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传播学‘第15章

主动地位人次 被动地位人次
女性(n=211) 26(14.4%)
185 ( 86.4% )
男性(n=183) 154(85.6%) 29(13.6%)
合计
180(100%)
214 ( 100% )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五)性别观念分析
表8 性别歧视广告分析(N=403)
性别歧视项目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食品饮料 药品保健品
47% 50%
53% 207 50% 108
商业服务业
57%
43% 37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二)广告声音分析
表4 广告类型与旁述性别的交互分析(N=1197)
广告类别 男性声音 女性声音 无旁述 总计
机械电子科技类 85.1% 9.0%
6.0% 67
服装美容类 69.6% 28.8%
概率抽样: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在一项科学研究中,由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 时间上的限制,无法对全部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研 究,这时,就可以采用抽样的方法,合理地从总 体抽取“充分多”的样本,再由样本所取得的结 果,来说明整个群体的情况。
采用概率抽样,速度快,节省经费,如果抽样具 有足够科学性的话,研究结果也十分准确。
1.7% 240
家用电器用品类 74.4% 20.6%
5.0% 199
食品饮料类 75.7% 14.6%
9.6% 280
药品保健品类 74.6% 17.4%
8.0% 213
商业服务业 64.1% 24.4%
11.5% 156
政府公益
15.8% 36.8%
47.4% 19
其他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在传播学中,调查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收集并分析数据来了解特定群体或现象的情况。
本章将介绍传播学中常用的几种调查研究方法,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
一、问卷调查1.样本量大,覆盖面广。
问卷可以分发给大量的人群,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2.数据量化,便于统计分析。
问卷中的问题通常是封闭式的,答案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容易进行统计分析。
3.成本相对较低。
相比于实地访谈等方法,问卷调查的成本更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
二、实地访谈实地访谈是一种通过直接与被访者进行对话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根据预先设计的问题进行;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既有预设问题,也有灵活的追问;还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基本没有预设问题,完全按照被访者的回答进行。
实地访谈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深入理解被访者的看法和观点。
通过与被访者的面对面交流,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思考过程和情感体验。
2.能够获取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访谈可以进行追问和进一步探究,获取更多详尽的信息。
3.访谈过程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访谈是一种人际交流行为,可能存在主观偏见和误解。
三、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研究传播媒介内容的方法,通过对媒介内容进行系统收集、分类和分析,从中得出相关结论。
内容分析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和客观性。
内容分析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2.可以分析大量的文本和图像信息。
内容分析可以对大量的传播媒介内容进行收集和分析,帮助研究者获取更为全面和具体的信息。
3.需要建立可靠的编码系统。
内容分析需要对媒介内容进行编码,以确保统一的解读和分析。
四、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描述目标事件的方法,研究者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情境,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观察法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获取真实和直观的数据。
通过直接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得真实和直观的数据,减少了因主观因素而产生的偏差。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斯蒂文·小约翰在《传播理论》中认为传播学的 主要研究对象:
传播的本质和传播过程:考察人们处理信息含义的 过程,人们如何组织、翻译和理解信息,如何在不同的 环境中相互交换、产生与接收信息。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概括: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传播史的研究 2.传播过程的研究 3.传播环境研究 4.传播研究的研究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是进行传播学研究所使用的具 体操作方法,它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法或实证研究法,是 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 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定量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内容分析法、实验法、 问卷调查法与个案研究法。 定量研究方法程序:确立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方法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验证最初的假设。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12页。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系统 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20
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拉斯韦尔创造。它指用系统的 方法分析传播媒介的内容。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 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媒介内 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
质的研究则注重在互动过程中系统收集、分析原始资料的 基础上展开讨论。
③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也坚守实证主义 的立场,认为存在真理和客观的现实,不论是定量的,还是 定性的,都通过定量的计算或者定性的规定来寻找事物中普 遍存在的本质。
