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引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学校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数学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数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论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理论支撑1.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是个体在面临新问题时,具有发现、组织、整合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创造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模式。
3.数学教育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三、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些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
例如,给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需要他们通过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2.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在问题的引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探索精神。
例如,当教授一个几何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尺子、直尺和圆规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创造性解题能力。
3.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引导在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问题解决的框架和思维导图,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例如,当学生遇到一个复杂的代数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从而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成果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成果。
教师应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摘要】: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通过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综合能力一、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曾经有人说过:“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这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小明有2个长方形,长为a,宽为b。
有3正方形,边长为c。
小东有同样的长方形1个,正方形2个,求长方形的周长与正方形的面积?有几种算法?由学生列出代数式:(1)2ab+ab或(2+1)ab;(2)3×4c+2×4c或(3+2)4c这样,学生灵感一触即发,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
学生们找到了同类项的特征,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找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这样设计练习,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并能牢固掌握。
2、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教学中,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能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要有意识地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我设计如下两个问题:①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②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表现在创新意识方面,即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归纳为: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问题”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行为;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体参与性。
【】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21世纪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将越来越高,人的创新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初中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之重任。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会被激活,从而释放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首先树立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品质、如何拓宽学习的空间,教学“统计与概率”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为迎接校庆活动,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运动服,应怎样合理地购买各种型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要对学校每一个同学穿衣的尺寸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成数据,根据数据做出购买数量和分配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就会加深对统计与概率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原理去观察身边的现象,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数学理论与应用运用到生活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维持他们的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培养“问题”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行为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视学生的创新行为。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信任;自由度;直觉思维;想象;思维;保护人才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本人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数学教师要有创新意识1.正确理解创新教育,中学生的创新他可能是一项新的发现成果,可能是一项很好的设计,可能是一种新的思路,也可能是别出心裁的一幅画或一首诗。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
2.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因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们不能代劳学生能通过自己看书得到的知识,就没有必要大讲特讲,如我在教学生认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我主要围绕对应设置问题,通过自测题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讲为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因为学生通过看课本再动手操作就知道了。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要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课题学习《选择方案》问题1:用哪种灯省钱,我让学生自己先看看问题,结果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她说老师我们家的电费是0.59元,不是0.5元,课本中错了,我听到她的发言深深的震撼了,说明学生是认真的思考了而且能联系生活实际来看待问题说明她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我鼓励她说:你做的很好,那么我们现在都用0.56元来解决问题,这时又有学生提出问题了她说我家的电费是0.7元,我首先肯定这个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精神,然后鼓励她可以按照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明白教材设置这个问题的意思不是要限制学生,而是要教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2【摘要】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成为一线数学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具体可以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三个方面入手.【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学生思想真正迈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学习成长发展最快的时期.由于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观念、思想正处于高度可塑性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数理逻辑能力的关键学科.通过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一直成为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关键.鉴于初中数学学科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也就成为一线数学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是内化的创新品质,是促进学生在创新道路上不断努力取得成果的内在动力机制.常见的创新精神包括好奇心、探求兴趣、求知欲等.可以说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够生长和传承的动力,是一个社会能够进步的重要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存在两个重要的学习背景:一是当学生从小学进阶到初中的学习阶段以后,由于课程的编排与知识的难易程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小学和初中对数学学习的思维与能力均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困扰或是一种感觉,那就是———数学很难.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小学阶段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在初中却未必能够有好的表现;二是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在某一部分知识上“卡壳”.这种“卡壳”现象往往是因为收受了固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抑或是学生对代数或几何等某一特定的知识比较抵触,这样问题的产生就往往不是学生是否努力,而是教师能够找到创新的教学方式.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先进教学方法和设备的灵活运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一是改进传统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方式.