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受众的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突发事件舆情与公众心理 (7)

突发事件舆情与公众心理 (7)

突发事件舆情与公众心理
突发事件舆情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在社交媒体、新
闻报道等渠道中对事件的讨论和观点表达。

公众心理则是
指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反应。

突发事件舆情与公众心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情的传播会影响公众的心理,而公众的心理状况又会进一
步影响舆情的发展。

一方面,突发事件舆情会受到公众的心理状况影响。

当公
众面对突发事件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恐慌、愤怒、焦虑等。

这些情绪反应会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并对舆情的传播和扩散产生影响。

如果公众情绪稳定、理性,往往能够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舆情,形成相对平稳
的舆论氛围。

而如果公众情绪激动、恐慌,可能会导致谣
言的传播、信息的扭曲,进而加剧舆情的紧张程度。

另一方面,突发事件舆情也会影响公众的心理状况。

当突
发事件的舆情激化、扩散,引发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时,公
众的心理状况往往会变得不稳定。

例如,在疫情爆发的情
况下,随着大量谣言的传播和恐慌情绪的加剧,公众可能
会感到恐惧和无助,导致情绪的不稳定和行为的冲动。


种心理状况可能会导致公众采取不理性、不可控制的行为,进一步恶化事件的发展。

因此,对于突发事件的舆情和公众心理,有必要及时进行
监测和引导。

及时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情绪反应,能够有
针对性地回应和引导舆情,减少公众的恐慌和焦虑。

同时,通过向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公众
理性应对突发事件,稳定公众的心理状况,防止舆情的进
一步恶化。

突发事件舆情与公众心理 (2)

突发事件舆情与公众心理 (2)

突发事件舆情与公众心理引言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对社会、公众或个体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是自然灾害、恶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

突发事件不仅会引起公众对事件本身的关注,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舆论与公众心理反应。

本文将探讨突发事件舆情与公众心理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

突发事件舆情的特点突发事件舆情是指突发事件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引发的舆论反应和讨论。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迅速性:突发事件通常在短时间内快速扩散,迅速引起公众关注。

社交媒体的兴起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得舆情更加迅速形成。

2.多样性:突发事件舆情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

不同的事件会引发不同的舆论热点和讨论焦点。

3.情感性: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悲剧性和紧张性,引发公众的强烈情感反应。

这种情感反应往往会通过舆论表达出来,进一步影响公众心理。

4.不确定性:在突发事件初期,信息往往不完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这会导致各种传言和假消息的出现,在公众中引发更多的讨论和猜测。

突发事件舆情对公众心理的影响突发事件舆情对公众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焦虑与恐慌:突发事件往往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引发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公众担心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对未来感到不安。

2.团结与互助:在突发事件中,公众往往更容易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与支持。

这种团结与互助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社会的抗灾能力。

3.社会观念转变: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

公众对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关注度可能会增加,对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的抵制力度可能会加强。

4.心理创伤与恢复:突发事件可能给公众带来心理创伤,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社会应当关注受伤群体,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促进心理恢复和重建。

影响突发事件舆情的因素突发事件舆情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件属性:突发事件本身的属性,包括事件的规模、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都会对舆情产生重要影响。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受众逆反心理分析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受众逆反心理分析

这一 人为 造成 的灾 祸 引起 民众 的强烈 众情 绪 ,欺 骗 群众 、伤害 群众 ,把群
但 此后 又 在 网上被 人爆 出是 作 秀。有 愤慨 。为 了尽快 平 息 民怨 ,第 二天 媒 众 当成任 自己摆 布的群体 。只有这样 ,
体就发出了 “ 赔 偿 ” 的新 闻 ,最后 加 媒体 在 突发事件 的报 道 中才 能依 靠受
件 在 很 短 时 间 内 聚 集 起 几 千 人 上 万 人 家属情绪稳定”。甚 至有受众写出 “ 打 地进行报道 ” 的原则 , 照顾 受众 的情绪 。
来 ,从而 聚集 起 巨大 的 能量 。这种 能 油诗 ”: 丧子本如刀剜心 , “ 情绪稳定” 量很 可 能会 演变 为严 重 的社 会 冲突 。
反 映是很庞大 的力量 ,一旦 处理 不当 ,
的思维 和能力 ,所 以 ,媒体 工作 者 也 见 ”。作为 媒体 ,有必 要在 处理 突 发
因人制 宜 ,因事 而异 ,采取 灵活 的方
公平 、多 角度 的原 则 ,协 助政 府 和人 要 创新 工作方 法 ,对待 观众 “ 以诚相
民群众的关系 ,平稳度过危机。【 6 例分 析
些 逆反的效应。
是 ,把重 点放 在这 一方 面也 引起 了一 忽 悠受 众 。不 能 依靠 “ 模糊 报 道” , 这 会导 致受 众越 发希望 寻求 真相 ,从
当前 ,在 经 济 与社会 的急剧 转 型 些受 众 的逆 反 心理 。网上 呼声 一 片 , 期 ,有人迷失方 向,有人醉眼迷蒙。许 要求还原事实真相 。
越 来越 重要 。如何 提高 在突 发事件 应
多时候 ,这类报道都会用一句冷冰冰的 到我们 的工作 、生 活 之 中,作 用显 得

