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变函数教案1.2
2022复变函数教案
2022复变函数教案【教案名称】:2022复变函数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为2022年复变函数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匡助学生全面理解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掌握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复数、复平面、复变量等;2. 理解复变函数的性质,如连续性、可导性、解析性等;3. 学习复变函数的常见运算规则和性质;4. 掌握复变函数的应用,如积分、级数、留数定理等;5.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复数与复平面1.1 复数的定义和性质1.2 复平面的表示和运算1.3 复数的共轭、模和论证1.4 极坐标形式和指数形式的复数表示2. 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2.1 复变量的定义和性质2.2 复变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3 复变函数的连续性和可导性2.4 复变函数的解析性和全纯性3. 复变函数的运算规则3.1 复变函数的四则运算3.2 复变函数的复合运算3.3 复变函数的反函数和倒数运算3.4 复变函数的幂函数和指数函数运算4. 复变函数的应用4.1 复变函数的积分和导数4.2 复变函数的级数展开和收敛性4.3 复变函数的留数定理和留数计算4.4 复变函数在物理和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实例法:以具体的例子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复变函数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3. 探索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对复变函数的理解。
【教学活动】:1. 概念解释:通过举例和图示,匡助学生理解复数、复平面和复变量的概念。
2. 计算练习:设计一系列的计算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复变函数的运算规则。
3. 问题探索: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讨论,拓展对复变函数的理解。
复变函数教案
复变函数教案一、引言复变函数作为数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变函数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概念1. 复数的定义与运算规则- 复数的定义:复数是由实数和虚数部分组成的数,一般形式为a+bi,其中a为实部,bi为虚部。
- 复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复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2. 复变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的复数定义:将复数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
- 复变函数的连续性与可微性- 复变函数的共轭与模三、复变函数的分析1. 函数的解析性- 函数的柯西黎曼方程- 柯西黎曼方程的应用2. 解析函数的性质- 洛朗级数展开- 单值函数与多值函数的区别3. 复积分的应用- 柯西定理与柯西积分公式- 留数定理与留数定理的应用四、实例分析与练习1. 复变函数的图形绘制- 零点、极点和奇点的图形表示- 复平面上的路径积分计算2. 复变函数的级数展开- 泰勒级数与洛朗级数的计算- 级数展开在解析函数中的应用3. 练习题与解析- 通过实例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 深化对复变函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与评价1. 采用案例分析法- 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合作,促进思维碰撞和共同进步-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果3. 评价方式- 组织课堂小测验或作业检查,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采用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通过以上系统化的复变函数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相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变函数的相关知识,提高数学分析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复变函数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索数学世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复变函数第一章第二节教案
复变函数第一章第二节教案【教案】复变函数第一章第二节一、教学目标: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复数的运算规则。
2.理解复数平面及其表示方法。
3.能够将复数表示为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
4.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复数的转化并进行简单的复数运算。
二、教学过程:1.复数的引入a.让学生思考虚数单位i的平方与-1的关系,引出复数的定义。
b.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复数的一般形式及实部和虚部的概念。
2.复数的运算规则a.复数的加减法: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减。
b.复数的乘法:按照分配律展开并运用i的特性化简。
c.复数的除法:化简为分数相除的形式,并运用i的特性。
3.复数平面的引入a.引导学生思考复数平面的定义和作用。
b.学习复数平面的两种表示方法: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4.复数的三角形式a.通过复数平面的极坐标系表示法引导学生理解复数的三角形式。
b.学习如何将复数转化为三角形式,从而求出模和辐角。
5.复数的指数形式a. 通过 Euler 公式 e^ix = cosx + isinx 引导学生理解复数的指数形式。
b.学习如何将复数表示为指数形式,从而求出模和辐角。
6.复数的四则运算a.加减法:按照实部和虚部的相应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b.乘法:根据指数形式的性质进行运算。
