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件通常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JB/ZQ4000.3-86)1.焊接结构件的长度尺寸公差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适用于焊接件和焊接足见的长度尺寸,焊接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焊接件结构件的尺寸公差于形位公差等级选用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2.标注和未标注角度的偏差见1-246a角度偏差.Plb,角度偏差的公差尺寸以短边为基准边,其长度从图样标明的基准点算起3.喷丸处理的焊接件,为了防止钢丸钻入焊缝,必须焊接内焊缝,并尽量避免内市和内腔,如果结构上必须有内市和内腔,则必须进行酸洗,以便达到表面除锈质量登记Be(见JB/ZQ4000.10-86附录A),对此图样需作标注4.由平炉钢制造的低碳钢结构件,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焊接,但为了避免焊接过程产生裂纹及脆性断裂,厚度较大的焊接件,焊削必须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预热和缓冷,板厚超过30mm的重要焊接结构,焊后应立即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采用550-600℃回火,或200℃局部低温回火。

5.普通低合金结构制造的焊接件,必须按照焊接零件的碳当量和合金元素含量、零件的厚度、钢结构件的用途和要求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见表1在气温较低、焊接件厚度较大的情况下焊接的普通低合金结构,应按表2的规定预热。

6.有密封内腔的焊接件,在热处理之前,应在中间隔板上适当的位置加工Φ10mm孔,使其空腔与外界相通,需在外壁上钻孔的,在热处理后要重新堵上。

7.焊缝射线探伤应符合GB3323-82的规定,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的焊接,应在图样或订伙技术要求中注明,焊缝的力学性能试验种类、试样尺寸按GB2649-81-GB2656-81的规定,试样板焊后与工件经过相同的热处理,并事先经过外观无损探伤检查。

8.焊件要进行密封性检验和耐压试验时,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对耐压试验有要求时,应在图样或订货要求注明试验压力和试压时间。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1.目的为统一普通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2.范围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检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含规范和图纸)、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在技术文件编制、加工制作、性能试验、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等环节须执行本规范的要求。

3.一般要求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3.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2.3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2.4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矫正可下料前校正,也可下料后校正),使之达到要求。

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留有明显的损伤。

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3.3.1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3.2.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2 mm3.2.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mm表4图1 L—边棱长度;t—直线度3.2.2.4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2)。

图23.2.2.5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3.2.2.6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角和弯角,(≥5mm钢板)应符合表6规定。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焊接是一种重要的工艺,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焊接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们需要遵循一些通用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介绍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包括焊接材料、焊接过程、焊缝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一、焊接材料在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求和建议:1. 焊丝:焊丝应选择与被焊接材料相匹配的合金材料,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融合性。

2. 气体保护剂:对于气体保护焊接,需使用合适的保护剂,如氩气,以确保焊接过程中没有氧气和杂质的污染。

3. 焊剂:焊剂有助于去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和杂质,并提供更好的焊接效果。

应选择无毒、无害的焊剂,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

二、焊接过程1. 清洁焊接表面:在焊接之前,必须仔细清洁焊接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和杂质,以确保良好的焊接连接。

2. 控制焊接温度:焊接时需要控制焊接温度,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焊接件损伤或变形,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焊接质量。

3. 控制焊接时间:焊接时间应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类型来确定,以确保焊接均匀和牢固。

三、焊缝设计焊缝设计是确保焊接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焊缝设计要求:1. 焊缝尺寸:焊缝尺寸应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要求的强度来确定,以确保焊接连接的牢固性。

2. 焊缝形状:焊缝形状应考虑焊接件所需的力学要求,并使焊接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拉强度。

3. 焊缝间距:焊缝间距应根据焊接件的尺寸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焊接连接的均匀性和牢固性。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焊接件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1. 非破坏性检测:通过使用超声波、射线或磁粉等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检测焊接件是否存在缺陷或裂纹。

2. 拉力测试:通过对焊接件进行拉力测试,来评估焊接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3. 视觉检查:通过目视检查焊接件的外观和表面质量,来评估焊接连接的质量。

综上所述,焊接件的通用技术要求涉及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过程的控制、焊缝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1.目的为统一普通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2.范围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检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含规范和图纸)、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在技术文件编制、加工制作、性能试验、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等环节须执行本规范的要求。

3.一般要求3.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3.2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3.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2.3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2.4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矫正可下料前校正,也可下料后校正),使之达到要求。

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留有明显的损伤。

3.3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3.3.1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3.2.2零件形位公差3.2.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2 mm3.2.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mm3.2.2.3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不得大于表5规定。

图1 L—边棱长度;t—直线度3.2.2.4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2)。

t≤Δ图23.2.2.5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3.2.2.6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角和弯角,(≥5mm钢板)应符合表6规定。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一、一般要求1.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设计图样、工艺文件的规定。

