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概况
吉林省森林资源概况
吉林省森林资源概况2006-03-21 | 作者: | 来源: | 【大中小】【打印】【关闭】吉林省是中国的重要林业基地,森林覆盖率高达42.5%。
现有活立木总蓄量86089万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
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有红松、柞树、水曲柳、黄菠萝等,种类繁多。
“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因其树干挺拔、树皮鲜艳、树形娇美而被称作“美人松”,并列入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森林覆盖率达42.5%林业年创经济价值220亿元近20年来,我省林业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身林业建设,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高度统一,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加速林业现代化进程。
吉林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建设都硕果累累,据测算,全省林业年创经济价值达220亿元。
森林资源总量增长,全省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我省先后开展了十年绿化吉林大地、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活动,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
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2.5%,有林地面积达到12075万亩,活立木蓄积达到8.6亿立方米,分别比1983年提高8%、23.6%和12.8%。
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九五”以来,全省重点林业工程累计完成投入45.6亿元,造林种草1405.8万亩,是建国以来投入建设总量最高的时期。
全面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退耕地及荒山荒地造林575.8万亩,兑现粮食0.95亿公斤,使13.4万户农民受益,为28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转移就业机会。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采伐方式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 ,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采伐方式和生态修复措施。
1
资源浪费
2
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浪费,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提高社区居 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03
森林资源的保护
森林防火与防病虫害
01
森林防火:
02
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体系,包括火源管理、火 险预警、应急扑救等环节。
03
加强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技 能。
森林防火与防病虫害
• 定期进行森林可燃物清理,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森林防火与防病虫害
01 02 03
防病虫害:
建立健全的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 体系。
推广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技术,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02
森林资源的开发
木材资源的开发
木材生产
森林是全球最重要的木材来源之一,木材资源的开发主要用于建筑、家具制造、 造纸等领域。
可持续采伐
为了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采伐方式,避免过度采伐 和破坏生态环境。
非木材资源的开发
森林食品
森林中生长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野果、野菜、菌类 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非木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详细描述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括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长期生产力,同时满足人类对森林资源和 生态服务的需求。其原则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总结词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是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林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充分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本报告对某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1.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涵盖了XX地区的全部森林面积,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人工林。
2.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
三、森林资源现状1. 森林覆盖率: 经过调查发现,XX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XX%,相比过去十年有所下降。
2. 主要森林类型: XX地区主要的森林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其中以阔叶林为主。
3. 森林结构与年龄分布: 森林结构相对较好,包含了多种年龄段的树木,但老龄林的比例较低。
4. 生物多样性: 调查结果显示,XX地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四、森林资源问题1. 森林砍伐: 由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压力,XX地区的森林砍伐情况较为严重,主要用于木材采伐和农业用地开拓。
2.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XX地区的一大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当行为,火灾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有所增加。
3. 入侵物种: XX地区的森林遭受了一些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这些物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4.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利用和管理导致了森林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五、可持续管理措施1. 加强监测和保护: 建立健全的森林监测体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限制非法砍伐和野生动植物走私等行为。
2. 生态恢复与修复: 通过森林植被恢复、树木更新和生态系统修复等措施,重建生态平衡,提高森林的抗灾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3.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支持,共同应对全球性森林问题。
4. 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 加强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理解和参与,通过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林业经济学 第二章 森林资源评价