传播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传播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1.最早为传播学确定研究对象的是拉斯韦尔。
他在1948年出版的《思想传播》一书中,发表了传播学的经典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传播”概念的范围,提出了传播研究就是研究传播行为过程,进而研究传播行为过程的五个要素: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怎样?他指出:我们在对传播过程进行科学的研究时,一般都集中在研究其中的一个问题,相对应上述五个要素的研究,称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效果分析。
这也就成为了后人研究传播学的基本对象范围。
2.施拉姆认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及在此关系上共享信息的活动”,而德弗勒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与传播的关系、传播过程的基本性质以及传播效果”三个方面。
李彬在《传播学引论》中还补充了传播学研究的三个层面:自然科学的层面(传播技术)、社会科学的层面(社会信息传播的规律性)和人文科学的层面(社会信息传播的价值性问题)3.胡正荣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简言之,就是要研究人类传播的历史。
人类从蛮荒年月进化到高科技时代,其传播活动的产生、演化、进步对我们的社会进程和文明积累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主要包括传播思想的发展,传播实践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等(2)人类传播的形态:即人类传播活动的不同类型。
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传播形态。
在同一社会中,因社会所需功能的不同也存在着众多的传播形态。
因此传播学必须研究这些传播形态的结构功能及运动机理等。
这是对传播学进行的细化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相当多的学者对各种传播形态进行过研究。
例如:传播四种形态的研究,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以及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方面的营销。
(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所有人类传播活动都可以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和一个静态的结构。
第七章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的运作
确定分析单元 制定分类标准:题材、体裁、倾向性、 价值观 注意课操作性:完备性、互斥性、一致 性 抽取分析样本:媒介样本、时间样本、 内容样本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
操作方便: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信息,已物化成固 定的数据文献等资料,不似处于调查中的人充 满了变数. 费用相对较低.有关分析资料比较容易获得. . . 但是其局限性在于无法“解释”,只可描述.如 果需要了解现状,从而预测未来的趋势,其作用 无可替代.比如“报纸有关环境问题的言论频 度分析”;“电视剧出场人物分析”.
实地调查法的运作
选择课题:调查者必须明确目的.要有理 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一种是自己提出假 设的“发现型调查”,另一种是验证前 人的“重复型”调查.比如复旦大学新 闻学院进行的“上海工人与新闻媒介” 的调查.
研究设计:目标、预算、调查对象、抽 样设计、问卷设计及统计分析等.最重 要的是抽样设计和问卷设计.
提问的原则和技巧
合理性:必要性、普遍性、适中性 科学性:精确性、完整性、互斥性、客观性 艺术性:委婉法、间接法、消虑法、虚拟法 提问的顺序一般先易后难,先宏观后微观,先一 般后特殊,注意先后问题之间的关联. 总之,问卷的设计是对研究者素质的综合测试.
收集资料
面访法 邮寄法 电话法 网络法
分析资料
描述分析—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 的问题,也叫单因素分析,主要使用平均 数、百分比等手段,对实际情况作出客 观描述.描述性结论相对比较简单,但其 构成了其它分析的客观基础. 相关分析和因果分析—回答“为什么” 问题,又称为多因素分析,即对实际情况 作出合理解释.
网络调查
网络调查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新 出现的一种信息资源调查方式,可通过 网上免费E-mail、Mailing List等进行。 与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调查相比,网络 调查充分利用了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络的 优势,因而在综合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 的调查方法。
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研究方法第一节抽样在许多情况下,传播研究需要对某一个大众媒体的所有受众、某一类型的媒体内容,或某个传播现象的整体进行分析,对这个总体里的每个个体都进行研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由于个体数量巨大,全面研究又是不可行的,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抽样手段得到能够代表总体的样本。
一、抽样的基本概念1、为什么需要抽样抽样(sampling)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或元素)组成样本的过程。
当研究对象的总体数目巨大时,研究者为了节省研究经费和时间,就需要进行抽样,用关于样本的研究结果来推断总体。
2、抽样的基本概念(1)总体(population)和元素(element)(2)样本(sample)(3)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和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4)随机性(randomness)二、非概率抽样当研究目的是想了解受众对媒体内容的看法和深入阐释、而非根据对部分受众的研究结论来推断某市或全国受众的看法时,研究者事先对总体的了解无须很多,也无须明确规定样本规模,可以采用非概率抽样和定性研究方法,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来选择样本。
1、偶遇抽样偶遇抽样(accidental or haphazard sampling),也称为方便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指研究者抽取自己手头偶然遇到的个体为样本,直至样本规模符合需要。
2、立意抽样立意抽样(purposive sampling,或目的抽样),也称为判断抽样(judgmental sampling),指研究者根据特定目的和主观判断而确定研究样本。
3、配额抽样进行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时,研究者首先按某些控制变量对总体进行分类,然后确定每个类别在总体里所占比例,然后再通过偶遇抽样或立意抽样手段,在每个类别里挑选一定数量的个体,使得每一类别的样本个体在样本里所占的比例尽量接近于该类别在总体里所占的比例。
《传播学》——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传播学》——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1、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①简单随机抽样: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
