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题具体完整版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52139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f.png)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什么本质?A. 公平交换B. 阶级对立C. 经济危机D. 社会和谐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指:A. 无产阶级在经济上的领导权B. 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领导权C. 无产阶级在文化上的领导权D. 无产阶级在社会生活上的领导权答案:B4.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个人英雄B. 社会意识C. 社会存在D. 社会制度答案:C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什么性质?A. 自由劳动B. 强制劳动C. 异化劳动D. 创造性劳动答案:C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产品过剩B. 消费不足C. 生产过剩D. 资本积累答案:D7.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稳定的保障C. 社会和谐的体现D. 社会进步的标志答案:A8.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失C. 社会完全平等D. 所有制完全公有答案:B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供求关系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人劳动时间D. 资本投入量答案:B10.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哪种现象?A. 个人主义B. 物质主义C. 消费主义D. 商品化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商品二重性”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https://img.taocdn.com/s3/m/d2d36c56f7ec4afe04a1df37.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0ff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b.png)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全名是:A.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卡尔·马克思D. 弗里德里希·卡尔·马克思2. 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不包括:A. 历史唯物主义B. 剩余价值理论C. 辩证唯物主义D. 相对论3.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C. 劳动与资本的矛盾D. 城乡矛盾5.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主要指的是:A. 人与自然的异化B. 人与社会的异化C. 人与自己的异化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是与_________共同起草的。
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是_________的。
9.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_________。
10.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认为,最终社会形态是_________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12. 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现象?1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如何分析的?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15.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有哪些主要观点?答案:1. D2. D3. A4. C5. D6.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7.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 异化9. 阶级斗争10. 无阶级1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工人只能获得其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而剩余的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e41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6.png)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哪种社会经济形态?A. 自由资本主义B. 封建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阶级矛盾B. 人与自然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的来源是什么?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资本家的投资C. 工人的劳动D. 资本的自我增值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马克思如何定义阶级?答案:马克思定义阶级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对生产资料的控制程度来区分的。
阶级是社会经济结构中具有共同经济利益的社会集团。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自我矛盾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将导致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最终的崩溃。
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四、案例分析题1. 以某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断。
答案: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周期性现象,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金融危机通常表现为信用危机、流动性危机等,其本质是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和风险管理的失败,导致信用体系崩溃,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结束语:通过上述题库及答案,考生可以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马克思的理论不仅对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理解当代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马克思考试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00b84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2.png)
马克思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 D.逻辑性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D. 伸张性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 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B.从判断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 从知觉到表象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B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把握事物的度C.确定事物的质D.认识事物的量17.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C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18.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 D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外部自然界C.客观存在的事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0.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B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C黑格尔哲学的功绩D康德哲学的功绩21.概念、判断、推理是( B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14d9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与时俱进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C.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发展性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工业革命B.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1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主义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f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A.科学性与革命性B.实践性C.发展性D.人民性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e7d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7.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克思考试题目(整合版)
![马克思考试题目(整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53cd0d90c69ec3d5bb75f3.png)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初期的欧洲B. 19世纪中期的亚洲C.19世纪中期的欧洲D. 19世纪末期的欧洲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
(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政治经济(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5)空想社会主义(6)科学社会主义A.(1)(3)(6)B.(2)(4)(6)C.(2)(4)(5)D.(2)(3)(6)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D. 彻底地唯物主义一元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
A.“五四”运动以后B.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C.毛泽东哲学思想D.邓小平哲学思想5、哲学是()。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实践与认识的问题B.辩证法与唯物论的问题C.自然界与社会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7、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9、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10、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其唯一特性是()。
A.具体性B.现实性C.多样性D.客观实在性11、时间空间只能是也必然是运动着的物质的()。
A.根本属性B.固有特性C.存在方式D.基本内容12、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
A.有始有终的B.有始无终的C.有终无始的D.无始无终的13、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是()。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0cc54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2.png)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的矛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实现共产主义C. 实现个人自由D. 实现社会公平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承答案:A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是通过?A. 个人奋斗B. 社会革命C. 教育改革D. 宗教信仰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A. 个体劳动B. 集体劳动C. 雇佣劳动D. 自由劳动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市场失灵B. 资本积累C. 资源枯竭D. 技术落后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C. 维护封建制度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体现了?A. 唯心史观B. 唯物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传统答案:A, B2.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答案:A, C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经济B. 按劳分配C. 阶级斗争的消失D. 国家消亡答案:A, B4.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共产主义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 B, C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按劳分配D. 按需分配答案:A,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4d5d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考试试题
![马克思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e5899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f.png)