2 林地价格的种类 (1)交易价格:指林地在市场交易中成 交的买卖价格。 (2)评估价格:指依据一定的评估方法 对林地所做的价格性估价。 (3)租赁价格:指承租方为取得土地租 赁权而向发租方支付的代价。
(4)抵押价格:指以林地为担保物而取 得贷款时,银行对林地所估定的价格。 (5)林地所有权价格:指人们为购买林 地使用权而支付的代价。 (6)林地使用权价格:指人们为取得林 地使用权而支付的一定的经济代价,其 实质是地租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间节约论和级差地租理论
2:消费理论 3:成本理论
第四节 :森林资源的社会生态效 益的经济评价
二:森林社会生态效益经济评价的方法 1.森林资源状况评价:
2.功能评价: 3.结构评价: 4.环境评价:
(一):防护林的防护效益评价 Z=∑Pi(Qi-Qr) Z-防护林的防护效益评价值 Qi-第i个单位受益后的产量 Qr-单位受益前的产量 Pi-第i单位产品的价格
第二 节:林地资源的经济评价
3:林地资源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 (1):林地生产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1:立地等级表法 2:比较分析法 W=Y/Y。*100 W-被评价林地的级分 Y-被评价林地的指标值 Y。-级分为100的标准林地的指标值 3:回归分析法 运用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建立函数模型 4:大片林区林地平均生产力评价
1、林地价格理论
(2)土地价格理论
①土地收益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是土地收 益即地租的资本化。用公式表示为:
v=a/p
试中: v——土地价格; a——土地纯收益; p——资本还原利率。
1、林地价格理论
②土地供求理论:土地与其它商品一样, 其价格取决于本身的供给和需求。土地 供给增加,需求不变,则地价下跌;土 地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则地价上升。 (见图5-1、5-2)
木材商品学第一章—森林资源
北美木材增加量和木材砍伐量 (106m3/a)
但过熟林面 积下降。速生 林面积增加。
加拿大
美国
针叶树材:北美黄杉、西部铁杉、东部冷杉类、 西部冷 杉类、香肖楠、铅笔柏、美洲花柏、阿拉斯加花柏、北 美松木(短叶松、湿地松等)。 阔叶树材:黑、灰核桃木,美国鹅掌楸、红栎类、槭木 类、白蜡类、山核桃类、美洲山毛榉、美国 枫香等。
欧洲
欧洲:欧洲森林面积为10.51亿hm2,占全球森林总面积
的27%,覆盖欧洲45%的土地,森林覆盖率从冰岛的 0.3%到芬兰72%不等(FAO 2001a)。此处有广阔的泰 加林、温带森林和亚热带森林,以及苔原和山林。自19 世纪70年代,造林活动使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增加: 1990—2000年间,几乎增加了930万hm2的森林(FAO 2001a)。但是,老龄林和本土树种林面积在减少。欧
伊瓜苏国家公园
上面的陆地卫星影像显示了土地清除和森林砍伐是怎样把原来曾 是森林覆盖的景观暴露出来的。 伊瓜苏国家公园保护区位于阿根廷境内与巴西和巴拉圭邻界的 地方,图像右边深绿色明显的区域,是区内唯一保存下来的原始 森林。对这个世界遗产公园的保护非常关键,因为这里是遭受高 度威胁的巴拉尼安斯森林中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之一。 公园内动物种群丰富,有6 8种哺乳动物、4 2 2种鸟类、3 8种爬 行动物和18种两栖动物,其中大部分是受到威胁的或脆弱物种。
法国
1985年
1990年 1992年
14.61
14.811 14.872
2600
2600 2580
16.0
16.0 18.8
29
28 32.6
26.8
26.9 27.0
注:①世界陆地总面积14950万平方千米 ②有定居人口的各大洲面积13584万平方千米
江西省森林资源概况
江西省森林资源概况据江西省“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5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72.0万hm2,占64.2%;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森林覆盖率为63.1%。
1、各类林地面积按地类划分。
有林地面积918.5万hm2,疏林地面积11.2万hm2,灌木林地面积104.2万hm2,未成林地面积23.0万hm2,苗圃地0.3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8.7万hm2,宜林地6.1万hm2,辅助生产林地0.04万hm2按权属划分。
国有面积160.4万hm2,集体面积132.0万hm2,民营面积756.4万hm2,其他经营类型面积23.2万hm2。
全省非规划林地上乔木林面积8.9万hm2,竹林面积0.4万hm2,经济林面积5.8万hm2。
2、各类林木蓄积在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中,乔木林蓄积40971.4万m3,疏林蓄积87.1万m3,散生木蓄积2351.6万m3,四旁树蓄积1120.4万m3。
3、乔木林资源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万hm2,蓄积40971.4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314.0万hm2,蓄积7835.6万m3;中龄林面积379.7万hm2,蓄积21562.1万m3;近熟林面积89.8万hm2,蓄积7071.5万m3;成熟林面积39.1万hm2,蓄积3788.1万m3;过熟林面积6.6万hm2,蓄积714.1万m3。
按树种分,马尾松面积239.4万hm2,蓄积9142.6万m3;国外松面积66.10万hm2,蓄积2511.0万m3;杉木面积259.2万hm2,蓄积14528.7万m3;硬阔类面积118.9万hm2,蓄积7594.4万m3;软阔类面积30.5万hm2,蓄积769.9万m3;混交类面积115.1万hm2,蓄积6424.8万m3。
4、竹林资源全省竹林面积98.6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96.9万hm2,杂竹面积1.7万hm2。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的境界测量 是指在地面上标出标准地的范围。通常用罗盘仪测 角,皮尺或测绳量水平距(林地坡度大于5°时,要将 斜距改算为水平距离)。要求境界闭合差不得超过 1/200。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 应将测线上的灌木和杂草清除,同时在边界外缘树木的 胸高处,朝向标准地内标出明显记号,以示界外。为了 方便核对和检查,在标准地四角设临时标桩。如为固定 标准地,要在标准地四角埋设一定规格的标桩。标桩上 标明标准地号、面积和调查日期等。
标准地的形状和面积 1 标准地的形状 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并尽可能使面积为整数,以便于测 量、调查和计算。 2 标准地的面积 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精度,标准 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根据要求的林 木株树确定其面积大小。我国一般规定:在近熟林和成过熟 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林木;中龄林250株以 上;幼龄林300株以上。在林相整齐的人工林中也不能少于 150株。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2、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调查) 是全国或大林区为调查对象,要求在保证一定精度的 条件下,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全国或大区域森林资源总的状 况和变化,为分析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制定国家 林业政策、计划,调整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经营方针,指导 和控制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森林资源的落 实单位在国有林区为林业局,集体林区为县,也可以为其他 行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区划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 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以及更新采伐等。一般在国家林业 局的组织下定期实施,复查间隔期一般为5年。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特点
