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三首》结构层次

合集下载

歌词的结构

歌词的结构

一、歌词的句式歌词结构的基本单位——句式,表现多样,其基本的样式为七字句、五字句,这与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诗歌、古诗中的“七言”、“五言”不无关系。

郑南的《请到天涯海角来》的第一部分为2+2+3结构的七字句。

《洪湖水浪打浪》去除一些垫字、衬字,仍为七字句。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格律体的词作,典型的2(句头)+2(句腰)+3(句尾)的结构,且其顿数、句数、行数、韵脚、声调都有具体的规定。

《只怕不抵抗》全词皆为2+3结构的五字句。

《好大一棵树》词中除每段的转句外,皆为2+3结构的五字句。

还有的词作,是七字句与五字句的混合运用。

如邬大为、魏宝贵的《红星照我去战斗》是七字句(2+2+3的结构)和五字句(2+3的结构)的交织;而林汝为的《重整山河待后生》则为五字句(2+3的结构)和七字句(2+2+3的结构)对置。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其他句式的表现,多为五字句、七字句的变体。

如林中的《真是乐死人》的第一部分为六字句;叶辛的《一支难忘的歌》的第一部分分为八字句;金帆的《我们多么幸福》为九字句;凯传的《高天上流云》的第一部分为十字句等等。

还有一种被称为“垛句”的句子,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在句中插入成串的、由不同字数构成的词汇或分句的样式。

如广征的《我热恋的故乡》结尾处“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肥水美”乔羽的《爱我中华》结尾处“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均出现“垛句”,作曲家适时地利用垛句,造成炽烈、活跃的情绪,将歌曲推向高潮。

纵观歌词的写作,我们发现由于内容表现的需要,单纯使用某种句式写作全词的情况,在小型词作中多见;而在中、大型的词作中,混合使用多种句式写作全词的情况更为多见。

这是由于如此可获得格式自由、节奏多样的机会,以利于内容的表现的缘故。

如:《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不拘于传统的格律、无固定的格式,节奏自由,韵脚自然的词作,虽历经了数十载的风云变幻,仍以其极富时代特点的警句,震撼着亿万富于良知的中国人民,成为近代词作中的传世珍品。

苏教版《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ppt课件

苏教版《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ppt课件

这首歌是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 中央电视台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 上演唱的歌曲。当时他身穿白色 西装,脖子围条长围巾,戴着金 丝眼镜,当他声情并茂地唱起这 首歌时,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并在以后广为流传,是一种什么 感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呢?
激烈的爱国之情,海外游子对 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在朗诵的时候应该有怎样的 感情? 〔感情基调〕
激烈、深情、真挚

赏一赏
这种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在歌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你最喜爱其中的哪一句?说 说为什么?
“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 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 心中重千斤〞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中国心〞 也就是心中装着祖国,永远念着 祖国,对祖国一片深情。
诵一诵
有感情朗诵 深情歌唱
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在希
望的田野上》,完成任务
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 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 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 歌词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 憬将来三个方面表现这片土地充 满了希望。
合作探究
明确这首歌词的感情基调和节奏。 能正确地、在感情地朗诵歌词。
歌词三首
我的中国心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旧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扩展交流
依据这两首歌词的形式创作一段 歌词,表达你对学校、班级、集 体……等的深情。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饱含深情 地唱出来或朗诵出来;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整理_1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整理_1

让知识带有温度。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整理教学课题: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盼望的田野上》、《黄河颂》)教学目的:1、体会三首歌词的内容,理解其鼓舞人民、兴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2、学唱三首歌。

教学方法:自读、朗诵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序幕歌词是配上曲调来唱的文字,是音乐化的诗。

没有好的歌词就没有好的歌曲。

这三首歌词,消失在不同的时期,但它们同样起到了鼓舞人民、兴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好歌,我们一起学;好歌,我们一起唱。

二、阅读主场1、播放MTV歌碟,带同学一起进入歌词所创设的意境。

2、同学就以下问题进行沟通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⑴“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国印”的含义是什么?⑴“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这句话如何理解?⑴“黄河”象征着什么?3、播放VCD歌碟,同学跟唱、学唱。

4、请若干同学试唱。

三、阅读尾声(一)抄写三首歌词。

(二)争论同学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课外作业:跟爸爸妈妈沟通学习三首歌词的体会,并以“《______》告知我--”为题写一篇短文。

