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分析
![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7c4c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4.png)
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分析【摘要】歌剧合唱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音乐形式,具有丰富的声部分工,包括男女高低音和合唱团,形成复杂的声音交织。
和声的丰富性使得歌剧合唱具有浓厚的音乐实力,能够通过多样的声部组合表现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表达力的深度体现在歌剧合唱中能够表达丰富的人物关系和情感争斗,通过合唱团的集体声音展现出动听的音乐魅力。
演出的规模和氛围也是歌剧合唱的特点之一,大型合唱作品能够吸引大量歌唱者和观众,营造出恢宏壮丽的氛围。
最重要的是,音乐与剧情的结合使得歌剧合唱能够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打动人心,展现出歌剧合唱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古典音乐形式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歌剧合唱、艺术特点、声部分工、和声的丰富性、表达力的深度、演出规模、氛围、音乐与剧情结合、独特魅力。
1. 引言1.1 概述歌剧合唱作为歌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点。
合唱是由多位歌手共同演唱的音乐形式,通常在歌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歌剧合唱有着丰富的声部分工,通过不同声部的对位和和谐,展现出深厚的声音层次和音乐韵味。
合唱的和声丰富多彩,既可以表现出悲欢离合的情感,也可以展示出宏大壮阔的场面感。
歌剧合唱通过歌手们的共同演唱,表现出深刻的情感和表达力,让观众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在演出规模和氛围方面,歌剧合唱通常需要大量的歌手和乐手参与,以营造出宏伟壮丽的场面和氛围。
歌剧合唱将音乐与剧情紧密结合,通过歌唱和表演,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通过对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音乐形式的魅力和魄力。
2. 正文2.1 声部分工歌剧合唱的声部分工是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之一。
在合唱中,通常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声部。
每个声部都有不同的音域和特点,能够共同合唱出和谐的声响。
高音声部通常承担旋律和高音部分,为整个合唱增添亮丽的音色;中音声部则有稳定的音域,承担起主旋律和和声的衔接作用;低音声部则为整个合唱提供丰富的低音支持,增强合唱的音域和层次感。
论合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合唱艺术的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9e1175333687e21af45a9c6.png)
表演 以及乐 器伴 奏共 同形 成 的一 门综合 的表 演艺术 形式 , 由于其参 与人 数众 多 、 作 品结 构较 为复 杂而形 成 自身 的审美 特征 。 ( 一) 声音 的和 谐性 和统 一性
部高 亢 而不喊 叫 , 低 声 区宽厚 而不 混浊 , 最 大限度 的 发挥 出合 唱宽 阔 的音 域 特 点 , 也 为合 唱层 次 布 局 留 出更 广泛 的空 间 。在和 声进 行 中间 的平 衡是 在一 个
用。与其他声乐演唱形式相 比, 合唱艺术的审美要 求 有所 不 同 。合 唱 艺 术 参 与 人 数较 多 , 讲 求 统一 的
共性 、 声 音 的和谐 、 层次的均衡 , 是 一 种 集 体 审美 认
知。
挥和合唱队员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 合 唱艺 术 的 审 美 特 征
合唱是 由文学语言 、 音乐元素、 声音演唱 、 舞台
王 小 明
( 绵 阳师范 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 院 , 四川绵 阳 6 2 1 0 0 6 )
摘
要 :在人 类音 乐发展 史上 , 合唱 以其独具魅 力的艺术形式被 人们所喜爱 , 是普及性 最强 、 参与 面最广的 高
雅 艺术品 种之 一。本文通过对合唱 的声音 、 音响 、 情感、 演 唱、 类别等方 面的特征 分析 , 总结 出合 唱艺术 的基本 审 美
、
什么是合唱艺术
合 唱 即是 一种 声 乐 表 演 形 式 , 也 是 一 种 极 为 丰
富的“ 声乐 交 响 ” 的音 乐 体 裁 … 。做 为 一 种 表 演 形 式, 根 据人 声 的分类 , 它 通常 是 由两个 以上 的声 部构
二度创作 , 更包括全体合 唱队员对作品的创作 与表
合唱艺术表演的审美功能特征探究
![合唱艺术表演的审美功能特征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a40e84680203d8ce2f2455.png)
一
心 灵 渴望 ,呼 唤和 反 映 了群 体 民族 或 国家生 活 的斗争 与追 求 。 三 、合唱 是 民族 与国 家精神 力 量 的审美 形象 体现
合 唱 最 宜 于 表 现 群 体 的 意 识 ,它 是 组 织 与 团结 民众 ,显 示
不 已。这 显然 是 爱 国主义 的激 情给 予 的精 神力 量与 胜利 喜悦 。 四 、合 唱是 多种 艺术 形 态广 泛运 用 的抒情 手段 合 唱 艺 术 美 学 值 得 研 究 的一 个 内容 ,就 是 合 唱这 种 艺 术 为
合唱 音 乐 的天然 之 美 ;平 行 的四 声部 和 声旋 律 ,经 过饱 含 情感 的 什 么会 被 众 多的 艺术 形态 予 以运用 ,并借 助它 作 为重 要 的抒 情 手 人声 演绎 ,音色 变 化 、力 度对 比、节 奏转 换 、音 高 准确 、和声 碰 段 ,无 论 是 歌 剧 中 的 合 唱 ,舞 剧 中 的 合 唱 , 电影 , 电 视 中 的 合
大 众 文 艺
・ 音 乐理 论 ・
合唱艺术表演的审美功能特征探究
雷 惠玲 ( 湖 南第 一师 范 学院 湖 南 长沙 4 1 0 0 1 8)
摘要 :随着合唱 艺术在 生活 中 日益广 泛流传 ,不得 不 引发 这样 的思 考: 是什 么动 力让这些 那女 老 少都 那 么痴迷 于合唱 了呢?是什 么
征 就 在于 它创 造 了 人声 高度 的 “ 和 谐 ” ,它 所带 来 人声 “ 和谐 之 军 , 当他 听到 自己国 家 的国歌 奏 响 的时 候 ,往 往热 泪 盈 眶 ,激动
美 ”的听 觉 冲击 力 和 艺术 感染 力是 其 他 的艺 术形 式 无法 比拟 的 。 和 声 是合 唱 作 品的 核心 元 素 ,横 向 的旋律 只 能是 单 一 的线 条 ,而 四个 声部 甚 至 多个 声部 能 和谐 地共 存 于一 部 作 品中 ,这 本 身就 是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48f23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3.png)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歌剧是一种将音乐、舞蹈和戏剧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而其中的合唱更是歌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唱作为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自身的艺术特点,而且在歌剧的情节发展和角色塑造中也有着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从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歌剧中的合唱。
