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的电学性能及测试方法
电介质强度及测试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07.第4期发表电介质强度及测试李雨明张宜川潘全亮本文从电介质的性质、电介质强度、电介质强度的测试及测试设备的角度对比叙述,并从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分析,提出了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判定。
电介质强度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与要求及合格与否的判定不具体,造成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和判定的不同,并且形成一定的争议。
在此,根据我们工作中所碰到的情况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
一、电介质及强度什么是电介质:其基本电磁性能是受电场作用而极化的物质。
有称:一切绝缘体统称为电介质;或者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反过来影响外电场的物质。
例如空气、云母、陶瓷、玻璃纸、塑料、油等都是电介质。
从极化过程可以看到,电介质分子中正、负电荷在外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有被分离的趋势。
如果外电场足够强大,有可能使一些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脱离原子核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又获得加速,具有很大的动能。
它们在遇到其它分子时。
可能使被碰撞的分子又释放出电子来,这种连续反应使电介质中的自由电子愈来愈多,可使介质失去绝缘性能成为导体,这种情况叫做电介质的“击穿”。
各种电介质材料都有一定的能承受而不致遭到破坏而击穿的最高电场强度 ,又称绝缘场强。
电介质中的场强超过击穿场强会引起介质中出现大量自由电子,导致流过介质的电流急剧增加,介质温度也迅速上升,最后介质被烧坏。
这类在强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丧失电绝缘能力的现象,导致击穿的最低临界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介质厚度之比称为击穿电场强度(或称电介质强度、击穿强度、介电强度、电气强度、耐电压强度、抗电强度等)。
它反映电介质自身的耐电强度。
固体电介质击穿有3种形式: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
电击穿是因电场使电介质中积聚起足够数量和能量的带电质点而导致电介质失去绝缘性能。
热击穿是因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热量积累、温度过高而导致失去绝缘能力。
介质和电介质的特性和应用有哪些
介质和电介质的特性和应用有哪些一、介质的概念介质,又称传播介质,是指电磁波传播的媒介。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甚至是真空。
不同的介质对电磁波的传播有不同的影响。
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如介质的折射率、介电常数等。
二、电介质的特性电介质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从而影响电场分布的物质。
电介质的主要特性有:1.极化:电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即正负电荷分别向电场方向和相反方向移动,形成局部电荷分布。
2.介电常数: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是描述电介质极化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了电介质对电场的响应能力。
介电常数越大,电介质的极化程度越高。
3.绝缘性:电介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阻止电流的流动。
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以防止漏电和短路。
4.存储电荷:电介质在去除电场后,仍能保留一定量的电荷,称为电容。
电容是电介质储存电能的能力,广泛应用于电容器中。
三、电介质的应用1.电容器:电容器是利用电介质的储存电荷能力,实现电能存储和释放的元件。
电容器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力系统、通讯等领域。
2.绝缘材料:电介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阻止电流的流动。
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以防止漏电和短路。
3.屏蔽材料:电介质可以用于屏蔽电磁干扰,保护电子设备免受外部干扰。
4.介质波导:电介质波导是一种用于传输电磁波的介质管道,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微波传输等领域。
四、介质的分类及应用1.固体介质:如陶瓷、玻璃、塑料等。
固体介质在电子元件和微波器件中有广泛应用,如微波谐振器、滤波器等。
2.液体介质:如水、油、酸碱盐溶液等。
液体介质在电力系统中作为绝缘材料和冷却剂,以及化学实验室中的试剂。
3.气体介质:如空气、氮气、氧气等。
气体介质在电力系统中作为绝缘气体,以及灯泡中的填充气体。
4.真空介质:真空是一种特殊的介质,具有极低的介电常数。
在某些高频电路和微波器件中,真空介质可以作为优良的传播介质。
电介质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介质物理知识点总结电介质是一类具有不良导电性能的材料,可用于电容器、绝缘体等应用中。
电介质物理是研究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电学性能的科学。
