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何处寻.doc
美从何处寻(赛)
理 式 (Idea) 是柏拉图美学的核心:
“美 是 理 式”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 序》中转述的面包的笑话,对 我们理解“理式”很有帮助。
冷? 热?
黄? 白?
方? 圆? 长?
面 包
三 松 堂 庭 院
美的理式的永恒性、绝对性和单一性:
“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的。它不是在此点美,在另一点丑;在此时美,在另一 时不美。在此一方面美,在另一方面丑;它也不是随人 而异,对某些人美,对另一些人就丑。还不仅如此,这 种美并不表现于某一个面孔,某一双手,或是身体的某 一其他部分;它也不是存在于某一篇文章,某一种学问, 或是任何某一个别物体,例如动物、大地、或天空之类; 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 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 成其为美。”——柏拉图,《会饮篇》
宗白华:
“从绘画和雕塑的关系而论,中西就有不同。希腊
的绘画,立体感强,注重凸出形体,讲究明暗,好 像把雕塑搬到画上去。而中国则是绘画意匠占主要 地位,以纹线为主,雕塑却有了画意。希腊画似雕 塑,中国雕塑似画。” “西洋人物画脱胎于希腊的雕刻,以全身肢体之立 体的描摹为主要。中国人物则一方重眸子的传神, 另一方则在衣褶的飘洒流动中,以各种纹线的描法 表现各种性格与生命姿态。”
“理式说”很抽象,但它对于人生 有一种引领的作用,这种引领是精神性 的引领。 “理式”是终极性的关怀,彼岸性 的理想,超越具体、超越现实。我们今 天的人,太现实,太物质,太功利,太 没有超越冲动、超越需求、超越意识, 因此与精神性的东西越来越远,心灵太 粗糙。
水资源危机
贫困
在高度自动化的环境中,流水线作业窒 息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人类对美的理解,大概起自对美的困惑。
美是什么,美从何处寻?这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又难辨的话题。
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似乎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美,感受到美。
美具有生活的质感,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有一杆衡量美深浅的标尺。
我自以为不懂美学,曾在老师的推荐下,多次到图书馆的美学书架上寻觅,试图了解这一哲学与道德或宗教的结合体,但每每都被那些艰涩的理论所击退。
但是,宗白华先生所著的《美学散步》笔随心走,从感性意义上出发,能让我们接触到美的力量,显然要比一般的美学概论书籍要生动易懂许多。
全书五百多页,巨厚无比,仅是读了第一部分“美从何处寻”便觉得收获颇多。
这里,仅以这个话题谈谈我的读后感。
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
”美之难,不难于本身的存在,而在于探索发现之难。
的确,连什么是美都众说纷纭,要从哪里发现美呢?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发现美的踪迹。
要想达到深入的美感,发现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我们的感情是要经历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
我们要把整个思想和情绪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和深入地反映到心理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引自第27页、第3段)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解释:“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所谓主观心理上的准备,就是说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而这样的眼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在美的熏陶下才能形成。
倘使你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里,有着“一朵微小的花唤起的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深思”(华兹沃斯),那么你所到之处必然都是美的踪迹。
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遇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处其中时,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别人无法领略的甚至是苦涩的美,如果把这些东西形象地表现出来,传达给别人,这便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亦即是说,寻找美是一个将自己“形象化”的过程。
这样的形象化,可以是“舞蹈”,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甚至是芸芸众生众物。
美学十五讲_第一讲_美从何处寻共50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美学十五讲_第一讲_美从何处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阅读附答案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阅读附答案《美从何处寻》宗白华①苏东坡论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也。
②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
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
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
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诗人也正是从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
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
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
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
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
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③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
