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听薛法根老师的课有感
感悟薛法根老师的教学
![感悟薛法根老师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899a7087c1cfad6185fa76a.png)
感悟薛法根老师的教学今天我有幸参加了第二届演绎激情和本色语文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听取了特级教师的课,尤其是薛法根老师的《心田上的百合花》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当匆匆赶到会场时,课已经开始了。
薛老师正在要学生朗读一个什么句子,由于没有看到过这篇课文,不知道是哪一句话,只在寻找合适座位的时候,听着他让学生读了又读,以为这位老师也真是的,这么宝贵的时间,这样重要的场合,就让学生把时间花费在朗读一句话上,真是太浪费了。
直到我找到座位坐下来,学生还在读。
只是我觉得后面的学生越来越读得入情。
难道这个句子很重要?我刚想找时,薛老师结束了这个环节,说:请大家自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学生又开始读书。
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直到课文结束,整整80分钟,可薛老师算得上有摸有样的提问竟只有这么一个,其他的问题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自己产生的。
学生回答各种各样,但不管是哪一个,他都要求学生到书中把自己理解的依据读一读。
有学生说:这是一株努力向上的百合。
有人说:是一株意志坚定的百合。
有坚持不懈,有内心纯洁,有不轻言放弃,有忍辱负重这样的理解竟有13种,但每一种,薛老师都给予肯定,都让他到黑板上写一写。
而且在每一个学生读自己理解的句子时,都要顺便教学字词的含义、用法,教学句子的写法和作用。
如有学生说到这是一株坚持不懈的百合时,引用百合心里高兴,附近的小草却很不屑薛老师马上让学生发现几组近义词,不屑,嘲笑,讥讽,鄙夷,又让学生说说这四个词语的区别,不得不让我想到老师对学生语言的训练是多么的重视。
有学生说这是一株有责任心的百合,引用的句子是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薛老师又抓住了语言训练点,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发现这三句话的关系。
有学生说:这是一株美丽的百合花,他引用的句子是第四、六自然段,薛老师又抓到了训练点,让学生在比较朗读中,体味这两个自然段在表达相同意思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不着痕迹地知道了正面和侧面,直接和衬托。
《我最爱听的一句话》(薛法根)观后感(共五则范文)
![《我最爱听的一句话》(薛法根)观后感(共五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41be0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8.png)
《我最爱听的一句话》(薛法根)观后感(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我最爱听的一句话》(薛法根)观后感《我最爱听的一句话》(薛法根)观后感今天我有幸观看了薛法根老师的一节作文课录像,长久以来我一直为学生作文时缺乏兴趣而苦恼,这节课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感触。
现将其记录如下。
首先,薛老师的课教会我如何打破课堂上的僵局。
上课伊始,薛老师板书了作文的题目《我最爱听的一句话》,他对学生说:“请大家想一想,你最爱听的一句话是什么,把它写下来,只写这一句话。
”然而当时的课堂陷入了一片死寂,没有人应声。
我心想:冷场了?然而薛老师话锋一转:“如果想不起来最爱听的一句话,那就写最不爱听的一句话。
写完了再想一想: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如此一来学生们都精神一振,陆陆续续打开了话匣子,课堂气氛就逐渐热烈起来了。
如此的灵机一动就解决了课堂上的冷场尴尬,不得不让人佩服薛老师对学生反应的准确把握,这应该是建立在备课时精心备学生的基础上的。
其次,薛老师的课教会我如何让经典的老教法焕发新生。
作文教学中,用例文来引领学生掌握作文的方法是长年以来一直使用的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之一。
我们的常规使用方法,往往都是出示例文,并带领学生逐步来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最终总结出习作的提纲。
然而这样的方法往往缺乏新意,学生对其不感兴趣,导致缺乏写作热情。
但薛老师用的很自然、新颖。
“想知道老师最爱听什么话吗?”就这么自然地一转,把与“老师,你真幽默”有关的两个故事娓娓道来。
故事真实,贴近孩子的生活,在老师的生动讲述下,学生听得入神,不时发出笑声。
范文把文章的结构形式以及布局谋篇的方法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薛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充分体现了薛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主张。
也让我认识到了,课堂教学不一定非要追求新颖、变化,扎扎实实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率的课堂。
赵丹2011年12月14日第二篇:珍珠鸟·薛法根《珍珠鸟》教学实录薛法根一、互相认识,导入。
薛法根感受
![薛法根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8072d161b84ae45c3b358c76.png)
观看薛法根教学视频引发的思考冯村博爱学校王开基薛法根,国家特级小学语文教师,有幸能观看到他课堂教学的实录,认真观看之后,作为一名老教师,自己也思考了很多,下面就是自己的一点认识与感受。
一、教学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信”、“知道是这样的”,只是停留在知其然的角度上。
这恰恰有悖于我们的教学目标。
每一位教师都会说,我们要“授之于渔”而不要“授之于鱼”,引发学生的思考正是“渔”,是方法的基础。
我们没有让学生“学会思考”、更谈不上“学会质疑”。
我们的学生往往以为教材中、课文中所写的都是正确的知识,是应该学习的,从来少有怀疑和追问。
这样的教育培养的是顺从、听话的“良民”,而不是具有独立思考意识的“公民”。
如果我们的学生学习了知识,但不懂得从哪里来,怎样得来的,那么我们的教学改革就背离了教育的真正含义,教育是通过教达到育的目的。
二、巧妙的设置源于深厚的知识储备我们都知道教学是需要设计的,但是如何设计?一问一答、展示汇报、有的甚至是提前做好,课堂上表演。
仔细的品味一下就可以看出,很多教学知识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没有知识的挖掘,没有让听完一堂课以后的酣畅感觉,更谈不上精巧的设计。
薛法根的课堂教学课时简简单单,谈笑风生,但是每一个问题的引出,却叫你感觉到探寻到了自己没有发现的宝藏一样,如久旱逢甘露的感觉,细想原因在于深厚的知识储备,有了这些储备,才有的课堂上的精巧引导与点拨。
我们应该体会到精彩在课堂,功夫在课外。
三、如何设计互动?如何又能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放手学生,这是课改的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设计好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这时教师要做的“功课”。
