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特点的研究
(完整)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中心园时下,幼儿园里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家注重主题活动的开展,园本课程资源的挖掘,等,虽然在课程的构建中也有意识地将集体教学活动与区角活动融合,但大家在真正实施时还是有这样的倾向——重上课轻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摆设,或是老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之后的“休息站”,因为老师们认为角色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提供一些玩具之后让孩子们随意地玩.其实这是对角色游戏的一种淡化,一种误解。
角色游戏就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人的角色,模仿他人的行动和语言,并且利用一些材料及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积累的经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通过角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情感和社交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幼儿园一贯来重视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组织,对于创造性游戏每一学年都作为一个较为重点的教研内容加以研究,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组织。
一、大班角色游戏的主要特点1、游戏主题广泛、丰富,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大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会接触更多的事和物,随着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关注的内容会更多,他们会自觉地将感受到的现象出现在游戏的主题中.如在“医院”游戏中,大班的孩子会想到开设不同的科室,有挂号、门诊、注射室、手术室及住院部,他们还想到了接受病人用的救护车。
又如,现在在我们的周边兴起了一些休闲与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假日期间小朋友们与父母去游玩过,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所以出现了“钓鱼馆”的主题。
又如,我园开展的探究性活动课程注重孩子的探究精神的培养,组织的活动创设很多的机会让幼儿去探究周围的事物,所以在角色游戏中他们也产生了“实验室”的主题,他们会模仿科学家配制出各种新颖的药品及杀虫剂等。
2、游戏中反映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较强的独立性和合作意识。
大班幼儿参与角色游戏有了很强的目的性,他们在游戏的开始就已经设想好自己想玩什么角色,做些什么事情,他们不满足重复的游戏,会将新近发生的事情在游戏中重现。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大班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角色扮演游戏是他们学习社会规则和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各种角色,与同伴合作、交流,这为他们提供了模拟真实情境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学会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伴关系在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班幼儿的社交发展。
本文将从同伴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同伴关系的特点1.合作与竞争: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会经常面临合作和竞争的情境。
在扮演医生与病人的游戏中,幼儿可能需要合作来模拟医生诊断、治疗病人的情景;而在扮演超级英雄对抗坏人的游戏中,幼儿则可能会体验竞争的情绪。
合作和竞争的交替让幼儿学会了解适当的合作和竞争方式,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模仿与创新: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模仿成人或其他同伴的行为、语言和情绪来学习和理解社会规则,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自己的角色扮演,展示自己的特点和想法。
这种模仿与创新的交替,促进了幼儿自我认知和自身价值感的形成。
3.情感交流: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他人的情感,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
通过情感交流,幼儿能够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1.个体因素:幼儿个体的性格、情绪状态、社交技能等对同伴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些幼儿可能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容易在角色游戏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有些幼儿可能性格外向,善于与他人交流,能够在角色游戏中主动发起合作和交流。
2.家庭环境:幼儿的家庭环境对其同伴关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同伴关系的形成。
家庭中存在亲密和支持的关系,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而家庭中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同伴关系。
幼儿园大班开展“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大班开展“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幼儿园大班开展“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引言:角色游戏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和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与活动。
因此,开展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园大班的教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角色游戏的定义、目的、实施策略和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角色游戏的定义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各种真实情境,进行自由创造和互动的游戏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共同构建一个有意义的游戏世界。
二、角色游戏的目的1.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角色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2.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模拟真实生活中各种情境,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活动,从而拓展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视野。