(四)课外收集三位词所写的歌词,早读时与同学沟通。

周智[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盼望的田野上》《黄河颂》(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3页/共3页。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ppt课件2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ppt课件2

这首歌是在香港回归前, 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中 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 演唱的歌曲,当他深情并 茂地唱起这首歌时,场上 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并且 在以后广为流传,是一种 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全国 人民的共鸣呢?
——激烈的爱国之情,海 外游子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在希望的田野上
欣赏完这首优美的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 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过绝望 不去想 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 天天的夕阳 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我终于 看到
隐形的翅膀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
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
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 留一个
就飞多远吧 隐形的翅膀
愿望
让梦恒久比天长 让自己想象
诗和歌的探究:
1、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够故嗟叹之,嗟叹 之不够故永歌之,永歌之不够,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2、 诗言志,歌永言。《尚书.尧典》
教学目标 1、体会歌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歌词的语言特色 3、理解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我 的 中 国 心
这篇课文描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 生活、劳作、向往将来的情景,用生动的 语言赞美了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同 学们,我们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一下每一 节的特点 。 “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 “我们的理想〞〔建设祖国〕 “我们的将来〞〔更加美好〕
黄河颂
品读歌词《黄河颂》
以“我欣赏这首歌词的______,因为_____〞的句式 歌词进行探究。
歌曲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现代诗二首》《歌词三首》讲解(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现代诗二首》《歌词三首》讲解(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现代诗二首》《歌词三首》讲解(苏教版七年级必修)一. 教学内容:《现代诗二首》《歌词三首》二.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的含义,理清本诗的情感脉络。

2、激发学生对意境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情感,引导其热爱生活。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青荇(xìng)长篙(gāo)漫溯(sù)笙(shēng)箫斑斓(lán)心窝(wō)白羊肚(dǔ)糜(méi)子油馍(mó)脑畔(pàn)梦萦(yíng)烙(lào)澎湃(pài)富裕(yù)抽穗(suì)梳妆(zhuāng)狂澜(lán )哺(bǔ)育一泻(xiè)万丈2、文学常识①《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放歌集》,作者贺敬之是当代诗人、剧作家。

诗集有《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剧本《白毛女》与丁毅执笔。

②《再别康桥》选自《新月诗选》,作者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③《我的中国心》的词作者是黄霑;《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词作者是晓光;《黄河颂》的词作者是光未然。

二、重点篇目学习(一)《再别康桥》1、作者介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徐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歌词的格式

歌词的格式

歌词的格式歌词的格式,如何作词,作词技巧,怎样创作流行歌曲的歌词等等新朋友把它理解透了也就使作品成功了一半,后面就看个人的文字功底以及灵感了。

我想说的是任何事,游戏,不是按自己的想法,想怎样就怎样,它都会有个规矩去制约。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随便写写,玩玩,那也就没有必要往下看了。

(1)歌词的格式一、歌词是左右歌曲创作的魔杖歌词创作,是横跨文学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交叉领域,要求歌词的创作者既要具备文学知识,又要对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

利用好原则这把剪刀作词的几项原则:1,歌词与诗是两种艺术载体,歌词与诗虽然有相同的共性,但歌词就是歌词,不是诗,诗也不是歌词,两者表达方式不同,现代流行歌词尤其这样。

2,歌词主题要突出集中,歌词的选材可以宽,但选题要集中,主题一定要突出,不要在一首歌里出现太多事件,太多线索,太多形象,太多人物或太繁琐的时间地点。

3,歌名,标题要有新意,形象且鲜明。

4,歌词要有流行句,记忆点。

5,歌词语言要简洁,口语化和具有时尚性,通俗性。

6,歌词结构要分明,清晰,歌词构成的基本元素是字,音节,句式,段落。

其样式是受到一定的曲式结构所限制的,歌曲曲式中最基本的几个结构要素分别为主歌,副歌,插句,以及记忆点。

因此,一首歌词应有段落,有层次,有高潮,有对应和对比。

7,歌词要注意故事性和情节性。

歌曲与诗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搭好歌词结构框架.结构形式的规范不同,这种规范只能称作大体规范。