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区)分布及特点1 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三盟和赤峰市。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主要用材树种:针叶林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沙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有桦、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槭、柞树等。
东北林区特点是:营林和木材生产集中,国有林业企业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采伐率高,林区道路密度大,林区经营水平高。
目前,木材生产量仍占全国林业系统木材产量的一半。
东北林区的资源危机:林业用地面积不断缩小,黑龙江省每年减少林业用地10万公顷;吉林省每年减少林业用地4万公顷;可采伐的成、过熟林蓄积量下降更快。
有1/3林业局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没有天然原始林可采,靠摘山帽和间伐次生林、人工林生产木材;1/3的林业局勉强能维持生产到2005~2010年;只有1/3的企业能维持正常轮伐生产。
林区木材径级和质量普遍下降。
红松和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等珍贵树种的比重下降过快。
如牡丹江林区的红松面积比重不足5%,蓄积量不足1%,从而已失去“红松故乡”的称号。
2 西南地区这里所指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
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有如下特点: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既受太平洋的影响又受印度洋的影响。
多数山脉和水系为南北走向,海洋湿润气团可以从山谷由南至北深入到较远的地方,西边的山坡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构成了西南地区林业的主体。
这里山体在3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在千米以上。
地带性是这里最明显的特征。
几个热量带、森林带同处在一座山上,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景。
因而,森林类型和树种非常复杂。
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
精品高中地理 我国的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1)中国的森林资源量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
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例大,其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08 hm2,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居世界第五位。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109 m3,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
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 m3,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 m3。
2001年3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7×107 hm2,人工林蓄积量为×109 m3,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08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森林蓄积量为×1010 m3。
(2)中国森林资源的消耗与面临的问题根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108 m3,年均净消耗量为×108 m3,林业资源呈现增长大于消耗的趋势。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
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而且,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危害森林的还有病虫害与火灾,2000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06 hm2,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104 hm2。
2.我国的草地资源及存在的问题(1)中国的草地资源量与质量我国现有草地面积×108 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0%,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占有草地仅为 hm2,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国的草地资源以天然草地为主,人工草地比例过小,%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108 hm2。
森林资源概况
• 森林的益处 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 效应” 、减少泥沙流失 、涵养水源 、减少风沙危害、丰富生物品种、增加景 点景区、带动种苗、花卉产业、减轻噪音 污染、优化投资环境、美化自然环境
森林资源概况
森林与人体健康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森林所具有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 化污水、降低噪音
• 有22个国家和地区将30%以上的森林指定用于生物多样 性保护,有些国家如留尼汪、中非共和国、新加坡、塔吉 克斯坦和新西兰指定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比重大于 70%。全球指定用于水土保持的森林面积比重为9.3%, 其中有31个国家的比重超过30%,有些国家如肯尼亚、 利比亚、科威特、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90%以上的 森林用于水土保持。全球指定用于提供休闲、旅游、教育 及宗教场所等社会服务的占3.7%,有些国家如塞拉利昂 、亚美尼亚、德国和巴西指定用于提供社会服务的森林比 重超过20%,德国达42.3%。
森林资源概况
一、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 森林面积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俄罗斯 、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的 森林全部公有,印度、加拿大、秘鲁和澳 大利亚的公有林分别占98.4%、92.1%、 83.1%和72.0%,
• 美国的私有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较大, 为57.6%。国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
》,2005年全球森林占陆地面积的30.3% ,人均森林面积0.62公顷,单位面积蓄积 110立方米/公顷。从世界各国情况看,森 林资源呈现如下特征:
森林资源概况
一、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 (一)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衡 • 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罗斯(20.5%
森林资源分布(完整版)
森林资源分布(完整版)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
1. 森林概述全球森林资源广泛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包括大陆、岛屿以及北极和南极地区。
