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
急救患者护理常规
![急救患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f6059e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c.png)
急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
2.自理缺陷、
3.焦虑、恐惧
【护理措施】
1.急救护理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样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等。
遵医嘱给药,抢救室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适当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机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
对不能进食者,可采用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3.卧位与安全
1)根据病情采取适合体位,定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清醒患者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对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3)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
4)高热、昏迷、澹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
5)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扭曲、堵塞。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出血情况、Spθ2,末梢循环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5.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救护理的工作范畴
![急救护理的工作范畴](https://img.taocdn.com/s3/m/9f96ce3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8.png)
急救护理的工作范畴急救护理是指在医疗机构之外或非医务人员和普通人员所在的紧急情况下,对出现急性伤害、病症或意外逐步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包括生命支持、伤口处理、疾病治疗等。
它是一种综合应用了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护理。
急救护理的职责范畴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命支持生命支持是急救护理的核心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维持心脏和呼吸功能,保证体内持续性的血液循环,为医护人员提供紧急救治的充足时间。
二、创伤救治创伤救治是指对于意外、外伤造成的损伤进行救治的一项任务,主要包括复位、石膏固定、止血以及缝合伤口等。
创伤救治需要了解各种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等知识,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救护治疗。
三、急性疾病护理急性疾病护理是指对于各种急性疾病的抢救、治疗和中转患者到医院等工作。
主要包括:停止流血、呼吸道梗塞病状、中毒、心脏病发作、食管异物等急性疾病的紧急抢救和处理。
四、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急救护理中的重要的一环,主要是为了在心脏呼吸骤停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措施,包括以人工方式进行呼吸和固定压缩胸部,保持心跳,让患者获得处理的时间和机会,生入院之际起到延续生命的作用。
五、应急处理在各种意外或突发情况下,急救护理还需要对于患者的家庭和周围环境等进行应急处理,包括明确坐标位置、报警进行配合、火场处理、食物过敏等急性情况的抢救措施。
应急处理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拯救生命,还能加速医疗救援的到场。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的范畴非常广泛,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很多。
通过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药物的不断应用以及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我们相信急救护理业务将会更加完善和健全,让人们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获得更优秀的医疗救援效果。
简述急救的护理措施
![简述急救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ddc2d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a.png)
简述急救的护理措施
急救的护理措施是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或突发状况发生时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措施,目的是在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稳定其病情。
急救的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现场,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切断可能的危险源,例如火灾、漏电等,确保救援现场安全。
2. 评估状况,对患者进行初步的伤情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出血情况等,以确定紧急处理的优先级。
3. 呼吸道管理,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需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
4. 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
5. 止血处理,对于出血严重的伤员,需要进行止血处理,可以通过直接按压伤口或使用止血带等方式来控制出血。
6. 骨折处理,对于骨折的患者,需要固定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并避免进一步伤害。
7. 烧伤处理,对于烧伤患者,需要立即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并及时就医。
8. 休克处理,对于休克的患者,需要保持体温,提高患者双腿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尽快就医。
以上是急救的护理措施的一些基本内容,但实际情况可能会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急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急救护理学(3)
![急救护理学(3)](https://img.taocdn.com/s3/m/a313a9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d.png)
急救护理学(3)
标题:急救护理学(3)
引言概述: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涉及到急救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和实践。
在紧急情况下,急救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匡助拯救生命和减轻病患的痛苦。
本文将从急救护理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护理技能和应对方法。
一、心肺复苏技能
1.1 掌握正确的CPR手法
1.2 熟练使用AED设备
1.3 熟悉心肺复苏的步骤和频率
二、止血技能
2.1 快速判断出血部位和原因
2.2 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
2.3 使用压迫止血法和包扎止血法
三、窒息急救技能
3.1 识别窒息症状
3.2 采取迅速有效的窒息急救措施
3.3 学会清除气道阻塞物
四、烧伤急救技能
4.1 区分烧伤程度
4.2 采取正确的烧伤急救措施
4.3 预防烧伤感染和后遗症
五、骨折急救技能
5.1 判断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
5.2 采取正确的固定和转运方法
5.3 预防骨折并发症和复发
