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PPT

合集下载

现代控制理论-绪论 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绪论 PPT课件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类型
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制约的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可能 是一个由反馈闭合的整体,也可能是某一控制装置或受控对 象。
本章中所研究的系统均假定具有若干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所示。图 中方块以外的部分为系统环境,环境对系统的作用为系统输入,系统对环 境的作用为系统输出,二者分别用向量 u = [u1, u2, …, up]T 和 y = [y1, y2, …, yq]T 表示,它们均为系统的外部变量。描述系统内部每个时刻所处状况的 变量为系统的内部变量,以向量 x = [x1, x2, …, xn]T 表示。
)

控制(输入)向量
y1(t)
y
(t
)


y2
(t
)



ym
(t
)
输出(量测)向量
f1(x1, x2
f
(
x,
u,
t
)


f
2
(
x1
,
x2

fn (x1, x2
, xn , u1, u2 , xn , u1, u2
, xn , u1, u2
,ur ,t)
控制变量 u1 , u2 ,, ur
状态变量 输出变量
x1 , x2 ,, xn 通常并不要求必须是可测量的 y1 , y2 ,, ym 可以直接测量的,又称为量测变量
26
DgXu 中南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一般可用一组一阶微分方程来描述
动态特性 xi (t) fi (x1, x2 , , xn;u1,u2, ur ;t) i 1, 2, , n

现代控制理论(II)-讲稿课件ppt

现代控制理论(II)-讲稿课件ppt

03
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最小值原理在最优控制问题中的应
用方法。
06 现代控制理论应用案例
倒立摆系统稳定控制
倒立摆系统模型建立
分析倒立摆系统的物理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包括运动方程和状态 空间表达式。
控制器设计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倒立摆系统实现稳定 控制。
系统仿真与实验
利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进行系统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 搭建实际实验平台,进行实时控制实验。
最优控制方法分类
根据性能指标的类型和求解方法, 最优控制可分为线性二次型最优控 制、最小时间控制、最小能量控制 等。
最优控制应用举例
介绍最优控制在航空航天、机器人、 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05 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
最优控制问题描述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定义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如时间最短、能量最小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渐 成为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热点,如多智能体 系统、协同控制等。
下一步学习建议
01
02
03
04
深入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相关知 识,掌握更多先进的控制方法
和技术。
关注现代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 中的应用,了解不同领域控制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仿真或实 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分析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 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 位置和姿态。
运动规划算法设计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设计 运动规划算法,生成机器 人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平 滑运动轨迹。
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设计机器人运动控制器, 实现机器人对规划轨迹的 精确跟踪;在实际机器人 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

现代控制理论-2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2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以 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研究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等复杂系 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研究对象
现代控制理论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离散系统、连 续系统等。
特点
现代控制理论注重系统的内部结构、状态和行为,强调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优 化指标的研究,采用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鲁棒控制等先进的分析和设计方 法。
现代控制理论-2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 非线性系统分析基础
01 引言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经典控制理论
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研究单输 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 设计问题,采用传递函数、频率 响应等分析方法。
串联校正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校正装置,改 变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从而实
现对系统性能的综合与校正。
并联校正
在系统中并联一个校正装置,产生 一个附加的控制作用,以改善系统 的性能。
复合校正
同时采用串联和并联校正方式,以 更灵活地改善系统的性能。
06 非线性系统分析基础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非线性特性
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现非线性 关系,不满足叠加原理。
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控 制系统的能力,为从事控制工程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打下基础。
要求
学生应掌握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工具,了解最优控制和鲁棒控制的基本 思想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并具备一定的实验 技能和创新能力。