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③分层抽样(分类抽样):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
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④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级,大型调查中常用。
2、内容分析法的定义、特定及表示方法①定义: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②特点:a.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结论);b.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c.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③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的强度。
3、控制实验法①关注的条件:信源条件、信息内容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受传者的社会条件、受传者的个性条件。
②基本步骤:确定实验课题;选定实验对象;制作信息测试材料;实施测试;提出实验报告。
③常用类型:a.单一事后测试控制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个等质小组,只对其中1组实施信息刺激,对2组均只进行事后测试,旨在观察两组之间因信息刺激提示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b.前后测试控制实验:对第1组实施2次测试,以观察比较信息刺激提示前后的变化;对第2组同样实施前后测试,但不提示信息刺激,以观察无刺激条件下的自然变化,并对2组进行比较;c.所罗门4组控制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的实验条件,旨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多方面比较。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抽样调查研究法
一种为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科学知识, 通过一定的客观程序进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 记录、统计、分析,以探索和揭示其现状、 过程、构成要素或运动变化规律为目的的研 究方法。
①确定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②制定研究方案: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范围 调查方法 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 实施日程 费用预算
内容分析的程序和技术 ①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②制定研究方案
③找到测量对象: 1、抽样 2、确定分析单元 要测量的是,一个字、词、句子、整条新闻、 整个版面;或者一个镜头、一个人物、一个 场景、一条新闻、一个节目? 对分析单元进行明确的界定。
④获得量化数据 1、制定分析类别和定量评分标准 2、试测和修订 3、培训内容分析员 4、对内容样本进行归类和评分
C、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 采用通俗易懂的口语; 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和缩写; 避免使用意义含混的说法; 避免虚构性的提问; 避免主观诱导提问; 避免提问调查对象记忆模糊的问题; 避免同一个选项双重提问; 留意提问顺序可能造成的影响; 先问事实性问题,再问评价性问题,将调查对 象容易拒绝回答的问题放在最后。
③找到测量对象:抽样
非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多级随机抽样
一般使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
④获得量化数据
设计问卷 A、问卷的构成: 前言 基本项目,即调查对象的特征指标; 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 关于态度、意见、行为倾向等评价性项目。 结束语 B、问题的设置:开放式、封闭式、混合式 选项的设置:列举、排序
⑤处理分析数据
三、控制实验法
指的是在室内进行,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 控制,从而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 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的学科,定量研究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定量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传播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方法的定义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型数据来研究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传播学中,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观察、测量和分析信息传播现象,从而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二、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定量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数量化:定量研究方法强调对信息传播现象的测量和统计分析,通过数值化数据来描述和解释问题。
2. 可重复性:定量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研究者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和数据进行再次验证。
3. 客观性:定量研究方法追求客观性,通过严格的实证分析,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研究结论更加可信。
4. 统计分析:定量研究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推论。
三、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在传播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者可以了解人们对于特定信息的接受、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情况。
问卷调查可以量化研究对象的观点和行为,为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数据基础。
2.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组等方法,研究者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特定的传播情境,观察和测量人们对信息的反应和行为。
实验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揭示传播效果和机制。
3. 内容分析:通过对媒体内容进行系统的分类、计数和统计,研究者可以了解媒体的报道倾向、信息传播的主题和趋势等。