森林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类型。
主要的森林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温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林等。
2. 森林资源分布情况2.1.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地区,包括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非洲的刚果雨林以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雨林等。
这些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和温暖,使得植物生长茂盛,拥有巨大的物种多样性。
2.2. 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广泛分布于北纬30度至60度之间的地区,包括北美洲的加拿大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针叶树的生长,如松树和云杉等。
2.3. 温带落叶林温带落叶林主要分布于北纬40度至70度之间的地区,包括欧洲的北部和亚洲的东北部等。
这些地区的四季变化明显,适合落叶乔木如橡树和枫树等的生长。
3. 森林资源保护问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森林资源正受到严重破坏和逐渐减少。
森林砍伐、非法伐木和森林火灾等问题日益严峻,对生态系统和地球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森林和进行森林恢复至关重要。
4. 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森林资源不仅提供生态服务,如保持土壤稳定、水源涵养和碳储存等,还为人类提供木材、纸浆、药物和食物等重要产品。
合理管理和利用森林资源可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全球森林资源的分布广泛,涵盖热带雨林、温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林等不同类型。
然而,森林资源正面临严峻的保护挑战。
我们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进行恢复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林业概况
中国林业概况1.2中国林业概况1.2.1、中国林业的资源现状(1)森林资源概况在当今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我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和林业发展情况,积极推行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政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林业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全国森林资源状况根据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全国林业用地面积30378.1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量145.54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133.63亿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2%。
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28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 m3。
现将我国除台湾、香港和西藏控制线外的森林资源状况介绍如下:1.林业用地资源林业用地面积:25 704.7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5 363.2万hm2,占林业用地的60%;疏林地719.5万hm2,占3%;无林地5 703.7万hm2,占22%。
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12 919.9万hm2,经济林面积2 022.2万hm2,竹林面积421.1万hm2。
2.各类林木蓄积活立木总蓄积量113.1亿m3。
其中森林蓄积量100.9亿m3,占89%;疏林蓄积量1.4 亿m3,占1%;散生木蓄积量7.0 亿m3,占6%;四旁树蓄积量3.8亿m3,占4%。
3.天然林、人工林资源天然林面积10 696.5万hm2,占有林地的70%,其中林分面积10 005.5万hm2,占天然林面积的94%;天然林蓄积量90.7亿m3,占森林蓄积量的90%。
已成林人工林面积4 666.7万hm2,其中林分面积2 914.4万hm2,经济林面积1 621.5万hm2,竹林面积130.8万hm2;人工林蓄积10.1亿m3,占森林蓄积量的10%。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Old Faithful Geyser
我国是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众多名山 大川和丰富的森林景观。我国五岳历史悠久,闻名 于世。在这些名山保留的文物古迹中,留下了历代 帝王、文人墨客的优秀诗篇与碑刻。一般名山的森 林资源都保护得较好,一座名山就是一片林海。森 林中奇峰怪石、奇花异草荟萃,是林业、地质、水 文、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学家考察的好地方,同 时也是摄影家、文学家、画家汲取艺术营养的园地。 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我国发展森林旅游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 环境问题
就我国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毁林开荒、森 林火灾、更新跟不上采伐以及森林病虫害等问题,使 得我国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出现森林覆盖率下降、 森林生物生产力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森林生 态系统日益脆弱、退化的现象,并在更大范围内引发 出更多、更深刻复杂的环境问题。 从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以“天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为代表的中国林业发展的六大生态工程, 开始了传统森林工业向生态林业的战略性转变,我国 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 环境问题正在明显减少,总体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前进。
自美国1872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森林 公园后,各国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森林公园。澳大 利亚是世界上森林公园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之 一,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 673×104hm2。泰国建 立自然保护区265个,其中大部分都开展森林旅 游业务。日本建立的森林公园占全国森林面积的 15%,每年有8亿人次涌向森林公园。走向大森 林,观赏大自然,巳成为这些国家旅游活动的重 要内容。
(四)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的机制
• 个体承包制;
• 通过租赁、兑换等形式使森林资源经营权重组; • 实行山林经营股份合作制。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一、引言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中国的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
二、森林面积与分布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广袤的森林面积。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森林总面积约为X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X%。