电介质物理是电磁场理论和介质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对电介质物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展开。
1. 电介质的基本性质电介质是一种不良导电性能的材料,通常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电介质的主要特点是在外电场作用下会发生极化现象。
极化是指介电极化,即在电场作用下使介质内部出现正负电偶极子的排列现象,从而使介质产生极化电荷。
常见的电介质包括空气、水、玻璃、塑料等。
2. 电介质的极化过程当电介质处于外电场中时,介质内部的正负电荷将发生位移,使介质被极化。
电介质的极化过程可分为定向极化和非定向极化两种类型。
其中,定向极化是指在介质中存在有定向的分子或离子,当外电场作用下,这些分子或离子会按照一定方向排列,这种极化过程被称为定向极化;非定向极化是指介质中的分子或离子并不具有固定的方向排列,当外电场作用下,这些分子或离子将发生不规则的排列,这种极化过程被称为非定向极化。
极化过程使介质产生极化电荷,从而改变了介质的电学性能。
3. 介质极化的类型根据介质极化的不同类型,可以将极化过程分为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和取向极化。
电子极化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介质中的电子云将出现位移,从而使整个分子或原子产生极化;离子极化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介质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将发生位移,产生极化现象;取向极化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具有一定取向的分子或离子将产生极化现象。
不同类型的极化过程会影响介质的电学性能。
4. 介质极化与介电常数介质的极化现象将改变介质的电学性能,其中介电常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介电常数是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的电极化能力的体现,介电常数越大,介质的电极化能力越强。
介电常数的大小将影响介质的导电性、电容性等电学性能。
5. 介电损耗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会产生能量损耗,这种现象被称为介电损耗。
介电损耗会导致介质内部的吸收能量和产生热量,从而影响介质的电学性能。
大学物理电介质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电介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对电场的影响。
3. 理解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矢量的关系。
4. 掌握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1. 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对电场的影响。
2.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矢量的关系。
3. 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对电场的影响。
2.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矢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电介质的基本概念、特性、极化现象、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矢量的关系、高斯定理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介质的相关知识。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电介质的概念,强调其在电磁学中的重要地位。
2. 简要介绍电介质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二、电介质的极化现象1. 讲解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现象,包括分子极化和电子极化。
2. 分析极化现象对电场的影响,如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减弱。
三、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矢量1. 介绍电位移矢量的概念,强调其在电介质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电位移矢量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即电位移矢量等于电场强度与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之比。
四、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1. 介绍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强调其在电介质中的应用。
2. 分析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讲解如何利用高斯定理求解电介质中的电场分布。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电介质的基本概念、特性、极化现象、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矢量的关系、高斯定理等内容。
