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定稿)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练习题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3570d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d.png)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春季学期本科大作业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开展(),可以提高儿童辨音、发音能力。
A.谈话活动B.早期阅读C.文学活动D.听说游戏活动2.教师提问幼儿“喜欢故事里的谁?喜欢他什么?为什么?”是针对()的提问。
A.儿童记忆系统B.作品主题C.文学语言D.作品结构形式3.()左右,幼儿开始使用疑问句。
A.2岁B.3岁C.4岁D.5岁4.由于显性示范要求儿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实践中,为了使整个活动过程活跃而有效,需要更多地运用()。
A.强化示范B.反面示范C.隐性示范D.消极示范5.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启发性,一般来说,在导入阶段运用()。
A.记忆性问题B.描述性问题C.分析性问题D.综合性问题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前图书阅读经验可以划分为()三个范畴。
A.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B.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C. 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D.阅读内容的记忆和背诵2.文学作品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包括()。
A.扩展幼儿的词汇量B.为幼儿提供理解与运用文学语言的图示C. 提高幼儿对不同文学样式语言风格的敏感性D.增强幼儿对文学语言的审美体验3.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谈话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儿童逐步掌握()的能力。
A.有意识倾听B.辨析性倾听C.理解性倾听D.无意识倾听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两个角度提出儿童口头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
A.阅读B.书写C.倾听D.表达5.语言教育活动方案是将()形成书面语言载体的形式。
A.活动目标B.活动内容C.活动准备D.活动流程6.说明性讲述经验的特点有()。
A.客观B.简洁C.规范D.准确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当辩论现场出现实力过于悬殊的现象时,教师应终止辩论活动。
( )2.讲述活动比起谈话活动更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2f765f76eeaeaad0f3305b.png)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10~18个月儿童的发音在经过音节发声阶段后,一般进入(前词语发声阶段)2 儿童对于词、句子和语段三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是指(语言内容的发展)3 儿童抚养者为儿童提供的、经过简化的语言形式被称为(儿童指向语言)4 关于计算机辅助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计算机媒体可取代其他教学媒体)5 整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和(语言教育观点的整合)6 某一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通过规范去学习(规范语言)8 文学作品本身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第一层次的学习是(理解语言符号)9 在听说游戏的幼儿自主游戏阶段,教师处于(旁观者地位)10 言语流畅度的三要素包括流畅性、言语速度和(言语节奏)11 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三步骤是(活动结构的研究)12 3岁左右的儿童有自说自话的现象,这说明他们语言能力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倾听)13 讲述活动为幼儿所提供的语境是(相对正式的)14 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属于(前图书阅读经验)15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包括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16 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不包括(根据活动结构选择活动内容)17 关于谈话活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它锻炼幼儿的独白语言)18 谈话活动与日常谈话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目的性)19 关于讲述活动如何提高儿童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表述不正确的是(讲述活动可增强儿童对讲述内容的敏感性)20 讲述“我喜欢夏天(冬天)”,要说出喜欢什么季节及其原因,这一讲述类型属于(议论性讲述).21 对学前儿童的语言运用技能考察,不包括(情感控制能力)22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第一步骤是(设置游戏情境)23 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育活动中,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发挥了计算机的(集成功能)24 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向儿童展示成熟语言的意义不包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25 早期阅读活动能够让幼儿有机会接触(书面语言)26 活动教育观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7 学前儿童先学会一种语言,然后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这种现象属于(双语延时学习)28 与自闭症情感交往障碍儿童相比,一般性情感交往障碍儿童在语言表达上不会出现(回声式语言)29 在读完一则故事后,教师问幼儿:“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这种教育行为是为了培养(评析性倾听能力)30 2岁的孩子和5岁的孩子对于玩球话题的谈话有不同的内容,这说明语言话题会受到(儿童发展规律的制约)31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02d0db76eeaeaad0f33002.png)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专门研究___D_____岁儿童语言发生、发展及其教育的学科。
A.0-3B.0-4C.0-5D.0-62.语言的发展有一个重要规律,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___A ____获得的。
A.后天B.先天C.遗传D.自主3.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是具有___B_____。
A.间接针对性B.直接针对性C.具体性D.整体性4. B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绘画B.语言C.文学D.音乐5.后天环境论强调环境和 C 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A.遗传B.家庭C.学习D.社会6.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习得过程是 C 的过程。
A.自由自主B.被动接受C.主动建构D.被动建构7. D 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A.遗传观念B.政治观念C.思想观念D.语言观念8. A 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A.语言B.韵律C.节奏D.语速9.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 B 。
