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第七讲 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有效性62页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有效性
20
公共政策分析
三、政策执行的手段
(3)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 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 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不 同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执行的方法。 同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执行的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注重人性,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注重人性,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倡导人本管理,依靠宣传、说服、劝导、 倡导人本管理,依靠宣传、说服、劝导、精神鼓励等方式做 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种政策内化为人们的信念, 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种政策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引导政 策对象自觉地、主动地去执行公共政策。 策对象自觉地、主动地去执行公共政策。 (5)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指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 科技产品,如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等,来执行公共政策。 科技产品,如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等,来执行公共政策。
22
公共政策分析
1.政策执行组织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执行组织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执行是一种组织行为, 政策执行是一种组织行为,需要依托一个坚强有 力的政府组织。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力的政府组织。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权责的明确 直接对政策执行的力度与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性 直接对政策执行的力度与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1)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 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 (2)执行组织的权责的明确性 执行组织的权责的明确性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有效性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 和解决政策问题的直接途径。 和解决政策问题的直接途径。 从7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策研究学者将公 年代开始, 年代开始 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重心从政策制定转移到政策的执行、 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重心从政策制定转移到政策的执行、评 估和终结。 估和终结。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原则和模型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与适用主体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第五节 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的构建 1
公共政策有效性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保证既定政策目标得以实现以防止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体制仍不完善,仍受多重因素制约而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功能。
因此,可以从提高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和素质;增强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制度保障和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监督效果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主体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将公共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但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变形、走样。
而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防止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手段。
但是,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体制仍不甚完善,影响了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
因此,对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人提出从提高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和素质;增强监督机构权威;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完善执行监督制度和追求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一、提升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政策执行中,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保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而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的行为。
它是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客体、程序、方法、手段等方面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是指依法对公共政策执行行为进行监督的主体,分为内部监督主体和外部监督主体。
其中内部监督主体是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包括政府内部的主管机关、职能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审计监督机关等;外部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民主党派、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以及人民群众等。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客体主要是承担公共决策执行任务的机构、单位与人员,监督的内容包括他们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制度的情况,以及权力行使、责任落实、目标实施、合同执行、程序安排、财物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执行质量与效率等情况。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七章 第三节
3. 知识因素
4. 能力因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 政策对象
公共政策执行的目的是为了影响或改变政策对象即目 标人群。
公共政策对象的特点: 1. 政策规定性 2. 受动性 3. 主观差异性
四 政策对象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政策环境可区分为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 政策执行系统的自然环境是指与执行系统发生密 切联系并与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外部自 然环境。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 机,如“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严重破坏,酸雨 污染等,已逐渐成为不仅是区域性而且是全球性的 问题。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三节 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本节内容
一 二 三 四 政策本身 执行主体 政策对象 政策环境
一 政策本身
公共政策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行,往往取决于政策 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具体性和稳定性 政策本身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一) 政策的合理性 (二)政策的具体性 (三)政策的稳定性
二 执行主体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概念: 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 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 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 员。
政策主体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执行组织 1、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
2、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
(二)政策执行人员 执行人员的利益、心理、知识和能力等因素影响 着执行系统的有效运行。 1. 利益因素 2. 心理因素
谢谢观赏!