不规范与规范是相对的,初学写作必须了解清楚歌曲的基本规范。

我们强调的是歌曲有其独特的风格韵味,也有它优美动人的语言,如果初学者忽视歌词创作必须符合歌曲曲式结构的规律,就是最大的错误。

一个词人的思维逻辑常常表现在他们结构布局上。

即大结构的段落,小结构的层次。

结构原则:1;歌词结构必须服从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感情,人物活动,情节发展,环境描写,感情延伸的需要。

2;歌词的结构安排,必须符合事物,故事,情节内在联系,要合情合理,合逻辑。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

(3)你是怎样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的?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指不畏艰难险阻、 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英雄气魄。 (4第一层:写“我”所看到的黄河形象,突出了 )把歌词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概括意思。 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 第二层,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 “民族的摇篮” ; “民族的屏障” ; “民族的伟大精神” 。 第三层,表达祖国儿女心中的决心。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歌词三 首\张明敏-我的中国心.wma
学生自学,质疑问难
自学提纲
1、生字注音 萦 烙 穗 澜 魄 嶂 巅 哺 2、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屏嶂 九曲连环 一泻万丈 3、了解三位作者 4、 )
3.解释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强调“只有”。 (1)河山只在我梦萦: 表现农村的富裕。 (2)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3)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发源地。
4.解释下列歌词的含义。 (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虽然身在海外,但永远心系祖国。 (2)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 极为形象地描写农民为“理想”辛勤耕 笛声中成长。 耘,充满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 大地丰收。 (3)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 千万条铁的臂膀! 赞颂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生字注音 萦 烙 穗 澜 魄 嶂 巅 哺 Yíng lào suì lán pò zhàng diān bǔ 2、解释下列词语 萦: 围绕,缠绕。 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炊烟: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澎湃: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狂澜: 像屏风那样遮拦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屏嶂: 遮挡。 九曲连环: 形容广阔或壮大。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一泻万丈:

七年级语文下册《歌词三首》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歌词三首》课件苏教版

《让我们荡起双桨》意境描绘
歌曲主题
表现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倡 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歌词分析
通过描绘孩子们在湖面上划船游玩 的场景,展现童年的纯真和欢乐,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艺术手法
运用清新优美的旋律和生动形象的 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使歌曲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春天在哪里》主题思想阐释
意境营造
借助意象的塑造和情感的抒发,营造 出特定的意境,使学生沉浸其中,感 受歌词的深层内涵。
04 文化知识拓展与延伸
相关历史事件回顾
抗日战争时期
01
《长城谣》等歌曲创作背景,反映当时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历程。
解放战争时期
02
《松花江上》等歌曲传达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胜利的期盼。
新中国成立初期
03
时代背景
《我的中国心》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 《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描绘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的新气象和农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黄 河颂》则是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关头的英勇抗争和坚强不屈。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02 歌词内容赏析
《歌唱祖国》内容解读
01
02
03
歌曲主题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展现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民 族精神。
歌词分析
运用生动的描绘和比喻, 歌颂祖国的自然风光和人 文景观,彰显民族自豪感 和爱国情感。
艺术手法
采用明快的节奏和激昂的 旋律,营造出一种奋发向 上的氛围,使歌曲更具感 染力和号召力。
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学习这些歌曲,让青少年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传 承红色基因。

《歌词三首》教案评估:如何科学评判学生的歌词作品

《歌词三首》教案评估:如何科学评判学生的歌词作品

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

在这三首歌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的不同思考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科学评判学生的歌词作品呢?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歌词的特点和评判标准。

歌词是以歌曲为载体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主要通过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因此,在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时,我们首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词曲是否和谐统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歌词的写作必须要考虑音乐的配合。

因此,我们需要评估学生的歌词和音乐是否和谐统一,是否符合乐曲的基调和情感。

2、歌词是否韵律优美:歌词的韵律和节奏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时,需要考查其词曲之间的韵律是否优美,是否热情洋溢,是否能够抓住听众的心弦。

3、歌词是否情感丰富:歌词的主旨应该是传达情感,因此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时,需要考查其情感表现力和丰富程度。

好的歌词应该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听众共鸣。

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评估。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写作风格,因此在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歌词作品是学生表达自我、展示才华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时,我们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探索。

