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811西方哲学史参考书目

811西方哲学史参考书目摘要:一、引言二、古希腊哲学1.苏格拉底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三、罗马哲学1.斯多葛主义2.伊壁鸠鲁主义四、中世纪哲学1.奥古斯丁2.托马斯·阿奎那五、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彼特拉克2.蒙泰涅六、现代哲学1.笛卡尔2.斯宾诺莎3.莱布尼茨4.洛克5.休谟6.康德七、19 世纪哲学1.黑格尔2.费尔巴哈3.马克思八、20 世纪哲学1.尼采2.海德格尔3.萨特九、结论正文:一、引言西方哲学史是一段悠久且丰富的历程,从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到现代哲学的多元化发展,历经了多个时期与流派。
本文将简要介绍这段历史中的部分重要哲学家及其思想。
二、古希腊哲学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认识你自己”,强调知识即美德。
他的思想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后辈哲学家。
2.柏拉图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他主张理念论,认为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他还提出了哲学家国王的观念,认为哲学家应该统治国家。
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在哲学、逻辑学、自然科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他主张实证主义,认为真理源于感官经验。
三、罗马哲学1.斯多葛主义斯多葛主义是罗马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主张顺应自然、克制欲望,追求道德上的自由与宁静。
2.伊壁鸠鲁主义伊壁鸠鲁主义认为快乐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主张追求理性、自由与平等,反对宗教迷信。
四、中世纪哲学1.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是中世纪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基督教哲学家,主张信仰与理性相辅相成。
2.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哲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他主张通过理性来认识上帝,提出了“五路论证”。
五、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彼特拉克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主张人文主义,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尊严。
蒙泰涅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主张自然权利观念,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六、现代哲学1.笛卡尔笛卡尔是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主张怀疑一切,以确立可靠的真理。
西方哲学史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中国哲学对待宗教的 态度是若即若离,无 可无不可。 中国哲学较多地采用 警句箴言、引证比喻 表达方式介于说理和 说教之间。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希腊哲学与宗教几乎没 有交集,它可以说是与 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 物。 希腊哲学的方式,最为 思辨、充满着论辩、推 理和证明。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看 到希腊哲学的特征是: 1、非宗教。 2、思辨。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3、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理智: “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又译做“心灵”。希腊 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也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朽。但 “理智”的观念则是哲学特有的,第一个雅典哲学家阿 那克萨戈拉首次提出心灵是万物的本源,苏格拉底对此 大加赞赏再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提倡,理性主义最 突出最明显的体现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 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智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 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所推动,弥漫于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统 一。当理智和人的灵魂相通时,它构成了灵魂的纯粹部 分,统摄着灵魂一切的活动。这就打破了灵魂与身体不 能分割的思想。
2、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
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 有充分的闲暇。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 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粹的思辨活动。于是,亚里士多 德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但闲暇只是一 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 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从词源上看希腊文“闲暇”(shule)派生出西文“学校” (school)。学校是柏拉图之后哲学家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样,从事哲学研究在希腊是一门独立而崇高的职业。
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
811西方哲学史参考书目

811西方哲学史参考书目摘要:一、前言二、古希腊哲学1.苏格拉底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三、中世纪哲学1.奥古斯丁2.托马斯·阿奎那四、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彼特拉克2.蒙泰涅五、现代哲学1.笛卡尔2.斯宾诺莎3.莱布尼茨4.洛克5.休谟六、德国古典哲学1.康德2.黑格尔七、19 世纪哲学1.叔本华2.尼采八、20 世纪哲学1.存在主义2.分析哲学九、结论正文:【前言】西方哲学史是对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涵盖了一系列重要哲学家及其思想。