3.培养幼儿的情感与价值观: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情绪,发展情感的表达能力,并通过游戏中的观察和模仿培养积极的价值观。
三、角色游戏的实施策略1.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幼儿园可以为角色游戏准备一些适合的服装、道具和玩具等,搭建一个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玩乐兴趣。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引导孩子理解角色:在游戏前,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不同的角色和相关社会活动,帮助他们理解角色的特点和行为方式。
3.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教师应该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同时尊重和发展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
4.组织角色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安排不同的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
四、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1.促进幼儿的社会和情感发展: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和理解社会规则和行为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2.拓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孩子进行对话和互动,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在角色游戏中,大班的孩子们会设想自己是一家餐厅的经理,他们会制定餐厅的菜单、安排服务员和厨师的工作,并且在游戏中要求其他孩子按照规定的流程来就餐。
这样的游戏反映出了孩子们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意识。
3、游戏中注重细节,体现出严谨性和认真性。
在角色游戏中,大班的孩子们会注重细节,例如在“医院”游戏中,他们会制作各种医疗器械和药品,并且按照真实的医疗流程来治疗病人。
这样的游戏体现出了孩子们的严谨性和认真性,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二、大班角色游戏的指导1、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角色游戏,我们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例如各种玩具、道具、服装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打造适合角色游戏的环境,例如制作各种场景、布置不同的区域等,让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沉浸在游戏中。
2、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的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的游戏,例如让他们设想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和想要实现的目标,并且在游戏中引导他们按照设想的流程来进行游戏。
这样的引导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3、关注孩子们的游戏体验和情感体验。
在角色游戏中,我们需要关注孩子们的游戏体验和情感体验,例如在游戏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这样的关注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总之,大班角色游戏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活动,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重视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在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的同时,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的游戏,并且关注他们的游戏体验和情感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让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小班的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围成一圈,一个小朋友拿着一张纸,说:“我是导演,我们要排练一出戏,谁想参加?”其他小朋友们都举手表示想参加,导演就开始分配角色:“XXX你演男主角,XXX你演女主角,XXX你演配角……”每个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开始排练,导演指挥着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其他小朋友则在旁边观看和鼓励。
幼儿园大班论文:大班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研究
幼儿园大班论文:大班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核心概念以主题为载体,以游戏区为依托,以角色为动力,将教师、幼儿和材料有机融合一起。
课题界定主题活动:主题学习活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既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也凸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
主题的来源可以以幼儿的兴趣,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教师对幼儿经验和品质缺失的价值判断等。
大班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活动:对主题活动进行部分改造和延伸,促进角色游戏和主题活动的融合,结合主题活动,丰富角色游戏内容,使角色游戏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同时又适时与我园的园本课程“主题背景下的文学活动研究”有机融合。
大班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根据主题的实施、幼儿的兴趣点,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带幼儿外出参观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活动阶段。
包括根据主题进展情况及幼儿的兴趣点创设各种角色性游戏区并开展游戏活动和相关主题活动、创设环境等。
使幼儿在合作、交往、操作等这些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游戏兴趣得到满足。
第三阶段:评价阶段。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分享、总结、评价等形式对前两个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更加系统化,同时培养幼儿的概括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㈡研究的价值与创新之处研究价值“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而角色游戏深受幼儿得喜爱,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以往娃娃家的照顾娃娃、小吃店的烧烧卖卖等游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孩子了,他们向往更丰富的游戏内容。