结合具体的网络事件分析网络受众心理

结合具体的网络事件分析网络受众心理

结合具体的网络事件分析网络受众心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上网用户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在现如今网络传播环境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络事件充斥着现实生活。

受众心理研究是传播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顺应受众心理,积极引导受众心理等能加强传媒传播效果。

面对频发的网络事件,由于受众心理的不同,网络受众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网络事件来分析网络受众心理。

一、主体意识在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时代,受众既可以是受者也可以是传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众逐渐由被动接受信息者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受众以及媒介信息消费权利人。

网络时代使受众主体意识不断加强,网络受众成长为独立的具有自主思考意识的理性个体。

传统媒体以组织的形式出现在受众面前, 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权威感, 受众在接受他们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也被信息背后的观点所影响,从而使媒体完成引导舆论的职责。

然而,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新闻传播权的现状,使人们更加敢于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

因此, 在充斥着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网络中,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 逐渐学会了思考,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来判断每条信息的真伪和价值的大小, 从而确定自己的意见并发布, 而不再被动地接受媒体安排好的“议程设置”。

例如:2007 年10 月12 日, 陕西省林业厅在西安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外宣布陕西安康镇坪发现野生华南虎的消息,从而宣告失踪20 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现“庐山真面目”,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足以令国人振奋、世界震惊。

当多家比较有权威性的媒体发布这则消息时,然而网络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不断对照片进行质疑,一则质疑虎照真伪的帖子便首先出现在色影无忌论坛, 网友们从专业角度对虎照提出一系列疑问: 为什么不同时间、不同机位拍摄的老虎, 斑纹却几乎完全重合? 老虎身上的色调为什么与四周的环境不协调?“照片明显是计算机合成的”、“拍的恐怕是‘纸’老虎吧? ”一时间, 质疑之声迅速升级。

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分析及处置对策_徐玉

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分析及处置对策_徐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分析及处置对策徐玉【关键词】网路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处置对策【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心理特征,认为妥善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重在预防,建立健全网络群体事件防范措施,主动介入,澄清事实真相,化解矛盾,将网络群体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萌芽状态。

社会网络群体事件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分析所谓网络群体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网民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或为了表达某种共同的要求或是宣泄某种共同的情绪而聚集在一起,并利用网络载体这一平台进行联络和沟通的一种群体组织活动。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网络群体一般都是为了某种目的组成的,其目的可能是正面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消极的。

在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中,网络群体事件往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网络群体事件的诱发因素及前期发展过程。

在信息传播高速的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的记者和评论员,QQ 、MSN 、BBS 、博客、播客、闪客、拼客、哄客等“客文化”如细胞一样占据着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这就为网络群体事件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而“曝光”则成为网络群体事件的“导火索”,当事人或知情者通过互联网对事件进行曝光,或是网络中的某个帖子吸引了浏览者的眼球,从众多的新闻和帖子中挖掘出来被曝光。

在网络群体事件前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网民是无意识的,或者说习惯性的,浏览、跟帖等已经成为大部分网民上网的习惯,帖子靠着事件本身的突出性或者字眼慢慢的吸引网民的眼球,赚取点击率,保持不沉底,不被互联网中众多的帖子淹没。

网络群体事件“意见领袖”产生及对舆论的推波助澜作用。

由网民挖掘出来曝光的事情,一定是很大程度上触动了大部分网民神经,才能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某人对于事件发表了一个关键性的帖子或评论,该帖子被网民争相追捧、评议,帖子的点击率迅速上升,这意味着“意见领袖”即将形成。

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对受众的心理引导

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对受众的心理引导

② 张维 平 、 谢颍波, ( ( 基 于政 府 信 息 公 开机 制 中的 危 机 新 闻发 言 人 制 度 研 究 》,
情绪 , 尽早恢复社 会正常运转 。 ‘ 社会学专
家等也有助于政府 、 媒 介 及 公 众 对 危 机 有

郧 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 2 0 1 0 ( 4 ) ( 作者 : 重庆工 商大学文学 与新闻 学
学版 ) ) ) , 2 0 0 4 ( 5 )
辅 助发言人 ,由各 类专家人 士组成
( 如 危 机 心 理 救 助 专 家 、社 会 学 专 家 及 相
关 危机事件方面 的专业 人士等) ,在危机 情形对公众 的疑虑 , 进行专业性的辅助解 释。 由于危机新 闻发布会发言人不可能对 各个 领域 都非 常了解 , 危机新 闻发言人在 发布真实及时的危 机信息时 , 危机心理救 助专 家等各类 辅助发言人 , 通过专业性 的
弭矛盾和冲突 , 增加公众对政府应对 突发 事件 的信 心 ,客 观看待事 件 的进 展与处
置。 面对镜 头 , 应 表 现 自然 , 保 持 头 脑 清
应公众 关注 的社 会问题 。 因此 , 在操作 中 通过一系列措施 , 来保证新闻发言人制度
能 够 及 时 快 速 应 对 突 发 公 众 事 件 变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了。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 中, 大众传媒在信 息传播 、 维持正确舆论引导和维护社会稳 定 中所起 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 , 是这种特殊 时期 里社 会心理状 态 的指 示器 和公 众 的
失、 生态环境破坏 以及社会危机 , 并迅速成 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其影响之大是
发了 《 关于深化政务公开 加强政务 服务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因素与影响分析与研究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因素与影响分析与研究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因素与影响分析与研究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当我们谈及网络安全事件时,往往会聚焦于技术层面的漏洞、黑客的攻击手段以及防护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