2.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介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案例分析1. 分析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介质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就电介质中的电场分布、极化现象等问题进行讨论。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介损测试原理
介损测试原理介损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电学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电路或材料在交流电场中的能量损耗情况。
通过测量电路或材料对电流和电压的响应,可以分析其频率相位差和电压波形的改变,从而得出其介损因子或介电损耗值。
介损测试常用于电源变压器、电感、电容、绝缘材料以及传输线等元件或设备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
下面将介绍介损测试的原理和常用测试方法。
一、原理介损是介质在交流电场中的电能损耗的一种表征,通常用介损因子(tanδ)来表示。
介损因子是介质相对损耗的比值,计算公式为:tanδ = (Pd / Pc) = (Wd / Wc)其中,Pd表示介质的损耗功率,Pc表示介质的储存功率,Wd表示介质的损耗能量,Wc表示介质的储存能量。
在介质中,当电场频率变化时,电介质将能量转化为热能,发生能量损耗。
通过测量介质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可以计算出介质的损耗功率和储存功率,从而得到介损因子的值。
二、测试方法介损测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测试方法:交流桥路法和谐振桥路法。
1. 交流桥路法交流桥路法是一种常用而简单的介损测试方法。
它基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关系,通过调节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当电路平衡时,相位差为零,此时测得的电阻值即为介损因子。
交流桥路法适用于介电常数较小、介质比较均匀的材料,可以快速测量出介损因子。
但对于介电常数较大的材料,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测试。
2. 谐振桥路法谐振桥路法是一种更精确的介损测试方法,它利用谐振现象进行测试。
通过变化测试频率,选择使得电路谐振的频率,同时测量电感和电容元件的谐振频率和谐振曲线的形状,可以得到更准确的介损因子。
谐振桥路法适用于测量介电常数较大的材料,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测试结果。
但同时也需要更复杂的测试设备和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来操作和分析数据。
三、总结介损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电学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电路或材料在交流电场中的能量损耗情况。
通过测量电路或材料对电流和电压的响应,可以得出其介损因子或介电损耗值。
介电材料的电性能研究
介电材料的电性能研究介电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电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器和信息存储器等领域。
介电材料的电性能是指其在外电场作用下的电学性质,包括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极化等方面。
研究和优化介电材料的电性能,对于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和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介电材料的电性能研究进行探讨。
介电常数是介电材料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物质对电场的响应能力。
介电常数越大,说明介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逆转化为极化电荷的能力越强,具有更好的电介质性能。
目前,常用的提高介电常数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材料的极性分子,引入金属离子或稀土离子,以及基于复合材料的设计。
其中,稀土离子是一类重要的添加剂,它们具有较强的电学响应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是介电材料在外电场中的电能损失,主要包括电介质本身的内部损耗和导体的感应损耗。
介电损耗不仅会降低材料的陈列能力和热稳定性,还会导致电子器件的能耗增加和信号失真。
因此,优化介电材料的损耗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减小介电损耗的方法包括掺杂降低内部损耗率,选择更好的导体材料降低感应损耗,以及通过复合结构设计控制材料内部的分子运动。
介电极化是介电材料在外电场中的极化现象,它与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电性能密切相关。
介电极化可以分为定向极化、空间极化和电子极化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极化机制不同,对于介电材料的电性能影响也有所区别。
提高介电极化能力是提高介电材料电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设计相应的结构和控制材料的分子运动可有效实现这一目的。
总的来说,优化介电材料的电性能是提高电子器件性能和降低能耗的关键之一。
未来,随着电子器件不断迈向微型化和高性能化,介电材料电性能优化技术也将不断更新。
电介质和其介电特性基本介电现象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11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旳主要特征