而主题活动贴近幼儿生活,活动安排具有计划性、深入性、系统性,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当下开展的主题,结合孩子在主题活动中产生的某一个兴趣点,拓展游戏范围,让幼儿在开展多种主题、体验多种游戏内容的过程中体验社会性交往,实现全面发展。
创新之处1、借助主题背景,通过和幼儿一起讨论来创设游戏环境,体现游戏的自主性和主题性。
角色游戏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行动研究
二、民间游戏的特点和对幼儿创 造力的影响
1、民间游戏的多样性:民间游戏源于生活,形式丰富多样,涵盖了运动、语 言、音乐、手工等多个领域,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2、民间游戏的互动性:民间游戏多为群体活动,强调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社交技能,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提供充足的材料和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环境,激发他 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当扮演观察者、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为幼儿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3、家园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通过 与家长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在角色游戏中 提供更适合的支持和引导。
总之,通过角色游戏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对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具有积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中 注重提供充足的材料和环境、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家园合作、持续观察和评估、 提供个性化的支持、鼓励创新和探索精神以及重视评价环节等策略的运用。这 些策略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4、自我反思能力:在角色游戏的评价环节中,我们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 中的体验和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 我反思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角色游戏的实践,大班幼儿在自我反思方面 的得分显著提高。
四、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发现,角色游戏对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推 动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我们建议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 中:
2、自我选择能力: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他们需要从中 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和场景。这种自我选择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选择 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角色游戏的实践,大班幼儿在自我选择方面的得分 也有显著提高。
大班幼儿主题背景下角色游戏探究
大班幼儿主题背景下角色游戏探究大班幼儿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以主题为载体,以游戏区为依托,将角色作为动力,将教师、幼儿和材料实现有机的融合。
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也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概念,来自幼儿的兴趣,实现幼儿的发展,教师对幼儿缺少的价值判断等。
此游戏活动注重对主题活动进行改造和延伸,实现角色游戏和主题活动的融合,丰富角色游戏内容,围绕游戏主题开展符合幼儿特点的主题教育研究活动。
一、大班幼儿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的研究的价值和创新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角色游戏受到幼儿的喜欢,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照顾幼儿,小吃店的活动等游戏,如果幼儿还不满足,教师则引导幼儿开展更加丰富的游戏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的主题活动,让活动安排更加具有计划性和深入性系统性,符合幼儿的认知的特点,教师开展适合的主题活动,引导在幼儿的主题活动下产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拓宽游戏范围,引导幼儿开展多种主题的体验的游戏活动,并引领幼儿产生社会性的交往,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借助主题背景,带领幼儿创设游戏环境,实现游戏的自主性和主题性,教师引导幼儿开展符合主题背景和幼儿园本课程融合的游戏内容,通过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的开展,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表现能力,教会幼儿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
二、大班幼儿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的研究的内容(一)让角色游戏成为主题延伸的重要的途径在幼儿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临时生成的点很多,教师要引导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幼儿让角色游戏成为实现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的活动需求。
例如,在《海陆空大本营》的活动中,幼儿会对飞机、轮船等很感兴趣,尤其是男生,教师要在空闲时间,引导幼儿在一起讨论,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创展览的馆,引导幼儿在展览馆内摆放一些现成的模型,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用废旧的材料制作模型。
教师通过讲解员,让学生一起参与模型的认识,让幼儿的兴趣点得到延伸,让幼儿在游戏的时候更加投入,并增加对海、陆、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研(3篇)
第1篇一、背景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在幼儿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