1.2用于制造焊接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工厂材料代用制度代用。

1.3用于制造焊接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保炉气体等)进厂时,须经技术检验部门根据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及订货要求,按照工厂“原材料入厂验收规则”验收后,才准入库。

1.4对无牌号、无合格证明书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定其牌号及规格方可使用。

1.5严禁使用牌号不明及未经检验部门验收的各种材料。

1.6焊接材料的使用及管理按JB/T3223-2007的规定。

1.7火焰切割件的质量要符合JB/T5000.2-2007的规定。

1.8焊接件涂装前要进行表面除锈处理,质量等级见JB/T5000.12-2007的规定。

二、钢材的初步矫正2.1各种钢材在划线前,其公差不符合以下两条(2.2和2.3)规定者,均须娇正以达到要求的公差。

2.2钢板局部的平面度,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2.3型钢在划线前各种变形超过表2规定时须矫正后才可划线,且局部波状及平面度在每米长度内不超过2mm。

三、钢材的成型弯曲3.1钢材的卷圆弯曲,当弯曲半径(内半径)大于下列数值时,可冷弯。

a.钢板:对于低合金钢R≥25δ;对于低碳钢R≥20δ。

其中:R——弯曲半径;δ——钢板厚度。

b.工字钢:R≥25H或R≥25B(随弯曲方向而定)。

其中:H——工字钢高;B——工字钢腿宽。

c.槽钢:R≥45B或R≥25H(随弯曲方向而定)。

其中:H——槽钢高;B——槽钢腿宽。

d.角钢:R≥45B。

其中:B——角钢腿宽(对不等边角钢随弯曲方向而定)。

3.2钢材的卷圆弯曲,当弯曲半径(内半径)小于以上(3.1)规定的数值时,需根据具体工艺进行热弯或弯后热处理。

如热弯,钢材应加热到900~1100℃。

弯曲完成时,温度不得低于700℃。

焊接件通用技术标准

焊接件通用技术标准

目录
1、钢材和焊接材料的一般要求
2、钢材的初步矫正
3、钢材下料要求和焊接件的加工余量
4、钢材的成型弯曲
5、装配的点焊
6、焊缝
7、焊缝质量
8、焊接件变形的矫正
9、焊接件的热处理
10、焊接件的防锈处理和涂底漆
11、焊接件的未注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
12、检查与试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也适用于产品装配中的焊接。

如执行其他焊接件标准,须经技术人员签字认定。

1、钢材和焊接材料的一般要求
1.1、钢材及焊接材料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或器材检查站的复验合格证明书方可入库使用。

严禁使用排号不明、未经检查部门验收的各种钢材。

2、钢材的初步矫正
2.1型钢在划线前的各种变形如超过下列各种规定,必须经过矫正后方可划线:
2.1.1、局部波状凹凸不平及挠度、歪扭,在每米长度内不超过2mm。

2.2、钢材的初步矫正,一般在冷状态(不低于0°C)下进行,板材不允许锤击矫正,型材用平锤矫正,矫正产生的凹坑不得大于0.5mm。

2.3、对于弯曲度较大的,在冷状态下无法矫正的钢材,应加热矫正。

3.钢材下料要求和焊接件的加工余量
3.1、钢材下料应充分考虑利用数控切割和光电跟踪切割。

3.2、机械剪切一般用于厚度小于12mm的板材,剪切后,边棱与表。

焊接件的技术要求

焊接件的技术要求

焊接件技术要求:1. 本件的焊接应符合JB/T5000.3-1998<<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2. 本件加工后的尺寸及形位公差应符合JB/T5000.9-1998<<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3. 除注明者外,均采用E4303焊条进行连续焊缝焊接.4. 图中未注明的角焊缝,其高度分别为两连接件中最薄者厚度的0.8倍(单面焊)和0.4倍(双面焊).5. 焊缝需经消除残余应力处理,校平矫直后再进行机加工.6. 本件涂装前非加工表面应进行除锈处理,除锈等级达到Sa2 1/2或SP.10.7. 锐角倒钝。

1.该工装焊条材质选用J507焊条进行施焊。

2.未注焊角为∠**(根据要求自定),焊缝要求为连续焊缝,要求焊缝不能有明显的焊瘤、气孔、夹渣等缺陷。

3.该工装成型后,应打磨平整,倒角去毛刺。

4.油漆采用**(按实际情况处自定)防锈漆,油漆前应充分除锈焊接种类1、焊条电弧焊:原理——用手工操作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

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建立起来的稳定燃烧的电弧,使焊条和焊件熔化,从而获得牢固的焊接接头。

