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微课脚本

合集下载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推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

(2)理解《念奴娇》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念奴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2)体会诗中表达的豪情壮志和人生哲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念奴娇》。

(2)理解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3)了解作者简介及诗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及其作品《念奴娇》。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念奴娇》,感受诗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诗下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意境。

(2)让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5. 巩固拓展:(1)进行诗歌填空、问答等互动活动。

(2)引导学生创作以自然美景为主题的诗歌。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念奴娇》。

2. 写一篇关于《念奴娇》的赏析文章。

3. 收集其他苏轼的诗作,进行比较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背诵《念奴娇》、赏析文章的质量。

3. 知识掌握:对学生进行诗歌知识点测试,了解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自然景观,如赤壁、大江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的意境。

2. 比较鉴赏:将《念奴娇》与其他苏轼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其风格特点和创作手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5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通用5篇)1教学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步骤和方法,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自主学习检查内容和方法一、导入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领略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1.对苏轼你了解多少?知人论世:见《新新学案》第24页“作者名片”。

2.你知道多少关于宋词的“豪放派”的知识?文学常识:见《新新学案》第24页“相关知识”。

3.本首词的写作背景吗?写作背景:见《新新学案》第24页“背景资料”。

4.你能准确朗读这首词吗?检查朗读,看同学们能否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三、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根据学生的问题整理的。

四、合作探究分析文本上阕:1.词章写了什么内容?上阕着重是在写什么?明确:以长江为背景,着重在写赤壁的壮丽景色,并称颂当时的英雄人物。

2.开头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

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

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

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念奴娇》诗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念奴娇》诗的主题和意义;3. 掌握《念奴娇》诗的基本朗诵技巧。

教学准备:1. 课文《念奴娇》;2. 背景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念奴娇》诗的背景:《念奴娇》是唐代著名诗人杨贵妃所作,描写了她与唐玄宗的美好爱情。

2. 小组讨论:你们对于《念奴娇》这个诗名有什么第一印象?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念奴娇》诗。

2. 学生回答问题:诗中的“念奴娇”是指谁?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一幕景象?三、诗歌赏析(15分钟)1. 老师解读诗中的意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杨贵妃对唐玄宗深深的思念之情。

2. 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诗中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主题?四、朗诵与体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诵《念奴娇》诗。

2. 学生反思:在朗诵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悟和体验?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请各小组准备其他唐诗中描写爱情的作品,进行朗诵和赏析。

2. 学生发表个人观点:你们喜欢哪首唐诗以及其中蕴含的意义?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1. 老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老师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对于《念奴娇》这首诗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深入理解《念奴娇》这首诗的背景、主题和意义。

同时,通过朗诵和赏析的环节,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的形式,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了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教学设计教案:念奴娇

教学设计教案:念奴娇

教学设计教案:念奴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念奴娇》的诗意和主旨。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诗词中意象、情感和节奏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1. 诗词的字词解释和诗句的理解。

2. 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诗词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解读。

2. 诗词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念奴娇》的原文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诗人的生平介绍等。

3.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念奴娇》的原文,让学生先自读,对诗词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2. 讲解诗词: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讲解诗词,解释生僻字词,解读诗句的含义。

3. 分析诗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词的意象和情感。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背诵《念奴娇》,并写一篇关于诗词感悟的短文。

7. 课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词的要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诗词背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运用比较教学法,将《念奴娇》与其他诗词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让学生自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 第二步:教师讲解诗词,解释生僻字词,解读诗句的含义。

3. 第三步:分析诗词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4. 第四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诗词的情况以及课后短文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创新等方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微课名称:《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
微课的设计思路:一、导入由学生三苏祠游学经历导入,创设情境,拉近距离,激发兴趣。