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④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
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⑤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
”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
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像里追寻旧影了。
美从何处寻? ----读宗白华艺术、小诗有感
美从何处寻? ----读宗白华艺术、小诗有感美从何处寻?—读宗白华《艺术》、《小诗》有感班级姓名学号《小诗》是宗白华先生《流云》诗集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而《艺术》这首诗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艺术是美学的最典型的形态。
这两首诗所彰显的“新诗人人格”对于新诗发展的客观意义十分真淳而颇具新意。
小诗体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是即兴式的短诗。
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达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理想。
这不仅是是人对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探索的努力更是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感受的努力。
在众多小诗体的创作中作为郭沫若的导师宗白华先生的《小诗》为典型代表。
首先从事的语言上来看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和流动性。
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棵会开花的树树上的花是生命之花是生命的象征。
作者成功的将中国的文字与西方的语言相结合生命的树上调了一枝花以示生命的终结如同花朵的凋零一般。
然而这朵花就谢落在诗人的怀里诗人便轻轻地把它压在心上那凋落的花朵与心中的音乐相接触化作了小诗一朵。
整首小诗就像是一组镜头的完美组接动作连贯而衔接自然。
成功的将物与我相结合给人以恬淡而安静的感受。
其中比喻新奇作者将生命比作大树即言生命之生机会在岁月中接受无数风霜的洗礼才能开花结果。
而生命的结束则好似花儿的凋零。
花朵无疑是美好的象征生命也是最美好的东西将两者相同的东西连接在一起。
花朵谢落在诗人的怀里是否指诗人曾经经历过一个生命的终结呢?不然何言“谢落在我怀里”?但诗人并未嚎啕大哭而是轻轻地把它压在心上烙在记忆里。
这样才是最好的纪念吧!那音乐便是诗人对这个已失去生命的怀念和热爱吧!当生命逝去这产生的细微的矛盾引起了是人的思考是该顺其自然的惋惜还是诗意的去接受这份音乐般的生命的洗礼便化作了小诗一朵深入作者的内心的细微感受变大出来。
其次从诗歌的意象上来看树花等意象新奇而巧妙。
树和花都是一种生命的象征它们同人一样要经历风吹雨打和时间的洗礼在重重考验之下真正修成正果的必然是顽强而积极的一类。
第一讲-美从何处寻
唐朝人为什么崇尚丰满的美人型呢?唐 朝是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政治相对稳 定,经济繁荣,壁画和雕塑以生活安定 殷实的统治阶级人物为标本,自然是体 肥脸胖。
炳 灵 寺 石 窟 . 北 魏 龙门卢舍那大佛(唐)
回提纲
•柏拉图深爱自 己的老师苏格 拉底,苏格拉 底被雅典法庭 以莫须有的罪 名处死后,柏 拉图离开了雅 典这块使他伤 透心的地方。
苏格拉底之死
法国
雅克· 大卫
回提纲
柏拉图回到雅典,创办了 哲学学校,这就是著名的 阿卡德米学园(也称柏拉 图学园)。门口写着“不 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阿卡德米学园遗址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美学观 点 1. 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
2. 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不能不及,也不能过。
回提纲
“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 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论它的 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 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 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 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 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 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 文学艺术思想集中在 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 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 他的《诗学》中。 看不出它的整一性。“ --亚里士多德《诗学》
三、柏拉图
柏拉图 (Plato)(427
B.C.—347 B.C.)
雅典卫城
Acropolis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 柏拉图生于雅典,其 父母均出自名门望族。
回提纲
柏拉图的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 “柏拉图”在希腊语中是“宽 阔”的意思,柏拉图的胸肩宽 阔,也说他的额头宽阔,于是 他的原名被“柏拉图”所替代。
美从何处寻
4.美是内摹仿——谷鲁斯
谷鲁斯(1861—1946),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和美学家。 论断1:游戏和摹仿是人的本能。 论断2:一般知觉的摹仿大半外现于筋肉动作, 审美的摹仿大半内在而不外现,只是一种“内 摹仿”。 举例:看跑马
5.美是移情——立普斯
立普斯(1851—1914),德国心理学家、美学
3.美在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
论据: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 的关系上面(美在关系)。譬如一株梅花, 它本身只是美的条件,还要加上观赏者的 情趣,这样使它成为一个梅花的形象,才 成为美。
美或不美的条件
其本身是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或审
美属性; 主体是否具备欣赏美的心境和素养; 主客体之间是否具备相适应的关系。
三、我国学界对“美的本质” 的探索
美存在于哪里?