如何做到“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这需要真正的从学生层面思考问题。
教学有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
联系理科也一样如此,不要做无边无际的拓展,以显示教师的博学,其实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是最好的教学?如果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教的东西就很有限。
听《剪枝的学问》有感
![听《剪枝的学问》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a918c2521711cc7931b7163c.png)
听《剪枝的学问》有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二实小举行的“第九届名师新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剪枝的学问》。
课上,薛法根老师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带给与会教师精彩的课堂,也带给我深深的启迪。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我们常常确定的读课文的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一课时侧重正确流利,为第二课时感悟基础上的有感情打好基础。
殊不知,这样的目标只是一个面向全部文本面向整个阅读教学提出的,对于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一节节具体的阅读课而言,这样的目标并不具体明确。
因为不具体不明确,导致第一课时读的指导缺乏有效的“落点”,学生的“努力方向”泛化,教师的点评也变得“空洞”。
薛老师在《剪枝的学问》指导朗读时,就不是定位在“正确流利有感情”上,而是目标进一步细化落实,成了朗读时要区分叙述语、对话语、心里话的不同的语气语调。
这样一来,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到什么程度心里就有了明确的“数”,学生也因此有了“标准”,知道了”应该怎样读”,而师生的点评也不再是“他读得有感情”“声音很响亮”等一些空泛的话语了。
薛老师通过启发学生点评,渗透告诉学生:叙述语要读得自然、流利,对话语要读出角色变化,心里话读时要轻声细语。
并通过“正反对比示范”加深了学生的感悟。
二、教学内容要简约: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
因而一篇课文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
比如生字词教学。
平时我们在教学中,或集中,或分散,或两相结合,或随课文,不管哪种方式,我们更多的是都不放心,考虑教“全面”,最好不要遗漏,因此,书后无论是绿线、黑框,还是书后第三项出现的,全部纳入。
薛法根老师的课堂印象
![薛法根老师的课堂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eeb5f2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b.png)
薛法根老师的课堂印象我曾经有幸在大学里上过薛法根老师的课,他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薛法根老师是一位非常严谨、深入浅出的教师,他总是能够将枯燥的知识讲得非常生动有趣,让人着迷。
首先,薛法根老师的授课方式非常严谨。
他注重每个细节,从阅读材料的准备,到制作课件,再到上课时各步骤的安排,都非常精细。
课堂上,他总是能够将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给我们夹杂着实例以充实学生的思考。
他会耐心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且积极地与学生互动。
他让我们在严格的授课方法下感受到了知识魅力。
另外,薛法根老师的授课风格非常深入浅出。
尽管他是一位学术界名师,但是他总是尝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事例来阐释专业概念,让生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变得容易理解。
他总是关注现代社会正在面临的问题,并且能够将专业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他的授课方式非常务实,能够为我们提供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视角。
最后,薛法根老师能够创造有益的授课环境。
他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参与课堂讨论,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从中获益。
他也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案例演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
他还给我们留出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自由探究和深度思考。
在与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接触中,我能够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热爱和付出。
他所灌输给我的知识远远不止于教学,还包括人生、思考、思辨、思想体系等。
他为我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思考之路。
我将一生受益于他的授课和启迪。
综上所述,薛法根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课堂印象。
他有着严谨、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同时能够创造非常有益的授课环境。
他所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启迪我们思考的方法和态度。
他是一位教学热爱者和知识造诣深厚的学者,我想这样的教师传递给我们的,注定不止是知识,还有爱和智慧。
薛法根组块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
![薛法根组块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b46f9c8e9951e79a8927b4.png)
薛法根组块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第1篇:读薛法根组块教学组有感从儿童视角出发,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读《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有感孙秀娥薛法根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也好,教学也好,我们的教师需要智慧!什么是智慧?知识不是智慧,技能技巧不是智慧。
智慧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善良的心;二是现实的生活实践;三是深刻的思考。