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再到德国古典哲学和20 世纪哲学,本文将对这些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进行简要介绍。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基石,主要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的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提问和对话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和美德;柏拉图强调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亚里士多德提出形而上学,探讨实体的本质与原因。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在基督教信仰框架下发展的,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奥古斯丁主张信仰与理性相辅相成,认为上帝是万物的根源;托马斯·阿奎那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相结合,提出了著名的“五路论证”。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关注人文主义和个人解放,彼特拉克和蒙泰涅是代表人物。
彼特拉克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个性的解放;蒙泰涅提出“自然状态”理论,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平等的。
【现代哲学】现代哲学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为代表,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和休谟等哲学家。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观念,奠定了现代哲学的基础;斯宾诺莎主张唯一实体“上帝或自然”,强调人类可以通过理性达到对自然的认识;莱布尼茨提出了“世界是最好的可能世界”的观念;洛克主张人类心灵如白纸,观念和知识都源于经验;休谟强调感觉和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高峰之一,包括康德和黑格尔两位重要哲学家。
罗素西方哲学史pdf

罗素西方哲学史pdf
1.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是指关于西方哲学家们的思想和理论、以及与西方哲学有关的文化发展的史学研究。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自古希腊开始,许多著名的西方哲学家都给西方哲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贡献。
最早的西方哲学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亚历山大等古希腊哲学家都给西方哲学史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对西方哲学史的影响仍然在当今不断发挥着作用,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为西方哲学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哲学史的研究上非常重视西方哲学的原始出发点,这也是他的著作《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的核心。
罗素的著作《西方哲学史》考察了古巴克、里斯提亚、萨特、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比较了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了他们的思想和贡献,把西方哲学史进行了不同时期的系统性研究,使得英国有了一部宏观可视的西方哲学史。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读本之一,它不仅对英国的哲学历史具有科学的价值,而且也受到了国外学者的普遍肯定。
无论在思想内涵或影响力上,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都无可比拟,它为西方哲学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价值,以及浓郁的哲学文化内涵,是当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史著作。
西方哲学史完整版

3、对立统一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东西造成最美的和 谐。” “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
四、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的奠基者是克塞诺芬尼;集大成者
是巴门尼德;发展者是芝诺。
爱利亚学派力求在多变的感性事物之外,通过理性 去寻找普遍和稳定的本原。他们否定感性世界的真 实性,否定运动和多样性,企图在物质世界之外建 立他们的本原论,从而开辟了探求本原的新途径。
第一章 苏格拉底的前辈
一、米利都学派
(一)泰勒斯
1、自然科学家
(1)天文学家 (2)几何学家
2、商人
3、哲学家
(1)万物始基
(2)宇宙生成论
(3)万物有灵——物活论
“水”是万物的始基
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二)阿那克西曼德
他是泰勒斯的学生,绘制世界上第一张全球地图 的人。
六、阿那克萨戈拉
1、种子说——始基
(1)定义 种子即与它所组成事物的性质相同的微小的物质颗粒。
(2)特征
①永恒存在,没有产生,也没有消灭; ②性质上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每类事物都有自己种类的种子。
2、奴斯说——动因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种子本身是不动的,由种子之外的一种东 西——“努斯”或“心灵” 使种子产生结合与分离,形成万物。
2、认识论
柏拉图坚决反对智者派的观点,他确信存在着不变的普遍的 真理,而人类理性也可以把握它们。 柏拉图认为真理的对象是理念,只有依靠理性才能认识它, 所以他的认识论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贬低感性在认识中 的作用。
(1)灵魂轮回说
理念论和灵魂轮回转世说是柏拉图认识论的基础。是心灵在外部事物的刺激 与影响下,唤醒其所固有的理念的过程。
西方哲学史 梗概

西方哲学史梗概西方哲学史梗概西方哲学史是研究西方文化中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到现代哲学的发展,包括众多哲学家的思想和他们对人类认识、道德、宇宙本质等问题的探讨。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史的开端,它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城邦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主要关注人类的智慧和人类认识的本质。
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等。
柏拉图认为真理存在于超越感觉世界的理念世界中,他关注道德和政治问题,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来获得知识,并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
中世纪哲学是西方哲学史的第二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哲学主要受到基督教宗教信仰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主要关注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圣奥古斯丁是最早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他将信仰与理性结合,将上帝的存在与人类的道德行为联系在一起。
