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人教版必修4

高中数学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人教版必修4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
⒈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会用解方程组的通法求三角函数值;
2.培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有关求值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思维的深化;在恒等式证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学习,揭示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规律,培养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推导及应用(求值、化简、恒等式证明)
教学难点:关系式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和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
本节主要涉及到两个公式,均由三角函数定义和勾股定理推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公式,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并能灵活运用。

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思路的平台,营造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环境,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方法带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必修4(B版)1.2.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4(B版)1.2.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4(B版)1.2.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同一个角度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式;2.能够通过三角函数的相互关系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对三角函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图像;2.同一个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相互关系和性质;3.二倍角的公式及其应用;4.定义域、值域及简单的图像变换。

教学重点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性质;2.二倍角的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三角函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性;2.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图像和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视觉体验;3.设计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4.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展示三角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2.提出问题:你知道同一个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二、学习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0分钟)1.分组讨论,探讨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公式和图像变换。

三、二倍角公式的应用(40分钟)1.分组讨论,探讨二倍角公式的意义和应用;2.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二倍角公式解决问题。

四、小结(10分钟)1.回顾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二倍角公式的应用;2.指导学生如何巩固和拓展知识。

课后作业1.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二倍角公式的应用;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和拓展知识。

教学资源1.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2.多媒体教具。

总结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二倍角公式是高中数学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一知识点,不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与导学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与导学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与导学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是指在一个锐角三角形中,其三个内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关系。

2.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由此引入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解释同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Step 2 基本关系的演示通过投影仪或黑板等教具,演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 演示正弦定理的推导,得到sinA=opposite/hypotenuse。

2) 演示余弦定理的推导,得到cosA=adjacent/hypotenuse。

3) 演示正切比例的推导,得到tanA=opposite/adjacent。

Step 3 列示基本关系向学生展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要求学生背诵这些关系。

Step 4 发现规律通过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Step 5 综合运用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运用,让学生熟练应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Step 6 归纳总结复习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

Step 7 学以致用通过一些挑战性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关系。

2.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学习难点: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思维导图。

学习过程:Step 1 学习概念自主学习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并在思维导图中整理相关知识点。

Step 2 学习基本关系自主学习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在思维导图中整理相关公式和关系。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教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

3.能够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进行计算和证明。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材、白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概念(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提问:是否存在一个三角函数,它的值恰好是一个角的正弦值的倒数?反余弦的倒数?正切的相反数?引出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Step 2: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0分钟)1.讲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割函数、余割函数、余切函数。

2.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求特定角的正割值、余割值和余切值。

3.总结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进行板书记录。

Step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0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设获得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倒数的关系式,并进行推导。

2.引导学生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一步推导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并进行证明。

3.提醒学生注意数学符号的运用,确保表述的准确性。

4.分步解释和板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tep 4:经典例题演练(30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例题演练,注重每一步计算过程的意义和结果的解释。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并进行笔记整理。

Step 5:综合案例分析(20分钟)1.给出一个综合案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进行证明和计算。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解题思路,按照步骤进行推导和计算。

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根据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释和总结。

4.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Step 6:课堂小结(10分钟)1.整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要点。

2.概述同角三角函数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拓展延伸:1.探究其他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如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的关系等。

数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数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数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教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一、教学目标:1.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3.能够在给定角度范围内计算同角三角函数的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黑板、粉笔。

2.学生课前复习笔记。

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和回忆上节课所学的三角函数概念及性质,例如:“什么是三角函数?它们有什么特点?”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意义,同角三角函数是以角度的大小和方向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因变量的一类函数。

其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是最常用和基础的三角函数。

通过图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形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基本关系的推导(15分钟)3.1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绘制各象限内角度相同的锐角三角形,并利用其定义推导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基本关系:sin^2θ + cos^2θ = 13.2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绘制直角三角形,利用其定义推导出正切函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基本关系:tanθ = sinθ / cosθ。