大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角色游戏对于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特此开展大班角色游戏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了解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2. 探讨如何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
3. 分析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4. 总结有效开展角色游戏的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三、教研内容1.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1)角色意识增强:大班幼儿开始关注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能主动选择角色并承担相应责任。
(2)游戏内容丰富: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涉及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文学作品等多个领域。
(3)游戏情节复杂: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情节发展更加复杂,有明确的目标和动机。
(4)合作意识提高: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1)空间布局:合理规划游戏区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材料投放: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需求。
(3)主题创设: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主题,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4)环境互动:创设具有互动性的环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引导策略(1)关注幼儿需求: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导游戏。
(2)尊重幼儿意愿:给予幼儿自主选择角色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愿。
(3)激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游戏情节。
(4)促进合作交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合作交流,提高社会性发展。
(5)适时介入指导: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入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四、教研过程1. 教师分享经验: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在角色游戏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2. 观摩游戏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了解游戏现状。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及反思【幼儿教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及反思【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及反思【幼儿教案】》在幼儿园大班的角色游戏中,我选择了观察记录了一位名叫小明的孩子。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得到了一些有关小明的行为和思维特点,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反思。
观察记录:在角色游戏中,小明选择了饭店的角色,扮演了一位服务员。
他穿着园服,头上戴着帽子,手里拿着纸笔,装出一副专业的样子。
他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顾客,询问他们的需求,乐于帮助他们点餐、记录订单。
他会耐心地回答顾客的问题,并且努力提供最好的服务。
然而,在角色游戏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小明的问题。
当有些顾客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时,小明会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不知道如何处理。
例如,有一位顾客要求特别大份的饭菜,小明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计算价格和份量。
他有些手忙脚乱,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
此外,小明在应对突发情况时也显得不够机智。
有一次,有一位顾客提出要换一个餐具,小明没有准备好备用餐具,导致顾客有些生气。
个案分析:通过观察记录,我认为小明的表现反映出他在角色游戏中的一些特点和问题。
首先,小明的热情和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他在接待顾客时表现出很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也能够与顾客愉快地沟通。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然而,小明在面对特殊要求和突发情况时表现出一些困惑和无能为力。
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经验和知识还不够丰富,缺乏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例如,在计算特殊要求的价格和份量时,小明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也没有问其他同伴或老师寻求帮助。
同时,小明没有准备好备用餐具也暴露了他在应对突发情况时的不足。
反思与改进:通过对观察记录和个案分析的反思,我认识到了小明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和问题,并意识到了我在引导和教育幼儿时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应该注重培养小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角色游戏中,我可以提供一些特殊情况的挑战,引导小明思考和解决。
例如,可以提前设置一些特殊请求的场景,让小明自己思考如何应对,或者鼓励他与其他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行为行为特点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行为行为特点幼儿的游戏行为折射着他们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衡量幼儿发展的标尺,只有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细致有效的观察是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评价幼儿的游戏水平。
教师不仅是游戏中的观察者,还应该成为游戏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虽然我们不提倡直接的方式介入幼儿的游戏,但是可以用角色身份参与、角色语言引导、环境设置和材料提供等更加隐性的手段来达到支持和引导的目的。
观察可以为我们的行动提供很好的依据。