结语: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学科,惟独掌握了正确的急救技能和方法,才干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地匡助病患。
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急救护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需要时能够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急救情况。
护士的急救与护理流程
![护士的急救与护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32e4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f.png)
护士的急救与护理流程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医院中承担着急救与护理工作。
本文将深入探讨护士在急救与护理过程中的流程与要点。
一、急救流程1. 评估病情护士在接到急救任务后,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
他们会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情况等指标,并记录下来。
这一步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急救优先级,以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保障患者安全在急救过程中,护士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他们会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位置,避免继续受伤或感染。
同时,护士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保护自己和患者。
3. 进行基本生命支持护士在急救过程中需要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包括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相应的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护士还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4. 协助医生进行进一步治疗在急救过程中,护士需要积极协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他们会准备相应的急救药物和设备,如注射器、导管等,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护士还会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二、护理流程1. 病史采集护士在接触患者时首先要进行病史采集,包括了解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这有助于护士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为后续的护理提供依据。
2. 体格检查护士进行体格检查是为了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他们会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心肺情况、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体格检查有助于护士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3. 制定护理计划基于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结果,护士会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制定目标、确定护理重点和护理措施。
护士还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 实施护理措施护士会根据护理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这可能包括给予药物治疗、进行伤口处理、提供心理支持等。
护士还要关注患者的饮食、输液、排泄等基本生活需求,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5. 监测患者病情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病情。
急救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
![急救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8857f95ef7ba0d4a733b34.png)
第一章急救护理常规目录第一章急救护理常规 (1)第一节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1)第二节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2)第三节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3)第四节急腹症护理常规 (4)第五节急性过敏护理常规 (5)第六节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6)第七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7)第八节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8)第九节中暑护理常规 (8)第十节昏迷护理常规 (9)第十一节休克护理常规 (10)第十二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常规 (12)第二章抢救流程图 (13)一、小儿心力衰竭抢救流程图 (13)二、小儿惊厥急诊抢救流程图 (15)三、小儿急性中毒抢救流程图 (16)四、小儿休克急诊抢救流程图 (17)第一节急诊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的入院方式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科就诊。
病情危重者,直接送人抢救室,并通知医生。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
3、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和程序等。
4、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或体温过低。
5、外伤患者,查看伤口的部位、大小、深度,出血量。
6、查看患者的面色,询问大小便的情况,有无消化道等疾病。
【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1、焦虑、恐惧:(1)主动接诊患者,正确分诊;(2)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科的设施和布局,急诊科的就诊特点、有关治疗和作息的安排以及医院的相关规定时期,使其尽快就诊消除陌生和恐惧感。
(3)密切观察,正确执行遗属协助留取标本检验,维护秩序,减少外界的不良影响。
(4)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让家属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独感与无助感。
使其心理得到支持和安慰。
(6)倾听家属的诉说,并及时予以回答,尽量消除顾虑,促进理解。
2、知识缺乏:(1)告诉患者疾病的初步预防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2)在救护中向患者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得到理解,取得患者的配合。
第二节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盒深度,使用辅助呼吸机呼吸的情况,呼吸困难的程度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心侓失常的情况。
急救护理流程及技术操作
![急救护理流程及技术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92735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3.png)
个性化急救护理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 急救护理的智能化,提高救治效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急救护理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
远程急救护理
借助远程医疗技术,实现远程诊断、 远程救治,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 间。
急救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专业化培训