2、注重个体差异,灵活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因此在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时需要注重个体差异,采用灵活的评估方式,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才能。

3、细致把握评估标准:在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时,评估标准要具体明确,要求细致具体。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歌词作品。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歌词写作水平。

歌词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体裁,其写作需要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

因此,评估学生歌词作品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歌词写作水平。

评估学生歌词作品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才能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歌词写作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歌曲作品。

歌曲曲式 乐段的类型13

歌曲曲式 乐段的类型13

歌曲13第二章乐段的类型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乐段的含义及其组成关系。

由于乐段内部次级结构(动机、乐节、乐句)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它们之间组合关系的多样性,那么,乐段类型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乐段的分类,角度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一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结构方面:即从构成乐段乐句的数量上分类。

1、一句体乐段:即一首完整的歌曲是有一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这种结构比较少见,常见一些民歌中。

如:《酸枣刺》,单句体乐段,由两个乐节构成,第一个乐节分为两个动机。

四川民歌《划龙舟号子》(庞41)湖南民歌《要嫁妆》(庞41)。

2、二句体乐段:即乐段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

如《牧歌》,这是一首两句体乐段的歌曲,分上下两句。

如《绣荷包》山西民歌(冯148),两句式的单乐段结构,材料不同,对比式乐段。

如《一心向着毛主席》(庞41)(山西民歌),这是一首两句体乐段的歌曲,分上下两句。

两句材料基本相同,叫平行式乐段。

歌曲的每乐句小节数相同,并且每一乐句的小节数均为偶数(2、4、8,不包括6),乐句数也为偶数(2、4、8,不包括6),这样的乐段属于方整性乐段。

不具备方整性条件的乐段叫非方整性乐段。

《嘎达梅林》:四句歌词,上下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

《在那遥远的地方》3、三句体乐段:乐段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从方整性来看,三句体乐段都属于非方整性的乐段,因为乐段的乐句数为奇数。

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三句体:第一句:中国中国壮丽的山河,长江奔腾昆仑巍峨。

第二句:共产党领导的崭新的国家,处处盛开社会主义花朵。

第三句: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这是一首独立的一部曲式歌曲,由三个乐句构成,材料运用是混合型的,即有相同材料,又有对比材料,如前两句的头部材料相似,为平行关系,后一句使用对比材料。

河北《放风筝》(冯152),三乐句单乐段结构,第一二乐句为一对上、下句,第一句运用衬词扩大句幅,第二句唱两句歌词节奏压缩,形成与第一小节相同的句幅(8小节),第三句的前半部分使用衬词,后半部分重复第二句的后半部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3.《歌词二首》教参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3.《歌词二首》教参

十九歌词二首课文分析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创作于1979年,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曲。

歌曲像一幅富于诗意的画卷,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美丽,坦率地抒发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深沉挚爱的感情,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有着令人回味的意蕴和振动心弦的情思。

歌曲意境深邃、感情细腻,在思想意义、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整首歌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是歌词的引子,开门见山表现主题——“我爱你,中国”。

“百灵鸟”与“蓝天”两个意象,鲜明清晰, 富有动感,一下子就把人引入到高远辽阔的艺术境界。

第二部分(第2、3节):是歌词的主体部分,抒发了对祖国无比深厚的爱恋和赞颂之情。

歌词用结构相似的两个段落,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南海、北国、山川、小河等做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既有亲切的乡土情韵,也有宏大的山海情怀,同时歌颂了高尚的民族特性。

“蓬勃”“金黄”“白雪飘飘”“碧波滚滚”“淙淙”“巍峨”等修饰词的运用,饱含着对祖国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和无比深厚的感情。

每个段落最后的结尾句,表达出一种对祖国的爱慕及献身祖国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4节):是歌词的尾声部分,强化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与献身祖国的愿望。

抒情词“啊……”,直抒胸臆,推动着情感走向歌曲的最高潮, 使感情倾泻得更加透彻、真切。

歌词语言质朴无华,清新秀丽,运用一连串叠句、排比句,对祖国的美丽风光、富饶物产、气质品质等作了形象而细腻的描绘和刻画,既气势磅礴,又含蓄深情,结构上使用回环往复的手法,一唱三叹,情意绵长。