(二)社会环境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小结
一 政策本身(政策的合理性、具体性、稳定性) 二 执行主体(政策执行组织、政策执行人员)
公共政策课件公共政策的执行
3影响政策输出及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政策是如何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被修正和调整的
二自下而上的路径
从自下而上学派的观点来看;自上而下的分析 路径在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
自下而上分析路径的基本特点是;将政策执行 中的一线官员street—level bureaucrats作 为分析的起点;强调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是一个 没有截然区分的 充满了上级与下级 政府与社 会之间往来互动的过程;并强调这个过程中多种 行为者的多重互动及其与政策效果的关系
第三;组织的人力资源与文化 人员的素质是一个 很重要的问题 地方省 市 县 乡四级党委展开换届;目的在
于希望挑选一批年轻的 有现代领导才能的地方官员 政策的
落实主要靠地方的官员;所以地方人才的挑选非常重要 组织 文化由该组织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念所构成
第四;组织的运作方式与环境
运作方式有两种情况:第一;在政府内部;政策制定与 政策执行是依靠沟通与公式取得一致;还是依靠命 令与指挥取得一致 第二;在政府外部;政策执行与政 策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依靠权威协调还是依靠良性互 动协调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与模型
一 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与模型
1973年;两位学者A Wildavsky和
J L Pressman共同撰写了 执行:联邦政府的期 望在奥克兰市落空一书;引起广泛注意;作者考察 分析了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的一个案例 事实证明; 理性政策模型与实际执行效果之间存在很多不和 谐 本书
公共政策的执行
政策执行是将已经制定好的政策方案的 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 政策执行过程会涉及 到许多环节;其中首先需要纪律与服从;在某 种程度上也需要主动与创新 政策的执行也 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研究
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研究一、前言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是现代社会治理领域中一个十分关键的议题,也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执行的定义、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及政策执行的评估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二、政策执行的定义政策执行,是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之后,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将政策的宏观目标和战略指向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实施指导。
简单来说,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后,政府通过执行行政命令、制定规章制度、实施财政金融政策等手段,以达到公共政策目标的过程。
三、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1.领导力领导力是政策执行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执行政策的政策执行机构必须要有有效的领导力来指引和控制政策的实施过程。
2.资源支持政策执行的资源支持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
这些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等,政府要为政策实施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3.法律框架政策执行的基础是法律框架。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法规,以确保政策执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公众认可和支持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否与公众的反馈密切相关。
政策执行机构需要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四、政策执行的评估方法1.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评估政策执行绩效的一种方法。
其通过考核政策执行与目标之间的实际表现,方便了政策执行机构对政策执行绩效进行监测和总结。
2.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可以通过度量政策执行对社会总体福利的贡献,衡量政策执行的经济性与效益性。
3.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评估政策执行有效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研究对象的反馈,来了解政策执行的具体情况及目标实现情况。
五、结论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研究是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为政策执行提供了科学素养和实践经验。
绩效评估、成本效益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都可以用于政策执行有效性的评估。
政策执行机构需要注意领导力、资源支持、法律框架和公众认可等影响因素,加强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根据立法和决策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通过组织资源和行动来实现政策目标,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共服务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策实施的最后一环,决定了政策的有效性和成功与否。
本章将从政策执行的原则、要素、方法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策执行的原则1.党的指导原则: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循党的领导、党的纪律,确保政策执行符合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2.均衡原则:要确保公共政策的执行,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地区之间,不偏不倚,不现象,不因地制宜,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
3.科学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包括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监督,为政策执行提供科学依据。
4.可持续原则:政策执行要有持续性,不能停滞不前。
政策执行需要提供持久、可持续的支持,以确保长期发展。
5.公正原则: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避免滥用权力、不当干预和不合理规定,保证民众的合法权益。