4.同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及性质(25分钟)4.1计算角度对应的三角函数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计算给定角度对应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值的方法和技巧。

4.2使用同角三角函数的性质:教师讲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并指导学生根据这些性质简化计算,例如,sin(180° + θ) = -sinθ,cos(π + θ) = -cosθ,等等。

5.练习与巩固(20分钟)教师提供一系列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和解答,以巩固所学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计算方法。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3.正确理解并应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认识
1.以问题形式引入
(1)教师摆出一个三角形,将小朋友们引入到课题中,问:请你们
凭借视力,给出三角形的内角A、B、C中,边a与边b构成的角是多少度?(答案是:度数相同)
2.概念认识
(1)介绍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是指两个相同角度的
三角形上同名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1)sinθ=cos(90°-θ);
2)cosθ=sin(90°-θ);
3)tanθ=1/tan(90°-θ);
4)cotθ=1/cot(90°-θ);
5)secθ=1/sec(90°-θ);
6)cscθ=1/csc(90°-θ);
(3)让学生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图象,用对称性质和角度试探
的方法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图象连接起来,学生必须从图象中感受到同角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以此为依据产生同角三角函数的运算习惯,以及在
分析实际问题时对角度的改变规律的判断。

(二)认识方法
1.找出两个相同角度的三角形,给出两个三角形的同名角的三角函数。

2.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在数学中的意义;2.学生能够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基本关系;3.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题。

二、教学重点:1.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基本关系;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特征。

三、教学难点: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特征;2.同角三角函数的应用解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PPT;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打开课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三角函数的概念,回顾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

Step 2: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1.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是否关于y轴对称?这两个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又有怎样的关系?3. 教师讲解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sin(x) = cos(x - 90°);4.教师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和计算器演示,验证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

Step 3:正切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1.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正切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切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之间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它们的零点位置有什么规律?3. 教师讲解正切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tan(x) = sin(x) /cos(x);4.教师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和计算器演示,验证正切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

Step 4:同角三角函数的应用解题1.教师提供一些应用题,如角度的边长比例问题、太阳高度角问题等,并引导学生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答;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和解题的方法;3.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解答一个或多个应用题;4.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答剩下的应用题,教师巡视指导。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出未知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能够应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基本关系。

2.教学难点: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未知角的值。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课件。

2.学具准备:尺子、直角三角板、相关教材。

3.材料准备: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给出一个已知角度,要求学生根据定义计算出该角度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2.学生根据题目计算,教师逐个询问学生的计算结果,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总结,引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教学环节二:讲解(20分钟)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图示,并对每个关系进行解释。

2.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推导过程,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关系的几何意义。

3.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可用尺子和直角三角板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环节三:拓展(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例题,要求学生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未知角的值,并解决相关问题。

2.学生在黑板上解题,教师逐个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

3.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讲解和总结,巩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环节四:练习(15分钟)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逐题检查。

2.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逐个核对答案,并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3.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环节五: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几何、代数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并能够根据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并能灵活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函数的思维能力;(2)探究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时,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值时,进一步树立分类思想:解题时,注重化归的思想,将新题目化归到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3)通过对知识的探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学习中的交流,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运用观察、类比、数形结合、联想、猜测、检验等合情推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公式1cos sin 22=+αα和αααtan cos sin =的推导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变式应用三、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研究的“同类”是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由数形结合,从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长度的内在联系,以及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引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二)探究新知(1)利用三角函数线,借助勾股定理,得出同角三角函数的两弦之间的关系,即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

(2)探究正弦、余弦、正切之间的关系,即商数关系αααtan cos sin =。

(三)关系式的应用(1)判断题深化对公式的理解(2)例1.已知的值、是第三象限角,求,且ααααtan cos 53-sin =变式1.解答?,其他条件不变,怎么,换成将54-cos 53-sin ==αα 变式2.件怎么下手?是第三象限角”这个条去掉“α(分类讨论数学思想)例2. 的值、,求已知ϕϕϕcos sin 3-tan =(学生板演)例3. 求证:ααααcos sin 1sin -1cos += 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尽可能多的证明思路。