A.书面语B.语音C.口头语D.语法10.词的总汇叫 B ,是儿童正确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的基础。
A.字典B.词汇C.语法D.词义11.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B 以后。
A.一岁B.一岁半C.两岁D.两岁半12.儿童的语言环境是儿童获得语言的 C 。
A.先决条件B.根本条件C.基础条件D.首要条件13. D 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普通话发音的最好时期。
A.大学期B.中学期C.小学期D.学前期14.词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 。
A.丰富词汇B.学习语音C.学习语法D.学习造句15.小班幼儿的语言教育目标是 C 。
A.能够主动发起谈话B.学习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C.初步学习常用的交际语言和礼貌用语 D.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能力1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 D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4bacf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1.png)
一、填空题:1._语言能力__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2.语言符号的__任意性_和_强制性_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3.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语素_、词_、句子..4._组合关系_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5.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_语音__、_词汇_、_语法三个方面..6.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_、___先天决定论_和__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_..7.___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_双词句_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8.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__口语_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_的增加、_词类范围__的扩大;以及__词义理解_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二、判断题1.语言就是人类的话语;是可以用来沟通的某种方式...×2.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3.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4.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5.“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旨...×6.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7.儿童模仿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9.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10.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11.婴儿都很喜欢反复听同一故事;几乎百听不厌..√.12.幼儿听到别人说“知不道”提出异议;指出应该说“不知道”.说明幼儿有了一定的语法意识√13.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14.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16.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自发地观察、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17.仿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18.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19.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20.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三、问答题前4题为简答题;每小题5分;后2题为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评价..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2.“视听讲做结合法”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辅助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2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3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总之;运用视、听、讲、做结合法让幼儿学习语言;可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认知发展..3.语言教育活动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1根据语言教育目标来选择教育内容..2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育内容..3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全面发展..4.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首先;语言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之外是没有语言的;社会属性是语言最为基本的一种属性..其次;在人类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的交际工具除语言外;还有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以及手势、表情等..文字记录语言;处于从属地位;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且在特定领域内为社会服务;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体态语只能作为辅助交际工具;代替不了语言交际的功能..5.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它具有以下的特征: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个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含有丰富而独特的语言信息..学习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首要任务..文学作品呈现的是书面的语言信息;幼儿需要有一个中介方式将书面语言信息转化为口头语言信息;需要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方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任何一个文学活动都必须从文学教育入手;围绕一个具体的作品开展活动;让幼儿完全理解文学作品含载的丰富有趣的信息..2包含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审美目标..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等..