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结构原理工作流程
手机组装工艺主流程
![手机组装工艺主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03f7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d.png)
手机组装工艺主流程引言手机组装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将各种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手机产品的过程。
在手机制造过程中,组装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机组装工艺的主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手机制造过程中的组装环节。
1. 材料准备手机组装的第一步是进行材料准备。
在此阶段,制造商需要收集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和组装材料。
常见的组装材料包括手机主板、屏幕、电池、摄像头、螺丝、连接线等。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质检,并按照规定的数量进行储存和分类。
2. 组件组装在材料准备完成后,组装工人将开始进行组件的组装。
组装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2.1 主板组装主板是手机的核心部件,需要将各种电子元件如芯片、电容、电阻等安装在主板上。
这一步通常需要借助自动化设备进行精确的组装,确保电子元件的正确位置和焊接。
2.2 屏幕安装屏幕是手机的显示部件,需要将其安装在主板上,并与主板进行连接。
屏幕安装是一个较为费时的步骤,需要保证屏幕的正常工作和稳定连接。
2.3 电池安装手机的电池是供电的重要部件,需要将其与主板连接并固定。
电池的安装通常需要按照正负极进行正确的连接,以确保电池的正常充电和放电。
2.4 摄像头组装手机的摄像头是拍照和录像的关键部件,需要将其组装在手机的相应位置。
摄像头组装还需要进行精确的调试和校准,以保证成像质量的稳定和清晰度。
2.5 外壳组装外壳组装是最后的步骤,需要将手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整体装配,并固定在手机壳上。
外壳的组装通常需要使用螺丝和胶水等固定材料,以确保手机的结构稳定和外观完整。
3. 测试与调试组装完成后,手机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功能测试通过一系列的测试程序,检测手机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例如通话、短信、网络连接、摄像头等。
测试过程需要确保手机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3.2 外观检查对手机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外壳完整无损,并检查各个零部件的安装是否准确。
手机结构原理
![手机结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8fb7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b.png)
手机结构原理
手机结构原理是指手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手机主要由屏幕、电路板、电池、摄像头、扬声器等部件组成。
屏幕是手机的输出设备,采用液晶或OLED技术,将电信号
转化为图像供用户观看。
电路板是手机的核心部件,上面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芯片、通信芯片等,负责控制手机的各项功能。
电池提供手机的电源,一般采用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摄像头的原理是光电转换,通过感光元件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进而生成图像。
扬声器则是手机的音频输出设备,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供用户听取。
手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路板上的芯片来实现的。
当用户触摸屏幕或按键时,触摸信号或按键信号被感应后,通过电路板中的芯片进行处理和解析。
CPU负责处理数据、运行应用
程序等,内存芯片存储手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通信芯片负责手机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当用户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时,通信芯片将信号转化为电磁波,经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到的信号也通过天线进入手机,经过通信芯片解码后转化为语音或文字。
同时,手机的摄像头会实时感知外界环境,将图像信号传输给CPU进行处理,并通过
屏幕显示给用户。
扬声器则负责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化为声音输出。
总之,手机结构原理是指手机内部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合理的组合和配合,实现了手机的各项功能。
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
![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625da2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3.png)
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手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原理:手机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与基站进行通信。
当用户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使用数据服务时,手机会将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发送给附近的基站。
基站会接收到手机发送的信号,并将其转发到目标用户或者互联网。
2. 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手机内置有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所有的计算和操作。
操作系统则是控制手机运行的软件,负责管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及其他系统资源。
3. 补充硬件:除了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之外,手机还内置了其他硬件组件,如存储器、触摸屏、摄像头和传感器等。
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媒体文件和用户数据。
触摸屏提供了与手机进行交互的方式。
摄像头用于拍照和录像等功能。
传感器可以感知手机的环境和用户的行为,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光线传感器等。
对于手机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手机制造商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设计手机的外观和功能。
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需要考虑到手机的体积、材料、工艺、电路布局以及用户界面等。
2. 零部件生产和采购:手机的零部件包括屏幕、电池、处理器、摄像头等,这些零部件通过供应链进行生产和采购。
这些零部件可能是制造商自己生产,也可能是从其他供应商采购。
3. 组装:零部件到达手机制造工厂后,会进行组装。
这包括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如将屏幕安装到手机框架中,将电池连接到电路板等。
4. 测试和质检:组装后的手机会进行测试和质检,以确保手机的所有功能都正常工作,并符合质量标准和规定要求。
5. 包装和配送:经过测试和质检后,手机会进行包装并配送到销售渠道,如零售商或在线商店。
以上是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的基本过程,不同手机制造商和型号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流程是类似的。
手机介绍
![手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1eb15f8700abb68a982fbe8.png)
电源部分至于电源部分,我们一旦给手机装上电池以后,电子Q999打通;同时32D54的48#与电源正极接通,此时我们如果再按一下开机键,U900的24#变为低电平,U900的稳夺输出四路电压分别为R275V、L2.75V、R4.75V、L5.0V。
第30#产生复位信号和第27#产生开机申请信号。
由32D53和13MHz晶体以及变压二极管共同构成13MHz时钟振荡器产生13MHz时钟,在32D53内部整形和放大以后从第59#输出送缓冲接口电路U703的17#,又从U703的第37#送CPU的50#送开机维持信号到U900的29#,维持正常开机。
另外Q202、Q203的集电极电压均为2.75V,供给32D53内部接收或发射电路的电源。
U900第3#送出的L5.0V 给负电压产生电路供电。
版本,SIM卡和PCM编解码器U803也是L5.0V供电。
U900第28#送出的R2.75V电压给所有逻辑模块供电。
U900第28#送出的2.75V电压供给射频部分。
U900第41#送出的R4.75V电压给收发中频电路32D53代电,U900第37#输出的VXW转换电压给Q202和Q203的发射极供电。
由于各个手机的型号和出产厂商不一样,上面介绍的工作原理可能不适用于某些手机,但大致的工作流程应该是一样的。
二、手机制造相关知识现在的手机已经渐渐脱离了单纯通讯工具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多媒体和信息的终端设备,未来日常的沟通、娱乐、理财等活动,都是可以透过手机来进行。
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到底是怎么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呢?所以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设计部门的构造与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向大家展示手机由制造到面世前的种种测试,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更加珍惜你的爱机,或许你日后不会轻易的更换它了吧!一、手机的设计流程用一个较简单的阐释,一般的手机设计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ID、MD、HW、SW、PM、Sourcing、QA。
智能手机结构设计流程
![智能手机结构设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b6ffe3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3.png)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为了方便屏的装入,我们会在围骨的顶部加上导角,当然屏的周围如果有元件还是要局部减胶避开,间隙至少放0.2mm,如果是避让屏与主板连接的FPC,则围骨与FPC间隙要做到1.0以上.