内容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定量地分析媒体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4. 社会网络分析: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的节点、连结和信息传播路径等特征,研究者可以量化和揭示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规律。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揭示信息在社会网络中的传播速度、范围和影响力等。
5. 大数据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计算传播学常用技术

计算传播学常用技术
传播学常用技术有许多,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技术:
1. 调查研究方法:传播学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了解受众的态度、行为和需求。
2. 媒体分析方法:通过对媒体内容和影响力的分析,研究媒体对受众观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常用的媒体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
3. 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控制和调整变量,进行实验来研究传播效果和影响因素。
实验研究方法常用于评估广告、宣传和公共传播活动的效果。
4. 社会调查方法:通过对社会行为和意见的观察和测量,研究社会现象和传播活动的影响。
社会调查方法包括民意调查、社会观察等。
5. 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算法,对大量传播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发现模式和规律。
常见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包括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等。
6. 社交媒体分析方法: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行为和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社交媒体对传播活动和受众的影响。
常用的社交媒体分析方法包括社交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
7. 媒介效果评估方法:评估传播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包括媒体观众调查、广告效果评估、公众意见调查等。
常用的媒介效果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众率调查等。
这些传播学常用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评估传播活动的效果,并提供决策支持和策略指导。
传播学研究方法 讨论与评价

传播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广泛而多样的领域,涵盖了从定量研究到定性研究,从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等以量化取向为主的方法,到访谈法、民族志、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讨论与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在讨论和评价传播学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能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其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传播学研究方法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不同。
定性研究方法可能更深入,能够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和意义,而定量研究则可能更广泛,能够对大量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在评价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研究的目的和目标: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目标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
例如,如果旨在了解受众的认知和行为,则可能需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如果旨在探究媒介内容的影响,则可能需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评价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与研究的目的一致。
研究的质量和伦理: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质量和伦理问题也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在评价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遵循了适当的研究伦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是否准确可靠,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偏见或偏差。
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在评价传播学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如果其他研究人员使用相同的方法和数据集能够得出类似的结果,那么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可靠的。
总之,在讨论和评价传播学研究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方法的适用
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的目的和目标、研究的质量和伦理以及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等多个方面。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

2、量化研究方法 研究问题的阐述:概念、变量、变量之间的关 系:feasibility
1 2 3 关系。
概念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 研究问题或假设: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
4 借用理论进行分析架构设计。
11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一、抽样调查 所有的样本都调查称为普查。 只调查部分样本称为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 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用于 推论对象总体。调查资料所计算出來的统计量,都 存在着误差。
4
例:质化研究:传媒批评的研究角度: 1 符号学分析; 2 叙事学分析(结构主义分析); 3 后结构主义分析; 4 意识形态批评; 5 女性主义批评; 6 后殖民主义批评; 7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分析;
5
(8)政治经济学分析; 10 公共领域分析; 11 文化工业分析;
12 流行文化分析。
6
日本东京大学铃木裕久传播学调查分类
33
暴力新闻的泛滥与 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初探 ——以兰州都市报暴力新闻及其影响研究调 查为例证
34
暴力新闻的定义