属气-渣联合保护。

主要特点——操作灵活;待焊接头装配要求低;可焊金属材料广;焊接生产率低;焊缝质量依赖性强(依赖于焊工的操作技能及现场发挥)。

应用——广泛用于造船、锅炉及压力容器、机械制造、建筑结构、化工设备等制造维修行业中。

适用于(上述行业中)各种金属材料、各种厚度、各种结构形状的焊接。

2、埋弧焊(自动焊):原理——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

利用焊丝和焊件之间燃烧的电弧产生的热量,熔化焊丝、焊剂和母材(焊件)而形成焊缝。

属渣保护。

主要特点——焊接生产率高;焊缝质量好;焊接成本低;劳动条件好;难以在空间位置施焊;对焊件装配质量要求高;不适合焊接薄板(焊接电流小于100A时,电弧稳定性不好)和短焊缝。

应用——广泛用于造船、锅炉、桥梁、起重机械及冶金机械制造业中。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JB/ZQ4000.3-86)1.焊接结构件的长度尺寸公差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适用于焊接件和焊接足见的长度尺寸,焊接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焊接件结构件的尺寸公差于形位公差等级选用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2.标注和未标注角度的偏差见1-246a角度偏差.Plb,角度偏差的公差尺寸以短边为基准边,其长度从图样标明的基准点算起3.喷丸处理的焊接件,为了防止钢丸钻入焊缝,必须焊接内焊缝,并尽量避免内市和内腔,如果结构上必须有内市和内腔,则必须进行酸洗,以便达到表面除锈质量登记Be(见JB/ZQ4000.10-86附录A),对此图样需作标注4.由平炉钢制造的低碳钢结构件,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焊接,但为了避免焊接过程产生裂纹及脆性断裂,厚度较大的焊接件,焊削必须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预热和缓冷,板厚超过30mm的重要焊接结构,焊后应立即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采用550-600℃回火,或200℃局部低温回火。

5.普通低合金结构制造的焊接件,必须按照焊接零件的碳当量和合金元素含量、零件的厚度、钢结构件的用途和要求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见表1在气温较低、焊接件厚度较大的情况下焊接的普通低合金结构,应按表2的规定预热。

6.有密封内腔的焊接件,在热处理之前,应在中间隔板上适当的位置加工Φ10mm孔,使其空腔与外界相通,需在外壁上钻孔的,在热处理后要重新堵上。

7.焊缝射线探伤应符合GB3323-82的规定,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的焊接,应在图样或订伙技术要求中注明,焊缝的力学性能试验种类、试样尺寸按GB2649-81-GB2656-81的规定,试样板焊后与工件经过相同的热处理,并事先经过外观无损探伤检查。

8.焊件要进行密封性检验和耐压试验时,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对耐压试验有要求时,应在图样或订货要求注明试验压力和试压时间。

焊接件技术要求及快速标注技巧

焊接件技术要求及快速标注技巧

焊接件技术要求及快速标注技巧浩辰CAD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保持主流软件操作模式,符合用户设计习惯,完美兼容AutoCAD,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利用浩辰CAD软件标注焊接符号,不但参数全面,而且快捷方便。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JB/ZQ400.3-86)1.焊接结构件的长度尺寸公差见1-245c 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适用于焊接零件和焊接组件的长度尺寸。

焊接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 1-245c 尺寸和形位公差数.plb,焊接结构件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等级选用见1-245b 尺寸和形位公差等级.plb2.标注和未标注角度的偏差见1-246a 角度偏差.plb,角度偏差的公称尺寸以短边为基准边,其长度从图样标明的准点算起.。

3.喷丸处理的焊接件,为了防止钢丸钻入焊缝,必须焊接内焊缝,并尽量避免内室和内腔.如果结构上必须有内室和内腔,则必须进行酸洗,以便达到表面除锈质量等级Be(见JB/ZQ4000.10-86附录A). 对此图样需作标注。

4.由平炉钢制造的低碳钢结构件,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焊接.但为了避免焊接过程产生裂纹及脆性断裂,厚度较大的焊接件,焊削必须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预热和缓冷. 板厚超过30mm的重要焊接结构,焊后应立即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采用550-600℃回火,或200℃局部低温回火。

5.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制造的焊接件,必须按照焊接零件的碳当量和合金元素含量、零件的厚度、钢结构件的用途和要求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见表1 .表1:在气温较低、焊接件厚度较大的情况下焊接的普通低合金结构,应按表2的规定预热.表2 :Φ10mm孔,使其空腔与外界相通.需在外壁上钻孔的,在热处理后要重新堵上。

7.焊缝射线探伤应符合GB3323-82的规定.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的焊接,应在图样或订货技术要求中注明.焊缝的力学性能试验种类、试样尺寸按GB2649-81-GB2656-81的规定,试样板焊后与工件经过相同的热处理,并事选经过外观无损探伤检查。

焊接件技术要求范文

焊接件技术要求范文

焊接件技术要求范文1.焊接材料选择:-首先要根据焊接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一般选择具有良好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材料。

-焊接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焊接件的设计寿命和安全系数等因素。

2.焊接方法选择:-根据焊接件的设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自动焊接、气体保护焊等。