天路《天路》创作于2001年春天,当时青藏铁路正在紧张地建设中。

歌曲将通往藏区的铁路喻为天路,表达出了藏区儿女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首歌词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描写清晨时候牧场的美丽景色。

歌词通过“牧场”“神鹰”“霞光”“祥云”“蓝天”几个典型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壮阔的高原画卷,让人心驰神往。

初一语文歌词三首试题

初一语文歌词三首试题

初一语文歌词三首试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ào()印chuī()烟明mèi()抽suì()yíng()绕梳zhuāng()狂lán()【答案】烙炊媚穗萦妆澜【解析】做题时要注意同音字和形似字。

“烙”不能误写成“落”;“炊”不能误写成“吹”;“媚”不能误写成“嵋”;“穗”不能误写成“繐”;“萦”不能误写成“潆”;“妆”不能误写成“装”;“澜”不能误写成“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书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这要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因为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

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2.《我的中国心》作者,《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黄河大合唱》作者,节选自,该歌词由谱成歌曲。

【答案】黄霑晓光光未然黄河大合唱冼星海【解析】《我的中国心》作者黄霑,黄沾(同沾,与曹雪芹同名)(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英文名James.J.S.Wong。

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

1949年随父母移民香港;早年入读喇沙书院,后升读港大,1963年毕业于港大中文系;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

任过香港电视台、电台主持人。

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

写出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狮子山下》《问我》《我的中国心》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

《我的中国心》是香港回归前,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晓光,作词家晓光(即原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

陈晓光,男,1948年出生,河北景县人。

1964年8月参加工作。

198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

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词刊》副主编、主编,中国艺术报社副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副部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8课《枣核》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8课《枣核》教案

《枣核》教案目的要求一、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二、了解作者怎样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

要点难点一、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二、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三、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四、理解本文标题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写作背景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

《枣核》便是萧乾的特写《美国点滴》中的一篇(或一章),写于1980年4月,是年5月全文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它犹如一股从大西洋彼岸吹来的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丽现代社会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作者简介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蒙族人,祖籍内蒙古,生于北京。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

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

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

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

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

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段落大意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一位在美国旅居的旧同窗托“我”带给他几颗枣核。

这位老同窗不远万里,写信索要的竟是几颗不起眼的枣核,而且是用“航空信”“再三托付”,可见这几颗枣核对他很重要。

读者不禁要问,它做什么用呢?而作者又不肯说破,只说:“用途很蹊跷。

”这样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十段)写“我”与老同窗相见,到他家作客,了解到枣核的用途。