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系列多层次审美教育活动..3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整合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的活动;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某一个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与自然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在设计组织文学活动时;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就为幼儿提供了在这三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帮助幼儿完成整个语言学习的调整..4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是儿童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过程;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获得亲身经验..6.如何从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1)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3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在学习文学作品中形成的综合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强他们对语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敏感性..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等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4.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四、根据所给的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材料2:给熊奶奶读信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孙子小熊寄来的..熊奶奶年纪大了;请小老鼠来帮忙读信..小老鼠拿起信一看;里面是一幅画;画着熊奶奶和小熊;还有一罐蜂蜜..小老鼠大声地读起来:“喂奶奶;给我一罐蜂蜜……”熊奶奶一听;皱起眉头生气了:“我这孩子;真不会说话”小老鼠看熊奶奶生气了;吓得没有读完;就放下信溜走了..熊奶奶捡起信;又去请小松鼠来读信..小松鼠拿着那幅画读起来:“亲爱的奶奶:你好我非常想念你..我每次来;你都会给我吃蜂蜜;太好吃了..过几天;我会来看你;也要送给你一罐蜂蜜;你一定会说太好吃了每天都在想念你的孙子小熊..”小松鼠还没有读完信;熊奶奶就笑起来:“我的小孙子真好真会说话”小松鼠看见熊奶奶的眉毛在笑;眼睛在笑;脸上都在笑..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2.师幼共同阅读;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4.归纳阅读内容。
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真题及(2022.10)
![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真题及(2022.10)](https://img.taocdn.com/s3/m/1266c6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c.png)
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真题及(2022.10)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真题解析(2022.10)1.[单选题] 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主要涉及活动场地的划分、道具与材料的准备和()。
A.表演服装的准备B.幼儿在表演中角色的分配C.表演经验的储备D.良好的心理环境2.[单选题] 符合学前儿童学习规律的基本特征有()。
A.在识字中学习语言B.在活动中学习语言C.在运用中学习语言D.在创编中学习语言3.[单选题] 能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A.按照家长的需求进行课程的设计B.围绕学前儿童的所有经验开展提问与互动C.按照教师的要求设计课程内容D.围绕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开展提问与互动4.[单选题] 《指南》对幼儿的早期口头语言学习与发展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包括()。
A.能够创编的目标要求B.倾听与理解的目标要求C.日常语言习惯的目标要求D.编辑部出版的目标要求5.[单选题] 设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是()。
A.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B.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经验C.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经验D.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经验6.[单选题] 以幼儿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来表述的目标是()。
A.活动目标B.行为目标C.认知目标D.情感目标7.[单选题] 儿童在谈话过程中,开始采用肢体语言,声音表情等手段,其谈话能力所属的年龄阶段是()。
A.入幼儿园之前B.小班阶段C.中班阶段D.大班阶段8.[单选题] 由教师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谈话活动是()。
A.日常谈话B.集体谈话C.生活谈话D.集中谈话9.[单选题] 属于幼儿园日常谈话活动中创设积极的语言交往环境方法的是()。
A.多途径丰富幼儿的经验B.选择符合课程要求的谈话主题C.营造一个严肃的谈话氛围D.教师就谈话主题准备多种材料10.[单选题] 由于幼儿的思维还是很具象性的,他们在辩论时往往需要有凭借物,在布置辩论硬环境的时候教师应该()。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04d1e37cd184254a353505.png)
《学前小孩语言教育》课程期末考试一试卷半开卷共4页20 14年(春)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应得分(本试卷共 2 页,满分 100 分,90分钟完卷)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一定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上,不然成绩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学前小孩语言教育主假如研究学前小孩、和的过程。
2、小孩掌握语言,要掌握、、,并将其运用成熟。
3、学前小孩语言学习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概能够分为、和。
4、因为小孩在初期阅读中常常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便成了初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5、学前小孩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提升。
6、按叙述对象的特色分类,叙述活动分红、、、三种。
7、初期阅读环境包含和。
8、在小孩理解和使用新词时,经常出现词义“”、“”、“”的现象。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分)1. 在全部动物中,惟独人类拥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
()2.“小孩口吃成因的检查”旨在商讨小孩口吃形成的可能原由,它属于现状检查。
()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想,这说明思想能够走开语言而独自存在。
()4.发作声音和独词句的出现是小孩学话中重点的两步。
()5.后天环境决定论,重申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取的决定性影响。
()6. 0 —3 岁是小孩语言真实形成期间,也是小孩语言发展最快速阶段。
()7.重叠音出现是小孩初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表现特别的“小儿语”式发音。
()8. 培育婴儿优秀的聆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
()9.会说一般话是小学语文教课的任务,因此少儿园不用使少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一般话音节的发音。
()10.识字是阅读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少儿在识字前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
