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方剂配伍

合集下载

漫谈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及发展趋势

漫谈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及发展趋势

证的评价指 标相结合 ,选 择相关 的多种 动物模 型,多样 评价指标 ,谨慎解 释实验结果 。 32 进 行 多层 次量效 关 系的研 究 虽 然 随着基 因组 学 . 和蛋 白质 组学研究 的发展 ,人们试 图从整体器 官、细胞
及 分子水平 、基 因水平 等方面对 中药进行 研究 ,但 由于 中药成分研 究方面 的缺 陷 ,质量难 于控 制 ,使得研 究结 果重复性差 。为此我们 要进行 中药配伍 方剂饮片 、有效
相 恶相反配伍 ,可 能增毒减 效 。由此 可见 ,相须 相使配 伍 临床最 为常用 ,是方 剂 中最基 本 的配 伍方 式 。目前对 方 剂配 伍 规律 的现 代 研 究其 相须 相 使配 伍 仍在 起 着指
导 作用 。
1 现代研 究成果说 明 方剂 中各药 味间确有相须 、相 . 2 使 、相 恶等 “ 七情 ”关系,具有协 同或拮 抗 的相互作用 ;
d i 036/i n17.792 1 . 1 o :1 . 9 s 6 22 7 001 04 9 js 2
文 章编 号 : 17 —7 9 (00 1—0 30 6227 2 1 )一202 —2
本文 简要论述 了中药方剂配伍 的历史与现状 ,探讨 了方剂配 伍的规律 、方法及发展方 向,对 中医药临床教 学与科研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 研 究方剂配伍理论 , 指导创新复方中药的研制 , 高 提 中医临床疗效 ,是中医方剂研究面临的最大挑 战。中医方 剂配伍理 论研 究 的历 史我们 的先 民早期使用 最广泛 的治
疗方法是砭石、针灸、导引与按摩 ,随着人们在生产 生活 中运用 中草药防治疾病经验 的积 累,以及 阴阳、五行等古 代哲学思想逐渐溶入中药治疗之 中, 中药的配伍理 论便逐 步形成 。《 帝内经 》中已有君 臣佐使配伍 、性味配伍 、 黄 气机升 降配伍的相关理论。仲景诸方君 臣佐使配伍严谨 , 组方缜密 ,用药精巧 ,方证对应 ,疗效 卓宏 ,至今被 临床 广泛应用 ,仍然具有中药配伍 的指 导意义 。

方剂配伍特点重点总结

方剂配伍特点重点总结

方剂配伍特点重点总结
1. 方剂配伍就像是搭积木,得有巧妙的组合呀!比如说麻黄汤,那麻黄和桂枝的搭配,不就像最佳拍档一样,一个散寒,一个解表,共同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这多神奇啊!
2. 看看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的组合,那可真是绝了!就好像是一场精彩的舞蹈,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舞步,相互配合,成就了这幅气血调和的美妙画卷,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吗?
3. 小柴胡汤里的柴胡和黄芩呀,哎呀,那简直就是黄金搭档!它们一起对付病症,就如同两个英勇的战士并肩作战,共同克服困难,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4. 归脾汤呢,里面那么多药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各自分工又紧密合作,为了调理身体这个大目标共同努力着,你说是不是很像我们生活中的团结协作呀?
5. 金匮肾气丸的配伍,那可是有大学问的哟!附子、桂枝和地黄等药,宛如一个精密运行的机器,每个零件都不可或缺,共同维持着身体的健康运转,这不是很值得感叹吗?
6. 白虎汤里的石膏和知母,那配合真是天衣无缝呀!就如同夏天里的一阵凉风和一场及时雨,给人带来舒适和清爽,这么形象的例子能不吸引你吗?
7. 大承气汤的大黄、芒硝和厚朴等药的组合,哇塞,那简直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呀!它们勇猛地冲击着病症,迅速解决问题,多有气势呀!
8. 逍遥散的配伍像不像一首优美的曲子呀?柴胡、白芍等药就是那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共同奏响了调理肝郁脾虚的乐章,你不想听听这美妙的旋律吗?
9. 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麻黄、细辛和附子的结合,真是太厉害了!就像寒冬里的一把火,温暖又有力,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这样的方剂配伍难道不让人着迷吗?总之,方剂配伍真是充满了奥秘和惊喜,每一个巧妙的组合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呀!。

