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性质: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之一,是信息管理中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工具,是本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目的: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一些常见的安全应用工具。
使学生在掌握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和适应特征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加密、数字签名、消息认证、密码协议等网络安全机制,并能够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工具进行安全防护,为以后开展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使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掌握常见几种攻击方式的攻击原理;了解低层协议和高层协议的安全性;能利用单钥和双钥密码算法对明文进行加密和解密;理解消息认证、数字签名、密码协议等安全机制的原理;能利用数字证书、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工具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行防护。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一)教学目标《网络信息安全》主要讲授当今网络环境下常见的网络攻击形式和安全体系结构,密码学基础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单钥和双钥密码体制及算法的讲解以及课下实验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对安全机制和安全工具应用的讲解,构建学生在该领域的理论体系结构,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威胁、安全防护、安全攻击分类及形式、安全体系结构等概念,理解并能熟练应用简单代换密码(单表密码和多表密码)及置换密码对消息进行加密和解密。
了解DES对称加密和RSA非对称加密算法。
掌握数字签名、消息认证安全机制。
理解并掌握消息认证、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工具的原理。
培养学生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体系化知识结构,初步具有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行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意识。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2014-2015)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12年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教学目的】了解内容: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脆弱性、保证网络安全的途径;理解内容: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研究网络安全的必要性及其社会意义掌握内容: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标准;熟练掌握内容:网络安全实验环境的配置及网络抓包软件的使用【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安全的攻防体系、研究网络安全的必要性难点:研究网络安全的必要性【教学内容】1.1 信息安全概述1.2 网络安全概述1.3 研究网络安全的必要性1.4 研究网络安全的社会意义1.5 网络安全的相关法规1.6 网络安全的评价标准1.7 环境配置【课时要求】7节第2章网络安全协议基础【教学目的】了解内容: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组理解内容:IP/TCP/UDP/ICM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内容: IP/TCP/UDP/ICMP协议的结构分析熟练掌握内容:常用的网络服务和网络命令【重点难点】重点:IP/TCP/UDP/ICMP协议的工作原理难点:IP/TCP/UDP/ICMP协议的结构分析【教学内容】2.1 OSI参考模型2.2 TCP/IP协议族2.3 网际协议IP2.4 传输控制协议TCP2.5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2.6 ICMP协议2.7 常用的网络服务2.8 常用的网络命令【课时要求】7节第3章网络空全编程基础【教学目的】了解内容:网络安全编程的基础知识理解内容:C和C++的几种编程模式掌握内容:网络安全编程的常用技术熟练掌握内容:注册表编程、定时器编程、驻留程序编程【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安全编程的常用技术难点:注册表编程、定时器编程、驻留程序编程【教学内容】3.1 网络安全编程概述3.2 C和C++的几种编程模式3.3 网络安全编程【课时要求】10节第4章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教学目的】了解内容:黑客以及黑客攻击的基本概念理解内容:黑客攻击与网络安全的关系掌握内容:如何利用工具实现网络踩点、网络扫描和网络监听熟练掌握内容:黑客攻击的常用工具【重点难点】重点:黑客攻击的步骤难点:如何利用工具实现网络踩点、网络扫描和网络监听【教学内容】4.1 黑客概述4.2 网络踩点4.3 网络扫描4.4 网络监听【课时要求】5节第5章网络入侵【教学目的】了解内容:网络入侵的基本概念理解内容:社会工程学攻击、物理攻击、暴力攻击掌握内容:利用Unicode漏洞攻击和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攻击的技术熟练掌握内容:流行攻击工具的使用和部分工具的代码实现【重点难点】重点:流行攻击工具的使用和部分工具的代码实现难点:利用Unicode漏洞攻击和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攻击的技术【教学内容】5.1 社会工程学攻击5.2 物理攻击与防范5.3 暴力攻击5.4 Unicode漏洞专题5.5 其他漏洞攻击5.6 缓冲区溢出攻击5.7 拒绝服务攻击5.8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课时要求】8节第6章网络后门与网络隐【教学目的】了解内容:利用四种方法实现网络后门理解内容:网络隐身的两种方法掌握内容:利用四种方法实现网络后门熟练掌握内容:常见后门工具的使用【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四种方法实现网络后门难点:常见后门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6.1 网络后门6.2 木马6.3 网络代理跳板6.4 清除日志【课时要求】5节第7章恶意代码【教学目的】了解内容:恶意代码的发展史理解内容:研究恶意代码的必要性、恶意代码长期存在的原因掌握内容:恶意代码实现机理熟练掌握内容:恶意代码的设计与实现【重点难点】重点:恶意代码的设计与实现难点:恶意代码的设计与实现【教学内容】7.1 恶意代码概述7.2 恶意代码实现机理7.3 常见的恶意代码【课时要求】5节第8章操作系统安全基础【教学目的】了解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实现机制、安全模型及安全体系结构掌握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36条基本配置原则熟练掌握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方案【重点难点】重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方案难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方案【教学内容】8.1 常用操作系统概述8.2 安全操作系统的研究发展8.3 