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在教育发展中的表现形式,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与教育问题(反映人们大脑中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践矛盾和理论疑难),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

教育思想的萌芽(一)中国的古代教育思想孔子-《论语》有孔子学生们编辑的书籍,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教学原则和方法●乐学与立志:把学习当做乐趣,立志于学习,才能坚持下去。

●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实践相结合。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fei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因材施教(3)教学内容继承了西周的“六艺”,教授的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孟子孟子提”性善论”,人性本善(教育作用论基本点)深造自得(进一步学习研究),盈科而进(这是指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教亦多术(教育有多种方式),专心致志《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最完整的教育专著。

●教学相长zhang:教与学两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尊师重道:“师严而道尊"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既要有知识,高修养,又要有技能理论.●长善救失:教师要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了解教学缺点,将消极转化成积极.●藏息相辅: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相观而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切磋,尤为重要.●“预”与“时”:把握恰当的时机是教学过程中重要原则。

“预”预防,防范于未然。

“时”及时,扎住时机,及时施教。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先河。

朱熹教育思想归纳:第一,重视基础教育。

第二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十分讲究教育方法。

朱熹学生汇集他的训导归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用一颗宽大的心去反复读书思考体会),切己体察(就是说将自身置进去来体验观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问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关系的现象。

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炼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作为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依据和指南。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前者如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如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念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三大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只表现为许多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的总结。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到的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1)《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的主要内容(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一、教育学产生的背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早在古代,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当时的教育还不具备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多是基于经验和传统。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开始逐渐转变为一门科学,教育学也随之产生。

二、教育学产生的里程碑事件1. 教育学之父赫胥黎的贡献赫胥黎(John Locke,1632-1704)是近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首次提出了儿童是“白板”(tabula rasa)的观点,认为儿童的天赋和能力都是后天培养的。

这一观点对后世的教育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德儒之争带来的理论碰撞19世纪中叶,我国古代教育体系遭遇到了欧洲儒学的挑战,这场德儒之争成为了我国教育学产生的一次重要事件。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与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碰撞和融合,为我国教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 教育学的独立建制20世纪初,教育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得到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一批学者开始将教育活动与教育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建制正式确立。

4. 教育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学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比如20世纪后期出现的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等新兴的分支学科,丰富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1. 产生初期的探索与实践教育学产生初期,学者们对于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观念和理论。

然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学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 独立建制后的理论深化随着教育学独立建制后,学者们开始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使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

3. 新兴分支学科的涌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教育学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 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 以做为中心。
8.其他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第三节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前苏联一批教育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阐 述教育问题,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我国早期的教 育家也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
1. 克鲁普斯卡娅 代表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2. 凯洛夫 主编《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篇文章构成。 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
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 苏霍姆林斯基 前苏联教育家,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系统地论述了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他的著作被称为 “活的教育学”。
6. 布鲁姆 美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 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参考教材
1、中公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二节 三 教育学的发展
2、教育部考试中心教材研究所《教育知识与能 力》:第一章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还著有《教育史ABC》。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赞可夫 前苏联教育家,代表作《教学与发展》。

二章、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章、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我 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 规模私学 。 整理、编订了《诗》《书》 《礼》《易》《春秋》等文 化典籍,并以其为教材教育 弟子
06祭孔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孔子教育思想举要:
语则举不 述不一愤 而复隅不 》也不启 。以, (三不 《隅俳 论反不 ,发 。 ·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 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 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 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 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 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 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 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10864
18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 2、18世纪法国浪漫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 —《爱弥尔》。
3、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 4、20世纪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5、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一些重要著作
“ 谓九年乐一 之年视群年 大知论,视 成类学五离 。通取年经 达友视辨 ,,博志 强谓习, 立之亲三 而小师年 不成,敬 反。七业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学科。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教育学的起源、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和教育学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教育形式可能是由父母或长辈亲自教导后代,传授生存技能和价值观。

教育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没有在此时出现。

直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提出了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论,才为教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进步,教育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了相应的发展。

欧洲的教育学发展较早,早在16世纪的德国就有了第一所教育学院。

18世纪的法国先后出现了教育学院和教育学研究所。

到了19世纪,教育学开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学派。

其中,罗素、杜威、佩斯卡尔等人的教育哲学为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而现代的教育学则更关注于教育实践的研究,包括教学方法、教育评估、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深刻影响了教育实践。