c.除法:利用乘法的逆运算进行转化,并运用指数形式的性质化简。
7.例题讲解与练习a.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复数运算方法。
b.分组进行练习,巩固学生对复数运算的掌握。
8.总结与拓展a.整理复数的定义、运算规则及其表示方法,以及复数的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首先了解了复数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并掌握了复数的表示方法,从而拓宽了对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引导式教学,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了他们对复数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巩固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虽然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较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是后续学习复变函数的基础,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和巩固。
《复变函数》教案
《复变函数》教案第一章:复数的概念与运算1.1 复数的基本概念介绍复数的定义:形如a + bi 的数,其中i 是虚数单位,i^2 = -1。
解释实部和虚部的概念。
强调复数是实数域的拓展。
1.2 复数的运算掌握复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举例说明复数运算的实质:代数形式的运算。
1.3 复数的几何表示引入复平面(复数坐标系)。
讲解复数在复平面上的表示:点的坐标。
介绍共轭复数的概念及其在复平面上的表示。
第二章:复变函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2.1 复变函数的定义给出复变函数的定义:定义在复平面上的函数,输入为复数,输出也为复数。
强调函数的连续性和可导性。
2.2 复变函数的基本性质介绍复变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和可积性等基本性质。
举例说明这些性质的应用和判定方法。
2.3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讲解复变函数在一点或一点的邻域内的极限概念。
强调复变函数的连续性及其与实变函数连续性的联系。
第三章:解析函数3.1 解析函数的定义引入解析函数的概念:在其定义域内具有无穷导数的复变函数。
解释解析函数的导数性质:解析函数是解析的,即在其定义域内每个点上都可以求导。
3.2 解析函数的例子举例说明常见解析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强调解析函数在复平面上的图形特点:没有奇点。
3.3 解析函数的积分讲解解析函数的积分性质:解析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积分路径无关。
介绍柯西积分定理和柯西积分公式。
第四章:积分变换4.1 傅里叶变换引入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将一个函数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的积分变换。
讲解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4.2 拉普拉斯变换介绍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解决偏微分方程的积分变换方法。
强调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领域:工程和物理学。
4.3 其他积分变换简要介绍希尔伯特变换、哈特莱变换等其他积分变换。
强调这些变换在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第五章:复变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5.1 复数与几何的关系强调复变函数与复数几何的紧密联系。
复变函数教案
复变函数教案教案标题:复变函数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复变函数的运算规则和常用公式;3. 能够应用复变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 复变函数的定义和性质;3. 复变函数的导数和积分;4. 应用复变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复变函数的导数和积分的计算方法;2. 复变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复变函数的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2.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相关图形和计算过程;3. 学生准备纸和笔,以便记录课堂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复变函数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2. 教师提问:你们对复数有什么了解?复数有哪些运算规则?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教师介绍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复数的表示形式、加减乘除等;2. 教师引入复变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释复变函数与实变函数的区别;3. 教师讲解复变函数的导数和积分的计算方法,重点强调复变函数的可导条件和积分路径的选择;4.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复变函数例子,让学生理解复变函数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些实际问题,如电路分析、流体力学等,引导学生运用复变函数解决问题;2. 教师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思路;3. 学生展示解决过程,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复变函数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学生提出一些与复变函数相关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拓展;2. 教师讲解复变函数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学、工程学等。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复变函数的重要性;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提出问题和建议。