主要判据:
dI dU
dU 0 dI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12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旳主要特征
在均匀电场下:如介质厚度d,介质击穿电压UB
EB
UB d
EB ——介质击穿场强,描述电介质耐电压特征旳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5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旳主要特征
电导特征是任何一种材料(不论导体、半导体、 还是电介质)都具有旳电学性质,并非电介质所特 有。但不同材料在电导率旳大小上却相差很远:
例如:一般导体γ=109(S/m )
绝缘性能良好旳电介质γ=10-18(S/m )
相差1027倍。
导电机理有明显区别,所以对电介质电导需作 专门旳讨论。
所以: r 为温度、电场频率、电场强度旳函数; v 则为温度、电场强度旳函数。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9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旳主要特征
1. 3 介质损耗
在交变电压下,因为极化,使介质中 存在电容 电流和电导电流。
对电容器而言:希望电容电流大,而引起损耗 旳电导电流小。从而引入一种新旳介质物理参数—
—介质损耗角正切tan。
➢ 光具有粒子性,一定频率旳光子具有能量h,它与介质相
互作用将能引起介质中载流子密度和电导率旳变化。
❖ 光与介质旳极化和电导特征都有着亲密旳关系。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23
电介质旳功能特征
❖ 光照引起电介质电导剧烈增长旳现象是最广泛旳一 种光电效应——光电导效应(Photoconduction effect)。 这是因为光子进入介质引起介质中束缚电子旳活化,产 生新旳导电载流子,使介质旳电导率增大。
第二章_液体、固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对串、并联电路,有:P1=P2
CP
CS
1tg2
一般tgδ<<1,即tg2δ 0,
所以CP≈CS=C,则 P=P1=P2=U2ωCtgδ
4.电介质的损耗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电介质损耗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频率和电
压。不同的电介质所具有的损耗形式不同,从而温 度、频率和电压对电介质损耗的影响也不同。 5.介质损耗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固体电介质的表面电导主要由表面吸附的水分
和污物引起,介质表面干燥、清洁时电导很小。介
质吸附水分的能力与自身结构有关。 有亲水性介质
和憎水性介质。
所以,介质的绝缘电阻实际上是体积电阻和表
面电阻两者的并联值
R RV RS RV RS
RS---表面泄漏电阻
RV---体积泄漏电阻
5.影响电介质电导的主要因素
IEC规定的电工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最高持续温度):
Y(O) A
E
B
F
H
C
90 105 120 130 155 180 220℃
如果材料使用温度超过上述规定,绝缘材料 就将迅速老化,寿命大大缩短。实验表明,对A级 绝缘,温度每增加8℃,则寿命缩短一半左右,这 通常称为热老化的8℃原则。对B级和H级绝缘材料 而言,当温度每升高10℃和12℃时,寿命也将缩 短一半。
1.介电常数
组合绝缘的相对介电 常数ε为
S
(1 x) x S
x
s --固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x --浸渍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2.介质损耗
组合绝缘的组合绝缘的总介质损失角正切为
tg1(t1g xS xS )x 1(t1g xxxS )x
tg S --固体电介质的介质损失角正切
测定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
55mm、60mm,分别求出待测液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求出平均值。
【注意事项】 1. 测定固体介质时,固体介质必须保持干净,两极板也同样保持干净。 2. 测定固体介质时,上下极板相距小于 5mm。 3. 实验测量时,周围环境保持相对静止,传感器要尽可能远离实验者,传感器连接线 放置尽可能保持一致。 4. 测量液体时,要小心,不要把液体溢出。
7.
将所测量的值代入相关公式,即可准确地求得 ε
。
r
二、气体介质的介电常数测量 实验步骤自拟。
三、液体介质的介电常数测量 1. 将液体介质的测试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 DW-220 智能介电常数测量仪的测量输入端。 2. 没有注入被测液体前,测量出其频率 f1 。 3. 注入被测液体至 5mm 处,测量出其频率 f2 。 4. 由实验室给出 R、r,将测量相关数据代入公式(13),即可求出待测液体电介质的相
(4)
式中, C0
=
ε0S d
, Cb
为介质板以外边缘电极间电容量,C f
是测量系统的分布容量, C串
是有介质板时与对应空气电容串联后的等值电容量,即
得到:
C串 =
ε0S ⋅ εrε0S d −t t ε0S + εrε0S
= εrε0S t + ε r (d − t)
(5)
d −t t
εr
=
ε0S
得ε0 及Cf .
四、液体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测量实验 液体电介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极化现象,通常可用相对介电常数 εr 来表征电
介质材料的属性.一般地对于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 εr 是一个没有单位的纯数. 对于液 体 εr 的测量也可使用液体测试传感器和 DW-220 智能介电常数测量仪来测定.