一、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特点:1、游戏主题社会化:大班脱离形象玩具的诱导、以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生活经历来作为游戏主题,以自己的意愿来发起游戏,主动寻找材料来展开游戏主题,游戏主题的范围逐步扩大到他们经历过得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上海迪斯尼开园后,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迪斯尼游玩的经历,在角色游戏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迪斯尼元素:迪斯尼花车、迪斯尼公园、地铁迪斯尼线等等;在十一长假结束后,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旅游经验,飞机场、亲子酒店、旅行社等游戏主题纷纷出现了;除此之外,孩子们对于科技幻想类的主体也越来越感兴趣:科技馆、机器人研究所、火箭发射基地等也兴盛起来。
这些主题的生成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也反映了大半孩子的年林特点,验证了我们大班“全留白”的角色游戏区域规划的合理性。
2、游戏情节复杂化:大班的孩子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构思出日益丰富和复杂的游戏情节,并且游戏主题之间的互动非常紧密,有时候一个游戏主题往往会有五个以上的游戏情节展开,几个区域情节的互动,游戏呈现出复杂的戏剧效果。
随着照相馆的游戏越来越深入,与理发店的合作程度越来越高,幼儿渐渐把理发店并购了进来,成为了照相馆的化妆部门,服装店也成为了照相馆的试衣间,快递公司成了照相馆的配送部门。
从一张纸一支笔渐渐成为了一个商业帝国,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密切,孩子们有能力将许多的游戏情节整合到一个主题中来。
3、角色扮演清晰化:大班的幼儿对自发开展的游戏主题有着比较清晰的角色意识,角色认知水平提高,能较好地理解所扮演的角色,逼真地表现角色行为,在大量对应性角色基础上出现了同一性角色和关联性角色(一人扮演多个角色)。
幼儿园大班开展“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大班开展“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很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角色游戏。
本文的研究正是从大班角色游戏出发,通过行动研究法,在历经一年时间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四个方面,对教师在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中指导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并且进一步提出还可以从深入创设游戏主题的策略和从“问题”入手,开展集体探究式小主题的策略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教师;指导策略一、研究背景: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游戏中的一种,它具有游戏的典型特点,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得异常明显,它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是一种对幼儿身心发展十分有益的游戏活动。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与自由,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现状,适时指导、帮助幼儿不断丰富、拓展游戏主题,提升游戏质量。
在多年的教学一线工作中调查发现,角色游戏区的设置、材料投放完全由教师主导完成,幼儿的自主性难以实现,幼儿对于教师预设的游戏环境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幼儿游戏水平的质量。
二、实践过程(一)改变从“我的游戏我做主”开始1.坚决改变区域设置升入大班的幼儿生活经验逐渐增多,教师应善于发现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促发幼儿的游戏。
开学前,我把以前固定的角色区域通通“打破”,不再有固定的地方,不再有各种区域的标志,把一些低结构材料,角色游戏的道具、用品全部统一陈列在“材料柜”中。
开学后,许久未见的孩子们陆陆续续进入教室,琛琛一眼看到教室内区域布置的变化,他大声说:“娃娃家怎么没有了?休闲吧和小医院也没有了?理发店哪去了?”果果大叫“咱们怎么玩呀?”。
很显然,当我把区域的设置改变之后,完全把“游戏”的情景设置、游戏材料的摆放放手交给他们的时候,孩子们不知道该如何玩儿了。
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老师创设好、固定化的游戏区域中游戏,自主性长时间被压制,得不到释放。
2.自主创设游戏环境我每天都会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去摆弄材料、创设游戏环境,鼓励他们去尝试用低结构材料进行各种角色游戏。
幼儿角色游戏—角色游戏的特点
01
高度的自主性
高度的自主性
角色游戏是幼儿高度自主的活动。幼儿根据自 己的经验和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内容、材料并自 行分配决角色、创造游戏的情节、制定游戏规则。 这些都体现了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且不受成 人的控制,因此角色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
02
特殊的表征活动
表征的实质是幼儿用语言、动 作、物体等抽象符号替代、表 现头脑中实体形象的过程。
想象和表征 是角色游戏的基本特征。
以物代物、以人代物、 以物代人、以人代物 等表征特点
思考:你会把7节电池想象成什么?
小玉拿着7节电池开始玩游戏了, 只见他一会儿拿着电池在空中飞,说是飞 机;一会儿又将电池排成一个圆形,说是 蛋糕;一会儿又将7节电池竖起来,说是 房子;过了一会儿,又把电池排成一长排, 说是解放军叔叔在排队……电池排列的造 型每变一次,它所代表的事物也发生了变 化。就这样,小玉拿着7节电池在想象情
境中玩了很长时间。
03
社会性活动
1 成人社会生活 2 社会生活概括与再现
3
集体性
4 儿童的社会化水平
由儿童想参与成 人社会生活的需 要而产生
在集体共同参与 下完成,活动方 式具有集体性。
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 活的部分概括与再现。
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 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 切关系。
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社会生活经验 的基础上的,幼儿的社会生活越丰富,角色游戏 的主题和内容就越新颖、越充实。
幼儿角色游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幼儿角色游戏是幼儿在模仿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这种游戏形式有助于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本实验旨在探究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幼儿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2. 分析影响幼儿角色游戏的因素。
3. 探讨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4. 为幼儿园教师开展角色游戏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某幼儿园小、中、大班各30名幼儿。
2. 实验工具: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角色游戏场景布置等。
3. 实验步骤:(1)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记录其游戏内容、角色扮演、语言交流等。