复变函数教学大纲
复变函数教学大纲一、引言复变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工具之一,它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相关定理,培养学生的复变函数思维和解题能力。
二、基础知识1. 复数的基本概念1.1 复数的定义和表示1.2 复数的运算规则1.3 复数平面2. 复数函数的基本性质2.1 复数函数的定义2.2 复数函数的分类2.3 复数函数的连续性三、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1. 解析函数的概念1.1 解析函数的定义1.2 拟解析函数1.3 解析函数的运算性质2. 调和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1 调和函数的定义2.2 调和函数的性质2.3 调和函数的应用案例四、复变函数的微积分1. 复变函数的导数与全纯函数1.1 复变函数的导数定义1.2 全纯函数的性质1.3 Cauchy-Riemann方程2. 积分和级数2.1 线积分的定义2.2 级数收敛性与收敛域2.3 保形映射与调和函数的全纯性五、留数理论与积分计算1. 留数的概念与计算1.1 留数的定义1.2 计算留数的方法1.3 应用案例:圆周积分计算2. 积分计算与柯西公式2.1 柯西公式的概念与应用2.2 柯西积分定理与柯西奇点定理2.3 辐角原理与Rouché定理六、解析函数的应用1. 解析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1.1 电磁场中的解析函数1.2 流体力学中的解析函数1.3 其他物理学领域的应用2. 解析函数在工程学中的应用2.1 线性系统与解析函数2.2 信号处理与解析函数2.3 通信系统与解析函数七、实际案例与综合应用1. 热区变换与应用1.1 极坐标变换1.2 电场中的热区变换2. 综合案例分析2.1 基于复变函数的工程问题求解2.2 基于复变函数的物理问题求解八、教学评估与提升1. 教学评估方式1.1 课堂表现评估1.2 作业和实验评估1.3 考试评估2. 教学内容提升2.1 添加实例和案例分析2.2 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2.3 拓展教材资料和参考书目九、总结通过本次复变函数教学,学生将掌握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的性质,学会应用留数理论和积分计算复变函数,了解复变函数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应用,并通过综合应用案例提升解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复变函数》教案
《复变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复数在复平面上表示,掌握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和图形表示法。
2. 掌握复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可导性和可积性等基本性质。
3. 学习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和级数展开,了解复变函数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2. 复数的运算规则3. 复平面的划分和复数的几何意义4. 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5. 复变函数的可导性和可积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数的基本概念、表示法、运算规则;复平面的划分和几何意义;复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可导性和可积性。
2. 难点:复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可导性和可积性的证明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 结合图形和实例,直观地展示复数和复变函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理解。
3. 通过练习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引入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外练习。
2. 考试成绩:包括笔试和上机考试,测试学生对复变函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第5-8课时:复数的运算规则第9-12课时:复平面的划分和复数的几何意义第13-16课时: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第17-20课时:复变函数的可导性和可积性第21-24课时: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第25-28课时:复变函数的级数展开第29-32课时:复变函数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七、教学资源1. 教材:《复变函数》2. 课件:采用PPT或其他教学软件制作,包含图片、动画和实例等。
复变函数电子版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案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9-13节次1-3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9-20节次1-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课程名称 复变函数授课专业及层次20XX 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1班授课内容 复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导数学时数3教学目的 掌握复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导数的判定方法,会计算导数 重 点 复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导数,连续与可导的判定定理 难 点 连续与可导的判定定理;不连续点与不可导点的判定自学内容 无 使用教具 多媒体相关学科知识 与对应实函数的性质比较教 学 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9-27节次1-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10-11节次1-3教案姓名刘照军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09-10-18节次1-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10-25 节次1-3收敛时,罗朗级数在圆环内则,当的收敛半径为,的收敛半径为若10212201100R )(R )(R z z R R R z z c z z c n n n nn n <-<<---=-=∑∑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11-01 节次1-3=k k C1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11-08 节次1-3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11-15 节次1-3教案姓名刘照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2010-11-22 节次1-3。