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心理因素在网络安全事件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导致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心理因素。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人的好奇心。

在网络世界中,充满了各种未知和新奇的信息,人们的好奇心可能驱使他们去点击不明链接、下载未经证实的文件,从而不知不觉地陷入网络安全陷阱。

这种对未知的渴望有时会超越对潜在风险的警惕,使得用户在没有充分考虑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另外,疏忽大意也是引发网络安全事件的常见心理因素。

许多人在日常的网络使用中,认为自己不会成为攻击的目标,从而放松了对安全措施的遵守。

比如,随意设置简单易猜的密码、在公共网络环境中不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等。

这种“应该不会有事”的心态,为黑客和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再者,过度自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用户自认为对网络安全有足够的了解,低估了网络攻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们可能会忽视系统的安全提示,或者对新的安全威胁掉以轻心,最终导致网络安全防线的崩溃。

除了导致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心理因素外,这些事件还会给受害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影响。

当个人遭遇网络安全事件,如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被盗等,往往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焦虑情绪。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财务安全、声誉受损,甚至害怕个人隐私被公开后带来的种种后果。

这种持续的担忧会严重影响受害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在心理层面上,网络安全事件还可能引发受害者的信任危机。

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金融机构等,受害者可能会因为一次安全事件而失去信任,从而对网络交易、在线服务等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

这种信任的缺失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网络行为,也可能对整个网络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

35-5-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选择

35-5-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选择

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选择摘要:受众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心理,其信息需求增强,同时在网络信息过剩的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信息压力和群体模仿心理,因此,网络媒介在面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及时性、真实性和全面性成为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受众行为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环境受众心理“抢盐潮”(一)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和传播平台不断多样化,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日益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中,民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受众传播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现,网络成为民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日益突出。

在受众面对突发事件时,来自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由于其传播媒介的属性,其传播速度以及信息的广度受到一定影响,受众的认知需求不断增强,网络媒介成为受众全方位及时了解有关突发事件信息的重要渠道,了解网络环境中,受众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对正确引导受众认知,合理设置新闻议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对媒介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积极社会舆论氛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各项突发事件,问卷星网站对221人作出调查。

调查显示,突发事件发生时,72.4%的人是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并且67.42%的调查对象是通过网络媒介首次得知日本此次地震的消息,91.15%的人是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持续关注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此外,与关注地震消息相同,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事故之后,90.1%的人是通过网络媒介持续关注核泄漏事件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面对此次突发事件时,网络媒介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受众主要依赖的媒介工具。

①①/report/656292.aspx同时,学者朱颖华指出,“网络受众的心理表现和传统大众媒体手中有相似的一面,……通过对当前网络受众的心理特征分析归纳,主要有求知求新心理、逆反心理、变动性和匿名性心理。

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分析论文

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分析论文

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分析论文从心理学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可以探索其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更好地处理类似事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分析论文篇一《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分析》【摘要】毫无疑问,网络已经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网络群体性事件也随之出现。

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冲突以及网民构成群体的特殊性,使网络群体性事件变得更为复杂。

因此,从心理学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可以探索其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更好地处理类似事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网络群体事件;社会心理;群体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占领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由于我国对网络舆论的法律监管不到位,网络谣言、跟风等不良行为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同时,网络以其匿名性、传播扩散迅速等特点,为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使群体性事件变得更加复杂。

一、网络性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因素分析(一)普遍性因素1.群体形成的基本心理因素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随着即时通讯工具、微博等新兴事物的出现,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流传播最广泛最迅速的方式。

网络以其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以及庞大的覆盖面,可以短时间内将全国各地的大量网民联系在一起,一旦出现偶然事件,就有了共同的目标,网络群体便形成了。

此外,网络的匿名性进一步推动了群体中原有的责任扩散效应。

在网络群体中,网民会认为自己的行为责任归于群体,个人不会因不当行为承担群体应该承担的后果,以至于导致网民行为的偏激化,使得个体在群体盲目的正义感的支配下,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怨气,在从众的旗号下行为不断趋向极端,陷入群体无意识状态,最终造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2.群体情绪的传染群体中,个体都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群体中相互关联的个体因此,每种情感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着为集体利益贡献一切。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学分析与应对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学分析与应对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学分析与应对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事件也日益频繁,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网络安全事件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还与人类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安全事件,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安全事件中的心理因素(一)好奇心与冒险心理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

在网络环境中,这种好奇心可能导致用户点击不明链接、下载未经证实的软件或访问可疑的网站,从而陷入网络安全陷阱。

例如,一些网络诈骗分子会利用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设计虚假的抽奖活动或神秘的信息,吸引用户点击,进而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实施欺诈行为。

(二)疏忽大意与麻痹心理在长期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逐渐产生麻痹心理,对网络安全问题掉以轻心。

例如,用户可能会在多个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或者在公共场合随意连接不安全的无线网络,这些行为都增加了网络安全风险。

此外,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用户可能会在处理重要信息时疏忽大意,如未及时保存文件、未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等,从而导致信息泄露。