6.听筒的固定结构
听筒是手机的发声装置,一般在屏的顶部,除了需要定位以外,还需要有良好密封音腔,结构上利用上壳起一圈围骨围住听筒外側,和屏的围骨类似,但听筒的围骨不必撑到主板,包住听筒厚度的2/3就足够了.然后上壳再起一圈围骨围住听筒的出音孔,围骨压紧听筒正面自带的泡棉,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音腔,最后在上壳上开出出音孔就行了,上壳出音孔的范围应该是在听筒的出音孔的范围以内.
五,外观手板的制作和外观调整
外观手板的制做有专门的手板厂,制做一款直板手机需要3~4天,外观板为实心.不可拆,主要用来给客户确认外观效果,现在外观手板的按键可以在底部垫窝仔片,配出手感,就象真机一样.客户收到后进行评估,给出修改意见,MD负责改善后,就可以开始做内部结构了.
六,结构设计
结构的细化应该先从整体布局入手,我主张先做好结构的整体规划,即先做好上下壳的止口线,螺丝柱和主扣的结构,做完这三步曲,手机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再遵循由上到下,由顶及地的顺序依此完成细部的结构, 由上到下是指先做完上壳组件,再做下壳组件, 由顶及地是指上壳组件里的顺序又按照从顶部的听筒做到底部的MIC,这是整体的思路, 具体到局部也可以做一些顺序调整,例如屏占的位置比较大,我可以先做屏,其他的按顺序做下来.请注意,每一个细部的结构尽量做完整再做下一个细部,不要给后面的检查和优化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手机原理基础知识
![手机原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551f7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f.png)
手机原理基础知识手机原理基础知识指的是手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手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在硬件方面,手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器、屏幕、摄像头、音频芯片、通信芯片和电池等组件。
中央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处理各种计算任务。
内存用于存储手机运行时的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则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
屏幕是手机的输出设备,显示各种图像和文字。
摄像头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音频芯片用于播放音乐和处理通话声音。
通信芯片则是手机实现通信功能的关键部件。
在软件方面,手机使用操作系统来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等。
操作系统通过与硬件交互,提供用户界面和各种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按键或声音等方式与手机进行交互。
同时,操作系统还支持手机应用程序的运行,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和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实现各种功能需求。
手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技术。
当用户使用手机时,电池提供电力,通过电路将电能转化为手机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能量。
手机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接收信号、处理信号和输出信号等步骤。
当手机接收到来自基站的信号时,通信芯片将信号接收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中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识别的数据,然后通过操作系统控制硬件完成相应任务,比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浏览网页等。
通过屏幕和音频芯片,手机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人类可理解的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形式输出给用户。
总之,手机原理基础知识涉及到手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以及手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手机原理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手机的运作机制,并有效地使用手机。
手机的工作流程
![手机的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8949a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b.png)
手机的工作流程手机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它不仅可以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用来上网、拍照、听音乐、玩游戏等等。
那么,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手机的工作流程。
首先,手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在硬件方面,手机主要由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屏幕、摄像头、电池等部件组成。
处理器是手机的大脑,它负责处理各种指令和数据,是手机运行的核心。
内存用来存储手机运行时的临时数据,而存储器则用来存储手机的系统和用户数据。
屏幕则是手机的显示设备,可以显示各种图像和文字。
摄像头则可以用来拍照和录像,电池则提供手机所需的电能。
在软件方面,手机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是手机的基本软件,它负责管理手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常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
应用程序则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软件,比如浏览器、短信、电话、相机、游戏等。
用户界面则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界面,可以通过触摸屏、按键等方式进行操作。
手机的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用户通过手机的输入设备(比如触摸屏、按键)输入指令和数据,这些指令和数据经过处理器处理后,通过屏幕、喇叭等输出设备显示和播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负责管理和控制手机的各种功能和服务,保证手机能够正常运行。
当用户打开手机时,首先会启动操作系统,然后加载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用户界面来选择和操作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上网,通过短信应用来发送和接收短信,通过电话应用来拨打和接听电话,通过相机应用来拍照和录像,通过游戏应用来玩游戏等等。
在手机的工作流程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术和功能。
比如,手机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比如Wi-Fi、蓝牙、NFC)来进行数据传输和通讯,可以通过GPS来进行定位和导航,可以通过传感器(比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光线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和用户的动作,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来进行语音控制和智能交互等等。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6bf02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4.png)