安全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8.4 安全操作系统的机制8.5 代表性的安全模型8.6 操作系统安全体系结构8.7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案【课时要求】5节第9章密码学与信息加密【教学目的】了解内容:密码学的基本概念、数字水印的基本概念理解内容:主流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的原理、PGP加密的原理和实现及PKI信任模型掌握内容:DES加密算法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程序实现、RSA加密算法的概念以及实现算法熟练掌握内容:DES加密算法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程序实现【重点难点】重点:主流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的原理及PKI信任模型难点:如何利用程序实现主流加密算法【教学内容】9.1 密码学概述9.2 des对称加密技术9.3 rsa公钥加密技术9.4 pgp加密技术9.5 数字信封和数字签名9.6 数字水印9.7 公钥基础设施pki【课时要求】10节第10章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教学目的】了解内容:利用软件实现防火墙的规则集理解内容: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分类、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原理及常用方法掌握内容:防火墙的实现模型、如何利用程序实现简单的入侵检测熟练掌握内容:防火墙的配置【重点难点】重点:防火墙的配置难点:入侵检测工具的编程实现【教学内容】10.1 防火墙的概念10.2 防火墙的分类10.3 常见防火墙系统模型10.4 创建防火墙的步骤10.5 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10.6 入侵检测的方法10.7 入侵检测的步骤【课时要求】8节第11章IP安全与WEB安全【教学目的】了解内容:IPSec的必要性理解内容: IPSec中的AH协议、ESP协议和密钥交换协议掌握内容: VPN的功能和解决方案、Web安全的3个方面,SSL和TLS安全协议的内容与体系结构熟练掌握内容:VPN的解决方案【重点难点】重点:VPN的功能和解决方案、Web安全的3个方面、SSL和TLS安全协议的内容与体系结构难点:VPN的解决方案【教学内容】11.1 IP安全概述11.2 密钥交换协议IKE11.3 VPN技术11.4 WEB安全概述11.5 SSL/TLS技术11.6 安全电子交易SET简介【课时要求】3节第12章网络安全方案设计【教学目的】了解内容:网络安全方案设计方法理解内容:评价网络安全方案的质量的标准掌握内容:网络安全方案编写的注意点以及网络安全方案的编写框架熟练掌握内容:网络安全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安全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难点:网络安全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12.1 网络安全方案概念12.2 网络安全方案的框架12.3 网络安全案例需求12.4 解决方案设计【课时要求】7节四、教材1、《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2版)》,石志国、薛为民、尹浩,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2、《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实验指导》,石志国、薛为民、尹浩,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网络信息安全》是信息与计算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使得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网络用户关注的焦点。
有线与无线网络安全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本课程全面介绍了网络安全领域的状况,系统地讲述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主流技术和典型应用。
通过这门课的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当前广泛使用的网络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问题和预防手段。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主要是Internet上实现可靠的通信。
能够熟悉网络上常见的攻击,并可以熟练的制定抵抗这些攻击的方法。
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际工作,如在局域网内配置防火墙等。
掌握:(1)网络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TCP/IP协议的常见安全漏洞与防范(2)TCP/IP各层的常见攻击及防范策略(3)木马攻击及拒绝服务攻击(4)认证基本知识(5)掌握几种常见防火墙的安装与配置方法(7)掌握入侵检测技术(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与信息安全方面的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手段拟采用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网络安全涉及到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等理论。
因而先俢课程有:密码学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徐国爱,《网络安全(第二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教学参考书:张世永,《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年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一)绪论介绍网络安全中的威胁、安全技术、安全标准。
(二)网络安全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包括7层结构和TCP/IP协议。
重点:TCP/IP协议。
难点:各个协议的功能。
(三)网络安全威胁介绍网络安全威胁、TCP/IP安全性、病毒、木马、拒绝服务攻击。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南,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并学习相关的技术与知识。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信息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常见网络安全威胁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4. 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三、教学内容【模块一】网络安全概述1.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定义和意义2. 网络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3. 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与风险4.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模块二】密码与加密技术1. 密码学基础知识2.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算法3. 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4. 隐私保护与数据加密实践【模块三】网络安全防御与检测1.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2. 网络访问控制与安全策略3. 恶意软件与病毒防范4. 