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一体化实验改进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改进与创新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改进与创新作者:周晓丽衷明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18期【摘要】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制备及其系列性质的实验的不足,设计出一款集制备性质检测一体化、微型实验装置。
能有效达到药品用量少、易操作、实验教学耗时较少的目的,改进后的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节约、环保。
【关键词】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装置改进;一体化微型实验【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1.实验改进原因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本中,关于氯气的漂白性、氧化性、还原性等性质的检验是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情况下产生氯气,将氯气通入湿润的有色花瓣中,观察氯气的漂白性,虽现象明显,但是实验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氯气单独制备,易泄露、污染空气、并且过量的氯气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害。
对于氯气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知识几乎没有提及到,但这一知识点却是高考的考察点,因此教师上课需要知识拓展才能完成考纲的要求。
因此,设计高效、简洁、环保、易操作、现象明显且能将氯气制备、性质检验以及氯离子的检验众多实验集一体的实验装置显然更加有意义。
2.实验改进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3.实验原理改进成该装置的原因如下:3.1因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用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氧化剂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
而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都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因此我将采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此反应不需要加热。
3.2 Cl2+H2O=HCl+HClOHClO+有色花瓣→花瓣褪色(漂白作用)3.3 KI+Cl2=2KCl+I23.4 AgNO3+HCl=AgCl↓+HNO33.5 2NaOH+Cl2=NaCl+NaClO+H2O+4.实验仪器2个U型试管、两个小试管、橡胶管、两支注射器、棉花5.实验药品浓盐酸溶液、高锰酸钾、碘化钾溶液、NaOH溶液、硝酸银溶液、湿润有色花瓣、棉花6.实验步骤及现象6.1组装仪器:按照实验装置图组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在U型管下缓缓加热,若两只注射筒往上升,则气密性良好。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改进与创新

教育研究1.实验改进原因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本中,关于氯气的漂白性、氧化性、还原性等性质的检验是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情况下产生氯气,将氯气通入湿润的有色花瓣中,观察氯气的漂白性,虽现象明显,但是实验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氯气单独制备,易泄露、污染空气、并且过量的氯气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害。
对于氯气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知识几乎没有提及到,但这一知识点却是高考的考察点,因此教师上课需要知识拓展才能完成考纲的要求。
因此,设计高效、简洁、环保、易操作、现象明显且能将氯气制备、性质检验以及氯离子的检验众多实验集一体的实验装置显然更加有意义。
2.实验改进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3.实验原理改进成该装置的原因如下:3.1因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用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氧化剂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
而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都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因此我将采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此反应不需要加热。
3.2 Cl 2+H 2O=HCl +HClOHClO+有色花瓣→花瓣褪色(漂白作用)3.3 KI +Cl 2=2KCl +I 23.4 AgNO 3+HCl=AgCl ↓+HNO 33.5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4.实验仪器2个U 型试管、两个小试管、橡胶管、两支注射器、棉花5.实验药品浓盐酸溶液、高锰酸钾、碘化钾溶液、NaOH 溶液、硝酸银溶液、湿润有色花瓣、棉花6.实验步骤及现象6.1组装仪器:按照实验装置图组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在U 型管下缓缓加热,若两只注射筒往上升,则气密性良好。
6.2加药品:拔下橡胶塞,取少量(约2g)高锰酸钾粉末于第一个U 型试管的小试管中,U 型试管底部放置三朵湿润的有色花瓣,第一只注射器取少量浓盐酸溶液。
取少量碘化钾溶液于第二个U 型管中,第二个U 型管底部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第二只注射器中塞满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
氯气实验室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精准组装与改进教案

氯气实验室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精准组装与改进一.教学内容:《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实验》处于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
本节是高中化学第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对今后学习实验室制氨气、乙烯、乙炔等气体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学情、校情分析:1、学生已学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并部分学习了绿色化学的观念和方法。
2、学校“缺仪少药”,学生分组实验难以开展。
三.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四.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原理分析→探究装置→改进装置→分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五.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探究教学情境(二)原理分析【自主学习P82科学史话+合作交流】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的过程,分析反应原理,探究制取纯净干燥氯气装置,评价实验室制法优缺点。
【学生评价】该装置为半封闭装置,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利用该装置进行后续的氯气的性质实验操作比较复杂,不够简便,而且,仪器和药品用量较多。
(三)实验探究【要求】请利用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可行的简易实验:(1)设计一套一次性探究氯气性质的实验方案;(2)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3)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4)小组合作,组际交流:手工剪切彩纸制成简易仪器图,然后组合成一套完整的手工实验装置图;(5)用微观图示法表示你对一瓶氯水成分的认识。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提拉式粗钢丝拴住一开孔的塑料小瓶盖、干燥管(两个)、硬质试管、铁架台、导管、棉球等;【实验药品】KMnO4晶体、浓盐酸、淀粉-KI试纸、酚酞、NaOH溶液、FeSO4溶液、KSCN溶液、品红试纸、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固体、蒸馏水等。
(四)设计可行的简易实验【成果展示】简易装置图:电脑制作作品学生手工作品样图氯水成分微观图1、设计简易装置的依据:(1)提拉式粗钢丝拴住一开孔的塑料小瓶盖,内放置KMnO4固体,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I—和Fe2+具有还原性,通过氯气分别与淀粉碘化钾和硫酸亚铁的性质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氯气的氧化性。
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改良