手机工作原理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它的使用频率之高,让人不禁好奇手机是如何实现各种功能的。
本文将探讨手机的工作原理,从硬件到软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手机的工作机制。
一、硬件部分1. 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其核心组件之一。
它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指令,控制手机的各项功能。
手机处理器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像处理器(GPU)组成。
2. 存储器:手机的存储器用于存放各种数据和文件,包括应用程序、照片、音乐等。
手机通常具备两种存储器:闪存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
3. 显示屏:手机的显示屏负责向用户展示信息。
现在常见的手机显示屏是液晶显示屏(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
它们通过光的控制来显示图像和文字。
4. 电池:手机的电池提供电能,让手机能够正常工作。
电池的容量和电压决定了手机的续航时间和电池寿命。
5. 无线通信模块:手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网络进行通信。
这些模块包括蜂窝网络(如4G、5G)、Wi-Fi和蓝牙等。
它们使手机能够进行语音通话、发送短信、上网等功能。
6. 摄像头:手机的摄像头可以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它由镜头、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组成。
摄像头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手机成为现在最受欢迎的相机之一。
二、软件部分1. 操作系统:手机的操作系统控制着手机的各项功能,如界面显示、应用程序的管理和运行等。
目前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iOS(苹果手机)、Android(安卓手机)和Windows Phone等。
2. 应用程序:手机上安装的各种应用程序使其具备了各种功能,如社交媒体、游戏、办公工具等。
应用程序是由开发人员编写的,通过操作系统的支持,可以在手机上运行。
3. 用户界面:手机的用户界面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界面。
它包括图标、菜单、通知栏等,用户通过触摸屏幕或按键与手机进行操作。
4. 数据通信:手机通过数据通信技术与网络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第8章 智能手机工作原理智能手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第8章 智能手机工作原理智能手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https://img.taocdn.com/s3/m/b3e462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00.png)
8.1 手机基本通信过程
手机是如何开机的?开机后是如何与基站进行联系的? 如何进行待机的?呼叫的时候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关机 时手机又是如何与基站断开联络的?这些问题在初学者 看来都是迷茫的。在本节就以GSM手机为例简要介绍手 机的基本通信过程,了解手机在每个环节中的信号控制 方式。
8.2 射频电路
8.2.1 接收机电路
2.接收机各部分功能电路
(4)混频器(MIX) 混频器实际上是一个频谱搬移电路,将包含接收信息的射频信号
(RF)转化为一个固定频率包含接收信息的中频信号。由于中频信 号频率低且固定,因此容易得到比较大而且稳定的增益,提高接收 机的灵敏性。
混频器的主要特点是:由非线性器件构成,有两个输入端、一个 输出端,均为交流信号。混频后可以产生许多新的频率,并在多个 新的频率中选出需要的频率(中频),滤除其他成分后送到中放。 将载波的高频信号不失真地变换为固定中频的已调信号,且保持原 调制规律不变。接收机中的混频器位于低噪声放大器和中频放大器 之间,是接收机的核心。
8.2 射频电路
8.2.1 接收机电路
2.接收机各部分功能电路
(5)中频滤波器 中频滤波器在电路中个头比较大,一般为低通滤波器,保证中频
信号的纯净,在超外差接收机中应用较多。 (6)中频放大器(IFA)
中频放大器是接收机的主要增益来源,一般都是共射极放大器, 带有分压电阻和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对工作电压要求高,一般 需专门供电,且在中频电路内或独立。
手机开机后,内部的锁相环PLL电路开始工作,从频率 低端到高端扫描信道,即搜索广播控制信道(BCCH)的 载频。因为系统随时都向在小区中的各用户发送出用户 广播控制信息。手机搜索到最强的BCCH载频对应的载频 频率后,读取频率校正信道(FCCH),使手机(MS)的 频率与之同步。所以每一个用户的手机在不同上网位置 (不同的小区)的载频是固定的,是由GSM网络运营商组 网时确定,而不是由用户的GSM手机来决定。手机内PLL 锁相环在工作的时候,手机的电流会有小范围的波形, 观察电流表,就会发现电流有轻微的规律性波动,说明 手机的PLL电路工作正常。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5e12b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3.png)
手机工作原理手机作为目前人类最为普及的通讯工具之一,其工作原理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手机工作原理的细节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手机的工作原理,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它的使用和维护。
1. 手机的基本组成部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手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部手机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处理器:处理器是手机的“大脑”,负责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2)内存:内存是手机存储数据的地方,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数据等。
(3)存储器:存储器是手机用来储存数据的主要设备,包括闪存和SD卡。
(4)显示屏幕:显示屏幕是用来显示各种图像、视频和文字的设备。
(5)电池:电池提供了手机所需的电源。
(6)无线电硬件:无线电硬件包括天线、收发器、解调器等,用于手机的无线通信。
(7)传感器: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指南针等,可以感知手机的方向、倾斜和运动。
2. 手机的工作流程了解手机的组成部分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入手机的工作流程。
一部手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启动:当用户按下手机开机键时,电池提供电源,启动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通过内存和存储器获取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并运行这些应用程序。
(3)无线通讯:当用户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使用互联网时,无线电硬件将手机与基站和无线网络连接起来。
(4)传感器:当用户使用手机时,传感器感知手机的方向、倾斜和运动,并对此做出响应,如自动旋转屏幕。
(5)关机:当用户关闭手机时,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停止运行,电池停止供电。
3. 手机的通信方式既然手机是用于通信的设备,那么它又是如何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呢?手机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通信方式:(1)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指由各种基站组成的网络,可用于手机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和使用互联网。