安全事件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块四】网络安全管理与认证1. 网络安全管理概述2. 安全策略与漏洞管理3. 安全认证与合规性管理4. 网络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授课、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2. 实践: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供具体的实践环境和问题解决方案。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的安全事件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小测:每节课结束后进行简短的小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与实验报告:布置相关的作业和实验任务,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期末考试:对全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教材作为基础教学资料。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引言网络信息安全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多,网络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复杂。
为了提高大众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与能力,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制定一份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网络攻击与防范的常见技术;3.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4. 培养学生合法、合规使用网络的意识与责任;5. 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网络信息安全概述1.1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1.2 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1.3 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与挑战2. 网络攻击与防范2.1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2.2 网络攻击的特点和流程2.3 网络防御的基本原则2.4 网络防护技术与工具3.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3.1 信息泄露与个人隐私保护3.2 网络诈骗与防范3.3 合法、合规使用网络的道德与法律意识4.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4.1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2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与架构4.3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与措施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PPT、教学实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2.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攻击与防范的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案例分析:分析网络安全事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件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4. 课堂讨论:开展网络信息安全话题的讨论,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5. 作业与考核:布置作业和实验报告,通过考试和实践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网络攻击与防范、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掌握情况;4. 实践评估:评价学生在实践演练、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的表现。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2014-2015)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2014-2015)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2014-2015)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需要专业人士来保护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和处理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网络安全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 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培养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学会应对网络攻击和威胁的措施和应急处理1.3 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网络信息安全- 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 学时安排: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 考核方式:平时表现+期末考试+实践项目二、课程内容2.1 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2 网络攻击与威胁-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及其原理- 网络威胁的分类及特征2.3 网络安全技术与方法- 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 加密与数据保护技术- 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方法- 事件响应与应急处理方法2.4 网络安全管理与法规- 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流程与策略- 国内外相关的网络安全法规与标准2.5 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实践- 网络防火墙配置与管理- 网络入侵检测与防范- 网络日志分析与溯源- 网络安全事件处理与演练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 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向学生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
3.2 实践操作- 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实际操作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和方法。