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改良山东汶上一中亓英霞电话化学是典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离开实验的化学教学,将会失去其魅力,无法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形成进程。
故在心课标中《化学与实验》(选修6)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开设,核心内容即化学学科思想和方式比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定性定量的检测、物质的制备等。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很多学校并未开出该模块。
但实验在中学化学及高考中皆占有专门大比例,故咱们常将该模块中的部份内容与必修中相应内容及高考内容整合,对培育学生的实验意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专门好的帮忙。
在人教版《化学实验》(选修6)的在课题二:追求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实验1-2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教材当选用玻璃片和表面皿进行微型实验,表现了绿色化学思想,为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创造了一个平台。
在必修1《海水中富集的元素》一节后的学生实验中,咱们对该实验稍做一些改良。
所用仪器及连接方式如图(将滤纸条别离用凡士林或浆糊粘在干净透明的广口瓶内部)。
实验进程:(1)别离将对应试剂滴到对应的滤纸上;(2)向广口瓶底部加入氯酸钾固体,然后将胶头滴管吸满浓盐酸,并安装在双孔塞上,将双孔塞安装到广口瓶上,连接好导管;(3)挤压胶头滴管,将浓盐酸滴到氯酸钾固体上,观察并记录广口瓶内的现象。
(4)实验结束后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广口瓶,充分反映后再倒入废液缸。
改良长处(1)仪器方便易患,实验操作简单而且节约药品,实验装置简易轻便。
(2)采用学生熟悉的常见物品做微型实验,有利于培育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意识。
(3)在封锁的小空间内进行实验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此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不仅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也不断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4)将化学实验模块与必修模块有机地整合在一路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到。
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改进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仪器、药品
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改进
叶建军
新疆农一师二中 阿克苏 843000
氯气的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实验 繁杂、不安全、时间不足,结果,演示慌忙。为解决这个问题,特设计了 一套进行氯气性质实验的改进装置,它不仅适合于教师演示,而且也适合 于学生实验,整个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效果良好,可验证氯气的全 部化学性质。 固体 KClO3、浓盐酸、淀粉 KI 溶液、NaBr 溶液、石蕊试剂、品红试剂、NaOH 溶液、注射器、橡胶管、止水夹、广口瓶、T 形管、单孔塞。
3. 导管内的棉花要少许,浸泡溶液要充分,不要堵塞导管。
首先,这套能在短时间内做完氯气的四个化学性质,给老师上课赢得 了时间;其二,实验装置所需材料简单,代用品多,有利于学生课内外开 展实验;其三,受装置的启发,利用同样装置,还可以用于二氧化硫性质 实验、硫化氢性质实验等等。
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向广口瓶中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后关闭止水夹,(用于处理装置中的氯气)
打开止水夹向广口瓶中用注射器注入浓盐酸,与氯酸钾反应后产生大 量的黄绿色氯气;导管内颜色发生变化:品红褪色、淀粉 KI 溶液变蓝、溴 化钾溶液变为黄色、石蕊试液褪色。 1.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在连接处涂抹凡士林)。 2. 特别注意反应物用量要适中。
实验装置图
浓盐酸
品 淀粉 石 红 KI KBr 蕊
KClO3
NaOHBiblioteka 实验操作要点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 装置改进意义
打开止水夹向广口瓶中用注射器注入浓盐酸后关闭止水夹,浓盐酸与 氯酸钾反应后产生大量的黄绿色氯气;导管内依次用品红试液、淀粉 KI 溶 液、溴化钾溶液、石蕊试液浸湿的棉花颜色发生变化:品红褪色、淀粉 KI 溶液变蓝、溴化钾溶液变为黄色、石蕊试液褪色,该过程不仅证明了氯气 的强氧化性本质,而且说明氯气与水反应产生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氯气制备和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的新设计

氯气制备和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的新设计作者:阎润鸿冯高峰来源:《化学教学》2021年第11期摘要:使用單排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组合,设计并自制了中学化学“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装置。
该实验装置能在密闭体系中控制反应进行,用作演示实验可使氯气性质的讲解和实验演示依次有序进行,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该一体化实验装置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外泄,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用于二氧化硫等其他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的教学。
关键词:氯气制备; 一体化实验装置; 氯气性质; 实验探究文章编号:10056629(2021)110068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1 问题提出氯是高中化学阶段无机化学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之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写入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学习活动建议的实验及探究活动中,要求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
按照人教版化学必修1(新版)中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将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氯气,能源消耗较大,检测氯气的性质实验时还需制备氯气,导致实验准备时间过长,氯气消耗量太大,造成原料浪费,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2]。
本文将单排管和具支试管等组合起来,使氯气制备和性质检验实验一体化,并用注射器和三通阀吸收尾气[3],设计出一套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验装置。
2 研究现状针对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等方面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
大多数改进方案集中于氯气制备和性质检验的一体化和微型化上。
如李猛的“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的一体化设计”[4],见图1。
该装置利用硬质玻璃管检验氯气的多项性质,大大降低了实验药品的消耗,但是学生难免会产生疑惑:“先接触到氯气的试纸是否会对后面氯气性质检验造成影响”,即不同性质的检验并没有分开,科学性上不够严谨;许美莲的“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一体化的创新设计”[5],见图2。
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一体化实验改进