加强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救治能力。
完善急救网络
建立健全的急救网络,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 成功率。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检查伤情
快速检查伤者是否有明显 出血、骨折、呼吸困难等 症状,初步判断伤情。
环境评估
检查现场是否安全,如有 危险应立即撤离或做好防 护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
对于心脏骤停的伤者,应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持 其呼吸和血液循环。
控制出血
对于出血明显的伤者,应 采用止血带、纱布等工具 进行止血,防止失血过多 。
03
技术操作
心肺复苏术(CPR)
总结词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抢救措施,通过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恢复患者的生命 体征。
VS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抢救措施 ,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恢复患者的 生命体征。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及时进 行心肺复苏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包括识别心脏骤 停、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 吸等环节。
团队协作能力
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协 同完成救治任务,确保患者得 到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持续学习与培训
急救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 和技能,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 交流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
平。
02
急救护理的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36a9f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4.png)
急救护理的名词解释急救护理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病患提供临时的医疗援助,以保持其生命、安全和减轻病情的专业技术与措施。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医疗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疾病诊断、急症处理、生命支持、创伤处理等。
一、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急救护理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它指的是在遇到心跳骤停时,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患者的心脏循环。
心肺复苏的目标是在没有医疗设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恢复氧气供应,保持脑部功能,直到进一步的医疗援助可以到达。
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急救设备,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除颤治疗。
它能通过给予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在心肺复苏前的关键步骤,因为它能够在心脏骤停发生的早期恢复心脏的功能。
三、止血绷带止血绷带是一种用于控制出血的医疗工具。
在急救护理中,止血绷带的作用是通过加压,阻止出血并保护伤口。
有几种类型的止血绷带,包括纱布、弹性绷带和止血带。
正确的使用止血绷带可以有效地减少失血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四、氧气供给氧气供给是急救护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用于提供充足的氧气给患者,以维持体内氧气的需求。
在遇到呼吸困难或其他与氧气供应相关的状况时,急救人员会使用氧气罩或鼻导管等装置,将纯氧气输送至患者的呼吸系统。
五、急救包急救包是急救护理工具的集合,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员在急救护理现场使用。
急救包内通常包含了必要的急救药物、绷带、消毒用品和其他相关设备。
急救包的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提供最适宜的急救护理。
在急救现场,急救包常常充当重要的工具箱,帮助急救人员处理紧急情况。
六、手术钳手术钳是一种用于在急救护理过程中进行手术操作的工具。
它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锐利的尖端,用于切割、拿取或夹取组织。
手术钳的种类繁多,包括缝合钳、骨髓钳、经络夹等。
在急救护理中,手术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操作,如创口缝合、异物取出等。
总结:急救护理是一门关乎生命的重要学科,它的目标是在急需处理的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医疗援助。
急救护理操作流程
![急救护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afd56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5.png)
急救护理操作流程
急救护理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先抢救后付费,并分区救治。
2、发给家属急救卡,优先挂号、交款、化验检查及取药。
3、测量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4、给患者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急救药物。
5、吸氧、抽血化验及相应检查。
6、监测患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水电解质平衡及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情况。
7、首诊负责、无缝衔接。
8、向家属告知并签字。
9、抢救结束后,记好抢救记录、整理抢救器械和补充抢救药品。
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同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在救治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
护理中的三个常见急救技巧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护理中的三个常见急救技巧如何应对紧急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34fc77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c.png)
护理中的三个常见急救技巧如何应对紧急情况急救是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安全。
在护理工作中,有三个常见的急救技巧,即心肺复苏(CPR)、止血和处理窒息。
本文将介绍这三个急救技巧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应对紧急情况时的注意事项。
一、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一项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的急救技术。
当遇到猝死事件或呼吸心跳停止时,护理人员需要立即开始进行CPR。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拨打急救电话:在开始CPR之前,确保已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的情况告知医务人员,以便获得专业的帮助。
2.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拍或摇动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确定是否还有正常呼吸。
3. 进行胸外按压:如果患者没有正常呼吸,则需要进行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胸骨正中央,然后用体重压下,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进行按压,保持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