(2)对幼儿进行访谈,了解其角色游戏中的感受和想法。
(3)分析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水平。
(4)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幼儿角色游戏特点(1)模仿性: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情境。
(2)创造性:幼儿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角色和情节。
(3)合作性:幼儿在游戏中与他人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增进同伴关系。
(4)情感性:幼儿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2. 影响幼儿角色游戏的因素(1)幼儿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角色游戏特点不同,如小班幼儿以模仿为主,中班幼儿注重合作,大班幼儿更关注游戏规则。
(2)游戏环境:游戏环境中的物品、空间布局等因素影响幼儿的游戏内容和发展水平。
(3)教师引导: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引导和介入方式影响幼儿的游戏效果。
(4)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中的游戏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等对幼儿角色游戏有一定影响。
3. 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1)认知发展: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学习分类、计数、排序等数学知识,提高空间认知能力。
(2)情感发展:幼儿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增进情感交流。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行为行为特点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行为行为特点一、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特点:1、游戏主题社会化:大班脱离形象玩具的诱导、以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生活经历来作为游戏主题,以自己的意愿来发起游戏,主动寻找材料来展开游戏主题,游戏主题的范围逐步扩大到他们经历过得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上海迪斯尼开园后,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迪斯尼游玩的经历,在角色游戏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迪斯尼元素:迪斯尼花车、迪斯尼公园、地铁迪斯尼线等等;在十一长假结束后,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旅游经验,飞机场、亲子酒店、旅行社等游戏主题纷纷出现了;除此之外,孩子们对于科技幻想类的主体也越来越感兴趣:科技馆、机器人研究所、火箭发射基地等也兴盛起来。
这些主题的生成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也反映了大半孩子的年林特点,验证了我们大班“全留白”的角色游戏区域规划的合理性。
2、游戏情节复杂化:大班的孩子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构思出日益丰富和复杂的游戏情节,并且游戏主题之间的互动十分紧密,有时候一个游戏主题每每会有五个以上的游戏情节展开,几个地区情节的互动,游戏呈现出复杂的戏剧效果。
随着照相馆的游戏越来越深入,与理发店的合作程度越来越高,幼儿渐渐把理发店并购了进来,成为了照相馆的化妆部门,服装店也成为了照相馆的试衣间,快递公司成了照相馆的配送部门。
从一张纸一支笔渐渐成为了一个商业帝国,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密切,孩子们有能力将许多的游戏情节整合到一个主题中来。
3、角色扮演模糊化:大班的幼儿对自发开展的游戏主题有着比较清晰的角色意识,角色认知水平提高,能较好地理解所扮演的角色,逼真地表现角色行为,在大量对应性角色基础上出现了同一性角色和关联性角色(一人扮演多个角色)。
在亲子酒店里,虽然有着有好多位服务员,但是他们的角色分工不同,有的是前台服务员、有的是负责清洁打扫、有的是负责点餐服务等等。
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可以玩转自如,如娃娃家的爸爸去点心店上班了等等。
4、替换物品灵活化:中、大班幼儿在没有形象玩具的情况下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寻找相似的物品进行替代,又是会通过简单的制作实现替代,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大班幼儿还能用不相似的物品俩进行替代,以实现游戏意愿。
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分享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分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是针对比较年龄较大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的,主要是探讨他们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的实践分享行为的特点以及影响这种分享行为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首先,要揭示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分享行为特点,需要根据他们真实的游戏中行为特征进行研究。
通常,大班幼儿通常会充分考虑游戏中其它玩家的意见和感受,学会更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来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情绪,更好地进行情感和思想上的分享。
同时,大班幼儿在游戏中也可以客观考虑每个玩家的社会需求,积极地开展协作性的行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其次,要了解外部因素对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分享行为有何影响,除了探讨他们的行为特征外,还需要考察国家制度、家庭家风和学校环境等对他们分享行为发展的影响。
比如,在国家法律制度的帮助下,学校教师注重儿童间的相互尊重和体谅,家庭重视每个孩子的成长,家庭能更有效地规范孩子,并注重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在社会上更好地分享和体贴他人,这些为孩子学习实践分享提供了可能性和空间。
此外,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分享行为受教师、家长和环境的直接影响,教师在宣扬公平、和谐、尊重以及和家长一起督促子女学会分享时,将有助于孩子更加实践分享行为,同时,家庭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养成、引导孩子客观正确地看待他人,以及在社会上学会分享无私精神。
同时,大班幼儿正处在一个充满成长性的儿童期,他们也受到朋友圈和课堂环境的影响,特别是Test同学的影响,他们也更容易表现出分享的行为。
总之,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分享行为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关心和理解对方的感受,积极主动。
《2024年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范文