电介质强度及测试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07.第4期发表电介质强度及测试李雨明张宜川潘全亮本文从电介质的性质、电介质强度、电介质强度的测试及测试设备的角度对比叙述,并从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分析,提出了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判定。
电介质强度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与要求及合格与否的判定不具体,造成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和判定的不同,并且形成一定的争议。
在此,根据我们工作中所碰到的情况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
一、电介质及强度什么是电介质:其基本电磁性能是受电场作用而极化的物质。
有称:一切绝缘体统称为电介质;或者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反过来影响外电场的物质。
例如空气、云母、陶瓷、玻璃纸、塑料、油等都是电介质。
从极化过程可以看到,电介质分子中正、负电荷在外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有被分离的趋势。
如果外电场足够强大,有可能使一些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脱离原子核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又获得加速,具有很大的动能。
它们在遇到其它分子时。
可能使被碰撞的分子又释放出电子来,这种连续反应使电介质中的自由电子愈来愈多,可使介质失去绝缘性能成为导体,这种情况叫做电介质的“击穿”。
各种电介质材料都有一定的能承受而不致遭到破坏而击穿的最高电场强度 ,又称绝缘场强。
电介质中的场强超过击穿场强会引起介质中出现大量自由电子,导致流过介质的电流急剧增加,介质温度也迅速上升,最后介质被烧坏。
这类在强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丧失电绝缘能力的现象,导致击穿的最低临界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介质厚度之比称为击穿电场强度(或称电介质强度、击穿强度、介电强度、电气强度、耐电压强度、抗电强度等)。
它反映电介质自身的耐电强度。
固体电介质击穿有3种形式: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
电击穿是因电场使电介质中积聚起足够数量和能量的带电质点而导致电介质失去绝缘性能。
热击穿是因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热量积累、温度过高而导致失去绝缘能力。
电介质的电学性能及测试方法
电介质的电学性能及测试方法电介质材料的电性包括介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和热释电性等。
本文着重对介电性、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和热释电性、热释电性系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介绍。
1介电性和介电常数的测量1・1介电性能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一类具有电极化能力的功能材料,它是以正负电荷重心不重介的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和储存电的作用。
极化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构成电介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粒子,如原子,离子和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并沿着外部电场的方向在一定的范鬧内做短距离移动,从而形成偶极子的过程。
极化现象和频率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的频率范围主要有四种极化机制:电了极化(electronic polarization, 1015Hz), 离了极化(ionicpolarization. 1012〜1013Hz),转向极化(orientation polarization* 1011〜1012Hz)和空间电荷极化(space charge polarizat ion. 103Hz)«这些极化的基本形式又分为位移极化和松弛极化,位移极化是弹性的,不需要消耗时间,也无能量消耗,如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
而松弛极化打质点的热运动密切相关,极化的建立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也通常伴随有能量的消耗,如电子松地极化和离子松弛极化。
1・2介电常数的测量介电常数是物体的重要物理性质,对介电常数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电气工程中的电介质问题、电磁兼容问题、生物医学、微波、电子技术、致品加工和地质勘探中,无一不利用到物质的电磁特性,对介电常数的测最提出了要求。
目前对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的应用可以说是遍及民用、工业、国防的各个领域。
在食品加工行业当中,储藏、加工、灭菌、分级及质检等方面都广泛采用了介电常数的测量技术。
例如,通过测量介电常数的人小,新鲜果蔬品质、含水率、发酵和干燥过程中的一些指标都得到间接体现,此外,根据ft品的介电常数、含水率确定杀菌时间和功率密度等工艺参数也是重要的应用之一⑴。
电介质的 tgδ 值
电介质的 tgδ值电介质的tgδ是物理学和工程学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它能够准确反映某种介质的介电特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中。
本文旨在阐明tgδ值是什么,以及它在介质特性的研究和计算中的应用。
我们先从tgδ的定义开始讨论,tgδ是“介质温度和频率的绝对介电常数的变化率”的时变比值,是用来反映介质介电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更加完整地衡量介质介电性能。
tgδ的物理含义比较抽象,有了tgδ的定义之后,我们需要做的是说明这个参数的实际应用。
首先,正如上文所提到的,tgδ可以用来衡量介质介电性能,因此它经常被用作电子学和材料科学中介质特性的测试参数。
特别是在电子和半导体结构中,使用tgδ来反映介质介电特性是特别有用的。
例如,如果我们要测试一块半导体片的介电性,我们可以测量其tg δ,以此来确定它的介电特性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
其次,tgδ也可以用来进行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由于介质介电性能的变化与tgδ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当我们需要模拟某种特定的介质介电性能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tgδ来实现这一目的。