()11.少儿园的讲话活动旨在优秀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少儿学习聆听,习得与别人沟通的方式。
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12.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浸透语言教育,能够让小孩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叙述,也能够在绘画和手工活动时中,加进孩子喜闻乐道的儿歌等。
学前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6975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1.png)
学前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语言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教会孩子所有字母和单词B. 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C. 让孩子能够阅读和写作D. 确保孩子在语言学习上超过同龄人2.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语言教育方法?A. 讲故事B. 唱歌C. 让孩子长时间独自玩电子游戏D. 与孩子进行日常对话3. 学前儿童的词汇量通常在什么范围内?A. 100-200个词B. 200-500个词C. 500-1000个词D. 超过1000个词4. 以下哪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使用简单的句子?A. 1-2岁B. 2-3岁C. 3-4岁D. 4-5岁5.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哪个阶段被称为“电报式语言”?A. 婴儿期B. 学步期C. 学前期D. 学龄前期6. 以下哪种方式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A. 限制孩子与成人交流B. 鼓励孩子模仿成人的语言C. 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D. 只让孩子学习书面语言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以下哪种活动最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A. 重复读同一本书B. 让孩子玩电子游戏C. 让孩子观看电视D. 与孩子进行互动式阅读8. 以下哪种语言游戏适合学前儿童?A. 拼字游戏B. 猜谜语C. 填字游戏D. 写日记9. 学前儿童在语言学习中,以下哪种行为是正常现象?A. 总是使用错误的语法B. 经常混淆相似的词汇C. 完全不理解成人的语言D. 从不尝试使用新词汇10. 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应该注重哪些方面?A. 词汇量B. 语法规则C. 发音准确性D. 语言的实际应用答案一、选择题1. B. 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2. C. 让孩子长时间独自玩电子游戏3. B. 200-500个词4. B. 2-3岁5. C. 学前期6. B. 鼓励孩子模仿成人的语言7. D. 与孩子进行互动式阅读8. B. 猜谜语9. B. 经常混淆相似的词汇10. D. 语言的实际应用试题分析学前语言教育试题旨在评估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况。
国家开发大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发大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5909aab4f8c75fbfc77db275.png)
国家开发大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4.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6.行动研究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特别对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有益的。
(√)7.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8.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9.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10.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11.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12.视听讲做结合法中,“视”、“听”要为“讲”、“做”服务,在“讲”、“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1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14.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15.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1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17.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1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4f9c1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2.png)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儿童掌握句型的顺序是:、、、 ..2. 是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3.根据凭借物的特点;讲述活动分为:、、、 ..4.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5. 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材料报道;3岁幼儿的词汇量达个..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有:、、 ..7.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分别蕴涵在、、、、这五种形式的活动之中..8.纲要强调:幼儿“语言能力是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2.日常交谈3.语言专题谈话活动4.自然观察法5.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2.语言教学游戏组织要点3.生活经验讲述活动的准备有哪些4.幼儿语法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请设计故事活动教案开小船教案应包括:年龄班2分设计思路:3分活动目标5活动准备3分活动过程7分附故事:开小船动物们要去河对岸去玩;小青蛙开来一节一节的莲藕船;圆圆的荷叶做了风帆..小老鼠开来胖胖的茄子船;这只小船光光的;滑滑的;可好玩了..小鸡开来了什么船呢奥原来是弯弯的香蕉船;香蕉船摇摇晃晃真有趣..小鸭在前面领路;大家划呀划;划呀划;终于划到了河对岸..大家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真开心;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噶田鼠吱吱吱青蛙呱呱呱啊呀;大家都觉着肚子饿了;该怎么办呢聪明的老鼠说:“啊;有了;我们自己带着吃的了呀”于是小青蛙推来大莲藕;小老鼠推来紫茄子;小鸡拖来黄香蕉;大家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完整句、复合句2.谈话3.看图讲述、情景讲述、生活经验讲述、实物讲述4. 0-3岁5. 1000-11006.自由叙述法;观察评价法;综合等级评定法7.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8. 运用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以问答或对话的方式与他人进行的一种口语交际的活动..3.是指定期地组织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的语言活动..4.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取儿童语言发展信息的方法..5.就是收集教育活动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断过程..