《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入发展,角色游戏作为大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社交互动,促进认知、情感、社交和语言等多方面的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幼儿同伴互动在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交和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大班角色游戏作为一种集体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互动的机会。
因此,研究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对大班角色游戏中的幼儿同伴互动进行实地观察。
观察对象为某幼儿园大班幼儿,观察时间为一个月,每周观察两次。
观察内容包括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互动方式、情感交流等方面。
四、研究结果1. 幼儿同伴互动的特点(1)合作性: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性,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在搭建“小医院”的游戏中,幼儿会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搭建“医院”的框架,有的负责摆放医疗设备等。
(2)情感交流:在游戏中,幼儿之间会进行情感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例如,当某个幼儿遇到困难时,其他幼儿会主动提供帮助和安慰。
(3)规则意识:在游戏中,幼儿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共同维护游戏秩序。
当某个幼儿违反规则时,其他幼儿会及时提醒和纠正。
2. 影响幼儿同伴互动的因素(1)教师引导:教师在游戏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游戏场景、制定游戏规则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同伴互动。
此外,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也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互动。
(2)家庭背景:幼儿的家庭背景对其同伴互动能力有一定影响。
家庭环境良好的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更容易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3)游戏类型: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幼儿的同伴互动有不同的影响。
角色游戏因其开放性和合作性较强的特点,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同伴互动。
幼儿园游戏角色扮演案例探究 幼儿园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幼儿园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可以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体验和感受不同的生活情境,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幼儿园游戏角色扮演的定义、意义、案例探究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加以探讨。
一、幼儿园游戏角色扮演的定义所谓角色扮演,指的是幼儿在游戏中表演和模仿各种角色,比如家庭角色、职业角色、动物角色等。
在游戏中,幼儿装扮成相应的角色,通过言语、动作等方式来模拟生活中的情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二、幼儿园游戏角色扮演的意义1. 促进社交能力的培养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互动交流,协商分配角色扮演任务,这一过程促进了幼儿的社交能力的培养,使其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2. 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角色扮演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创造各种角色和情节,开拓了幼儿的思维空间,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3. 模拟生活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可以模拟各种生活情境,比如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4. 塑造自我认同和自我定位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能够尝试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的情境,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我认同和自我定位,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三、幼儿园游戏角色扮演的案例探究1. 家庭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比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能够模拟家庭生活,学会照顾他人,培养责任感和关爱之情。
2. 职业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职业的角色,比如医生、警察、厨师、老师等,通过扮演不同职业的角色,幼儿能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培养了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3. 动物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扮演各种动物的角色,比如猫、狗、兔子、小鸟等,通过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幼儿能够感受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扩大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2024年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范文
《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角色游戏是幼儿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社交和情感交流的机会。
在大班阶段,幼儿同伴互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正处于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本文旨在研究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教育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同伴互动的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丰富幼儿教育理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观察大班角色游戏中的幼儿同伴互动行为,记录相关数据;其次,对教师、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幼儿同伴互动的看法和策略;最后,结合文献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1. 幼儿同伴互动的特点大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呈现出积极、主动的特点。