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维度: 美存在于哪里? 换个说法: 美是在物呢? 还是在心? 再换个说法: 美是主观的? 还是客观的?
1.客观说——蔡仪
论断1: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 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就有了美。 论断2: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在于事物本身, 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 结论:“美在典型”: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 西,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一般的东西;美的 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审美体系构成要素
审美主体(人)
现 实 条 件
+ 审美场
=
审美客体
审美动机
审 美
朱光潜引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4.实践说——李泽厚
在实践(人类劳动)中,人创造了产品, 在对象中凝聚了人的才能、智慧、勇气、思想、 感情等本质力量,使自我在对象中得到确证。 这时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这就是美。 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 中对象化的产物。
美从何处寻_人生故事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
唐代的庞蕴居士对禅有精深的理解,他是药山惟俨大师的弟子。
一次他下山,告别药山,药山命门下10多个禅客送他。
庞居士和众人边说边笑,走出大殿,但见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天地正在一片混茫之中。
众人都很欢喜。
庞居士指着空中的雪片,不由得发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
有一个禅客问道:“那落在什么地方?”庞居士马上打了他一掌。
庞居士的意思是,好雪片片,在眼前飘落,你就尽情欣赏天地间的这一片满洒风光。
“好雪片片”,不是对雪作评价。
如果作评价,就是将雪作为对象。
禅宗强调的是融入世界中,不对世界作评价,好雪片片就呈现在你眼前。
“不落别处”,庞居士的意思不是说,这个地方下了雪,其他地方没有下。
他不以“处”来看雪,“处”是空间;也不以“时”来看雪,
如黄昏下雪、上午没下之类。
以时空看雪,就没有雪本身,那就是意念中的雪,那是在解说一个下雪的事实。
禅宗认为,我们无法解说世界,只能感受世界。
大雪飘飘,不落别处,强调的是心灵的感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处处都有美,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
我们抱着理性的头脑、知识的眼光,热衷于去解说世界,就无法发现世界的美。
因为我们站在世界的对岸,一道知识的河流正将我们和世界隔开。
我们得到的世界,只能是一些知识的残片,而不是世界本身。
人们常常对眼前的“好雪片片”视而不见,纠缠在利益、欲望和理性的计较中,生活的美意被遮蔽了。
不是世界没有美,而是人们常常没有看美的眼睛。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美”是好看、漂亮的意思,自古及今都是如此。
在甲骨文中,“美”的字形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鲁迅先生也曾经把“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也是此意。
但是,“美”又不同于一般的“漂亮”之意。
“美”字出现的时候,往往用来形容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时候。
在美学领域有更广义的对美的解释,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说什么是美,以及我所理解的美。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高中历史书的第一课就从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讲起,长篇累牍地讲述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变迁。
得出的结论异常简单:器物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质地坚硬、易采集,溢美之词基本全献给了铁器,青铜器被戴上一顶叫“历史局限性”的大帽,中看不中用,简单配两张图上去,至于青铜器上画了什么就别指望老师给你讲了。
这样的课堂应该很少会有人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那么让我们转向另一堂课,同样的内容,在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却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美的历程》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从远古时代到明清近代的各种美的展示。
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的狞厉的美,先秦理论精神的儒道互补,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佛陀世容的壁画、雕塑,盛唐下的青春、音乐性的美,中唐的韵外之致,以及宋元的山水意境和明清的文艺思潮,都被作者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一一道来,阅读这部书,也就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的美的享受。
读完“饕餮青铜”这一章节,我忽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去品味和把玩。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远不能代表历史的全貌,艺术的发展脉络同样也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由于后者体现了更多人民的审美意志而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中国人读历史喜欢钻研帝王之术、能臣之道,总希望从书堆中找些能为现世所用的经验教训,而“美”的历史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作者:宗白华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3年第5期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
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
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这好像是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
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
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你就会象一面镜子,象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
人们会感谢你的。
那么,你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了吗?我说,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
只有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甚至于在你的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