马克思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全名是:A.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弗拉基米尔·列宁D. 约瑟夫·斯大林2.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哪部著作?A. 《共产党宣言》B. 《政治经济学批判》C. 《资本论》D. 《哲学的贫困》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斗争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以下哪部著作中首次系统阐述的?A. 《哥达纲领批判》B. 《哲学的贫困》C. 《资本论》D. 《政治经济学批判》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 经济基础B. 政治制度C. 文化传统D. 宗教信仰6.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B. 建立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C. 实现个人自由和解放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供求关系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人劳动时间D. 商品的稀缺性8.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A. 科技进步B. 阶级斗争C. 文化革命D. 宗教改革9.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A. 工人阶级没有祖国B. 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C. 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改革的D. 所有以上选项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按需分配B. 按劳分配C. 私有制的消灭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1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13. 描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5. 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d2d0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d.png)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 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 A )— 2 —附录二:练习参考答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e8dc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d.png)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B)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C.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B)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A)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6.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D)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7.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A)A.一切从实际出发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C.一切从理论出发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8.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C)A.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矛盾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9.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A.绝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10.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A)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C.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D.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11.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A)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1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目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目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5a19a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1.png)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干脆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的启蒙哲学C.美国的阅历论哲学D.德国的宗教改革理论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闻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肯定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打算B.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6、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的区分是()A.感性相识是牢靠的,理性相识是不行靠的B.感性相识来源于实践,理性相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相识是对现象的相识,理性相识是对本质的相识D.感性相识来源于干脆阅历,理性相识来源于间接阅历7、马克思主义相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8、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9、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确定革命运动的成败10、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确定力气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冲突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冲突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冲突规律1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 运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4、假如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建的()A.运用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运用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削减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削减15、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1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17、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加制”是指金融寡头()A.干脆参加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B.干脆参加银行的经营与管理C.通过购买肯定数量的股票层层限制很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干脆驾驭很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8、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A.从世界各地获得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C.扩大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限制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将来社会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将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将来社会D.很多思想家都预见了将来社会20、马克思主义认为,歼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歼灭工业和农业的差别B.歼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歼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歼灭利益差别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b5b1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3.png)
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2.关于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答案)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关D.生产力的发展是自发的,不受社会条件制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商品B.货币C.生产关系(答案)D.分配关系4.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以下哪一方面?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B.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C.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D.人的自然属性的充分发展(答案)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C.所有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的(答案)D.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答案)C.人类的精神活动D.人类的本能活动7.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中,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无关系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决定8.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B.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答案)D.指引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指明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36fa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试卷上作答。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试卷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哪个文化?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近代英国哲学D.近代法国哲学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什么?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什么?A.发展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什么?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什么?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7.“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什么?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具有什么性质?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谁?A.XXXB.XXXC.XXXD.XXX1.“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94b71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4.png)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参考答案:C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参考答案:D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D.科学性参考答案:A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参考答案:D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C.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D.共产主义社会参考答案:A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参考答案:B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明D.伟大发现参考答案:D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参考答案:B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考答案:A12、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A.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C.最崇高的社会实践B.最伟大最崇高的实践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A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参考答案:D1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15、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A.它的革命性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它的科学性D.它的能动性参考答案:B16、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1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十月革命的胜利参考答案:DB.共产党的出现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参考答案:A18、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参考答案:C19、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参考答案:AB.只发展不坚持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C2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A.只坚持不发展C.既坚持又发展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复习题一、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A、客观实在性B、可感知性C、具体性D、真实性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全面看法是(C)A、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应3、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
