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的代议制
近代西方

近代西方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即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1、“近代”与古代的最基本区别是: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第二,法治取代人治;第三,自主的公民取代被动的臣民。
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1)含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原始直接民主,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2)近代西方代议制既有共同点:议会掌握立法权,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成为代议制的核心,是间接民主;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防止独裁;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以及从古希腊、罗马保留下来的民主政治文化;阶级本质相同;都实行政党政治。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又有多样性,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3)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一般性表现: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3、产生的条件经济基础: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和范本。
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斗争的不断胜利为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a、英国资产阶级依据传统、借助宗教改革与封建专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b、法国资产阶级在三次人民起义的推动下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并经过长期的内部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c、北美人民下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扫除障碍。
d、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日本通过实施明治维新为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法律保障:西方国在迈上代议制道路时,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确定和保障了代议制制度的实施。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代议制)的 确立与发展概况
代议制: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 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探究三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影响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首相为首的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 集体负责,受议会监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这一形式下,国王 “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在形式上任命内阁。
材料一 乔治一世(1714-1727在位)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 ,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 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罗伯特• 沃波尔(辉格党)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内阁首相。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 从乔治一世开始行政权发生什么变化? 责任内阁制下什么先例形成? 变化:行政权逐渐由国王向内阁转移;内阁开始由首相主持; 先例: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组建内阁 的范例形成;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专 题 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 共和政体的确立。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及其历史影响。 (4)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 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

专题二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一、概念所谓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政治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相对于雅典的直接民主它也称间接民主。
代议制最初是由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发明的,到近代才实现与民主政治的结合。
问题:为什么近现代社会要采用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形式1、长期以来,自由和民主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政治理想2、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受到越来越多的揭露和批评。
3、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实行直接民主,而代议制民主既要求政府对民众负责,实现了人民的权利,又保证了效率。
二、代议制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经济基础: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和范本。
3、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A、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为民主政治提供最初的依据;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纠正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偏差,确立了人的理性主题地位。
B、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了更为现实的依据和具体的政治方案。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洛克的分权学说、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4、政治基础: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斗争的不断胜利为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A、英国资产阶级依据传统、借助宗教改革与封建专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B、法国资产阶级在三次人民起义的推动下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并经过长期的内部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C、北美人民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的领导下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扫除障碍。
D、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日本通过实施明治维新为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5、法律保障代议制民主制度本质上是法制制度。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一、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独立宣言》 2、松散的州际联盟(邦联制)无法满足美国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3、既要统一各州,又要防止专制
二、1787年宪法的制定 三大原则 联邦制原则: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一个总统; 一个议会;一个司法体系 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1798年宪法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截止目前为止美国共有27条宪法修正案
进步性: 1.跟封建专制相比,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2. 议员选举产生,代表民意 3.多数通过原则,保证法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4.政党政治竞争,避免暴力冲突,加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 局限性: 1.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 2.政党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实质: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 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专题七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民主、法制)
代议制
◆含义: 一种民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公民通过选举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掌握立法权。 •议会再选举产生政府,通过立法,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 权力。 ◆时间: 17C下半期在英国率先确立。 ◆原因: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人文精神、“理性王国”) 历史:古希腊罗马民主和法制的启迪;英国议会传统的影响 ◆类型: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三、重要文献
1、1789 《人权宣言》:废除等级、天赋人权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总述