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第一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第二步: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第三步:引进新的讲述经验;第四步: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2.一是教师创设游戏情景;二是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三是教师引导儿童游戏;四是儿童自主游戏..3.一是预成或生成话题;二是确定讲述主题;摸底预约;4.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清楚完整的表述能力;二是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三是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说完整句的积极性..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一设计思路包括对教材的分析、运用的方式方法、想要达到的效果..二活动目标是从幼儿角度表述的;在活动中能实现..三材料准备实用并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四年龄班:中班下学期、大班;五活动过程:1.导入方式能吸引幼儿;2.幼儿有较多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机会;3.活动方式灵活;调动幼儿积极参与;4.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趣味性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试题及答案.docx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试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b1ce7f8ed630b1c58eeb5c8.png)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试题及答案考试方式:半开卷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儿童学话过程中关键的两步。
V2•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V3.对于孩子而言,早期阅读活动就是看图讲述活动。
x4.行动硏究属于非正规性研究,在日常真实的教育中边行动边硏究,其方案不一定很严密完善。
V5•及时而巧妙地纠正幼儿用词错误的现象,有助于幼儿准确运用词汇。
V6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
x7.在亲子共读中,父母本身对图书的情绪,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V8、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9・婴儿在出生后1个月,就显露出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
V10・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也是语言教育的内容。
V11・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订。
X12 •表演法是指教师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
X13・讲述活动是培养独自语言的主要途径。
V 14 •仿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
x15・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
X16•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
V17.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X18•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V19•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和成长中的智力对其交往能力的影响。
V20.家庭和社会的文化素质以及幼儿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很大。
V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和——的过程。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8ce03850e2524de4187e71.png)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
2.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带有较强直觉性的特点。
3.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4.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5.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_前言语阶段__”。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一来确定,还应该根据一--和-------来选择。
7.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8.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自发地观察、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
(√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3.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 )4.“言语”就是“语言”,两者只是名称不同,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 )5.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 )6.“儿童口吃成因的调查”旨在探讨儿童口吃形成的可能原因,它属于现状调查。
(√ )7.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 )8.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
(× )9.语言学习的心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知识经验的积累、认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差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差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ebc5669cb9f3f90f77c61b0b.png)
一、填空题:语言能力__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2.语言符号的__任意性_和_强制性_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3.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语素_、词_、句子。
组合关系_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5.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_语音__、_词汇_、_语法三个方面。
6.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_、___先天决定论_和__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_。
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_双词句_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8.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__口语_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_的增加、_词类范围__的扩大,以及__词义理解_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二、判断题1.语言就是人类的话语,是可以用来沟通的某种方式。
.×2.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
.×3.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