1、暴力新闻中的“显暴力”。如果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图 片中的内容足以令人恐惧不安,就属于暴力新闻中的显暴力。在 对兰州都市报《兰州晨报》和《鑫报》共六十天的报纸进行抽样 调查中,以社会新闻报道为考察对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笔者发 现涉及暴力内容的新闻报道的数量已经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这 些报道常以这样的标题出现:“儿子暴打老爹一小时”、“酒 吧遭威逼跳楼”、“安宁惊现无名尸体”、“出租车里,飞出 一男子”等。这样的报道不仅粗制滥造,而且内容空乏,毫无 新闻价值可言。然而这一类型的暴力新闻报道在报纸中却占了当 地社会新闻总量的1/3之多,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五章内容分析1、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内容分析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一种系统的和量化的研究方法。
早期的内容分析是严格按照符号或者主题在文本出现的频率得出的。
以了解媒介文本中相对突出和相对缺乏的关键性。
内容分析法计算具体因素出现的次数,并且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内容分析的步骤(1)定义研究问题;(2)选择具体的媒介和案例;(3)定义分析的类型;(4)制定编码表;(5)进行测试,检验编码表的可靠性;(6)数据的准备和分析。
3、选择具体的媒介和案例(1)选择媒介或内容范围;(2)抽取内容来源和选择日期;合理样本的抽取:该样本不会因为研究者的个人偏好和直觉,或是为了证明某一预想观点等因素而偏斜或者偏差,妨碍作出公证的判断。
避免媒介特征的周期性和循环性(比如间隔七天抽一次),避免抽取的时间段与季节变化或者其他影响报道性质的事件重合。
(3)抽取相关内容既控制分析资料的数量,又保证资料有足够的代表性。
4、定义分析的类型确定分析的标准和要分析的特征是内容分析中最费力的一个方面。
研究者需要对分析的资料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的性质比较熟悉,才能确定类别。
内容分析所选择的类别将主要取决于研究的目标和目的。
常用的一些类别:(1)参与者/出处/初步定义者及它们的性质(2)学科/主题/论点(3)词汇表或者词汇的选择(4)价值次元或价值元(价值判断)5、内容分析的主要缺点:对于任何数量的文本特征的计算和统计都是简单地,或者说是主要地依赖于那些能被计量或者能够使得自身易于被计量的部分。
所选择的要进行分析的文本特征应该同整个研究问题或者指导研究的假设之间有直接联系。
比较叙事分析和类型分析法的异同(猜题):同:(1)目的:都是为了提炼和理解活动视觉活动影像内容内在的意义、故事情节和意识形态;(2)其方法都有得益于植根于文学和电影理论的理论思考,有关方法的讨论是以对活动视觉影像内容的定性分析;(3)对活动视影像的成功分析都依赖于研究者对其分析的作品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
第15章--传播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问卷从内容看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 有关个人背景部分; 有关调查目的部分; 有关传播效果部分。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A、问卷的构成: 前言 基本项目,即调查对象的特征指标; 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 关于态度、意见、行为倾向等评价性项目。 结束语 B、问题的设置:开放式、封闭式、混合式
①确定研究方法 ②制定研究方案
③找到测量对象 ④获得量化数据
⑤整理分析数据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几个概念 自变量:即研究者操纵或控制的变量。它是因
果关系中的因。 因变量:即研究人员所要观察、解释的变量。
它是因果关系中的果。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信度:即研究中测量单位的一致性。信度指的是 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如果信度高,那么研究就可 以重复进行,每次的结果都差不多相同。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
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
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简单省力,前提 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容易拒绝回答的问题放在最后。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④ 采样设计。 这是指选择何种方式获取有关研究课题的资
料,传播学中实地调查大多采用面谈、电话询问 和邮寄问卷的方法。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⑤ 汇总调查数据,展开科学的统计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描述统计分析,一般用图表描述,用平均数、 百分数表达;
推断统计分析,主要用于推断某个假设是否能 成立,处理样本和总体之间的关系,包含两个 层次:检验、估计;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件

研究方法的演变历程
从传统到现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 创新。从传统的调查研究、内容分析等,到现代的社交媒体 分析、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多元化和交叉融合
现代传播学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和交叉融合的趋势。研究 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 法,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实现跨学科的研究 创新。
《传播学研究方法 》PPT课件
目录
• 传播学研究方法概述 • 定量研究方法 • 定性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
01
传播学研究方法概述
研究方法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为达到 研究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途径 。
分类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传播学研究中 常用的两种方法。定量研究注重对数 据的统计分析,而定性研究则更注重 对研究对象的主观理解和深入探索。
个案研究法
总结词
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背景、过程和结果。
详细描述
个案研究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探究,研究者可以了解案例的背景、过程 和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特定案例的特点和规律,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在传 播学研究中,个案研究法常用于探究特定媒体或传播事件的影响和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的生态效度。
多方法研究的实施步骤
多方法研究的实施步骤包括确 定研究问题、选择多种研究方 法、收集和分析数据、整合结
果等。
研究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01
研究方法评价标准
02
研究方法选择原则
研究方法的评价标准包括方法的适用 性、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和科学 性等方面。