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一体化实验改进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84页在讲述氯气漂白性时,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
实验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步骤烦琐,而且装置繁杂,组装麻烦。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文使用微型化仪器对实验进行改进,并进一步探究氯气的氧化性和褪色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颜色不恢复),现象非常明显,有利于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掌握,符合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原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1.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2.实验过程污染空气,影响师生健康;3.实验操作烦琐,无法让学生有良好的实验体会。
二、实验改进装置图三、氯气漂白性质实验的步骤1.按图连接装置;2.检查装置气密性;3.按图往实验仪器中添加适量药品;4.开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5.用酒精灯加热V形侧泡反应管中的品红溶液并观察实验现象。
四、实验改进原理及特点介绍1.改用微型装置,符合新课程要求,操作简单安全,能变原本教师进行的演示实验为学生亲自动手的自主探究实验,适合学生实验,便于观察,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强化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2.使用注射器加料,操作方便,便于控制反应物的用量;使用有色布条,使整个实验过程更直观。
3.探究氯气氧化性的实验原理为:所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沾有含有淀粉的KI溶液的棉花先变蓝而后褪色,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褪色,进一步探究实验原理,巩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
4.探究氯气的漂白性,首先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再则使V形反应侧泡管中少量的品红溶液褪色;用酒精灯加热已褪色的少量品红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不恢复,为后面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同的反应机理的学习做铺垫。
5.该实验集氯气的制取、漂白实验和尾气处理为一体,不排放毒气,环保无污染,不会对师生健康产生影响,还能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氯气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

( 图 1改进装置 )
( 图 2常用装置 )
1 . 2试 验 改 进 优 点 该反 应不需要加热 , 用稀盐酸代替 了浓盐 酸 , 有效地减 少 了氯化氢气体的产生 。由于具 支试管的体积小于 圆底烧 瓶 的体 积, 更有效 地减少 了氯气 的残存量, 同时也减 少 了盐 酸、 氢氧化钠等药品的用量 。在制取气体的过程 中随时可以 根据需要停止滴加稀盐酸 , 可控制生成气 体的量 , 需要再次 反应 时只需再注射稀盐酸 即可 。另外 由于漂 白精 片是片状
Ex p e r i me n t / / J i a n g J u q i o n g
Ab s t r a c t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p e r t i e s e x p e i r me n t o f e h o i r n e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e x p e r i me n t i n c h e mi s t r y t e a c h i n g i n s e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 w h o s e i mp r o v e me n t h a s r e c e i v e d g r e a t a t t e n t i o n . F r o m t h e a n g l e o f g r e e n c h e mi s t r y , t h e a u t h o r n o t o n l y i mp r o v e d t h e e x p e r - i me n t a l s c h e me , p r e p a r i n g c h o in r e b y u s i n g b l e a c h t a b l e t s h i . g h i n e f e c t i v e c h o r i n e a n d d i l u t e h y d r o c h l o ic r a c i d , b u t i mp r o v e d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 e x p e i r me n t , ma k i n g t h e d e v i c e s i mp l i f i e d a n d c o n — v e n i e n t f o r t h e t e s t o p e r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c h l o in r e ; t h e p r o p e ti r e s f o c h l o i r n e ;
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的改进研究

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的改进研究作者:孙颖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年第09期一、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实验室虽有通风设备,但因为氯气的密度较大,实验室内的氯气总是排不干净,所以实验教师很容易中毒。
为了寻找较好的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的方法,笔者做了许多尝试,其目的一是减少氯气在制取或储存时带来的污染,二是找到一个较好的氯气性质实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氯气的用量,减少污染。
二、解决氯气制备中的问题1.从实验原理方面分析(1)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此实验不需加热。
解决了加热时浓盐酸中的氯化氢的挥发问题。
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KClO3+6HCl(浓)=KCl+3Cl2↑+3H2O,所制得氯气可进一步用来做氯气性质实验,但做氢气在纯净氯气中安静燃烧实验,效果不佳。
虽然省了加热装置,但随之而来的这两个反应都伴有杂质气体生成,实验效果不佳。
(2)用食盐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与浓硫酸混合共热,也避免了浓盐酸的挥发这个不利因素。
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食盐、二氧化锰的质量大约为3∶2为宜,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为2∶1为宜,微热。
反应方程式为:2NaCl+3H2SO4+MnO2△2NaHSO4+MnSO4+Cl2↑+2H2O,但此反应需要加热装置,没有使实验装置简便。
(3)笔者进一步改进。
用次氯酸钠、食盐、40%硫酸混合,无需加热。
反应方程式为:NaClO+NaCl+H2SO4=Cl2↑+Na2SO4+H2O。
此实验结果为:反应速度慢,氯气产出量少。
(4)由于次氯酸钠的碱性大于次氯酸钙,笔者就把次氯酸钠、食盐改为次氯酸钙、氯化钙来和40%硫酸混合,无需加热。
反应方程式为:CaClO+CaCl+H2SO4=Cl2↑+Ca2SO4+H2O,但随着硫酸的滴加,硫酸与块状次氯酸钙作用,生成的硫酸钙会渐渐包覆在次氯酸钙上,致使反应速度减缓。
氯气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