(三)恐惧与焦虑心理当遭遇网络安全事件,如个人信息被盗取、遭受网络攻击或收到威胁信息时,用户往往会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正常判断和决策能力,导致他们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措施,如盲目听从攻击者的要求、向不可信的机构寻求帮助等,从而进一步陷入困境。

(四)信任与依赖心理在网络社交和交易中,用户往往会对一些知名的网站、平台或个人产生信任和依赖心理。

然而,这种信任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伪造身份、发布虚假信息等手段骗取用户的信任,从而实施网络犯罪。

例如,一些网络钓鱼攻击就是利用用户对银行、电商等网站的信任,发送伪装成官方邮件或短信的欺诈信息,诱导用户输入个人账号和密码。

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的心理分析

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的心理分析
光。
大舆论 。 网络意见领袖 的形成 , 是群体膨
胀 的关 键 点 , 是 整 个 事 件 发展 的核 心 。
“ 乌合之众” ,满脑子是失去理智的人群 。 然而 , 当我们 抛弃 刻板 印象 , 仅从“ 群体”
本意去理解和解读这- f ' N, 也许我们更能 看清楚 当前热议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
强化传受双方互动 、扩大受众参与
量。 以“ 见 证— — 连 云港 成 为全 国首 批 沿
度, 是提升新闻传媒影响力 的重要途径 。
网络专题追求 的是一种立体式 的报道方
海开放城 市 3 O周 年” 专题为 例 , 既集纳
了3 0年 来 连 云 港 发 生 的 重 大 事件 、 主 导

查处 。 在舆论 的强大压力下 , 事件从 网上走 到网下 , 对现实产生影响 , 推动现
舆论 。 这是事件发展的关键 时期 , 会 持 续较 长的时间。在这个 阶段一般会产 生 意见领袖 , 形成群体 意见 和群体意志 , 这个时候 , 事件开始从曝光变为热点 , 网
实问题的解决 。
网络 群体 事 件 中 网民 的心理 分析
口 丁 咏静
( 保定E l 报社 , 河北
李 卡
保定 0 7 1 0 5 . 1 )

提起“ 群体 ” , 很容易想到庞杂的
网络进 行事 件真相 的直接 曝光 ;二是 网 络中的某个新 闻或 帖子引起某 人关注 , 而被 从众 多 的新 闻和 帖子 中挖 出来 曝
上述过程 的第一阶段 ,即人们选择
互 联 网来 进 行 事 件 的 曝光 , 比较 容 易 理
般 心理 过 程
纵观当前发生的各类 网络 群体 性事 件, 其发 生发展 的过程大致如下: 曝光。一种是当事人或 知情者通过

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的心理分析

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的心理分析

如 中彩 票

样 困难

并 非 曝 光 就 能 引起 定是那些极大

成 两 种 意 见 的 对峙
占主 导 地 位 的 意 见

最 后 逐 步形 成


形 成 强 大舆 论
网络意 见领袖的形



是 群体 膨 胀 的 关 键 点
是 整个事件
民挖 出 来 曝 光 的 事 情
可 能成 为


这 个 过 程 中 大 部 分 网 民是 无 意 识
网 的 匿 名体 制

曝光

种 是 当事 人 或 知 情 者 通
I
为 当事 人 和 揭 发 人 提 供

球 赚取 点击 率


先保持不 沉底

不被

过 网 络进 行事 件 真 相 的 直 接 曝 光



了心 理 安全 保障
使 得 他们 有 胆 量 说 真
淹没

某 人 突 然发现 了其 中的突破 点
网络 群 体 訇 件 中 }l= 里 网 民的 心 理 分 析

提起

群 体性

” ,
有文 化 的 人 很


果 事 件 的 处 理 得 到 网 民认 可
民的 赞 扬 声 中


那 么在 网
网络舆 论的形 成过 程

是 网络群
容 易想 到 勒庞 的
乌合之 众

满脑子


桩 网 络 群 体性 事 件 就

地 触 动 了 大 部 分 人 敏感 神 经 的 事 件 才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应对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应对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应对近日,某大型电商平台发生了一起突发公共事件,一名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时发现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该事件引发了网络舆情的爆发和扩散,对于电商平台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和应对措施。

一、事件发生及背景据报道,一名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时发现官方旗舰店出售的该型号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而且该问题已经成为大规模的生产问题,超过了5%的商品存在同样的质量问题。

该消费者进行了退货和维权,但是官方旗舰店拒绝退货并推脱责任,导致消费者心情极为不满并进行了投诉和曝光。

这一事件很快引起了众多消费者和媒体的关注,迅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和广泛的舆情讨论。

二、舆情分析1、舆情方向与情感分析从网络舆情方向和情感分析来看,该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主要集中在电商平台和官方旗舰店品牌形象受损及消费者权益被侵犯两个方面。

针对电商平台和官方旗舰店的不负责任和推卸责任行为,网络舆情情感倾向主要表现为愤怒和不满。

而对于消费者被侵犯权益的问题,网络舆情情感倾向则主要是关注和支持。

舆情方向和情感分析表明,事件涉及到的多方利益相关者非常复杂,应该采取科学和前瞻性的应对措施。

2、舆情传播路径通过对网络舆情传播路径的分析,可以看到该事件的发酵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和媒体的力量进行的。

