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指南规范.doc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政策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政策

目录1前言 (5)2总体要求 (6)2.1建设目标 (6)2.2建设原则 (7)2.3建设模式 (7)2.4建设内容 (8)2.5建设流程 (9)3用户信息素养 (10)3.1学生信息素养 (10)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 (10)3.1.2学习方式与技能 (11)3.2教师信息素养 (12)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2)3.2.2教学方法与技能 (12)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13)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4)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 (14)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 (15)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5)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16)4信息化应用 (16)4.1主要类型 (16)4.2总体要求 (17)4.2.1建设要求 (17)4.2.2应用要求 (18)4.3教育教学 (18)4.3.1网络备课 (18)4.3.2网络教学 (19)4.3.3网络教研 (19)4.3.4课堂教学 (19)4.3.5教学资源 (20)4.4教育管理 (21)4.4.1教务管理 (21)4.4.2行政管理 (21)4.4.3财务管理 (22)4.4.4人事管理 (22)4.4.5学生管理 (22)4.4.6设备资产管理 (23)4.5教育评价 (23)4.5.1学生发展性评价 (23)4.5.2教师发展性评价 (23)4.5.3学校发展性评价 (24)4.6生活服务 (24)4.6.1家校互通 (24)4.6.2文化生活 (24)4.6.3社会开放 (25)5基础设施 (25)5.1主要类型 (25)5.2总体要求 (26)5.2.1建设要求 (26)5.2.2应用要求 (27)5.3网络环境 (27)5.4数字终端 (28)5.5数字化教学空间 (29)5.6创新创造空间 (29)5.7文化生活空间 (30)6网络安全 (31)6.1组织管理 (31)6.2网络应用 (32)6.3校园环境 (32)7保障机制 (33)7.1组织架构 (33)7.2全员培训 (33)7.3制度建设 (34)7.4资金投入 (34)7.5多方协同 (35)8附录 (35)8.1术语定义 (35)8.2规范性引用文件 (38)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前言2.总体要求2.1建设目标2.2建设原则2.3建设模式2.4建设内容2.5建设流程3.用户信息素养3.1学生信息素养3.1.1研究态度与思想意识3.1.2研究方式与技能3.2教师信息素养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3.2.2教学方法与技能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前言数字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规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提高用户信息素养,教育部制定了本规范。

总体要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贯彻以下总体要求:建设目标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原则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

3.注重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

4.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建设模式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可以采取自主建设、委托建设、合作建设等模式,具体选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

建设内容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教育信息资源建设3.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建设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5.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6.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7.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流程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需求分析2.规划设计3.实施建设4.验收交付5.运行维护用户信息素养用户信息素养是指用户在使用数字校园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注重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研究态度与思想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一、校园管理1、坚持安全适用、勤俭办校的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校园建设作好整体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并制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创设符合学校特点的净化、绿化和美化的文明校园。

2、立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抓好环境卫生,做到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灰尘,地面无果皮、纸屑、烟蒂、痰迹,垃圾入箱,厕所每天打扫,定期冲刷。

3、搞好校园绿化,种好管好果木花草,无随意攀摘、践踏现象。

4、环境布置朴实美观,体现教育性,黑板报、宣传橱窗。

5、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及会议室等门窗玻璃齐全,桌椅排列整齐,窗明几净,各类物件安置有序。

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安静整洁,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实验用品摆放整齐、方便使用。

各类用房定期作安全检查,粉刷油漆,并及时进行维修。

6、强师生宿舍管理,评选文明宿舍。

房间及洗室清洁卫生,床铺整齐,物品安放有序。

7、强食堂管理,制订并执行卫生制度和采购验收制度,严格就餐纪律,桌椅擦净,排列整齐,地面、洗碗池及其它地方无乱倒的饭菜。

注意饮水卫生。

8、强安全保卫工作。

防火、防盗、防滋扰,确保校园安全。

二、教师管理9、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定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全体教师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10、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不得歧视、讽刺、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停学生的课。

11、严肃工作纪律,教职工遵守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按时并认真参加会议和活动。