二、政策执行的要素1.领导与管理:政策执行需要有明确的领导机构和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和管理政策执行工作,确保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
2.资源和能力:政策执行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支持,以及具备执行相关政策的能力和技术。
3.组织与协调:政策执行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同时,要加强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形成政策执行的合力。
4.监督与评估:政策执行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困难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
评估政策执行的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
三、政策执行的方法1.制定具体措施:政策执行需要根据政策目标和方针,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工作计划,明确行动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政策执行有条理、有计划。
2.加强宣传和培训:政策执行需要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政策执行的能力和素质。
公共政策执行:有效性与失效性
• 一、引言
1.问题的提出
公共政策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目标的过程并不是 一个直线的过程。政策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往往经历政策 细化或再规划的过程。从政策的制定到政策面向直接对 象的最终执行,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层级距离,这一距离 给政策目标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信息扭曲和偏差提供了机 会,导致政策过程在一系列的层级上容易出现差错。如 何减少出差错的机会,更有效地执行政策,使政策作为 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得以成功 发挥,既是发达国家政府正在探索的课题,也是发展中 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内容概述
五篇文章都是围绕政策发出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 执行目标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来展开研究。 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政策类型与政策执行模式来具体分 析案例中政策执行失效的原因以及改进建议。研究的案 例方面,多案例比较是在政策归类方面争议不大的案例 和被学者们比较充分研究过的政策作为案例,个案研究 是被国民熟知且影响程度深影、响范围广的经典政策。 研究的基本观点一是中央发出的政策没有考虑到下级政 策执行者自身的利益,忽略了政策执行中的一些现实条 件,而导致政策执行的失效。二是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 策时考虑自身利益,再结合上级政策要求执行政策。
七、评估(结语)
这几篇文章大致都是关于中央政策在地方的执行情 况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自古 就是当政者考虑的重大问题,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自于各 个地方作为部分带来的发展,各地方的发展来自于中央 政策的正确指引。特别是在十八大之后提出要实现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的今天,怎样制定 好中央层面的政策作为指引,怎样保障中央政策在地方 得到既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又不违背中央政策的权威 性等问题显得尤其重要,这几篇文章能够提供出一些有 用的启示。
公共政策学-第七讲公共政策终结
机构的持续性
任何政治组织或机构都有寻求生存 和发展以及自我扩张的本性。
点击添加标题
法律方面的障碍
任何政策的确定和组织机构的建立,都是 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的,同样,政策 的终止也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来办理。 特别是那些已经上升为法律的政策,其终 结程序更为复杂。
高昂的成本
1、终结行为本身要付出成本 2、现有政策的沉淀成本:即已经投入并且无法收回 的成本 。 当政策在执行中被证明是无效时,继续追加投入可能 会进一步扩大损失,但如不继续投入而使政策终结, 那前期的所有投入都将付诸东流。政策决策者对于沉 淀成本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社会舆论的压力
这里主要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 大众传媒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对政策终结 产生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公共舆论并称为与立法、行 政、司法并立的“第四种权力” 。
二、政策终结的类型
政策本身的终结:政策本身的终结所遇
阻力比较小,这里主要是指比较具体的政 策,它的终结不会像机构或功能的终结那 样受到多方的牵制或约束。
项目的终结:即政策的具体项目以及
执行措施的终结。 在所有的终结内容中,项目的终结最容 易达成。
二、政策终结的类型
功能(服务与管制) 机构
政策本身 项目
节省资源
提高绩效
避免僵化
优化政策
二、政策终结的类型
功能的终结(服务或管制):即终止由政
策执行所带来的某种管制或服务。 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当中,功能的终结最 难
机构的终结:政策终结通常会伴随着相关
机构的缩减或撤销。 ①为某项政策专门设立的 ②同时承担多种政策执行职能的机构,某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三节 政策执行的概念
第三节 政策执行的概念包括政策主体和目标群
体两方面; 体两方面; 两种最基本的政策资源, 两种最基本的政策资源, 包括内部的信息传播和 政策主体的素质不高可 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是政 四、政策资源障碍 内外部信息的交流, 内外部信息的交流,是 能造成政策认知得不当, 能造成政策认知得不当 策执行的物质基础; 策执行的物质基础 政策执行的最为重要的 ; , 1.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 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 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 政策资源,畅通的信息 不能正确地理解具有战 不是越多越好 政策资源, 略性和抽象性的宏观政 渠道和充足的信息来源 2.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策,不能认清公共政策 是政策方案得以顺利实 3.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 的精神实质和内在机理, 的精神实质和内在机理, 施的重要保证。 施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可 有可能造成宣传不当和 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在执 4.权威资源 4.权威资源; 权威资源; 以帮助政策制定和执行 政 执行不力; 执行不力; 行中政策宣传不当, 行中政策宣传不当, 部门更快更好的采取行 目标群体的素质不高会 策理解失误、 策理解失误、政策沟通 进行指挥, 动,进行指挥,获得资 堵塞, 增加政策宣传和执行的 堵塞,还有可能产生 源。 暗箱操作”和以权谋 难度。 难度。 “暗箱操作” 现在我国部分部门的权 ”。 以及“伴生噪音” 私,以及“伴生噪音 威性在不断下降( 威性在不断下降(统计 局)。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自由裁量权