一、合唱的艺术特点1. 集体性歌剧中的合唱是由一群人共同演唱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集体性。
合唱队伍人数众多,声音集中,气势磅礴,声势浩大,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而且合唱队伍的歌声也往往富有感染力,能够深深地触动人们的情感。
2. 配角的衬托在歌剧中,合唱队伍往往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他们有可能是宫廷官员、平民百姓,也有可能是军队的战士、渔民、工人等,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多种多样。
而这些角色往往作为背景或是配角,为主角的情感和命运提供了重要的衬托。
3. 复调的交响合唱歌曲在音乐形式上多是采用复调结构,也就是多音部的和声结构,这种复调的音乐结构使得合唱歌曲的音乐质感更加丰富。
复调的和声交响在歌剧中常常被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情感的纠结、战争的气势磅礴等。
4. 声音的层次合唱队伍中的演员人数众多,因此在声音的搭配上,也可以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效果。
在演唱时,合唱队伍的声音可以形成上下呼应、前后呼应、左右呼应等不同的声音层次,不仅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更能加强歌剧的戏剧性效果。
二、合唱的功能1. 民族风情的展示歌剧中很多时候是以历史题材或者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因此合唱队伍在歌剧中往往扮演着民族风情展示的角色。
合唱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语言、旋律和和声,都能很好地表现出各个地域的特色和风情。
2. 情感宣泄的媒介合唱歌曲在歌剧中往往扮演着情感宣泄的媒介。
在歌剧中,主角遭遇重大的挫折、磨难或者得到巨大的成功时,往往都会有合唱队伍的出现,他们通过歌声来表达对主角的支持、祝福、悼念、庆祝,从而加深主角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表达。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bd20882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2.png)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合唱是歌剧中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功能。
它能够增强戏剧效果、丰富音乐元素、塑造角色形象、展示社会与个人冲突、营造气氛和表达情感等。
合唱可以增强戏剧效果。
合唱的声音多声部的交织,加上人数众多的歌唱者在舞台上的集体表演,使得合唱具有强大的音乐动能和视觉冲击力。
这样的表演形式往往能够激发观众的浓厚兴趣,提高戏剧效果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情境之中。
合唱丰富了歌剧的音乐元素。
合唱在音乐上往往具有浓重的和声和节奏感,它与独唱相互交织,形成音乐的交响与对话。
合唱常常通过对和声的运用,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彩,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魅力,提升音乐的艺术层次。
合唱能够塑造角色形象。
合唱的歌唱者通常是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代表着社会的一部分,通过合唱来展示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冲突。
不同的角色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展示自己的性格、立场和情感。
这样的表演形式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立体鲜活,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
合唱还能够展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冲突。
合唱往往被运用于具有政治、历史背景的歌剧中,通过集体合唱的方式来表达人民的愤怒、希望和抗争精神。
这种形式能够直接展示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发出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呼声。
合唱还能够营造气氛和表达情感。
合唱往往通过歌唱的方式来传递情感和表达内心的感受,如欢快的合唱能够营造欢乐的氛围,悲伤的合唱能够表现悲痛的情感,庄严的合唱能够给人以庄重和肃穆之感,引起观众共鸣。
合唱通过力量的集中和声音的交织,使得整个歌剧的氛围更加浓烈和感人。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6697d884254b35eefd3477.png)
・68・摘要:合唱艺术是一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是人声交响乐的具体体现,其不仅具备最基本的音乐美学特点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
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合唱艺术的特点并重点剖析了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美学特征,以期让大家深刻地 体会到合唱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音乐美学;合唱艺术;研究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音乐艺术,是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一种集体演唱形式。
合唱艺术集各种不同人声之大成,将各种人声巧妙融合,使其拥有更丰富及广泛的色调调节性,同时拥有更为广阔的音域。
在合唱过程中,合唱团成员相互配合,搭配反映音乐作品特点的服装,与音响伴奏配合,向人们展示了人间最完美的人声交响曲。
同时合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具备音乐美学的所有特征,同时还具有自身不同的艺术特点及美学特征。
本文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做具体的阐述,介绍合唱的基本特点及合唱艺术美学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并了解合唱这种集体性音乐艺术,能够透过合唱本身真正体味到合唱艺术的美。
一、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合唱是演唱者集体共同演唱多声部的声乐作品的一门音乐艺术。
在合唱中常有指挥,伴奏可有可无。
相对于别的音乐艺术来说,合唱是人员参与最多,最易于普及的音乐演出形式。
人声是合唱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工具,最能够表达音乐作品中的内在思想及情感,但是在演出的时候演唱全体要与整体音响的效果协调统一,用和谐的演唱激发听众,让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合唱艺术源于西欧的宗教音乐,早期演唱多以单声部为主,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合唱在西方经过古文明、中世纪阶段,走过文艺复兴时期,并经过巴罗克、古典音乐、浪漫音乐时代,最终进入现代音乐。