3.3 课程项目- 针对实际案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完成网络信息安全实践操作。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4.1 教材-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教程》-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战》4.2 参考资料-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南》- 《网络信息安全标准与规范》五、考核方式5.1 平时表现- 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是为了阐述和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安全使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而设立的。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常规方法和技术,培养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基本的网络信息安全概念和术语。
2. 熟悉网络信息安全的常见威胁和风险。
3. 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4. 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的常规方法和策略。
5. 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的定义和意义- 网络安全的基本术语和概念2. 网络威胁与风险评估- 常见的网络威胁类型- 风险评估与威胁分析方法3. 网络攻击与防御-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 网络防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4. 密码技术与身份认证-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算法- 数字签名和证书的使用- 身份认证的基本原理和技术5. 网络安全管理- 安全策略和规范的制定- 安全意识培养和员工培训- 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和管理6. 网络安全案例分析- 网络安全事件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 分析安全事件的原因和教训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网络安全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2. 实验实践:通过网络安全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操作各种网络安全工具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课堂讨论: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真实的网络安全案例,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个人作业:布置网络安全相关的学生作业,如阅读论文和文献综述,撰写安全策略和方法论文等,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五、评估方法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评估: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质量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设置一次期末考试,内容涵盖整个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教材。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详版)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学时数:(理论学时)42+(实验学时)18编写日期:2005年5月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详细地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概述、操作系统安全、黑客攻击与防范、计算机病毒、防火墙技术、密码学、VPN技术、入侵检测、构造网络安全体系、数据备份、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计算机犯罪与取证等。
根据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具体应付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公安信息化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主要应掌握以下内容:(一)网络安全现状与需求、安全防范的必要性;(二)几种常用的加密算法:传统的加密方法,数据加密标准DES,公开密钥加密算法,RSA加密方法;(三)病毒的作用机制及其防护(四)深入理解主要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Windows 98/NT/2000、Unix等)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五)常见黑客技术及防范措施(六)防火墙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基本准则(七)VPN的概念和核心技术。
着重掌握实现VPN的第二层隧道协议、第三层隧道协议。
(八)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分类、部署及常用技术,着重掌握Snort入侵检测系统(九)掌握数据备份的方法、RAID技术及基于SAN的备份系统(十)信息隐藏的概念、模型及方法及数字水印攻击技术(十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分类、特点及计算机取证技术2、素质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够运用独立解决在网络安全方面遇到的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
3、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够维护网路服务器的安全以及个人电脑的网络安全。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基本内容: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概述1.1计算机网络概述1.2网络安全概述第2章操作系统安全2.1漏洞和后门2.2UNIX系统安全▲2.3Windows NT/2000系统安全第3章黑客攻击与防范3.1黑客的影响和危害3.2黑客的特点及攻击手段▲3.3黑客的防范第4章计算机病毒4.1概述4.2蠕虫病毒4.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4.4病毒程序实例分析第5章防火墙技术5.1防火墙的概念5.2防火墙的构成▲5.3防火墙设计5.4分布式防火墙技术第6章密码学6.1密码学概述6.2经典密码学▲6.3对称加密技术▲6.4公钥密码体制第7章VPN技术7.1VPN概述7.2VPN主要技术▲7.3第二层隧道协议——L2F,PPTP和L2TP ▲7.4第三层隧道协议——GRE和IPSec 第8章入侵检测8.1概述8.2入侵检测系统分类8.3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8.4入侵检测技术▲8.5Snort入侵检测系统第9章构造网络安全体系9.1网络安全体系概述9.2设计网络安全体系9.3网络安全方案的实施9.4网络安全管理9.5证券行业网络安全方案介绍第10章数据备份10.1概述10.2数据备份系统▲10.3基于SAN的数据备份系统10.4基于因特网的数据备份技术10.5归档和分级存储管理10.6数据容灾系统第11章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11.1信息隐藏▲11.2数字水印技术▲11.3水印攻击▲11.4数字指纹技术第12章计算机犯罪与取证▲12.1计算机犯罪▲12.2计算机取证2、基本要求:网络安全现状与需求、安全防范的必要性;几种常用的加密算法:传统的加密方法,数据加密标准DES,公开密钥加密算法,RSA加密方法;病毒的作用机制及其防护主要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Windows 98/NT/2000、Unix等)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常见黑客技术及防范措施防火墙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基本准则VPN的概念和核心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知识要点: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威胁与脆弱性。