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用哲学的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并阐述了自然法的概念。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哲学史的重要转折点,这个时期哲学思想逐渐从宗教转向人类中心主义。
人文主义运动兴起,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培根强调通过实证和实验来获取知识,弗朗西斯·培根则强调通过探索自然来改善人类生活。
启蒙时代是西方哲学史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
伏尔泰和康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哲学家。
伏尔泰主张自由思想和言论自由,康德则提出了“自由意志”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应该依靠理性和道德来决定行为。
现代哲学是西方哲学史的最后一个阶段,从17世纪开始到现在。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类认识的局限和科学方法的局限。
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思想,贝克莱则质疑物质的存在,康德则试图解决理性和经验之间的矛盾。
总结起来,西方哲学史是研究西方文化中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
从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到现代哲学的发展,西方哲学家们对人类认识、道德、宇宙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哲学西方哲学史要点梳理

哲学西方哲学史要点梳理西方哲学史是研究西方哲学发展的学科,它从古希腊哲学开始,逐步演进至当代哲学。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史的要点进行梳理,回顾西方哲学的演进与发展。
一、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主要分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和苏格拉底哲学两个阶段。
1. 前苏格拉底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主要代表为自然哲学家。
他们试图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运用理性来解释宇宙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著名的自然哲学家有推动物质起源研究的泰勒斯,强调一切事物都由一种原始物质构成的毕达哥拉斯派,以及分类事物为四元素的恩培多克勒派等。
2. 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哲学则以苏格拉底为代表,他认为真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通过对话和质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从自身的无知中寻求智慧。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他的思想,建立了一套综合哲学体系,强调理念世界的存在以及理性和美德的重要性。
二、中世纪哲学的发展中世纪哲学主要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响,以神圣哲学为主导。
1. 神圣哲学神圣哲学试图通过信仰和理性结合,解释神和信仰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哲学家是奥古斯丁,他将信仰和理性进行统一,强调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和运行者。
2. 斯科拉哲学斯科拉哲学是中世纪晚期兴起的一种哲学流派,旨在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
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阿奎那和邓斯·斯科特斯等。
他们试图通过逻辑分析和哲学论证来解释上帝的存在和自然规律。
三、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潮在人文主义的推动下,开始关注个体和人的尊严,并把人的理性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文艺复兴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关注人类的自由意志和个体的尊严。
伽利略·伽利雷的科学观点和弗朗西斯·培根的实证主义都属于这一时期的重要思想。
2.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主张通过理性思考解放人类,实现自由和进步。
伏尔泰、洛克以及康德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思想家。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c019a45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8.png)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西方哲学史概览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一、古希腊哲学二、欧洲中世纪哲学三、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四、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欧哲学五、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六、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向上延伸的阶梯。
哲学需要发展,发展需要继承,因此研究哲学不能不研究哲学史。
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哲学就等于研究哲学史。
完全脱离哲学史研究的纯粹哲学研究只能是海市蜃楼,它不现实,也无可能。
因此研究西方哲学不能不研究西方哲学史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宝库。
欧洲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更确切地说是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峡和希腊半岛。
所以,通常认为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开端。
这个时期是欧洲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之一,颇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学派众多,观点杂陈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这种环境其实对哲学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所谓真理不辩不明,正是在不同流派和观点的激烈论争中,希腊哲学形成了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这时期的哲学论争围绕世界本原和世界的存在方式等问题而展开。
泰勒斯(Thales)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认为"数是万物本原";而赫拉克利特(Herakleitas)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地转化的活火"。