4. 人工呼吸:在按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仰至最佳位置,捏住患者鼻孔,用嘴对嘴的方式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钟,每两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一次人工呼吸。
5. 持续操作: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二、止血在护理过程中,出血是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正确处理出血情况可以防止感染和减少出血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以下是一些处理止血的常见方法:1. 压迫:对于轻度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直接压迫,以阻止血液流出。
同时,应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2. 绷带包扎:对于严重出血或无法使用压迫止血的情况,可以使用绷带进行包扎。
将绷带包围在受伤部位上方和下方,用适当的力度固定住绷带,以控制出血。
3. 使用止血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止血剂来加速止血过程。
护理人员应了解不同止血剂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症,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以及安全用药原则。
护理急救措施
![护理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6077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9.png)
护理急救措施引言护理急救是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为患者提供紧急救助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护理急救措施可以起到拯救生命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急救措施,以供参考。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急救措施,以恢复心脏功能和维持呼吸。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一般步骤:1.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还有呼吸。
2.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立即叫救护车,并进行心肺复苏。
3.先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按压的深度应达到至少5厘米。
4.进行人工呼吸,每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5.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二、止血措施止血是指在出血紧急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停止或控制出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血措施:1.直接按压: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持续施压直至出血停止。
2.提高患肢:将出血部位的患肢抬高,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3.扎带止血:使用止血带或绷带绕在出血部位上,使其远离心脏,松紧适度,以阻止血液流动。
4.包扎止血:在出血部位上用干净的绷带进行包扎,紧密而不过紧,可帮助止血。
5.使用止血剂:如止血海绵、止血粉等,可在出血部位上敷用,以促进止血。
三、烧伤处理烧伤是指由于热能、化学物质或电能等因素引起的组织损伤。
在遇到烧伤紧急情况时,应采取以下护理急救措施:1.立即将受伤者远离热源,并关闭任何可能导致继续受伤的开关。
2.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浸泡,以降低皮肤温度,并减轻疼痛。
3.尽快清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保护伤口不受感染。
4.避免破裂水泡,以免引起感染。
5.尽早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四、中风护理中风是指脑血管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在出现中风紧急情况时,应采取以下护理急救措施:1.立即叫救护车,并确保患者舒适。
保持患者平卧,头部稍微抬起,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2.注意呼吸,有需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3.注意患者的体温调节,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护理急救知识
![护理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39d02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7.png)
护理急救知识
标题:护理急救知识
引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时,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挽救生命。
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急救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步骤
1.1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1.2 打开患者的气道并检查呼吸
1.3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二、止血和包扎的方法
2.1 确定出血部位并停止出血
2.2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
2.3 保持包扎部位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包扎
三、处理烧伤和烫伤的急救方法
3.1 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
3.2 不要挤压烧伤部位,覆盖干净的纱布
3.3 小心处理烫伤水泡,避免感染
四、处理窒息和呼吸困难的紧急护理
4.1 立即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4.2 采取正确的姿势帮助患者呼吸
4.3 如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具
五、应对意外伤害和急症情况的护理
5.1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
5.2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医院
5.3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前,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急救护理
结语:护理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还能为生命的延续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
因此,我们应该定期学习和复习急救知识,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
急诊抢救一般护理常规
![急诊抢救一般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5ca9a2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5.png)
急诊抢救一般护理常规
1.迅速接诊危重病人并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准确、迅速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须复述2次再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核对,做好病情和用药记录。
3.抢救室护士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记录,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病情稳定后,指导导诊员护送病人至病房,必要时医生、护士陪同护送;根据病情携带氧气枕、呼吸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