中兽医方剂配伍浅谈

中兽医方剂配伍浅谈

1 “ 因定法, 法统方 . 方从法”原则
疫病表 现不一 ,病原 不一 一,治法 用药则 不一 。法 指 治 疾 大法 而言 ,方指 方 剂 而 沦,二 者 关 系乃 是 方从 法 立 ,以法统方 ,方属于法 ,法从方剂体现。 诊 治之 时 ,首 先需要 辨证 求因 ,审 因论治 ,按其病
杀、相恶 、相反 。组方 不离其 道 。正如 《 神农本草经・ 序 例 》言 :凡 七情合 而视之 , 当用 相须相使 者 良,勿用相 恶 相反者 ,若有毒 宜制 ,可用 相畏相 杀者;不尔不合用 也。单行者 ,独 用一药 ,不许 配伍 ,如独 参汤 ,单 用人 参,大补 元气治疗 虚脱 ;相须 者 ,配合 功用相类似 的药 物 ,协 同和 用 ,加强 原有功效 。如 白虎 汤中的石膏 与知
是药效相加 ,药物选 加 ,而 是有 其规律 的 ,所 以方剂 是
治法的具体 运用 。为 了充 分发挥 中草药 治疗 家畜疾病 的 效果 ,必须要合理 配伍 ,使药物 更好 地发挥 作用 ,制止
不 良反应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为主他 要想输 , 以提 高主药 作用 。如 麻黄汤 中的麻 黄与
2 0 1 4 年第 1 期 ( 总第 2 0 4
… … … … ‘
疾病 防治
疾病 防治 i

. . . . . . ... . . . . . . . . . . . .
中兽 医方剂配伍浅谈
刘伟 民 ( 山东 省临沂市河东区 畜牧兽医 局 2 7 6 0 0 0 )
中图分类号:¥ 8 5 3 . 9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0 0 7 - 1 7 3 3 ( 2 0 1 4 ) 0 1 - 0 0 2 5 ・ O 2

方剂配伍原则及配伍方法

方剂配伍原则及配伍方法

方剂配伍原则及配伍方法1.方剂配伍原则所谓方剂配伍原则,就是指组方用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方剂配伍原则对组方用药具有指导性与规范性,常用方剂配伍原则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针对病机而选用方药组方病的病机相对应,如审病是寒证选用温热药,表寒择桂枝、麻黄等寒证选用干姜、附子等,用麻黄汤辨风寒表实风寒表实证,四逆汤辨治少阴阳虚阴寒证。

审病是热证,就须选用寒凉药,热盛证选择石膏知母等,热结证选用大黄、芒硝等,用白虎汤辨治阳明热盛证,大承气汤辨治阳明热结证;如里证既有寒又有热,其治既要选用清热药,又要选用温热药、用方如附子泻心汤;如病证既有表寒又有里热,其治既要用散表寒药,又要用清里热药,用方如大青龙汤;审病是虚证,其治须选用补益药,如炙甘草汤主治心阴阳俱虚证,肾气丸主治肾阴阳俱虚证等;审病是实证,治当用泻药、如桃核承气汤主治瘀热证,大胸汤主治热饮结胸证;再如,审病既有虚又有实,其治既要补虚,又要泻大黄鏖虫丸等。

针对病机选用方药是临床最为常用的一种配伍方法,对此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探其奥妙,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二、针对脏腑生理特性而选用方药组方用药必须考虑脏腑生理特性,如心主血脉,主神明,主汗,故治疗心病证,一方面要针对病机而选用方药,而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心的生理特性,或选用通达心脉药,或选用活血药或选用安神药,或选用固涩止汗药。

辨治瘀阻心脉证,其治除了选用活血化瘀药外,还要针对心的生理特性而用药,以此则能提高治疗效果,如实薤白桂枝汤治胸痹证,其治用薤白旨在宽胸行气通阳。

辨治肝病证,因肝的生理特性生疏泄条达,主藏血,主筋,故治疗肝病证,必须针对肝的生理特性而用药,如用一贯煎主治肝阴虚证选用川楝子以疏肝理气以使方药更好地发挥滋阴作用。

辨治肺病证,因肺主宣发与肃降,主气,所以治疗肺病证,既要宣肺又要降肺,如小青龙汤中既用麻黄宣肺,又用五味子敛降肺气。

临证用药只有针对脏腑生理特性组方用药,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2.方剂配伍方法方剂配伍方法,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七情”说: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方剂配伍原则

方剂配伍原则

方剂配伍原则
方剂配伍原则是指中药方剂中各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原则。

方剂配伍原则主要包括相互协调原则、相互增强原则、相互制约原则和相互抑制原则。

1. 相互协调原则:指方剂中的各药物之间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疗效。

例如,中药方剂中常见的配伍为“药草相辅”,即通过植物草药的相互配伍来发挥协调作用。

2. 相互增强原则:指方剂中的各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增强的作用,能够加强疗效。

例如,某些药物在配伍后能够增加其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3. 相互制约原则:指方剂中的各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制约作用,能够避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发生。

例如,某些中药在配伍后能够减轻其副作用,保护患者身体健康。

4. 相互抑制原则:指方剂中的各药物之间具有相互抑制作用,能够降低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某些中药在配伍后能够抑制其药效,减轻不良反应。

方剂配伍原则在中药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正确的配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搭配中药方剂。

方剂配伍 总结归纳

方剂配伍 总结归纳

方剂配伍总结归纳
标题:方剂配伍总结归纳
方剂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剂组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减轻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在实践中,方剂配伍必须根据病症、证候综合分析、药性药物相似性等进行合理搭配。

以下是个人对方剂配伍的总结归纳:
1. 反复验证配伍的疗效
方剂配伍的疗效与单个方剂的疗效不同,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验证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反复验证是必不可少的。