精品规章制度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总述
1、概念:资产阶级掌权后,选举产生代表(议员)组成议会(两院制),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特别是立法权),以此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确立过程:
①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或其他政治运动,掌握国家政权,建立资
产阶级专政。
②立法,颁布法律确立代议制度。
3、确立背景:
①历史渊源:受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的影响,借鉴值得参考的国家政
治原则、决策方式和民主运行的机制等。
②政治因素:资产阶级掌权后,为维护斗争成果,维护统治而确立。
③经济因素: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根本原因)
④思想因素:受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
观念深入人心。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政体)的不同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德意志、日本)
②民主共和制:A总统制共和制(美国);B 议会制共和制(法国)
5、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却不尽相同,原因?
①国情不同(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资产阶级力量不同,思想解放程度不同
等)
②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不同(革命,改革,王朝战争等)
6、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
A、都是间接民主;
B、国家权力机关一般都遵循分权与制衡原则;
C、实行政党政治、轮流执政;
D、本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7、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作用
A、调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可编辑。
近代西方代议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新体制的确立
(1)美国独立,建立邦联制国家 (2)邦联 的弊端 背 景
经济——松散的邦联无权实行统
一的保护关税政策,不利于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 政治——松散,政府软弱无力 无法维持统治的稳定
需要强有力 的中央政府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 洲大陆的扩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 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 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
三、法国
1、总统:议会选出,和内阁共掌行政权,军队统帅 提案权 解散 立法权 总统+参议院 众议院 2、 议会:参院:间选 ;众院:普选。 立法权 3、关系 : 议会
选出
负责
总统
组织
内阁
1875年 宪法的内容
一、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1. 政治前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政体确立特点:历经艰难,在曲折中前 进 (波旁王朝——第一共和国——第一帝 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 三共和国)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君主派与共和派的长期较量
1. 1789年,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以封建贵 族和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2. 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 1870年,普法战争中第二帝国垮台,第三 共和国建立。 4.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共和政体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
二、法国1875年宪法
1、内容: ① 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有权否决 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联席会议选出, 可连选连任。 ② 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 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特征:君主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3、意义: ①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 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②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 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第6条: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 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权利法案》
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
第8条: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第9条: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 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权
第13条: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 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集会权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国王必须按照法律治理国家
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大宪章》把王权置于习惯法的约束下; 14世纪,议会分为上、下两院。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建立的前提 二、确立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国王主持内阁
国王退出内阁
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沃尔波尔)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斗争焦点:政权问题
2、经 过 (1640 ~1688)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开 始
建 立共 和国 处死 国王 1649年
克伦 威尔 就任 护国 主
光 荣 革 命
1688年
1653年 1640年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时间 查理二世复辟 1660年
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第1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 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
第3条: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 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司法权
第4条: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 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 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征税权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建立的前提 二、确立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活动探究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
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 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
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 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 “光荣革命”。
思考: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么样
温故知新
• 1.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 • 2.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 3.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专题导航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国别 政体的确立方式和标志 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独立战争
王朝战争
1787年宪法
1871年宪法
考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完 善 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的变化? 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国王的议会”)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 (“议会的国王”)
国 王
“统而不治”、象征、虚君
议会 内阁
权力中心、立法权、行政监督权 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学以致用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你认为: ⒈内阁成员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⒉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布莱 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答:不会。国王没有实权,首相不对国王负责。 ⒊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 又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 下台;要么首相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考点说明
1、英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的颁布;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答案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答案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①行政权归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

宰相
名义上归帝国议会,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中。
皇帝
皇帝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集权于皇帝一人手中)
联邦制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政体特点:立法权和行政权没有真正分开;上院权力大下院权力小;浓厚的封建色彩专制残余
世袭
(终身)
掌握军政大权
皇帝任命
(任期由皇帝决定),对皇帝负责
议会制共和制(法)
法国大革命(7月14日)
艰难曲折、历时长、国内外矛盾交织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作用: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政体
(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
总统
总理
议会
总统
议会
总理是议会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内阁经众议院同意可得任命,总统和内阁对议会负责
单一制
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举,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政体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议员由皇帝任命;帝国议员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
1.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2.有权任命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政策;3.批准帝国议会通过的法律
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美)
独立战争(7月4日)
1776年;
1781年;1783年;
1789年.
将争取民族独立同发展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及其特点
标志性法律文件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和任期
首脑及产生方式和任期
立法权归属极其职能或产生方式
行政权归属及其职能
权力中心
政府首脑和议会的关系
政党
国家结构
细节补充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
“光荣革命”的影响(为政体确立奠定基础);反复曲折渐进性
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的比较

一、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国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3)司法独立。
不同点:
英国
美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只
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
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
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
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国家元首地位和职权
虚位,没有实权
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
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军队
相同点
(1)都属于民主共和制,议会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
项目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同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不同
国家元首
国王,无实权,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2)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三、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②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不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课堂反馈:
3.(2008广州模拟) 《美国政党与选举》
一书说:“值得骄傲的是在长期确立两党制
的地方,共产主义没有多大的发展。”这意
味着 A、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皇帝
总统
总统
有无实权
无
有
有
有
政府首脑 内阁首相
宰相
总统 内阁总理
与议会关 系
对议会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相互制约
行政权 首相(内阁) 皇帝
总统
对议会负责 总统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议会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课堂反馈:
1.(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
美国宪法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促成1787年联邦宪法制定的首 要动因是各州在解除外来殖民压力之后,彼此之间的商业竞争愈 演愈烈,高筑关税壁垒,报复与反报复导致经济发展无序趋势加 剧,外国商品乘虚而入,不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的典型封建专制国家。它的农业占 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的程度,也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但是专 制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加重了对企业的盘剥。全国关卡林立,阻 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
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
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3.1、2近代西方代议制