这时期还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的伟大哲学家。
从这些哲学家那里我们可以把希腊哲学的精神大致归结为两条:一是非宗教精神,如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是思辩精神,论辩、推理等思维方式在苏格拉底等先哲的言论和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这两个精神是理解希腊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
欧洲中世纪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第二个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哲学作为神学婢女而存在。
中世纪哲学主要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西方哲学史800题

西方哲学史800题
摘要:
1.西方哲学史概述
2.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性
3.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
4.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
5.西方哲学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正文:
西方哲学史是对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它涵盖了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一直到现代哲学流派的众多思想。
西方哲学史不仅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了解西方文化、历史和思想体系的关键。
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记录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变迁、文化演变和思想进步。
通过研究西方哲学史,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的本质,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我国的哲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等。
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哲学的各个领域,也反映了西方哲学家对世界、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然后是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启蒙时代的哲学,一直到现代哲学。
这个历程中,众多哲学家提出了各种哲学理论和观点,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等,都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哲学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深远。
它的许多理论和观点,如人权观念、民主思想、科学精神等,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理念。
同时,西方哲学史中的许多思想,如存在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等,也对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西方哲学史是一部丰富而深奥的思想史,它不仅记录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演变。
西方哲学史完整版

三、爱非斯学派——赫拉克利特
1、永恒的活火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 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 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 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 是一团永恒 的活火,在一 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 的分寸上熄灭。”
2、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 柏拉图:“他把存在的事物比作一条河流,声称人不 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11种族假相种族假相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客观事物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客观事物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也就是人之作为人而导致的假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也就是人之作为人而导致的假2洞穴假相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性格爱好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同从而形成的个人偏见它是人之作为个体而导致的假相
3、理想国
理想国实质是斯巴达奴隶主贵族制在雅典
的理想化。
斯巴达人自古以来酷爱打仗,他们的生活方式举世 闻名,为柏拉图和希特勒所钟爱。生活在斯巴达的 人有三种:希洛人、裴里欧齐、斯巴达人。
斯 巴 达 自 然 景 观
傳說斯巴達妻子送別丈夫上 戰場時,多半會說一句話: 去打勝仗榮耀地凱旋歸來吧! 要不然就讓別人用盾牌抬你 回家。
4、哲学团体
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米利都学派已经提出了构成万物的原初物质或质 料,但是特殊的事物是如何从这个单一的原初物质中分化出来的呢?是 什么力量使它分化,把世界构造的如此和谐、有序?他们都谈到了一种 无限定的物质或质料,但他们缺乏使之构成具体事物的形式,形式意味 着限定,限定(形式)在无限定(质料)上的运用构成事物。 毕达哥拉斯注意到自然事物服从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符合数的规律,进 而认为数先于一切事物,是万物形成的“范型”,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 是万物的本原。因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 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 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 关系。
西方哲学史(非常全面的课件)

四、爱利亚学派
奠基人是克塞诺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门尼 德和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
批评了希腊传统的多神观念,认为神 是唯一的。在他看来,神无所不能,神是 永恒的。
(二)巴门尼德
爱利亚学派的中坚人物。他学说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讲“存在”、“真理”;二是讲“非存 在”、“意见”。