传统数学课堂中的填鸭式教学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更能够阻塞学生对问题的探索与对基本学习技能的掌握.只有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对创新精神的理解和培养.二是要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环境的构建是为学生创建宽松的思想园地,让学生大胆地解放思想,活跃思维,从而能够使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护每一名学生的创新点,在肯定其想法的合理之处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对足够多的信息去理解和深化对问题的思考,为之后的创新培养创造条件.三是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问和质疑.这种提问的过程是让学生重塑知识体系,重新思考所学知识,重新构建知识架构的过程.只有学生学会质疑,才能从万千信息中捕捉到创新的灵感,从质疑的角度出发才能够迸发更多的创新点.四是要在评价体系的创造上狠下工夫,既要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同时也要注重评价的侧重点,尤其是对创新精神的保护.在数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一题多解”“问题巧解”“代数题几何解”等方式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则要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以独立、客观的视角审视学生的数学学习.二、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人类正是从无知走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的过程也正是在创新思维的指引下完成的.思维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之下才能展示出创新的天赋,数学教师自然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在看似一成不变的数学知识中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具体来说,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要打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墨守成规的表现,是对某一惯用的思维的无思考运用,更是学生学习数学中的“天敌”.在数学学习中,产生思维定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即“过于尊重教师的权威”和“从众心理”.实际上,数学中的很多推理甚至是公式都有着可推敲、可思考的部分,学生应该打破思维定式,从身边的数学入手,去大胆地质疑,或换一种思考方式去看现有的静态知识.二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并及时予以正面评价.学生的思考既是学生自我内心驱动的过程,同样也需要教师的正面积极的评价和推动.例如,尺规作图只能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的作图,但是不能进行三等分的作图,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应该以问题为突破口,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证明的方式进行.这一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和对创新思维再培养的过程,也许学生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从中可以达到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目的.教师也应该从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兼顾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思考过程也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三、创新人格的培养初中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较为突出.教师应对学生从小进行人格的塑造,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内在素养的转化和提升.创新人格包括诸如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创新的执着,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敢于忍受孤独、敢于面对质疑的个性等.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培养独立性人格.在实践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惯去发挥,尤其是在解题和回答的过程中,既要指明方向,也要给予自我发挥的空间.二是培养容纳性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培养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听其他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在集体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团结协作,在合作中竞争.【参考文献】[1]邱琼.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实验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06.[2]薛国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118.[3]仲彩华.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探究[J ].新课程(教师),2010(10):58.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俆荣捷(江西省龙南县里仁初中341700)127. All Rights Reserved.。
浅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的问题大胆质疑。 课本是学生最直接的材料, 课本里的知识是
高度概括 化的, 要想深刻理解 , 必须不断 提出新问题 , 以问: 可 这一章的重点知识是什么 这一节与以前所学的知识之间有 什么联 系? 有什么 区别? 这个公 式该如何应用 为什么要 注意 条件 通过教师 的训练, 学生逐步树立提问的意识, 就会有质疑 的理念。(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进行质疑。在 3 )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含有不少数学运算和关系, 并解 决 日 发现 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良 的数学素质之一。 是 好 因此要引导和 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 身边 的现 象, 然后质疑,
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 提出—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 疑问” ,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 门的钥匙 。因此, 教师不但要善 问, 要激发学生大胆质疑 , 还 有 所疑 , 然后才有所发现, 学生质疑 问难 的过程, 是他们 积极 思维
的结果 。在教学 中, 教师首先要放 下“ 权威 ” 的架子, 走到 主动 学生 当中去, 生的朋友, 做学 多问问学生 , “ 你是 怎么思考这个 问题的?“ ”你们愿意交流各 自的想法吗 ‘ 关于这道题或这节 课你 还有什么 问题 } 如此类的话 , ” 诸 让学生感觉 到老师对 自 己的关心和信任, 于质疑的勇气随之产生 。 敢 其次要教给学生 质疑 的方法 ' 由于学 生知识有限 , 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贴边 他们 或质量不高, 就要 求教师适时诱导 , 这 教给他们质疑方法 。笔 者常用 的方 法有:) (注重教师示 范, 讲完平角 、 1 如在 周角后, 向 学生提问 “ 直线是平角吗 射线是周角吗? 线和平 角, 直 射线和 周 角关 系应如何叙述 ( 引导学生钻研课 本, 课本提 出 ”) 2 针对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本文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措施。
【】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学生一、教师要树立创新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要完成该使命,首先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精神。
教师的自身创造性思维、素质及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高。
因此,每个教师都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思维去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自己成为不断用创新思维去实践创新教学的人。
为此,教师必须做到:首先,有渊博的知识。
因为任何创新都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加工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没有知识就不能创新;其次,学习并掌握有关创新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创新意识,并有效地运用创新方法去实施创新教育。
再次,教师应当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得心应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籍华人李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提问。
”而提出问题正是创造的前奏。
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而这一结果又能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讲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时,用如下问题引入:用6根火柴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仅局限于在一个平面内,无论如何是摆不出来的,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6根火柴真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这时只需轻轻一点:可以竖起来试试,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空间,很快获得成功。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新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解决数学题目时,教师可以提出多种解题方法,并引导学生探究各种方法的异同、优劣之处,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创新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解题思路,并引导他们自行思考和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让他们在表达中培养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创新需要学生具备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提出问题的变形或拓展,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思路。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促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成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和团队合作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五、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数学教学外,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各种数学活动,如参加数学竞赛、参观数学展览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潜力。