doi:10 3969/j issn 1004-275X 2020 06 077氯气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李 芸1,刘 梅3,顾运琼2,屈干萍1(1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 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3 仁怀市第五中学高中化学,贵州 仁怀 564500) 摘 要: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新教材中,对氯气的制备及其系列性质的实验进行了探究与改进,设计了一种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安全性强且绿色环保的实验方法,使实验效果更具有说服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氯气制备;性质;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TQ427 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5X(2020)06-190-02TheimprovementexperimentofChlorinepreparationanditspropertyLiYun1,LiuMei3,GuYunqiong2,QuGanping1(1 YulinNormalUniversity,CollegeofChemistryandFoodScience, Guangxi Yulin537000;2 NanningNormalUniversity,ShcoolofEnvironmentandLifeScience, Guangxi Nanning 530001;3 RenhuaiFifthMiddleSchool,HighSchoolChemistry, GuizhouRenhuai 564500) Abstract:Inthispaper,thepreparationmethodofchlorinegasanditsseriesofpropertyexperimentsarestudiedandim provedbaseonchemistrytextbookforseniorhighschool Tomaketheexperimentaleffectmoreconvincing,wedesignedanex perimentalmethodwithsimpleoperation,obviousexperimentalphenomenon,strongsafetyandgreenenvironmentalprotectionItnotonlycaneffectivelyimprovestudents'interestandenthusiasminlearningchemistry,butalsocancultivatetheirinnovativethinkingability Keywords:Chlorinepreparation,Property,Experimentimprovement 有关氯气的制备和性质是高中化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也是学习非金属性质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关于氯气的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性质的实验是通过氯水的性质实验体现出来,学生没有直观的观察到氯气性质的实验现象,氯气收集所使用的集气装置易泄露污染空气,且制备大量的氯气不仅对师生的健康造成伤害,还对环境造成污染。
“氯气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的微型化、一体化创新设计

“□王秀艳李想王慧琳(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存在着以下不妥之处:氯气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毒害,不能在实验室大量制取;反应不易控制,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加热的温度不宜超过90℃且要经常移动火焰;制取的氯气中通常含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等杂质;操作烦琐、费时,性质探究实验要分步进行,但上课时间有限,不能保证学生及时完成实验。
为了解决实验中的系列问题,笔者对“氯(二)真实情境的介入指向素养的学习必须是真实的、基于生活逻辑的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到知识与世界的某种联系,也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某种或多种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在“‘长不高’的东京”这节课的一开始,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在旅游时发现东京的建筑普遍不高,然后通过比较东京与上海、香港、纽约等城市的摩天大楼,证实东京的建筑确实“长”得不高,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为教学的成功打好基础。
(三)核心任务的驱动针对东京为什么“长不高”这一核心问题,教师基于初中生的认知逻辑和认知水平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
如结合日本地形图、人口密度图、世界地震带分布图、地震频率数据表、地震伤亡数据表等多种资料,尝试从“没必要长高”“没能力长高”“不愿意长高”三个角度进行论证。
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主动研读材料,积极获取信息,启动高阶思维,展开合理论证。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围绕一个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往往需要组织一个层级不一的大单元教学才能解决,而大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它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单元的主题名称、逻辑架构、阶段性任务、课时组织,还需要考虑情境、任务、活动、资源、评价等要素的配合,使其既有导向性和统领性,也有易操作、能落实、可评价的落实途径。
总之,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们既要从大处着眼,以素养培育而非学科内容的习得为设计主轴,开展对课程目标的研究和教材单元的再建设,以求融会贯通,又要从小处着手,让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在彼此关联的经验活动和项目式学习中进行意义建构,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转化,以求触类旁通。
氯气制取及性质检测的改进与创新

氯气制取及性质检测的改进与创新摘要: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内容是对原来教材内容的浓缩,包含了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理论知识,是整个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方案以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针对人教版必修1中氯气制取,以及氯气性质的检验的实验方案作了一个改进,为教材中的实验再版编写寻求新的视角。
关键词:氯气制取、氯气性质、方案改进1引言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准备实验药品、实验仪器装置,亲身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这门学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应使高中化学实验课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化学实验课教学中不断设计创新装置,做到实验装置设计微型化、环保化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1]2实际案例本方案主要是氯气的制取以及氯气性质的检验。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P84页实验4-5.课本上氯气的制取及性质检测,有如下不足:1、固液加热型课堂操作不便捷;2、没有验证氯气与金属的反应;3、未进行尾气处理,不便演示。
而本实验在制取和性质检验上都进行了创新,制取上原料简单,使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性质检验上富有新意,同时为了让学生从实验中直观的认识氯气,对氯气的实验进行改进以实现更加贴近课堂实验。
课本演示实验检验氯气的性质,步骤过多,耗时较长。
改进实验应向着减少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且无污染的方向进行,体现了高中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理念。
氯气制取及性质检测的改进方案1.84消毒液和洁厕灵反应的原理:NaClO+2HCl=NaCl+Cl2↑+H2O2.② 实验仪器和试剂该方案所涉及的仪器包括蒸馏烧瓶,玻璃导管、直角形通气管、分液漏斗,普通漏斗、酒精灯、橡胶管、橡皮塞、U型管、锥形瓶、烧杯和集气瓶等。
所涉及的化学药品和试剂有84消毒液、洁厕灵、NaOH溶液、无水氯化钙、氯化钠、红色纸条等。
氯气及其化合物—氯气制备及性质微型化实验改进设计说课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已有知识:学生在初中时已初步学习了二氧化碳,氧气的制备方 法,有一定的气体制备的思维,前一节学习了氯气相关化学性质, 有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储备。已有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实 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实验创新能力欠缺。
02 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教学 目标
必备 知识
1、掌握氯气的制备原理及氯气性质探究,熟悉气体制备 装置选择与组装的一般思路
关键 能力
素养 目标
2、通过问题探究、小组合作,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 生查阅文献能力,创新能力。
3、通过改进教材氯气制备实验并进行产物性质实验, 构建制备实验模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4、通过观察在针筒管干燥石蕊试纸,湿润石蕊试纸, 硝酸银溶液中实验现象,分析氯水成分,培养学生宏 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结合的思想
氯气制备及性质微型化实验改进设计
【说课内容】
01
实验背景
02 教学目标02
03 实验内容
04 教学过程
05 实验效果评价与反思
01 实验背景
一、实验背景
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具有科学探究精神,学习研究物质性质,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制 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
如何改进装置?
实验不足: 1、制备的氯气不纯净 2、氯气有毒,实验操作过程中易造成氯气逸散,污染环境 3、未验证产物
三、教学过程
环节二:完善实验,解决问题
小组一:
小组二:
实验优点:实验更完善一体化设计,能够获得纯净氯气,有氯气的性质实验 实验不足:学生无法逐一实验参与感较低,装置拆除麻烦,不灵活。
创新优点
2、实验原料易得,微型化实 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实验室制备氯气和性质实验的改进