艺术歌曲《两地曲》歌词及音乐要素分析

艺术歌曲《两地曲》歌词及音乐要素分析
三、结语 总之,《两地曲》是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整部作品的旋律走 向、调式、配器的运用与歌词表述浑然一体,使得该作品具有如此 的艺术高度。■
[参考文献] [1] 邢晔.《两地曲》的分析与演唱诠释[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 文,2015. [2] 徐烁昕.情动于中形于声——艺术歌曲《两地曲》音乐分析[J].内蒙 古艺术,2012,01. [3] 袁伟.艺术歌曲《两地曲》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0,21.
值得注意的是该曲的主题动机,整部作品围绕着一个核心的主 题动机展开而来。在全曲的主体部分中,主题动机的首次出现在第5 小节,一个弱拍的三连音加上一个强拍长音保持。这个主题动机贯 穿全曲始终,全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动机而展开的。这个主题 动机的节奏及旋律走向,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辽阔的壮丽景色,其可 塑性非常之强,给听者带来足够的想象空间。尽管B段的歌词数量的 增多使得A段中的主题动机很难使用,但B段对于主题动机仍将其放 在主题动机的框架之内。同样的框架之下,A段较少的歌词相比较B 段较多的歌词使得A段在情绪上比B段更为平稳,而B段由于歌词的增 加使得节奏更为紧凑,因此情绪上则表现的更为激昂。
最后看一下结尾,结尾的12小节形成了一个4+8形式的结构,前 半部分调式还是停留在f小调上,旋律线条平稳,仍然是单纯的钢琴 伴奏。后半部分转至降A大调,旋律上出现五度和八度的大条,并在 临近结尾处管弦乐再次响起,将歌曲推向最后一个高潮。最后回到f 小调,全曲结束。情感表达一致性从上文对于歌词和音乐要素的分 析中可以看出。只看音乐要素层面,其情感走向是又深沉的情感作 为情感基调,到该曲主体部分的B段进入到大气磅礴的情感,再到间 奏中激昂的情感,最后重复主体部分后进入到尾声,尾声也是有深 沉至激昂。
一、《两地曲》歌词分析 这首作品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曲,表现了两个身处异地的恋人的 苦苦思念之情。全曲歌词分为三段,前两段为结构相似的并列性质 的段落,最后一段内容较少,但歌词简介凝练,其词是重复前两段 中的话语,配合着音乐将全曲引向高潮。 前两段歌词的结构一致,前四句为每句四字,其内容是对于 现实的叙述和景象的描述。后四句是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字数 多于前四句。在此作者为了追求一种平衡,在前后四句之中加入两 句语气词“啊”和“我的知音,我的姑娘”,以求平衡整段歌词, 达到一种“起承转合”的结构特色,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奠定了基 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后四句相较于前四句四字一句比较长,但 是后四句每句都有核心词,且每个核心词都为五字,因此在内容上 而言,前后四句是平衡的。经过对于一些代词、动词的加入,大大 扩展了整段的句式结构,使整段无论是演唱还是朗读下来,都不会 显得那么生硬,更有利于表现歌曲所要传达出的感情。 就歌词的内容来分析,第一段中前四句“北国”、“南疆”等词 语,奠定了歌曲的情感基调,在整段中起到了“起”的作用。上文 所述,为了达到平衡的效果,在四句之后加入两句“啊”,在这里 起到了承接上文的作用。之后“我的知音,我的姑娘”,将对于现 实的叙述转为对于人的思念,由此进入后四句对于感情的倾诉,将 “星空”比作“目光”,将“落霞”比作“梦乡”,歌曲的情感得 到了全面的释放。 第二段与第一段结构和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一致,只是一些意象 的不同而已。第三段为全曲的结尾,“啊姑娘,我的姑娘”的重复 有如楼梯般将感情的倾诉推向极致。最后将“流云”比作“向你飞 翔”,将对恋人无比的思念化作一种憧憬和期待。 二、《两地曲》音乐要素分析 该曲为单二部曲式,前四小节为该曲的前奏部分,5-23小节为 全曲歌唱的主要部分,24-30小节为管弦间奏部分,最后12小节为歌 曲的结尾部分。 首先看前四小节的前奏部分,全曲为4/4拍节奏,节奏舒缓。 前四小节虽然比较短小,但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在旋律线条上 前四小节为上升的流动性线条,似乎表现出一个男子在某处望着远 方,思念远方的恋人时内心的起伏情绪。在每分钟52拍的柔和的速 度中,作曲者将我们的心情平复下来。这四小节的调性为f小调,小 调性的暗淡得音响色彩更是听者感到心绪的低落。 前四小节过后进入该曲的主体部分,该曲的主体部分分为A、B 两段,A部分的音区较高,音乐感觉方面表现出轻灵,含蓄之情。而 B段的音乐则是先抑后扬的感觉,刚开始音乐的旋律线条较为低缓平 稳,但在行进的过程中,越发的变得激昂,旋律线条持续走高。在 调试调性方面,A段仍然采用的是前奏所奠定的f小调的调式调性, 而B段则转为f小调的关系大调降A大调上去,两部分在调式调性上呈 现出明显地对比,小调式黯淡柔和的色彩与大调式明亮的色彩形成

《歌词三首》教案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文化

《歌词三首》教案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音乐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音乐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虽然它和传统的语数外教育方式不同,但是音乐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本文将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教案实践,探讨《歌词三首》教案对于学生进行音乐文化学习和理解的帮助。

一、教育教案的作用教育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课程设计目标而制定的详细的教学计划。

它的作用是指导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工作。

通过教育教案的制定和实践,更好地促进形成“学以致用”的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歌词三首》教案实践《歌词三首》教案是一种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案,它从音乐文化的角度出发,选取了三首经典的中外歌曲,通过探究歌词、欣赏音乐、了解歌曲的背景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文化。

1.歌词探究歌词是音乐的灵魂,其包含着音乐创作者的无限情感和表达。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歌词,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歌曲的内涵和背景。