(2)WIFI:WIFI是无线局域网络,允许手机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3)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用于连接手机和耳机、汽车等设备。
手机使用时硬件的工作流程
![手机使用时硬件的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5181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1.png)
手机使用时硬件的工作流程1. 概述手机作为现代通信工具的代表,其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各种硬件设备的协同工作。
本文将介绍手机使用时硬件的工作流程,从硬件启动到信号发送的过程,为读者提供对手机硬件工作原理的基本理解。
2. 硬件启动当用户按下手机的电源按钮时,手机的硬件系统开始启动。
以下是手机硬件启动的流程:1.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简称PMU)接收到用户按下电源按钮的信号,向手机的处理器发送启动请求。
2.处理器收到启动请求后,开始执行启动代码。
首先,处理器会进行自检,检查各个硬件设备是否正常。
然后,处理器会加载操作系统,并启动系统初始化程序。
3.系统初始化程序会执行各种初始化操作,包括对内存、存储设备、声音设备等进行配置和初始化。
4.一旦初始化完成,手机硬件就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等待用户的操作。
3. 用户操作用户通过手机的各种输入设备(如触摸屏、物理按键等)进行操作,触发不同的硬件工作。
以下是手机用户操作的主要流程:•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手势或点击图标,触发触摸屏控制器的工作。
•触摸屏控制器将用户的触摸动作转换成电信号,并发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接收到触摸信号后,将其转换成相应的命令或移动事件,并发送给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或事件,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或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处理,比如打开应用、切换界面、调整音量等。
4. 应用程序与硬件的交互在用户操作的过程中,手机的硬件设备需要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以实现各种功能。
以下是应用程序与硬件的交互流程:1.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向硬件设备发送请求。
比如,应用程序请求打开摄像头。
2.操作系统收到请求后,会调用相应的驱动程序来控制硬件设备。
在打开摄像头的例子中,操作系统会调用摄像头驱动程序来控制摄像头设备。
3.驱动程序将应用程序的请求转化成硬件可以理解的指令,并发送给相应的硬件设备。
4.硬件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打开摄像头,开始采集图像数据。
手机工作资料新流程
![手机工作资料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bc12b00066f5335b812101.png)
目录一、手机工作流程示意图(Infineon平台、Broadcom平台、MTK平台)二、射频部分讲解三、逻辑部分讲解四、电源部分讲解五、电性能部分讲解手机工作流程示意图一、射频部分讲解由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送到PR接口,再送往射频转换开关,此时具有GSM和DCS两种工作状态:频段切换的控制信号VC1、VC210处于GSM发射状态00处于GSM、DCS接收状态0DCS发射状态再经射频转换开关虑波后的一路900MHZ的接收信号经高频虑波器虑波送到中频IC,另一路1800MHZ的接收信号经高频虑波器虑波送到中频IC;中频IC对虑波后接收信号在内部进行低噪声放大,然后和接收本振送来的接收信号进行混频,产生360MHZ的中频信号送到中频虑波器进行虑波,虑波后的中频信号送往中频IC再进行二次混频,最终产生四路接收I/O信号送往BGA;在BGA内部进行A/D转换以及信号外理,然后再经过在D/A转换面语音信号送往LCD、听简等。
2、发射电路语音信号从MIC输入,BGA将语音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在BGA内部进行A/D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然后再D/A转换调制成发射信号的I/O信号,送到中频IC进行调制;由中频IC内部进行变频产生424MHZ的发射信号,再和发射本振进行混频、虑波产生发射信号,然后发射本振振荡产生所需的GSM、DCS的发射频率信号送到功率放大IC;当手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在BGA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功率级别数据,经过D/A转换成标准功率控制电平与实际发射的功率值比较,产生误差电压去调节激励放大电路、功放增益,将放大后的信号送到射频转换开关进行GSM900和DCS1800的频段切换,最终送往天线进行发射。
3、线路流程接收通路:天线信号射频测试点射频转换开关高频虑波器(一路GSM900信号;一路DCS1800信号)中频IC接收本振中频虑波器BGA发射通路:MIC受话BGA 中频IC发射本振功率放大IC射频转换开关射频测试点天线信号4、维修实例Infineon平台:Broadcom平台:不入软件位ABORT:A、电流为0的情况:1、32KHZ是否正常工作;2、U4外围电阻R8、R15、C73、C74的阻值是否正常;3、开机键U4#43脚BGAB、电流过小的情况:1、13MHZ是否正常工作;2、13MHZ U17BGA3、U4外围电阻R40、R39的阻值是否正常;4、U19的虚焊、不良问题引起的;C、电流正常,但不入软件:1、U1、U21、U4不良问题引起的;2、U21外围电阻R40、R39的阻值是否正常;3、尾插J4U1之间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3、U19、FL4、FL5的虚焊、不良问题引起的;D、电流过大的情况:1、U1、U21、U4、U14不良问题引起的;2、U16、U18的短接、不良问题引起的;3、U19的短接、不良问题引起的;4、U4Q3;5、U17Q1;6、U1外围电阻的短接问题引起的;E、failed的情况:1、尾插U1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2、U21U1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3、13MHZ不良问题引起的;F、能入软件,但不开机的情况:1、U4U21的供电线路是否导通;(串口线路:尾插U1,尾插的7、8脚对地阻值大约在1.4MHZ左右为正常,)校准位:A、ABORT1、U21不良问题引起的;(能入软件,但校准不过)2、U4不良问题引起的;(测试机柜的电流过小的情况)3、U1不良问题引起的;(测试机柜的电流正常的情况)4、U45、U41、U6不良问题引起的;(测试机柜的电流过大的情况)5、尾插U1,尾插的7、8脚对地阻值大约在1.4MHZ左右为正常;6、U19短路、不良问题引起的;7、32KHZ是否正常工作,R11的阻值大约在1.4MHZ左右为正常;8、13MHZ U17BGA;9、FL4、FL5不良问题引起的;(能开机、但校准不过)10、CON1不良问题引起的;12、充电线路Q29、Q28、Q23不良问题引起的;13、U17不良问题引起的;B、10041、C、4002(手机电流过大)1、U4、U17、U14、U13不良问题引起的;2、U4R1、R2BGA;3、BGA外围的电阻、电容是否短接问题引起的,以及相关的电阻、电容是否阻值正常;4、U6、U18短接、不良问题引起的;D、50021(GSM的TX POWER校准不合格)1、从开机电流的大小(不低于50~60mA),判断手机能不能上网;2、若静态下电流大于100 mA,U1、U4、U17、U14不良问题引起的;3、U4U17,U4U14的供电问题;4、U1不良问题引起的;(功率控制器)5、JI不良问题引起的;(用射频头接触J1,测量J1的阻值大约在0.6~0.7M左右为正常)6、U13不良问题引起的;7、13MHZ、U17不良问题引起的;8、U16、U18不良问题引起的;9、U4不良问题引起的;10、U21不良问题引起的;(软件问题)E、50039(DCS的TX POWER校准不合格)1、U13 U14、U14 U1的DCS线路;2、4 U14的供电问题;3、J1不良问题引起的;(用射频头接触J1,测量J1的阻值大约在0.6~0.7M左右为正常)4、U13 