例如,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改变,通过正反馈和惩罚来增强或抑制某种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社会认知理论则认为学习是社会交往中的共同建构而产生的。

教育学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还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学的研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同时,教育学研究还可以帮助制定教育政策,改进教育制度和教育课程。

在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领域,教育学的应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不可分。

从古代的教育哲学到现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学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学派。

教育学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教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与发展正是为了研究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探索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在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概述: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有人开始思考教育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主要内容和趋势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的起源1.古代教育思想的形成2.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变二、教育学的确立与发展1.近代教育学的奠基者a.康德的教育哲学思想b.小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2.教育学独立学科的形成a.19世纪教育学的快速发展b.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的形成三、现代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1.行为主义教育学理论a.形式反应理论b.激励理论2.认知心理学理论a.信息加工理论b.学习过程理论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1.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中的应用a.问卷调查法b.实验研究法2.教育评价方法的探讨a.教育评价的定义与意义b.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五、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教育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研究a.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b.跨文化教育的概念与特点2.科技与教育的结合a.网络教育的发展b.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总结: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产生与发展与教育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教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理论建立、研究方法与应用以及未来趋势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的本质和意义,并且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未来的教育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教育现象。

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事实(亦称教育现象)具有广泛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这些是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教育事实部分。

2.教育问题。

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

教育学探询和发现教育问题、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应答和解决教育问题。

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等。

3.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教育学研究教育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某一规律进行揭示和说明;二是对整个教育活动的规律体系进行阐释和解释。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l 古代中国1.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例如:(1)“有教无类”;(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因材施教”2.孟子(1)性善论: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2)教育目的:明人伦。

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一)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学记》: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孟子学生写的●孔子:《论语》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启发式教学●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古罗马的昆体良。

他的《论演说家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易错提醒:1.孔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苏格拉底是西方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或问答法(二)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人物著作思想——客观题)●培根:1.代表作:《新工具》——号召采用实验调查法2.地位:科学归纳法第一人3.教育思想:《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夸美纽斯:1.代表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2.地位:教育学之父3.教育思想:1)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2)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把一切知识传授给一切人的艺术)4)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5)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1.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2.地位: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3.教育思想:1)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3)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资考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其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产生与发展1、萌芽阶段【中国】(1)孔子提出教育的作用:庶富教(社会性)、性相近习相远(个人)提出有教无类教育内容:文行忠信教育过程:学思习行教育方法: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原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启发性原则);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③因材施教师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学记》地位: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思想:①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②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③豫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④课内与课外: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⑤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实者也(多、寡、易、止)⑥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

【西方】(1)苏格拉底助产术/产婆术:是西方最早启发式教学产婆术的步骤: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2)柏拉图著作《理想国》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哲学王最早提出“寓教育于游戏”(3)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4)昆体良著作:《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西方第一步教学法论著。

2、创立阶段(1)培根著作:《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提出应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了中提出来(2)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著作《大教学论》,诗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成为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提出“泛智”教育,是最早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内容;言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3)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著有《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提出一个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两大基础:伦理学与心理学;三个中心:教师、书本、课堂;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杜威实用主义,创立五步教学法;提出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出来,没有独立的形态。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缺乏对教育的专门研究。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个阶段,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开始对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撰写了一些独立的教育学著作。

例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概念,卢梭则主张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科学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个阶段,一些教育家开始关注教育实验和实证研究,试图将教育学的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例如,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4.教育学的多元化和综合化阶段:在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理解。

在这个阶段,教育学的学科交叉和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和流派。

例如,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布鲁纳则倡导结构主义的教育改革。

5.教育学的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教育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例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脑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教育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经历了萌芽、独立形态、科学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等多个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产生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规律、方法和原则的学科,它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早在古代,各个文明古国就开始了对教育问题的探讨。

例如,中国古代就有《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希腊古代也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然而,正式的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才开始形成。

二、教育学的发展1. 古代教育思想在古代,各个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制度。

例如,在中国,孔子提出“仁爱”、“诚信”等思想,并建立了儒家经典;在希腊,柏拉图强调“理性”、“真理”,亚里士多德则注重实践和经验。

2. 中世纪教育思想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天主教会对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认为知识是神的恩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在这个时期,学校和大学开始兴起,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3.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本主义思想。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追求自由、独立和创新,而不是受制于传统和宗教束缚。