复变函数教学教材
1
2
3
二、有关区域:
§1.2 复变函数
7、复连通区域
一个区域,如果不是单连通区域,就是复连通区域。
问:
1
1 z1i 3
2
表示什么图形?
三、极限、连续性:
§1.2 复变函数
1、定义:
wf(z): 0 , 0 , 当 0z-z0时 有 f(z)-w 0 则 lz im z0f(z)w 0为 极 限
5、界点
若 z 0不属于区域 ,且没有一个邻域不含有
的点 ,则称 z 0为的界点.
边界:全体界点构成区域边界
• z1 • z2
边界正向:沿着边界走,区域总在左方,
• z3
则此走向称为边界的正方向。
闭区域: l, 其中 l为边界。
二、有关区域:
§1.2 复变函数
6、单连通区域:
若在区域内作任何简单的闭曲线,区域内的点 都是属于此区域的,则称该区域为单连通区域。
若 l z im z 0f( z ) f( z 0 ) , 则 f( z ) 在 z 0 点 连 续
注意:
(1)实函数与复变函数定义的差异
(2)性质 具有与实函数相应的性质
内容小结
§1.2 复变函数
§1.1 复数及其运算 一、复数概念:
1. 定义 ;2. 性质
二、复数的表示:பைடு நூலகம்
1、几何表示: a.点;b.向量;c.极坐标;d.复球表示。
2、内点:
若z0总有一个 N(z邻 0,)全 域含于 • z1
点集 内,则 z0为称 的内点。
问: 1Ο求z+1=1的内点。 2
2Ο求 z+11的 内 点 。
• z2
• z3
《复变函数》教案设计
课程单元教案(单元15)
本单元
教学内容
总复习
总结这一学期学的主要知识点,做习题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以习题课为辅助教学
作业、思考题、讨论题
课后阅读材料
本单元小节(含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教学体会等)
注:一单元为3个标准学时
理解复变函数的积分的定义、性质、会用定义计算一些简单积分、掌握柯西定理、了解有关证明柯西定理的几个引理
教学重点
柯西定理
教学难点
柯西定理的E.古尔萨证明
教学方法
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以习题课为辅助教学
作业、思考题、讨论题
P561,2,P577,9
课后阅读材料
1.《复变函数论》.钟玉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复变函数内容、方法与技巧》.孙清华,孙技大学出版社
教学难点
复数的辐角、复球面及无穷大
教学方法
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以习题课为辅助教学
作业、思考题、讨论题
P131,2,3,4,5
课后阅读材料
1.《复变函数论》.钟玉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复变函数内容、方法与技巧》.孙清华,孙技大学出版社
3.《复变函数学习指导书》.钟玉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单元小节(含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教学体会等)
2.《复变函数内容、方法与技巧》.孙清华,孙技大学出版社
3.《复变函数学习指导书》.钟玉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单元小节(含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教学体会等)
注:本单元为6个标准学时
课程单元教案(单元10)
本单元
教学内容
复变函数教案(双语)
复变函数论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章节、名称:第一章,第1、2、3节,I Complex number field, 1.1 Sums and products, 1.2 Operation, 1.3 Modulus and arguments 课时安排:2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重温熟悉复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及共轭运算,了解复平面,理解复数的几何表示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介绍课程理论框架:Chapter I Complex number fieldChapter II Analytic FunctionsChapter III Elementary FunctionsChapter IV IntegralsChapter V SeriesChapter VI ResiduesChapter VII Applications of Residues第一章 Complex number field介绍复数的背景知识,复数的代数表示、代数运算、几何表示。
1.Complex numbers2. operations;Grip the operations,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triangle inequality of complex numbers;3.Complex plane, moduli and arguments of complex numbers;授课实施方案:启发式教学法,以讲授为主,讲练结合。
注重知识背景的阐述,适当增加课外知识、实例分析。
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1)复数为什么不能比较大小?(2)复数可以用向量表示,则可以认为与向量运算相同?作业:P7 Exercises 1(a)参考资料:1.Cao Huai-Xin, Zhang Jiang-Hua, Chen Zheng-Li, Ren Fang,An Introduction to Complex Analysis,Xi'a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6.2.Conway J. B., Functions of one Comp1ex Variable,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19783. Yu Jia-Rong, Theory of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s, Beijing:Advanced Education Press, 2000.章节、名称:第一章,第4、5、6节,I Complex number field, 1.4 Conjugate, 1.5 Exponential form, 1.6 Regions in complex plane课时安排:2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复数的共轭、乘幂与方根的运算,了解复平面中的区域概念。