FL1 U17;5、U16、U18不良问题引起的;(测量其对地阻值是否正常)6、DISP1短路引起的;7、U1、U4不良问题引起的;8、若转换DCS掉电,则TX VCO、U14等相关器件引起的,以及外围电路是否焊接良好;F、5002411、5002413、5002431(GSM频率较准检查)1、U1 U17 U16、U18 U14不良问题引起的;(5002411)2、U4 13MHZ U17不良问题引起的;(5002413)G、5002531(DCS的频率较准检查)1、U17 U16不良问题引起的;联发平台:不入软件位:1、U200不良,U100 U200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电流正常,但不入软件)2、U506、DISP1插槽短路、不良引起的;(电流有短路现象)3、U207、U208、U201贴反、短路、不良引起的;(开机电流大约在200mA左右)5、U100的外围电路以及相关的电阻、电容是否阻值正常;6、U300 C310 BGA的供电线路;7、U300 L501 IC的供电线路;8、开机键U306 U300的供电线路;(U306的引脚1对地电阻170K欧姆左右)9、U504不良;(无26M基准时钟信号会引起不开机)(串口线路:尾插、U208 U100)校准位A、C1.3(ADC的校准):1、RN301不良引起的;(RN301右边的4个引脚的对地电阻正常值为50k欧姆左右)2、U100不良引起的;B、C1.4(AFC的测量、校准):1、U504 U506,X100不良问题引起的;(能呼叫网络的情况)1、U100不良;(开机时电流静止不动)2、U506不良;(开机时电流正常跳动)C、C3.5、C5.5 (GSM、DCS中间信道发射功率):1、U502虚焊问题引起的;2、U506不良;(能呼叫网络、掉线的情况)3、U502不良;(能呼叫网络、功率过大的情况)D、C4.3、C6.3(GSM、DCS接受功率校准):1、U502虚焊问题引起的;2、U506不良;(能呼叫网络、功率过低的情况)3、U510 R330 U507,R330不良;(开机电流达不到呼叫网络的要求)二、逻辑部分讲解A、这部分电路要正常工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13MHZ晶振信号要正常工作,2、电源IC的供电电压要正常工作,3、程序存储器FLASH和基带IC的物理通路能正常工作,4、相关的供电线路能正常工作(没有短路现象和电流异常现象)。
手机的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f5f4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e.png)
手机的工作原理手机是现代人们必备的通信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那么,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手机是由许多组件组成的复杂设备,包括处理器、内存、屏幕、摄像头等。
这些组件共同协作,使手机能够实现通信、上网、拍照等功能。
二、硬件部分1. 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手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运算。
处理器通常由多个核心组成,每个核心都可以同时完成不同的任务,提高手机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2. 内存内存是手机存储数据的地方,可以存储手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
内存分为可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前者用于暂时存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后者存储系统软件。
3. 屏幕手机的屏幕可以显示图像、文字和触摸输入反馈。
现代手机的屏幕通常采用触摸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进行各种操作。
4. 摄像头手机的摄像头可以捕捉照片和录制视频。
摄像头通常由镜头、感光芯片和图像处理器组成,能够将光线转化为数字图像。
三、软件部分1. 操作系统手机的操作系统是控制手机硬件和软件的核心软件。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等。
操作系统能够管理和调度手机的各种资源,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
2. 应用程序手机的应用程序使手机具有各种功能,如社交媒体、游戏、音乐播放器等。
用户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和安装各种应用程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3. 通信模块手机的通信模块使手机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包括移动通信网络、Wi-Fi和蓝牙等。
移动通信网络是手机与基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础,而Wi-Fi和蓝牙则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短距离通信方式。
四、手机的工作流程当用户使用手机时,手机会按照以下流程工作:1. 开机用户按下手机的电源键,手机开始启动。
开机后,系统加载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并初始化各个硬件组件。
2. 用户操作用户通过触摸屏幕和按键等方式与手机进行交互,进行各种操作,如打电话、发送短信、浏览网页等。
手机工作的原理
![手机工作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217e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8.png)
手机工作的原理
手机工作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电子组件和软件系统协同工作来实现的。
在手机内部,有一个主板,主板上集成了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和各种芯片。
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手机运行的各种指令和任务。
当手机开机时,处理器会先加载操作系统到内存中。
操作系统是手机的软件基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手机的各项功能和应用程序。
一旦操作系统加载完成,手机就可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手机的各项功能是由不同的硬件设备实现的。
例如,屏幕是用来显示图像和文字的,它由液晶材料和背光源构成;摄像头是用来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的,它由镜头和电子传感器组成;麦克风和扬声器用于录音和播放声音等。
手机还有无线通信功能,主要包括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
蜂窝网络是手机连接移动通信基站的基础,它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语音和数据。
无线局域网则用于连接到互联网,使手机能够使用各种在线服务和应用程序。
手机还具有各种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指南针和光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手机的姿态、运动和环境光照等信息,从而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交互方式。
总体而言,手机工作的原理是通过内部的硬件和软件协同工作,实现各种功能和服务的提供。
不同的组件和系统相互配合,使
手机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便携式设备,满足人们的日常通信、娱乐和工作需求。
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
![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8e32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c.png)
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多个方面的协同,包括硬件和软件层面,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各种操作和获取信息。