消费者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论坛猛烈抨击官方旗舰店的不诚信和欺诈行为,媒体也积极报道了事件的详情,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此外,关键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账号的力量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网络舆情传播的路径说明了舆情监测和应对的重要性。

3、舆情影响范围舆情影响范围是分析舆情事件的重要方面,该事件的影响范围主要涉及到官方旗舰店、电商平台、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等多个方面。

该事件对官方旗舰店和电商平台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让很多消费者产生了对电商平台的安全感和消费信心的质疑。

该事件还影响了生产厂家,让其面临质量的诟病和品牌信任度不足的问题。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学分析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学分析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学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事件也日益频繁。

这些事件不仅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并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与人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往往与攻击者的心理动机有关。

一些攻击者可能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试图窃取他人的财产或商业机密。

这种动机背后的心理因素可能是贪婪和对财富的过度渴望。

他们看到了网络中存在的漏洞和机会,认为可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巨额财富,从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欲望。

另一些攻击者则可能是出于报复心理。

也许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在网络上与他人发生了冲突,于是决定通过攻击他人的网络系统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怒。

这种报复行为往往是冲动的、缺乏理性思考的,其后果却可能极其严重。

还有一部分攻击者是出于好奇心和对技术的挑战心理。

他们对网络安全技术充满好奇,想要测试自己的能力,突破各种防护系统。

这种心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但如果越过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就会给他人带来危害。

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事件也反映了一些心理弱点。

首先是疏忽大意。

许多人在使用网络时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下载未经认证的软件,或者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输入个人敏感信息。

这种疏忽大意的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对网络安全的风险认识不足,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成为受害者。

其次是恐惧和焦虑心理。

当遭遇网络安全事件,如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被盗等,受害者往往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他们担心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个人隐私被曝光,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这种恐惧和焦虑可能会导致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比如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陷入骗局。

此外,受害者还可能存在依赖心理。

在面对网络安全问题时,一些人过度依赖网络服务提供商或安全软件,认为只要安装了这些工具就可以高枕无忧。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因素与影响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因素与影响

网络安全事件的心理因素与影响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然而,伴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事件也日益频发。

这些事件不仅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了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网络安全事件所引发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恐惧和焦虑是常见的情绪反应。

当个人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家庭住址等,人们会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害怕遭遇诈骗或其他不法行为。

这种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会让人心神不宁,甚至产生长期的焦虑症状。

其次,信任的丧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如果用户在某个网络平台上遭遇了安全事件,比如账号被盗用或者数据被篡改,他们很可能会对这个平台甚至整个网络环境失去信任。

这种信任的缺失会导致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对一些必要的网络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再者,羞耻和自责的心理也可能出现。

例如,因为自己不小心点击了可疑链接或者下载了不明软件而导致电脑中毒或个人信息泄露,用户可能会对自己的疏忽感到羞愧和自责,认为自己应该对此负责。

网络安全事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在短期内,受害者可能会经历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

长期来看,这些心理创伤可能会影响个人的社交能力和职业发展。

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过度担心网络安全而避免使用某些在线服务,从而限制了自己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渠道。

对于组织来说,网络安全事件同样会带来一系列心理层面的问题。

员工可能会对公司的网络系统安全性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领导层则可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担心公司的声誉受损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后果。

网络安全事件还可能引发社会层面的心理效应。

当大规模的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公众可能会对整个网络社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担忧,进而影响社会的信任度和凝聚力。

为了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心理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从个人角度,要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安全问题。