《复变函数》教案
《复变函数》教案第一章:复变函数概述1.1 复数的概念1. 实数与虚数2. 复数的表示方法3. 复数的运算规则1.2 复变函数的定义1. 函数的概念2. 复变函数的表示方法3. 复变函数的运算规则1.3 复变函数的性质1. 解析函数的概念2. 奇函数与偶函数3. 周期函数第二章:复变函数的积分2.1 复变函数的积分概念1. 积分的基本概念2. 复变函数的积分表示3. 积分的性质2.2 复变函数的积分计算1. 柯西积分定理2. 柯西积分公式3. 复变函数的积分计算方法2.3 复变函数的积分应用1. 解析函数的奇偶性2. 解析函数的周期性3. 复变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三章:复变函数的级数3.1 复变函数的级数概念1. 级数的基本概念2. 收敛级数与发散级数3. 复变函数的级数表示3.2 复变函数的级数计算1. 泰勒级数展开2. 洛朗级数展开3. 复变函数的级数计算方法3.3 复变函数的级数应用1. 解析函数的逼近2. 解析函数的计算3. 复变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四章:复变函数的微分4.1 复变函数的微分概念1. 微分的定义2. 微分的表示方法3. 微分的性质4.2 复变函数的微分计算1. 复变函数的求导法则2. 复变函数的高阶微分3. 复变函数的微分计算方法4.3 复变函数的微分应用1. 解析函数的单调性2. 解析函数的极值3. 复变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五章: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5.1 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概念1. 积分变换的定义2. 积分变换的表示方法3. 积分变换的性质5.2 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计算1. 傅里叶积分变换2. 拉普拉斯积分变换3. 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计算方法5.3 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应用1. 解析函数的变换2. 解析函数的计算3. 复变函数的应用领域第六章:复变函数的方程6.1 复变函数方程的概念1. 方程的定义2. 复变函数方程的表示方法3. 复变函数方程的性质6.2 复变函数方程的求解方法1. 解析函数的方程求解2. 非解析函数的方程求解3. 复变函数方程的求解技巧6.3 复变函数方程的应用1. 复变函数方程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2. 复变函数方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3. 复变函数方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七章:复变函数的极限7.1 复变函数极限的概念1. 极限的定义2. 复变函数极限的表示方法3. 复变函数极限的性质7.2 复变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1. 复变函数的无穷小与无穷大2. 复变函数的极限计算法则3. 复变函数极限的计算技巧7.3 复变函数极限的应用1. 解析函数的连续性2. 解析函数的导数3. 复变函数极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八章:复变函数的泰勒级数8.1 泰勒级数的概念1. 泰勒级数的定义2. 泰勒级数的表示方法3. 泰勒级数的性质8.2 泰勒级数的计算方法1. 泰勒公式的推导2. 泰勒级数的展开与收敛性3. 泰勒级数的计算技巧8.3 泰勒级数在复变函数中的应用1. 解析函数的逼近与计算2. 解析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3. 泰勒级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九章:复变函数的洛朗级数9.1 洛朗级数的概念1. 洛朗级数的定义2. 洛朗级数的表示方法3. 洛朗级数的性质9.2 洛朗级数的计算方法1. 洛朗公式的推导2. 洛朗级数的展开与收敛性3. 洛朗级数的计算技巧9.3 洛朗级数在复变函数中的应用1. 解析函数的逼近与计算2. 解析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3. 洛朗级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十章:复变函数的选讲10.1 复变函数的解析延拓1. 解析延拓的概念2. 解析延拓的方法3. 解析延拓的应用10.2 复变函数的解析函数族1. 函数族的概念2. 解析函数族的性质3. 解析函数族的应用10.3 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及其他1. 其他积分变换的介绍2. 积分变换的应用3. 复变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复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重点:理解实数与虚数的概念,掌握复数的表示方法,熟悉复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复变函数第一章1.2
2 2 2 2
即 z1 + z2 ≤ z1 + z2
= ( z1 + z2 ) 2
例 8 : 求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 线 (1) z + i = 2 ( 2) z − 2i = z + 2 ( 3) I m ( i + z ) = 4
通过点( x1 , y1 ), ( x2 , y2 )的直线方程是
x − x1 = ( x2 − x1 )t 则 y − y1 = ( y2 − y1 )t 即 z − z1 = ( z2 − z1 )t 也即 z = z1 + ( z2 − z1 )t
点的表示: 点的表示:z = x + iy ↔ 复平面上的点 P ( x, y )
֠
同义. 数z与点z同义.
2. 向量表示法
∵ z = x + iy ↔ 点 P ( x , y ) ↔ OP = { x , y } ∴ 可用向量 OP 表示 z = x + iy .
称向量的长度为复数z=x+iy的模或绝对值; 的 称向量的长度为复数 绝对值; 为始边, 向量 OP 为终边的角的 以正实轴 为始边, 以 称为复数z=x+iy的辐角 ≠0时) 弧度数 称为复数 的辐角.(z 时
例3. 求 (1) 1 + i ( 2) i ( 3) − 3 (4) − 1 − 3i 的模 , 辐角及辐角主值 .
−π2Leabharlann 例4. 求 (1) e ( 2) 3e ( 3) e
2i
−i
2
的模 , 辐角.