实验室制备氯气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1曾祥书 2史光源(1,2黔西第一中学 贵州毕节地区黔西 551500)摘 要: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教科书中没有安排氯气的制取方法,只安排了部分性质实验。
实验时若采用教科书中的实验方法,需事先制备氯气,而制备氯气所需药品的用量大,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有些操作方法不合理、不简便,有些实验氯气易外逸污染空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结合多年的对“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研究,形成了对“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的绿色化改进方案。
关键词:氯气的性质 实验绿色化 绿色化学 实验改进一、氯气的制备 1.对装置的认识教材中对氯气的制备常采用MnO 2和浓HCl 来制备制备,其装置图如下:该装置中有以下几个缺陷:(1)盐酸的用量不好控制,开始加盐酸,气体会从分液漏斗中出来(压强问题没有 解决);(2)收集到的氯气含有水和氯化氢气体等杂质; (3)尾气的处理没有缓冲安全保护措施;(4)收集满氯气的集气瓶在盖玻璃片时,氯气会溢出来; (5)药品浪费较大。
2.绿色化的改进 2.1实验装置图溶液2.2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按图所示组装好装置,关闭④处的夹子和①处的夹子,向外拉注射器,若不能拉动,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在广口瓶中装满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向⑥中加入约0.5克高锰酸钾,在输液袋中加含FeSO 4的30mL 浓盐酸,并将橡皮塞塞在广口瓶上。
4.用20mL 注射器吸取约15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然后将注射器插在橡皮塞上。
5.打开④处的夹子和①处的夹子,向⑥中加含FeSO 4的30mL 浓盐酸,此时浓盐酸与高锰酸钾立即反应,并很快可以看到有黄绿色的气体产生。
产生的氯气通过排饱和氯化钠溶液,充满广口瓶。
6.收集满氯气关闭④处的夹子,在④处换上其他集气瓶再打开④处的夹子进行收集。
7.最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尾气。
2.3改进后优点1、由半封闭装置改进为全封闭装置,完全消除了氯气对环境的污染。
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简单一体化设计