突发性事件特征与受众接受心理

突发性事件特征与受众接受心理

6
了便于指导媒体对突发性事件 大选出了党的新一代领导人; 的报道,我们从突发性事件的 2003 年 3 月 ,全 国 人民 代表 社会属性来看,将突发性事件 大会 又选 出了 新 一届 中央 政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府. 当我国党政领导正在实现 1, 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 平稳交接的时候,一场公共卫 自然灾害是突发性事件中 生事件突然爆发,使新一届党 一个重要的类别,随着社会进 政领导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却越 2002 年 1 1 月广 东 开 始 出 现 来越高,人为型的自然灾害不 " 非典 " 病例,当人们还没有 断增加. 自然是伟大的, 她孕育 搞清 楚 " 非典 " 是什 么 的时 了生命,默默无闻地将自己的 候,非典就在 2003 年 3, 4 月 津血灌注到世间万物,使世界 间,在广东, 香港, 北京等地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但是, 大自 形成爆发性 , 流行性传染病, 然也是桀骜不驯的,当人们不 给人民的生产 , 生活造成难以 了解她的时候,她也会愤怒地 弥补的损失 . 非典警示我们, 报复那些不孝子孙,甚至摧毁 在全球化时代,公共卫生事件 人类的家园 . �圣经� 的 �创世 具有很强的群体爆发性,各地 纪� 中记载了一个大洪水的故 政府必须要建立完备的公共卫 事:上帝看到自己创造的世界 生反应体系和防御体系,这样 充满了罪恶,于是就用水作为 才能在突发性事件中获得主动 工具来 惩罚人 类, "40 昼夜的 权. 大雨造成的洪灾毁灭了一切, 3, 突发性政治军事事件 除了挪亚方舟上的生命 ." 今 权力是一种腐蚀剂,当政 天,高度发达的科技没能止住 客们过分追求权力的时候,就 人类贪婪的欲望,人们对大自 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 在国际 然的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规 舞台上,那些政治领袖们为了 律,使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发 争夺权势,策划政治阴谋,经 生的频率不断增加,地震 , 海 常在对手没有反应的情况下, 啸, 洪水 , 台风已经把人类折腾 发动突然性的暴力侵袭,这些 的焦头烂额 .在一些灾难事件 暴力袭击同样会把人民推到水 中,人的行为成了灾难发生的 深火热之中." 历史上常见的 诱因;而在大部分的灾难事件 现象往往是,贵族屠杀平民, 中,人类的行为扩大了自然灾 平民也屠杀贵族,国王杀戮人 害的破坏力,从而使自然灾害 民,人民也诛杀国王 . 政治狂 成了 威胁 人类 生 活的 一 大风 热把整个世界推向了血雨腥风 险. 的深渊 . " 进入 近代 社会 后, 2,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现代民主政治逐渐取代了封建 疾病和瘟疫也是突发性事 集权统治,权力之争正在向理 件的罪魁祸首. 在传统的封闭 性化 , 程 序化 方 向发 展 . 但 社会中,人们交往范围小,瘟 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 疫的影响力有限 . 而进入全球 缺乏先进的政治制度,再加上 化时代后,世界各国的人民交 社会矛盾的激化,各种政治 , 往频繁,人 ,物 , 信息的流动 军事事件还时常发生 . 即使在 不断加快,一旦传染病发生, 发达的西方世界,由于党派之 传染 的范 围可 能 呈爆 炸 性扩 争, 贫富分化 , 阶级矛盾等问 张. 2002 年 1 1 月,党的十六 题,也时常导致突发性事件的

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受众的心理分析

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受众的心理分析

包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受众的心理分析——以2008年突发事件为例学生姓名:张晓梅学院:文学院专业:新闻学班级:05级一班指导教师:周晔梅二〇〇九年五月摘要2008年是突发事件频发的一年。

尤以那些对公共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的突发事件,如雪灾和地震等,最大限度地成为受众关注和媒体聚焦的对象。

在各种媒体中,网络媒体,作为一种高科技媒体,它以独特的传播方式对事件进行快速全面的报道,成为主流媒体的先行军。

网络受众,这个庞大的群体,在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又表现出新的心理特征,匿名心理下,发挥重要的舆论监督功能,同时也会出现网络恶搞现象;需求心理下,对关乎生命安全等重大事件表现高度关注;情感意见诉求方面,会有不理性诉求,如网络暴民;在自我角色认定时,可以是“意见领袖”,也可以是冷漠“暴力”分子。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网络媒体面临更高的要求,除了报道迅速,真实,全面,客观,还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使网络媒体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媒体网络受众受众心理Abstract2008 is the frequent incidents of the year. Especially those who pose a threat to public safety and health emergencies, such as snowstorms and earthquakes, the maximum media attention and audience become the object of focus. In a variety of media, Internet as a high-tech media, its unique mode of transmission for rapid full of incident reports, the mainstream media to the military. Network audience, in which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anonymous psychology, public opinion plays an important function, but also the phenomenon of emerging network; psychological needs, the Relating to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a high degree of concern about a major event such as; emotional appeals opinion, there will be non-rational appeals, such as network mob; role in the self-identified, they can be "opinion leaders", it can be cold, "violence" elements. In such complex circumstances, the online media are facing higher demands, in addition to reporting the rapid, real, comprehensive, objective, and do a good job in "gatekeeper" role, so tha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edia.Key words:emergencies;network media;web audience;psychology目录引言 (1)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报道 (2)(一)、网络的发展 (3)(二)、网络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的报道 (4)(三)、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 (5)二、网络受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心理 (6)(一)网络受众发展现状 (7)(二)网路受众——有别于传统媒体受众的特征 (8)(三)网络受众心理——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特殊特征 (9)1、匿名心理 (10)2、需求心理 (11)3、情感、意见的诉求心理 (12)4、自我角色认定心理 (13)三、网络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所面临的问题: (14)(一)面临的问题……………………………………………………………(二)解决问题的方案…………………………………………………………1、网络媒介中把关人意义的转化……………………………………………2、提高职业素养,加强社会责任……………………………………………结论……………………………………………………………………………注释……………………………………………………………………………参考文献………………………………………………………………………引言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腾飞,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频繁而至。

【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 受众心理

【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 受众心理

【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受众心理
摘要: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表现与传统媒体下的表现有相似的部分,也有很大不同,有着信息时代鲜明的印记。

面对频发的网络事件,网络受众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网络受众也更加值得研究和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事件,来研究受众心理。

关键词:受众网络事件心理
随着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上网用户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根据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
28.省略nic.省略/html/Dir/2010/01/15/5767.htm。

②省略/article/2010/0305/A20100305617668.shtml。

③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参考文献:
1.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王少磊:《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3.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Patricia Wallace[美]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赵亮
感谢您的阅读!。

新闻暴力事件中的大众心理研究

新闻暴力事件中的大众心理研究

新闻暴力事件中的大众心理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暴力事件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这些事件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使得大众对于自身安全和社会秩序产生了种种担忧。

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新闻暴力事件对于大众心理的影响,试图理解人们在面对暴力事件时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变化。