在其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成为屹立于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合唱艺术在我国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凭借其广泛的参与性及普及性的特点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合唱艺术美学将合唱与人们的审美实践相连,从美学的角度去全方位的探讨合唱艺术的创造过程,探讨合唱在创作,表演中的美学情趣,探讨合唱这门艺术在总体构成中的所有美学造型因素,追寻合唱的本质特征。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109289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4.png)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歌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戏剧和舞蹈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合唱作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功能。
合唱在歌剧中承担着丰富多彩的角色,既可以展现群体的气势和力量,也可以展现个体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它是歌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和功能两个方面浅析歌剧中合唱的特点和作用。
一、合唱的艺术特点1. 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合唱在歌剧中往往扮演着集体形象的角色,其音乐语言丰富多彩,既可以表现宏大的气势,又可以展现细腻的情感,有时还可以展示独特的文化特色。
比如在意大利歌剧中的合唱,其旋律优美动人,充满激情与浪漫;在德国歌剧中的合唱,则更多地展现出庄严肃穆的气质;在法国歌剧中,合唱则更加注重对情感的细腻刻画。
合唱的音乐语言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深深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
2. 和谐的合唱编配合唱在歌剧中的编配通常十分和谐,旋律优美,声部配比合理,能够将不同音色和音高的声部融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合唱声响。
合唱的编配不仅能够表现出宏大的音乐气势,还能够凸显不同角色、不同情感的对比和冲突,使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3. 艺术表现力强合唱在歌剧中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它既可以表现抽象的情感,又可以展现具体的故事情节,它可以展现出愤怒、爱情、忧郁、悲伤等各种情感,还可以通过歌剧剧情的发展,展现出人物的成长和内心的挣扎。
合唱所传达的信息广泛丰富,而且体现着剧作家和作曲家对社会、人性和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
二、合唱的功能1. 展现群体的力量合唱作为歌剧中的群体表现形式,它能够展现出群体的力量和凝聚力。
比如在《茶花女》中的贫民合唱,表现了受压迫的贫苦人民的愤怒和荣耀;在《红衣女郎》中的革命者的合唱,展现了他们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合唱通过集中展现众人的力量,从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声音和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染力。
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分析
![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3de9ccce2f0066f5332251.png)
形 式 美 感 ,世 界 最 著 名 的 经 典 歌 剧 合
重 唱 的 内 容 逐 步 减 少 。 德 国 作 曲 家 格 鲁 克 对 歌 剧 进 行 了 改 革 ,他 认 为 音 乐
体 性 的 场面 来 表 现 。 类型 主 要 有 童 声
勃 发 展 时 期 ,剧 中 的 合 唱 队 也 一 度 由
富裕 公 民竞相 出钱 资助 。
歌 剧 合 唱 的 艺术 特 点 分 析
■魏 萌 扬 州职 业 大学 艺术 学 院
摘要: 歌剧 同合唱这 两种重要的 艺术形式相 结合 , 对于西方 艺术音 乐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 的影响。 由多个声部构成的合唱
艺术是声乐艺术最高级 的形 式 , 它拥有极丰 富的表现 力及人 声最广阔的音域。歌 剧 艺术 同合唱 艺术之 间相辅相成 、 互相
2 . 男 声 合 唱
随 着 欧 洲 社 会 的 中产 阶 级 崛 起 , 在 思 想 上 也 带 来 了 新 的 和 解 观 念 启
蒙, 更 多的 朴 素 、 自然 的 思 想 被 融 入 到
文 艺创 作 中来 。使 得 平面 化 的歌 剧 叙
事 变 得 更 加 立 体 ,直 线 式 的 发 展 变 得
层 次 多 、 表 现 力 强 而 有 其 相 对 独 立 的
二、 歌剧 合 唱 的类型
( 一) 合 唱 的 形 式
日趋 僵 化 ,演 员表 演 常 常 脱 离 戏 剧 本
身 炫 耀 卖 弄 歌 唱 的 高 超 技 巧 , 合 唱 与
歌 剧 中 的合 唱 是 烘 托 剧 情 气 氛 、
更 加复 杂 。在莫 扎特 创作 快 的 合 唱 中 落 幕 ,这 种 戏 剧 的 矛 盾 冲 突 在 终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b4fe782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4.png)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歌剧是一种融合了歌唱、音乐、舞台表演和戏剧元素的艺术形式。
合唱在歌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众多表演者合力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和功能两个方面谈论歌剧中合唱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艺术特点1、音乐性合唱是由多个人合唱,因而具有丰富多变的音乐性特点。
它可以形成丰富的音响效果,创造气氛,扩大音乐空间,加深音乐的内涵,表达多重情感。
合唱可以把一个场景的气氛渲染出来,使人们深入感受到主角的情感变化。
2、舞台性3、戏剧性歌剧中的合唱是对戏剧内容的深入描写,不存在单纯的表演。
它是在舞台上表现剧情,表现人物情感,塑造角色形象的强有力的表现手段。
它有助于加强人物的形象,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作用1、展现整体气氛歌剧中的合唱运用合唱的精心编写,通过现场演唱实现整部歌剧气氛的展示和营造。
歌剧中的合唱人数多,所以可以大幅度展现出整个舞台的气氛和热闹场景。
2、发展剧情歌剧中的合唱是发展剧情的重要手段。
有的场景中包含多个角色的情感变化和作用,个别部分拿不出针对大合唱的独唱,这时,大合唱就充当了链接各段角色情感变化的线条,将一个宏大叙事变成了群众的直观展示。
3、弥补声音空缺歌剧中的合唱也有填充空缺的作用,当舞台上只有一两个歌唱者的时候,歌唱显得单薄。
增加合唱的表演可以优化声音的效果,唱腔更加完整。
同时,合唱也可以起到一种弥补的作用,填补着声音和音乐上的空缺。
4、反映社会生活歌剧中的合唱作为表现精神文明的强有力手段,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氛围。
它具有时代性和观感,也更有针对当时历史背景的深层表达,尤其是对于历史戏剧。