一、自由裁量权的悖论
公共政策的执行离不开自由裁量权, 公共政策的执行离不开自由裁量权,但公共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 其正当行使能产生积极效应, ,其正当行使能产生积极效应,不当行使则 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 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对公共政策执 行自由裁量权予以必要的制度约束, 行自由裁量权予以必要的制度约束,在行使 自由裁量权时坚持合法性、合理性、 自由裁量权时坚持合法性、合理性、应急性 原则,同时构建完备的伦理制约机制。 原则,同时构建完备的伦理制约机制。
第7章 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三、 政策体制障碍
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受政策体制的制约,这一政策体制障碍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政策决策体系和执行中的非科学化、非民主化及非程 序化。 2.公共政策执行的权力配置机制不合理。 3.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4.政策执行的监控机制欠缺。
二、 宣传动员模型
(一)宣传动员的途径: 1.通过会议传达,用内部文件形式下到有关机关。 2.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或各级党委的机关刊物
或国务院公报利地方政府的政报等形式公之于众。 (二)宣传动员必须遵循的原则:
1.说服原则。 2.适时原则。 3.个性化原则。 (三)宣传动员的准备: 1.组织准备 2.思想准备 3.物质准备
第四节 政策执行的障碍
一、政策规划障碍
公共政策制定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执行效果,公共政策 本身的优劣是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大小的先决条件。
1.政策方案不合理。 2.政策方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3.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 4.公共政策缺乏公平性。
二、 政策认知障碍
政策执行主体的态度和能力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公共 政策的执行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即把政策制定阶段 形成的各种公共政策方案变成具体的政策活动。任何一项公 共政策在制定出来以后,最终要靠政策执行主体去执行和实 施,所以政策执行主体的态度和能力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 行。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政策经合法化过程后,一经采纳即进入政策执行阶 段,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 把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促成 政策问题的解决。在现实中,一项新政策的出台, 通过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的努力,能否实现政策 目标,这就要求公共政策分析者从政策执行的条件 和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等方面去通行深入研究,从 而为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提供目好的理论依据。
公共政策学第七章知识点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特点与模型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一)公共政策执行: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行为的能动性(公共政策执行是构筑公共政策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和纽带);4、手段的权威性。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1、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3、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路径政策执行研究经历了三代发展路径。
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被称为“向前推进策略”,即所谓的“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路径,又被称为“以政策为中心的途径”或“政策制定者透视”。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最早主要代表人物是艾伦·维尔达夫斯基和杰弗里·普瑞斯曼。
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途径被称为“向后推进策略”,即所谓的“自下而上”政策执行研究路径。
是在对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进行批评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强调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互动,认为政策制定者的核心任务不是设定政策执行的架构,而是提供一个充分自主的空间,给予基层官僚或地方执行机关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使其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起一个适应政策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
我国台湾学者林永波(代表人物)将其称为“草根路径”。
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路径,试图建立能够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
其目的是界定解释政策执行为何会随着时空、政策、执行机关之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可预测未来出现的政策执行类型。
三、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估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估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公共利益而制定和实施的措施和行动计划。
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评估来确定政策的成效。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并深入分析评估结果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
一、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履行职责、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环节。
然而,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总是如预期那样,评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可以提供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有关政策有效性的关键信息,从而改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