第2章 现代控制理论1PPT课件

第2章 现代控制理论1PPT课件

时不变系统状态转移矩阵Φ tt0或 Φ t是满足如下矩阵微分
方程和初始条件的解,这也是检验一个矩阵是不是状态转移
的条件。
Φ (tt0)AΦ (tt0)或 Φ (t)AΦ (t)
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I
Φ (0)I
(2.5)
1Φ t在 t0的值 lim ΦtI
t0
(2)Φt对t的导 Φ 数 tA Φ tΦ tA
故可求出其解为:
t
X ( t) ( t) X ( 0 ) o ( t ) B () U d ( 2 .2 b )
式中 (t) eAt 为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对于线性时变系统非齐次状态方程,
X ( t) A ( t) X ( t) B ( t) U ( t) ( 2 3 )
类似可求出其解为
x (0 )e a t tb(u )e a (t )d 0
同样,将方程(2.1)写为 X (t)A(X t)B(U t)
在上式两边左乘eAt ,可得:
e A [X t(t) A(t) X ]d[e AX t(t) ]e A B t (tU )
dt
3
将上式由 0 积分到 t ,得
X ( t) e A X t ( 0 ) te A (t )B () U d (2 .2 a ) o
的解,X(t)=Ф (t, t0)X(0) 。 下面不加证明地给出线性时变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几个
重要性质: 1、 (t,t)I
2 、 ( t 2 ,t 1 ) ( t 1 ,t 0 ) ( t 2 ,t 0 )
3 、 1 (t,t0) (t0 ,t) 4、当A给定后,(t,t0) 唯一
5、计算时变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公式
令 x (t) b 0 b 1 t b 2 t2 b iti b iti,t 0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2)在e At 定义中,用(1 )的方法可以消去 A的n及n以上的幂次项,即 e At = I + At + 1 2 2 1 1 A t +⋯+ An −1t n −1 + An t n + ⋯ 2! ( n − 1)! n!
= α n −1 (t ) An −1 + α n − 2 (t ) An − 2 + ⋯ + α1 (t ) A + α 0 (t ) I
【例2-5】见板书
(3)α i (t )的计算公式 A的特征值互异时 α 0 (t ) 1 λ1 α1 (t ) 1 λ2 ⋮ = ⋮ ⋮ α (t ) 1 λ n −1 n
λ λ λ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2 2

2 n
⋯ λ e λ1t λ2 t ⋯ λ e ⋮ ⋮ λn t n −1 ⋯ λn e
At
2.变换A为约旦标准型 (1)A特征根互异 Λ = T −1 AT 有
例2-2 ,同例2-1
e At = Te ΛtT −1
(2)A特征值有重根
J = T AT e At = Te JtT −1
0 1 0 [例2 - 3]已知A = 0 0 1 , 求e At 2 - 5 4

σ ω A= −ω σ

cos ωt sin ωt σt e = Φ(t ) = e − sin ωt cos ωt
At
2.2.4 计算
1.根据 e At 或 Φ (t ) 的定义直接计算
1 2 2 1 33 1 n n e = I + At + A t + A t ⋯ A t + ⋯ 2! 3! k! 1 0 [例2 - 1]已知A = , 求e At − 2 − 3

现代控制理论(II)-讲稿-课件-ppt-2-2

现代控制理论(II)-讲稿-课件-ppt-2-2

X (t0 ) e
t0
tf
A(t f )
B U ( ) d
0e
A( t f t0 )
X (t0 ) e
t0
tf
A( t f )
B U ( ) d
X (t0 ) Ak 1 B ( k (t0 ) U ( ) d )
现代控制工程基础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可控标准型的另一种形式(标准II型)
0 0 1 0 A 0 1 0 a0 a1 0 , 0 an 2 0 1 an 1 0 1 0 B , 0
Mc=[B, AB, A2B, …,An-1B]
(2)定常线性系统是单输入时,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det(Mc) ≠0
现代控制工程基础
(3)系统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矩阵A为对角线矩 阵,输入矩阵B中没有全零的行;或者系统矩阵A是约 当对角形矩阵,输入矩阵B中与约当块最前一行对应 的行不是全为零
解:
C x1

u x1 R1
电流方程
u 电压方程
C R1
1 R12C 2 R2 2 L
L R2
L x2 u R2 x2
1 1 x1 x1 u R1C R1C x R2 x 1 u 2 2 L L
M c B
X (0) A1 B

A 2 B A( n 1) B
u (0) u (1) n M c U A B u (n 1)