用合唱表现出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展现出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让观众更加深刻了解历史文化。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2cb743d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5.png)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合唱是歌剧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而且有着丰富的艺术功能。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和艺术功能两个方面探讨歌剧中合唱的重要性。
一、艺术特点合唱作为歌剧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它包括声音效果、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的说明:1. 声音效果合唱的声音效果主要表现在音色的丰富性和声音的厚度上。
多数合唱由数十至上百名歌手组成,他们通过合作发出悠扬动听的声音,带来极强的音效冲击力。
同时,合唱中有高、中、低三个音域,能够细致地用声音表达出人物形象和情感状态。
2. 表现手法合唱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和声、交替、分组等。
和声具有增强合唱厚度、密度和音色多样性的作用;交替表现人物之间对话、辩论的情景;分组则可以表达不同人物之间的对立和融合。
3. 情感表达合唱在表达情感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
合唱能够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色、声部刻画不同的情感状态,比如悲哀、愤怒、欢欣等。
同时,合唱还能在情感高涨时发挥集体冲击力,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力。
二、艺术功能1. 增强音乐氛围合唱可以通过多变的音响效果和丰富的音乐形式,营造出完美的音乐氛围。
比如,客观描绘大场面,引起剧情高潮等。
合唱可以通过对唱、合唱、三重唱等形式展现角色之间的关系类型,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敌情等。
合唱可以以此为线索,将剧情推向高潮。
3. 增加舞台效果合唱可以丰富舞台效果,增强情感冲击力。
比如,通过利用灯光、化妆、服装等因素,强化角色形象和氛围气氛,为观众带来最佳感官体验。
总之,合唱是歌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还有着多种艺术功能。
通过合唱的加强、完美配合,歌剧才能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准。
合唱艺术的审美分析
![合唱艺术的审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a064eaa216147916112893.png)
合唱艺术的审美分析作者:荣华来源:《歌海》2019年第05期[摘要]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审美价值。
童声合唱因其纯净的音色、率真的表达成为合唱艺术中引人注目的形式之一。
通过对德国奥格斯堡大教堂童声合唱团来华演出的分析,概括性地提出童声合唱艺术在演唱中展现的声部间和声美与和谐美,在表演中传达的体态美与形式美;通过对德国奥格斯堡大教堂童声合唱团合唱艺术的赏析,揭示童声合唱的审美视角与独特魅力。
[关键词]童声合唱;美学;和声与和谐;体态与形式合唱艺术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表现力。
欣赏到德国奥格斯堡大教堂童声合唱团(Augsburg Domsingknaben)的精彩演出,你会感受到天籁之音般的美妙,可谓余音袅袅;观赏到精美绝伦的表演,感叹训练有素。
合唱的感染力是如此的巨大,它让你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和审美的惬意。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美是生活”这一命题,认为“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童声合唱作为合唱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不仅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更高于生活,体现了和声美、和谐美、体态美与形式美。
一、合唱艺术合唱是由多人、多声部组合、声部之间变化配合,群体音响统一协调的声乐演唱形式,是群体的声乐表演艺术。
童声合唱属于合唱中的特别形式。
一般来说,选取的演唱者多为处在变声期之前的儿童。
童声不同于成年人的声音,更空灵,更纯净,音域更宽,极富感染力。
德国奥格斯堡大教堂童声合唱团是国宝级合唱团,最早在官方文献中提到是在1439年。
该合唱团的表演曲目相当广泛,他们表演的声乐曲目从中世纪开始,历经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直到近现代,包含了经文歌、牧歌、圆舞曲、艺术歌曲等。
合唱团的保留曲目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三仙童”片段堪称经典版本,常演不衰。
该团指挥雷哈德·凱姆勒(Reinhard Kammler)带领合唱团,先后荣获了教皇和德国联邦十字勋章,在耶路撒冷被授予圣墓骑士勋章,并先后获得巴伐利亚文化奖,人民基金会大奖。
怎么欣赏大合唱艺术
![怎么欣赏大合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f029691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f.png)
怎么欣赏大合唱艺术怎么欣赏大合唱艺术合唱艺术应该怎么欣赏呢?合唱有什么特征?下面是介绍合唱的一些艺术特征以及欣赏方法,欢迎阅读,仅供参考!一、合唱的主要艺术特征:1.音域宽广。
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
2.音色丰富。
在合唱中可包含男女高、中、低声部中各种音色的不同组合情况。
3.力度变化大。
从最弱的ppp到最强的fff,任何个人都是不能与之比美的。
4.多声形态的声乐艺术。
比其他单声部声乐作品,更具动人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所在,包含主调式、复调式和混合调式等不同织体类型的立体音乐形态,使合唱成为了声乐艺术中色彩层次最多、变化幅度最大、表现能力最强的高级形式。
5.表现力最强的声乐艺术。
由于合唱是所有声乐表演形式中,多声化程度最高、且最讲求相互配合和内在默契的集体项目,加之其幅度较大的力度变化、无与伦比的宽广音域、对比明显的各声部音色、几无极限的悠长气息,以及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即各种同声、混声合唱等),因此,相对于独唱、对唱、重唱、齐唱、表演唱等其他声乐形式而言,合唱的音乐表现力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堪称表现力最强的声乐艺术。
6.讲求配合的声乐艺术。
由于合唱的多声音乐形态,以及这种立体音乐形态本身所包含的多种织体类型,加上作品本身含有的各种变化和丰富对比,故在合唱的排练、演出中,对参与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度和内心默契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既包括指挥、合唱队员和器乐伴奏等合唱参与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又包括各声部在时而相辅相成、时而对比协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地结合成完整乐思的复杂声部关系;还包括不同声部之间音色、力度的融合、协调以及音准、音量的协和、均衡,甚至还有各声部自身的前后统一和发展变化等。