森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其中东北地区的森林面积最大,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X%。
同时,我国的森林类型也较为丰富,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等。
三、森林资源的特点 1. 多功能性:森林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食品和药物等物质产品,还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2. 经济价值:森林资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木材产量居世界前列,对于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业等行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 生物多样性:森林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包括许多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森林资源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定合理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盗伐行为。
2. 推动森林可持续管理:通过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和林业认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保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
3. 加强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等生态修复工作,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效益。
五、森林资源的挑战和展望 1. 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加强火灾预防和监测,提高火灾应对和扑救能力,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
2. 森林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很大。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森林抗病虫害的能力,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关键。
3.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加强对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生态功能,提高森林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能力。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森林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不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木材、药材和食物,还担负着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和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二、森林分布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华南地区。
东北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这里的森林资源丰富,尤以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为代表。
而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则以云南和四川为主,这里的森林类型多样,包括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季节性落叶林等。
华南地区的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份。
三、森林面积变化趋势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森林保护和生态恢复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自然生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这些努力使得我国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尽管森林面积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的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和生态破坏。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对森林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森林资源管理不善。
此外,非法砍伐和盗伐现象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四、森林生态环境状况森林作为地球的肺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调查发现,我国森林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干旱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给森林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此外,人类活动也对森林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工业污染等。
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推行可持续的林业管理模式,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
五、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关键。
林学概论作业,中国和世界的森林资源现状、问题、解决对策讲解
世界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
世 1.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欧洲,森林覆盖率高 界 达46%. 森 2.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地区是亚洲,森林覆盖率只有 林 14.6%. 资 3 . 欧洲的温带、北美洲的寒温带,南美洲的热带 源 雨林,一直以来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森林资源分布地区。 分 布 的 位 置
中国森林资源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7.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上的科技含量。 林业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林业生态建设的成败。 (1)实现林业人知识化,尤其是林业科研人员知识高新化。 (2)积极引用行业外科研成果,提高林业科研研究起点。 (3)合理布局林业科研课题,避免重复劳动。 (4)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加强林业基础理论研究和软科
• 2.全面启动虫病、森林火灾工程治理项目。
• 林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提高对保护森林 资,发挥森林优势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林业生产 的领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 施,把虫病,森林火灾工程治理项目列入重耀的议事日程, 要像抓粮食一样抓林业生产,并认真定期检查,一抓到底。