衣着整洁,仪态端庄,说普通话,谈吐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2、严格执行岗位规范,每个教师自觉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每学期认真制订工作计划,每周有安排,并有记录。

13、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文化、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育素养。

智慧校园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智慧校园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智慧校园规章制度范本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智慧校园建设,保障师生安全权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应当体现科学、文明、民主、法治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智慧校园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五条学校应当加强教师、学生素质提升,培养校园文明习惯。

第六条学校应当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建立家校共育机制。

第七条学校应当加强师生健康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第八条学校应当保障师生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智慧校园信息保护制度。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第二章师生管理第十一条教师应当认真履行教学职责,积极参与学校智慧校园建设。

第十二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第十三条学生应当尊重教师和同学,遵守学校纪律。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保障学生权益。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师生沟通渠道,解决师生之间的问题。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及时反馈学生情况。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爱国家爱人民情感。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活动。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师生努力。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规范考试管理,维护考试公平。

第四章学术研究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科研管理体系,支持教师科研。

第二十三条学校应当鼓励学生科研创新,提升学术水平。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当加强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第二十五条学校应当落实学术道德规范,提倡学风建设。

第五章人才培养第二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优秀人才。

第二十七条学校应当加强学生职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

第二十八条学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第六章设施管理第二十九条学校应当加强设施建设管理,提高设施利用效率。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指南规范.doc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指南规范.doc

附件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为深入推进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等精神,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设目标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在教育科学、学习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重构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建设目标如下: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创新应用,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实现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到教育活动的智能化。

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着力打造网络学习空间,改变师生交流方式,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创新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突出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教学创新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优化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教研与培训等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实施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评价和服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智慧校园标准

智慧校园标准

智慧校园标准
智慧校园标准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为了建设先进的、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智慧校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 基础设施标准:规定智慧校园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要求,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存储等硬件设备,以及软件系统的选择和配置。

2. 安全标准:确保智慧校园的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安全机制。

3. 教育资源标准:规定智慧校园中的教育资源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教学资源的制作、存储和共享,教学内容的规范和评估等。

4. 教学管理标准:规定智慧校园中的教学管理流程和规范,包括课程管理、教学计划制定、学生管理等,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5. 学生信息管理标准:规定智慧校园中学生信息的管理要求,包括学籍管理、学生档案管理、学生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6. 数据标准:规定智慧校园中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的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智慧校园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环境(二)智慧教室智慧环境建设空间安防智能管理与智慧服务(六)智能管理和后勤等智能化管理,提高行政办公的效率,并基于智能化管理系统,为师生提供课程分析、考试分析等智慧化服务。

其中智能化办公系统应包含(不限于)以下功能:1.行政管理:实现文件流转、信息发布、审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学生与奖助管理、人事与档案管理、考勤与请销假等行政事务信息化,达到国家中小学数字校园标准,并具备高效、智能化特点。

2.智能教务管理与分析:实现教务智能化管理与分析、考务智能化管理与分析。

(1) 实现教务智能化管理:实现课时安排管理、教室 管理、社团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及考试设置、考场 编排与资料批量打印等功能。

(2) 实现考务智能化管理:利用智能化的学科质量监 控分析及考试阅卷系统,实现自动阅卷。

(3)教务分析智能化:实现多维度的不同课程情况分 析、教师授课情况分析,为提供个性化教务和考务管理 提供智能诊断和评价,为针对性教学与个性化学习辅导 提供数据支撑。

3.智能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的移动管理(1) 学校各级人员管理绩效的工资管理、统计与审核;(2) 实现学生缴费的移动支付管理。

4. 智慧后勤管理:实现后勤智能管理与智慧服务(1) 利用智能后勤管理系统,实现校产、场地、材料 等智能管理功能,包括(1)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统 计、分析;(2)学校教室、房屋、用地的信息管理;(3) 学校专利、著作权、商标权等的管理。

(2) 利用智能后勤管理系统,为师生提供智慧服务。

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校园水、电、气运行状况感知监测, 实现及时维修、节能控制等。