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
除此以外,恐怕不容易吧!你的心可以发现美的对象(人生的,社会的,自然的),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
你能训练你的眼睛深一层地去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
希腊伟大的艺术不因中古时代而减少它的光辉。
)宋朝某尼虽然似乎悟道,然而她的觉悟不够深,不够高,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已经盎然有春意,假使梅花枝上已经春满十分了。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最近,一首名为《美从何处寻》的诗歌引起了众多读者和文学家
的广泛关注。
这首诗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用简洁而明快的语
言描绘出当时生活和心境的种种变化。
由于诗人一生的潜心研究,这
首诗歌逐渐成为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而诗中也提出了“美从何处寻”的重要话题。
这首诗歌出自白华之手,他把“美”这一抽象概念写得栩栩如生,令人犹如置身其中。
他在诗中提出,“美”从何处寻,只有真正走进
社会,观察、体验其中的苦与乐,才能发现其中所蕴藏的真美。
比如,在诗中,诗人描写了一位乞丐,他每天徘徊在街头,艰难的生活下仍
不放弃希望,这种不屈的精神就是一种美。
诗人也提到了一位小学生,他在学校里,把有限的能力用在努力学习,也是一种美。
因此,在面对“美从何处寻”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妨从他人身上
寻找答案。
比如,我们可以从艰苦奋斗的人,耕耘自己的事业的人,
求学努力的学子,甚至友善社会的志愿者等等人中去感受美的气息,
去发现美的真谛。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自然的景物,比如清新的湖光
山色,明亮的月光海浪中度过一些宁静而又充满美感的时光,也可以
帮助我们找到美的归属。
总之,《美从何处寻》这首诗歌,对于了解美的内涵有着独特的
见解,它告诉我们,想要看到真正的美,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走出去,去感受这个世界,去感受真正的社会现实,去发现其中所蕴藏的真正美。
只有真正感受这个世界,才能找到美的归属。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是一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篇,是宗白华发展新诗的重要作品。
诗歌描写了一个青年人探索美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美的内涵,真正完成了一个新诗发展的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美从何处寻》是宗白华发展新诗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标志着宗白华在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宗白华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构建出一个充满张力和节奏感的语言空间,重新定义了新诗的格式,发挥出细节描写的作用。
诗歌中的语言简洁而恰当,想象丰富,视角独特,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空间意象。
诗歌描写了一个青年人探索美的过程,展现了宗白华新诗发展的理论思想。
诗歌以青年人为主角,联系当代实际,表达了对新时期美的追求。
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以及面对自身的社会背景、政治和文化,充满信心和改变的决心。
从一个青年人探索美的过程中,宗白华发掘出新诗在技术上的跨越。
宗白华的诗歌中有关美的内涵也体现出作家的独特的眼光,和他正在发展的新诗原则。
宗白华深刻地揭示了美的内涵,表达了一种新的观点,即:“美是从自身洞察中发现的,而不是从外界观察中捕获的。
”他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新诗观:探索美的过程不仅需要对外界的客观观察,更需要有一种内在的洞察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力和情感体验。
宗白华认为,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新诗只有通过个体的观察和感受,才能展现真正的艺术美。
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不仅是一首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篇,更重要的是,它更生动地表现了宗白华发展新诗的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从诗歌的技术结构上看,宗白华突破传统诗歌的格式,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构建出充满张力和节奏感的语言空间。
宗白华以一个青年人追求美的过程为例,提出了美的内涵,即“美是从自身洞察中发现的,而不是从外界观察中捕获的”,真正完成了新诗发展的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是宗白华发展新诗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标志着宗白华在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这首诗真正深刻地揭示了美的内涵,表达了一种新的观点,以及新诗在技术上的跨越。
美从何处寻
美是什么?什么是美?我想不但只我们有这样的疑问,即便是美学家们也是长挂心头,而不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答案的,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
但是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却颇有趣味,显得与众不同,它不直接跳入那个圈内纠缠不清,而是反其道而行,直接去寻找美,美从何处寻?首先,宗白华引用宋朝某尼悟道诗:“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里某尼看似悟道,其实不然,正因为她悟识的境界还不够深、不够高,她虽然看见了梅花枝头上已经春色十分了,但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也已经是春意盎然了。
其实某尼是心被自己人为地限制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宗白华是借此来说明“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
”而真正可行之法便是“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确实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
”进而发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
亦即是说,寻找美是一个将自己“形象化”的过程。
这样的形象化,可以是“舞蹈”,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甚至是芸芸众生众物。
所谓的相由心生,美亦由心生,也是同理可证,同理可解的。
然而,虽然说万物皆由心起,但人之初时,不曾见过任何世间景色,亦对美没有太深刻的理解,自然而然也不能够很好地领悟美。
所以说,心也会限制人的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更广阔的世界。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得到“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对我们丰富多彩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有色的客观真实世界要有真实体验。