例5. 将z = sin
《复变函数》教案
《复变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复数在复变函数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复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可导性、积分性等基本性质。
3. 学习复变函数的泰勒展开和洛朗展开,理解其应用。
4. 掌握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和积分解法,了解其应用。
5.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的概念复变函数的定义复变函数的图像2.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极限的概念连续性的定义连续函数的性质3. 复变函数的可导性与积分性可导性的定义积分性的定义可导函数和积分函数的关系4. 复变函数的泰勒展开和洛朗展开泰勒展开的定义洛朗展开的定义泰勒展开和洛朗展开的应用5. 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和积分解法积分变换的定义积分解法的概念积分变换和积分解法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利用图形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复变函数的图像和应用。
3. 通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学生对复变函数的知识和运用能力。
4.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2. 投影仪或黑板,用于展示图形和公式。
3.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2. 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复变函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复变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复变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6. 复变函数的积分柯西积分定理柯西积分公式柯西积分公式的应用7. 复变函数的级数幂级数的概念幂级数的收敛性幂级数的应用8. 复变函数的变换分数线性变换Mobius变换共形映射的概念与应用9. 复变函数在复分析中的应用解析函数的概念解析函数的性质解析函数的应用10. 复变函数与现代数学的联系复变函数与其他数学分支的联系复变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复变函数在工程学中的应用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复变函数的积分、级数和变换等概念。
(word完整版)复变函数教案第二章
章节名称:第二章 解析函数 学时安排:4学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复变函数导数与解析函数的概念;掌握判断复变函数可导与解析的方法;熟悉复变量初等函数的定义和主要性质教学内容:1,复变函数导数与解析函数的概念以及可导与解析的判别方法;2,复变初等函数定义及其主要性质教学重点:复变函数的导数与解析函数等基本概念,判断复变函数可导与解析的方法;复变量初等函数的定义和主要性质教学难点:函数解析的概念及判定方法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一、第二章 解析函数 §1、解析函数的概念 1,复变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z f =ω定义在区域D 内,0z 为D 中的一点,点z z ∆+0不出D 的范围。
如果极限zz f z z f z ∆-∆+→∆)()(lim000存在,那么就说)(z f =ω在0z 可导。
这个极限值称为)(z f =ω在0z 的导数,记作zz f z z f dzd z f z z z ∆-∆+==→∆=)()(lim)(0000'0ω注意:1)定义中的)0(00→∆→∆+z z z z 即的方向是任意的;2)如果)(z f =ω在区域D 内处处可导,就说)(z f =ω在D 内可导。
例1,求2)(z z f =的导数解 因为=∆-∆+→∆zz f z z f z )()(lim 0z z z z z z z z z 2)2(lim )(lim0220=∆+=∆-∆+→∆→∆ 所以 z z f 2)('= 思考题,问yi x z f 2)(+=是否可导? (2)可导与连续1)连续不一定可导。
(解答上述思考题可得这一结论) 2)可导一定连续。
由函数)(z f =ω在0z 可导,则zz f z z f z f z ∆-∆+=→∆)()(lim)(0000'即对于任给的0>ε,相应有一个0>δ,使得当δ<∆<z 0时,有ε<-∆-∆+)()()(0'00z f zz f z z f令 )()()()(0'00z f zz f z z f z -∆-∆+=∆ρ那么 0)(lim 0=∆→∆z z ρ 由此得z z z z f z f z z f ∆∆+∆=-∆+)()()()(0'00ρ所以 )()(lim 000z f z z f z =∆+→∆即函数)(z f =ω在0z 连续。
《复变函数》教案
《复变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2. 掌握复变函数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3. 学习复变函数的图像及其变换4. 了解复变函数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复数的概念及运算规则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复数的四则运算2. 复变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复变函数的定义复变函数的连续性复变函数的可导性复变函数的奇偶性3. 复变函数的图像及其变换复变函数的图像复变函数的映射变换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4. 复变函数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复变函数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复变函数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复变函数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复数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复变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复变函数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其性质和应用3. 图像演示法:展示复变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的变换和应用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复变函数的运算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2.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3. 数学软件或工具(如MATLAB)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复数、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2. 作业练习:评估学生对复变函数运算和应用的掌握程度3. 课程报告:评价学生对复变函数图像变换和实际应用的分析和设计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复变函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复数的概念及运算规则2. 第3-4周:复变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3. 第5-6周:复变函数的图像及其变换4. 第7-8周:复变函数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5. 第9-10周:综合练习与课程报告6. 第11-12周:期末复习与考试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复变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变换复变函数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2. 教学难点:复变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及其证明复变函数的积分变换和方程求解复变函数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介绍复数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进行相关练习2. 第3-4周:讲解复变函数的定义、性质,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3. 第5-6周:学习复变函数的图像及其变换,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演示和练习4. 第7-8周:探讨复变函数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6. 第11-12周:复习期末考试内容,进行模拟考试和答疑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问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2. 作业练习: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普遍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3. 课程报告:评估学生的报告质量和分析能力,给予评价和建议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3. 对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和准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复数的概念及运算规则补充和说明: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规则。
[高等教育]复变函数教案资料
1 dz |z|1 z(z 2)
1
dz |z2|1 z(z 2)
1
dz |z|3 z(z 2)
z |z1|1
1
12 z
3
dz
i
i
0 i
2
37
• 路径积分
本章小结
– 复变函数的积分可分解为2个线积分;
– 一般情况下,积分与路径有关;
• 柯西定理
– 在单连通区域内解析,则积分与路径无关,完全由起 点和终点决定;
z y
ρ φ
O
x
5
3.复数的三角式 指数式
zc o is s in
z ei Argz (辐角)
0arzg2
x2 y2 (模)
(主辐角)
4.无穷远点 零点,辐角没有定义。
模为无穷大,辐角没有定义。
6
5.复数的运算
加减
x 1 i y 1 x 2 i y 2 x 1 x 2 i y 1 y 2
n 1
R lim n
1
1
an n
R 收敛 z z0 R 不确定
R 发散
44
例 求收敛圆的半径,判断收敛圆上的敛散性:
1zz2zn
S 1 1 z
z z2
zn
1
12
n
S
1
z
1 z
2
11z2
z2 22
zn nn
45
§3.3 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
1.展开定理
设 f z 在以 z 0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 C R 内解析,则:
a
1dr0eidie1
1d
r
1r
ar
i
z1dz2 eidiei
复变函数1.2
(
)
r = z =1, z
=e
.