此外,评估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帮助政府更加明智地分配资源和制定政策,以推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估的原则1.客观性和中立性评估应该以客观的方式进行,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
评估人员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客观中立的分析和评价。
2.全面性和系统性评估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政策的各个方面和要素,涵盖政策效果、影响、成本和效益等多个指标,从多个维度评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
3.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评估结果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同时,评估应该及时进行,及时提供评估结果,以便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及时调整政策和行动计划。
三、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估的方法1.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评估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方法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定量方法可以通过统计数据、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
2.对比分析评估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政策的效果,或者对比实施政策前后的数据来评估政策的成效。
对比分析可以帮助评估人员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影响因素和效果之间的关系。
3.多方参与评估过程应该包括多方参与,政府、社会组织、学术界和受影响的群体等应该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意见,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第七章 政策执行
第七章 政策执行学习目标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目标(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
公共政策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得以实现。
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政策的成败,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非但难以解决现有政策问题,可能还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公共政策执行不仅是检验政策质量的惟一环节,而且政策执行还是政策过程的中介性环节,政策决策者要根据政策执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的变化来修正和完善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 政策执行概述一、政策执行的涵义、特点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是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对于政策执行的含义,不同的政策科学学者从不同角度来加以界定:美国学者普雷斯曼(Jeffrey L. Pressman)和韦达夫斯基(Aaron B. Widavsky)认为:可以将执行看作在目标的确立与适应于取得这些目标的行动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
1查尔斯·O·琼斯(Charles O. Jones)认为:执行是一系列指向使一个计划生效的行动,而组织(设立组织机构、拟订政策措施、获得执行资源)、解释(将政策内容转变成可大众能接受和可行的计划和指示)和应用(提供日常的服务和设备、支付各项款项等)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种活动。
2马杰(R·S·Montjoy)和图尔(L·J·Toole):政策执行是落实某一项政策所作的各项决定。
3斯诺(C·P·Snow)和特里林(L· Trilling):执行是把问题解剖成具体可以管理的工作计划,再将这些计划分配给专业化的机构去落实。
因此,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也才能知道它在执行中是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
4美国学者爱德华兹等认为,政策执行是一系列发布命令、执行指令、拨付款项、办理贷款、给予补助、订立契约、收集资料、传递信息、委派人事、雇佣人员和创设机构的活动。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公共政策是一个在现代社会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大到国家的内政外交,小到公民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受制于国家的公共政策。
人们判断一个事情是否可行,是否正确,依据的标准通常是政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都要由该国的公共政策来规范和调整。
可以说,没有公共政策的必要干预,就难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解决,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①公共政策过程包括分析、制定、执行、评估、终结五个阶段,其中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
公共政策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政策不被执行,就仅仅只是政策而已,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也就不会对个人、社会、国家产生任何影响。
当然,政策的好与坏也就无从知晓了。
美国著名行政学者G.艾利森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执行”究竟有多么重要。
一、公共政策执行及其地位、作用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验、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政策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
”②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的关键环节,发挥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个政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1、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制定政策是研究问题、确定目标的过程,但是公共政策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研究问题,而在于解决问题,政策执行才是直接的、实际的、具体的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过程。