所以,没有彼此照应的相互配合和心有灵犀的内在默契,就不可能有较为完整的合唱表演,也就不能有成功、精彩的合唱艺术。
二、合唱好听与否的标准1.基础能力大合唱讲究音色整齐,节奏舒缓自然,音高准确,速度适中,力度均衡,特别是各种表情记号的准确度要把握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5af11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1.png)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歌剧是一种古老而又深厚的艺术形式,它结合了音乐、歌唱、舞蹈和戏剧,是一种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表现的形式,也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珍宝。
在歌剧中,合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它扮演着连接情节,展示群体情感,并增强音乐魅力的角色。
本文将就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进行深入探讨。
歌剧中的合唱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合唱是由多名歌唱者合作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唱具有高度的音乐性。
合唱部分通常由大量的歌手共同演唱,他们通过动人的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合唱曲中的和声、旋律和音乐质感都是其独特之处,歌唱者们需要密切合作,相互配合,以呈现出和谐的声音效果。
合唱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合唱这一形式在古希腊戏剧、宗教音乐和古典歌剧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经历千年的发展,合唱已成为歌剧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合唱中,歌唱者既扮演着戏剧性角色,也承担着音乐表现的任务,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今天歌剧合唱的丰富表现形式。
合唱具有较强的戏剧性。
在歌剧中,合唱不仅仅是为了展现音乐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要为戏剧情节服务。
合唱曲往往处于戏剧的高潮部分,通过歌唱者们的集体表演,使得情节更加紧张激烈,气氛更加热烈。
合唱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合唱可以是壮丽的场面,可以是动人的情感,可以是悲壮的氛围,不同类型的合唱曲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丰富歌剧的表现形式。
歌剧中合唱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
在歌剧中,合唱不仅仅是音乐的装饰,更重要的是起到了连接情节,展示群体情感,并增强音乐魅力的作用。
合唱在歌剧中起到了连接情节的作用。
在歌剧中,合唱往往承担着过渡、铺垫等作用,通过合唱的表演,将不同场景、不同情节进行有机地连接,使得整部歌剧更加紧凑、连贯。
合唱展现了群体情感。
合唱曲常常描绘大规模的群众,通过歌唱者们的集体表演,展现了群众的愤怒、对抗、欢欣等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为歌剧增添了浓厚的群体氛围。
合唱增强了音乐的魅力。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612d5f0102de2bd96058841.png)
音 乐理 论 ・
大 众 文 艺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
崔 登航 ( 湖 北省 恩施 州文 化馆
摘要 :合唱是 一种讲 各个 声部的均衡 、 节奏的一 致 、声音 的对 音 、 第二 女 高音 、第 一 男低音 、第二 男低 音 、第 一 女低 音 、第 二 比 、速度的对 比、指挥 的整体调控 的艺术,在 表演的过程 中,合唱队 女 低 音等 八个 声 部 ,每个 声 部都 有着 独特 的音色 、音 质特 点和表 员的 团队精 神 、互相协作 的意识 、互相搭 配 的意识 、互相照应 的意 现 特 点 ,八 个 声 部 表 现 和 诠 释 一 个作 品 ,其 表 现 力 是 非 常 丰 富 识 ,都直接影响 着合唱 的美学效应。合唱艺术必须要体现 出声部的均 的 ,每一 个 声部 在音 色 、音质 方 面 的对 比 ,在对 于 声音 的轻 重 、 衡美 、节奏 的一致美 、声音的对 比美、速度 的对比指美 、指挥 的动 强弱 、 明暗 、大 小 、虚 实等 方面 的对 比,会 产 生无 以伦 比的审 美 作美等美学特征 ,才能 完成其真正的审美价值 。 效果。
男声 的 嘹亮 、奔 放 、 刚毅 ;童 声 的稚嫩 、 自然 、清 纯 、 率真 ,三 种声 音各 具特 色 ,成人 男 女声 合唱 的 成熟 、厚 重 、大 气 ,童 声合 唱 的天籁 之 声 ,表 现 力是 不 同的 。一 般 的合 唱都 是 男声 和女 声 , 有些 合 唱作 品 ,为 了表达 的需 要和 内容 的需要 ,在成 人 男声 和 女
关键词 :合唱 艺术 ;均衡美 ;一致 美;对 比美;指挥动作 美
合 唱用 艺 术 的美 学特 征一 般包 括 声 部 的均衡 美 、节 奏 的一 致
美 、声 音 的对 比美 、速度 的对 比美 、指挥 的动作 美 等 ,专业 的 合 唱 可 能包含 更 多 的美 学特 征 , 比如合 唱 队员 都是 有较 高 的 发声 技 巧 的 ,他们 都 经过 严格 的声乐 训练 ,能够 独 立演 唱 作品 、 处理 作 品 ,这 些群 体 都受 过 声乐 训练 的合 唱 队 员 ,能够 演 唱高 难度 的合 唱作 品;而 业 余 的合 唱 队员没 有接 受 过演 唱 方法 的 训练 ,所 以由 他们 演 唱 的合 唱 除 了能够 达 到很 一般 的 美学 标准 外 ,跟 专业 的 合 唱 队是 不 能相 提并 论 的 。我 国 当下 ,高水 平 的专 业 合唱 队 已经 很 少 了 ,各种 演 出场 合 出现 的都 几 乎是 业余 合 唱 ,所 以在 这里 也 只 能谈 一谈 一般 合 唱的 美学特 征 。 声部 的均 衡 一般 的观 众都会 听得 出,人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1c477b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9.png)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合唱是歌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更使剧情更加生动有力。
本文将对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进行简要探讨。
一、艺术特点:1. 合唱丰富了音乐形式。
歌剧中的合唱可以分为大型合唱和小型合唱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在音乐形式上的丰富,大型合唱可以让听众感受到宏大的气势,小型合唱则表现出细腻的情感。
2. 合唱具有很高的演唱技巧。
合唱的演唱需要有统一的节奏,协调的呼吸,充实的音色和音量,稳定的音高等演唱技巧。
并且,演唱前需要进行周密的排练,保证唱出最佳效果。
3. 合唱塑造了角色人物的群像形象。
歌剧中的合唱往往是作为群众集体的代表出现,他们可以形象地塑造出角色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
4. 合唱增强了音乐与情感的表现力。
歌剧中的合唱可以通过各种表现方式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感受,从而使剧情更加生动。
二、功能:1. 打造气势磅礴的场景。