本文将对新闻暴力事件中的大众心理进行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一、新闻暴力事件对大众心理的影响1.心理恐慌新闻暴力事件往往会引起大众的恐慌情绪。

当人们接触到大量关于暴力事件的报道时,他们会感到恐惧和不安。

尤其是当事件发生在自己熟悉的地区或者是自己身边的人被牵涉进去时,恐慌情绪会更加强烈。

心理恐慌会导致人们失去理性思考能力,做出不明智的决定,甚至引发激烈的情绪反应。

2.心理压力暴力事件的发生会给大众带来心理压力。

人们会对自己的安全和未来感到担忧,这种压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长期以来的心理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甚至是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个体的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3.社会情绪新闻暴力事件的发生也会引起大众的愤怒和悲愤情绪。

人们会因为受害者的悲惨遭遇而产生愤怒,对于暴力行为的发生感到悲愤不已。

这种情绪会在社会中快速传播,引起集体的愤怒情绪,也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1.媒体报道方式媒体对于暴力事件报道的方式对大众心理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媒体过度渲染事件的恐怖性和危害性,会增加大众的恐慌和心理压力;而如果媒体正确引导舆论,让公众理性对待暴力事件,可以减少恐慌情绪的传播。

2.受众心理素质受众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暴力事件对大众心理影响的重要因素。

一些心理素质较为脆弱的人群,如儿童、老人、心理疾病患者等,更容易受到暴力事件的影响,产生心理恐慌和压力。

3.社会支持体系社会的支持体系对于减轻暴力事件的心理影响也起着重要作用。

当暴力事件发生时,社会对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重建信心。

新闻暴力事件中的大众心理研究

新闻暴力事件中的大众心理研究

新闻暴力事件中的大众心理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体对于新闻暴力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这些暴力事件的出现不仅令广大民众感到震惊和愤怒,同时也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

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揭示新闻暴力事件中大众心理的特点和变化。

本文将对新闻暴力事件中大众心理研究进行探讨,探寻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新闻暴力事件对大众心理的影响1. 引发恐惧和焦虑:新闻暴力事件往往具有强烈的冲击力,报道内容通常包括暴力行为、受害者的伤痛和死亡情况等,这些内容容易在大众心中引发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在遭遇此类事件报道时,人们常常会感到内心不安和恐慌。

2. 造成心理创伤:对于那些直接受害者或目击者来说,新闻暴力事件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如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即使是观看者,也可能因为事件的残酷性而产生心理创伤,甚至导致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疾病。

3. 引发仇恨和愤怒:新闻暴力事件往往涉及到冲突、犯罪和不公正的行为,这些情节容易引发大众内心的仇恨和愤怒,导致社会情绪的波动和紧张局势的加剧。

1. 惊奇和好奇:许多人对暴力事件的报道感到好奇,对恐怖、悲剧和不公正的事件总是持有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新闻了解更多的细节。

2. 愤怒和不满:大多数人对新闻暴力事件表示出强烈的愤怒和不满,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件是对社会正义的挑战,是对人类文明的侮辱。

3. 安全感受到威胁:新闻暴力事件常常令人感到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大多数人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恐惧和不安。

4. 倾向于传播信息:一旦发生暴力事件,人们往往倾向于追踪报道和传播信息,这种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尤为明显。

1. 心理防御机制的改变:长期受到暴力事件的报道和刺激,会导致大众的心理防御机制发生改变,他们对外界的恐惧敏感度提高,对危险行为的警惕性增加。

2. 产生冷漠和麻木感:长期暴力事件的报道可能导致大众产生冷漠和麻木感,对于悲剧和不幸事件的反应越来越淡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受众的心理分析——以2008年突发事件为例学生姓名:张晓梅学院:文学院专业:新闻学班级:05级一班指导教师:周晔梅二〇〇九年五月摘要2008年是突发事件频发的一年。

尤以那些对公共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的突发事件,如雪灾和地震等,最大限度地成为受众关注和媒体聚焦的对象。

在各种媒体中,网络媒体,作为一种高科技媒体,它以独特的传播方式对事件进行快速全面的报道,成为主流媒体的先行军。

网络受众,这个庞大的群体,在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又表现出新的心理特征,匿名心理下,发挥重要的舆论监督功能,同时也会出现网络恶搞现象;需求心理下,对关乎生命安全等重大事件表现高度关注;情感意见诉求方面,会有不理性诉求,如网络暴民;在自我角色认定时,可以是“意见领袖”,也可以是冷漠“暴力”分子。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网络媒体面临更高的要求,除了报道迅速,真实,全面,客观,还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使网络媒体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媒体网络受众受众心理Abstract2008 is the frequent incidents of the year. Especially those who pose a threat to public safety and health emergencies, such as snowstorms and earthquakes, the maximum media attention and audience become the object of focus. In a variety of media, Internet as a high-tech media, its unique mode of transmission for rapid full of incident reports, the mainstream media to the military. Network audience, in which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anonymous psychology, public opinion plays an important function, but also the phenomenon of emerging network; psychological needs, the Relating to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a high degree of concern about a major event such as; emotional appeals opinion, there will be non-rational appeals, such as network mob; role in the self-identified, they can be "opinion leaders", it can be cold, "violence" elements. In such complex circumstances, the online media are facing higher demands, in addition to reporting the rapid, real, comprehensive, objective, and do a good job in "gatekeeper" role, so tha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edia.Key words:emergencies;network media;web audience;psychology目录引言 (1)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报道 (2)(一)、网络的发展 (3)(二)、网络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的报道 (4)(三)、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 (5)二、网络受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心理 (6)(一)网络受众发展现状 (7)(二)网路受众——有别于传统媒体受众的特征 (8)(三)网络受众心理——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特殊特征 (9)1、匿名心理 (10)2、需求心理 (11)3、情感、意见的诉求心理 (12)4、自我角色认定心理 (13)三、网络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所面临的问题: (14)(一)面临的问题……………………………………………………………(二)解决问题的方案…………………………………………………………1、网络媒介中把关人意义的转化……………………………………………2、提高职业素养,加强社会责任……………………………………………结论……………………………………………………………………………注释……………………………………………………………………………参考文献………………………………………………………………………引言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腾飞,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频繁而至。