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一、硬件层面1. 处理器和内存: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比如ARM架构的处理器)负责执行计算任务,内存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运行程序。
2. 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内置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模块,比如GSM、CDMA、LTE等,使其能够连接移动网络。
3. 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GPS接收器、环境光传感器等,用于获取设备周围环境和用户交互的信息。
4. 显示屏和输入设备:通常采用触摸屏技术,用户通过触摸屏操作移动终端,并通过显示屏获取信息。
5. 电源:由于移动设备通常依赖电池供电,供电是移动设备工作最基本的硬件条件。
二、软件层面1.操作系统:移动设备运行一个专门为移动环境优化的操作系统,如Android或iOS。
这些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进行交互。
操作系统还管理设备的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电池等,并允许第三方应用程序在其上运行。
2.无线通信:移动终端的核心功能是无线通信,它们使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如蜂窝网络(如4G LTE、5G)、Wi-Fi、蓝牙等来连接到互联网或其他设备。
当你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并请求数据(例如,浏览网页、下载文件或流媒体),这些请求被发送到网络,然后返回所请求的数据。
3.应用程序: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各种服务,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游戏、音乐和视频播放等。
这些应用程序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服务器,获取和发送数据。
4.定位服务:许多移动设备还包含GPS或其他地理位置服务,这些服务可以确定设备的物理位置。
这对于导航、定位、地理标记等功能非常有用。
5.电源管理:由于移动设备通常依赖电池供电,因此电源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原理之一。
操作系统会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电池状态,动态调整硬件的功耗,以延长电池寿命。
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
![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4e6f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2.png)
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移动终端是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它们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连接到互联网,实现各种功能,例如浏览网页、发送短信、拍照等。
了解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工作方式和性能。
1. 硬件组成移动终端的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器、显示屏、摄像头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硬件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1.1 处理器处理器是移动终端的心脏,负责执行各种计算任务。
它通常由多个核心组成,每个核心都可以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
处理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指令转换为机器码,并执行这些指令以完成各种任务。
1.2 内存内存用于存储移动终端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移动终端通常采用固态内存(即闪存)作为主要存储介质,它具有较高的读写速度和较低的功耗。
内存的工作原理是将数据存储在内存芯片中,并按需读取和写入数据。
1.3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移动终端的数据,例如应用程序、照片和音乐等。
存储器通常以可移动的存储卡的形式存在,可以更换和扩展。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卡中,并按需读取和写入数据。
1.4 显示屏显示屏是移动终端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的输出设备。
它通常由液晶显示屏组成,可以显示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文字。
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信号和背光源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实现不同的像素显示。
1.5 摄像头摄像头是移动终端用于拍照和录像的输入设备。
它由感光元件、镜头和图像处理芯片等组成。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是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图像处理芯片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或视频。
2. 软件组成移动终端的软件主要由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等组成。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软件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移动终端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并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常见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有Android、iOS等。
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核和相关模块来管理和调度进程、内存、文件系统等系统资源。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b57c47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2.png)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首先,手机的基本构成是由手机芯片、天线、电池、屏幕、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组成。
其中,手机芯片是手机的核心部件,它包含了处理器、内存、存储等功能。
当我们使用手机时,我们所进行的操作,都是通过手机芯片来完成的。
手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通信原理和数据处理原理两个方面。
在通信原理方面,手机通过天线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经过解调等处理后,将信号传递给手机芯片进行进一步处理。
手机芯片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语音、数据等形式,供我们进行通话、上网等操作。
同时,手机芯片也会将我们发送的语音、数据等信息转换为无线信号,通过天线发送给基站,实现与对方的通信。
在数据处理原理方面,手机芯片会根据我们的操作指令,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比如,当我们打开一个APP时,手机芯片会根据我们的指令,读取相应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同时,手机芯片也会将数据存储在内存或存储卡中,以便我们下次使用时能够更快速地获取到相应的数据。