225
师资标准
教材选用 标准
评价与 考核标准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和配置方式。 授课建议:授课 4 课时。 任务二:系统安全 知识要点:了解系统安全方面的威胁与脆弱性。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系统安全防护手段知识要点和配置方式: 授课建议:授课 4 课时。 任务三:应用安全 知识要点:了解应用安全方面的威胁与脆弱性。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应用安全防护手段和配置方式。 授课建议:授课 4 课时。 任务四:数据安全 知识要点:了解数据安全方面的威胁与脆弱性。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数据安全防护手段和配置方式。 授课建议:授课 4 课时。 1.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具有讲师以上技术职称;
支撑专业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4 6 8 12
1. 能够运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一 定独立发现、研究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
0.3
0.3
0.2 0.2
2. 能够运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一 定独立发现、研究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
开课单位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掌握基本的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方式,掌握基本 的网络设备配置和维护的方法。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
4. 能够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通过设计实验、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信息 融合等过程,对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有效的结论。
《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网络信息安全》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网络信息安全2. 课程性质:专业课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威胁与防护措施。
5.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2)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防护措施2. 教学难点:(1)网络安全防护技术(2)网络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安全的五个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2)分析网络安全的威胁,如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数据泄露等(3)介绍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4)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网络信息安全策略3. 课堂互动: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应用能力:通过小组项目或课后实践,评估学生将网络安全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教材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软件3. 网络资源:网络安全相关网站、文章、案例等4. 实践工具: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深入探讨各类网络安全攻击的原理与防范方法,包括:密码攻击:例如穷举攻击、字典攻击等;拒绝服务攻击:例如SYN洪水攻击、DDoS攻击等;漏洞利用:例如缓冲区溢出攻击、SQL注入等;社会工程学:例如钓鱼攻击、身份盗窃等。
2. 讲解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包括:加密算法:例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等;认证协议:例如Kerberos、SSL/TLS等;安全协议:例如安全套接层(SSH)、IP安全协议(IPSec)等。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时数:46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32∕14学分数:3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计算机上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无教学参考书:段云所等编,《信息安全概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09-01。
步山岳等编,《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9-1。
测试方式: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整体考核,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个人能力。
多环节成绩评定包括作业、讨论、实习、测验、论文和笔试成绩等。
综合定量评价: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专业基础教研室课程简介:(200~500字)本课程可以作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加强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理解;熟悉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理论;了解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培养学生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积累初步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经验。
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是基于使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知识实用、丰富,新颖为原则。