-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可以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3.焊接工艺参数:-根据焊接件和焊接方法的特点,确定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焊接时间等。

-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可以保证焊接件的质量和性能。

4.焊接设备要求:-焊接设备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焊接设备应具备自动控制和调节功能,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焊接设备还要能够适应不同材料和焊接要求的变化。

5.焊接操作要求:-焊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

他们必须熟悉焊接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能够熟练操作焊接设备。

-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护焊接件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

6.检测和评价要求:-焊接件在焊接过程中要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

这些检测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焊缝强度、焊缺陷等。

-焊接件的检测和评价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及时纠正和整改。

7.焊接件的质量要求:-焊接件的质量要求包括焊接缺陷的控制和焊接性能的保证。

焊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焊、开裂等问题。

-合格的焊接件要经过相关的质量认证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焊接件技术要求是为保证焊接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

这些要求涉及到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方法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设备要求、焊接操作要求、检测和评价要求以及焊接件的质量要求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技术要求,可以保证焊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安全性。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一、焊接件的通用技术要求:焊接部位应平直、无毛刺、无裂纹、无气孔、无夹杂物;焊丝应选用质量好、规格明确的产品;焊接前应
对钢材进行除毛刺、打磨处理,去除表面油污和灰尘,确保焊接质量;焊接时应保证电弧稳定,控制电流大小,焊接速度均匀;焊接后应按
要求进行除渣、研磨等处理;焊接件应符合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并
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焊接工艺要求:在进行焊接前,应先对工件进行预处理,对其表
面进行去污、除锈等处理,以保证焊接质量;在选择焊接材料时,应
根据工件材料及要求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焊
接工艺控制,确保焊接质量和稳定性;焊接时应严格控制焊接温度,
避免过热和过冷引起的质量问题,保证焊接强度和耐腐蚀性;焊接完
成后,应进行磨光、去渣等处理,确保焊缝平整、无裂纹、无毛刺、
无夹杂物,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工艺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记录并进行
质量检测,确保焊接质量和稳定性。

焊接技术要求 标准

焊接技术要求 标准

焊接技术的要求和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焊接材料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焊接技术要求和标准的示例:
1. 焊接质量:焊缝应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和夹渣等应尽量避免。

2. 焊接工艺:根据所需的焊接材料和工件类型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等。

3. 材料选择: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填充材料,确保焊接后的连接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4. 检测和评估:进行焊接缺陷的无损检测,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等,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5. 焊接接头设计:合理设计焊接接头的形状和尺寸,以提高焊接强度和疲劳寿命。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焊接材料,国际、国家和行业都制定了相关的焊接标准和规范,如美国焊接协会(AWS)的标准、
欧洲焊接标准(EN标准)、中国焊接标准(GB/T标准)等。

这些标准提供了具体的焊接要求和评估方法,帮助保证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和检测。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焊接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机型农机及其它焊接件的制造和检验。

若本标准规定与图纸要求相矛盾时,应以图纸要求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制造的焊接件。

二、技术要求1、材料用于制造组焊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等) 进厂时,须经检验部门根据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验收后,才准入库。

对无牌号、无质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材,必须进行检验和鉴定。

其成份和性能符合要求时方准使用。

1.1焊接材料:1)焊条、焊丝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各类焊条必须分类、分牌号堆放,避免混乱。

搬运过程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药皮。

焊条码放不可过高2)仓库内,保持室温在0°C以上,相对湿度小于60%。

3)各类存储时,必须离地面高300mm,离墙壁300mm以上存放,以免受潮。

4)一般焊条一次出库量不能超过两天的用量,已经出库的焊条,必须要保管好。

焊条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得超过两次。

1.2原材料1.2.1各种钢材在划线前,不能有较大的变形,其形状公差不得超出下列规定:1)钢板的平面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表1 钢板平面度公差值f2)型材的直线度和垂直度公差不超过表2的规定表23)歪扭不超过表2的规定,当超过规定,本公司无法矫正时,经检验部门同意,可用于次要结构。

1.2.2下料:1.2.2.1尺寸偏差:钢材可采用机械剪切、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激光切割等下料方法,零件切割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剪板机下料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3规定: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的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4规定表3 剪板机下料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mm表4 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mm当板厚小于或等于18mm时,气割孔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5规定:当板厚>18-30时,极限偏差按表5放大0.5mm;当板厚>30时,极限偏差按表5放大1mm。

焊接技术要求

焊接技术要求

焊接技术要求一(焊接件包括:机架、机身、箱体、导带槽、钣金杂件、车铣件焊接。

二(焊接件必须要保证,对称度、平衡度、垂直度,按图纸尺寸要求制作 1(焊接时不能出现有假焊、气孔的现象,焊接要均匀美观2(焊接完表面不能出现凹凸不平现象3(机身表面必须打磨平整,清理焊渣4(凡是焊接完里面必须清理焊渣,表面必须打磨平整光滑。