例如,在计算电磁屏蔽的介质选择时,可以根据计算出的不同介质的tgδ值来确定最佳的介质。
最后,tgδ也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电气绝缘性能,这是因为材料的电气绝缘性能与其介质介电特性有关,如果材料介电性能不理想,则其绝缘性能也不会理想,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测量tgδ来对材料的绝缘性能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电介质tgδ值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可以用来衡量介质介电性能,也可以用来进行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还可以用来评估电气绝缘性能。
由于tgδ的变化与介质介电性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tgδ值在电子学、材料科学和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电介质的定义
电介质的定义
电介质是一种能够将电场和磁场传播的物质,也称为电磁介质,是电学和磁学中研究对象之一。
也即可对外界电磁辐射发出反应的物质,类似于物理中的热传导、光传导以及声音传导,电介质也是通过电子来实现电磁辐射的传播。
电介质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一、本质性定义。
电介质是指在电磁场作用下,能够把电场变化传播与弥散的介质,它不仅能够把电场的变化传播和弥散出去,而且能够传播和弥散磁场变化。
二、成分定义。
电介质是指由真空、空气、水、油和其他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一种介质,它可以把电场变化传播与弥散出去,同时还可以传播和弥散磁场变化。
四、用途定义。
电介质是指通常用来处理、控制、传输、换向以及保护电电气及电子能量设备进行稳定工作的介质,这些介质可以在电气及电子设备中流动,从而使整个设备运作良好。
从以上各个定义看来,电介质是一种以电双极性微粒为主要组成成分的介质,可以把电场变化传播与弥散出去,同时可以传播和弥散磁场变化,主要用来处理、控制、传输、换向以及保护电电气及电子能量设备的工作。
电介质的极化实验探究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目的:探究电介质的极化特性 实验材料:电介质材料、测量仪器等 实验方法: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和记录 实验数据:展示测量得到的数据结果 实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测量电介质在不同电压 下的极化强度
结果解释:解释极化强度与电压的 关系,以及可能的原因
实验误差的评估: 通过重复实验、 对比实验等方法 评估实验误差的 大小和影响程度
对实验的改进建议
增加实验重复次数,提高数据准确性 优化实验设备,提高测量精度 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率
结论
电介质极化实验的重要意义
验证电介质极化 理论的正确性
加深对电介质极 化现象的理解
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集数据:使用电介质测试仪,记录电介质在不同温度、湿度、电压下的极化曲线 数据处理:使用Excel或MATL AB等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使用图表(如折线图、散点图、柱状图等)展示极化曲线,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数据分析:根据极化曲线,分析电介质的极化特性,如极化强度、极化时间、极化温度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Biblioteka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找出极化强度与电压的关系
讨论: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局限性
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误差的来源: 仪器误差、操作 误差、环境误差 等
实验误差的影响: 影响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减小实验误差的 方法:选择高精 度仪器、规范操 作、控制环境因 素等
实验步骤
实验设备准备
电介质材料:选择合适的电介 质材料,如石英、玻璃等
介电谱测试原理
介电谱测试原理
介电谱测试是通过对材料进行交流电场的激励,测量其在不同频率下的电介质响应,以此来分析其电学性能和结构特征的一种非破坏性测试方法。
介电谱测试原理基于材料对电场的响应,当一个材料受到电场的激励时,其内部电荷会发生移动和重分布,从而导致材料中的电流和电容性质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反映了材料的电学性能和结构特征。
介电谱测试通常使用交流信号作为激励源,将信号施加到被测样品上,并测量样品上的电荷、电流、电位等参数,然后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样品在不同频率下的电容等电学参数。
通过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以了解样品的电学性能和结构特征,如介质常数、介质损耗、电极界面、导电性等。
介电谱测试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领域,如电子元器件、纳米材料、聚合物、陶瓷、玻璃等。
同时,介电谱测试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制备工艺的优化以及新材料的开发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介质材料的电性包括介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和热释电性等。
1介电性、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质中电场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
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又称诱电率,与频率相关。
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绝对介电常数乘积。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
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
对介电常数越小即某介质下的电容率越小,应该更不绝缘。
来个极限假设,假设该介质为导体,此时电容就联通了,也就没有电容,电容率最小。