除了通信原理和数据处理原理,手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电池的供电原理。
电池是手机的能量来源,它将储存的电能转化为手机的动力,供手机芯片、屏幕等部件的正常工作。
当我们使用手机时,手机芯片会通过管理电池的电能,以保证手机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手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通信、数据处理、能源供应等多个方面。
通过手机芯片的处理,手机能够实现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应用运行等功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介绍,能够让大家对手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手机的工作原理虽然复杂,但正是这些原理的运行,使得我们能够轻松地进行通讯、娱乐、工作等活动。
手机的工作原理,也正是科技发展的成果之一,它不断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可能性和便利。
翻盖手机翻盖原理
![翻盖手机翻盖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56fe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e.png)
翻盖手机翻盖原理
翻盖手机是一种具有特殊设计的移动通信设备。
其独特之处在于,手机由两部分组成,一块主屏幕和一块覆盖主屏幕的盖子。
当我们使用手机时,主屏幕完全暴露在外,我们可以像使用传统智能手机一样操作。
而当我们不需要使用手机时,我们可以将盖子合上,主屏幕会被完全覆盖,从而达到保护屏幕的目的。
翻盖手机的原理是利用一个铰链连接主屏幕和盖子。
铰链使得主屏幕能够旋转,并且可以在盖子上方或下方。
当盖子合上时,主屏幕与盖子的内侧接触,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主屏幕不受外界的损坏。
另外,翻盖手机的铰链还允许主屏幕在打开时自由旋转。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主屏幕旋转到合适的角度,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当需要使用键盘输入时,我们可以将主屏幕旋转到垂直位置,从而方便地键入文字。
此外,翻盖手机通常还具有一块小屏幕或外置显示屏。
这些屏幕在手机盖子合上时可以显示一些基本信息,如来电号码、时间和短信预览等。
这样一来,即使手机盖子合上,用户也能够快速浏览一些重要信息,而不必打开手机。
总而言之,翻盖手机的设计灵感源于传统的翻盖功能手机,它通过特殊的铰链和可旋转的主屏幕,实现了同时保护主屏幕和提供更多使用灵活性的目的。
它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手机设计,并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
m54123l工作原理
![m54123l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5a06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b.png)
m54123l工作原理m54123l是一款常见的电子产品,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和工业自动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m54123l的工作原理,并逐步思考其内部结构和工作流程,以便更好地理解该产品。
一、m54123l的内部结构m54123l是一款集成电路芯片,它由多个组件和电路连接而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中央处理器(CPU):m54123l内部的核心部件,处理各种指令和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2.存储器:m54123l内部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
3.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4.电源管理单元:负责管理m54123l的电源,为其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5.时钟发生器:提供系统时间基准,用于同步各个组件的工作。
二、m54123l的工作流程m54123l的工作可以分为启动过程和运行过程两个阶段。
1.启动过程:当电源通电后,m54123l会自动进行启动。
具体步骤如下:a.时钟发生器供应时钟信号给CPU和其他组件。
b.CPU从存储器中读取启动程序的代码。
c.CPU根据启动程序的指令初始化各个组件和外设,并进行自检测试。
d.初始化完成后,CPU开始执行某个程序或进入待命状态,等待用户指令。
2.运行过程:在m54123l启动完成后,它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包括数据处理、图形显示、通信等。
具体步骤如下:a.用户输入指令或数据,通过输入接口传递给CPU。
b.CPU根据指令和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包括运算、存储、输入输出等。
c.当需要与外部设备交互时,CPU通过输出接口将数据传递给外部设备。
d.CPU完成任务后,将结果存储到存储器中,供日后使用。
e.系统持续工作,循环执行上述步骤,以完成各种任务。
三、m54123l的举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m54123l的工作原理,以下举例说明其在一个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台智能手机,其中搭载了m54123l芯片。
手机的应用原理
![手机的应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bd23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3.png)
手机的应用原理概述手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应用原理是基于一系列的技术和功能的综合运作。
本文将介绍手机的应用原理,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工作原理。
硬件方面的应用原理手机的硬件包括处理器、内存、显示屏、摄像头、传感器等组件,它们共同协作以提供各种功能。
1. 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其大脑,它负责执行各种操作,如运行应用程序、处理数据等。
处理器的性能决定了手机的速度和响应能力。
2. 内存手机的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
较大的内存能够容纳更多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提高手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3. 显示屏手机的显示屏负责显示图像和文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进行操作。
显示屏的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4. 摄像头手机的摄像头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它采集光线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数据,然后传送给处理器进行处理。
5. 传感器手机的传感器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例如,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手机的加速度,用于计步器和游戏等应用。
软件方面的应用原理手机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各种服务,它们共同构成了手机的功能。
1. 操作系统手机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接口。
常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Android和iOS等。