1、关于“存在”和“非存在”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三章 中世纪经院哲学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五章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 第六章 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第七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第八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讲清西方哲学史的对象和学习西方 哲学史的目的及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 握本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明确为什么 要学习西方哲学史。
具有原始的“物活论”思想。
(二)阿那克西曼德
认为万物的始基是一种比水稀薄而又 比空气浓厚无定形的东西,他把这种东西 称为“阿派朗”,意既“无限者”。
他还第一次提出了始基与万物之间关 系的必然性思想,他称这种必然性为“命 运”。
另外,他也最早提出了对立物的思想。
(三)阿那克西美尼
认为气是万物的始基。 他还用气的稀散和浓聚两种对立的性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指公元前7至6世纪——公元5世纪希腊罗马奴 隶制社会的哲学。
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条件:奴隶制的确定;农业和手工业进
一步的分离;自然和社会知识的积累。
思想来源:希腊神话和东方的科学知识。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
(一)泰勒士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 第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水是万物 的始基的观点。
西方哲学史.最全优质PPT

古
二、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代 哲
学
• 1、智者派
天
• 2、苏格拉底
主
• 3、智者派与苏格拉底的区别
教 哲
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这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如何宣讲三位一体,在基督教圣学家之家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 第一,经院哲学的本质是哲学。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学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 四根说认为,水、火、土、气是组成万物的根,万
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在 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以善和恶为本原。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1、早期的自然哲学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的自然哲学,从时间上是前苏格 拉底阶段,这是古希腊哲学的初级阶段,涌现了四个学 派:
一、伊奥尼亚学派
代表人物: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
主要学说: 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 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学
• 三、爱利亚学派
• 爱利亚派因意大利南部城市爱利亚而得名,流行于公 元前6-5世纪之际,这一派的思想是:世界本原是 不变的。这与主张本原是单一、但却是变化的伊奥尼 亚派,以及主张本原是不变的,但却是是众多的毕达 哥拉斯派都不相同。
• 代表人物:巴门尼德、芝诺 • 主要学说: 理神论
巴门尼德---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 芝诺的悖论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的开端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其哲学思想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开始萌芽。
最早的哲学家被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他们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的本质。
其中,泰利斯、安庞尼、赫拉克利特等人都留下了重要的哲学著作,为后来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思想的高峰古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家的贡献下达到了巅峰。
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观念,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反省来追求智慧。
柏拉图则通过理念的概念,建立了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国”的模型。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逻辑、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体系,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世纪哲学的衰弱中世纪是基督教文明的时代,哲学受到了神学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以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纳为代表的思想家,试图将基督教信仰与古希腊哲学融合,形成了“信仰与理性”的复合体系。
然而,神学的束缚限制了哲学的独立探究,导致哲学的创新受到了挑战。
文艺复兴以后的哲学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时期开启了人文主义的浪潮,哲学的思想开始逐渐解放。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如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等,提出了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观念,对传统宗教和神学观念进行了挑战。
他们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方向,为后来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当代西方哲学的多元发展当代西方哲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潮和学派。
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哲学观念相互交织,构成了当下哲学界的丰富多彩。