3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乱数表之一部分
一、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2、系统抽样 也称等距抽样,基本做法是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 表中随意选取第1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加以 抽出即可。 系统抽样法的好处是简单省力,但它的前 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 的。
一、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3、分层抽样
也称分类抽样,即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 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
2、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
①提问题要清楚 (使用大众化的语言) ②问题要提得简短 ③问题要有相关性 ④一次只提一个问题。 ⑤问题要中立,不带倾向性 ⑥不要问答案过于复杂的问题 ⑦ 答案设计要穷尽和互斥 ⑧概念要具体化
2、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 ⑦ 答案设计要穷尽和互斥
例1:你看访谈节目的目的是什么? a.娱乐 b.关心所谈的问题 c.喜欢主持人 例2:你的教育程度如何? a.小学毕业 b.中学毕业 c.大学毕业 d.研究生毕业 e.博士毕业 f.其它
第三节
二、原理与概念
实验组和对照组:
控制实验法
在控制实验中,为了排除由非自变量因素而产生的影 响,常常将被测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自变量的刺激, 叫做“实验组”;另一组不给任何刺激,叫做“对照 组”。 前测与后测 前测与后测的比较,是是否可以推翻假设的关键。 实验室实验与实地实验
第三节
三、步骤
1.选择实验场合 2.选择实验方案 3.选择样本及分组 4.进行实验 5.分析与解释效果
大致上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查阶段” 和“数据处理阶段”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确定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选 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实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实际选出和接触调查 对象,从事数据收集的作业。 数据处理阶段:把收集到的分散数据加以整 理和统计,使其处于一种易于把握的状态。
传播学研究方法类课程

传播学研究方法类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探讨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学习体会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
首先,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主要包括传播学基本方法的介绍,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法的应用,以及传播学研究的数据分析与解读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流程,掌握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并能够运用统计和分析技术对传播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此外,课程还会介绍一些特殊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案例研究等,以及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其次,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课堂上,教师会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理论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研究方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等。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和解决研究方法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术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学习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我对传播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我了解到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和方法,从而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证研究,运用调查和统计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和批判思维。
最后,我对传播学研究的数据分析和解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利用统计和分析技术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现象,从而提出科学的结论和见解。
总之,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应用传播学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研究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术思维和创新精神,为以后的传播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传播学研究方法

浅谈传播学研究方法一、引言笔者以洪慧如《儿歌内容分析——以台湾省教育厅发行之大单元活动设计内之儿歌为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包括研究课题的选取、目的、综述、方法)进行系统化研究,重点在于分析该论文采用的方法,以此为起点,浅析新闻传播学领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此提出自己的体会。
二、研究对象的梳理笔者将洪慧如《儿歌内容分析——以台湾省教育厅发行之大单元活动设计内之儿歌为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研究目的、对象、综述、方法、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分析梳理。
(一)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剖析内容分析法,即对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描述的方法,具有客观、系统、定量、显性内容等特点。
可采取如下步骤:首先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范围;其次,制定分类表,确定分析单元,界定分类标准;再次,将内容按分类表编码归类,计算各种类别比例、频数;最后,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内容分析法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息来源特征,分析文本,说明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模式。