此外,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使用数学软件模拟实验、编写数学程序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综合性的任务。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人类已跨入21世纪,这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世纪。
强大的国力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要靠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课题。
可以说,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科学创新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创新力的最根本的素质。
在我担任近30年的初中数学实践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代心理学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无精打采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
从事创新性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先导,成功的起点。
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表现教师较高的教学素养。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严谨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善于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饱满的教学热情,善于激活学生的情感,渊博的学识。
使学生喜欢你,热爱你,他们就会因喜欢你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就会积极思维,形成一股动力,去探素科学的奥秘。
二、创新性的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教师要善于设疑,巧妙质疑,灵活释疑。
具体做法是:第一,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发现疑问,提出问题;第二,教师要善于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启发引导学生解疑,并有所创新;第三,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辩论,找出规律,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老师、课本质疑,书上的解法是唯一的吗?老师的解法是最科学的吗?我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往往问学生只有这一种解法吗?也可以怎样设想?这一结论成立的前提是既可以怎样?又可以怎样呢?学生往往积极性很高,证明方法也就越多。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的表现,必须加以珍惜。
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发现、创新的乐趣,时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的自信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不要总认为:“只有我教你才会”。
要相信学生智慧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敢于发表意见,有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
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
在教学中,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启迪,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例如,在教学“从不同方向”一课时,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示刘翔比赛到达终点时视频,然后展示刘翔比赛到达终点时从三个不同方向拍下照片,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什么。
那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谈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如何影响数学创造性思维呢?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思维的“信息原料库”,则知识量的多寡只表明“原料”量的积累,而知识的系统才是“原料”的质的表现。
杂乱无章的信息堆积已经很难检索,当然就更难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了。
只有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才便于知识的输出或迁移使用,进而促进思维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并产生新的设想、新的概念以及新的选择和组合。
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与结构对数学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运行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本上基础知识的探索与理解。
比如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的老师就直接把判定方法给学生,然后运用。
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死记硬背。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论证等探索阶段,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才能不断的转换问题,向学习的知识上靠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有关的例子,说明教学在实际生活中及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的教学中,可以选择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也是我国古代数学名题。
这既反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研究的源远流长,又反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制度深化改革的今天,加强课程教学模式及目标的改革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 而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我们也应该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锻炼,通过一些数学实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可以这样说,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本文主要攫取了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信息,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采取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那么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内在动力.例如:在上几何课时,我会采用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画一画,在实际操作中验证结论,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另外也可组织一些如:数学操作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故事演说,等等,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找准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培养创新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迎接校庆活动,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运动服,应怎样合理地购买各种型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要对学校每一名同学穿衣的尺寸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成数据,根据数据作出购买数量和分配数据.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们会很自然地加深对统计与概率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我们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数学理论运用到生活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维持他们长久的创新兴趣.二、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越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越是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方式,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附众议,而是常常违反惯例,提出自己的见解. 创造性思维正是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寻求变异的,多方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按自己的思维和写好的教案,展开教学活动,而学生们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形式,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古怪的、别出心裁的问题,而不是拿了长刀来削平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我出了一道题:求:五角星的五个角∠a,∠b,∠c,∠d,∠e的和是多少度?若不是正五角星,把它压扁,拉长一些,那五个角总和是多少?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正五角星,还是压扁、拉长以后的五角星,都只预定了一种解法,即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来解答. 但在教学中,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三种方法来解:①用量角器量;②把五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③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这第①、②种解法突破常规,利用测量、剪拼的方法达到目的,含有了归纳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三、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 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所谓的批判性质疑,就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 教师要让学生们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 如果学生们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这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必备的素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去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而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也就是在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培养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 每次总结,都要挑选多名学生发言,我们一定要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都说成一样的,随声附和别人的答案. 总结完以后,可以让学生们再次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然后进一步进行延伸,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总之,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证明,还要会用之去理解,去交流和创新.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都向大众传递着大量信息,使得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因此,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从而达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指出,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是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队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切实可行的,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及必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吸收新事物、具备学习基本理念的引导者。