回顾学生前置思考,分享学生对于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欲的理解。

二、一读诗歌,体会“多情之人物”1、学生结合配乐,诵读全词,思考苏轼对于人物的多情。

2、引导学生从周瑜、豪杰两个角度理解苏轼的多情。

3、深化思考,体会苏轼的多情是其对于主体存在价值的苦恼。

三、二读诗歌,探究“多情之江月”1、学生再次诵读全词,思考探究苏轼应对人生苦恼的方式。

2、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对江月的多情,寄情江月,自我超脱。

3、结合延伸材料,深化理解苏轼于超然旷达中对君子人格的坚持与追求。

四、三读诗歌,自主表达1、结合扩展资料,学生自主思考并表达:当今时代青少年应当如何内化东坡式多情?
微课的用途: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的情感与哲思。

2、自主解读苏轼应对人生苦恼的方式。

3、通过学习词作,能够理解并书面表达苏轼的人生境界跨越时间的丰厚内蕴。

整课将围绕苏轼的多情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苏轼对于英雄人物、江月的多情,理解苏轼对于主体存在价值的苦恼,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体会苏轼在这种苦恼后所采取寄情江月、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在笑对逆境中对君子人格的坚持与追求,力求让学生能够从苏轼的精神境界中有所获益,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这篇文章共1726字。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念奴娇》这首诗,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言诗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分析诗歌的词句和意境,加深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念奴娇》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2. 熟悉和掌握文言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诗中的隐喻和意象,把握诗歌的整体意境。

2. 熟练运用文言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诗歌原文、翻译版本、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准备:笔记本、诗歌原文、翻译版本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准备一段有关文言诗的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对文言诗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文言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第二步:诗歌欣赏(15分钟)1. 让学生欣赏《念奴娇》的诗歌原文,感受表达方式和意境。

2. 指导学生听读诗歌,感受其中的韵律和押韵。

第三步:课文解读(30分钟)1. 分析《念奴娇》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文言诗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解读诗歌中的隐喻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蕴。

第四步:诗歌翻译与比较(25分钟)1. 给学生提供英文翻译版本,让学生对比原文和翻译版本,了解文言诗的翻译难点。

2. 分组讨论诗歌的翻译方式和效果,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第五步:诗歌创作(20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情感体验,创作一首以《念奴娇》为题材的现代诗。

2.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六步:小结与延伸(10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梳理文言诗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给学生推荐其他经典的文言诗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回答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诗歌创作和对《念奴娇》的理解,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言诗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念奴娇》这首文言诗,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文言诗的特点和魅力。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词牌名、词的分类、词的格律等。

2、理解《念奴娇》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词中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对比、烘托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4、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把握词的主旨。

(2)分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1)对词中用典等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出古典文化的氛围,然后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印象中,古典诗词有着怎样的魅力?”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词——《念奴娇》。

(二)词的基本知识介绍1、简单介绍词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学体裁。

2、解释词牌名的含义,说明“念奴娇”是一个常见的词牌名,不同作者可以根据这个词牌名来填词,但内容和情感可以各不相同。

3、讲解词的分类,如小令、中调、长调,并举例说明。

4、介绍词的格律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面的规定。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

例如,可以介绍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首词,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个人境遇如何等。

(四)朗读词作,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韵味。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全班齐读,加深对词的整体印象。

(五)词句赏析1、逐句解读词的内容,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重点分析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诵本词。

2. 体会作者借怀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3. 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本词,并体会词人借怀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教学难点: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杰,引出豪放派词人苏轼及《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新课呈现:
- 介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 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象征意义,如野草、枣树等。

- 引导学生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思想,如抗争、希望等。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4. 课堂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等。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教案:《念奴娇》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念奴娇》,课文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2. 课文的朗读与解析;3. 诗歌意境的感受与体会;4. 作文训练——以“我眼中的美景”为主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3. 感受诗歌描绘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诗歌意境的体会;2. 重点:朗读技巧的培养,作文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见过的美景,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字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生字词。

3. 课文解析(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描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朗读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教师及时指导。