但其分析对象须能代表总体状况,防止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其科学性。
四、其他研究法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容分析法操作难度小,适于个人研究,结论相对客观,因此多数学者选用此法。
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洪惠如所说,其分类标准往往暗含主观色彩,须辅以其他方法,才可确保结果的客观性。
其他类型的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多以个体为分析单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相关信息,加以分析研究。
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即所谓的二手资料,也可加以利用。
调查研究法的主要步骤有:(1)确定调查范围与样本个数;(2)制定抽样方案;(3)实地访问,包括结构性访问(设计调查问卷)和主题性访问(按事先设计好的大纲进行现场访问);(4)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此法基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客观、准确,但对实际对象的相关性概括不佳。
控制实验法,即根据一定目的,人为设计特定的、非自然状态的环境,在研究者控制下进行测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报道内容分析
车祸类占18.92%、凶杀类占18.12%、偷窃类占15.32%、 抢劫类占14.82%,诈骗类占12.32%、斗殴类占10.92%, 强奸类占9.72%、爆炸类占7.72%、纵火类占3.12%。
第四节
控制实验法
一.控制实验法的用途测定特定的信息刺激 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 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分层抽样-分类抽样
将对象中的所有单位都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 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 优点: 简化抽样过程 提高判断精度 便于处理数据
(四)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
实用于大规模调查 例如 全国农村家庭电话普及状况调查 第一级 县 第二级 区 第三级 家庭 缺点 抽取级数越多 误差越大 一般最多只 能分三级
2、篇幅
从分析结果来看,得出所被归类的暴 力新闻报道的篇幅大多是以150—500字的篇幅 进行报导的。其中:150—500字的篇幅共有164 篇、150字以下的短新闻共139篇、500字以上的 新闻共是56篇。但若以报纸版面划分比例的话, 则暴力新闻在每版中的比例至少占到版面的1/4 以上。除有重大暴力事件发生意外,两报多以 短篇幅加以报道。然而,过多的短篇幅刊载, 凸现暴力新闻报道“连篇累牍”的版面格局, 让受众“放眼望去”皆是这类凶杀、抢掠的新 闻报道,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二.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构成 1.基本项目(年龄 职业 收入) 2.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利用的媒 体、媒体接触时间) 3.关于态度或意识的项目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
一.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美-贝雷尔森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 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调查方法 特点 客观性 系统性 普遍性
7.调查次数-单次调查、时系列调查 8.有无控制-实验室调查、实地调查 9.对象数量化操作-事例研究、统计调查 10.调查工具-自然观察、实验、问卷、心理测试 11.面接深度-指示性面接、详细面访、自由访谈 12.媒体类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 新媒体调查 13.传播过程-媒体接触调查、知觉实验、认知调 查、行动调查、流程调查 14.内容类型及其要素-广告调查、节目调查、明 星调查
本调查以兰州都市报《兰州晨报》和《鑫报》 为样本,抽取2005年2005年3月16日--5月16 日期间共60份报纸,以本地市新闻报道为分 析文本,不包含评论。其中星期天和节假日 (黄金周)的报纸除外。
1、总量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统计了这60份报 纸上的社会新闻总量,共计1228条,其中《兰 州晨报》占747条、《鑫报》占541条。在计算 暴力新闻总数时,排除了兰州市区以外的一切 异地暴力新闻,最终归类出来了360条关于“凶 杀、抢劫、强奸、斗殴、偷窃、车祸、纵火、 诈骗、爆炸”等方面的暴力新闻报道。这个数 目占到了报纸当地新闻总量的1/3之多。对于都 市报上暴力新闻的泛滥,应当引起媒体的警觉和 重视。
调查的步骤
1、准备阶段确定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 包括:调查目的 对象 范围 方法 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 实施日程 费用预算 2、实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选出调查对象, 从事数据收集 3、数据处理阶段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一.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一)简单随机抽样 (二)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三)分层抽样-分类抽样
控制实验的“控制”及其优缺点
优点:①能尽可能排除无关因素干扰所引起的 观测误差,所获数据比较准确可靠。 ②它能主动设置条件,引起所需研究的传播效 应,通过重复实验,便能得出科学性较强的研究 结论。 缺点:由于严格控制条件,使实验每次只能解 决一个单、双因素因果联系的小问题,与实际生 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得出的理论规律多为理想状 态下的因果效应,往往必须经过中间试验才能用 于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作业:采用一种研究方法 做个案分析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传播学调查研究的类型 1基于调查对象-内容分析、传播者调查、受 传者调查 2基于调查对象选定方法-全员调查、抽样调 查 3基于数据收集方法-文献调查、观察、个别 面接调查、集体调查、留置调查、邮寄调查 4实施顺序和性质-预备调查、正式调查 5调查空间-国际调查、全国调查、地区调查
二 .内容分析的程序和技术
(一)分析对象的选定信源层面上的抽样、 传播单位层面上的抽样、讯息层面上的抽样 (二)内容的解析操作分析单位-单词或象 征符、句子或段落、整条讯息 (三)量化表示的方法 1 出现的有无 2 出现的频度 3 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 4 传播的强度
暴力新闻与调查数据分析
(四)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
(一)简单随机抽样
每个单位都有相同的几率被抽中 工具随机数字表 适合对象 : 小规模调查
(二)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也称等距抽样 例如:对象是13000,需抽出样本1000个,计算 结果是每10.3个对象中选取一个对象. 优点:省力 缺点:不适合周期性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