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课 文科生如何学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第一课文科生如何学历史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徐光

一、正确认识历史

1.什么是“历史”?

(1)、过去发生的事→实在的历史,客观性。

如我们常说的“以史为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等等,这里的历史就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历史作为过去发生的事是客观的,是不能再改变了的。所以,著名学者王学典称之为“实在的历史”。(2)、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描述的历史,主观性。

比如培根的名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这里的“史”就是历史著述的意思。著名学者王学典称之为“描述的历史”,“描述的历史”体现了历史的主观性。过去的事实都是历史。但能不能真正成为历史,还要取决于后人如何记录。从这个角度讲,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历史,都有其主观性,因为它都是人所记录的。既然是人所记录的,就不可避免地受记录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响。历史事实没有改变,但是记录的人变了,记录的观念变了,记录的手段变了,历史重心就会发生转移。

总之,历史作为过去的事具有客观性,作为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又具有主观性。人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只能无限接近历史真相,却永远不能达到历史真相。

2.什么是“历史学”?

材料: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提出“历史学本身就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个层次(历史学Ⅰ)的理解或诠释。”(1)“历史学”的含义:对过去事件的研究。

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 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吴泽先生在其主编的《史学概论》一书“绪论”中,给史学确定的定义是:“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有学者指出:“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

(2)“历史学”的原则

①史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相——价值中立,客观公正。

古罗马人卢基阿努斯《论撰史》认为:“历史家的首要任务是如实叙述。”“历史必须努力尽它的本分,那就是写出真实。”“历史则惟恐混淆是非,歪曲真相。历史有如气管,据医生说,气管不能容忍一点点食物进去的。”“历史如果是夸夸其谈,就连欣赏的价值也没有了。”“历史是可以歌颂的,但是歌颂要安于本分,要用得恰当,不要使读者讨厌。”

古代中国史学发达,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即据实直书,不隐恶,不溢美,将历史事实真实的记录下来,是史学家必须具备的品质。为使史官能够据实直书,中国古代还形成了君主不观当代国史的制度。

②史学的依据在于史料。——尊疑重据,“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孤证不立。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杨奎松说:“历史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证据(史料)。胡适讲研究历史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我们也经常告诫学生,写论文要尽可能做到‘无一字无出处’。原因就在于历史研究就像警察破案一样,必须掌握足够的证据,像拼图一样,使各种证据相互之间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因为是凭证据说话,因此,研究历史的能力高低拼的就是一个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和论证证据关系的能力,而不是看你能提出怎样新鲜的观点。”——摘自2012年4月27日《南方周末》所刊《如何读懂我们的历史》

③历史理解和历史评论要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时空观念、存在就是合理。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发生在其特定的历史时空。我们分析这些人或事时,就必须要首先站在这个历史时空上去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比如,有人批评霍去病北击匈奴不利于民族团结、认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就是违反了历史主义的原则。这些人是站在今天的历史阶段、今天的角度去评价古人,如果这样研究历史的话,那是错误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

④具体的史学观点:史家面前无定论,凡是人们相信的历史,都有修正的可能。

我认为在历史家的面前没有任何必须接受的和必须遵循的并作为当然出发点的“结论”与“定论”。我的这篇论文只是想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至于在实际上人们怎么安排自己,完全有自己的自由。有人愿意把某种“决议”、“结论”作为自己研究的前提,不仅无可厚非,还应受到一视同仁的尊重。——刘泽华:《洗耳斋文稿·史家面前无定论》P651(1989年)科学的基本原则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绝对的真理。在史学中,几乎任何一个重大问题都是有争议的,甚至可以说任何历史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不要以为某种观点一定就绝对对或绝对错。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曾经提过一个有趣的观点: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看来,同学们今后听了我的课,你们的智商要提高不少啊。

二、提前了解历史高考

高考历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社会选拔人才,所以要保证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高考历史的难度是0.4~0.5,也就是说,高考历史的平均分控制在40~50分之间。二是服务历史研究,所以要强调历史的科学性和学科特点,重点考察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正因为如此,最近几年高考历史命题思路更加突出学科特点和学科素养的考察。历史学科是这样,其他学科大多也是如此。根据大家的分析,近年高考历史有如下三个特点:

1.从考查内容看,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历史高考考查所学习的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内容,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特别是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考查。这就要求同学们养成高水平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对重点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学科素养的考察方式之一就是就学术热点出题,高考题中经常出一些新材料、新观点,这就要求学习历史时要适当跳出课本,拓展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学识,多看一些与考纲相关的学术论文,以便在做题时可以发散思维。

2.从考查方式看,通过提供历史材料的方式,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

高考历史题材料满天飞,不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提供各种形式的材料,就材料展开设问。这就要求我们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做到准确提炼材料信息和主旨,规范表述问题答案。

3. 从考查导向看,重价值观教育,关注社会核心价值,联系社会热点。

高考历史命题都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来命题的,旨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比如家国情怀就被作为史学的核心素养,是近几年高考题经常考察的内容。重价值观的考察方式之一就是就社会热点出题,每年都有几道题与时政热点相关。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日里要关注时政,注意现实生活与历史的联系。

三、怎样学习历史

1. 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1)准备好两个本子:笔记本和错题本。

上课一定要记笔记,不能再记在课本上了。最好重点全记,怎样高效全记?建议买一本比较好的知识点书,上课时书上有的画下了,没有的补上去。还要准备一个错题本,平日做的经典题剪贴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