对教学、教研、科研设备 以及图书等感知监测,实现资产的智慧化管理。

在遵守国家对网络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 打造智能化家校沟通平台,展示学校文化、教育教学成 果,为家长提供学生作业、学业、德育、综合素养等方 面的信息互动,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 地融为一体。

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

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

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管理制度一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一、校务管理1、办学思想端正,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依法治校,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乱办学,不乱收费,不举办“校中校”,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校长负责制,完善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

坚持民主管理学校,推行校务公开。

3二、教师管理4、执行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持证上岗。

组织教师进修,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5、加强师德建设。

教育教师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搞有偿家教。

三、学生管理6、德育为首。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7、规范学生行为。

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8、坚持全员育人。

学校有健全的党团和少先队组织,有班主任制度,有与家庭、社会联系与合作制度。

四、教学科研管理9、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

创造条件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有秩序安排教育教学工作,不随意停课,不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活动。

上好体育课、艺术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10、改进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家庭作业量分别不超过1小时、1.5小时、2小时。

12、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制度。

评价学生,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实行等级记分制,中学推行综合素质评定。

不为班级和学生排名次,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前言62总体要求72.1建设目标72.2建设原则82.3建设模式82.4建设内容92.5建设流程103用户信息素养113.1学生信息素养11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113.1.2学习方式与技能123.2教师信息素养13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33.2.2教学方法与技能13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14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5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15 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16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6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174信息化应用174.1主要类型174.2总体要求184.2.1建设要求184.2.2应用要求194.3教育教学194.3.1网络备课194.3.2网络教学204.3.3网络教研204.3.4课堂教学204.3.5教学资源214.4教育管理224.4.1教务管理224.4.2行政管理224.4.3财务管理234.4.4人事管理234.4.5学生管理234.4.6设备资产管理24 4.5教育评价244.5.1学生发展性评价24 4.5.2教师发展性评价244.5.3学校发展性评价25 4.6生活服务254.6.1家校互通254.6.2文化生活254.6.3社会开放265基础设施265.1主要类型265.2总体要求275.2.1建设要求275.2.2应用要求285.3网络环境285.4数字终端295.5数字化教学空间30 5.6创新创造空间305.7文化生活空间316网络安全326.1组织管理326.2网络应用336.3校园环境337保障机制347.1组织架构347.2全员培训347.3制度建设357.4资金投入357.5多方协同368附录368.1术语定义368.2规范性引用文件39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1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1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附件1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面对信息发展的新时代,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服务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坚持应用驱动。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促进作用,以应用驱动各项建设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

要强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坚持示范引领。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步实施。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融合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示范性应用案例,建设具有本地特点江苏特色的智慧校园。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下)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下)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下)作者: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8年第16期(四)基础设施调研发现,目前数字校园的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普遍存在滞后性:一方面是学校网络建设亟待加强,另一方面是学校空间设置不够合理。

虽然大多数中小学校均已接入互联网,但是网络带宽难以满足师生方便快速获取信息的实际需求。

另外,虽然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目前仍有大部分学校未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无法顺利开展。

在校园空间设置方面,空间尺度不协调、空间浪费严重、利用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数字校园在建设中面临物理空间受限的难题,而空间多功能化将成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路径。

《规范》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基于现实问题,从虚拟网络环境和现实物理空间两个方面入手建设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将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划分为五类,分别是网络环境、数字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创新创造空间以及文化生活空间。

在建设要求方面,鼓励学校用好既有的基础设施,在现有教室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环境和数字终端的各种组合形成学习空间,也就是实现空间的多功能化,满足教育教学应用的具体需求;不提倡学校再单独建设数据中心;同时鼓励各学校针对各种空间建设开展创新性探索,提升学校空间的利用率,避免空间的浪费和闲置。

在应用要求方面,强调基础设施的常态化应用、创新性应用以及在应用中的持续反馈与优化,以提升学校信息化环境的教育价值,并形成可推广的应用模式与案例。

(五)网络安全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提出要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是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的基础,是数字校园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检测、数据备份、追踪审计、安全防护等。