大型合唱可以营造出宏大的气势,让观众感受到极致的震撼,如威尔第的《茶花女》开幕曲中的合唱部分,展现了巴黎上流社会的炫豪和浮华,让观众感受到宏大的场面。
2. 表现社会历史的背景。
歌剧合唱可以通过舞台表现手法、服饰、造型等方式,体现出社会历史的背景和人们对于时代精神的追求,如范萨斯的《亲爱的茶花女》中,巴黎下城区和上城区的合唱形象地体现出贫富差距和地位的不平等。
3. 表现角色之间的关系。
合唱可以直接表现人物之间的群众关系,如《灰姑娘》中的王子宫廷舞蹈,通过合唱的方式可以表现出王国内部结构和人物之间紧密的联系。
4. 表现角色的情感与心境。
歌剧的合唱可以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表达出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如《弄臣》中那蕴含着向往的合唱“凤凰台上凤凰游,游到凤凰台上来,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综上所述,歌剧中的合唱用它丰富而统一的音乐形式和生动的表现手法,以及富于感情的旋律和歌词,为剧情增色添彩,使剧情感人至深,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冲击。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c598e4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d.png)
浅谈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歌剧是一种结合音乐、歌唱、舞蹈和戏剧的艺术形式,而合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歌剧中,合唱通常扮演着多个角色的集体形象,通过声音的交错和和谐,展现出歌剧的壮美和宏伟,为整个剧情注入热烈的感情色彩。
本文将着重探讨歌剧中合唱的艺术特点与功能。
歌剧中的合唱具有独特的声音韵律美。
合唱团的声音通常是由多个人合唱而成,通过各种声部的分工合作,将不同音高、音色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形成浑厚而饱满的音响效果。
这种声音的交织和和谐,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歌剧增添了丰富的听觉层次。
在歌剧《弄臣》中,合唱团的歌声如同一波波浪涌动,交响着乡村的清新、民众的张扬,以及创作家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令人听后心生敬畏之情。
歌剧中的合唱赋予了剧情更加丰富的场面和氛围。
在歌剧中,合唱通常扮演着群体形象,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政治力量或文化民俗,通过对话和歌唱,为剧情渲染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矛盾。
在《弄臣》中,合唱团不仅代表了农民的劳动景象,还代表了农民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通过他们的歌声,使得剧情更加真实和饱满。
歌剧中的合唱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合唱是一种集体表现形式,其声音的优美和和谐往往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在《弄臣》中,合唱团的歌声宛若大自然的奔流,如同春天的润物细无声,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的激情和动人之美。
这种音乐的力量和魅力,使得合唱成为歌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歌剧中的合唱承载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和表达。
合唱团常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其歌词和歌曲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人文关怀。
《弄臣》中,合唱团的歌词中蕴含着对农民的关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通过合唱的形式,使得这些情感和情绪更加深刻和真切。
合唱不仅是歌剧中的声音画卷,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一种思考和表达。
歌剧中的合唱具有独特的声音韵律美,赋予了剧情更加丰富的场面和氛围,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承载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和表达。
合唱作品鉴赏
![合唱作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ba601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6.png)
合唱作品鉴赏
1. 和谐统一:合唱作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各个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当各个声部的声音相互融合,产生出丰富而和谐的和声效果时,会给听众带来一种美妙的听觉体验。
2. 表现力:合唱作品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如旋律、和声、节奏等,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好的合唱作品能够触动听众的心灵,引发共鸣。
3. 技巧与难度:合唱作品往往需要歌唱者具备较高的声乐技巧和音乐素养。
欣赏时,可以关注歌唱者在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对作品的演绎难度。
4. 指挥与编曲:指挥在合唱作品的演绎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通过对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的控制,引导歌唱者展现出作品的魅力。
同时,编曲者对作品的和声、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处理也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5. 文化与历史背景:许多合唱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元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合唱作品。
总之,合唱作品鉴赏需要关注作品的和谐统一、表现力、技巧难度、指挥与编曲等方面,同时了解作品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合唱艺术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内容简介:歌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自己做乐器,声带、肺等器官是父母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所以要想把歌唱好,歌者先要把乐器做好。
这个乐器做不好,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只能唱响不能唱轻、只能唱刚不能唱柔的现象,影响歌曲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歌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自己做乐器,声带、肺等器官是父母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所以要想把歌唱好,歌者先要把乐器做好。