教学的主导目标是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实用技能,为学生今后进行进一步学习、研究信息安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从理论、技术和使用等全方面认识信息网络。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掌握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VPN、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常用计算机安全防御技术;掌握安全协议基本原理及IPSec、SSL、SSH,X.509等常见安全协议;掌握Windows和UNIX的常用安全防御技术;掌握端口扫描、窃听等系统和网络攻击及防御方法。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2003年6月)课程编号:课程英文名: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适用专业:信息类、信息管理类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54 学分数:3.0执笔者:徐远超编写日期:2003 年6月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的安全问题、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VPN 技术、入侵检测与预警技术、防病毒技术、拒绝服务攻击、欺骗攻击、常见的系统漏洞等安全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理论课学时分配:一、网络安全对策(3学时)了解IP报头、TCP头格式、TCP传输原理,理解IP欺骗的原理,了解信任关系、TCP 序列号预测、使被信任主机丧失工作能力的一般方法、序列号取样和猜测方法及IP欺骗的防止。
理解防火墙概念,采用防火墙的必要性,知道防火墙的构成、网络政策、包过滤。
二、网络安全分析和安全策略(3学时)理解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含义,知道计算机安全的正式分级、网络安全模型结构、安全服务的层次配置、网络安全的安全策略,了解网络安全技术现状,知道Internet上的危险和安全缺陷、因特网不安全的原因、TCP/IP协议的安全缺陷、TCP/IP协议常见的攻击方式。
理解TCP/IP协议各层的安全性,掌握信息安全技术与网络安全,知道信息安全模型与主要技术、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原则,会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Unix系统安全(3学时)了解Unix网络不安全的因素,知道特权软件的安全漏洞、特洛伊木马的原理,理解Unix 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用户的安全、程序员的安全性的设置。
知道Unix系统的安全措施、文件系统安全、X Windows的安全性和网络安全措施。
四、Windows 系统安全(3学时)理解Windows 2000环境配置、安全机制、安全模型,知道Windows 2000已知的安全漏洞、如登录验证机制漏洞、浏览器安全漏洞、IGMP安全漏洞等。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14 /上机学时:32∕其中实验时数:46 学考核方式:考查分学数:3先修课程:计算机上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无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段云所等编,《信息安全概论》。
社,出版时间2003-09-01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9-1。
步山岳等编,考试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科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整体考核,学素养和个人能力。
多环节成绩评定包括作业、讨论、实习、测验、论文和笔试成绩等。
综合定量评价: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专业基础教研室课程简介:(200~500字)本课程可以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加强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理解;熟悉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理论;了解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培养学生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积累初步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经验。
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知识实用、丰富,新颖为原则。
教学的主导目标是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实用技能,为学生今后进行进一步学习、研究信息安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从理论、技术和应用等全方面认识信息网络。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掌握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VPN、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常用计算机安全防御技术;掌握安全协议基本原理及IPSec、SSL、SSH,X.509等常见安全协议;掌握Windows和UNIX的常用安全防御技术;掌握端口扫描、窃听等系统与网络攻击及防御方法。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doc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 (4)二、课程教学要求 (4)三、课程教学重、难点 (5)四、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5)五、课程教学内容 (5)第1章基础篇 (5)①网站原理及漏洞可能产生处②各种脚本的特性③常见错误理解纠正④各种常用协议讲解(HTTP协议为主》常见后门检测及反击第2章理论篇 (6)①xss漏洞详细讲解及防御②csrf漏洞讲解及防御③sql注入漏洞讲解及防御④上传漏洞讲解及防御⑤命令执行漏洞讲解及防御⑥文件包含漏洞讲解及防御⑦ssrf漏洞讲解及防御⑧XXE注入漏洞讲解及防御弟3早工具扁(Dburp suite 讲解②awvs讲解③appscan讲解④sqlmap讲解⑤beef 讲解⑥metasploit 讲解⑦nmap讲解⑧hydra 讲解⑨kali下其他优秀工具讲解⑩国产优秀工具讲解⑪分享各类实用脚本第4章编程篇 (7)①PHP编程基础②PHP代码审计③基础+CI ickJacking 讲解④Python编程及安全脚本开发第5章业务篇 (7)①任意账户登录②任意密码更改③任意账户注册④敏感信息泄露支付逻辑问题第6章提权篇 (8)①利用数据库提权②本地溢出提权③远程溢出提权④创建持久后门⑤Powershell在提权中的奇技淫巧六、学时分配 (9)七、课程考核方式 (9)八、教学任务分酉己 (9)课程名称: 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
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是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工作的必备知识。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计算机网络是目前信息存储、获取、传递、交换、应用的一个主要媒介,是信息安全的主要阵地。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安全学科的基本理论,对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掌握实现信息安全的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网络信息安全》教案信息安全技术教案课程名称: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学时:48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授课专业:信息与运算科学教师:谢爽职称:讲师差不多教材:«信息安全技术»赵泽茂、吕秋云朱芳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一.教学目标和差不多要求〔1〕明确安全的差不多概念以及运算机网络系统所面临的几种威逼。
〔2〕了解黑客攻击手段和方法。
〔3〕了解运算机病毒的种类及危害〔4〕明白得信息安全风险的风险和威逼〔5〕把握信息安全的差不多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安全的概念及其保证体系模型。