2. 应用程序手机的应用程序是用户可以下载和安装的程序,它们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应用程序可以是社交媒体、游戏、办公工具等各种类型。
3. 服务手机的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功能和服务。
它们可以包括电子邮件、社交网络、云存储等。
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图展示了手机的应用原理工作流程示意图:┌─────────────┐ ┌──────────────────────────┐│ 用户输入操作│──►│ 处理器处理│└─────────────┘ └──────────────────────────┘▲ ││ ▼┌─────────────┐ ┌──────────────────────────┐│ 显示屏显示│ │ 内存存储数据│└─────────────┘ └──────────────────────────┘▲ ││ ▼┌─────────────┐ ┌──────────────────────────┐│ 摄像头拍摄│ │ 各种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 └──────────────────────────┘总结手机的应用原理是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手机开/关机工作原理
1、手机开机工作原理
接上3.7V电源
按开机键
开机指令送到
(电源IC模块→电
源IC的控制脚得到信号→电源IC工作
→CPU)CPU;13MHz主时钟加电
CPU和各存储器复位及完成初始化程序
CPU发出poweron维持信号
电源IC
块→电源IC稳定输出各个单元所需的工
作电压
手机开启成功
功率 : 29.5+/-1
发射:1710-1785MHz 接收:1805-1880MHz
信道带宽: 200KHz
双工间隔为95MHz,工作带宽为75MHz,载频间隔为 200kHz
第三章、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频段
PCS1900: 发射频段:1850-1910MHz 接收频段:1930-1990MHz
按下关机键
关机指令送到电源
IC模块→电源IC的控制脚得到信号
CPU开始运行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序
关机
程序运行正常后CPU发出关机指令信号
电源IC块
电源IC将输出的各
路工作电压关闭
手机结束关
机动作
CPU:中央处理器 功能:操作控制、程序控制、时间控制、
数据加工;内部结构: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
备注:目前大部手机的电源、FLASH、中频模块、音频模块都
C、电源管理部分: a)、提供各路工作电源;并提供逻
辑复位信号。b)、负责电池电量检测及充电控制
各路电压的产生及走向(供电)
1) 电源集成块产生2.8V的电压(VDD)给CPU,字库,暂存等 罗辑电路工作。 2) CPU部分电路工作后,送出时钟启动信号(SYNCLK-EN)使 时钟供电管工作送出2.8V时钟电压(XVCC),使13M电路工作, 产生13M时钟送CPU作运行主时钟。 3) AVCC——音频电压(2.8V) 4) VREF——中频电压(2.8V) 5) 3VTX——发射电压(3V) 6) SYN-VCC——频合电压(2.8V) 7) VRTC——实时时钟电压(3V)
2、接收:(数模转换——D/A)将天线收到 射频信号转化为数字电信号,原理与发射相 反————最终推动听筒发出声音。
第一章、手机电路模块组成介绍 三、外部接口
实现对手机系统的控制,如协议处理、射频/ 基带的控制、外部功能等
第二章、手机开/关机工作原理
开关机键:
主要用于触发电源电路工作,电源电路触发方式有二种:高电平触 发和低电平触发。
8) SIM-VCC---SIM卡电路电压(3V/5V) 注意:目前大部分手机都使用BGA或半明脚集成块供电, 在测量其输出电压时应在各滤波电容上测量。
第一章、手机电路模块组成介绍 二、射频处理
1、发射:(模数转换——A/D)将语音信号 (MIC)转化为模拟的语音电信号,转化后信 号经PMC模块将共变为数字信号,然后在逻辑 (编码、均衡、加密、I/Q调制等)电路处理 后得到最终发射信号,再经PA放大从天线发 送出去。
发送: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音频放大后进行A/D变换、话音 编码、信道编码、交织、加密、GMSK调制,最后送到射频发射 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接收:从中频输出的RXI、RXQ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进行解调,之后 进行均衡、解密、去交织、信道解码、语音解码,再经D/A变换送 到音频放大集成模块进行放大。最后,用放大的音频信号去推动听 筒发声。
进
入入网搜索登记阶段 手机完成开机
第二章、手机开/关机工作原理 得到维持信号以后,电源会继续保持输出的 各路电压,完成开机。
根据原理知道,手机开机过程是有先后顺 序的,每一个电路工作都有不同的电流变化, 所以当手机不开机时我们就可以根据电流来 判断手机故障的范围
第二章、手机开/关机工作原理
2、手机关机工作原理
控制、外部功能等)
第一章、手机电路模块组成介绍
第一章、手机电路模块组成介绍
第一章、手机电路模块组成介绍 一、基带处理
第一章、手机电路模块组成介绍
基带处理包括以下三部分及其作用:
A、逻辑处理:
手机射频、音频部分及外围的显示、听音、送语、插卡等部分 均是在逻辑控制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其各自功能
B、音频处理:
误码率:一般小于2.4%@ ——102dbm
WCMA 功率: 24+1.7/-3.7dbm
频段 band1 (2100) 发射:1920~ 1980MHz 接收:2110~ 2170MHz
接收灵敏度0.1@ —106.7 频率:0.1ppm EVM: 小于17.5%
第三章、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第三章、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2、接收工作原理
精品文档
目录
一 手机电路模块组成介绍 二 手机开/关机工作原理 三 手机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四 典型案例分享
第一章、手机电路模块组成介绍
手机电路模块主要分为三部分 内部组成与分类:射频部份和逻辑部份
基带处理(逻辑处理、音频处理、电源管理部分) 射频处理(包括天线、双工、滤波器、PA、接收、发射等) 人机接口(实现对手机系统的控制,如协议处理、射频/基带
第三章、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1、手机工作频段
GSM
功率 : 33+/-2dbm
•GSM900/EGSM900
GSM850
发射:890(880)-915MHz
824-849MHz
接收:935(925)-960MHz
869-894MHz
双工间隔为45MHz,工作带宽为25MHz,载频间隔为200kHz
DCS1800:
第三章、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接收 发射
第三章、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RF连接器原理介绍(两端是有方向的,缺口朝外)
第三章、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第三章、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第三章、手机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3、手机发射信号工作原理
第三章、手机收/发信号工作原理
发射机(上变频)
信号流程:送话器将声音转化为模拟电信号,经过 PCM编码,再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过逻辑音频 电路中进行数字语音处理,即进行:话音编码、信 道编码、交织、加密、突发脉冲形成、TX I/Q 分离。分离后的四路TX I/Q信号到发射中 频TX-IF电路完成I/Q调制,该信号与频率合成器的 接收本振RXVCO和发射本振TXVCO的差频进行比较 (即混频后经过鉴相),得到一个包含发射数据的 脉动直流信号,去控制发射本振的输出频率,控制 发射本振频率的精确性,作为最终的信号,经过功 率放大,
低电平开机(大多数机型采用) 它是开机键的一端接地,一端接电源的开机触发脚。
高电平开机方式(少数国产机采用,如展讯) 它是开机键的一端接电源开机触发脚,另一端接电池接口正极
第二章、手机开/关机工作原理
开机必备条件
1、供电 2、时钟 3、复位 4、维持 5、运行程序(软件)
第二章、手机开/关机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