这个乐器做不好,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只能唱响不能唱轻、只能唱刚不能唱柔的现象,影响歌曲情感的表达。
作为声乐教师,我们总会在平时的训练中忽略发声训练,甚至有许多青年教师并不知道发声训练的意义与地位,而这正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加强的训练方向。
一、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众所周知,强迫去完成的事情,即使去做了也不会获得好的效果。
因此,在练习时,把练声当成一种兴趣远比当成任务来完成更有效果。
而要把声乐练习当成兴趣,就必须先从思想上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
学生抵制练声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觉得练声是一种任务,它限制了自身的卞动性和乐趣。
特别是在规定情况下去练习自己不想学的东西,不仅找不到感觉,还会越练越别扭,心情急躁。
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选择一些自己想听的音乐,看看乐理基础方而的书籍,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练声计划变得可行起来。
此外,对于练声的目标也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期限。
比如,有的学生在平时不练声,等到上声乐课时,前一天才加倍练习,这样的练习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所以,在声乐练习时间的管理方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略有紧迫感的,可以让自己不断努力的时间期限,让学生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
二、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发声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歌唱者的发声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调动生理机能发声,保证各个歌唱器官能够协调运作,这样就有助于歌唱者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让他们保持较好的发声状态。
要达到这一目的,歌唱者必须要灵活掌握各种声音技巧,并接受系统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
因为良好的发声技术能够提高歌唱表现力,为优美的演唱服务。
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发声状态,对日常练习中随意自然的发声习惯进行相应调整,并以歌唱时的习惯和状态要求自己,巩固自己的发声状态,将良好的状态融入到歌唱中去。
明确了练声目标,自然就会达到利一学的练声效果。
三、掌握发声练习的几大要求1.呼吸。
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如何使用气息、如何控制气息。
这是因为气息是声乐功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歌唱的好坏。
演唱者只有充分认识呼吸的重要性,才能在歌唱发声练习中练好呼吸基本功。
喉咙。
喉咙作为歌唱发声训练的关键要素,是歌唱者必须要掌握的声乐技巧。
歌唱者既要学会打开喉咙,又要学会稳定喉咙。
部分歌唱者在声音上这样那样的毛病都与喉咙有关,他们往往在歌唱时无法保证喉咙完全打开,即使打开之后也不能保持稳定。
因此,在日常的发声训练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喉头位置。
3.共鸣。
共鸣能够让歌唱者的声音传得更远,让整个剧场都充满歌唱者圆润的声音,而且听起来更优美。
要达到这种效果是需要专门训练的。
初学者往往会觉得比较困难。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日常的发声训练中,初学者要学会慢慢掌握母音的转换技巧,在稳定喉咙的基础上慢慢打开口腔,并进行气息的调节,然后将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通过这样的技巧运用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从而使自己高、中、低二个声区的声音更加协调。
4.要保持发声与咬字、吐字的准确性。
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灵活的字、声结合练习,来确保唇、齿和舌的灵动力,从而更完美地演绎歌曲。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
通过发声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而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发声练习一定要保证姿态的正确性,这是能否较快进入演唱状态的重要前提。
7.发声练习和唱歌前,要学会肃清脑子中的杂念,学会自我调控和稳定情绪,保持心理状态的良好,并善于挖掘自己的歌唱欲望,以一种自信的精神面貌进入歌唱状态。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音程、音阶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而的技术练习,同时又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
因此,练声一开始,学生应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尽力唱得悦耳、动听。
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可,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四、音阶练习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练习必须熟悉到张开嘴巴就来的程度。
有时学生练习音阶仅仅是为了练声而练声,甚至有人认为不过是开开声,活动一下而己。
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学生练得不熟练,只要碰到问题就容易退缩,无法达到张开嘴巴就来的程度。
不要去听你自己的声音。
声音的特点是自己听见的声音往往不见得是好的,而自己听不见的声音却可能是好的。
所以李维渤老师说:不要听你自己的唱,而是要感觉你的唱。
讲的就是寻说这个道理。
3.张嘴发声之前应该要有准备。
在教学中常遇到这种音阶练习前没有准备的问题,当开口唱第一个音后会停下来说:刚才没有准备,错了,重来。
这种习惯点都不好。
因为,在台上唱歌是肯定是不行的,在后台唱不对时也得往下唱。
所以,我们在练习时,每次开口前都应在思想上、身体上做好准备,这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最终目的是使歌者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和歌唱状态。
声乐学习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歌唱是个整体性的活动,正确地歌唱是呼吸、共鸣、发声器官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对音乐准确表达等诸多因素共同协调、配合而成的。
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所以,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