M c U X (0)
此非奇次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ank(Mc)=rank(Mc -X(0))=n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U(s)
1 s 1 1 s
Y(s)
2.5 由系统方块图导出状态空间描述
方块图导出状态空间模型的步骤 (1)将系统方块图中的每一环节都分解为积分环节和 惯性环节的组合。 (2)以所有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输出作为状态变量 的拉氏变换。 (3)列出所有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输入输出的拉氏变 换关系式。 (4)对所有(3)中的拉氏变换关系式求拉氏反变换 得到一阶微分方程组。 (5)把(4)中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化成向量矩阵表示 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例2.7
2.5 由系统方块图导出状态空间描述
(一)方块图方法的思路 当系统的描述以方块图形式给出时,常常无须求 出系统的总传递函数和状态变量图,可以直接由方块 图导出其相应的状态空间模型. 方法:把系统中二阶以上的环节化为由惯性环节 和积分环节组成。
2.5 由系统方块图导出状态空间描述
(二)典型二阶系统状态空间描述
2.6
习题课
2.7 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与传递函数
设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x Ax Bu y C x Du
对以上两式分别做拉氏变换,得
sX s AX s BU s
Y s CX s DU s
从以上两式中消去 X s , 则
s a1 s
n 1

k1 s s1

k2 s s2

kn s sn
k i lim W s s s i
例2.5
s si
2.3 系统的频域描述化为状态空间描述
(二)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为重根 (1) 传递函数的极点为一个重根
W s Y s U s k 11 k 12 k 1n s s1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_于长官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_于长官



t

t0
x0

t
t0
t


B
u
d
,
t t0,
上式说明:线性系统的运动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
为起始状态的转移项,第二部分为控制作用下的受控 项.
上述解公式在线性定常系统时可以给予证明.
§3.4 线性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第二章: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2. 1 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概念
• 例: RLC网络
• 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x Ax Bu
y C x Du
其中 u Rr 为输入向量; y R m为输出向量; x R n 为状态向量. A, B, C, D为恰当维数的实矩阵.
第三章:系统的运动与离散化
§3.1 矩阵指数概念
系统的运动: 系统动态方程的解. 一, 线性系统的自由运动 先考察一般线性时变系统的自由运动
xt Atxt, t t0,
该自由运动的解可表示为
xt t t0 xt0 , t t0, t t0 Rnn 称为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Cayley-Hamilton定理: 设 A Rnn 的特征多项式为
f

I

A

n

a n1 n1

a1

a0
则有 f A An an1 An1 a1 A a0 I 0
Cayley-Hamilton定理说明矩阵 A Rnn 的 n 次或超
对同一个系统,不同的状态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 变换关系,这相当于在(1)中做状态变量的可逆线性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讲解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讲解

sI

A 1

s 2
s3
1 1 s 3

(s
1)(s 2

2)
(s 1)(s 2)
1

(s
1)(s s

2)

(s 1)(s 2)
s3
e At

L1

(s

1)( s 2

2)
(s 1)(s 2)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二章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
2.1 线性定常齐次状态方程的解(自由解) 2.2 矩阵指数函数——状态转移矩阵 2.3 线性定常系统非齐次方程的解 2.4 * 线性时变系统的解 2.5 *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2.6* 连续时间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离散化


(s

1)( s 2

2)
(s 1)(s 2)
1
(s

1)( s s

2)

(s 1)(s 2)
eAt L1
sI A 1
2et e2t 2et 2e2t
et e2t

et

2e2t

et

2e2t

例2-6,利用凯莱-哈密顿定理— -----------------自学! 例2-3与例2-7也请注意自学!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3 线性定常系统非齐次方程的解
现在讨论线性定常系统在控制作用 方程为非齐次矩阵微分方程:

现代控制理论(1-8讲第1-2章知识点)精品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1-8讲第1-2章知识点)精品PPT课件

dia dt
Ke
I fD Coபைடு நூலகம்st
n f Const
nDJ , f
其中:Kf 为发电机增益常数;Ke 为电动机反电势常数。
(3).电动机力矩平衡方程:J
d
dt
f
Kmia
(Km
-电动机转矩常数)
以上三式可改写为:
d
dt
f J
Km J
ia
dia dt
Ke Ra
La
La
ia
Kf La
if
试写出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选择相变量为系统的状态变量,有


•• •
x1 y x2 y x1 x3 y x2



x1 x2

x2 x3

x3
a0 a3
x1
a1 a3
x2
a2 a3
x3
1 a3
u

0
x 0
a0
a3
1 0 a1 a3
0
0
1 x 0 u
a2
1
a3 a3
a1 y a0 y
bnu (n)
b u (n1) n 1
b0u
(1)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一、输入信号不含有导数项:
此时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y(n)
a y(n1) n1
a1 y a0 y b u
故选
x1 y

x2 y
..
xn1
y(n2)
xn y(n1)
对左边各式求导一次,即有
18
24
2-3 化系统的频域描述为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理论.ppt

现代控制理论理论.ppt

(t) eAt
1
(sI

A)1

2et 2et
e2t 2e2t
et e2t
et

2e2t

1(t)

(t)

e At

2et 2et
e2t 2e2t
et e2t
et

2e2t

§2 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m
1
1)
!
t
m1

e At e1t
1t
.
.
(m
1
2)
!
t
m
1

...
.