2008年, 是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的不平凡年份,这在为新闻媒体提供大量新闻话题的同时,也让中国媒体的传播力、反应力和生存能力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

突发性新闻事件以其蕴含大的新闻价值而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大重点,同样也对我国的主流媒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高度。

在这些重大突发事件和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报道过程中所展示的媒体特征让我们印象深刻。

对于研究传播的学者来说,重点在于研究突发事件中传者的报道和受众的心理。

各种媒介由于性质及特点不同,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传播功能也不同,本论文关注的是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它拥有怎样的媒介特质,在中国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什么样的传播功能以及对网络受众心理的多方面影响。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报道(一)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发展无疑是20世纪传媒界的一大盛事,自从网络诞生以来,对它的赞美不绝于耳,它以其独有的方式实现了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

人们纷纷认为,它将会对传统媒体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网络新闻媒体因其独有的特性和传播方式,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有着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许多优势。

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成熟,幻想和崇拜渐渐归于理性。

网络媒体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沿着其自身的轨道前行,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充实自身的内容,而传统媒体则纷纷上网,利用其交互式的特点弥补传统大众媒介单向传播的不足。

(二)网络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的报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要以“抢险”的精神和速度“抢”出应报道的新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众发布有关的消息。

在这场媒体与时间的激烈竞赛中,网络新闻报道常常以其采编录输的快捷而抢占先机。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却因为采访、编辑、后期制作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而在时间上滞后,不得不落后于网络新闻媒体。

时效性往往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

网络媒体的出现将新闻的这种特性发挥到极致。

此外,由于重大突发事件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不重复性,新闻媒体很难事先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出准确的预测,新闻记者也常常因为种种原因错失捕捉新闻的最佳时机。

在这种非常态的情况下,一个普遍的网民、一部数码摄像机、一部带摄影镜头的手机或一台普通的电脑,都可能成为某一重大突发事件的历史纪录者。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事件的难以预测性让受众在事件发生的时候急于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事件发生的瞬间或者当天,传统媒体都不能及时地将事件传播给新闻受众,因为传统媒体,比如报纸、广播和电视节目,它们的新闻滚动播出周期一般都是以小时或天计算的,传统媒体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

但是,网络媒体的更新周期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的,它能及时地将事件的大体情况介绍给受众,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受众。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最早的报道是14点46分,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

”14点53分,新华网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

据百度报道:“第一个发布发生地震消息的,是百度贴吧的网友,他没来得及登陆,就在地震吧发出一篇题为“地震了”的贴子,内容简明扼要:“四川地区发生地震”。

发帖时间是14时35分,距地震发生时间仅间隔6分钟。

”而电视媒体对于地震消息的传播则是在32分钟之后的新闻里,广播也是在经过消息采集之后才做出相应回应,而报纸则只有在第二天的报道中才涉及到。

另外,有些突发事件并不像地震一样轰动全国、波及世界,对于一些忙于工作的人们,他们不能在第一时间关注新闻,但又想更及时地了解到新闻,无疑,网络媒体就是他们的首选。

例如,在2008年4月发生的山东淄博火车相撞的突发事件,消息闭塞一些的人们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情的详细状况,关于这一事件的电视报道也已经“事”去楼空,而报纸的有关报道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此时,只需到网络上点击相关事件的视频新闻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三)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网络新闻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既有文字和图片报道,又有音频、视频、动画、图表等形式;既有常规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又有与专家、政府部门的连线、交互式访谈、现场报道。

网络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仅仅具有“多媒体”的优势,而且还具有“超链接”的特点,通过链接和新闻聚合(RSS),在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形成充分的互动,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优势互补。

网络新闻媒体的每一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就等于是在网上建立了一个该事件的“新闻中心”和“数据库”,日后成为该事件最完整、最全面的历史纪录。

同时,随着3G时代的到来,无线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

而在网络求职、网络购物等实用型互联网应用率大幅增长的同时,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娱乐型应用的使用率则呈现下降趋势,我国互联网正经历着由娱乐化应用向价值应用时代的转变。

事实一再表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正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舆论上异军突起的力量。

网络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当今的传播界蓬勃发展着,并越来越快,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大众的生活。

二网络受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心理(一)网络受众发展现状网络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使用网络的数字庞大的网络受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