5. 作文训练(10分钟):以“我眼中的美景”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念奴娇》;2. 在黑板上画出大自然美景的简图,标注生字词;3. 在图旁边列出作文主题“我眼中的美景”。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生字词;2. 背诵课文;3. 完成作文《我眼中的美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描绘的美景,提高朗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教案中,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诗歌意境的体会以及朗读技巧的培养三个方面。

《念奴娇 赤壁怀古》微课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微课设计

品味周郎“风流”——《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词中具有豪放气格的代表作,是传世之经典名篇,作为高一的学生已然能感受到其词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背诵亦不在话下。

然而,面对经典,我们常常是知其为经典却不知其为何经典,或者对其意蕴挖掘不深,只停留于浅层的内容上的理解。

本课试图寻找一个教学抓手,深入文本核心,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目标1.立足文本,抓住语言细节,从而把握苏轼笔下“风流人物”的内涵。

2.通过文本细读示范,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以核心问题为主导,以文本细读为主要方法,具体运用感受、揣摩、甄别、辨析、质疑、品味等多种方法,立足语境,深入语言内质,理解和探究苏轼笔下“风流人物”的内涵,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四、教学内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留下了千古功名,亦让后人心生无限感慨。

苏轼《赤壁怀古》开篇即叹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那么,何为“风流人物”?他等同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英雄人物”吗?让我们一起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全词原文如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完全词,我们发现词中的“风流人物”是有其具体形象的,他就是周瑜。

那么,他的“风流”又是如何展现的?让我们关注人物的描写,也关注语言的细节。

首先关注对周瑜的称呼。

上阕写道“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处百姓称其为“周郎”而非“周瑜”,一来言其年轻潇洒,二来显得亲切近人,想必“周郎”已是深入人心,可见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而下阕作者“遥想”之时,恭恭敬敬称其字“公瑾”,既避免了重复,又可见对他的敬仰之情。

不论是百姓的亲近还是文人的尊敬,两种称呼皆可看出周瑜对后世影响之深,可谓“风流”内涵之一也。

2023年《念奴娇 赤壁怀古》微课教学设计

2023年《念奴娇 赤壁怀古》微课教学设计

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对于苏轼,我们特别熟识,刚刚学习了他的一篇作品叫《赤壁赋》、《后赤壁赋》。

苏轼与赤壁仿佛有着不解之缘,同年他又登临赤壁,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日,我们就与苏轼一起再次来到赤壁,学习这首词。

二、读通文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读完这首词之后,同学们感受到了这首词具有怎样的风格?豪放风格: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

读苏轼的这首大江东去,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洪亮大气。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体会豪放诗风,再请生点评。

(三)结合书下解释,逐句疏通文章。

三、整体感知(一)苏轼与赤壁临古地,苏轼登临的古地是?赤壁。

1、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赤壁之景?你是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感受到的呢?(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

)险峻雄奇、波澜壮阔、大气磅礴、汹涌澎湃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概,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宽阔的历史时空,很多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乱'表现出岩峰错列,"穿'直插云霄的态势;"惊'写出巨浪的声势,波涛汹涌奔腾,"拍'写出波涛的力气;"卷'写出波涛的翻滚,"雪'写出波涛的颜色,"千堆雪'这个比方,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犹如堆堆白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念奴娇这是一首李白所著名的绝句,充满着诗人思古情怀与浩然之气。

赤壁又是我们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决战,在此战役中,魏兴曹操及其军队与楚庄王及其军队斗争了八天而出现了一场有史以来极具影响力的大败仗。

这两首诗歌,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热爱祖国的精神与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本微课教案内容以话语文化为主,以此篇文章来唤起学生对探究祖先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历史文化,来把握历史的真实,感受历史的美好。