我们理应追求教学的智慧!”薛老师建议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名特教师经验层面的借鉴模仿上,真正的学习应该用教学心理学的原理,对名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做出科学的分析,抓住最本质的东西。
剥离了名特教师的艺术个性,显露出真正的科学规律,我们教学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同样,薛老师也变向的告诉我们对待孩子,我们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能让孩子变得势力和现实,有时候面对作文时候,似乎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失语症”,越来越不会写作了。
好多老师认为该教的都教了,甚至是倾尽所能,倾囊而出了。
曾一段时间以来,本人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也一度把责任推在学生身上。
但当读了薛法根老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一书之后,重新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时候,我才猛然醒悟,孩子无话可说,作文写不出内容,有时我们的写作内容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无法感同身受,自然也就无法用鲜活的语言来表达;要么是我们解读教材不到位,阅读、习作指导无法;要么是我们缺乏适切的评价方式,无法让学生保持对作文的“适当温度”,缺乏对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切合孩子的作文心理,让孩子自如地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进行更规范的表达,让孩子成为孩子,而不是要孩子“邯郸学步”,患上“失语症”呢?下面,让我们来重温一下本书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些策略。
一、积累素材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
读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的体会
![读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961bb3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6.png)
读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的体会第一篇:读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的体会观薛法根老师《黄果树瀑布》课堂实录有感一直以来,传统教学难以摆脱由教师充当知识的“权威”者,让学生较被动地“吸收”知识这一状况。
这也促使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如何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等问题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关心和研究的对象。
及至读到薛法根老师的《黄果树瀑布》的课堂实录方如醍醐灌顶,如梦初醒。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解读课文,即把以教师为本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为了学生好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办。
薛老师打破传统课堂单一讲授,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艺术效果。
薛老师没有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他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方式,在此基础上以学定教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还没有初步掌握时,就给学生阅读定下框框,以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文章,出现了教师挖井让学生往下跳的现象。
其实,作为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解开对他们思想的束缚,让他们自读自悟。
如课堂上,学生自读课文后,只由教师的一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就可以引出学生许多精妙的发现。
所以,教师应淡化“教”,根据学情来确定教的内容,而这个“教”更准确地说,应是指只重于在学生需要时的“导”:可以导思考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把自身的感受同阅读结合;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听薛法根老师课有感
![听薛法根老师课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d2b4c2d1a1c7aa00b52acbef.png)
听薛法根老师有感fntsize="6">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9小河中心小学周纪新XX年6月3日,我和中心小学的五位老师一起到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听。
这次活动安排:有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上观摩,有特级教师的展示,还有大学教授的讲座。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一是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同学的盛情款待,二是特级教师薛法根的风采。
——为人的谦和坦诚,治学的严谨求真,教书的智慧艺术。
听薛老师教《爷爷的芦笛》,薛老师第一时的教学,读字、写字、读词、读文,环环相扣,行云流水,巧妙点拨,扎实训练。
一节下来,学生生字词掌握了,书也读通读顺了,最难得的是,还有了些自己独特的体会,有了自己准备深思探讨的问题。
我不由得感慨,在看了太多“浮躁”的语文后,能欣赏到如此平实、高效的语文,真是一间幸事!欣赏薛老师的“倾听”:那是真正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发言中,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或肯定并深化,或更正并引导,促进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有所提高,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思考的快乐。
欣赏薛老师的“评价”:那是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是对学生的无限期待和鼓励,是教学智慧和艺术的积淀。
“你说的很好,也很有自信,大家都要向你学。