如海德格尔、胡塞尔、福柯、德里达等哲学家的思想在当代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结语西方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发展,从古希腊的思辨哲学到当代哲学的多元化,一直都在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西方哲学史见证了人类智慧与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为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启示。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整理打印版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绪论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一节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梗概一、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二、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第二节早期希腊哲学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2.阿那克西曼德3.阿那克西美尼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赫拉克利特四、爱利亚学派1.克塞诺芬尼2.巴门尼德3.芝诺4.麦里梭第三节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一、智者派1.普罗泰戈拉2.高尔吉亚二、原子论者及其先驱1.恩培多克勒2.阿那克萨戈拉3.留基波4.德谟克利特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1.苏格拉底2.小苏格拉底学派3.柏拉图四、亚里士多德第四节希腊哲学的衰颓一、伊壁鸠鲁学派二、斯多葛学派1.早期斯多葛学派2.晚期斯多葛学派三、怀疑主义1.早期怀疑主义2.晚期怀疑主义四、新柏拉图主义1.斐洛2.普罗提诺3.波菲利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教父哲学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与信仰的基本态度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2.超理性的信仰3.基督教基本教义的确立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第三节经院哲学一、实在论与唯名论1.“共相”问题的由来2.安瑟尔谟3,最初的唯名论者4.阿伯拉尔二、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三、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1.罗吉尔·培根2.约翰·邓斯·司各脱3.威廉·奥卡姆第三章16-18世纪西欧哲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二、宗教改革第三节早期经验论哲学一、弗兰西斯·培根二、霍布斯三、洛克四、英国自然神论第四节唯理论哲学一、笛卡尔二、伽桑狄与马勒伯朗士1.伽桑狄2.马勒伯朗士三、斯宾诺莎四、莱布尼茨第五节晚期经验论哲学一、贝克莱二、休谟第四章18世纪法国哲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法国自然神论者一、伏尔泰二、孟德斯鸠三、卢梭第三节法国唯物主义者一、狄德罗二、拉美特利三、爱尔维修四、霍尔巴赫第五章德国古典哲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康德一、“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及批判哲学的形成1.“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2.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二、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1.感性2.知性3.理性4.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三、批判哲学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1.道德问题的提出2.道德律3.自由4.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道德宗教四、批判哲学的美学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1.康德两大批判的对立及调和的努力2.审美判断力批判3.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第三节费希特和谢林一、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行动哲学1.对康德哲学的批判2.知识学的基本原理3.理论知识的基础4.实践知识的基础二、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1.对费希特的批判和“绝对同一性”的提出2.自然哲学3.先验哲学4.艺术哲学第四节黑格尔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总结和开拓二、逻辑学1.存在论2.本质论3.概念论三、应用逻辑学1.自然哲学2.精神哲学第六章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第一节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一、“实体”和“主体”之争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学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第二节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一、马克思的感性学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三、马克思的辩证法第三节非理性主义的兴起一、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三、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第四节实证主义哲学的滥觞一、孔德的社会学的实证主义二、穆勒的归纳逻辑及其运用三、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后记绪论这里,我们对全书的基本线索作一个总的提示,即指出西方哲学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19
理性與可感事物之對比
普遍 (universal) 首出的實在 完美的典範
個殊 (particular) 派生的實在,非實在 不完美的實例/ 摹本
理智性 (intelligible) 一
感觸性 (sensible) 多
A. 就數目而言
B. 就顯現方式而言
純粹的知識、哲學知識;
辯證法 (不同於數學的推理法):
– 辯證法排除所有假設:數學的推理法:從假設下降到結論,而是 由假設上昇到原則;辯證法:從假設的定義出發,以蘇格拉底式 的對話,逐步剔除假設成分,修正為新的定義,並在最後達致最 完善、最確定的定義。→ 把假設當作「梯子和跳板」而已。
(DL, vol. III, 5)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3
本欲從政,但先不願與三十僭主同流合汚,後 又繼而掌握的民主黨對蘇格拉底「合法謀殺」, 頓使柏氏放棄在雅典從政之念頭。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飲鴆就死。柏拉圖是 年28歲,他與其他蘇氏從遊者一樣,暫時避居 國外,先後到麥加拉、埃及(傳說)、北非的居勒 尼、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遊學,歷時長達十 二年之久。
(eikones) 詩與藝術作品:只是可感事物的影象
B.信念 (pistis) 關於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覺。 信念是真的判斷,但仍並非知識,原因在於其不確定
性 (流變的事物既是又不是甚麼)。
C. 數理知識 (dianoia, mathematika) 低級的知識,介乎「意見與理智之間」的居間位置。 數學的中介性在於:
柏拉圖(Plato)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南華大學哲學系
