真正地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相反,如果个人的自由受到限制,被迫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他很难实现自我价值,也难以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然而,自由并非孤立存在,它与社会秩序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

社会秩序是保障自由的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则,自由将无从谈起。

比如,在一个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的社会中,强者可能会肆意侵犯弱者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将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一定的约束和规范是必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以社会秩序为借口过度限制个人自由。

作者强调,政府和社会在制定规则和政策时,应当谨慎权衡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避免对个人自由造成不必要的侵犯。

例如,一些过度的监管和审查制度可能会限制言论自由和思想交流,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

书中还探讨了自由与权力的关系。

权力往往容易侵犯自由,当权力过于集中而缺乏有效的监督时,个人的自由就可能受到威胁。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一个贯穿人类历史的永恒话题,一个让无数思想家、哲学家为之倾倒的概念。

在阅读了关于自由的诸多著作后,我对自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很多人认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这种理解是片面且肤浅的。

真正的自由是在一定的规则和约束下,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就如同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自己和他人的自由通行。

如果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地驾驶,那么道路将会陷入混乱,谁也无法自由前行。

自由也并非毫无限制。

社会是一个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共同体,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自由是以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为代价,那么这种“自由”就不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种放纵和自私。

例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虽然自己感到了一时的“自由”,但却侵犯了他人安静的权利。

在政治领域,自由往往与权力和权利紧密相连。

政府的权力过大,可能会限制公民的自由;而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在权力和权利之间找到平衡,既保证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又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不受侵犯。

在经济领域,自由市场被视为实现经济自由的重要途径。

但自由市场也并非完全自由,它需要一定的监管和调控,以防止垄断、欺诈等不正当行为的出现。

同时,经济自由也不意味着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而是要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和机遇。

从个人角度来看,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然而,自由也伴随着责任。

我们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至关重要。

教育不应是填鸭式的灌输,而应是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由地探索知识的海洋。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懂得自由的边界,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在文化领域,自由的表达和创作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动力。

自由作文之论自由读书笔记

自由作文之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篇一:《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第一章引论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第四章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第五章本文教义的应用一、《论自由》的写作背景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这两大阶级的冲突激烈。

在政治方面,两大阶级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要求改革政治体制,获得选举权。

但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中,只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在当时的社会中,有产阶级害怕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他们认为民主意味着独裁政府,如果民主占优势,将会带来暴民统治。

资产阶级害怕无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后,会运用这种政治权利推翻这个社会,或者损害他们的财产利益。

同时,他们也认为,工人阶级是残忍、无知的,不能让他们获得选举权。

工人阶级的斗争不仅仅在于要求政治权利,还要求改变社会本身,也就是说,只有改变这个社会,他们才能得到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

这种情况的核心问题就是自由和民主的问题。

密尔认为,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必须给予工人阶级政治权利,这是民主的发展趋势。

在密尔生活的时代,社会观念上提出了新的思想——集体主义和趋同一致的价值观,比如孔德主义。

尽管密尔接受了孔德的一些思想,但是他认为,孔德设想的制度中将会造成社会高于个人的专制主义。

19世纪功利主义兴起。

功利主义最早为边沁所创,其最主要的主旨是为满足大多数人的欲望和利益。

在边沁那里,多数人的幸福主要指人在物质上的满足和利益的实现。

密尔早年接受了边沁的这一理论,但是后来,他开始反对边沁的功利主义只注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而漠视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的观点,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量幸福首先应当由对“精神的欲望和快乐”的追求得来,否则会使人“丧失任何真正的欲望”。

密尔把物质的快乐称为“低级的快乐”,精神的快乐称为“高尚的快乐”。

因此,满足人的幸福和快乐,特别是人的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是自由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自由》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边沁后功利主义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806年5月20日生于伦敦,是著名功利主义哲学家杰姆斯·密尔的长子,密尔从三岁就开始读希腊文,八岁开始学拉丁文、代数、几何,九岁遍读希腊史家的重要著作,少年阶段结束时,他已经具备了比大学毕业生还要广泛的知识。

父亲对密尔的教育以功利主义当作伦理学的基底,源自于杰姆斯与边沁的交情,事实上密尔自己也与边沁常有接触,边沁死后还负责整理他的著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密尔有意无意成为功利主义学派的接班人。

在密尔青年期的晚期,在古典哲学的雄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学与法学又下了一番苦工,并且开始在报刊文献上发表文章,其中最主要的场域是在哲学激进派的喉舌《西敏寺评论》,与之相抗衡的是辉格党的《爱丁堡评论》以及托利党的《季刊》,他并且组织了学社与年纪长他不少的人进行学术思辨,并且以读书会的形式增加自己在政治经济学、逻辑学与心理学的知识;1823年进入东印度公司任职,
此后便以公务生涯为职,直到东印度公司在1856年解散为止,这样的公务生涯,使得他成年这段时间有大量的时间从事思想工作。