”“你别挤牙膏,我在等你呢?”“请你再想一想,一会儿还请你回答。
”……学生笑了,很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欣赏薛老师的“点拨”:不着痕迹却又恰到好处,给学生的思维指明了一个方向,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无论是提问或讲解,读书或想象,薛老师在用不同的方式,点拨不同的学生,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真正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欣赏薛老师对学生足够的等待;他在堂上等学生读书,等学生发言,等学生写话……薛法根老师曾说过:要让学生真正得到长进,教师得有足够的耐心。
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和耐心的等待,有时甚至是手把手地教。
我们应该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他们一样能学得很好。
薛法根《水》听后感
![薛法根《水》听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8cc8a787e21af45b307a899.png)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听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水》有感暑期里,我在网上搜到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视频课《水》,并连续学习了好几遍,感悟很深,特小结如下:1.重视课前的几分钟。
我们都知道课前几分钟很重要,不在于精彩的导入,而是在于专注力的培养。
薛老师的课一贯是这样的风格——直接导入,专心阅读。
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静下心来,进入学习的状态。
接着就是听写,薛老师十分强调课前的听写,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个听写很巧妙。
第一,能检查预习的效果;第二,强调了课文的重点词语;第三,与后面的教学设计紧紧相接,环环相扣。
2.找到一个点,拉出一条线,连成一大片。
名家大师的课总是这样,从最平常的地方入手,上出不平凡的效果。
薛老师的课仅从几组词语入手,展开来讲,又不忘总结,短短几分钟,就掌握了缺水的词语、对水的态度以及词序不同效果不同的几个知识点,清楚明白。
接下来的整堂课就围绕缺水的两点来说——“苦”和“难”,连点成片、连线成篇,整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自然也就解决了。
3.深入悟情,重视语用和文本秘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由于《水》讲的是作者小时候生活环境比较缺水,而厦门城里的孩子都没有这种经历,故而有些问题的回答完全偏离了方向,都是“生活很苦、很累”。
薛老师也不着急,他开玩笑地说:“村里的人都这样觉得吗?那他们还活着干嘛呢?换个方向理解。
”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了正确的地方,并让学生体会到读书要入情入境,我想教师的心态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心态。
除此之外,薛老师还十分重视课堂上的语用和文本秘妙,我仔细算了算,一堂课下来:场景描写、想象补白、概括、写具体、长句变短句、反衬……如此之多,我想正如薛老师自己说的,教课文就是教作文。
如果我们的学生养成这样的赏析习惯,那写作文也不再成为难题了……我想,我能学习到薛大师的课是非常庆幸的。
听名师体会[修改版]
![听名师体会[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677187f242336c1fb95e46.png)
第一篇:听名师体会听薛法根老师的《猴子种果树》体会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薛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充满机智的评价,使课堂充满情趣,显得简约、轻松。
让孩子充满了学习欲望,课堂生活化,显的很自由,因此使孩子们在欢笑声中既提升了语文素养又发散了思维。
正如薛老师说的那样,他是带孩子玩了一节课。
在他的课上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语文课堂就是孩子的“游乐场”老师就是孩子的“玩伴”,孩子在这堂课上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训练,思维和想象力都得到提高。
课堂后,薛老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又给在座的老师上了一堂课,一堂关于“课堂上该教什么,怎么做”的课。
1、活化的课堂上教语文。
只有课堂像生活一样自由、有趣、轻松、好玩,孩子们才喜欢,喜欢了就等于有兴趣了,有兴趣才能接受,孩子们才能收获知识。
2、语文专业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教语文。
薛老师说“在苏教版中有这一说法,语文姓语,小语姓小。
的确,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的背后,要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这是其他教学所替代不了的”。
3、课堂要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
在本课堂最后薛老师抓住最后小猴子一棵树也没有种成,让孩子们想象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造了一个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结局,赢得了下面阵阵掌声。
正因为有前面老师的引导和推进,才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使课堂最后达到了一个顶峰。
这节课,心里真的很崇拜,可是也有些困惑:薛老师为什么能够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情况下,那么胸有成竹,那么坦然自若,那么轻松自然,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处理的如此圆滑,孩子们能把问题提得那么好,又把问题回答的那么好?想想自己呐,课堂气氛很沉闷,孩子们参与热情很低,即使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在那眉飞色舞的讲,孩子好像反映孩子不大。
是自己课背的不好,不了解学情?是自己的学生不聪明?不是,归根结底是自己把孩子限制的过于严厉,总是一上课就一副严肃的表情,先要求孩子坐正,孩子一上课就被紧张的气氛压抑住了,这可能就是调动不起孩子积极性的原因,在薛老师的课堂上,他好像变成了一个大孩子,说着孩子们想听的话,课堂不带一丝严肃的气氛。
清贫薛法根教学感想
![清贫薛法根教学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db15ff0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b.png)
清贫薛法根教学感想《清贫薛法根教学感想》一嘿,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薛法根老师的教学,那可真是让我感触颇深呐!薛老师的课,就像一场精彩的冒险。