实验教学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年第1期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简单一体化设计唐思嘉㊀秦晓桥㊀陈小军㊀杜文敏摘㊀要:设计了制备氯气及其性质探究实验的简单方法㊂该方法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利用保鲜膜㊁注射器㊁气球等对氯气的制备㊁漂白性㊁与金属反应的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㊂实验操作简单,可用于教师课堂实验演示㊂关键词:氯气制备;性质实验;一体化实验改进唐思嘉,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助理实验师;秦晓桥,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教师;陈小军,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二级教师;杜文敏,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助理实验师㊂㊀㊀针对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教师和研究者做了很多研究[1-6],较好地解决了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的一体化㊁绿色化等问题㊂但装置都略显复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际可操作性不强㊂根据可操作性原则,笔者对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进行了简单的一体化设计㊂本实验采用高锰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常温反应制备氯气,反应原理: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㊂㊀㊀一㊁实验药品和仪器高锰酸钾㊁浓盐酸㊁铁丝㊁具支试管㊁注射器㊁红纸㊁气球㊁保鲜膜㊁T型导管等㊂㊀㊀二㊁实验操作方法①取一根玻璃棒,在玻璃棒上用胶带固定两张红色纸条,湿润下端的红色纸条,将玻璃棒插入硅胶塞中备用(见图1)㊂用硅胶塞固定细铁丝,备用(见图2)㊂图1㊀玻璃棒上固定两张红色纸条图2㊀细铁丝用硅胶塞固定②连接装置(见图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㊂向上拉其中一支注射器的活塞一段距离,松开,若注射器活塞又回归原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㊂③在一支具支试管中加入0 5g高锰酸钾442019年第1期教育与装备研究实验教学图3㊀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固体,另一支具支试管用保鲜膜封住管口,并用橡皮筋固定(见图4)㊂图4㊀保鲜膜密封具支试管管口④用胶头滴管吸取浓盐酸2mL加入装有高锰酸钾的具支试管中,立即罩下图1中玻璃棒上固定有红色纸条的硅胶塞,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氯气),很快就可以观察到黄绿色气体(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小气球鼓起㊂湿润的红纸迅速褪色,干燥的红纸褪色缓慢,二者形成对比㊂⑤将图2中的铁丝灼烧至红热状态㊂用红热铁丝戳破保鲜膜进入具支试管中,塞紧橡胶塞㊂铁丝立即剧烈燃烧㊁发光并且产生大量棕黄色烟㊂用注射器吸入2mL蒸馏水注入铁丝剧烈燃烧后的具支试管中,振荡,可以观察到黄棕色溶液(见图5)㊂⑥最后用注射器吸入2mL浓氨水,注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具支试管中,并挤压气球逸出氯气,进行尾气处理㊂根据装置中气体颜色变化观察氯气是否处理完毕㊂㊀㊀三㊁实验创新①实验设计简单化㊂实现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一体化㊁尾气处理绿色化㊂装置简单,实图5㊀实验发生装置㊀㊀㊀㊀验操作清晰明了,现象明显,很适合教师课堂实验演示㊂②实验材料生活化㊂用保鲜膜密封具支试管管口,红热细铁丝戳破保鲜膜即可完成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㊂③易于观察实验现象㊂本次改进不仅实现了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一体化,而且可以观察到铁丝与氯气反应生成的FeCl3固体溶于水后的黄棕色溶液(FeCl3溶液)㊂④实验设计绿色化㊂巧用注射器在反应完成后进行装置的尾气处理,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㊂⑤巧用气球平衡压强㊂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剧烈,在密封情况下,为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气球在这里起到缓冲作用㊂参考文献:[1]王秀荣.氯气的制备与性质综合实验设计[J].化学教育,2018,(1):72-74.[2]阙荣辉.氯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绿色化设计[J].化学教育,2017,(3):68-69.[3]罗兵.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装置的组合化与微型化设计[J].化学教学,2012,(5):50.[4]于永民.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微量化设计[J].化学教学,2013,(5):40-43.[5]游建军.氯气性质实验创新设计[J].化学教学,2009,(10):15-16.[6]王熙文.氯气性质实验的绿色化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12):26-27.54。
“氯气制备及性质检验”微型实验装置的改进

一 、问 题 提 出 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实验
之 一 。 在 人 教 版 高 中 教 材 《化 学 1》(必 修 )第 84 页 中 ,通 过 两 个实验得出干燥的氯气不具漂白作用而湿润的氯气才有漂 白作用。对于氯气 的 性 质 检 验 主 要 存 在 着 几 处 不 足:第 一, 只验证了氯气的漂白性与是否未干燥有 关,对 于 其 他 的 一 些 性质未检验;第二,对其漂白性的检验 设 置 了 两 组 实 验,药 品 浪费大,且操作复杂;第三,实验时需将 有 色 纸 条 或 布 条 放 入 集气瓶内,操作过程中易造成氯气泄 漏;第 四,需 事 先 制 备 氯 水和干燥的氯气,且 氯 气 的 制 备 及 性 质 检 验 非 一 体 化,操 作 烦琐。如何改进该实验装置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二 、研 究 现 状
针对教材和已有研究中该实验的不 足,本 研 究 采 用 微 型 仪器对实验进行改进,并且将氯气制备与 多 个 性 质 实 验 及 尾 气 吸 收 一 体 化 创 新 设 计 ,整 个 装 置 密 闭 ,操 作 简 单 。 三 、氯 气 的 制 备 与 性 质 检 验 微 型 实 验 改 进
(一 )实 验 原 理 1.氯 气 制 备 2KMnO4+16HCl 2KCl+2MnCl2+5Cl2↑ +8H2O 2.性 质 检 验 氯气具有 氧 化 性、遇 水 显 漂 白 性、遇 水 呈 酸 性 的 性 质。 因此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其氧化性,用 干 燥 和 湿 润 的 有 色纸条检验氯气的漂白性,用常见的紫色 石 蕊 溶 液 检 验 其 遇 水呈酸性的性质。 ①漂白性:Cl2+H2O HCl+HClO,HClO 具 有 漂 白
氯气的制取及其性质的改进实验

氯气的制取及其性质的改进实验一实验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安全操作。
(3)通过实验大件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四大组成部分——反应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性质检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研究,培养学生动手利用简易材料来设计有毒气体及其性质实验的技能与能力。
(2)通过对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3)通过实验设计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设计饰演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对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严禁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实验原理:氯气的制取:KClO3+6HCl==3Cl2↑+KCl+3H2O 湿润的品红试纸颜色褪去:(次氯酸的漂白性)Cl2+H2O==HClO+HCl氯气与金属反应:(氯气的氧化性)Cl2+2Na==2NaCl氯气与非金属反应:(氯气的还原性)3Cl2+2P==2P Cl3Cl2+2KI= =2KCl+I2(I2使湿润的碘化钾试纸变蓝色)三实验装置图:四实验内容:由于氯气有毒,再加上有些实验的反应速率较慢等多种原因,氯气及其性质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被不断削弱,因而我们在氯气的一些传统实验中寻求突破,凸显实验的教学功能,在设计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方案是我们主要体现下列实验设计思想:1、努力将化学实验绿色化,将缓解保护意识体现在具体行动中;2、精心设计慢速实验、对比实验,开发慢速实验的演示功能;3、合理使用教学仪器,让现代教学仪器进入常态课堂;4、有效控制下实验条件,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根据实验原理,并完成以上实验设计思想的同时,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晚餐以下实验内容:1设计1个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改进方案。
氯气的制备及性质验证的一体化改进设计