三授课方式讲述运算机网络的应用和规模,现在存在的网络安全的问题,引入课程,讲解本门课程的要紧讲述内容。
理论结合实际,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摸索四教学设计1、讲解信息安全课程的要紧内容和结构〔20分钟〕2、介绍网络新的应用及网络安全的要紧威逼。
〔15分钟〕3、黑客知识简绍。
〔15分钟〕4、运算机病毒的种类及危害。
〔10分钟〕5、信息安全的起源和常见威逼〔10分钟〕6、信息安全的几个目标同时举列子说明〔10分钟〕7、介绍如何评判一个系统或者应用软件的安全等级。
〔10分钟〕8、课程小结。
〔10分钟〕五内容的深化和拓宽列举现实生活的列子深化信息安全的目标,评判一个系统的安全等级拓宽知识点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1 信息安全的概述运算机带来网络新的应用: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现金〔Electronic Cash〕,数字货币〔Digital Cash〕,网络银行〔Network Bank〕,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国家隐秘、军事隐秘。
相伴而来的是各种网络安全威逼:自然灾难、意外事故,硬件故障、软件漏洞,人为失误,运算机犯罪、黒客攻击,内部泄露、外部泄密,信息丢失、电子谍报、信息战,网络协议中的缺陷。
1.2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列举各种典型的黑客入侵事件:〔1〕典型事件〔1〕1960’sJohn Draper 〔嘎扎上尉〕,利用哨声制造了精确的音频输入话筒开启线路,进行免费长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时数:46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32∕14学分数:3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计算机上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无教学参考书:段云所等编,《信息安全概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09-01。
步山岳等编,《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9-1。
考试方式: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整体考核,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个人能力。
多环节成绩评定包括作业、讨论、实习、测验、论文和笔试成绩等。
综合定量评价: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专业基础教研室课程简介:(200~500字)本课程可以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加强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理解;熟悉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理论;了解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培养学生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积累初步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经验。
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知识实用、丰富,新颖为原则。
教学的主导目标是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实用技能,为学生今后进行进一步学习、研究信息安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从理论、技术和应用等全方面认识信息网络。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掌握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VPN、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常用计算机安全防御技术;掌握安全协议基本原理及IPSec、SSL、SSH,X.509等常见安全协议;掌握Windows和UNIX的常用安全防御技术;掌握端口扫描、窃听等系统与网络攻击及防御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具备计算机安全防御的技能,并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设计和部署计算机安全组件,增强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计算机安全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信息安全领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初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安全学、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体系、方法与技能。
第一章概述(2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从最基本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概念出发,侧重围绕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等问题进行介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信息安全的目标、研究内容和发展。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教学主要内容一、信息安全的目标二、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1. 信息安全基础研究2. 信息安全应用研究3. 信息安全管理研究三、信息安全的发展1. 经典信息安全2. 现代信息安全3.计算机软件系统4.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四、本书内容安排第二章密码学概论(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网络中使用的密码技术,古典密码学基本内容,现在典型密码的设计原理;掌握基本密码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密码分析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密码的设计原理和使用。
难点:密码的设计原理和使用。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教学主要内容一、密码学的基本概念二、经典密码体制1. 单表代换密码2. 多表代换密码3. 多字母代换密码4. 转轮密码三、密码分析第三章对称密码体制(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分组密码原理、数据加密标准(DES)、高级加密标准AES、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和流密码。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组密码原理、数据加密标准(DES)、高级加密标准AES。