5.做好终末处理,还原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6.做好各种登记,如120交接登记、会诊登记、抢救登记。
7.特殊情况:因交通事故、吸毒、自杀等涉及法律问题者,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遇突发事件,立即上报上级部门,遇有须经绿色通道病症,应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系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急救护理的工作范畴
![急救护理的工作范畴](https://img.taocdn.com/s3/m/0b683e1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f.png)
急救护理的工作范畴急救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急救护理的工作范畴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护理工作范畴。
1.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急救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当一个人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时,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以保证血液和氧气供应到大脑,同时保护重要器官。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部分,急救人员需要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
2. 创伤处理创伤处理是急救护理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一个人遭受外伤时,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处理以减轻疼痛和避免感染。
创伤处理包括止血、包扎、冷敷、固定等步骤,急救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3. 中毒处理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处理以减轻中毒症状和避免严重后果。
中毒处理包括排毒、洗胃、补液等步骤,急救人员需要根据中毒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4. 烧伤处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处理以减轻疼痛和避免感染。
烧伤处理包括冷却、包扎、止痛等步骤,急救人员需要根据烧伤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5. 骨折处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处理以减轻疼痛和避免二次损伤。
骨折处理包括固定、止痛等步骤,急救人员需要根据骨折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6. 窒息处理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处理以保证呼吸通畅。
窒息处理包括通气、按压等步骤,急救人员需要根据窒息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7. 中暑处理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处理以减轻中暑症状和避免严重后果。
中暑处理包括降温、补液等步骤,急救人员需要根据中暑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8. 突发性疾病处理突发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处理以减轻疼痛和避免严重后果。
突发性疾病处理包括抗过敏、止痛等步骤,急救人员需要根据疾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急救护理的工作范畴非常广泛,急救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护士急救护理重要考点
![护士急救护理重要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c0ad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c.png)
护士急救护理重要考点一、基础急救知识1.急救室设备和器材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2.基本生命支持的流程和技巧,包括CPR(心肺复苏)、急救呼吸道管理等;3.循环系统急症护理,了解心脏骤停、心脏病急症等;4.呼吸系统急症护理,了解气道堵塞、支气管哮喘等;5.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护理,了解中风、病毒性脑炎等;6.消化系统急症护理,了解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等;7.泌尿系统急症护理,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潴留等;8.骨骼系统急症护理,了解骨折、骨内血肿等。
二、伤害的急救处理1.创伤性休克的急救处理,了解创伤性休克的诱因、病理生理过程及处理措施;2.出血的急救处理,了解不同类型的出血,如动脉出血、静脉出血等;3.烧伤的急救处理,了解烧伤分类、烧伤创面处理、烧伤休克等;4.眼外伤的急救处理,了解眼外伤的常见类型及处理方法;5.溺水的急救处理,了解溺水的病理生理过程、危害及心肺复苏的技巧;6.颅脑外伤的急救处理,了解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脑挫伤等急救处理方法。
三、常见急疾病的急救处理1.心脏病的急救处理,了解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常见心脏病的紧急处理;2.中风的急救处理,了解中风的分类、病理生理特点及紧急处理方法;3.哮喘的急救处理,了解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急救处理原则;4.高血压危象的急救处理,了解高血压危象的诊断与处理;5.心律失常的急救处理,了解室颤、室速等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6.糖尿病急症的急救处理,了解高血糖、低血糖在不同患者中的表现和处理方法;7.哮喘等其他呼吸系统急症的处理方法。
四、特殊人群的急救处理1.老年人急症处理,了解老年人常见急性疾病的特点及处理方法;2.儿童急症处理,了解儿童急性肠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3.孕妇急症处理,了解孕妇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等急症的处理方法;4.残疾人急救处理,了解不同类型残疾人的急救处理方法。
总之,护士急救护理重要考点包括基础急救知识、伤害的急救处理、常见急疾病的急救处理以及特殊人群的急救处理。
急诊常见疾病急救护理要点
![急诊常见疾病急救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ef71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0.png)
急诊常见疾病急救护理要点
1.心脏骤停抢救: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使用按压与人工呼吸相结合的CPR手法,并确
保每分钟至少进行100次胸外按压。
-在等待急救团队到达之前,尽量找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按
照指示进行操作。
2.呼吸道梗阻:
-急救措施包括背部拍击和胸部压迫,以促使异物排出呼吸道。
-如果背部拍击和胸部压迫无效,可以考虑进行腹部推压或者胸腔穿刺。
3.中风抢救:
-快速识别中风症状,如一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面部歪斜等。
-尽快就近就医,确诊中风类型,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急救治疗。
-对于出血性中风,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使用大脑血管扩张药物
或手术治疗。
4.脑外伤:
-在抬送患者前,要确保患者颈椎不受到进一步的损伤。
-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尽量减少患者的活动,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快速识别症状,如频繁排尿、口渴、乏力等。
-在等待急救团队到达之前,应尽量让患者休息,并给予充足的水分。
-不要给予患者任何口服药物,以免加重症状。
以上是几种急诊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护士在急诊科工作中需要熟悉