5(导带槽的制作必须开合页要吻合,表面平整,不能出现高低,一开一合的现象。

6(车件焊接、轴类要保证同心度、圆跳度,公差控制在正负0.01mm,其他按图纸要求。

三(焊接件公差控制:垂直度以最短边为准。

1mm-100mm 正负0.01mm-正负0.1mm 0.01度-0.1度101mm-500mm 正负0.11mm-正负0.3mm 0.11度-0.3度501mm-1000mm 正负0.31mm-正负0.5mm 0.31度-0.5度1001mm-1500mm 正负0.51mm-正负1.0mm1501mm-2000mm 正负1.1mm-正负1.5mm四(钣金件折弯必须按图纸要求制作,带圆弧的必须要圆滑,五(折弯表面必须平整,不能出现凹凸现象,要保证尺寸对称度、平行度、垂直度。

六(其他按图纸工艺要求制作车铣件加工技术要求车铣件包括:轴类、孔类、方类、摆臂类、导形类。

一(轴类零件加工必须保证,同心度、圆跳度、公差控制在正负0.01mm 1( 轴类零件材料45#钢必须要调质处理、留量精磨,表面发黑处理,枝件除外 2( 轴类零件图纸如果出现是整数没给公差尺寸,请按负差加工负0.1mm至负0.2mm 3( 攻牙后要清理杂渣4( 按工艺和图纸倒角5( 其它工艺按图纸加工二(孔类包括端盖、法兰、垫片零件1. 端盖、法兰、零件加工,必须保证同心度、圆跳度、平衡度公差正负0.01mm 2. 带孔的尺寸如果是整数没公差尺寸请按正公差加工正0.1mm-正0.2mm 3. 攻牙后要整理杂渣4. 按工艺或图纸倒角5. 未列出工艺,按图纸要求加工三(方类、摆臂类、导形类的加工。

图纸焊接件技术要求

图纸焊接件技术要求

一般碳钢焊接件的技术条件:
1. 钢板和型材必须平直,不得有歪扭变形,其挠度和凹凸
不平度不大于1/1000。

2. 未注明长度尺寸公差按重型机械标准《焊接通用技术要求》
(JB/T5000.3-2007)表6中的B执行。

未注明角度偏差按表7中的B级执行。

未注明形位公差应符合表8中F级的规定。

3. 火焰切割件的长度尺寸公差,按重型机械标准
(JB/T5000.2-2007)表3的规定执行。

4. 焊缝质量评定等级,符合(JB/T5000.3-2007)
中的BS(对接焊缝)和BK级(角焊缝及其它)
的规定为合格。

5. 材料下料加工。

6. 焊后消除内应力,矫正变形,然后加工。

7. 所有焊缝均采用E4303连续焊接。

除图中已标注的焊缝形式外,其余焊缝均为角焊缝,焊高为相邻焊件最薄厚度的0.7倍。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1.目的为统一普通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2.范围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检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含规范和图纸)、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在技术文件编制、加工制作、性能试验、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等环节须执行本规范的要求。

3.一般要求3.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3.2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3。

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

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

2。

3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

2。

4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矫正可下料前校正,也可下料后校正),使之达到要求。

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留有明显的损伤.3.3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3.3.1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3.2.2零件形位公差3.2。

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表2 mm3.2。

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mm3。

2.2。

3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不得大于表5规定。

图1 L—边棱长度;t—直线度3.2。

2.4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2)。

图23。

2.2。

5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3。

2。

2。

6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角和弯角,(≥5mm钢板)应符合表6规定。

3。

焊接技术要求

焊接技术要求

焊接技术要求
焊缝表面应清理干净保持光滑。

不得有漏焊、飞溅、焊疤、凹坑等
缺陷。

焊接件接合处的错位必须打磨、过渡。

5.5焊缝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固体夹渣、未融合和未焊透、烧穿等缺
陷。

焊接图纸一般技术要求不外以下几方面,另外如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参考附图内容,仅供参考
1. 焊接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

2. 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焊接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
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3. 焊接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

4. 在焊接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

5.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6. 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

7. 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

焊肉饱满,焊接面无烧伤,裂纹和明显的结瘤。

焊缝外观美观,无咬肉、加渣、气孔、裂纹、飞溅等缺陷;焊波均匀。

1.焊接时焊缝要求平滑,不得有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发现缺陷及时修补。

焊缝高度一般与钢板接近,采用断续焊时,焊缝长度及间隔应均匀一致。

2.制作件要求密封连续焊接时,要求焊缝处不得出现气孔沙眼现象。

3.焊接时要求焊缝高度不能小于母材(焊件)的厚度。

不同厚度的母材(焊件)焊接时,焊缝高度不能小于最薄母材(焊件)厚度。

焊接件的一般要求

焊接件的一般要求

一、焊接件的一般要求按GB/T5000.3-199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设计者图样、工艺文件和标准的规定。