(完整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完整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猜想出两个公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基本关系式在两个方面的应用:1)已知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能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2)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想;通过求值、证明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例题与练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同角三角函数函数基本关系在解题中的灵活选取及使用公式时由函数值正、负号的选取而导致的角的范围的讨论。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开始接触三角函数的内容,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既感到新鲜又感到陌生,很有好奇心,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

四、教法分析与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采取诱思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类比、讨论、总结、证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主动探究中汲取知识,提高能力。

2.学法分析: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逐步解决问题.数学学习必须注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突出数学本质。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________3tan _;__________3cos 3sin ________;3cos 3sin 3________4tan _;__________4cos 4sin ________;4cos 4sin 2________6tan _;__________6cos 6sin _________;6cos 6sin 1.1222222===+===+===+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猜想它们之间的联系观察它们的关系完成填空设计意图: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完成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相互转换2.思考:问题1:从以上的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一般规律?问题2:你能否用代数式表示这两个规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来处理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感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人教版必修四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人教版必修四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式进行三角式的化简和证明;能力目标:(1)了解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关系式求三角函数(式)值的方法。

(2)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不同变形,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德育目标:训练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公式对三角式进行化简和证明。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倒数关系:sin csc 1αα⋅=,cos sec 1αα⋅=,tan cot 1αα⋅=.(2)商数关系:sin tan cos ααα=,cos cot sin ααα=. (3)平方关系:22sin cos 1αα+=,221tan sec αα+=,221cot csc αα+=.(练习)已知tan α43=,求cos α 2.tan αcos α= ,cot αsec α= ,(sec α+tan α)·( )=1二、讲解新课:例82tan α=-,试确定使等式成立的角α的集合。

=|1sin ||1sin |cos ||cos |αααα+-- =1sin 1sin |cos |ααα+-+=2sin |cos |αα.2tan α-=-, ∴2sin |cos |αα2sin 0cos αα+=, 即得sin 0α=或|cos |cos 0αα=-≠. 所以,角α的集合为:{|k ααπ=或322,}22k k k Z πππαπ+<<+∈. 例9.化简(1cot csc )(1tan sec )αααα-+-+.解:原式=cos 1sin 1(1)(1)sin sin cos cos αααααα-+-+ 2sin cos 1cos sin 1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αααααααααα-+-+--=⋅=⋅112sin cos 2sin cos αααα-+⋅==⋅. 说明:化简后的简单三角函数式应尽量满足以下几点:(1)所含三角函数的种类最少;(2)能求值(指准确值)尽量求值;(3)不含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高中数学必修四(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必修四(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没有思路的学生教师点拨其思考的方法 , 最后得出结论“知一求二”.
讨论结果 :
①在上述两个等式中 , 不是所有的角都可以是任意角 , 在第一个等式中 , α 可以是任意角 , 在
第二个等式中 α ≠kπ + ,k ∈ Z.
2
②在上述两个等式中 , 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一个
, 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
可以先求出余弦 ( 正弦 ), 用等式 1; 进而用第二个等式 2 求出正切 .
cos α 的值 . 由 tan α≠0, 只能确定 α 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 . 关于 sin α 、cos α 、tan α 的关
sin a
系式只有 tan α =
, 在这个式子中必须知道其中两个三角函数值
cosa
, 才能求出第三个 , 因此
像这类问题的求解 , 不能一步到位 , 需要公式的综合应用 . 其步骤是 : 先根据条件判断角的终
又因为 α 是第二象限角 , 所以 cosα < 于是 cos α =
93
=,
25 5
从而 tan α= sin a = 4 ×(
5
)=
4
.
cosa 5
33
点评 : 本题是直接应用关系求解三角函数值的问题
, 属于比较简单和直接的问题 , 让学生体会
关系式的用法 .
4
应使学生清楚 tan α = 中的负号来自 α 是第二象限角 , 这也是根据商数关系直接运算后
上( 这时 cosα =-1).
解 : 因为 cos α <0, 且 cos α≠ -1, 所以 α 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 如果 α 是第二象限角 ,
那么
sin α = 1- cos2a = 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教案标题: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目标:1.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基本关系。