2. 药物相似性原则
所谓药物相似性原则,指的是药性相似的药物不宜配伍。

如麻黄与桂枝、附子与生脉、川乌与乌头等药物,都有剧毒或禁忌症,若混合使用会导致副作用或中毒。

3. 手段单一原则
方剂配伍应该注意手段单一的原则,即在已有一方剂中存在一
种药物,另一个方剂中不再使用相同药物。

避免药性作用累加或冲突,导致疗效降低。

4. 配伍应符合病情
方剂配伍应符合患者病情,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疾病采用合适的
配伍方法。

如治疗咳嗽可以用桔梗、杏仁和紫菀配伍,治疗便秘可
以用大黄和芒硝配伍。

方剂配伍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需要医师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结合理论和实际经验进行合理的搭配。

只有将各种因素充分考虑,
才能更好地发挥方剂的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浅论我所认为的方剂配伍

浅论我所认为的方剂配伍

浅论我所认为的方剂配伍(讲座作业)方剂学中,药物配伍是很难学会的。

但不明配伍,便无法真正活用方剂,而无法活用方剂,终其一生或也不过才能达到《周礼》多言最下的医师的程度。

而配伍方法,其实所需把握的就一个,即在谨察病机的情况下明辨药性,随证配伍以和为期。

《内经》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李振华教授亦称:法无常法,常法无法。

故配伍之法,无论方药抑或针推,总不外辨明邪之所处,适五脏六腑、精气神之性以调之,以和为期。

举个例子。

比如说柴胡与芍药这一对药对,是疏肝的常用组合,亦是散中有收这一配伍方式的一种体现。

老师解释时曾言:一升一降合肝之性,故可疏肝解郁。

但为什么这一升一降就合肝之性可调肝疏肝了呢?就结合逍遥散来看看吧。

肝属木,其性升发,故肝亦疏达不宜壅滞。

肝藏血,木壅土滞,肝郁故能引起血、脾的功能问题。

木郁化火,火性炎上,心主火,故肝郁也可有易怒、高血压等褚征。

而其根在肝。

故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气弱主从疏肝入手。

而逍遥散调肝又由柴胡、芍药调畅肝之气。

为什么要用柴胡升散?肝主升发故也。

但另一方面,肝体阴而用阳,易偏亢旺,复况本肝郁即有上冲之势。

故以柴胡升散肝气虽合肝郁之因,但这以升提更可助肝亢之势。

故用芍药助敛肝阴,以阴涵阳,以预肝之易亢。

两者相合,自无余弊。

至于柴胡与芍药的用量配伍,则更可依肝性与其状态而定。

若肝郁已亢,可加大芍药敛阴。

若仅抑郁,无甚亢旺之象,反以木壅土滞肝木乘脾为重,则可小剂量补中益气汤重用柴胡、橘皮,再加点陈皮除湿醒脾又不引气下行(不若茯苓除湿而下行)。

再加点橘梗引所补之气上行,助柴胡合肝气升发之性(橘梗可载药上行,上畅于肺,以其小量,以导气上行可也)。

另再加点芍药,敛养肝阴,以复肝阴涵阳之本,以免诸药上散肝气之力甚大而肝阴不足反阳亢为患。

接下来再来看看桂枝汤中的配伍。

桂枝汤寥寥几味药而为群方之祖,其配伍亦精妙矣。

方中桂枝生姜相辅相成,桂枝芍药散中寓收等配伍方式我们都熟知。

但若从病机适脏腑、精气神之性来看又如何?先不延伸其调营卫调阴阳之功,仅从其治风寒表虚证来看。

方剂配伍与使用注意事项

方剂配伍与使用注意事项

方剂配伍与使用注意事项
1. 方剂配伍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不同的药材搭配在一起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比如说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这几味药配合起来,那对血虚的改善可真是厉害!咱在用方剂的时候可得注意啦,千万别乱搭配,就好像做菜不能乱加调料一样,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2. 你看那黄连和木香,它们的配伍在香连丸里可是经典呢!但使用的时候能马虎吗?当然不能啊!就跟你找朋友合作一样,得找对人,用方剂也是,得搞清楚什么能配,配错了那可不得了!
3. 方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可多啦,就像走钢丝一样要小心翼翼!比如有些药孕妇不能用,这多重要啊!像桃仁、红花这些,孕妇要是用了,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这可得千万记住呀!这不就是对自己身体负责吗?
4. 哎呀,不同的方剂有不同的讲究,比如说麻黄汤,那可不是随便能用的!这就好比一件珍贵的宝贝,得小心呵护着用!如果不注意病人的体质啥的就乱用,那不是给自己挖坑嘛!大家可得留神哦!
5. 想想看,一个好的方剂就像一支精锐的部队,各个药材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但要是不注意使用事项,那不就成了散沙啦!比如说用药的剂量,多一点少一点差别可大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
6. 方剂配伍和使用注意事项真的太重要啦!这就跟一场比赛,规则都不搞清楚怎么能赢呢!咱们得重视起来,不能掉以轻心啊!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得把这些牢牢记住,毕竟这关系到健康呢!
我的观点结论:方剂配伍与使用注意事项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仔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方剂的作用,保障我们的健康。