随着互联网的开放和普及,数字校园的建设遭遇信息安全的困扰,学校网络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安全漏洞,在遇到病毒、黑客等的侵袭时往往束手无策。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范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范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范目录1智慧校园建设概述 (3)1.1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背景 (3)1.2教育信息化特点 (4)2智慧校园发展目标 (4)3智慧校园建设效果 (6)4智慧校园建设指导 (7)1智慧校园建设概述1.1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背景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到 2020 年,全面完成《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宽带网络校校通”,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学校接入宽带,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维护机制,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重点建设名师和名校网络课堂,集中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等短缺课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

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服务两大公共服务平台。

1.2教育信息化特点2智慧校园发展目标从硬件层面来说: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教室、图书馆、餐厅、停车场、校门、实验室、会议室、校车、宿舍楼等各楼宇物体、区域并连接它们,形成所谓“物联网”。

并通过“校园网”利用“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服务中心”将“物联网”和“软件应用系统平台”整合起来,实现通信服务、教学工作、学习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与学校设施的整体结合。

从软件层面来说:“智慧校园”的发展目标是:一个信息标准体系、两个基础管理平台、三个网络运营平台、三大核心应用运行平台。

2.1.1一个信息标准体系实现校园各种信息和数字资源的统一化、标准化和集成化管理,为建立校园各种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打下良好基础。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立指南为深入推进我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立工作,提升全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国家教育信息化行动方案、教育部?2021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平安工作要点?、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国家标准和衡水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等要求,结合我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立开展实际,制定?冀州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立指南?。

一、建立目标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开展和提升,是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资源和效劳。

智慧校园应包括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效劳、信息平安体系等根本要求,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级形态。

面对信息开展的新时代,我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立要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根底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开展。

二、建立原那么坚持以人为本。

智慧校园建立要以效劳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效劳,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开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坚持应用驱动。

智慧校园建立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开展、师生开展、教育改革开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效劳的促进作用,以应用驱动各项建立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

智慧校园建立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

要强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效劳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开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开展,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效劳供应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智慧校园规章制度范本

智慧校园规章制度范本

智慧校园规章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智慧校园的规范化管理,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智慧校园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校园安全等各个方面的智能化。

智慧校园规章制度旨在营造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第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智慧校园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师生教育,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确保智慧校园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学校应当加强智慧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保障网络数据安全,防止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等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五条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师生个人信息,未经授权,不得泄露师生个人信息。

第六条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智慧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智慧校园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教育教学管理第七条教师应当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合理使用智慧校园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八条学生应当自觉遵守智慧校园纪律,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智慧校园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智慧校园教学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管理服务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利用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加强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智慧校园后勤管理,保障校园安全和师生生活秩序。

四、校园安全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加强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加强智慧校园网络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加强智慧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五、违规处理第十七条对违反智慧校园规章制度的行为,学校应当及时制止,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对违反智慧校园规章制度的行为,学校可以采取批评教育、停课、开除学籍等处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等精神,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在教育科学、学习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重构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建设目标如下:
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
的创新应用,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实现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到教育活动的智能化。

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着力打造网络学习空间,改变师生交流方式,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创新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突出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教学创新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优化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教研与培训等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实施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评价和服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打造典型示范意义的特色。

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和发展目标,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资源共享、应用融合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研究性、示范性应用,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智慧校园,引领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发展。

二、建设原则
坚持开放多元。

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不同区域不同学校要广泛学习吸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教育应用创新,形成新方法、新流程、新
结构,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政府主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坚持融合创新。

要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智慧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应用驱动的基本原则,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目标,从信息化应用需求出发,整体规划、有序实施,通过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智慧校园。

坚持区域推进。

智慧校园建设要与当地智慧城市和社会整体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总体规划设计智慧校园基本要求,通过研究、试点和示范引领,促进区域内学校的合作,具有通用流程、高度共享需求的应用系统,采用教育云公共服务模式,具有校本特色的平台系统,采用自建模式,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
分值分配表
江苏省义务教育智慧校园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普通高中教育智慧校园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