..
.


.
t

0
1

(2-23)
§2 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若矩阵A为一约当矩阵,即
A1


A

J


A2


Aj

其中 A1, A2 , , Aj 为约当块
(t) eAt
(2-9)
t0 0
(t t0 ) e A(tt0 )
(2-10)
§1 自由运动
齐次方程的解,可表示为
x(t) (t)x(0)

x(t) (t t0)x(t0)
(2-11) (2-12)
上式表明齐次状态方程的解,在初始状态确定情况下,由状态
转移矩阵唯一确定,即状态转移矩阵 (t)包含了系统自由运动的全
§2 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例2-5
考虑如下矩阵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ch2(10级本1)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ch2(10级本1)

=
⎡0 ⎢⎣− 2
1⎤ − 3⎥⎦
这是一种由状态转移矩阵求系统矩阵A的有效方法。
7
性质5 x ( t 2 ) = Φ( t 2 − t1 ) x ( t1 ) 这 是 ∵ Φ (t2 − t1 ) x (t1 ) = Φ (t2 )Φ ( − t1 ) x (t1 ) = Φ (t2 ) x (0 )
(2)
A
=
⎢ ⎢
0
−2
0
⎥ ⎥
⎢⎣ 0 0 −3⎥⎦
⎡e−t 0 0 ⎤
Φ (t )
=
e At
=
⎢ ⎢
0
e−2t
0
⎥ ⎥
⎢⎣ 0 0 e−3t ⎥⎦
⎡λ1 1 0 0 ⎤
(3)
A
=
⎢ ⎢ ⎢
0 0
⎢ ⎣
0
λ1
0 0
1
λ1
0
0
⎥ ⎥
0⎥
λ
2
⎥ ⎦
⎡ ⎢
e
λ1t

eAt = ⎢ 0
te λ1t e λ1t
t 2 e λ1t 2 te λ1t
⎤ 0⎥
⎥ 0⎥
⎢ ⎢
0
0
e λ1t
0
⎥ ⎥
⎢⎣ 0 0
0
e λ2t ⎥⎦
14
方法4 线性变换法求状态转移矩阵
(1) 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
对于
⎧ ⎨ ⎩
x y
= =
Ax cx
+
bu
作变换 x = Px P为非奇异(detP=0)线性变换矩阵
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对系统进行P变换
线性变换的不变性:线性变换前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不变,特征方程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3至4节广东工业大学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3至4节广东工业大学PPT课件
xA xB u , x(t0)x0
例 2-8 求下述系统在单位阶跃下的状态运动规律:
x02 13x10u
eAt
2et e2t 2et 2e2t
et e2t et 2e2t
x (t) (t;0 ,x 0 ;u ) e A tx 0 0 te A (t )B u ( ) d
u(t) 1(t)

t
y ( t) C Φ ( t-t0 ) x ( t0 ) t0 C Φ ( t- τ)B u ( τ) d τ D u ( t)

t
y ( t) C Φ ( t)x 0 0 C Φ ( t-τ)B u ( τ) d τ D u ( t)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输出的解由3个部分相加组成。 ➢第一个部分是由初始状态所引起的自由运动 ➢第二个部分是由输入所引起的系统强迫运动。 ➢第三个部分是由直联项引起的前馈响应。
证明: 考虑如下等式
d (eAt x) dt
d (eAt)xeAt x dt
AeAtxeAtxeAt[xAx]
eAt Bu(t)
对上式在区间 0, t 上进行积分:
eA tx(t)x(0)t eA B u ()d 0
x (t) e A t te A B u ( )d te A (t )B u ( ) d
1 2 [ 2[x 21x (0 1()0 ) x2x (0 2()0 )1 ]e 1]et t[ 2[x x11 ((0 0)) x x22((0 0)) 1 1 ]]ee 22 tt
状态方程解的意义
由前面讨论的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知,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 方程的解由两个部分相加组成。
➢第一个部分是由初始状态所引起的自由运动, ✓ 它是系统的初始状态对系统状态的转移的影响, ✓ 与初始时刻后的输入无关, ✓ 称为状态的零输入响应。