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项政策的正确与否,最终需要实践来检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公共政策执行:有效性与失效性
• 优点分析
–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 最令我感动的是 – 印象最深刻的是 – 哪句话或哪个观点我觉得说得真好 – 这本书或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 厘清疑惑:
– 我不了解的地方 – 我想问作者的问题 – 我质疑的部分 – 我不同意的部分
• 经验运用
– 我或者我的周遭也有过类似经验 – 这本书所学可以如何应用在我的生活中 –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或改变
2.研究的价值
从不同的视角,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和政策类型比较 来分析政策执行失效性的原因。结合中国国情与实际情 况,将西方研究方法“中国化”,更好地为中国公共政 策执行研究做出贡献。
(1)提出提高政策执行力的建议寻找因果理论基础;
(2)推进政策执行的累积性发展;
(3)运用得出的经验与结论来理解各种影响政策执 行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从而预测现实中政策执行的未 来发展情况;
评估
• 对阅读文献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 向其它读者推介)
• 本次阅读有何收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好的阅读,必须对文献进行回应性评估。 • 特性:一定要有专业判断。 • 目标:分析该文献的贡献;同时对他人的评论进行再评估:他们是否评
价客观?是否准确把握了该文献的问题? • 要求:不仅需要理解内容,而且需要思考问题,以便推进研究。 • 读书报告是论文写作的前奏——文献回顾——的基本功。一些人在进行
(二)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 一、引言 • 二、内容概述 • 三、扩展性讨论 • 四、评价 • 五、结语 • 六、注释
引言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价值
内容概述
• 研究的结构框架 • 研究的逻辑顺序 • 研究的基本观点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研究的经验素材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七章 第一节汇编
12/9/2018
c)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政策执 行分为拟定纲领,分配资源,监督执行三个 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贯彻合法、理性、共 识的原则. d)博弈模型(巴达克):政策执行是一种游戏; 它包含6个特点(竞赛者、利害关系、竞赛资 源、竞赛规则、信息沟通、结果的不确定); 参与竞赛者是完全理性人
12/9/2018
谢谢观赏!
12/9/2上来下去”模 型 P323 它具有的内涵: 1. 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过程; 2. 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 3. 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
12/9/2018
四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 P325 a)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提出政策执行主要 涉及四大变量(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关,目 标群体即政策对象,环境因素);描绘了这四 大变量之间的关系。 b)互适模型(也称互动理论模式,麦克拉夫 林):政策执行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 目标或手段相互调适的过程;有效的政策执 行有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特 点 与模型
课程内容 一 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二 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路径 三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 型 四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
12/9/2018
一 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P321 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 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 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 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 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 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动的总和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七章 第二节
三 公共政策执行力
(一)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概念 P334: 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的把握, 设计政策实行方案,调度和配置相关资源,运用 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 题的能力及其成效。 要素:一是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能力; 二是必须具备较好的成效力。
(二)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P335: 1. 执行者因素; 2. 资源因素;
3. 行力的机制 1. 优化公共决策机制;
2.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
3. 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 4. 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
谢谢观赏!
第二节 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执行力
课程内容
一 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 二 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 三 公共政策执行力
一 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
1. 执行性;
2. 服务性;
3. 权威性;
4. 法制性
二 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
下级执行人员执行行为的地位及作用: ①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 ②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 保证; ③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 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上述各学派的观点,可将政策执行界定为,一个动态 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 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 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 标的活动过程。