很多平面图形能用复数形式的方程(或不等式)来表 示; 也可以由给定的复数形式的方程(或不等式)来确定 它所表示的平面图形. 例1 将通过两点z1=x1+iy1与z2=x2+iy2的直线用复数形 式的方程来表示. [解] 通过点(x1,y1)与(x2,y2)的直线可用参数方程表示为
Az + A z + B = 0.
注: 这里A是复数,B是实数.
二、复球面与无穷远点
N
0
x3
用直线将复平面内 任一点z与N相连, 必与球面相交于P 点, 则球面上除N点 外的所有点和复平 面上的所有点有一 一对应的关系, 而N点本身可代表 无穷远点, 记作∞. 这样的球面称作复 球面.
N(0,0,2r) x3 P(x1,x2,x3) x2
x=
1 1 ( z + z ), y = ( z − z ). 2 2i
将上式代入 ax + by + c = 0 得:
a ( z + z ) − ib( z − z ) + 2c = 0 ,
即
(a − ib) z + (a + ib) z = −2c ,
令 A = a − ib, = 2c ,则有 B
z = re
iθ
(r =| z |,θ = Argz)
例1 将下列复数化为三角表示式与指数表示式.
1) z = − 12 − 2i; 2) z = sin
π
+ i cos . 5 5
π
[解] 1)
r =| z |= 12 + 4 = 4.
z在第三象限, 因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教学课题:第二节 复平面上的点集
教学目的:1、理解关于平面点集的几个基本概念;
2、理解区域与约当曲线这两个重要概念;
3、了解约当定理和区域的连通性。
教学重点:平面点集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区域与约当曲线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教材分析:理解关于平面点集的几个基本概念、掌握区域与约当曲线这两个重要概念、了解约当定理和区域的单连通和多连通,对于学好该门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平面点集的几个基本概念:
定义1.1 设),0(, +∞∈∈r C a ,a 的r -邻域),(r a U 定义为
},,|| |{C z r a z z ∈<-
称集
},,|| |{C z r a z z ∈≤-
为以a 为中心,r 为半径的闭圆盘,记为),(r a U 。
定义1.2设C a C E ∈⊂,,
若E r a U r ⋂>∀),(,0中有无穷个点,则称a 为E 的极限点;
若0>∃r ,使得E r a U ⊂),(,则称a 为E 的内点;
若E r a U r ⋂>∀),(,0中既有属于E 的点,又有不属于E 的点,则称a 为E 的边界点;
集E 的全部边界点所组成的集合称为E 的边界,记为E ∂;
E E ∂⋃称为E 的闭包,记为E ;
若0>∃r ,使得}{),(a E r a U =⋂,则称a 为E 的孤立点(是边界点但不是聚
点);
定义1.3 开集:所有点为内点的集合;
闭集E :或者没有聚点,或者所有聚点都属于E ;则任何集合E 的闭包E 一定是闭集;
定义1.4如果0>∃r ,使得),0(r U E ⊂,则称E 是有界集,否则称E 是无界集;
复平面上的有界闭集称为紧集。
例1、圆盘),(r a U 是有界开集;闭圆盘),(r a U 是有界闭集;
例2、集合}|||{r a z z =-是以a 为心,半径为r 的圆周,它是圆盘),(r a U 和闭圆盘),(r a U 的边界。
例3、复平面、实轴、虚轴是无界集,复平面是无界开集。
例4、集合}||0|{r a z z E <-<=是去掉圆心的圆盘。
圆心E a ∂∈,它是E ∂的孤立点,是集合E 的聚点。
无穷远点的邻域:0>∀r ,集合},|||{∞∈>C z r z z 称为无穷远点的一个邻域。
类似地有,聚点、内点、边界点与孤立点,开集、闭集等概念。
∞C 我们也称为C 的一点紧化。
2、区域、约当(Jordan )曲线:
定义1.5复平面C 上的集合D ,如果满足:
(1)、D 是开集;
(2)、D 中任意两点可以用有限条相衔接的线段所构成的折线连起来,而使这条折线上的点完全属于D 。
则称D 是一个区域。
结合前面的定义,有有界区域、无界区域。