方剂配伍规律

方剂配伍规律

方剂配伍规律方剂啊,就像是一场奇妙的烹饪之旅。

每一味药都是独特的食材,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你看啊,有的药就像是辣椒,特别浓烈,能一下子就刺激到病症;有的药呢,像那温和的米粥,慢慢滋养着身体。

而方剂的配伍,不就是在精心挑选和搭配这些“食材”嘛!就好比一个团队,得有不同角色的人相互配合。

有冲锋在前的猛将,也有在后面出谋划策的军师,还有默默支持的后勤人员。

药也是这样啊,有的药负责主攻病症,有的药来辅助它,有的药则是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让整个“团队”和谐共处,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比如说,有个方剂里有一味苦寒的药,它就像个厉害的将军,能直捣黄龙,去对抗病邪。

但要是只有它自己,可能就会太猛了,容易伤到身体其他地方。

这时候就得有个温柔点的药来中和一下呀,就像给这位将军配个温柔的谋士,既能发挥将军的勇猛,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还有啊,有些药之间就像好朋友一样,它们在一起就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可不是随便凑在一起就行的,那得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试验才找到的最佳组合。

咱再想想,要是把一些不相干的药胡乱放在一起,那不就成了一锅乱炖啦?能有啥好效果呢?这就好比让篮球运动员去弹钢琴,能行吗?肯定不行呀!所以说,方剂的配伍那是相当重要的呀。

而且,这其中的学问可深着呢!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配伍方法,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得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

有时候多一味药少一味药,效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多神奇呀!你想想,古代的那些名医们,他们是怎么琢磨出这些精妙的方剂的呢?那得是经过多少实践和思考啊!他们就像是伟大的厨师,精心调配出一道道能治病救人的“佳肴”。

咱普通人虽然不懂那么专业的知识,但也可以了解个大概呀。

这样以后要是有点小毛病,也能知道个大概的方向,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总之啊,方剂配伍规律就是中医的一大瑰宝,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咱可得好好珍惜,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没了这些,那得多可惜呀!。

浅谈中兽医方剂的配伍法则

浅谈中兽医方剂的配伍法则

摘要:中兽医方剂的配伍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

本文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从基本要求、治疗法则、组方原则、相互作用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兽医方剂配伍的法则,对基层广大兽医工作者使用中兽医方剂开展畜禽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兽医方剂;配伍法则浅谈中兽医方剂的配伍法则姜宝奎(山东省莱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烟台2652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10.004收稿日期:2023-02-12作者简介:姜宝奎(1973.3—),山东莱阳人,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

方剂是中兽医学理、法、方、药的集中体现,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交汇点。

一个好的方剂,既包含有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和法则,又反映出用药组方的精妙与周密。

1基本要求对于中兽医方剂配伍的基本要求,一是安全,二是有效,三是可控。

1.1安全很多中药有毒,有的毒性还很大,如砒霜、巴豆等[1]。

有的中药还有促癌、致癌作用,如射干、曼陀罗、苦杏仁等[1]。

即便是常用的认为无毒的中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毒副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的小柴胡汤中毒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动物服用中药后的毒副作用报道,虽然不如西药多,但也并不罕见。

因此,在配方时,要注意方中药味的药性(包括毒性)和用量;在较长期投服的药剂及中药饲料添加剂的配方中,应尽量不用有毒、药性峻烈或药性过偏的药味。

外源性有毒物质污染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常见的有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和种植药用植物时滥用农药所致。

至于抗药性,已有的试验表明,许多中药可不同程度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只是形成抗药性的周期较长、抗药程度不如某些西药严重而已。

1.2有效中药的作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并且比较宽泛,难以用现代药理药化指标衡量,特别是它的整体调节和多靶作用机制,很难用单项或少数指标全面准确地概括[2]。

因此,对于中药的药效,除了用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之外,根据中药的特点建立宏观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完全按照现行评价西药的方法评价中药。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目的:分析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禁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准确性。

方法: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现代技术对中药方剂进行有效成分配伍,阐述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的优点和意义。

结果: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更具针对性,提高用药准确性,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

结论:传统中医中药学对于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理论指导,现代技术对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提供了技术支持、研究思路以及配伍方法,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标签: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中药方剂配伍是指两种以上药物的配合适应,方剂配伍运用于治疗中的目的是调和药性,或是为提高治疗效果进行联合用药。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是基于配伍基础上形成的更为高级形式的配伍,该方法是以有效成分按照一定比例组合,从总体上实现综合治疗。

通过将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组合可以增强疗效,降低药物毒性。

且该方法将药物进行提纯,只提取有效成分,安全性更高,对于病情复杂患者尤其适用,并可进行扩展治疗;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也可以用于药物中毒的预防。

结合中医理论,采用现代技术分析和研究新的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理论,对于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包括活性单体成分和活性组分。

方剂有效成分是中药方剂经混合和相互作用后最终形成的对治疗起到主要作用的药物成分。

由于中药方剂多由2种以上药物组合而成,其中难以避免含有无作用的成分,甚至含有毒性成分。

结合中医药理论,使用现代技术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具有准确、实用、安全、高效等优点。