6.政策执行是一种追求政策效果的活动或行动。 它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但以 不违反法律为限度。
7.政策执行是一种需要不断总结来自实践的经验教训、不断 修正行动策略的活动或行动。
它强调在既定的政策规定性的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 随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
第二,组织学派定义。
第一,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中心环节,政策的主要 目的不是研究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第二,政策执行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是政策方案圆满实现的 根本保证;
第三,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四,政策执行是后继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根 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原有政策的修正和补充,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追踪决策,另一方面,以前一项政策执行后的反馈信息为基 本依据制定新的政策。
(一)政策执行与政策运行
1、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是一种将政策付诸实施的活动,它不同于政策运行。 关于政策执行理论,政策科学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行动理论学派、组织理论学派、因果理 论学派、交易理论学派、管理理论学派、演化理论学派、系统 理论学派等。
有学者将众说纷纭的理论概括为七种理论:
C·琼斯认为:“政策执行乃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 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又以解释、组织和施用三者最为重要。
所谓解释,是将政策的内容转化成一般人所能接受和了解的 指令;
所谓组织,乃是设立政策执行机关,用以拟定执行的办法和 落实政策;
所谓施用,即由政策执行机关提供例行性的服务与设备,支 付各项经费,进而完成政策目标。”
组织理论学派强调任何政策都是经由一定的组织得以执行的。 没有一定的组织为依托,没有一定的组织化的努力,任何政策 目标都只能停留在政策构想阶段。
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J·佛瑞斯特认为,政策执行不仅是 政策执行机构及其人员对政策目标和政策规定的顺应行为,而 且是政策规划者、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预期分析能力的应用, 预期分析能力是政策执行成功与否的关键。
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政策执行做出一些划分。
按政策执行主体的权力来源,可分为依权执行、授权执行 和委托执行;
按政策执行主体的态度,分为积极的政策执行和消极的政 策执行,即作为和不作为;
按政策执行方式,分为强制性执行和非强制性执行;
按政策执行受法律约束的程度,分为羁束和自由裁量两类。
政策运行,是指从政策产生到政策实施、政策终结,包括旧 政策消亡、新政策产生的周而复始的运转过程。
3.政策执行是一种法权活动或行动。
它向社会公众解释政府的既定政策,要求社会公众遵从法律 并与政府一道执行法律。
4.政策执行是一种广泛的活动或行动。 它综合利用信息、资讯、沟通、权力、财政等政府手段推进 政策执行。
5.政策执行是一种持续的活动或行动。 它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进程中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政策目标。
概括地说,政策执行具有以下7个方面的特点:
1.政策执行是一种活动或行动的过程。
其目的是试图将既定的政策目标由一种法权的规定性变为一 种可供观察、可供比较的实际结果。
2.政策执行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或行动。
它通过组建机构,召集人员并获取必要的授权的方式形成组 织特有的力量,进而依靠组织的力量有计划地实现政策决定规 定的政策目标。
这一概念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1.政策运行是一种“生命”过程,它是由政策制定、采纳、 执行、调整和终结等环节构成的、有始有终的行为过程;
2.政策运行是一种进化发展过程,每一次政策运行的终结是 新的政策运行的开始;
3.政策运行也是信息、能量在政策系统内外交流的过程,政 策的周期性运行并不意味着政策系统自身的封闭性,相反具有 相当的开放性。
政策执行还必须坚守公平正义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政策面 前人人平等,政策执行者不能根据一己好恶和情感亲疏而区别 对待;
政策决策者、政策执行者和接受者都是平等的,在政策面前 既应同等受益,也应履行同等义务,而不允许以权谋私和逍遥 法外。
所以,可以说现代公共政策科学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 如何正确地制定政策和如何有效地执行政策。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
1、合法、公正性原则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执法守法的问题,也就是说政策执行必须 依法定职权进行,遵守法定程序,并接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 约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原 则性和稳定性。
它有着过程的客观性、动态性、整体性、时效性、阶段性、 权威性等特点。政策运行不同于政策执行,实际上政策执行仅 是政策运行的一个阶段。
(二)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原因。
从理论上看,在美国,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策科学研究的 视野拓宽,要求对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作全 面深入的研究。过去人们忽视了对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的研 究,这制约着政策分析学科的发展。
从实践上看,60年代由约翰逊政府所发起的“大社会”改 革的许多政策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促使人们去评估 政策,并寻找政策执行方面的原因。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 作用下,政策执行在70年代以后成为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焦点 话题。
政策的社会价值在于解决政策问题,即获得可以明确表达 的政策效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策执行是决定政策效果的关键之一,其意义 在于:
1.行动理论:2.组织理论:3.因果理论:4.管理理论:5.交 易理论:6.系统理论:7.博弈理论:
第一,行动学派的定义。
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定义政策执行为:“可以将政策执 行看作在目标的确立与适应于取得这些目标的行动之间的一种 相互作用的过程”。
霍恩等的观点:“政策执行是指公私人民或团体为了致力 于先前政策决定所设立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各项行动。 这些行动可以归纳为两大要项:将政策转化为可以运作的努力; 为实现政策所确定的目标而做出的持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