这种思想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4. 近代教育思想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人们开始质疑传统观念,并提出了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

这种思潮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普及教育和现代化教育制度的建立。

5. 现代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式的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在这个时期,德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许多著名的教育学家如赫尔巴特、冯特、杜威等在这里工作和研究。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当代教育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教育学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例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科技化,个性化教育成为一种新趋势。

此外,跨文化教育、环境教育、性别平等教育等也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热点。

三、结语总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形成的阶段 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的阶段 四、教育学理论深化的阶段
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课件
1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时间跨度: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代表人物与著作: 《学记》中国,公元前约403—221年战国后期; 《论演说家的教育》古罗马,昆体良(公元35—96);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朱熹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 发展特征: 虽然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有关教育的思想 和言论。但从总体上讲,教育学还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 系里面,还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ppt课件 2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 以及因材施教。
ppt课件
ppt课件 12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形成的阶段
康德 ( I.Kant,1724—1804)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 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从 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 哲学讲座中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并在晚年将自己 有关教育的讲演稿交给学生编纂发表。1803年,《康 德论教育》一书出版。
ppt课件 15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三、教育学蓬勃发展阶段
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 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 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代表性 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 《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1938)。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自人类社会产生以后,随着人们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日益丰富,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些经验,就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而伴随着教育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概括,教育思想和理论不断发展,就开始有了教育学的产生。

在西方,教育学(pedagogy)源于希腊语中的“教仆(pedagogue)”,就是如何照管儿童的学问。

文艺复兴以来,对教育过程的研究,被叫做“教育学”,在师范学校或师资培训学校中传授。

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如从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撰写的名作《大教学论》开始算起的话,至今已有370余年的历史。

我国最早于1898年在京师大学堂开始开设此课程,彼时的教育学教材基本上从日文转译过来。

总体而言,教育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教育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时间大致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叶),人类开始了最早期的教育认识活动。

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在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和著作中,如我国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愈、朱熹等,西方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载有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论。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早期普及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内容上提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启发式教学,提出“因材施教”、“思学结合”等原则,主张学生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还要求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既涉及许多教育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它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末期,作者不详。

《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有关教育的基本原理,我们现在的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基本上都已涉及,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和条件等,都做出了概括性的总结,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臧息相辅”、“教学相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陵节而施”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概述概念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任务教育规律(基本规律:教育与人(内部),教育与社会(外部))发展概述萌芽时期(只是思想,不是学科),创立时期,发展时期萌芽时期:中国儒家孔子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人性三等:一等生而知之者:上智,二等学而知之者:中人,三等困而不学者:下愚办学方针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也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未体现绝对的教育平等教育功能国家发展的三个条件:庶(劳动力),富(生产力),教(政治伦理教育)孔子的治国大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的三方面培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材施教:“闻斯行诸”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启发性教学: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的教育家。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道德教育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孟子人性论“性善论”: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内发论)教育的作用“明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理想人格“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德内化)内心修养方式: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教学思想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内发)盈科后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专心致志: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社会分工与教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荀子人性论“性恶论”:教育“化性起伪”(外铄)培养目标培养大儒:儒分为:俗儒,雅儒,大儒学习过程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只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教师地位师云亦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最早把道德连在一起)《大学》《中庸》大学,中庸,学记出自《礼记》墨家人性论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外铄论)思想基础兼爱非攻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者贤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教育内容1、政治道德教育2、科学技术教育数学:圆的定义(一中同长)力学:力的定义(刑之所以奋也)光学:光的直线行进,“小孔成像”墨家科学教育最出色的部分机械制造3、文史教育4、逻辑思维、实践能力获得知识途径:亲知,闻知,说知:依靠推理方法追求理性知识教育方法1、主动:不扣必鸣2、创造:述而有作3、实践: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听其言而观其行4、量力: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不可,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三表法上本至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道家绝学,愚民,道法自然,学记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是礼记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作者为乐正克,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论语:最早的文献教育重要性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与政治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是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预、时、孙、摩1、预防:禁于未发谓之豫,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2、适时而教(关键期):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3、循序渐进: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4、相互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接受(量力)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课内外相结合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他教育思尊师重道当其为师,则弗臣也想讨论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复述策略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学生学会学习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品德教育(明人伦,教育目的),讲究教育方法教育根本任务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反复详玩细心咀嚼),贴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循序渐进1、循序而渐进,熟读而静思2、未得乎前,不敢求其后3、先传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启发性原则:“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教育阶段大学:教理(四书五经)小学:教事提出课程(最接近课程意义)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唐,孔颖达,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王阳明(王守仁)人性论心即理(良知就是天理),与生俱来,不教自会,人人皆有,不会泯灭,易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教育目的(作用)致良知(核心目的),学以去其昏蔽,明其心1、立志。