三、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1、积极性
(1)性质: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它加强了国家权力,使美国稳定发展 (3)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权利过度集中,体现了一定 的民主精神
2、局限性:
(1)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2)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材料二 三权分立体制是美国这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也是偶然现象,资本主 义世界并非以三权分立为主要政体形式。……托克维尔 在《论美因的民主》一书中认为,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 制度的原因有三,即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但“桉贡 献对他们分级。依我看,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 不如民情”。
(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6、影响
(1)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革 命和改革成果。 (2)有利于资产阶级调整、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 会秩序 (3)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最新考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纲解读: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 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的特点
答案: (1)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是长期的过程. 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思想家构建了符合资产阶级 利益的理性王国的蓝图 , 他们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提出 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构想,这些构想在17、18和19 世纪逐步变为现实,如英国1689年首次建立了君主立宪, 美 国 在 1787 年 首 次 建 立 了 三 权 分 立 的 政 治 体 制 . (2)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又是个动荡和反复的过程 . 法国在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到 1875年最终以立法 的形式建立起共和制度的过程中经历了共和制、君主 专制、君主立宪制的反复.
西方近代民主政治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 A、法国大革命 a、君主立宪派时期 (1789-1792年) 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三色旗
(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
初步成果: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宪法, 法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实现了国家的初步改造。 b、共和国时期:(1792-1804年) 面临危机:普奥联军入侵法国(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共和国成立,吉伦特派当权时期(1792.9.-1793.5) 处死路易十六:1793年1月 雅各宾派当权(1793.5-1794.7)(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c、热月政变:1794年 革命高潮结束 实质: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正常统治秩序 热月党人维护了共和制,保护了革命成果
运作方式——议会制、内阁制、联邦制、两党制
3、确立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战争
4. 确立的普遍条件 (1) 经济条件(根源):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3) 理论依据:近代西方民主(主要是启蒙)思想形成 (4) 传统经验:古希腊罗马的民主运作方式和法律形式 5. 确立标志: 立法----制定法律文献 (这是建设民主政治的基础,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年宪法》 总统共和制 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议会共和制 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
A、爆发原因
经济基础: 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历史传统:北美殖民地有较浓厚民主自由传统,北美殖 民地居民在广泛的政治生活中培养了自治的 意识和能力。 现实因素: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思想基础:欧洲的启蒙思想传播到殖民地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民族独立和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专题5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知识整理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 立 和 完 善
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权利法案》 完善:责任内阁制 1832年改革
• 原因: 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 阶级的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知识整理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 国 君 主 帝国主义时代代议制新的发展趋势(19世纪末) 立 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宪 制 ①几乎垄断立法提案权 的 ②控制部分立法权 确 ●表现: ③篡夺议会的财政权 立 和 ④加强对议会下院的控制 完 善
知识整理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图解:
知识整理
考点三
法国和德国民主制度的确立
法 国 共 和 制 的 确 立
背景: 内容 评价 ①作用: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进步性: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 完成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妥协性: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 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 探究:法国的共和制是否优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保留了国王,从当时的 情况看有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 展,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就是例证。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到科学)
(一)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 资本主义。 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和无 产阶级政党学说。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3、意义: A、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思想武器。 B、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社会进程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西方的代议制
复习重点
一个概念:代议制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
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四个国家英法德美政体的比较
四部法律:《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时间轴
英国
中世纪的英国:
1215年贵族和国王签订《大宪章》限制王权;
1265年英国议会雏形(Parpiament:讨论之意)
17世纪初的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
过程
1)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
2)1641年,提交《大抗议书》
3)两次内战,处死查理一世(1642~1649)
4)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建立,实行共和政体
5)1653年,克伦威尔“护国运动”
6)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7)1688年“光荣革命”——完成的标志
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
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第一任首相,内阁制逐渐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美国
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
1776年,《独立宣言》美国诞生;
1781年,打败英国殖民军;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1789年第一次总统选举总统华盛顿
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民主党1828年正式成立
共和党1854年成立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对峙局面最终形成德国
19世纪中期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王朝战争→统一(俾斯麦领导)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法国(艰难的共和之路)
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1789.7 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历程(1789年~1870年)
1789 第一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人权宣言》
1791 宪法,君主立宪制
第二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八月起义)
第一共和国1792.9
处死路易十六
第三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
热月党人执政(督政府)
拿破仑的执政府
1804年,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
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
七月王朝1830年七月革命
第二共和国1848年2月革命
第二帝国波拿巴当选总统,逐步实现独裁
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英国
美国
国别
法国
德国日本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过程:
(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
罗马法
(1)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末至5世纪中期,保证了贵族特权。
(2)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3)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3世纪中期,公民法演化为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范围的万民法。
(4)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