以《星月神话》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体验式的欣赏和解析。

先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实现歌词的初步理解,然后结合历史和生活背景,进一步分析歌词的情感表达。

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是对爱情的回忆和表白,歌词中更蕴含着对青春和时间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描述了生活中的许多情感细节和人文风景。

2.音乐欣赏音乐欣赏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音乐欣赏,他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

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到多种形式和方法,如多重音乐听力、构建情感场景等,帮助学生真正欣赏到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对于歌曲中诸如“黄昏”、“清风”等词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多重听、反复比对,深刻理解歌词和音乐的含义,形成对音乐的专注和感悟。

3.歌曲背景了解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歌词四首》(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那就是我、弯弯的月亮)完美版

《歌词四首》(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那就是我、弯弯的月亮)完美版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 相对、不用重复字
长江之歌
赞美长江 对
反复咏唱

空间 雪山 东海
依恋长江 江

(磅礴气势) 宏 伟
赞 哺育各族儿女 美
的 无

景 长 灌溉花的国土 限
时间(远波古澜壮阔未)来 观
江 挽起高山大海 母
依 恋
亲 推动新的时代 和
(比拟)




我们拥有一个 名字叫中国
• 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呜——
堂清 三、片段短文写作
在这四首歌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说说你的理由, 和同学交流一下。(200字左右)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 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 呜—— 阿娇摇着船 •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 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
意象 A:月亮;
• 脸上淌着泪 • 象那条弯弯的河水 呜—— • 弯弯的河水啊流进我的心上 呜—— •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B:小桥; C:小船; D:阿娇
•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 ①___露__从__今___夜__白_____,月是故乡明。(杜 甫“月《”月夜是忆古舍诗弟词》)的重要素材之一,
• ②在古这人些不古见今诗时词月中,今,__月文__曾_人_经_的_照_诗__古_才_人_连。 • ( ③同直李海他 在白上们历《生的史把明洒月爱的问,恨长天_情河天_》_愁里_)涯__,流共__悲光此__欢 溢时__离 彩_ 。合 。(一张九

歌词写作常识

歌词写作常识
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四句段如〈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崖,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八句段如〈白桦林〉: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
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 。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我家有只小白狗
特别喜欢溜
它溜我也溜
没事我就带它走
在D中,一四是对称的,二三也是对称的。在以上四例中,只有D是不利于谱曲的。以上我们讲了句式对称的一些基本规律,有的同学也会问:字数不可以变化吗?变化是可以的,而且变化的形式很多,但对于刚开始写词的人来说,首先要掌握的是基本原则和规律,而不是忙于去打破这些规律。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这些规律和要领才有可能去变化,创新。
《歌词创作》第四讲:歌词的对称
歌词的对称包括句式的对称和段式的对称:
(1)句式的对称:
句式的对称主要是指四句段而言的,因为二句段很少见,也很简单,只要两句对称就可以了,而八句段往往是作为两个四句段来处理的,所以我们分析下四句段中的句式对称问题就可以了。
句与句的对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字数相等,二是句式结构相同(既我们前面讲的七字句的三种结构形式2+2+3,2+3+2,3+2+2和五字句的两种结构形式3+2或2+3)
歌曲是一种精致的艺术品,应该尽力去追求完美,而不是“将就”。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中有遗憾,我们这样说,不是要求大家在对称问题上不能变话,只是说慎重,要精致,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必耗费精力去变化,如实在需要变化,就要做的巧妙,没有痕迹,那可能要化肥我们很多心思。