氯气的制备及性质验证的一体化改进设计【摘要】氯气的制备和性质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很重要,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但学习过程中由于氯气具有毒性,教学过程中都回避实验操作,或是用视频代替或是口述方式,学生没能身临其境,直接感受。
氯气的制备及性质的一体化设计,量少,污染小,实验现象直接感受,设计简单,现象明显。
一体化设计涉及气体的制备、除杂、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等连续性问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逻辑、实验、观察等能力及绿色化学思想,为高考题中“以气体制备为主线的物质制备和验证”题打下牢固思维基础。
对后续第三节第四节中SO2、NH3、NO2等气体的制备和验证有指导作用,【关键字】实验制备性质创新改进1.原实验装置的不足实验气体有毒,影响师生健康,污染空气,不能直接观察实验现象。
课本上关于氯气的制取是以“科学史话”和“思考与交流”的形式呈现,但其中没有涉及到该有的装置图和方程式,现目前学生对这类实验见的还比较少,提取和加工信息能力还比较弱,这样学生对氯气的制取会认识不到位。
同时对于氯气的性质课本上只涉及到实验【4-3】与H2反应、实验【4-4】和【4-5】氯气漂白性的探究,而且这几个实验的研究需要事先制备收集干燥,操作很不方便。
而对氯气与金属反应、氧化性、氯气溶于水后的酸碱性,制取及制取过程中除杂、干燥,尾气处理都没有涉及到。
而这些都是氯气的重要性质和重要考点,是高考实验题设计的基础典范。
1.实验改进要点针对以上情况,现对课本实验进行如图1的改进。
图11.改进后,实验装置简单,反应速率很好控制;2.改进后,试剂和药品用量大大减小,也不会将有毒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氯气释放到空气中,造成教学和学习环境的紧张;3.改进后,氯气的制备和性质的验证可以一条线探究结束;4.改进后,装置增加一个空的注射器作为恒压装置,可以观察活塞的位置判断气体产生速率和装置是否安全,量大时可以在注射器尾部绑上一个气球,以免量大速度快喷出。
1.实验内容及原理内容:氯气的制取及其性质的检验。
氯气制取及性质实验的改进