《现代控制理论》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PPT课件

精选ppt
8
4、控制理论发展趋势
❖ 企业:资源共享、因特网、信息集成、 信息技术+控制技术 (集成控制技术)
❖ 网络控制技术
❖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工厂自动化)
பைடு நூலகம்
精选ppt
9
三、现代控制理论与古典控制理论的对比
❖ 共同 对象-系统 主要内容 分析:研究系统的原理和性能 设计:改变系统的可能性(综合性能)
❖ 现代控制理论 哈工大 机械专业硕研
精选ppt
12
精选ppt
7
3.智能控制理论 (60年代末至今)
❖ 1970——1980 大系统理论 控制管理综合 ❖ 1980——1990 智能控制理论 智能自动化 ❖ 1990——21c 集成控制理论 网络控制自动化
(1) 专家系统;(2)模糊控制,人工智能 (3) 神经网络,人脑模型;(4)遗传算法 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
现代控制理论
Modern Control Theory
精选ppt
1
绪论
❖ 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意义: 1.是所学专业的理论基础 2.是研究生阶段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环节。 3. 是许多专业考博士的必考课。
精选ppt
2
一、控制的基本问题
❖ 控制问题:对于受控系统(广义系统)S,
寻求控制规律μ(t),使得闭环系统满足给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志 (1)卡尔曼:状态空间法; (2)卡尔曼:能控性与能观性; (3)庞特里雅金:极大值原理;
精选ppt
6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特点
❖ 研究对象: 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多 变量系统、连续与离散系统
❖ 数学上:状态空间法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PPT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PPT

2.2.3 几个特殊的矩阵指数函数 1.若 A 为对角线矩阵,即
(5) 则
(6) 2.若 A 能够通过非奇异变换予以对角线化,即
则 (7)
3.若 A 为约旦矩阵
则 (8)
4.若 (9)
2.2.4 1.根据
的计算 的定义直接计算
编程,用计算机算,最终能得到收敛解。但很难得到解析解。例2-1 2.变换 A 为约旦标准型 (1)A 特征根互异
3)用拉氏变换法求解 e A tL 1 (s I A ) 1
s3
sIA1 2s
11 s3
(s
1)(s 2
2)
(s 1)(s 2)
1
(s
1)(s s
2)
(s 1)(s 2)
s3 eAtL1(s1)(2s2)
(s1)(s2)
(s1)1s(s2)L1s221s212 (s1)(s2) s1 s2

上式左乘
,得:
注意式(5)等式右边第二项,其中:
(5)
两个拉氏变换函数的积是一个卷积的拉氏变换,即 以此代入式(5),并取拉氏反变换,即得 :
在特定控制作用下,如脉冲函数、阶跃函数和斜坡函数的激励下,则 系统的解式(2)可以简化为以下公式:
1.脉冲响应
即当

2.阶跃响应
即当

3.斜坡响应
即当

(6) (7)
(8)
例2-8 要求掌握!
例试求2-解8:该已系知统系的统单状位态阶方跃程响中应。A02 13,b10 解法一:积分法
x(t)eA tx(0)teA (t )B(u )d Φ (t)x(0)tΦ (t)B(u )d
当初始时刻
初始状态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H[t0 ,)
yc
1
yc
u
t t0 0
容易得到其解
yc
(t )
e
1t
yc
(0)
t
e1
(t
)u(
)d
显然,若其初始条件
yc
0
(0)
不能确定,则不能
唯一地确定其输出。
1.非零初始条件与脉冲输入
零初始条件: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是指系统在初 始时刻没有能量储备。
注意:在建立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时, 必须假设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
单变量线性时变系统输入-输出关系: y L(u)
用符号 g(t,τ) 表示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即
g(t,τ)L( (t ))
注意: g(t,τ) 是双变量函数; τ— 代表δ函数作用于系统的时刻; t — 代表观测其输出响应的时刻。
结论1:对单变量线性时变系统,u(t)为其输 入变量,g(t,τ)为其单位脉冲响应,在初始
y
kp
u
s3 1s 2 2s 3
若对其参数一无所知,它的控制律设计就会复 杂得多,而稳定性的分析事实上是无法进行的。
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仅在松弛的条件下才能采用。
若系统在t0时刻是非松弛的,输出 y[t0 ,) 并不能单
单由 u[t0 ,) 所决定,即关系式 不成立。考察简单的一阶系统:
y[t0 ,)
初始条件不为零时,可以将非零的初始条件等 效成在初始时刻的一个脉冲输入。
单位脉冲函数(δ函数 )