.×4.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5.“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旨。
.×6.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
.×7.儿童模仿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9.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78deeb770bf78a65295469.png)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班级 满 分学号 得 分姓名 阅卷人总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提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 )。
A 、乔姆斯基B 、斯金纳C 、皮亚杰D 、维果茨基2、孩子对环境中的语言刺激能表现出特有的敏感性和主动性,从这一方面说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具有( )。
A 、渗透性B 、积累性C 、易行性D 、感染性3、喜欢翻阅图书,对故事、图书的内容感兴趣。
这一目标属于( )。
A 、某一具体活动的目标B 、某一语言教育活动类型的目标C 、语言领域的目标D 、单元活动目标4、幼儿获得语音、词法、句法方面的经验,这是属于( )的经验。
A 、语言内容B 、语言形式C 、语言运用D 、语言理解5、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手段和组织形式开展语言教育活动,这主要体现了( )。
A 、教育目标的整合B 、教育内容的整合C 、教育方式的整合D 、教育形式的整合6、( )要求有中心话题,多方的语言信息交流。
A 、谈话活动B 、讲述活动C 、语言游戏D 、文学欣赏7、教师运用隐形示范引导幼儿充分地听说表达,这主要贯彻( )。
A 、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B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C 、直接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原则D 、随机教育的原则本题得分8、明确谈话的不同场合,并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这是()。
A、谈话的传递B、谈话的导向C、谈话的推进D、谈话的暗示9、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这是谈话活动设计与组织过程的()。
A、第一步骤B、第二步骤C、第三步骤D、第四步骤10、幼儿使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词语说话,同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讲述的形式是()。
A、描述性讲述B、说明性讲述C、议论性讲述D、概括性讲述11、《怎样走》的听说游戏中,要求幼儿用一定的副词描述怎样走的动作,幼儿可以说“快快地走”、“慢慢地走”、“大步地走”、“一蹦一跳地走”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9adb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7.png)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途径的有()。
A 、家庭语言教育活动B 、日常语言教育活动C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D 、渗透到其他领域的语言教育活动答案:A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连续音节阶段具体表现的是()。
A 、语言理解能力开始产生B 、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C 、辨调能力明显增强D 、出现语言交流倾向答案:A3. 前语言阶段是指(),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
A 、0-1岁B 、0-1.5岁C 、1-1.5岁D 、1-2岁答案:A4.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是单词句阶段。
A 、0-1岁B 、1-1.5岁C 、0.5-1.5岁D 、1-2岁答案:B5. 下列不能体现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是()。
A 、语音发展B 、词汇发展C 、语用发展D 、语法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答案:C6. 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制定依据的有()。
A 、社会的要求B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C 、学前儿童语言学科自身的性质D 、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答案:D7. 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参照性原则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A 、针对性原则B 、基础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有效性原则答案:C8. 处于句法结构发展()阶段的儿童常常用“球球”表示“这是一个球”、“我要球球”等。
A 、单词句B 、电报句C 、完整句D 、复合句答案:A9. 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功能的是()。
A 、导向功能B 、诊断功能C 、激励功能D 、判断功能答案:D10. ()语言获得理论认为:儿童对成人语言内容的模仿对语言的获得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A 、后天环境论B 、先天论C 、认知相互作用论D 、社会相互作用论.答案:A11. ()是以培养学前儿童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为基本目的的语言教育活动。
A 、谈话活动B 、讲述活动C 、听说游戏D 、早期阅读活动答案:B12. ()以培养儿童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a3acd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1.png)
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可以说,凡是有语言参与的活动都可以用来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9.谈话是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在各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谈话具有独特的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功能。
7.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或字形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8.自然成熟说是由美国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家勒纳伯格提出的一种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如下:
(一)语言能力的先天性
(二)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
(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强化说是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解释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非常盛行。强化说以刺激—反应论和模仿说为基础,并特别强调"强化"在儿童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儿童是通过不断的强化学会语言的。强化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联想派大师的斯金纳。
4.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成人的语言是刺激(S),儿童的模仿是反应(R)。模仿说可分为早期的机械模仿说和后来的选择性模仿说。