内容简介:一、舞蹈表演能力的概念与重要性能力对舞蹈而言有其狭义理解,即完成舞蹈技术技巧中的高难度的腾跳、翻转动作所必需具备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而此处论及的能力这一概念,是基于心理学的范畴之下,指人类顺利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一、舞蹈表演能力的概念与重要性能力对舞蹈而言有其狭义理解,即完成舞蹈技术技巧中的高难度的腾跳、翻转动作所必需具备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而此处论及的能力这一概念,是基于心理学的范畴之下,指人类顺利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它与活动紧密联系着,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从生活、学习、工作岗位到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都与之息息相关。
传统心理学一般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也称普通能力,顾名思义指的是人类所共有的最为基本的能力。
它与认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包括了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它只在某一特殊领域中发生作用。
如数学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艺术类别的舞蹈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等。
特殊能力包含着多种与之相关的要素,如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和想象能力、音乐情感能力等。
舞蹈能力则包括了对角色的感受能力、身体动觉思维能力、身体记忆与想象能力、音乐感知能力、舞蹈情感能力等等。
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一方面,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刺激了一般能力的发展。
在活动中,它们密不可分,综合运用。
此外,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创造力也属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即包含智力因素又包含特殊能力多元成分的综合性本领。
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人类的新思想、新发明与创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创造力的有力体现。
艺术活动更离不开创造,创造是艺术得以产生和延续的生命所在。
人类所拥有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类别很多,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
如从参与活动的性质来看可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按照能力的功能还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平心教授在《舞蹈心理学》中采用的分类方法将能力分为智力、多元智力和创造力无论是怎样的分类方法,最终目的都使我们更加了解能力的构成和它的重要性。
使个体在能力的培养和塑造上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全面高效。
舞蹈表演能力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表演能力是人们成功的完成一项表演艺术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条件。
毋庸置疑,存在于舞台空间的表演艺术也并非普通人所能为之,它所需要具备的是一种多元的、特殊的、综合的高级能力。
舞台艺术诸如戏剧、音乐、舞蹈、相声、小品、杂技以及体育竞技的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滑冰等等,在各自领域都对表演能力提出了特定且复杂的要求。
如音乐要求演唱者具备扎实的歌唱技能,协调的形体动作包括面部表情、站姿和手势动作,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舞蹈与上述各门类的表演性质不同,它是以身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时空艺术,不仅需要各项心理素质,同时也有对生理层面深切关照。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动觉艺术,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它通过身体去塑造人物性格、表现内心无法抑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肢体和心灵成为舞蹈表现的两大本体,并在此过程中集中体现着身心交融、密不可分的艺术关系。
二、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普通心理学认为,能力虽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与基础,但它主要还是在后天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舞蹈表演能力虽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不乏有天才的成分,但大多数还是在后天的表演活动和实践中塑造起来的。
舞者身体的开发虽然有限,但人的表现力却是无法穷尽的。
而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正是要不断的开发和挖掘身心表现的无限可能性,提升演员表演的人格魅力。
在有限的时空里,使舞蹈肢体的表现更具感染力,塑造出生动可感的舞蹈形象,这正是舞蹈演员孜孜以求的目标。
笔者根据自己在北京舞蹈学院多年的学习和表演经历,以及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身份转换的自身感悟,认为表演能力的塑造在生活、训练场和舞台实践这三大空间里,同时,对以下层面的表演能力塑造深有感触: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高级知觉活动能力。
它不只是单纯知觉问题,而是包含着理解、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这种包含着理解、思考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有着敏锐观察力的人,总能在生活中捕风捉影,使之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无形推动力。
这种观察能力要求我们并不仅需要对舞蹈动作的观察,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艺术创造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并且放大着生活中的点滴,同时生活又能感染着艺术表演者。
动作的模仿能力模仿它可谓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手段。
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模仿说,作为其美学和艺术哲学的核心观,肯定了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生活或事物的模仿和再创造。
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动作模仿能力,才能更加精准更加生动的塑造出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