2.用制造焊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的钢号、规格及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材料代用有关规定办理代用单。

3.用于制造焊接件的原材料,焊接材料(焊条、焊丝、剂、保护气体等)进厂时,须经技术检查部门根据供货单位提供的全格证明及订货要求,按照工厂“原材料入厂验收规则”验收后,方准入库。

4.对无牌号、无合格证明书的原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定其牌号规格方可使用。

5.严禁使用处牌号不明及未红检查部门验收的各种材料。

6.火焰切割件的质量应符合JB3223的规定。

7.焊接件的涂装前要进行表面防锈处理,质量等级应符合JB/T5000.12的规定。

二、焊接质量评定等级质量评定等级应符合GB/T5000.3-1998(代替ZB/ZQ4000.3-86)中的CS级(对接焊缝)或CK级(角焊及其他),缺陷要求Ⅲ级。

详见10及缺陷分级:(下表10)焊缝质量评定等级GB/T12469中焊接头缺陷分级对接焊缝角焊缝及其他焊缝AS AK ⅠBS BK ⅡCS CK ⅢDS DK Ⅳ注:选DS、DK、IB的可不标注缺陷分级表(表10)缺陷分级GB6417代号缺陷分级ⅠⅡⅢⅣ焊缝外形尺寸按选用坡口由焊接工艺确定只需符合GB10854或产品相关规定要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511 不允许≤0.2-0.02δ,且≤1mm,每100mm焊缝总长≤25mm≤0.2-0.04,且≤1mm,每100mm焊缝总长≤25mm根部收缩5135013不允许≤0.2-0.02δ,且0.5mm≤0.2-0.02δ,且≤1mm ≤0.2-0.04δ,且≤2mm长度不限咬边50115012不允许≤0.05δ且≤0.5mm,连续长度≤100 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0.15δ且≤1mm长度不限裂纹100 不允许弧坑裂纹101 不允许个别长≤5 mm弧坑裂纹允许存在电弧擦伤601 不允许个别长电弧擦伤允许存在飞溅602 清除干净化接头不良517 不允许造成缺口深度焊瘤506 不允许未焊透(按设计焊缝厚为准402 不允许不加垫单面焊允许值≤15%δ且≤1.5mm每100mm焊缝内缺陷总长≤25mm≤0.1δ且≤2.0mm每100mm焊缝内缺陷总长≤25mm,表面夹渣300 不允许深≤0.1δ长≤0.3且≤10mm 深≤0.2δ长≤0.5且≤20mm表面气孔2017 不允许每50mm焊缝长度内允许直径≤0.3δ且≤2mm的气≤25mm不加垫单面焊允许值≤15%δ且≤1.5mm每100mm焊缝内缺陷总长≤25mm角焊缝厚度不足(按设计厚度) 不允许≤0.3-0.5δ且≤1mm每100mm焊缝长度内缺陷总长度≤25mm≤0.3-0.5δ且≤2mm每100mm焊缝长度内缺陷总长度≤25mm角焊缝焊脚不对称512差值焊≤1-0.1a≤2-0.15a≤2-0.2aa-----设计有效厚度内部缺陷GB32323Ⅰ级GB32323Ⅱ级GB32323Ⅱ级不要求GB11345Ⅰ级GB11345 Ⅱ级注:除注明角焊缝缺陷外其均为对接,角接焊缝通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焊接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机型农机及其它焊接件的制造和检验。

若本标准规定与图纸要求相矛盾时,应以图纸要求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制造的焊接件。

二、技术要求1、材料用于制造组焊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等) 进厂时,须经检验部门根据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验收后,才准入库。

对无牌号、无质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材,必须进行检验和鉴定。

其成份和性能符合要求时方准使用。

1.1焊接材料:1)焊条、焊丝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各类焊条必须分类、分牌号堆放,避免混乱。

搬运过程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药皮。

焊条码放不可过高2)仓库内,保持室温在0°C以上,相对湿度小于60%。

3)各类存储时,必须离地面高300mm,离墙壁300mm以上存放,以免受潮。

4)一般焊条一次出库量不能超过两天的用量,已经出库的焊条,必须要保管好。

焊条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得超过两次。

1.2原材料1.2.1各种钢材在划线前,不能有较大的变形,其形状公差不得超出下列规定:1)钢板的平面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表1 钢板平面度公差值f简图测量工具1000:f厚度δ≤16 f=21米平尺厚度δ>16 f=12)型材的直线度和垂直度公差不超过表2的规定表23)歪扭不超过表2的规定,当超过规定,本公司无法矫正时,经检验部门同意,可用于次要结构。