配伍时应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配伍方剂的质量。

因此方剂配伍首先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具体症状及患者病情进行考虑,结合方剂的特点、配伍的安全性等因素进行配伍。

具体的配伍过程要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定方剂中的药材种类、活性成分,才能除去无作用、具有毒性的成分,提高方剂质量。

方剂配伍与使用注意事项

方剂配伍与使用注意事项

方剂配伍与使用注意事项1. 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大家都知道,中医的方剂就像是一个调味包,把不同的药材混合在一起,才能调出最合适的味道。

不过,调味可不是随便搅拌就行的哦。

咱们得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这样才能把药效发挥到最大化。

首先就是药物之间的配伍原则了,像调料一样,不能胡乱加,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药物配伍有个大原则叫“相辅相成”,就是说不同药物之间要互相帮助,发挥出最佳效果。

就像做菜时,盐和胡椒粉加在一起,比单独加要好得多,对吧?另外,还有个原则叫“相反相成”。

这就像是咱们平时遇到的“水火不容”——有些药物的性质完全不同,但正因为这样,搭配在一起反而能互补缺陷,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说,有些药物一个是寒性的,另一个是热性的,合在一起,就能平衡寒热,效果更好。

1.1 常见配伍禁忌说到药物配伍,那就得提提禁忌了。

就像做菜时,咱们不能把巧克力和大葱混在一起,不然绝对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味道。

在中医中,也有类似的禁忌。

有些药物一起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或者干脆把药效全给破坏了。

比如说,某些药物如果搭配在一起,可能会导致中毒,或者产生不必要的反应,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有时候,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互相冲突,就像是油和水,怎么搅和都分不开。

比如,有些药物是性温的,而有些药物是性寒的,如果把这两种药物混在一起,可能会让病情更加复杂。

还有的药物相克,互相对抗,就像是“鸡蛋碰石头”,无论怎么努力,结果都不会好。

2. 方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方剂的时候,咱们得小心翼翼,别像“盲人摸象”一样。

中医讲究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药方的使用也要因人而异。

就像吃饭一样,有人喜欢辣,有人则需要清淡,这点也要考虑到方剂的配伍上。

首先,了解自己的体质很重要。

比如说,有些人身体比较虚弱,需要补气血的方剂;有些人则是实热体质,可能需要清热解毒的方剂。

方剂的使用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否则就像是把辣椒加在了本来就辣的菜里,结果会让人受不了。

中医方剂中的药量比例配法

中医方剂中的药量比例配法

中医方剂中的药量比例配法1 中医方剂中的药量比例配法中医方剂是中医治疗中常用的药物组合,其特点是以草药为主要成分。

通过配伍不同的中药成分,可以对病症产生不同的疗效。

在配制中医方剂时,药量比例配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药材的用量不同,需要根据其相互调配的特性进行合理安排。

下面就介绍一下中医方剂中的药量比例配法。

2 药物配比的基本原则中草药的配伍有一定的原则,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 主药首选:方剂中起决定疗效的草药称为主药,主要作用是对症治疗,通常配比在30%~50%之间。

2. 副药次之:指辅助主药进行治疗,使方剂的疗效得以提升,通常配比在10%~30%之间。

3. 佐药辅助:常常起到调和主副药的作用,或是改善方剂的口感,调节体内功能的平衡等,通常配比在5%~15%之间。

3 举例说明以清热解毒为例,具体的药物配比如下:1. 主药:黄芩(30%)、连翘(25%)、蒲公英(25%)2. 副药:栀子(15%)、赤芍(5%)3. 佐药:甘草(5%)其中,黄芩和连翘是清热解毒的主要草药,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

蒲公英有清热排毒的功效,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

栀子和赤芍有解毒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协同作用。

甘草具有调和配伍作用,也有一定的解毒功效。

这些药物按照药量比例的原则进行搭配,可以相互促进,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4 总结中医方剂中的药量比例配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药物搭配可以提高方剂的疗效,缓解病情,同时也能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在中药配制过程中,遵循主药、副药、佐药的基本原则,按照药量比例的要求进行搭配,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

中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

中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1. 引言说到中医,大家肯定会想到那些神奇的草药和古老的方剂。

嘿,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药方能有效呢?其实,中医的方剂配伍就像是调制一杯完美的鸡尾酒,每种成分都有它的角色。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医方剂的配伍原则,让我们一起“深挖”这背后的秘密吧!1.1 方剂的基本理念首先,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所有成员要和谐相处。

方剂的配伍也是如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家人间的关系,既要相互补充,又不能冲突。

中医认为,身体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症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配伍时,药材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得当,才能达到“和气生财”的效果。

1.2 组方的灵活性说到组方,灵活性是关键。

中医不喜欢死板的规定,就像你做菜时,不可能每次都照着食谱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方剂可以随意调配。