这些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相应的急
救措施。
此外,护士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
沟通,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护理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 (四)高危因素的控制 • 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减少心脏病方式的危险。 良好生活方式的内涵就是控制或减少心血管 病的高危因素,即控制高血压和体重,戒烟, 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血中胆 固醇和甘油三酯量等。
12
• • • • •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 (一)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蓄; 2.大动脉搏动消失,测不出血压; 3.呼吸呈叹息样或断断续续,常发生在心脏 骤停后的30秒内。随后即呼吸停止; • 4.心音消失; • 5.瞳孔散大; • 6.皮肤灰白,发绀。
医院急诊室
危重病监护 病房
3
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
•
•
•
•
•
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很多,可发生在任何环境下的突 然事件中,另一部分原因是病人的病情突然恶化。甚至可 能发生在医疗单位检查和治疗中 1、突然的意外事件:如触电、溺水、自缢、严重创伤、 烧伤。 2、急性中毒:常见的有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一 氧化碳、 有机磷农药、药物和部分金属中毒等。 3、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严重 的心律 失常、各种心肌疾病等。 4、严重代谢紊乱:如酸中毒、高血钾症、低血钾 症、脱 水等。 5、严重感染和休克:如败血症、过敏性休克、出血性休 克等。
16
• (四)心脏骤停的诊断依据 • 病人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是心 脏骤停的主要依据。专业急救人员可触诊 颈动脉搏动来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17
• • • •
诱发心脏骤停的因素: 具体为:1 低血容量;2低氧血症;3酸中毒 4高/低血钾/低血糖或其他代谢异常;5低温 6药物过量或误服中毒;7心脏压塞;8张力 性气胸;9冠脉栓塞,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肺栓 塞;10创伤。
徒手心肺复苏术
1
• 目标 • 1挽救生命,恢复健康,解除痛苦和减少伤 残。 • 2逆转临床死亡。
2
• 概念: • 心肺脑复苏(CPCR): 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 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 功能的复苏技术,是 临床医学重要组成部 分。 • CPCR组成部分: 院前急救
CPCR的过程和成功率 反映了整个急诊医疗 体系三个组成部分
7
• (三)心肺复苏和脑复苏 • CPR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内容,是指用人 工的办法帮助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尽快建立 呼吸与循环,从而保证心.脑心脑脏器的血 氧供应为进一步挽救病人的生命打下基础。 • 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 (一)不可改变的高危因素 • 1遗传 兄弟姐妹或父母中有冠心病史者, 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大。
9
• 2吸烟 是主要的,独立的高危因素,吸烟者 发生心脏猝死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增加2~4 倍,如停止吸烟其危险性也将减少。 • 3高胆固醇血症 过多的胆固醇沉积在动脉管 壁,使血流通道狭窄导致心脏病突发或脑猝 中。 • 4缺少活动 是引起心脏病突发的较为重要的 危险因素。
10
• (三)诱发因素 • 1糖尿病 常发生于中年人群尤其是肥胖者 中。 • 2肥胖 使心脏负担增加,还在高血压.高胆 固醇血症及糖尿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3压力过大 长期.过度的压力可导致许多健 康问题发生。
13
心脏骤停的临床现及判断
• (二)心搏骤停的判断 • 心搏骤停时,出现较早而且最可靠的临床 征象是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成人 通常是检查颈动脉搏动,亦可触摸股动脉 ,儿童可检查肱动脉搏动。
14
• (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 1.室颤 是成人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电图节 律表现,约占85%~90%.
4
• 心脏骤停时,人体各脏器耐受缺血缺氧的 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大脑组织约4~6分钟, 延髓20~25分钟,心脏和肾小管细胞约30分 钟。如果血氧灌注停止的时间超过上述时 限可对生命脏器(尤其脑.心.肾)造成不可 逆的损害。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复 苏必须争分夺秒。心肺脑复苏的内容包括 • (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延续生 命支持三部分)。
8
• 2性别 女性在绝经期前发生冠心状动脉粥 样硬化的可能低于男性,但绝经期后的发病 的可能显著增加,其临床过程比男性更严重。 • 3年龄 冠心病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但仍有近1/4的死亡发生在65岁以下的人群。 • (二)可改变的高危因素 • 1高血压 是心血管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危险 因素,血压升高还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 发生密切相关。
18
“生产链”
• 成人生产链:是指对突然发生心搏骤停的 成年患者通过遵循一系列规律有序的步骤 所采取的规范有效的救护措施,将这些抢 救序列以环链形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 个挽救生命的“生命链”。生命链包括以 下5个环节: • (1):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 系统;(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 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 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理
6
• 心律失常所致猝死中由室颤引起最多见, 其他还有室性心动过速.缓慢性心律失常以 及心室停顿或心脏骤停等。致命性心律失 常所致的心脏猝死都在瞬间发生,或在起 病后一小时发生。因此,心脏骤停时SCD 最常见的形式和原因。 • (二)心脏骤停 • 任何病人因心脏病或者非心脏病的其他原 因,在未能预计的时刻,心脏突然停止排 血称之为心脏骤停。
5
• 一.心肺脑复苏的相关概念
• (一)心脏性猝死 •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在瞬间发生或在 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病人可或没有已知存 在的心脏疾病,但死亡的发生或其发生的具体时 间必须是不可预知的。SCD的病因包括冠心病.急 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脏破裂.心脏压塞.主动脉瘤或 主动脉夹层瘤破裂.先天性心脏病异常(主要为传 导系统的异常).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变等, 但以冠心病为首位病因。
• 2.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当持续性室性心动 过速无法维持有效灌注,即不能产生脉搏 时,称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该症状也是 一种致命性的节律,其严重性等同于室颤。
15
• 3.心室停顿 常为死亡前兆而非可治疗的 节律。是各种疾病终末期的表现
• 4.无脉性电活动 心电图可有除室颤、室性 心动过速和停博外的各种表现(如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速、伴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 阻滞等)但无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