九十三年度第一學期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1
柏拉圖 (Plato)的生平──詩人、 哲學家、政治家
原名Aristocles,其後體育老師見其體魄強健(一 說因其前額寬濶),而給予綽號 Platon
出於雅典本土的哲學家,生於公元前427年, 死於347年。
18
理相論的理據
知識論的理據:以 p 述謂不同的個殊物,建立 對於該物之知識,則預設了在某意義下已「見 到」 p 本身是甚麼。
存有論的理據:可感的 x 之所以存在,是因為 X 理相之實現 → 後期柏拉圖的宇宙論,以神 性工匠「狄米奧吉」 (Demiurge) 的設計與製 造說明萬物的存在:狄米奧吉依理相為典範, 將質料形塑或刻印於容受一切的場地 (chora) 當中。
理智的世界 善
實在(reality)的本源 真理的本源
給予思維對象﹝理相﹞ 「可知」的性質
給予心靈﹝的眼睛﹞ 「能知」的能力 知識機能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24
線條比喻
參趙敦華著:《西方哲學通史》,頁112-5, 但注意線條分段 D 所對應的「對象」應準確規 定為理相。
30.06.2020
第二次敘拉古之遊:西元前367/65年間, 狄奧尼修一世已去世,二世掌政。狄翁 在朝鼓吹柏拉圖哲人王之理想,打動了 幼主的心意,乃邀柏氏再次來遊。然而 不久,狄翁政敵得勢,加上幼主猜忌, 乃放逐狄翁,柏拉圖也歸返雅典。
第三次敘拉古之遊:361年左右,狄奧尼 修二世再邀柏拉圖來朝教導哲學。柏拉 圖希望調解狄翁與二世之舊怨,勉強成 行,但調解終歸失敗,悄然返回雅典。
反省中期對話錄的不足,特別針對理相理論, 提出釐清與修訂。
在風格上,文學性戲劇性元素減少,對話成份 也大幅減少,改為以申論的方式陳示義理;部 分對話錄不再以蘇格拉底對話的主角 (如《辯 士篇》)。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13
柏拉圖的主要哲學學說
1. 理相(eidos, idea)理論 a. 何謂理相? b. 初期的理相理論 c. 中期的理相理論 (一):《城鄰篇》裡的三大比喻) a. 線條比喻 b. 洞穴比喻 (《城鄰篇》卷七) c. 太陽比喻 d. 中期理相理論 (二):分有與模仿 e. 晚期的理相理論 1. 認識論:回憶說 2. 靈魂理論 1. 靈魂不朽理論 (Phaedo) 2. 靈魂三分說 (Republic) 3. 政治哲學 (Republic)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7
文獻學問題分兩組:一、作品真偽問題; 二、作品時序問題。
共分四期:
1. 早期/蘇格拉底時期 2. 過渡期 3. 中期 4. 晚期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8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9
早期對話錄/蘇格拉底式對話錄
代表作:《申辯篇》(Apologia)、《拉凱斯篇》 (Laches)、《歐緒弗洛篇》(Euthypro)等。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20
早期的理相論
理相即定義所要揭示者。 理相未分離於其所成就之物事
如《歐緒弗洛篇》論聖潔的 eidos及《美 諾篇》論及使各種德性成為德性之普遍 性質時,皆未提出分離說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21
中期的理相論
分立理相與可感事物為兩個層次的實在, 己見於 Phaedo,明確展示於 Republic。
偉勳:《西洋哲學史》;傅氏所論的形相四種涵義中,重要者為
首三種。)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15
邏輯涵義 (logical meaning):理相即通名或種類概念 (generic concept) 所意指的存在事物之共相 (universals),如:
「蘇格拉底是人。」
「孔子是人。」
父母皆為貴族之後,繼父更是當世著名政治家 伯里克利(Pericles)之好友。
早年接受在伯里克利主政下的民主政治傳統的 教育,二十歲左右開始追隨蘇格拉底,受其思 想薰陶,鄙棄民主政治理想,改倡貴族政治。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2
柏拉圖青少年時期是希臘戲劇的黃金時代的尾 聲,還能直接觀看到一些著名悲劇和阿里斯托 芬的喜劇之公演。
公元前387年受邀到敘拉古(Syracuse)僭主狄奧尼 修一世(Dionysius)之宮庭;一世之妻弟狄翁 (Dion)信奉柏氏的思想,柏拉圖欲借以實現其 政治理想。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4
然而據傳說,柏拉圖的直率態度和政治 見解激怒了狄奧尼修一世,因而被賣為 奴隸,幸得朋友幫助贖身,才能返回雅 典。
寫於第一次出遊西西里之後,第二次出遊之前。
出遊意大利西西里時認識了一些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 者 (Pythagorean),受其影響而加入了一些新觀念──例 如「輪迴再生」等等。
包括柏拉圖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以理相論 (Theory of Idea) 為基礎,建構其成熟的理論體系。
論題有所擴充,除探問美德的定義以外,還涉及其它 不同的議題 (例如愛、死、靈魂不朽、藝術等等)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14
何謂理相?
理相 (eidos, eidn, idea) 來自動詞「看」(ide),原意指 「所見之物」,「所看到的東西」;
荷馬(Homer)和早期自然哲學家如恩培多克勒、德謨克 利特等人的著作中,這個詞都不過是指有形事物的 「顯相」和「形狀」而已。
三重涵義:邏輯涵義、存有論涵義、價值涵義。(參傅
返回雅典時約四十歲;於388/87年於雅 典西北郊外成立「學院」(Akademeia), 為後世學院制度之濫殤,可稱為西方第 一所大學。此學統命脈延綿九百年,至 公元529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 (Justinian) 敕令禁學為止。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5
柏拉圖晚年曾兩度再遊敘拉古。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10
過渡時期
代表作:《美諾篇》(Meno)、《高爾吉亞 篇》(Gorgias) 等。
柏拉圖思想的萌芽時期,理相理論、回 憶說已見雛型。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11
成熟時期 (西元前387-367年之間)
代表作:《會飲篇》(Symposium)、《斐多篇》 (Phaedo)、《國家篇》/《理想國》(Politeia/ Republic) 、 《斐德羅篇》(Phaedrus) 等。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6
柏拉圖的著作
所有文獻有考的柏拉圖著作皆悉數流傳, 並無散佚 。
柏拉圖的著作有兩類:一為學院裡講課 的講稿,未曾公開出版;另一為數十部 對話錄體著作,當時已為公眾轉閱。
今天,在柏拉圖名下流傳下來的作品共 五十五部,包括四十一部對話錄,十三 封書簡,及一部名為《論定義》的著作。
Republic 提出三個比喻來闡釋一種四重 層級的知識與存有觀,即太陽比喻、線 條比喻、洞穴比喻。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22
太陽比喻
30.06.2020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23
可見的世界 太陽
萬物成長的本源 光的本源
給予感觸對象「可見」 的性質
給予眼睛「能見」的能 力
視覺機能
約寫於第一次出遊西西里以前,即西元前387 年以前。
在蘇格拉底的哲學精神籠罩之下寫成。
論題多以探討個別美德的定義為主(如 《拉凱 斯篇》旨在界定何謂勇敢, 《歐緒弗洛篇》旨
在界定何謂「虔敬」) 。
大部分對話錄都是經過反覆辯難後,最終未能
達致結論,故又被稱為 aporetic Dialogues (aporia 是沒有出路的意思) 。
現象/知覺對象 (zola, etc.)
影象 (eikones)
可感的存在 (to horaton, doxa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