有时候,添加一两味药就能改变整个方剂的效果。

你看,这就像炒菜,加点盐和辣椒,味道立马提升不少!2. 配伍原则接下来,我们聊聊一些重要的配伍原则。

这里面可是有大学问的哦,别小看了这些原则。

2.1 兼顾表里在中医中,表和里就像是两位兄弟,一个负责抵抗外邪,一个负责调理内脏。

配伍时,既要考虑到外部的病因,也不能忽视内部的状况。

比如,你感冒了,表症要先处理,再来调理身体,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药性相辅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的性味和归经,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有的药性温和,有的则偏寒。

配伍时,要注意药性之间的相辅相成。

比如,辛热的药材可以帮助寒凉的药材发挥更好的作用,就像朋友之间互相激励,一起进步。

3. 常见配伍案例接下来,咱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配伍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原则。

3.1 感冒的方剂想象一下,你得了感冒。

常用的方剂像“银翘散”,就包含了辛凉解表的药材。

这里面有荆芥、薄荷等,这些药材就像超级英雄,齐心协力,把病邪赶跑。

不过,银翘散也常常会和其他药材配伍,比如加点生姜,来温暖身体,让你感冒的症状更快消失。

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

 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

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选药是否合理,配伍是否精当,是方剂是否有效的关键,张仲景医书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其方剂也是后人推崇倍至的“经方”。

现拟就张仲景方的组方特点浅析如下:1. 主攻明确,药少而精《伤寒论》全书113方,共使用89味药物,超过10味药物的方剂仅有2首。

《金匮要略》全书205首方剂中,1~6味药组成的方剂有160首,约占方剂总数的80%;7~10味药组成的方剂有30余首,约占方剂总数的15%;10味药以上组成的方剂还不到10首,不到方剂总数的5%。

可见张仲景组方药味之“少”和用药之“精”。

且方剂无论大小,均紧扣病机,药有主从,其主攻方向十分明确,对疾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就是张仲景组方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如方仅一味药的苦参汤,抓住湿热之病机,以清热利湿杀虫为主,治疗狐惑病;二味药组成的百合地黄汤,抓住心肺阴虚内热之机,以滋心肺、清气血为主,则百脉调和而百合病可愈;三味药组成的甘麦大枣汤,抓住脏阴亏乏之机,润燥缓急、养心安神为主,以治疗脏燥病;四味药组成的瓜蒌薤白半夏汤,抓住阴阳不足、痰饮内停之机,以通阳破结、痰下气为主,以治胸痹;五味药组成的白虎加人参汤,抓住热盛伤津之机,以清热生津益气为主等等。

2. 病证结合,药有专通把治疗某一病的专用药与针对各证的通用药结合起来,就成了既针对病,又辨乎证的类方。

如治黄疸病必用茵陈,湿热俱盛合栀子、大黄;湿盛热微合五苓散,即可窥其一斑。

又百合病以百合为专药主药,若未经汗吐下,病形如初则辅以生地黄补血凉血、滋肾润肺而成百合地黄汤,为百合病正治之方;若过汗耗津则入知母滋阴清热而为百合知母汤;若伤损其阴,阴虚阳乘,热蓄下焦,则入滑石、赭石镇逆利窍而成百合滑石代赭汤;若吐伤元阴,耗损荣血则入鸡子黄养真阴、填精血而为百合鸡子黄汤;若病久不愈,邪聚而热,则以百合洗之,以期皮毛通调气畅于里,若洗而渴不好,则以牡蛎瓜蒌散生津止渴,引热下行,百合病凡六方,独此方未用百合,为常法中之变法。

中药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

中药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

中药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中药方剂是中医学的核心之一,它是将多药相似和相辅相成的特性运用于临床治疗中的。

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审慎、精炼,实际上也是中医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理解理论推理。

中药方剂配伍包括了许多原则,本文将阐述中药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旨在帮助读者在配伍中药方剂方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药性相顺原则中药方剂的药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中药方剂是在药性相顺的基础之上进行配伍。

药性相顺原则的意思是,中药方剂中的药物应当相互补益和一起协作,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比如,草果、五味子、茯苓等具有健脾之作用的药物可以搭配在一起,有助于增加治疗胃肠疾病的效果。

药性相顺的原则可以让不同的中草药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加统一的治疗方案。

二、药性相反原则药性相反原则是中药配伍的另一种原则,它是指在中药方剂中需要搭配药性相反的药物,在相互抑制和平衡的作用下,发挥更好的疗效。

比如草果、陈皮等味苦泄热的药可以和人参、黄芪等味甘补气的药搭配使用,达到降热、补气的效果。

药性相反原则在配伍中药方剂时可以增加药物之间的互补效应。

三、协同配伍原则中药方剂在配伍时,需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这一原则是指,中药方剂中的药物相互补充,合力以强,而不是单独的作用。

比如人参和党参是中草药配伍中的经典组合,这是因为人参为人体提供充足的气血,而党参则增强了免疫力,这两者相配合,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四、化瘀通络原则化瘀通络原则是指,中药方剂通过搭配具有疏通作用的草药,以达到化瘀、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草药有种类之分,对人体的功效也有所不同,通过对不同草药之间的协调搭配,达到通络化瘀的目的。

五、看大局策略原则中药方剂配伍要看大局,这个原则是将中医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指导。