性质(2)我们称为连通性,即区域是连通的开集。
区域D 内及其边界上全部点所组成的集称为闭区域。
扩充复平面∞C 上不含无穷远点的区域的定义同上;含无穷远点的区域是C
上的一个区域与无穷远点的一个邻域的并集。
设已给
)(),(b t a t z z ≤≤=
如果)(Re t z 和)(Im t z 都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则称集合]},[|)({b a t t z ∈为一条连续曲线。
如果对],[b a 上任意不同两点1t 及2t ,但不同时是],[b a 的端点,我们有)()(21t z t z ≠,那么上述集合称为一条简单连续曲线,或约当曲线。
若还有)()(b z a z =,则称为一条简单连续闭曲线,或约当闭曲线。
约当定理:任意一条约当闭曲线把整个复平面分成两个没有公共点的区域:一个有界的称为内区域,一个无界的称为外区域。
光滑曲线:如果)(Re t z 和)(Im t z 都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且有连续的导函数,在],[b a 上,0)('≠t z 则称集合]},[|)({b a t t z ∈为一条光滑曲线;类似地,可以定义分段光滑曲线。
设D 是一个区域,在复平面C 上,如果D 内任何简单闭曲线的内区域中每一点都属于D ,则称D 是单连通区域,否则称D 是多连通区域。
∞C 中区域的连通性:如果D 内任何简单闭曲线的内区域或外区域中每一点都属于D ,则称D 是单连通区域,否则称D 是多连通区域。
例1、 集合}0)1()1(|{>++-z i z i z 为半平面,它是一个单连通无界区域,其边
界为直线
0)1()1(=++-z i z i
即0=+y x 。
例2、 集合}3Re 2|{<<z z 为一个垂直带形,它是一个单连通无界区域,其边界
为直线2Re =z 及3Re =z 。
例3、 集合}3)arg(2|{<-<i z z 为一角形,它是一个单连通无界区域,其边界为
半射线
2)arg(=-i z 及3)arg(=-i z 。
例4、 集合}3||2|{<-<i z z 为一个圆环,它是一个多连通有界区域,其边界为
圆2||=-i z 及3||=-i z 。
例5、 在∞C 上,集合}||2|{+∞≤<z z 与}||2|{+∞<<z z 分别为单连通及多连通的
无界区域,其边界分别为}2|{|=z 及}{}2|{|∞⋃=z 。
定义1.6设连续弧AB 的参数方程为)(),(βα<<=t t z z
任取实数列{}βα=<<<<=-n n n t t t t t 110:
并且考虑AB 弧上对应的点列:
)3,2,1(),(n i t z z i i ==
将它们用以折线n Q 连接起来,n Q 的长度
∑=--=n
i i i n t z t z I 11)()(
如果对于所有的数列,上述都有界,责成AB 弧为可求长的。
上确界n I L sup =称为AB 弧的长度。
定义1.7 设简单(或简单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βα≤≤+=t t iy t x z
又在βα≤≤t 上,)(),(t y t x ''存在、连续且不全为零,则C 称为光滑(闭)曲线。
定义1.8 有有限条光滑曲线衔接而成的连续曲线成为逐段光滑曲线。
特别,简单折线是逐段光滑曲线。
定理(约当定理)任意简单闭曲线C 将平面z 惟一地分成C 、I (C )、 E (C )三个电集,它们具有如下性质:
(1)、彼此不交;
(2)、I (C )是一个有界区域(称为C 的内部);
(3)、E (C )是一个无界区域(称为C 的外部);
(4)、若简单折线P 的端点属于I (C ),另一个端点属于E (C ),则P 必与C
相交。
沿着一条简单闭曲线C有两个相反的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是: 当观察者顺次方向沿C前进一周时,C的内部一直在C的左边,即“逆时针”方向,成为正方向;另一个方向是: 当观察者顺次方向沿C前进一周时,C的外部一直在C的左边,即“顺时针”方向,成为负方向。
定义1.9 设D 为复平面上的区域,若在D内无论怎样划简单闭曲线,其内部仍全含于D,则称D为单连通区域。
否则,称为多连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