总结他的学习生涯,没有玩伴、没有嬉戏,只有书籍和父亲的话语,这样的生活在1826年出了问题,在那一年他进入了一种精神危
机的状态,在这段时间里他不断思索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何在,并且渐渐从华滋华斯的诗中得到一些启发,五年后精神危机慢慢过去,他的思想也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且开始大幅修正原来的功利主义观。

在生活方面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开始大量阅读具有不同观点人士的著作,例如英国浪漫派的哲学家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奥古斯特·孔德与圣西蒙等等;在对民主政治的讨论上,他受到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很大的影响。

当然影响他成熟时期最大的是他与哈莉特·泰勒长达20年的相互爱恋以及6年的婚姻生活。

在密尔人生的几个阶段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对话者,从早期他的父亲,1830年之后是哈莉特·泰勒,到1858年之则由海伦·泰勒取代,这些人的思想与行动当然也影响密尔甚巨。

密尔对于现状的不满多少来自于哈莉耶特·泰勒的影响,特别是结婚之后,密尔的公开活动一度变得很少,在两人思想的激荡下,密尔的重要著作有许多都在此时出现。

泰勒的思想不仅在当时非常的前卫,即便是放在当今的时空下,她的若干看法比起许多的女性主义者也不遑多让。

例如她反对爱情,因为爱情奴役了女性;对基督教的反对,因为它造成了个人解放的障碍,形成了社会专制;对于社会主义的关注,使得密尔重新思索了公平正义的问题,这些在密尔的著作中都不难发现其踪迹。

也正由于她对于密尔的重大影响,当我们去检视密尔著作中关于人的理想概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她作为一个密尔的典范所产生的作用。

在这段恋爱与婚姻的前后,正是密尔著作发表的高峰期,包括了《逻辑体系》、《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自由》、《论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女性的屈从地位》与《论社会主义》等等。

密尔晚年并且曾经担任过一任的国会议员,任内为改革法案与劳动阶级的利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极力参与政治与社会改革工作。

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也毫无疑问的可以被称为“英国的世纪”。

经济上,1780年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生产力得以持久迅速的发展,摆脱了自然力对于人类的限制,成为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度,凭借著技术上的优势,广褒的日不落国;经济上的改变也扭转了政治上的阶级概念。

政治上,中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联合发动长达数十年之久的“宪章运动”,哲学激进派的思想的推动,使得成年男子的普选权、财产限制的门槛以及选区的重新划分都有了更大的进展。

中产阶级作为连结政府与人民的最重要钮带开始发挥本身的力量,改变着当时政治的形式和结构;并且冲击着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及贵族阶级。

思想上,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实证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盛行给密尔自由主义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逻辑结构:《论自由》共5章,以公民自由为中心,对自由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主要内容:全书中心论题有三个:(1)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2)论个性自由;(3)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

通读该书,可以看到对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力界限的划分是全书的核心要义之所在。

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

二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

《论自由》这部著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的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

如果整个人类,除一人之外,意见都一致,而只有那一个人持相反意见,人类也没有理由不让那个人说话。

正如那个人一旦大权在握,也没有理由不让人类说话一样。

《论自由》还探讨了自由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简单将之归结为两句格言: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加入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己的话。

第一章为引论,指出全书要阐述的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

认为干涉社会成员行动自由的唯一目的应是“自我防卫”──防止
对他人的危害。

宣布自由是在不剥夺他人自由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追求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

思想自由强调个人内心活动的自主性,它是保证公民依照自
己的世界观和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做出各种自主性行为的基础。

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自由、对他人更有价值。

主张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反对社会习俗的专制。

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

提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

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

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总体评价:
《论自由》是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论述,也是研究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著作。

作为代表密尔的急进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著作,同时它也是体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间英国资产阶级的要求的。

英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思潮是在自由主义的口号下,要求破除一切障碍,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便无所忌惮地追求利润。

密尔的《论自由》,恰恰就是这种追求利润的狂热的呼声。

尤其是,密尔并不是单纯地、消极地提出要求,而是积极地从理论上加以论证,美其名曰争取“自由”,这就既可以蛊惑一般人民群众,又为资产阶级的钻营谋利提供了“理论的”根据。

《论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学乃至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一部划时代的思
想巨著,它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论述,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的我们而言,《论自由》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目,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以公民自由为中心的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