共产儿童团团歌

共产儿童团团歌
1
《共产儿童团团歌》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这首革命歌曲让我们回想起了革命年代那些儿童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奋斗,激发起我们一代代人的爱国热情,让我们中国的少年儿童时刻不忘赋予在自己身上的伟大使命。每当提起这首歌曲我们都能够想起那些英勇的童子军,每当唱起这首歌曲我们就会鞭策自己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时刻准备着,正是因为这首歌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将其改编为器乐独奏曲、合奏曲、合唱曲等,其中甘壁华改编的钢琴变奏曲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我将这首歌曲作为我论文的研究内容。
提《共产儿童团歌》歌曲的体裁是一曲多段词,采用五声宫调式,歌曲是F大调歌曲,拍号为4/4拍,情绪是坚定自豪的,歌曲是四段歌词的分节歌。歌曲的结构全曲分两个大乐句,采用重复的旋律和重复的节奏。旋律是以小跳、级进为主,多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典型的节奏顿挫有力,几乎是贯穿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的感觉,能够恰当的表达出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2
乔羽认为:“歌词是语言艺术,它的文学性正在于语言的生动和准确,而不是从书本上寻找词藻,把歌词写得文绉绉,生僻和晦涩是歌词的大忌。一切艺术特别是歌词艺术,以雅俗共赏为好,以孤芳自赏为患”,因此笔者认为自然睿智、雅俗共赏是乔羽歌词的主要艺术风格。
乔羽的歌词语言自然平易,即使是重大的政治题材,深厚悠长的历史主题,歌词也都是那么浅显、平白、朴素得仿佛是常上家来串门的邻居,自自然然地相契,但是乔羽创作的歌词却既具有诗的精魄、诗的境界、诗的哲思、诗的品格,同时又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能让广大的听众从歌中获得即时的感染、感受、甚至是感动。歌词中平淡自然的语言同他乐于平淡处世,与人交往不做作、喜欢本色有关,与他常能以“闲心”、“闲情”欣赏世界、玩味人生有关,也与“五四”以来歌词作家们用接近口语的白话创作新诗的影响有关。他歌词作品的睿智,一是表现在抒情的情趣上,幽远豁达,富有远见,如《巫山神女之歌》中“我把议论付与古往今来的过客,我把豪情献给风涛万里的船夫”。在写景抒情之中目光穿越古今、豪情飞向万里。又如《难忘今宵》中的结束句“青山在,人未老”,意趣也十分隽永、绵长。二是表现在说理的理趣上,智慧风趣,富有哲思,或如才子的评说,如《说北京》;或如智叟的趣谈,如《说聊斋》;或如朋友的劝导,如《说溥仪》;或如史家的感叹,如《说雍正》;或如哲人的启示,如《算盘歌》、《黄果树瀑布》。只有思想者,才能写出有思想发现的作品;只有智慧而有远见的人,才能写出睿智的语言。乔羽歌词语言睿智风格的形成,是与他从小喜欢读哲学书、与他多思的性格分不开的,他说:“诗人,应该是哲人,是最有智慧的人”。正是由于他喜欢读哲学,喜欢思考,善于思考,才造就了充满睿智的语言风格。乔羽是通过自己概括的“五个寓”来做到雅俗共赏的,就是:“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同时,他把坦诚率真、乐观旷达的品性熔铸于歌词作品之中,从而形成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词三首》结构层次
我的中国心:
“中国心”,在《我的中国心》歌词中是一个反复吟唱的“主题词”。

人有国籍之分,并没有心分国籍的说法。

毫无疑问,“中国心”,也就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

这一说法,寄托着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也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歌词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至4行),海外赤子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第二层(第5至第16行),祖国永远在海外赤子的心中。

第三层(第13至16行),海外赤子爱国之心永远不变。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全诗以感情为线索,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至8行),歌唱家乡。

第二层(第9至11行),歌唱理想。

第三层(第17行至24行),歌唱未来。

黄河颂:
《黄河颂》以“我”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黄河的精神,由“我”的“望”,写到“我”对黄河的赞颂,再写到“我们”的决心。

全诗—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我”到“南北两面”),写“我”所看到的黄河形象,突出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

诗歌由“我”落笔,由“我”的“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这样不仅和下两层的内容紧密相承,而且也紧扣题目的“颂”字。

而“我”所站的“高山之巅”,又从侧面表现了黄河的气势。

诗人描写黄河形象,不重在写“形”(尽管也有“金”写色,“九曲连环”写形),而重在写黄河的动态,“滚滚奔向东南”“掀起”“劈”一系列动作,着墨不多,却把黄河的气势表现得十分充分。

第二层(由“啊!黄河!”到“发扬滋长”),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

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伟大精神”。

写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呵护了中华民族,在精神上滋润了中华民族,由衷地歌颂了黄河的伟大。

三者都用“啊!黄河!”领起,条理分明,充满激情。

第三层(最后四行),表达祖国儿女的决心。

这一层,诗人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祖国儿女的决心。

采用这样直接抒情的手法,和全诗的气韵格调保持一致,同时,也是由诗的主题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