他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老师,而是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时不时还能发现一些新奇的宝藏。
他的讲解特别生动,能把那些复杂的知识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轻轻松松就理解了。
而且他特别会引导我们思考,不是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让我们自己去琢磨、去探索。
就好像给了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遇到了一个超级难的问题,大家都愁眉苦脸的。
可薛老师呢,他不慌不忙,用他那幽默的话语一点点地启发我们,最后我们竟然都想明白了!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真正地参与其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我真的特别幸运能遇到薛法根老师,他让我爱上了学习,让我觉得学习是一件特别有趣、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清贫薛法根教学感想》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和你们唠唠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啦!薛老师上课可有意思啦!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总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
每次上他的课,我都特别期待,不知道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他对我们特别有耐心,不管我们提出多幼稚的问题,他都会认真地回答,从来不会嫌我们烦。
而且他还会鼓励我们大胆发言,就算答错了也没关系,他说只要敢于尝试就是最棒的。
薛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哦!他会让我们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让我们学到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有时候,他还会带着我们做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中学习,那感觉简直太棒了!还有啊,他特别注重我们的实践能力。
会给我们布置一些有趣的小任务,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让我明白了,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
能成为薛老师的学生,我真的太开心啦!我觉得在他的教导下,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学到更多的本领!。
学习薛方根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薛方根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697ed4969eae009581becaf.png)
识“法根”,学方法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我们要做的只有脚踏实地,因为孩子们的名字叫做今天。
—题记很荣幸,我大学刚毕业就能来到博爱学校从教,在这里学校领导很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对优秀老师的授课进行观摩与学习,这周我们学习了语文高级教师薛法根教授的五年级《水》一课,现就我的听课心得总结如下:首先,我谈谈自己对薛法根老师的印象。
观摩薛老师的课,使我对薛法根有了初始。
薛法根的教学思想为“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我觉得对于我个人及所教授的课—物理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着眼整体发展,着力思维训练,着重内化进程”。
有了这一思想做指导,我想我的课才有方向,才能落实到位。
薛老师指出:成长的三部曲为模仿,借鉴,创新。
这对我们刚入职的新老师有着指导作用,我们应先模仿优秀教师,把最基本的知识点传授清楚,接着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我们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再进行创新实践,最终形成我们自身的教学特色。
接着,谈谈薛老师提出的如何向优秀教师学习上好一节课。
薛老师指出:从“怎么教”角度看教师,眼中所见的是教师的风采与学生的精彩。
这种好课,好看但不好学。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应从“教什么”的角度去看,着眼于教学内容,教师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这样的课在于教的对不对,你看的明白,就能教的出来。
这为我们初学者来说指出了观课的方法。
薛老师也指出,看课、评课、研课,需要用专业的目光,用心看“教什么”。
所以我们更应注重专业素养的提升。
最后,我简单谈谈对薛老师《水》这节课的认识。
老师先问学生“自己预习了没?”“有没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可见,课前预习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那么,对于我个人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并应先让学生谈有没有不理解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再正式讲解课文时,薛老师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并能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那么,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应适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明,让学生能有深刻的印象,从而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薛法根灰雀听课心得
![薛法根灰雀听课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292f93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a.png)
薛法根灰雀听课心得
在薛法根老师的《灰雀》一课中,我收获了很多。
薛老师的教学风格非常亲切,他善于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文本,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以下是我听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注重文本细读:薛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通过逐段逐句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这种细读文本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 引导学生思考:薛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教育贯穿始终:在薛老师的课堂中,情感教育始终贯穿其中。
