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充盈语文味高效课堂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充盈语文味的高效课堂

摘要: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

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关键词:高效课堂;过程;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11-01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

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

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

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

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它是

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

求的一种境界。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

怎样为语文课营造浓浓的语文味呢?创建富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呢?下面就浅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开放的教学理念

开放的教学理念是令课堂教学永葆生机与高效的源泉,过去,

课堂教学重在“教”,教师“严丝合缝”的讲授、精彩的语言、富

有创意的板书,往往成为评价一堂课相当重要的指标。当下,教为

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以及

其它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老师们的言行中,它决定着未来课堂

改革的方向。真正能够引导课堂教学发展方向,实现语文课堂的高

效的,是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只有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引下转变与更新了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我们的课堂才会永葆生机,高效发展。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学习型时代的要求,才能有高效的课堂。

二、千磨万击还坚劲--立足文本

文本是构筑“语文味”的重要基础,脱离了文本,语文就失去了依托,其味也就断绝了气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谈什么是“语文味”时说:“‘语文味’”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这就是说“语文味”源于课本,扬于课堂。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要独具慧眼有自己的独特发现。赞可夫说过:“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要想让文本感动学生,教师必须先被文本感动。如果教师对文本就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甚而至于南其辕而北其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堂自然也不会产生浓郁的“语文味”。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个性。文本是产生和形成语文味的原始材料。脱离了文本,语文就失去了依托,其味也就断绝了气源。语文味的强弱与侧重点,与文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课文感情浓烈,它适合于情感教育,比如《慈母情深》;有的课文形象生动,它适合于审美熏陶,比如《白鹅》、《猫》等;有的文本条理分明,它适合于逻辑思维训练,比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文本语言丰富,它适合于语言品味,比如《翠鸟》、《火烧

云》,……当然也有一些课文具备多种因素。情感、形象、条理、语言等都是构成语文味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在课堂上发挥其个性,语文味自然而然就能散发出来。因此,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文本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中心句来嚼词析句,有效的使用导学措施,在课堂上把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语文味”也就自然而然溢了出来。课堂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过硬的素质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篇并不怎么优美的课文,完全有可能因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而充满语文味。优秀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注意课堂语言的锤炼。请看一位老师在执教《月光曲》时几段语言——

a贝多芬听出了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带着这份理解,我们再读一读盲姑娘与哥哥的对话。

b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

娘再弹一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

a段用两个“虽然……但是……”的转折句,构成一对并列复句,读起来自然浏,很有力度,“双目失明”与“热爱生活”,“家境贫寒”与“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不但符合文本实际,而且对称工整,对比鲜明。b句把贝多芬和俞伯牙(课文《伯牙绝琴》学生已学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不同表现行为中找到共同点,丰富了内涵,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过硬的素质独特的魅力,往往会使课堂生动自然,实用高效。

四、春雨润物细无声——大量的阅读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效课堂更无从谈起,语文味更难很好的体现。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内容健康的均可。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散发、流淌、洋溢、充盈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追寻的理想。我们相信:只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精神的品位,语文味定会在语文课堂飘荡!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是高效的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