其关键在于(D)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4、“鸟尽弓藏,兔死狗空”说明了(A)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事物的发展性D、事物的联系性5、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天生就有的,“上智”与“下愚”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B)A、唯物主义可知识论B、唯心主义先验论C、折衷注意诡辩论D、形而上学绝对论6、“巧妇难为无米炊”,这说明(D)A 、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物质不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C、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7、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B)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人的客观内容C、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D、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毫无关系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含义是指(C)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没有区别B、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是毫不相同C、社会形态的规律是客观的D、社会形态的发展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的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是(D)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C、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10、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A)A、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B、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普遍成为商品C、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11、下列关于使用价值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C、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D、使用价值反应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1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成为可变资本是因为(D)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值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D、劳动里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能创造出剩余价值13、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长2小时,则他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C)A、150﹪,100﹪ B、150﹪,200﹪C、150﹪,300﹪ D、100﹪,200﹪14、价值规律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被动表现出来,这说明(A)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有可能向现实的转化D、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5、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16、认识的客体是指(D)A、客观物质世界B、客观事物C、客观自然界D、主体实践所指向的客观对象17、2003年,湖北省一位12岁的小学生聂利经过反复试验,证明了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推翻了关于蜜蜂没有发声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论断,这一事例说明(B)A、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8、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造成草原植物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C)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利益D、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19、“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是(C)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诡辩论观点20、下列关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看法,错误的是(B)A、个性中包含共性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21、有的哲学家指出,世界上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因而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A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B、辩证决定论观点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2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B)A、阶级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23、“意识对物质的反应同镜子对物质的反应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种观点属于( C)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2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得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25、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是(D )A、客观的 B、有限的 C、可知的 D、相对的26、下列关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论述,错误的是(A)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的制约而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的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7、商品生产者要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必须使其生产商品的(D)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剩余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8、下属关于资本积累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资本积累会加剧贫富分化B、资本积累会导致单位资本的利润率降低C、资本积累会加剧失业D、资本主义会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A、资本再加之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B、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C、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D、资本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30、“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出胆汁一样”,这种观点属于(A)A、庸俗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31、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特征是(C)A、物质产品极大丰富B、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2、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落后的生产关系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观点(A)A、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B、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C、违背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的原理D、复合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原理33、错误在于其不理解(C)A、个性与共性的对立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34、下列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是(B)A、世界统一于物质B、人脑像相机一样反应外部客观世界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的内容归根结底来源于物质世界35、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体现了(D)A、重点论B、矛盾的同一性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36、下列不正确的是(B)A、假相和真相都是客观的B、存在的就是合理的C、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D、透过现象可以把握本质补充:①“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个命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路)②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的、共同的特征的是(排斥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二、请将下列马克思主义原理所对应的方法论用英文字母填在括号里例1、马克思主义原理+方法论意义1. 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应。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3. 矛盾在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5.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善于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例2、1.“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
”这种观点违背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2.诸葛亮在派关羽守荆州之前曾拷问他,如果曹魏和孙吴同时发兵打荆州,你将采用什么对策?关羽的回答是“分兵拒之”。
关羽的策略违背了(矛盾特殊性原理)3.大跃进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4.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5.我国住房建设经历了“非盈利的住宅建设模式――利益驱动的房地产开发模式――非盈利与利益驱动相结合的住宅建设模式”的发展阶段,这说明事物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例3.1.诸葛亮在派关羽守荆州之前曾考问他,如果曹魏和孙吴同时发布攻打荆州,你将采取什么对策?关羽的回答是“分兵拒之”。
关羽的策略违背了(重点论)2.某研究所所长下了这样一个命令,要求各研究人员务必每隔6个月就提交一篇有关新成果的研究论文,以为这样该所很快就在国内、并且不久在全世界范围内居于龙头地位。
这个所长的做法违背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3.从哲学上看,项英在皖南事变中所表现出的麻痹大意是由于他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其不理解(矛盾特殊与矛盾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4.在体育活动中,常会出现运动员的身体对某种程度的运动量由“基本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情况,这种现象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三、材料分析例1: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能成为奴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形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
而寒冷气候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得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