2、自求自得(自己主动学习领悟)3、知行合一求本心(独立思考)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如果与内心不一致),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儿童教育随人分限所及。

教育教学必须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程度,量力而教单选:量力性。

多选:对不同人,因材施教。

对个人,循序渐进其他人物人物著作观点董仲舒《对贤良策》1、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2、道德教育核心: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3、性三品: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4、建太学:第一所完备规制的学校王充《论衡》1、培养目标:鸿儒。

人才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2、论学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颜之推《颜氏家训》1、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士大夫2、教育内容:德:儒家孝悌仁义等规范艺:琴棋书画数医射投壶3、儿童教育:重视儿童教育,提出严慈相济的教育原则4、学习方法:提出勤学、切磋、眼学等主张韩愈《师说》相师:学无常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术业有专攻1、人性论:性三品,上品中品下品2、教育目的:明天王之教,学所以为道3、教育内容:儒家经典4、尊师重道:教师的作用是传到授业解惑5、教学方法:勤勉、精通、独创王夫之1、人性说: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性日生日成。

2、教育内在作用:1、继善成性,使之为善。

2、可改变因失教而形成的恶习外国古希腊智者学派1、西方最早职业教师2、最早确立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教育目的论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培养治国人才(社会本位),柏拉图哲学王的渊源德育论美德是否可教?—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美德可教—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道德(教人学会做人)—德行的基础是自制,守法是正义,身教重于言传智育论第一次将算术、几何、天文列为必修课目产婆术四阶段: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西方最早启发性)三阶段: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客观唯心主义最大代表,与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西方教育史三个里程碑两个世界划分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学习即回忆教育目标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哲学王儿童教育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2、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3、重视早期教育:对儿童实行公养教育女子教育女子应同男子接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教育内容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列为教学科目,与智者的三艺合称为七艺代表著作《理想国》。

《法律篇》最早肯定游戏价值的是—福禄贝尔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马克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

恩格斯称他:古代的黑格尔灵魂论1、理性的灵魂(思维理解判断)—人的灵魂—智育(最终目的)2、营养的灵魂(生长发育)—植物的灵魂—体育(基础)3、感觉的灵魂(本能、情感、欲望)—动物的灵魂—德育教育最高目的秉承柏拉图“理性说”,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分段柏拉图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教育年龄分段0-7,第一段—体育为主。

7-14,第二段—德育为主14-21。

第三段—智育为主自由教育思想反对教育的功利性,提高一般文化素养为目的,适合自由民(闲暇时间和自由学科)(文雅教育)身心和谐发展最早从理论上论证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公立教育与教育立法与柏拉图一样,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产物,立法者应首先注意少年人的教育。

代表作《论灵魂》《政治学》古罗马昆体良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著作,也是世界第一部研究教学法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其他1、班级授课思想的萌芽2、最早提倡“双语教育”创立时期培根—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人物地位代表著作教育观点培根1、科学归纳法第一人2、现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新工具》—号召采用试验调查法(归纳法)《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首次提出独立1623年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夸美纽斯人物地位代表著作夸美纽斯1、教育学之父2、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1632《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开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采用自然类比法进行研究康德、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人物地位代表作赫尔巴特1、现代教育学之父2、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3、科学教育学之父4、“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1、《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正式诞生,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2、《教育学讲授纲要》教育思想理论基础1、伦理学(哲学)为目的。

心理学为途径和手段。

2、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3、将心理学的意识阈,统觉观念(新旧知识的联系)用于教学,强调教育学科科学性教育目的可能的教育目的(选择的教育目的)和必要的教育目的(最高、最基本—道德的养成)必要的目的(五种道德观念: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课程理论课程内容与儿童经验兴趣一致,根据统觉,设计(相关(联系)和集中(中心)原则)。

以文化纪元理论(儿童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课程选择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直观教学(单纯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对不同的观念表象区分),综合教学(新旧观念的联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