他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种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薛法根老师的《灰雀》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他的教学风格亲切、自然,注重文本细读和情感教育,让我深刻
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意义。
我相信,在薛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
薛法根走月亮听课心得体会
![薛法根走月亮听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e7701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7.png)
薛法根走月亮听课心得体会薛法根走月亮是我参加的一堂特别的听课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堂课上,薛法根先生用他深厚的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带领我们探索了月亮的奥秘,并且让我对学习和探索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薛法根先生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精通物理学、天文学,还了解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在课上,他对月亮的成因、结构、运动等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了一些有趣的实例,使得复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
他还提到了一些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让我对月亮这个天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兴趣。
薛法根先生的广博知识使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真正了解世界的奥秘。
其次,薛法根先生的幽默风趣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课堂上,他用一些幽默的台词和搞笑的动作引起了我们的笑声,让气氛轻松愉快。
在我的印象中,学习常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薛法根先生的讲解让我感受到,学习也可以变得有趣。
他用幽默的方式传授知识,使我对学习更加热衷,也更能够持续地进行学习。
再次,薛法根先生非常注重互动和学生的参与。
在课堂上,他经常提出问题,并鼓励我们积极回答。
他不仅鼓励正确的回答,也鼓励错误的回答,并通过解释和讨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他还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让我们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些互动和参与,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培养了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最后,薛法根先生通过他对科学和学习的热情,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
在课堂上,他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科学探索的乐趣,让我感受到学习的无穷魅力。
他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这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科学研究的兴趣。
我深深地认识到,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是一段持续不断的旅程,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业。
总之,薛法根走月亮这堂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他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讲解风格、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对科学学习的热情,我对学习和探索充满了热情和动力。
(2020年整理)薛法根《如梦令》听课体会两篇.doc
![(2020年整理)薛法根《如梦令》听课体会两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7b0c1c4a10a6f524cdbf853d.png)
记一场藕花深处的甜美回忆在“第十一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宋词《如梦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已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一年,但是中高年级的课程教学却是我从未接触过的。
所以这次聆听中高年级的课程时,我是怀揣一颗初学者新鲜而虔诚的心在认真学习。
观摩薛老师的宋词教学,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真的获益匪浅。
接下来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薛老师的课堂带给我的感受。
诵读古诗词重方法课堂开始,薛老师先带学生学习李存勖的《如梦令》,解读了如梦令的词牌名,再进入到李清照所作的《如梦令》。
总结“如梦令”作为词牌名特定的格式,都是七句,字数都是三十三个字,并且第五句诗和第六句诗是重叠的。
正是学完了这种特定格式,薛老师才有条理的分析一首词要读出其中蕴含的感情要注意六个字—押韵、停顿、平仄(节拍)。
通过学生的读,薛老师引导他们感受到如梦令的最后一个字押韵“u”,因而每行最后一个字要重读;接下来学生再读,薛老师请同学们思考每一行前两个字有什么特点,思考过后同学们发现它们都是动词,因此薛老师总结出叙事的诗词前两字是动词,所以要根据每行的结构注意诗词的的停顿;最后,薛老师提到唱歌讲究节拍,其实字在读时也是有长短、节拍的,这就是平仄。
我们现在所学声调,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按照“平长仄短”的原则,薛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为《如梦令》谱曲。
并且通过学生反复诵读,掌握这种“谱曲”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这一个环节中,薛老师用朴实的语言,对学生巧妙点拨,让他们收获诵读诗词的方法。