0
(t
t1
)
1
0
t t1 t1 t t1 t t1
当Δ→0时, (t t1) 的极限函数,即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第2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第2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例3】建立图2-1所示RLC电路的状态方程。
取电容上的电压uC (t)和电感中的电流i(t)作为状态变量, 根据电路原理有
C duc (t) i(t) dt
di(t) L dt Ri(t) uc (t) u(t)
将上式中状态变量的一阶导数放在方程左边,其余项 移至方程右边,整理得一阶微分方程组为
状态空间法具备如下优点: (1)在数字计算机上求解一阶微分方程组或者差分方程
组,比求解与它相当的高阶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要容易。
(2)状态空间法引入了向量矩阵,大大简化了一阶微分方 程组的数学表示法。
(3)在控制系统的分析中,系统的初始条件对经典法感 到困难的问题,采用状态空间法就迎刃而解了。
(4)状态空间法能同时给出系统的全部独立变量的响应, 不但反映了系统的输入输出外部特性,而且揭示了系统 内部的结构特性,既适用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又适用多输 入多输出系统。
x = A(t)x B(t)u
y
C (t ) x
D(t)u
式中,各个系数矩阵分别为
(2-8)
a11 (t)
A(t)
an1 (t)
c11 (t)
C
(t)
cm1 (t)
a1n (t)
b11 (t)
,
B(t)
ann (t)
bn1 (t)
c1n (t)
d11 (t)
,
D(t)
cmn (t)
述把系统的输出取为系统外部输入的直接响应, 显然这种描述回避了表征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 即把系统当成一个“黑匣”,认为系统的内部 结构和内部信息全然不知,系统描述直接反映 了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间的动态因果关系。
考察图2-1所示的n级RC网络。图中虚线框内 为具有放大器隔离的n级RC电路,设放大器的输入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et e2t
et e2t
2et 2e2t et 2e2t
例2-6,利用凯莱-哈密顿定理— -----------------自学! 例2-3与例2-7也请注意自学!
2.3 线性定常系统非齐次方程的解
现在讨论线性定常系统在控制作用 方程为非齐次矩阵微分方程:
作用下的强制运动。此时状态
当初始时刻
4.性质四

(4)
这个性质说明,
矩阵与A矩阵是可以交换的。
注:本性质还表明,由状态转移矩阵
可反推A!
5.性质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于
方阵A和B,当且仅当AB=BA时,有
而当AB≠BA是,则
这个性质说明,除非距阵A与B是可交换的,它们各目的矩阵指数函 数之积与其和的矩阵指数函数不等价。这与标量指数函数的性质是不同的。
既然式(4)是式(1)的解,则式(5)对任意时刻 都成立,故 的同次 幂项的系数应相等,有:
在式(4)中,令
,可得:
将以上结果代入式(4),故得: (6)
等式右边括号内的展开式是 即
于是式(6)可表示为:
矩阵,它是一个矩阵指数函数,记为 , (7)
再用 的正确性。
代替
即在代替 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证明式2)
2.2.2 状态转移矩阵(矩阵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 1.性质一

(1)
这就是组合性质,它意味着从 转移到0,再从0转移到 的组合。
2.性质二

(2)
注:本性质可用于判断矩阵是否符合状态转移矩阵的条件 3.性质三

(3)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用拉氏变换法求解 e A tL 1 (s I A ) 1
s3
sIA1 2s
11 s3
(s
1)(s 2
2)
(s1)(s2)
1
(s1)s(s2)
(s1)(s2)
s3 eAtL1(s1)2(s2)
(s1)(s2)
((ss11))1s((ss22))L1ss2211ss2122
s111s212 s1 s2
2.2.3 几个特殊的矩阵指数函数 1.若 A 为对角线矩阵,即
(5) 则
(6) 2.若 A 能够通过非奇异变换予以对角线化,即
则 (7)
3.若 A 为约旦矩阵
则 (8)
4.若 (9)
2.2.4 1.根据
的计算 的定义直接计算
编程,用计算机算,最终能得到收敛解。但很难得到解析解。例2-1 2.变换 A 为约旦标准型 (1)A 特征根互异
初始状态
时,其解为:
(1)
式中,