所以,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首先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总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
合作学习室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
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互动的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摘要: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创新教育就没有明天的民族腾飞!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下面就我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几点做法表述如下: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他的教学活动。
也就是教师要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摒弃以知识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确立全新的学生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是我们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把学生真正看作具有生命意识的人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都没有权利去剥夺学生的欢乐和志趣;没有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命角色。
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
(二)要把学生看作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具体到我们的教学,就是我们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尽快、更好地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并积极融入社会的过程。
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
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置学生于社会大熔炉中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是教师的创新意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学生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学生的培养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才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呢?本文结合具体的教
学实践提出了自身的见解及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能力兴趣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在教学中贵在寓方法指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教师应该是数学知识的引导者与引路人,而学生才是数学知识学习的主人,是数学素质发展的主体。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探究兴趣”是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关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功,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我讲初二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课时,一开始上课,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记得一句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下一句忘了,谁能说出下一句是什么?”,有学生马上说“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学生说:“老师现在上数学,不是上语文课?”,我马上
反问:”谁规定数学课不能念诗,这首诗和我们今天要上的这节课有一点关系呢!”,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将两句诗竖行排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样排列像什么?”有学生马上说“象对联”,“两只黄鹂”对“一行白鹭”,“鸣”对“上”,从而引入“对称”这一概念,再不失时机出示一些对称图形,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的学问,使学生“视而有见,听而有闻”。
另外,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数学趣闻,结合教科书,说说数学史上公式、定理等发现过程,讲讲数学史上的难题是如何被解开。
如我讲初一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之前,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方程史话”,学生十分感兴趣,纷纷询问“天元术”是什么,要求我对此进行详细的解释,并立即着手列方程计算丢番图的年龄。
二、“启迪激励,巧妙设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精髓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
”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
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提供榜样,水到渠成。
例如,古希腊数学家帕普斯是丢番图最得意的一个学生,有一天他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有四个数,把其中每3个相加,其和分别为22、24、27、20,求这四个数。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复杂性。
丢番图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法:他不是分别设四个未知数,而是设四个数之和为x,那么四个数就分别为
x-22,x-24,x-27和x-20,于是有方程x=(x-22)+(x-24)
+(x-27)+(x-20)。
解之得x=31。
从而得到四个数分别为9、7、4、11。
对老师的创新解法,帕普斯非常佩服。
从而坚定了他毕生研究数学的意愿,承接过老师创新的薪火,不断有新的发现,成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三、“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按自身思维,预定的教案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形式,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允许学生突破常规,虽然“出格”并非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出格”、突破常规。
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让学生多观察——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框架,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以增强学生的记存过程。
如我讲初一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与区分是本节课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与学生一起观察归纳。
同位角成“f”状,如∠1和∠5,
∠2和∠6,∠3和∠7,∠4和∠8;内错角成“z”状,如∠3和∠5,∠2和∠8;同旁内角成“[”或“]”状,如∠2和∠5,∠3和∠8。
(2)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为离他们的生活很近,他们也能提出很多问题,也能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让学生事先准备好测量仪器,来到操场运用学生所学过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测量,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有的记录,有的测量,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后来有两名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测量旗杆的影子和一段皮尺的影子,我们知道,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是成比例的,他们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正是这种贴近实际的问题,才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
在小组讨论过后,有的同学又提出问题,我们测旗杆,底部可以到达,如果我们测小山的高度,该如何测量呢?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因为问题同实际联系密切,需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
学生从本节课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他们用他们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服务。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
(3)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置疑可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如何解决也可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之间可以充分发
表自我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目标。
总之,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己的空间,同时也向我们发出了挑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创造,积累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已任,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