1.2.2下料:1.2.2.1尺寸偏差:钢材可采用机械剪切、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激光切割等下料方法,零件切割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剪板机下料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3规定: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的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4规定表3 剪板机下料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mm表4 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mm当板厚小于或等于18mm时,气割孔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5规定:当板厚>18-30时,极限偏差按表5放大0.5mm;当板厚>30时,极限偏差按表5放大1mm。

表5 气割孔直径尺寸极限偏差mm(δ≤18)1.2.2.2零件的形位公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与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6规定。

直线度应在被测面全长上测量。

表62)型材(角钢、槽钢、工字钢)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及歪扭公差应符合表7规定。

表73)零件机械切割的边棱,不应有高度大于0.5mm的毛刺和深度大于1mm的划痕。

零件气割边棱,不应有裂纹、氧化渣,割痕深度不得大于表8规定表82、焊接参数选择2.1手工电弧焊:2.1.1焊条直径:焊条直径是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接头形式、焊接层数等进行选择的。

厚度较大的焊件,搭接和 T 形接头的焊缝应选用直径较大的焊条。

对于小坡口焊件,为了保证底层的熔透,宜采用较细直径的焊条,如打底焊时一般选用Φ2.5mm 或Φ3.2mm 焊条。

不同的焊接位置,选用的焊条直径也不同,通常平焊时选用较粗的Φ(4.0~6.0)mm 的焊条,立焊和仰焊时选用Φ(3.2~4.0)mm 的焊条;横焊时选用Φ(3.2~5.0)mm 的焊条。

对于特殊钢材,需要小工艺参数焊接时可选用小直径焊条。

根据工件厚度选择时,可参考表9。

对于重要结构应根据规定的焊接电流范围( 根据热输入确定 )参照表10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来决定焊条直径。

表9 根据工件厚度选择焊接直径2.1.2 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焊条电弧焊的主要工艺参数,焊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调节的只有焊接电流,而焊接速度和电弧电压都是由焊工控制的。

焊接电流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焊接电流越大,熔深越大,焊条熔化快,焊接效率也高,但是焊接电流太大时,飞溅和烟雾大,焊条尾部易发红,部分涂层要失效或崩落,而且容易产生咬边、焊瘤、烧穿等缺陷,增大焊件变形,还会使接头热影响区晶粒粗大,焊接接头的韧性降低;焊接电流太小,则引弧困难,焊条容易粘连在工件上,电弧不稳定,易产生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且生产率低。

因此,选择焊接电流时,应根据焊条类型、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形式、焊缝位置及焊接层数来综合考虑。

首先应保证焊接质量,其次应尽量采用较大的电流,以提高生产效率。

板厚较的,T 形接头和搭接头,在施焊环境温度低时,由于导热较快,所以焊接电流要大一些。

但主要考虑焊条直径、焊接位置和焊道层次等因素。

1) 考虑焊条直径焊条直径越粗,熔化焊条所需的热量越大,必须增大焊接电流,每种焊条都有一个最合适电流范围,表10是常用的各种直径焊条合适的焊接电流参考值。

当使用碳钢焊条焊接时,还可以根据选定的焊条直径,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焊接电流:I=dK式中:I 一一焊接电流 (A) :d——焊条直径 (mm) :K——经验系数 (A/cra) ,见表 3-20。

表9 焊接电流经验系数与焊条直径的关系2) 考虑焊接位置:在平焊位置焊接时,可选择偏大些的焊接电流,非平焊位置焊接时,为了易于控制焊缝成形,焊接电流比平焊位置小 10%~20%。

3) 考虑焊接层次:通常焊接打底焊道时,为保证背面焊道的质量,使用的焊接电流较小;焊接填充焊道时,为提高效率,保证熔合好,使用较大的电流:焊接盖面焊道时,防止咬边和保证焊道成形美观,使用的电流稍小些。

焊接电流—一般可根据焊条直径进行初步选择,焊接电流初步选定后,要经过试焊,检查焊缝成形和缺陷,才可确定。

对于有力学性能要求的如锅炉、压力容器等重要结构,要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合格以后,才能最后确定焊接电流等工艺参数。

表11 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2.1.3电弧电压当焊接电流调好以后,焊机的外特性曲线就决定了。

实际上电弧电压主要是由电弧长度来决定的。

电弧长,电弧电压高,反之则低。

焊接过程中,电弧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电弧燃烧不稳定、飞溅大、熔深浅及产生咬边、气孔等缺陷:若电弧太短,容易粘焊条。