在以后的诗词学习中可以运用所学方法解决诵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理解古诗词重还原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
语文课上,老师方法规律讲的再多,若是不能让学生实践,学生终不会学习扎实。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薛老师的第二个环节就侧重学生的实践——用一篇文章还原词中内容。
在学生掌握诵读方法之后,薛老师直接提问:这首词是否能读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交流之后,薛老师总结:词中“常记”二字说明接下来的内容都是李清照少女时代到郊外游玩的回忆。
听特级教师薛法根《我们家的猫》有感
![听特级教师薛法根《我们家的猫》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ba124312bb4cf7ec4afed0fd.png)
听特级教师薛法根《我们家的猫》有感前不久,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我们家的猫》一课,受益匪浅。
全课以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为板块展开教学,通过教师地引导、点拔,积极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集中培养。
并使终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以听为凭借,感受、领悟学习内容[片断一]:师:谁来听写几个词语?生听写(淘气、耍、遭殃、责打、生气勃勃)师(重点评价耍字)①谁耍,为什么耍生:小花猫耍生:因为很淘气②耍的结果如何?生:让花草们遭了殃生:还有老舍爷爷并没有责打它生:因为它很可爱,生气勃勃┄┄[片断二]:师:我们注意听这一段话,听后回答问题生认真听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摔┄跌┄跑┄跌┄撞┄哭┄玩┄跳┄抱┄打┄师:谁说说,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生交流讨论生: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师:谁能说说这段话中描写小花猫动作的词语生:摔、跌、跑、跌、撞、哭、玩、跳、抱、打师:你们看,这只逗人喜爱的小花猫真够淘气的,谁能不看课本说说这只小花猫生练习说[评析]:听的训练,既可以锻炼记忆力,又为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理解要靠记忆的基础来支撑)。
而听出重点句、重点词,听出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仅是语感的另一种表现,更加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内化为抽象画面、形象产生的具体过程。
学生们通过听,再将听到的用画面、语言存储、内化起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力度,培植语感,丰富语感。
这正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所体现的。
二、以说为主线。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片断一]:师生共同学习了大花猫的性格这一部分师:谁能将花猫这些性格连成一句话?[生讨论师:(提示)可以采用说它┄可是它┄,尽管┄可是┄等词语生自由练习生:我们家的大花猫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可是很贪玩,说它尽职吧,可是┄┄生说不上来生:(补充)我们家的大花猫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可是很贪玩,说它贪玩吧,可是很尽职┄┄师:还有更好地说法吗生:我们家的大花猫又老实,又贪玩,又尽职,你说怪不怪生:要说起大花猫,那么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它老实,夸它尽职,批评它贪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俭朴的语言真实的课堂
——听薛法根老师的课有感李娟薛法根老师的课,正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他的课于通俗中彰显简约之美,于简约中更见老师的功底。
在俭朴的课堂上,他没有让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各种精致的音乐动画占领课堂,课堂上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股的自然美。
置身课堂听课,如沐春风,感觉当时的课堂就是一个喜悦、解放、智慧生长的园子。
他的课堂,洋溢着滑稽与智慧的气息,不事雕琢的自然,大开大合的结构,风流蕴藉的内容,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
薛老师对语文课堂曾讲过一句精辟的话语:语文教学让成长看得见。
不要教着教着学生不见了,要教着教着老师不见了。
欣赏薛老师的“倾听”:那是真正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发言中,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或肯定并深化,或更正并引导,促进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有所提高,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思考的喜悦。
欣赏薛老师的“评价”:那是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是对学生的无限期待和鼓励,是教学智慧和艺术的积淀。
在他风趣滑稽的评价中,学生笑了,很清晰地知道了自己的不够和进步。
欣赏薛老师的“点拨”:不着痕迹却又恰到好处,给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潜移默化地交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无论是提问或讲解,读书或想象,薛老师在用例外的方式点拨例外的学生,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真正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欣赏薛老师对学生的足够“等待”,他在课堂上等待学生读书,等待学生发言……薛老师曾说过,要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长进,教师要有足够的耐烦。
而我往往因为担心在他们身上会耽误时间,所以常常放弃对他们的指导或帮助,其实,课堂上,对每一位学生得帮助,对于其他相似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启迪。
教学中我要学会等待,对学生“似解未解”的等待;对学生“灵光一闪”的等待;对学生“部分不悱”的等待。
在等待中营造气氛,让学生思考有活力,在等待中精巧点拨,让学生思考有方向,在等待中精巧设疑,让学生思考有深度,在等待中加强互动,让学生思考有宽度……
细细回味,这简单却填塞生命活力的课,没有深远的文化底蕴,怎能达到“简单而有用”的境界?希望,从明天开始,自己的语文教学会有些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