2. 掌握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公式。

3. 能够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投影仪。

2. 学生:教科书、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 引入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解释其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步骤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基本关系1. 介绍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并在黑板上绘制三角函数的单位圆图。

2. 解释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斜边- 余弦函数:cosθ = 邻边/斜边- 正切函数:tanθ = 对边/邻边3. 强调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sinθ/cosθ = tanθ,以及1 + tan²θ = sec²θ 和1 + cot²θ = csc²θ。

步骤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公式1.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公式,并解释每个公式的意义。

2. 提供示例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基本关系公式计算同角三角函数的值。

步骤四:解决相关问题1. 提供一些与同角三角函数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问题,并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 总结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其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并展示相关例子。

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如余切、正割和余割函数。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批改学生完成的问题解答,并提供反馈。

拓展阅读:1. 探索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图像变换。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教案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教案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2)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3)能够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2)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3.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2.实际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引入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并带入一个实际问题,如求三角形的边长。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同角三角函数是什么以及有何作用。

Step 2: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将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进行总结和归纳。

Step 3: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1. 讲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sin_α=\frac{BC}{AC}$,$\cos_α=\frac{AB}{AC}$,$\tan_α=\frac{BC}{AB}$。

2.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意义和应用。

Step 4:实际问题的应用1.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根据已知角度和已知边长求解其他边长。

2.指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模型,并通过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解决问题。

Step 5:巩固与拓展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综合运用的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2.提供一些额外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同角三角函数的应用领域。

五、教学资源:1.教材;2.实物展示和示意图。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发言情况;2.整理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查看他们对同角三角函数的掌握程度;3.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巩固讲解,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式进行三角式的化简和证明;
能力目标:(1)了解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关系式求三角函数(式)值的方法。

(2)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不同变形,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
德育目标:训练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公式对三角式进行化简和证明。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倒数关系:sin csc 1αα⋅=,cos sec 1αα⋅=,tan cot 1αα⋅=.
(2)商数关系:
sin tan cos ααα=,cos cot sin ααα
=. (3)平方关系:22sin cos 1αα+=,221tan sec αα+=,221cot csc αα+=.
(练习)已知tan α43=,求cos α 2.tan αcos α= ,cot αsec α= ,(sec α+tan α)·( )=1
二、讲解新课:
例82tan α=-,试确定使等式成立的角α的集合。