• 2.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6933万公顷,蓄积19.61亿万平方米,成 为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而在全国人工林现保存面积 中,存在“太密、太纯、多幼林”等问题,直接导致了林地病虫 害发生率增高、生态功能低下、经济效益较差、地力衰退、自控 能力弱、难以实现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存在问题四: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存在问题二:森林类型多样,森林 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匀
• 我国地域辽阔,森林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人 为活动、历史原因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地 理分布又极不平衡,主要规律就是400毫米等阵雨量线以东地区森林分布 较多,400毫米等降雨量线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变化趋势与特点 一是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净增
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 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活立 木总蓄积净增11.2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净增 11.23亿立方米。
二是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天然林保护 工程区增幅明显。
三是人工林面积蓄积快速增长,后备森林 资源呈增加趋势。人工林面积净增843.11 万公顷,人工林蓄积净增4.47亿立方米。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46.18万公顷,其中乔 木树种面积637.01万公顷。
(一)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衡
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罗斯(20.5%)、 巴西(12.1%)、加拿大(7.8%)、美国(7.7%)、 中国(5.0%)、澳大利亚(4.1%)、刚果民主共和 国(3.4%)、印度尼西亚(2.2%)、秘鲁(1.7%) 和印度(1.7%)等10个国家,其中前5个国家森林面 积占全球的50%以上。其中,有些国家如莱索托、吉 布提、埃及、利比亚、毛利塔尼亚、科威特、摩纳哥 和瑙鲁不足0.5%。
存在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 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
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 85.8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平均胸径 仅13.3厘米,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49.01立方 米,龄组结构不尽合理,中幼龄林比例依然较大。森 林可采资源少,木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资源的增长 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增长。
(四)全球三分之一的森林是原生林,人工林不足5 %
全球原生林占森林总面积的36.4%,人工林占3.8%。 原生林集中分布在巴西(31.1%)、俄罗斯联邦 (19.1%)、加拿大(12.4%)、美国(7.8%)和 秘鲁(4.6%)5国。人工林主要分布在中国 (22.4%)、俄罗斯联邦(12.1%)、美国 (12.2%)、日本(7.4%)、苏丹(3.9%)和巴西 (3.9%)。人工林占森林面积的比重大于20%的国 家和地区有38个,有些国家如阿联酋、阿曼、科威特、 佛得角、利比亚和埃及的森林全为人工林。
(二)多数国家的森林以公有林为主
全球84.4%的森林是公有林(指林地所有权, 包括国有和集体),
13.2%的森林是私有林。
(三)世界各国森林每公顷蓄积差距大 世界上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
蓄00立方 米,分别为368立方米、300立方米和350立 方米。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远低于全球平 均水平。
森林资源概况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森林包括乔 木林和竹林;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 其与环境的综合体;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 大效益。
森林的演化史
现代森林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 化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
①蕨类古裸子植物阶段。 ②裸子植物阶段。 ③被子植物阶段。
森林的益处
三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
四是林木蓄积生长量增幅较大,森林采伐 逐步向人工林转移。
五是森林质量有所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 强。
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吨。我国森林 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量4947.66亿立方米, 年固土量70.35亿吨,年保肥量3.64亿吨,年 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32亿吨,年滞尘量50.01 亿吨。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 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等6项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达10.01万亿元。
森林面积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俄罗斯、 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全 部公有,印度、加拿大、秘鲁和澳大利亚的公 有林分别占98.4%、92.1%、83.1%和 72.0%,
美国的私有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较大,为 57.6%。
(五)全球森林的三分之一用于木质和非木质 产品生产,11%的森林指定用于生物多样性 保护。
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 、减少泥 沙流失 、涵养水源、减少风沙危害、丰富 生物品种、增加景点景区、带动种苗、花卉产 业、减轻噪音污染、优化投资环境、美化自然 环境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目前全球森林占陆地面积的30.3%,人均 森林面积0.62公顷,单位面积蓄积110立方米 /公顷。从世界各国情况看,森林资源呈现如 下特征:
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 137.21亿立方米。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林地面 积30378.19万公顷,森林面积19333.00万公顷,活 立木总蓄积145.5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3.63亿立 方米。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 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 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六)每年近百分之四的森林受到各种灾害的 影响。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演变趋势
(一)全球森林面积总体上继续呈下降趋势, 但减少的速度变缓
(二)全球人工林面积增速加快 (三)全球原生林面积迅速减少 (四)森林由木材生产向多功能利用转变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一、基本情况 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