中草药搭配时需要关注每一个细节,但是,更需要把握的是宏观局面,即要看到整个中药配伍在治疗疾病方面达到的效果和作用。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方剂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方剂指的是由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其中每种中药的用量比例都非常重要。

在中医药理论中,各种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需要严格掌握和研究的,遵循适当的配伍和用量比例,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正确的药方配伍及用量比例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本文试着从方剂配伍用量比例出发,总结一些基本规律。

1. 基本原则中药方剂组方时,需要遵循一定的配伍和用量比例原则,在合理和科学的基础上,发挥各药材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疗效。

总体而言,方剂组成中应该流传“四相平衡”的基本原则:(1)药味相宜相同品质(药味)的药材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混合使用。

中药药味通常包括五味和上、中、下三焦。

(2)药量相宜中药成分的药量应该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主药量大,辅料药量次之,组成中药配伍时,不少于3味,最多不超过15味。

(3)药性相宜药材的药性应该相互辅助,相互协调,有带毒性的药材需要小心处理。

药物的“热、寒、温、凉”属性需要各自的属性相平衡。

(4)药效相宜在药性适宜的情况下,方剂的药效也应该相互协调,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调和剂配伍原则在中药方剂中,有一种被称为”调和剂”的药材,通常被用于菜单的调制和启人。

调和剂是方剂中重要的成分之一,需要在用量上掌握好“四量平衡”的配伍原则:(1)数量相宜调和剂成分的数量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不低于方剂总重的10%。

(2)比例相宜调和剂成分的比例应该与其他成分相协调,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不是过少或过多。

(3)使用次序相宜调和剂通常是方剂的最后一步添加,以达到最佳效果,或可根据需要酌情添加。

(4)细心配伍调和剂的选择需要注意细节,比如一些药材在具有调味效果的同时,也需考虑其功效和搭配。

比如,枸杞的补肝肾功效类似于补血,加入方剂中虽可提味,但目的不应只在此方面,其补肾补阴、益精明目的功效也应被充分利用。

3. 单味药的用量在方剂配伍中,单味药会被用来调节方剂的药性和达到特殊的功效,因此其用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方剂配伍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方剂的配伍,实乃一种制方模式。

方剂通过配伍,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可调和药物偏性,可以监制某些药的毒性,可以适合复杂病情的需要等。

方剂配伍的方法有:根据辨证和立法的要求,按药物的不同功用,分清主次,按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根据药物的性味,按性味关系配伍。

【关键词】配伍理论;性味配伍;方剂;遣药组方
方剂的配伍理论,实乃一种制方模式,它是从众多方剂中总结出来的治疗规律,是历代医家临床遣药组方的经验凝结。

方剂配伍有常用以下的方法。

一是根据辨证和立法的要求,按药物的不同功用,分清主次,按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互相辅助,互相监制,协调一致,以发挥治疗作用;二是根据药物的性味,按性味关系配伍。

下面从君臣佐使配伍以及性味配伍来浅谈一下方剂配伍理论。

1 方剂配伍的历史沿革
方剂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形式,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西汉以前,古人对中药的认识远不如今,将中药统称为“毒药”,此时以单味药为主要的应用形式。

如《五十二病方》中所收载的方剂,
绝大部分是由单味药或两味药组成的,这一时期对于方剂的配伍意义方面阐述很少[1]。

到了《黄帝内经》时期,对组方用药的配伍法度及禁忌作了一定的论述,首次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基本结构要求,书中记载方剂13首,其中6个为单方,剂型包括汤、膏、丸,方剂配伍理论始于《黄帝内经》。

此时的中医药学仍处于重药轻方阶段[2]。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方剂在配伍应用及药物性能的加减变化上,具有严谨的法度,在药量、剂型、服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飞跃[3]。

自东汉到隋唐时期,方剂学己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获得了蓬勃发展。

宋金元时期,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众多医家对中医方剂学的贡献颇多,张元素提出了“归经”、“引经报使”等理论,君臣佐使的理论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对于配伍规律的研究己经开始。

明清时期,本草专著频频面世,方论蔚然成风,此时众多医家对于临床实用的方药配伍关系研究较为强调和重视,文献记载有关配伍用药规律探讨和临证经验内容丰富。

2 君臣佐使配伍理论
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始见于《内经》,其设计甚为周密,既主次分明,配合严密,又相互兼顾、相互制约。

针对证候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主要发病环节和次要发病环节,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选药配伍。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曰:“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神农本草经·卷三》曰:“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宋·成无己在
《注解伤寒论》中,以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来阐释仲景方剂。

自此而始,历代医家在实践中自觉应用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指导处方用药,并用于新方创制中。

君臣佐使理论是中医方剂的主要配伍理论,是方剂构成的基本框架。

君臣佐使既是方剂组成结构的四个基本部件,但也有各自特定的内涵。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协助君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帮助君臣的药物,使药是起引经作用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正如《医门法律》所言:“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引治病之药至于病所者,也。