其次,宗白华认为“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见这样深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即所谓的“移情”,“移情”简单而具体地说,其实是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对象化到事物上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各人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兴趣态度等等的不同,由于这些方面的迥异,人们往往不能把最真实的最本质的美给反映和表达出来,从而有失偏颇,比如说:“矿石商人仅仅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性质;木材商人仅仅看到的是松树的实用价值及经济利益,而看不到松树昂然高举、不屈不饶的气概”。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文/赵纯一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其主要的美学论文都收集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
本文从注重自然事物形态美的自然美角度,对《美学散步》中《美从何处寻?》一文进行分析,用自然美视角看待宗白华美学思想。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简单分析《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散步”寻美方式,并从自然美的本质角度出发,分析宗白华美学观点中对于内容与形式观点的阐述。
最后从自然美的相对静止的特性上分析宗白华对于寻美方法论的阐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宗白华美学研究以在总体评价中拈出同情作为宗白华美学精神的基点。
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美学、社会美学、中西美学观点对比、宗白华美学观点缘起等角度。
从自然美学角度展开的研究至今仍有一定空白尚未发现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从自然美学角度对宗白华的部分美学观点展开研究,旨在寻找宗白华美学观点中与自然美学方法论的契合点,为宗白华美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也对宗白华“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自然美学的观点认为,美是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通过客观事物的形式的改变体现的。
人们单纯收到形式赋予的感官刺激带来的快感就是自然美。
不同于社会美侧重于对事物“内容”,即事物内在的意蕴的探索,自然美主张的是形式带来的直白的美的感受,内容美则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上。
内容美是事物的社会性,而形式美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一、《美从何处寻?》中“散步”的寻美方式《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
《美从何处寻?》作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第二篇论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观点,主张用“散步”式的审美方法论来指导日常的寻美活动。
何谓“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宗白华先生在《小言》中进行了解答:“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桃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美从何处寻读后感
美从何处寻读后感《美从何处寻》是一部富有哲思与情感的电影,通过讲述一个追求美的男人的故事,引发了观众对于美的探讨与思考。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场娱乐,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启发。
在观影之后,我对于美的定义和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对于美的扭曲与浮华。
以下是我对于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电影中的主人公一路追寻美的故事让我深感震撼。
在当今社会,美被人们视为一种追求和向往,而这种追求与向往却不断被商业化和虚荣蒙蔽。
主人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美,却最终发现真正的美不是外在的华丽和华美,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这种颠覆传统美感的思考让我深感启发,也让我反思自己对美的定义和追求是否被社会的审美眼光所左右。
美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外表,更应该是一种内心的沉淀和素养。
其次,电影中的那段爱情故事也让我感受颇深。
主人公与女主角之间那种默契与懂得让我深感动容。
在现代社会,爱情往往被过度浪漫化和浪漫化,人们常常对于爱情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
而电影中的这段爱情却是那么真实和朴实,让人感受到了爱情最本真的力量。
这种对于爱情的理解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态度和看法。
爱情不应该是虚幻和虚浮的,而应该是真实和扎实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爱情的真谛。
最后,电影中的那种对生活的态度也让我深感触动。
主人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但最终却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一帆风顺的,而是有着种种挫折与苦难。
但正是这些挫折与苦难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和平凡。
这种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让我深感启发,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生活的真谛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和外在的华美,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只有真正理解了生活的真谛,才能活得更加从容和自在。
总的来说,电影《美从何处寻》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思考和启发。
通过主人公的追求和经历,我对美、爱情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电影并不是一场空洞的娱乐,而是一场深入心灵的启发和震撼。
第二讲 美从何处寻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
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 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 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 2、李泽厚:“美就是包含着社会发展本
质、规律和理想而有具体可感形态的现 实生活现象,简言之,美是蕴藏着真正 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形象(包 括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美是真理的 形象。” ♦ 这一定义强调了美的客观性、社会性和 形象性。
四、美是可以定义的吗?