难点:数据加密标准(DES)、高级加密标准AES。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分组密码原理1. 分组密码设计原理2. 分组密码的一般结构二、数据加密标准(DES)1. DES描述2. DES问题讨论3. DES的变形三、高级加密标准AES四、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1. 电码本模式(ECB)2. 密码分组链接模式(CBC)3. 密码反馈模式(CFB)4. 输出反馈模式(OFB)五、流密码简介1. 同步流密码2. 密钥流生成器第四章公钥密码体制(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了解4.2 RSA算法、E1Gamal密码体制、椭圆曲线密码(ECC)体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二、4.2 RSA算法1. RSA算法描述2. RSA算法中的计算技巧3. RSA算法的安全性三、E1Gamal密码体制四、椭圆曲线密码(ECC)体制1. 一般椭圆曲线2.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3. 椭圆曲线密码算法4.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安全性第五章消息认证与数字签名(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信息认证、散列(Hash)函数、数字签名体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信息认证、数字签名体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信息认证1. 加密认证2. 消息认证码二、散列(Hash)函数1. 散列函数的性质2. 散列函数的结构3. 安全散列算法(SHA)三、数字签名体制1. 数字签名原理2. RSA数字签名体制3. E1Gamal数字签名体制4. 数字签名标准DSS第六章密码应用与密钥管理(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密码应用、密钥管理、密钥管理公钥基础设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密钥管理。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密码应用1. 信息加密、认证和签名流程2. 加密位置二、密钥管理1. 概述2. 密钥的分类3. 密钥长度的选择原则4. 密钥的产生和装入5. 对称密码体制的密钥分配6. 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分配7. 密钥托管三、公钥基础设施PKI1. PKI概述2. 公钥证书3. 公钥证书的发放和管理4. PKI的信任模型第七章身份认证(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身份认证基础、协议、身份认证的实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身份认证。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身份认证基础1. 物理基础2. 数学基础3. 协议基础4. 计算机局域网的组成二、身份认证协议1. 双向认证协议2. 单向认证协议三、身份认证的实现1. 拨号认证协议2. Kerberos认证协议3. X.5 09认证协议第八章访问控制(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访问控制原理、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四、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常用操作系统中的访问控制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访问控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访问控制原理二、自主访问控制1. 访问控制表2. 访问能力表三、强制访问控制四、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1. 角色的概念2.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五、常用操作系统中的访问控制第九章安全审计(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安全审计的原理和应用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安全审计。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安全审计的原理1. 安全审计的目标2. 安全审计系统的组成3. 日志的内容4. 安全审计的记录机制5. 安全审计分析6. 审计事件查阅7. 审计事件存储二、安全审计应用实例1. WindowsNT中的安全审计2. Unix/Linux中的安全审计第十章安全脆弱性分析(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安全威胁分析与安全扫描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安全威胁分析1. 入侵行为分析2. 安全威胁分析二、安全扫描技术1. 安全扫描技术概论2. 安全扫描的内容3. 安全扫描系统的选择4. 安全扫描技术分析第十一章入侵检测(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掌握入侵检测的数学模型、入侵检测的特征分析和协议分析、入侵检测响应机制、绕过入侵检测的若干技术、入侵检测标准化工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
难点: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1. 入侵检测的起源2. 入侵检测系统的需求特性3. 入侵检测原理4. 入侵检测分类5. 入侵检测现状二、入侵检测的数学模型1. 实验模型2. 平均值和标准差模型3. 多变量模型4. 马尔可夫过程模型5. 时序模型三、入侵检测的特征分析和协议分析1. 特征分析2. 协议分析四、入侵检测响应机制1. 对响应的需求2. 自动响应3. 蜜罐4. 主动攻击模型五、绕过入侵检测的若干技术1. 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攻击2. 对入侵检测系统的逃避3. 其他方法六、入侵检测标准化工作1. CIDF体系结构2 .CIDF规范语言3 .CIDF的通信机制4..CIDF程序接口第十二章防火墙(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防火墙的基本概念,类型,配置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防火墙的安全设计,功能,类型,配置和防火墙系统。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防火墙概述1. 什么是防火墙2. 防火墙的功能3. 防火墙的基本规则二、防火墙技术1. 数据包过滤技术2. 代理服务三、过滤型防火墙1. 静态包过滤防火墙2. 状态监测防火墙四、代理型防火墙1. 应用级网关防火墙2. 电路级网关防火墙五、防火墙连接模式1. 双宿/多宿主机模式2. 屏蔽主机模式3. 屏蔽子网模式六、防火墙产品的发展七、防火墙的局限性第十三章网络安全协议(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安全协议概述、掌握IPSec、传输层安全协议SSL等安全协议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IPSec、传输层安全协议SSL等安全协议的应用。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安全协议概述1. 应用层安全协议2. 传输层安全协议3. 网络层安全协议二、IPSec1. IPSec综述2. IPSec结构3. 封装安全载荷(ESP)4. 验证头(AH)5. Internet密钥交换三、传输层安全协议SSL1. SSL体系结构2. SSL记录协议3. SSL修改密文规约协议4. SSL告警协议5. SSL握手协议四、安全协议的应用第十四章安全评估标准(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国际安全标准和国内安全标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安全标准。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一、概述二、国际安全标准1. TCSEC2. 通用准则CC三、国内安全标准1. GB17859-19992. GB/T15408第十五章应用安全(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Web安全、Email安全、电子商务、安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计算机网络各种应用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