”整个方剂通过君臣佐使的关系来控制各味药物的地位和作用,形成特定的整体效应。

突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与君药协调统一,大凡汗法的麻黄汤、下法的承气汤、清法的白虎汤、温法的四逆汤等无不体现了严谨的结构,精当的用药,君臣佐使的完整统一。

3 性味配伍理论
性味是指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药理效应中推断出来的。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质味。

另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

性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只有将其与药物作用结合起来,才能确切的把握药物的功效和灵活的组方配伍。

中药的温热与寒凉是与疾病的寒凉与温热相对而言的:凡是能减轻或消除温热病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凉性或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
寒凉病证的药物大多属于温性或热性。

《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性味配伍或称气味配伍,即根据治则治法的要求,以药性理论之四气五味为依据选择适当药物配伍的方法,方剂中性味配伍主要有以下形式。

3.1 四气配伍
3.1.1 寒热单行
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治疗热证或寒证分别采用寒凉或温热药,此类治法中主要采用同类相须的配伍。

如清气分热的白虎汤方中以大寒之石膏配伍苦寒之知母;泻火解毒的黄连解毒汤中合用四味苦寒(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辛温散寒的麻黄汤方中以辛温之麻黄配伍辛甘温的桂枝;辛热回阳的四逆汤中用大辛大热的附子配伍辛热守中的干姜。

3.1.2 寒热并用
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依据,但与以上不同的是针对寒热错杂如表寒里热,外寒内热,上热下寒,寒热互结等证,采用分进合击,将寒性与热性药同时配伍。

如治疗表寒里热的石膏汤方中以辛温之麻黄配伍辛寒之石膏;治疗上热下寒证的黄连汤方中用苦寒之黄连配伍辛温之桂枝;主治寒热互结于中焦证的半夏泻心汤用苦寒之黄连、黄芩配伍辛热或辛温之干姜、半夏等。

3.1.3 寒热互佐
以“治热以热,治寒以寒”为依据的一种属于反治内容的配伍形式,主要适用于病机中寒热偏盛亢急的一类大热或大寒证,常在方中
配用少量与病性相同的温热或寒凉药,属于反佐配伍。

大凡热极或寒极,用大寒药或大热药对抗治疗,则因病性与药性之偏激,两相格拒,而使机体拒药不受或药力难以发挥,此利用“同气相求”之理[4],在方中稍加热药或寒药用以引导,使无格拒,直入病所,以得疗效。

3.2 五味配伍
(1)辛甘配伍:即辛味药物与甘味药物的配伍,这类配伍起着辛甘发散、辛甘扶阳或辛甘化阳的作用,如:桂枝汤中的桂枝配伍甘草以辛甘化阳而益卫解肌。

(2)酸甘配伍:酸味药物与甘味药物的配伍,这里的酸味药大多指具有养阴敛阳作用的药物,甘味药指甘润滋养作用的药物。

这种配伍具有益阴敛阳、补虚生津等作用,通常称之为“酸甘化阴”,如:芍药甘草汤之芍药配伍甘草。

(3)辛酸配伍:即辛味药物与酸(或涩)味药物的配伍,因辛能散,酸能收,故辛酸配伍与“散敛配伍”相近。

这种配伍一方面收敛正气,一方面解散邪气,适宜于正虚邪恋者。

如:小青龙汤中五味子与干姜、细辛的配伍。

(4)辛苦配伍:即辛味药物与苦味药物的配伍,这类药物具有辛开苦降(或苦辛通降)、开通气机、调和肝脾(胃)、调理脾胃的作用。

如:栀子豉汤中的栀子与豆豉配伍,微苦清降,微辛宣通,苦辛以开上痹,故《伤寒论》用其治疗无形邪热郁于胸膈而致之胸脘窒闷,烦扰不安。

(5)甘淡配伍:即甘味药物与淡味药物的配伍,甘味药性缓而补中,淡味药渗湿利尿,如:五苓散中泽泻配伍茯苓、白术。

(6)酸苦相配:具有清热泻火、养阴之功,用于火热亢盛而阴津亏损者。

连梅汤、黄连阿胶汤等都是苦酸泄热的配伍典范,具清泄而不伤津、
养阴而不碍邪之功”。

此外,方剂五味组方配伍尚有辛淡配伍、咸苦配伍、辛咸配伍、酸咸配伍、甘咸配伍、辛酸配伍等。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5]以上是古人对中药性味功能属性的高度概括。

凡药均有性味,根据病证属性的要求,临证组方时或侧重于性或独取其味。

但更多的是性味兼用,通过有机组合配伍,使方中药物选择性地发挥与病证相适宜的功能药性,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性味配伍方法。

4 结语
方剂配伍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和关键,方剂通过配伍,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可调和药物偏性,可以监制某些药的毒性、可以适合复杂病情的需要等。

因此,配伍不是简单的凑合,也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有理论、有原则的,尤其应当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研究,阐明它们的理论机制,进一步掌握它的规律性。

【参考文献】
1]战国·无名氏.五十二病方[M].文物出版社(铅印本),1979.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3]清·陈修园.长沙方歌括[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21.
[4]程昭寰,王永炎.试论《内经》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意义[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4):4445.
[5]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