(2)
当初始时刻为 ,初始状态为
时,其解为:
(3)
式中,

证明 采用类似标量微分方程求解的方法,将式(1)写成:
等式两边同左乘
,得:
即 (4)
对式(4)在
上间积分,有:
整理后可得式(2):
同理,若对式(4)在
上积分,即可证明式(3)。
式(2)也可从拉氏变换法求得,对式(1)进行拉氏变换,有:
其中 T 是使 A 变换为对角线矩阵的变换阵。由式(7),有:
3.利用拉氏反变换法求 (10)
证明 齐次微分方程
两边取拉氏变换
即 故
对上式两边取拉氏反变换,从而得到齐次微分方程的解:
4.应用凯莱—哈密顿定理求 (1)由凯莱—哈密顿定理,方阵A满足其自身的特征方程,即
所以有
它是 同理
的线性组合。
以此类推,
所谓系统的自由解,是指系统输入为零时,由初始状态引起的自由 运动。此时,状态方程为齐次微分方程:
(1)
若初始时刻 时的状态给定为
则式(1)有唯一确定解:
若初始时刻从
开始,即
(2) 则其解为:
证明: 级数形式
和标量微分方程求解类似,先假设式(1)的解
(3) 为 的矢量幂
(4) 代入式(1)得:
(5)
(13) 证明 同上,有:
上式对 ,求异数,有: 再对 求异数,有:
重复以上步骤,最后有:
由上面的n个方程,对
求解,记得公式(13)。
例2-1,2-2,2-4:求以下矩阵A的状态转移矩阵
[解]: 1)直接算法(略)
2)用标准型法求解
A
0 2
1 3
特征值: 11,22
特征值互异 ,转化成对角标准型,且A为友矩阵
满足初始状态 x(t)|t0x(0) 的解是: x(t)eAtx(0)
满足初始状态 x(t)|tt0x(t0)的解是: x(t)eA(tt0)x(t0)
令: eeAAt(tt0Φ ) (tΦ) (则t 有t0:)
x(t)Φ(t)x(0) x(t) Φ(t t0)x(t0)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注:状态矩阵一般不是常数,而是时间的函数 起始矢量可以任意取,系统求解区间可任意选定—状态空间法的优点
2.2 矩阵指数函数——状态转移矩阵
2.2.1 状态转移矩阵 齐次微分方程(1)的自由解为:

令Φ(t)eAt,反应了由初始状 间t的 态运 到动 时规律
该式反应了状态矢量由初始状态到任意时刻的矢量变换关系,反应了 状态矢量在空间随时间转移的规律,因此称为状态转移矩阵。
2.2 矩阵指数函数——状态转移矩阵
第二章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
2.1 线性定常齐次状态方程的解(自由解) 2.2 矩阵指数函数——状态转移矩阵 2.3 线性定常系统非齐次方程的解 2.4 * 线性时变系统的解 2.5 *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2.6* 连续时间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离散化
2.1 线性定常齐次状态方程的解(自由解)

上式左乘
,得:
注意式(5)等式右边第二项,其中:
(5)
两个拉氏变换函数的积是一个卷积的拉氏变换,即 以此代入式(5),并取拉氏反变换,即得 :
在特定控制作用下,如脉冲函数、阶跃函数和斜坡函数的激励下,则 系统的解式(2)可以简化为以下公式:
11 1 1
P 1
2 1 2
P 1 1 2 1 1 2 1 1 1
eAtPeAtP1Pe1t 0
e0 2tP111
1et 20
02 1 e2t1 1
et e2t 2 1 2et e2t
et e2t
et 2e2t1 12et 2e2t et 2e2t
都可用
线性表示。
(2)在 定义中,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消去 A 的 n及 n以上的幂次项, 即
(3)
的计算公式
(11)
A的特征值互异时,则
(12)
证明 根据A满足其自身特征方程的定理,可知特征值 和 A 是 可以互换的,因此, 也必须满足式(11),从而有:
上式对 A 的特征值均相同,为 时,则
求解,即得式(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