二、教学任务微课教案的任务是,以“念奴娇”和“赤壁”为教学主题,让学生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学习历史真实,体会历史美好,建立良好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提高全民文明素质,面向未来勇于创新,活跃、积极发展。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复习并熟悉有关念奴娇、赤壁及其历史文化;(2)准备和设置好课堂学习的活动和材料;(3)准备和设计学习的活动,如视频、课件、讨论等;2、学生准备:(1)学习念奴娇、赤壁、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2)准备好课堂学习环境,如笔记本电脑、网络连接;(3)准备好课堂学习的相关资料,如书籍、杂志、新闻、视频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背景知识介绍教师扩充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念奴娇和赤壁的历史文化背景。

先从国家的诞生开始讲起,以简单的语句向学生提出念奴娇和赤壁的重要性,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古代文明的魅力,唤起他们回忆起历史文化的情怀,让学生懂得历史文化的珍贵价值,深刻体会古代文明的辉煌。

第二步:探究文本接着,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探究文本,通过讨论,小组活动重温课文,理解文本内容即叙事的脉络,理解主题的内涵。

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或者计算机软件的课件,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更多关于念奴娇和赤壁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学会细细品味古代文明的精髓。

第三步:后续工作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文本的拓展,提高学生对念奴娇和赤壁历史文化的认知,学习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明精神,增强学生民族精神及爱国热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单元所学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数量:35人。

教学目标1.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基本情节,并理解作者的抒情意境;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加深学生对“哀怨之声,诉说豪情”的理解。

教学内容1.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基本情节和背景知识;2.分组讨论,探究诗中所抒发的豪情与忧愁;3.观看微课视频,理解作者的抒情意境。

教学流程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知识,引入课文。

第二阶段: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讲解诗文的基本情节和背景知识。

第三阶段:分组讨论(20分钟)•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所抒发的豪情与忧愁,理解作者的抒情意境;•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对诗文的理解,并在小组内交流。

第四阶段:观看微课视频(15分钟)•教师放映微课视频,加深学生对诗中的“哀怨之声”和“诉说豪情”的理解。

第五阶段: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背诵诗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阅读理解题。

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所抒发的豪情与忧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多元化教学策略:使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诗中的“哀怨之声”和“诉说豪情”的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阅读理解题,教师可以对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微课视频的提供,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并从中汲取对中华文化的启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模板(精选2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模板(精选2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模板(精选2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模板篇1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教学设想1、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2、注意比较,比较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1、检查背诵2、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1)学生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3)学生自读课文(4)听录音,注意范读的语气和感情(5)齐读课文,感受文章2、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上阕:歌颂迨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四、品味鉴赏1、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者对照,不堪回首(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念奴娇的教案一

念奴娇的教案一

念奴娇的教案一念奴娇的教案一教学目的: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进步朗读程度。

2.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升鉴赏才能。

教学重点:领悟苏轼“人生如梦”的感慨和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的旷达洒脱情怀。

教学难点:感悟苏词感情激荡、气势雄壮的主旋律,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的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赏析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三国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乱世出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让后来人品。

大家来读一下这几个诗句,看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是哪些英雄人物呢?展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驰马射虎的孙权〕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问一:苏轼为何独爱周瑜?如今就让我们放声来朗读,在诗词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朗读 1.全班齐读。

朗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称做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课文第42页有这么一句话:“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意思就是说像这类豪放派的文章应该读得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2.名家范读。

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经过刚刚的朗读,大家所感受到的这首词的根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问二:如何表达豪放的精神?指导诵读: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当读得铿锵有力,读出豪壮之气,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句应读得洒脱,不要作低调处理。

念奴娇微课教学设计(大全)

念奴娇微课教学设计(大全)

念奴娇微课教学设计(大全)第一篇:念奴娇微课教学设计(大全)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

3、正确书写汉字。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还”、“华”在这首词中的读音。

2、在朗读中把握这首词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过程:1、请学生朗读,教师指出读错的地方并纠正。

2、教师进行示范朗读。

3、学生自读。

4、请个别学生朗读。

5、全班齐读。

四、教学反思: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又由于经常说粤语,对于普通话的读音不是很好把握,很常见的字都会读错。