一般情况下,电弧长度等于焊条直径的0.5~1倍为好,相应的电弧电压为16—25V。

碱性焊条的电弧长度不超过焊条的直径,为焊条直径的一半较好,尽可能地选择短弧焊;酸性焊条的电弧长度应等于焊条直径。

2.1.4焊接速度焊条电弧焊的焊接速度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缝长度。

焊接速度过快会造成焊缝变窄,严重凸凹不平,容易产生咬边及焊缝波形变尖;焊接速度过慢会使焊缝变宽,余高增加,功效降低。

焊接速度还直接决定着热输入量的大小,一般根据钢材的淬硬倾向来选择。

2.1.5 焊缝层数厚板的焊接,一般要开坡口并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

多层焊和多层多道焊接头的显微组织较细,热影响区较窄。

前一条焊道对后一条焊道起预热作用,而后一条焊道对前一条焊道起热处理作用。

因此,接头的延性和韧性都比较好。

特别是对于易淬火钢,后焊道对前焊道的回火作用,可改善接头组织和性能。

对于低合金高强钢等钢种,焊缝层数对接头性能有明显影响。

焊缝层数少,每层焊缝厚度太大时,由于晶粒粗化,将导致焊接接头的延性和韧性下降。

表12 手工电弧焊工艺参数示例2.2 CO气体保护焊:2气体保护焊在实际生产中用到的比较多,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时,应做到以下 CO2几点;(1)根据母材先确定焊丝直径和焊接电流;(2)根据选择的焊接电流,在试板上试焊,细心调整出相匹配的电弧电压;(3)根据试板上焊缝成型情况,细调整焊接电流,焊接电压,气体流量,达到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4)在工件上正式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焊接回路,接触电阻引起的电压降低,及时调整焊接电压。

2.2.1 焊丝直径:根据焊件情况,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焊丝直径。

常用焊丝直径为¢0.6mm~¢1.2mm,各种直径的焊丝都有其通用的电流范围、适合的焊接位置,见表12。

从表10中可以看到,小于¢1.2mm的焊丝,适合于全位焊。

大于¢1.2mm的焊丝主要适用于平焊。

表122.2.2 焊接电流:焊接电流主要根据母材厚度,接头形式以及焊丝直径等正确选择。

在保证焊头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电流,因为当电流太大时,易造成熔池翻滚,不仅飞溅大,焊缝成型也非常差。

焊接电流与焊丝直径的关系件表10。

2.2.3电弧电压:确定焊接电流的范围后,调整电弧电压。

使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形成良好的匹配。

焊接过程中电弧稳定,飞溅小,能听到沙、沙的声音。

能看到的焊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稳定,搬动小,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也就达到了最佳匹配。

最佳的电弧电压一般在16V~24V之间,粗滴过渡时,电压为25V-45V,所以电弧电压应细心调试。

2.2.4 焊接速度:随着焊接速度增大(或减小)。

则焊缝熔宽、熔深和堆积高度都相应减小(或增大)。

当焊接速度过快时,会使气体保护的作用受到破坏,易使焊缝产生气孔。

同时焊缝的冷却速度也会相应提高,也降低了焊缝金属的塑形和韧性,并会使焊缝中间出现一条棱,造成成型不良。

当焊接速度过慢时,熔池变大,焊缝变宽,易因过热造成焊缝金属组织粗大或烧穿。

因此焊接速度应根据焊缝内部与外观的质量选择。

一般自动焊速为15m/h~30 m/h。

2.2.5 焊丝伸出长度:焊丝伸出长度一般为焊丝直径的10~20倍。

焊丝伸出长度与电流有关,电流越大,伸出长度越长。

焊丝伸出长度与焊接电流的关系,见表13。

焊丝伸出长度越长时,焊丝的电阻热越大,焊丝熔化速度越快,易造成成段焊丝熔断,飞溅严重,焊接过程不稳定;焊丝伸出长度太短时容易使飞溅物堵住喷嘴,有时飞溅物熔化到熔池中,造成焊缝成型差。

一般经验公式是,伸出长度为焊丝直径的十倍,即¢1.2mm焊丝选择伸出长度为12mm左右。

表132.2.6 气体流量:气体流量会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一般根据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丝伸出长度及喷嘴直径来选择。

当焊接电流越大,焊接速度越快,焊丝伸出长度越长时,气体流量应大些。

气体流量越大或越小时,都会造成成型差、飞溅大、产生气孔。

一般经验公式是,数量为焊丝直径的十倍,即¢1.2mm焊丝选择12L/min。

当采用大电流快速焊接,或室外焊接及仰焊时,应适当提高气体流量。

气体纯度不低于99.5%。

CO22.2.7 焊枪倾角:当喷嘴与工件垂直时,飞溅都很大,电弧不稳。

其主要原因是运条时产生空气阻力,使保护气流后偏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采用左向焊法焊接,可将喷嘴前倾10°~15°,不仅能够清楚观察和控制熔池,而且能够保证焊缝成型良好,焊接过程稳定。

2.2.8 电源极性:CO气体保护焊电源极性一般采用直流反接焊接,因为直流反接时熔深大,飞溅小,2电弧稳定,焊缝成型好。

3、点固定位焊零件须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定位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