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
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
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
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
科标检测介电常数检测标准如下:
GB11297.11-1989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11310-1989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相对自由介电常数温度特性的测试
GB/T12636-1990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GB/T1693-2007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GB/T2951.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
试验方法滴点油分离低温脆性总酸值腐蚀性23℃时的介电常数23℃和100℃时的直
流电阻率
GB/T5597-1999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T7265.1-19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微扰法
GB7265.2-19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开式腔”法
SJ/T10142-1991电介质材料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同轴线终端开路法
SJ/T10143-1991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重入腔法
SJ/T11043-1996电子玻璃高频介质损耗和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SJ/T1147-1993电容器用有机薄膜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介电常数试验方法
SJ20512-1995微波大损耗固体材料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测试方法
SY/T6528-2002岩样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服务范围:老化测试、物理性能、电气性能、可靠性测试、阻燃检测等
介电性能
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一类具有电极化能力的功能材料,它是以正负
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和储存电的作用。
极化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构成电介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粒子,如原子,离子和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并沿着外部电场的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做短距离移动,从而形成偶极子的过程。
极化现象和频率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的频率范围主要有四种极化机制:电子极化(electronic polarization,1015Hz),离子极化(ionic polarization,1012~1013Hz),转向极化(orientation polarization,1011~1012Hz)和
空间电荷极化(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103Hz)。
这些极化的基本形式又分为位
移极化和松弛极化,位移极化是弹性的,不需要消耗时间,也无能量消耗,如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
而松弛极化与质点的热运动密切相关,极化的建立
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也通常伴随有能量的消耗,如电子松弛极化和离子松弛极化。
相对介电常数(ε),简称为介电常数,是表征电介质材料介电性能的最重
要的基本参数,它反映了电介质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程度。
ε的数值等于以该材料为介质所作的电容器的电容量与以真空为介质所作的同样形状的电容器的电容量之比值。
表达式如下:
式中C为含有电介质材料的电容器的电容量;C0为相同情况下真空电容器的电
容量;A为电极极板面积;d为电极间距离;ε0为真空介电常数,等于8.85×10-12
F/m。
另外一个表征材料的介电性能的重要参数是介电损耗,一般用损耗角的正切(tanδ)表示。
它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
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取决于材料结构和极化机理。
除此之外,还与工作频率、环境温度、湿度有关。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材料的介电常数常用复介电常数表达:
式中C为含有电介质材料的电容器的电容量;C0为相同情况下真空电容器的电
容量;A为电极极板面积;d为电极间距离;ε0为真空介电常数,等于8.85×10-12
F/m。
另外一个表征材料的介电性能的重要参数是介电损耗,一般用损耗角的正切(tanδ)表示。
它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
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取决于材料结构和极化机理。
除此之外,还与工作频率、环境温度、湿度有关。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材料的介电常数常用复介电常数表达:
式中和都是与频率相关的量,二者的比值为tanδ
则介质电导率
式中为交变电压的角频率。
仅与介质有关,称为介质损耗因子,其
大小可以作为绝缘材料的判据。
此外,还有一个表征介电材料耐压性能的物理量——介电强度。
当外加电场
强度逐渐增大,超过电介质材料所能承受的临界值时,电介质材料从介电状态向导电状态转变,这一临界电场强度即为介电强度。
使用的仪器是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生产的E4991A型射频阻
抗分析仪。
它采用射频电流-电压(RF-IV)测量技术,依据被测件终端电流和电压来直接测量1MHz~3GHz频率范围内的阻抗。
通过测定的高精度的阻抗值,自动计算试样的介电常数或磁导率,可直接在显示器上读取结果。
测量介电常数时需将E4991A与夹具16453A配套使用,测量磁导率时需将E4991A与夹具16454A配套使用。
2压电性、
3铁电性
4热释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