=|1sin ||1sin |cos ||cos |αααα+-- =1sin 1sin |cos |ααα+-+=2sin |cos |
αα.
2tan α-=-, ∴2sin |cos |αα2sin 0cos αα
+=, 即得sin 0α=或|cos |cos 0αα=-≠. 所以,角α的集合为:{|k ααπ=或322,}22
k k k Z πππαπ+<<+∈. 例9.化简(1cot csc )(1tan sec )αααα-+-+.
解:原式=cos 1sin 1(1)(1)sin sin cos cos αααααα
-+-+ 2sin cos 1cos sin 1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αααααααααα-+-+--=⋅=⋅112sin cos 2sin cos αααα-+⋅==⋅. 说明:化简后的简单三角函数式应尽量满足以下几点:
(1)所含三角函数的种类最少;
(2)能求值(指准确值)尽量求值;
(3)不含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10.求证:
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
+=-. 证法一:由题义知cos 0x ≠,所以1sin 0,1sin 0x x +≠-≠.
∴左边=2cos (1sin )cos (1sin )(1sin )(1sin )cos x x x x x x x ++=-+1sin cos x x
+==右边. ∴原式成立.
证法二:由题义知cos 0x ≠,所以1sin 0,1sin 0x x +≠-≠.
又∵22
(1sin )(1sin )1sin cos cos cos x x x x x x -+=-==⋅, ∴
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
+=-. 证法三:由题义知cos 0x ≠,所以1sin 0,1sin 0x x +≠-≠. 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
+--cos cos (1sin )(1sin )(1sin )cos x x x x x x ⋅-+-=-22cos 1sin 0(1sin )cos x x x x -+==-, ∴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
+=-.
例11.求证:22sin tan cos cot 2sin cos tan cot x x x x x x x x ⋅+⋅+⋅=+.
证明:左边=2
2sin 1sin cos 2sin cos cos tan x x x x x x x
⋅+⋅+⋅ =32sin cos cos 2sin cos cos sin x x x x x x x
+⋅+⋅ 4422sin cos 2sin cos sin cos x x x x x x ++=⋅=222(sin cos )1sin cos sin cos x x x x x x
+=, 右边22sin cos sin cos 1cos sin sin cos sin cos x x x x x x x x x x +=+==. 所以,原式成立。

总结:证明恒等式的过程就是分析、转化、消去等式两边差异来促成统一的过程,证明时常用的方法有:(1)从一边开始,证明它等于另一边(如例5的证法一);(2)证明左右两边同等于同一个式子(如例6);(3)证明与原式等价的另一个式子成立,从而推出原式成立。

例12
.已知sin cos )x x x π+=
<<,求sin ,cos x x .
解:由sin cos )x x x π+=<<等式两边平方:
222sin cos 2sin cos x x x x ++=.
∴sin cos x x =*),
即1sin cos 2sin cos 4
x x x x ⎧+=⎪⎪⎨⎪=-⎪⎩, sin ,cos x x
可看作方程20z z =
的两个根,解得121,2z z ==. 又∵0x π<<,∴sin 0x >.又由(*)式知cos 0x <
因此,1sin ,cos 2x x == 三、巩固与练习
1. 求证:
x
x x x A ctg A A A A A
A A tg A ctg cos sin 1sin 1cos )4()
(csc sin )1)(sec sin 1)(3(csc sec 1cos sin )2(sin )sin ()1(2222222222222+=--=--+==-θθθθ 小结:化简三角函数式,化简的一般要求是:(1)尽量使函数种类最少,项数最少,次数最低;(2)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式;(3)根式内的三角函数式尽量开出来;(4)能求得数值的应计算出来,其次要注意在三角函数式变形时,常常将式子中的“1”作巧妙的变形,如:1=αααααα2
22222cot csc tan sec cos sin -=-=+ 2、已知方程0)13(22=++-m x x 的两根分别是θθcos sin ,, 求的值。

θ-θ
+θ-θtan 1cos cot 1sin
解:θ+θ=θ-θθ
-θ=θ-θθ
+θ-θθ=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222
2原式Θ
21
3+=∴由韦达定理知:原式 (化弦法)
3、已知2222,tan sec ,tan sec d c b a c d b d c a +=+=α+α=α-α求证:
证:由题设:⎩⎨⎧+α-=α+α=α)2(tan sec )
1(tan sec c d b d c a
2222222222tan )(sec )()2()1(d c d c b a ++α+=α++:
α+=α+222222sec )(sec )(d c b a
2222d c b a +=+∴
4、消去式子中的⎩
⎨⎧θ+θ=θ+θ=θ)2(cot tan )
1(cos sin y x : 解:由)3(21
cos sin cos sin 21)1(22-=θθ∴θθ+=x x : 由
)4(1
cos sin cos sin 1
sin cos cos sin )2(y y =θθ∴θθ=θθ+θθ=:12)4()3(2-=x y :
代入将 (平方消去法)
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证明。

2.常用的变形措施有:大角化小,切割化弦等。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