1、 中西美学史上一直存在反 对给美下定义的声音。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
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 章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 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 子·知北游》(或马)和狮子也有手,或者
第二讲 美从何处寻
一、美本质的提出:柏拉图《大希庇阿斯 篇》 A、美是难的 B、美本质与美的东西之区别
二、西方美学家论美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在数的和谐 这里的和谐被理解为符合比例、对称、 均衡及黄金分割等含义。
2、亚里士多德:美在适当 “适当”被理解为事物体积、长度等比 例恰当。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 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诗学》
♦
克里斯托夫妇《包裹德国国会大厦》1995
3、美的本质是不能回避的!
♦ A、美的问题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
价值问题,是人性高贵的体现。 ♦ B、人类是在对人生真理和自身精神世界 的不懈追求中走向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 的。
4、美是与人生密切相关的开放 课题
♦ 美与体现于审美人生观中: ♦ A、人生意识 ♦ B、人生的反思与反悔 ♦ C、人生价值
♦ “美是生活”的含义(P60)
第一讲 美从何处寻
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论述有什么特点?答:第一,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
强调秩序是亚里士多德一贯的美学思想,他通过事物自身的秩序,对称和确定性来说明美的原因。
他指出,自然是一切秩序的原因,秩序和确定性存在于自然、天体、人和社会中。
第二,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
任何事物,不管人造物还是自然物,其形成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形成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四因可以最完满地体现在事物中,从而创造出美和合目的性的有机整体。
如果它们在事物中的体现缺少某种尺度,过分或不及,那么,整体就受到损害,从而失去美、艺术性、效用和合目的性。
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什么是畅神?它与比德有什么不同?答: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
正是“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畅神”与“比德”不同,它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
与“比德”相比,“畅神”又前进了一步。
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
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
“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论语》中写到:“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
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
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
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米洛的维纳斯》是怎样符合黄金分割理论的?答:人体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越来越符合目的性,即适用于某些功能;另一个是越来越美。
美学史表明,人们早就发现人体和宇宙一样,是按照美的规律构成的。
黄金分割指这样的比例:把一条线分成两段,长的一段和整条线之比等于短的一段和长的一段之比。
就维纳斯雕像的整个身高而言,从肚脐眼道脚底是下段,从肚脐眼到头顶是上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从何处寻
今天,怀揣着“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的苦恼,重读了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
文章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宗先生引证的两首诗和他对这两首诗的阐释。
一是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载的某尼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
二是女子郭六芳写的《舟还长沙》诗:
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宗先生认为,诗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诗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诗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所以,不要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心的圈子里,不要只在自己的心里去寻找美的踪迹,而是要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
但是,“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当我们寻春归来,面对梅花笑了笑,信手把它拈在手里,然后嗅了嗅,只有这时,我们才发现美已经存在于梅花的枝头。
为什么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宗先生说,这是“移情”的结果。
何谓移情?移情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
比如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
帘子造成了距离,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增强了它的光辉闪烁,呈显出生命的华美,就像女子郭六芳《舟还长沙》诗中描写的那样,自已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
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隔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记》:“今夜严叔向,置酒破山僧舍。
起步庭中,幽华可爱。
旦视之,酱盎纷然,瓦石布地而已。
”同样的景物,夜观与昼观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皆因光照这一媒介不同。
我这几天的思想状态不好,想写诗而一点也找不到诗的感觉,心情郁闷,也很失望。
怎么办呢?只有按照宗先生开的处方,暂时来个“移我情”,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去。
希望几天以后,在我的眼前能出现“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的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