4.语言有三种基本属性:一是符号属性,指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二是工具属性,指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三是信息属性,指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5.3岁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次序、有规律的过程,也是不断地
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实质上是成人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儿童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交互作用过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考核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
姓名得分
笔试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的发展是学前儿童
的一个重要标志。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是指教育目标的组合构成。
3、在谈话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起的作用。
4、依据凭借物的特点,讲述活动可分为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
5、幼儿园文学活动培养幼儿有意识倾听、评析性倾听和的能力。
6、听说游戏活动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的成分。
7、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接触的途径。
8、幼儿园英语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的兴趣。
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主要包括对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的评价和的对的评价。
10、情感性交往障碍可分成自闭性情感交往障碍和两种基本的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儿童获得语言之前,用语音及伴随的表情或动作去代替语言进行交往的语言现象是()。
A语言交际B前语言交际C交际倾向D交际信号
2、儿童抚养者为儿童提供的、经过简化的语言形式被称为()。
A普通语法B超语言C儿童指向语言D成人指向语言
3、理解性倾听是( )在倾听行为技能的培养目标。
A托儿所B小班C中班D大班
4、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A根据活动结构选择活动内容
B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选择活动内容
C在学前儿童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
D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
5、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的中间环节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 )。
A教育手段B教育内容C教育形式D教育评价
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引进新的谈话经验是指( )。
A一种新句式B几个新词
C谈话的思路和方式D一段完整的话
7、在谈话活动“我喜爱的糖果”中,中心话题是( ) 。
A糖果的来源B自己喜爱的糖果
C自己喜欢吃糖果D糖果的制造
8、幼儿园讲述活动应创设()。
A日常口语交往情景B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口语练习情景
C书面语言学习情景D正式口语表达情景
9、讲述“我喜欢夏天(冬天)”,要说出喜欢什么季节及其原因,这一讲述类型属于()。
A描述性讲述B叙事性讲述C议论性讲述D情景性讲述
10、文学作品学习的首要环节是( )文学作品。
A理解体验B传授C迁移D创造
11、听说游戏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
A角色游戏B表演游戏C规则游戏D结构游戏
12、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的特点。
A综合B直接C练习D深刻
13、下面属于前书写经验的是()。
A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样性经验B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
C粗晓文字来源的经验D知道汉字的间架结构的经验
14、幼儿早期阅读经验包括前书写经验、前图书阅读经验和()三个方面的内容。
A儿歌和童谣的朗诵经验B前绘图经验
C前识字经验D辨认自己名字的经验
15在幼儿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认知水平、模仿能力、情感动机和()。
A语言环境B阅读材料C第二语言的复杂程度D幼儿的社会化程度16、教幼儿学英语应当从培养幼儿的()能力开始。
A英语书写B英语表述C英语阅读D英语倾听
17、语言教育评价的实施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的情感色彩,这是进行教育评价最基本的原则,即( )。
A教师参与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参照性原则
18、在幼儿园中,幼儿参与语言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可以从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 )两方面进行评价。
A独特见解B口语表达行为C创造性表现D注意力
19、完整语言教育观指的是语言教育目标的完整性、()。
A内容的全面完整性、方法的有效性和形式多样性
B内容的全面完整性、活动的真实性和形式多样性
C内容的全面完整性、形式的真实性和形式多样性
D内容的全面完整性、形式的完整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20、语言矫治着眼于丰富儿童的语言经验,尽量使用真实物体与真实情境,随时结合幼儿园的环境及各种好看,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获得语言。
这是()。
A游戏矫治法B日常交往法C自然情境法D多重刺激法三、是非题(对划“√”,错划“×”,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正常的儿童只要生活在与成人进行语言交往的环境中,就能够习得语言。
2、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在选择活动内容时的直接参照点是终期目标。
3、谈话活动中教师起直接指导作用,往往以显性示范的指导方法,向幼儿提供新的语言经验。
4、分小组讲述常常是幼儿一对一地讲述。
5、在听说游戏活动幼儿自主游戏的阶段,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
6、听说游戏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角色游戏。
7、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即指教幼儿识字。
8、识字就是阅读准备。
9、交际活动和言语实践则是形成和发展幼儿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10、幼儿园英语教学应关注和追求教会幼儿英语单词、句子的数量。
面试部分
一、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整合的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有哪些特点
3、阐述幼儿园讲述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基本结构。
二、设计题(本大题共1题,共30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设计一份语言教育活动的方案。
设计要求:
(1)制定目标要全面,符合大班幼儿发展特点;
(2)过程结构完整,体现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思路;
(3)简单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即可。
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白船飘呀,飘到远处看不见。
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啊,吓得羊群都逃散。
吹呀吹,云彩变成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儿,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