氯气制取及性质实验的改进一、实验背景氯气是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实验室虽有通风备,但因为氯气的密度较大,实验室内的氯气总是排不干净,很容易中毒。
很多学校为了避免这一点,而不做这个实验。
基于以上原因对实验进行探究,最终得出以下设计实验。
1、减少氯气在制取与使用过程中的泄漏,寻找一种较好的氯气制取或贮存方法;2、找到一个较好的氯气性质实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氯气的用量,减少污染;3、实验现象比较明显且简单易操作;4、反应物用量比较少。
二、实验装置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在1支12×160mm小试管的外壁从下往上依次用透明胶带分别粘牢宽度为2cm 的KI试纸环1个、白色滤纸环3个,纸环之间相隔1.5cm,备用。
2、取1只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球形干燥管,内放吸有2mL 5%NaOH溶液的脱脂棉,备用。
3、取1支干燥的20×200mm大试管,加入半药匙氯酸钾和1小段长约2cm的细玻璃管,备用。
4、演示实验时,分别用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条、KI试纸、吸有饱和硫化钠溶液的滤纸条、吸有饱和溴化钠溶液的滤纸条,从下往上依次滴在粗玻璃管外壁的4条纸环上,并将此粗玻璃管放入上述大试管内,然后沿着粗玻璃管的内壁加入1滴管浓HCl,立即塞上上述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球形干燥管后,观察纸环上颜色变化情况。
实验装置:三、实验优点1、该实验装置方便拿取,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看见实验现象。
2、药品消耗量少,操作简单,非常适宜学生实验。
3、实验装置集制取与保存于一体,达到实验简化的目的。
4、实验达到了随用随取的实验目的,产气速度快。
5、不排放毒气,非常环保。
四、实验成败关键:1、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2、NaBr和Na2S溶液要饱和,因为浓度大,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五、实验反思此实验装置与以前做过的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装置一样,而且所用的试剂也有相同的,但是也有不同之处。
第一点就是所用的硫化钠的浓度不同,在二氧化硫性质实验中我们用的硫化钠是30%的,而本实验中所用的硫化钠则是其饱和溶液,虽然在前者中硫化钠的浓度很小,但是实验的现象还是不很明显,而此实验中即使饱和的硫化钠溶液现象都是非常明显的,这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二氧化硫的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 · 实验视窗
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一体化实验改进
) 广 东潮州 市 韩山师范 学 院 化学系 ( 2 1 0 4 1 5 吴奕滋 衷明华
4页在讲述氯气漂白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一 第 8 , 时 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干燥的 氯 气 没 有 漂 白 作 用 而 湿 润 的氯气有 漂 白 作 用 。 实 验 需 要 事 先 制 备 氯 水 和 干 燥 的 氯气 , 步骤烦琐 , 而且装 置 繁 杂 , 组装麻烦。为了克服上 述不 足, 本 文 使 用 微 型 化 仪 器 对 实 验 进 行 改 进, 并进一 步探究氯气的氧化性和褪色 性 能 ( 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 , 现象非常 明 显 , 有利于学生对氯气性质 热颜色不恢复 ) 的理解 、 掌握 , 符合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 、 一 原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 需要事先制备氯水和干燥的氯气 ; 1. 实验过程污染空气 , 影响师生健康 ; 2. , 。 实验操作烦琐 无法让学生有良好的实验体会 3. 、 二 实验改进装置图 能变原本教师 进 行 的 演 示 实 验 为 学 生 亲 自 动 手 的 自 主 探究实验 , 适合学生实验 , 便于观察, 有利于逐步培养学 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 强化化学 实 验 教 学 中 的 素 质 教 育 和 创新教育 , 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 使用注射 器 加 料 , 操 作 方 便, 便于控制反应物的 2. 用量 ; 使用有色布条 , 使整个实验过程更直观 。 探究氯气氧化性 的 实 验 原 理 为 : l K I =2 K C l 3. C 2 +2 所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沾有含有淀粉的 K + I I溶 液 2, 的棉花先变蓝而后褪色 , 可引 导 学 生 进 一 步 思 考 为 什 么 会褪 色, 进 一 步 探 究 实 验 原 理, 巩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 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 。 探究氯气的漂白性 , 首先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 4. 色, 再则使 V 形反 应 侧 泡 管 中 少 量 的 品 红 溶 液 褪 色 ; 用 酒精灯加热已褪色的少量品 红 溶 液 , 观察到溶液颜色不 恢复 , 为后面二氧化硫使品红 溶 液 褪 色 的 不 同 的 反 应 机 三、 氯气漂白性质实验的步骤 按图连接 检 查 装 置 气 密 性; 按图往实 装 置; 3. 2. 1. ; 验仪器中添 加 适 量 药 品 4. 开 始 实 验 并 记 录 实 验 现 象; 用酒精灯加热 V 形 侧 泡 反 应 管 中 的 品 红 溶 液 并 观 察 5. 实验现象 。 四、 实验改进原理及特点介绍 改用微型装置 , 符合新课程要求 , 操作简单安全 , 1. 思考化学实验的实施过程 , 从设计实验方案的学习中深 对 学 生 进 行 各 种 思 维 方 法 的 训 练, 可以 化和 创 新 知 识, 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由于实验设计是一个要 求 学 生 动 手 动 脑 , 培养学生 各方面能力的过程 , 所以在实 验 教 学 过 程 中 必 须 挖 掘 并 利用 其 优 势, 积 极 探 索 优 化 实 验 设 计 的 模 式, 提高实验 教学效果 。 如 2 0 1 0 年梅 州 市 初 中 毕 业 生 学 业 考 试 化 学 “ 试卷第 2 的实验设 S 3题: O 2 能否与 H 2O 反 应 生 成 酸 ” , 计方案中 有 一 个 明 显 的 疏 漏 请 你 帮 他 们 指 出 不 足 之 处 。 这是一道典型的有关 实 验 设 计 的 综 合 题 , 若平时教 学中 不 注 重 这 方 面 的 教 学, 学 生 的 反 思 应 变 能 力 差, 就 不能准确答题 。 所 以 我 在 讲 C O 还原 C u O 的知识点的 时候 , 要求学生根据 C O 的还原性和毒性来进行实验设 计, 设 计 出 恰 当 的 实 验 装 置, 并能设计出多种尾气处理 的 方 法, 这样学生就能模仿该实验设计得出“ S O 2 和 的实验设计中缺少 尾 气 处 理 装 置 。 再 H2O 反应生成酸 ” 如, 讲 述 氢 气 的 实 验 室 制 法 时, 要求学生根据启普发生 器原理 , 用实验室常见仪 器 装 配 简 易 的 启 普 发 生 器 。 学 生思维活跃 , 不 断 探 讨、 实 践。最 后 有 些 同 学 提 出 可 用 烧杯、 底 部 有 小 孔 的 试 管 和 弹 簧 夹 来 代 替; 有些同学建 参考文献 [ ] 课程 教 材 研 究 所 主 编 .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 1 准实验 教科书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M] . 2 0 0 7. [ ] ] 丁志 兵.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 中 2 J . ( ) 小 学 实验与装 备 , 2 0 0 7 3 . [ ] 高学 华 , 苗春花.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原则 3 , ( ) [ ] ( ) 山 西教育 教育教学版 2 0 0 5 1 . J. ( 责任编辑 罗 艳 ) 理的学习做铺垫 。 该实验集氯气的制 取 、 漂白实验和尾气处理为一 5. 体, 不排放 毒 气 , 环 保 无 污 染, 不会对师生健康产生影 响, 还能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 能现 配 干 燥 氯 气 ( 即在吸收装置前加入洗气装 6. , ) 置 可供后续性质实验操作 。 ( 责任编辑 罗 艳 ) 议用球形干 燥 管 和 烧 杯 ; 有 些 同 学 问 可 否 用 长 颈 漏 斗、 有孔塑料板和试管 。 通过 学 生 亲 自 思 考 设 计 实 验 , 既培 养了 学 生 的 动 手、 动 脑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又培养了学生 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总之 , 教师要 加 强 实 验 教 学 ,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 实验 , 联系社会热点 、 科研 、 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设计简 单实验 , 强化动手动脑意 识 、 安全意识、 环保意识和创新 意识, 不 断 提 高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从而有效 提高中学生解实验题的能力 。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 E-m a i l z x x c k l k 6 3.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