遇到“纶”这类生僻字,又会犯只读半边的毛病。

因此要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体验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

第二篇:《念奴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模板(通用7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教案模板(通用7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怀古、抒情相结合的特点;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时的自主、合作、探究本事,掌握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3、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1、分析,比较,归纳,感悟豪放词的风格特点;2、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板书课题、作者)二、解题、作者及背景。

(教师略作提示)1、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一生宦海沉浮,但文学艺术成就颇丰。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苏。

3、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苏轼因被指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

此词是游赤鼻矶时的感怀之作。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正音强虏(lǔ)华发(huā)羽扇纶巾(guān)还酹江月(hái)(lèi)释义一尊(通樽,酒杯)华发(通花,花白)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句式①故国神游: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为:神游故国。

②多情应笑我: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为:应笑我多情。

2、品评朗读,感悟词情。

①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词。

读后教师作诵读指导。

②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我们才能理解作品,神交作者。

关于如何朗诵这首词,还有一则小故事,请大家看屏幕。

)全文在那里就不再赘述,请大家看那里面有句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本词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意境开阔,画面壮丽,气势雄浑,应当读得铿锵有力,慷慨洒脱。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念奴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的背景和内容。

2. 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文,让学生朗读诗歌。

2.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二、学习诗歌背景(10分钟)1. 教师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诗人苏轼在此诗中回忆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赤壁之战”,以此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了解三国时期的背景。

三、分析诗歌内容(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意。

2. 学生按照诗歌的篇章结构,逐句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夸张和意象等修辞手法。

四、欣赏诗歌艺术特点(15分钟)1. 教师介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特点,如意境深远、情感激昂、形象生动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学会从意境、情感和形象等方面去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用韵文的形式创作一首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关的诗歌。

2. 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诗歌,展示给全班同学。

六、思考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觉得《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学习诗歌的重要性和鉴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教案教案:念奴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文主要描绘了苏轼在赤壁怀古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3.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意境,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苏轼的背景和赤壁的历史,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理解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5. 实践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例题:请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造句。

答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要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赤壁的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一些重点词语也有了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最一句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既是收笔,也可看作是“赤壁怀古”的核心思想。

此句中“尊”通“樽”,即酒杯;“酹”指把酒浇在地上,古人以酒洒地表示祭奠;全句大意是:人生世事就象做了一场梦,还是让我把手中这杯酒敬奉给这永恒的江水和明月吧。

对此句所抒发的感情基调,历来说法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这句话反映了苏轼消极厌世的思想,是苏轼对他在新旧党争中失败的哀鸣。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句话表明了苏轼的超凡脱俗,表现了他的豁达乐观。

苏轼少年成名,人称天下第一全才。

由于他与新贵们有个人积怨,被对手打着反对新法的幌子横遭迫害,先是被捕下狱,而后贬谪发配。

“人生如梦”的感叹折射出几多悲凉,几多无奈。

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种观点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如果你了解苏轼的经历,就会发现这种观点的片面性。

事实上,被贬黄州后的苏轼不仅四处寻友、天天做菜,还有一篇关于赤壁的传世佳作——《赤壁赋》,请听: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样的心声怎么可能发自于一个颓废之人?
当然,第二种观点也有失偏颇。

试想,苏轼纵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志士文豪,但在突然来临的残酷打击面前,他也不可能从一开始就那么超然,必然有一个痛苦的思想斗争过程。

磨难过后的苏轼觉得,人生如梦,辉煌如周瑜也好,失意如我苏轼也罢,在滚滚奔流的长江面前,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举杯洒地,祭奠江月。

综上所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所表现的,是词人淘尽苍桑,从逆境中超脱出来的旷达与乐观,充满了理性,洋溢着昂扬向上、待机而动的积极进取精神。

这就是八百多年前的一位智者面对挫折与坎坷的态度,它给我们启示,给我们鼓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