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幼儿在同伴互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影响幼儿同伴互动的因素(1)游戏材料: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教师引导:教师在游戏中的引导作用对幼儿同伴互动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的积极引导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3)幼儿自身特点:幼儿的年龄、性格、兴趣等自身特点也会影响同伴互动。
如年龄相仿的幼儿更容易产生共同话题,性格外向的幼儿更易于与他人建立联系。
3. 幼儿同伴互动的教育意义幼儿同伴互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同伴互动,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解决冲突,如何分享和帮助他人。
这些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教育策略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教育策略:1. 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关于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特点的研究
关于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特点的研究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但是如何引导幼儿更好的进行角色游戏,一直一来就是很多老师所困惑的问题,尤其是角色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更依赖于幼儿的主观游戏愿望,教师更难以进行干预。
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角色是如何产生的?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呢?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特点,我对10名大班小朋友进行了大约40天的观察,他们是高小玉、李炀琛、杨嘉祺、马圣童、孙世敬、詹映月、王心竹、孙佳蕊、张永言(男)、曾纪平(男)等,研究的方法以自然观察法为主。
通过观察,发现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有如下特点:一、角色的生活性通过观察我发现,这十几个幼儿组成的游戏团体中,在大约四十天的角色游戏中,出现的角色大概有如下几个:妹妹、姐姐、面包师、顾客、消防队员、警察、爸爸、妈妈、大姨、小姨、姑妈、坏人、女儿、孩子、售货员、医生、护士、小猫等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使用的角色,大多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在其周围的人或物,极少有幼儿自己凭空创造出的角色。
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内容是源于生活的,是幼儿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所直接或间接经历的人或事经过加工、理解后作出的一种积极反应。
这种生活性也可以通过游戏所呈现的情境得到体现,幼儿在游戏所表现的情节一般来说都是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的,例如:“妈妈教导孩子们好好学习”、“妈妈帮助孩子穿衣服”、“姐姐照顾妹妹吃饭”、“消防队员紧急出动去救火”……这些情景无一不是幼儿生活环境中所直接或间接经历的事情。
这一点也可以从幼儿游戏中使用的语言中得以体现,幼儿的游戏语言也同样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例如:“妈妈”会说:“要听老师话,不准调皮”、“爸爸”会说:“我上班太累”、“妹妹”会说:“我要买玩具娃娃”、“售货员”会说:“您好,您要点什么?”、“面包师”会说:“快来买面包,香喷喷的夹心面包,便宜卖”……那么为什么幼儿的游戏角色会有这个特点呢?我认为这于幼儿非常善于模仿是有很大关系的。
浅谈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年龄特点的行为表现
浅谈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年龄特点的行为表现
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年龄特点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喜欢扮演角色:大班幼儿通常会喜欢扮演各种角色,比如父母、老师、医生等,他们会在游戏中运用各种道具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2.合作意识增强:大班幼儿通常会有更强的合作意识,他们会主动寻找其他幼儿进行组合,共同参与游戏。
3.创造性的游戏:大班幼儿通常会有更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他们会尝试将不同的游戏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游戏玩法和规则。
4.矛盾处理能力提高:大班幼儿通常会有更好的矛盾处理能力,他们能够尝试通过沟通、妥协等方式解决游戏中的冲突。
5.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大班幼儿通常会更加重视游戏规则,他们会遵守游戏规则,并且对其他幼儿的违规行为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具有角色扮演、合作意识增强、创造性游戏、矛盾处理能力提高和对游戏规则的遵守等特点。
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游戏环境和材料,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游戏,以促进幼儿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特点的研究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但是如何引导幼儿更好的进行角色游戏,一直一来就是很多老师所困惑的问题,尤其是角色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更依赖于幼儿的主观游戏愿望,教师更难以进行干预。
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角色是如何产生的?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呢?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特点,我对10名大班小朋友进行了大约40天的观察,他们是高小玉、李炀琛、杨嘉祺、马圣童、孙世敬、詹映月、王心竹、孙佳蕊、张永言(男)、曾纪平(男)等,研究的方法以自然观察法为主。
通过观察,发现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有如下特点:一、角色的生活性通过观察我发现,这十几个幼儿组成的游戏团体中,在大约四十天的角色游戏中,出现的角色大概有如下几个:妹妹、姐姐、面包师、顾客、消防队员、警察、爸爸、妈妈、大姨、小姨、姑妈、坏人、女儿、孩子、售货员、医生、护士、小猫等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使用的角色,大多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在其周围的人或物,极少有幼儿自己凭空创造出的角色。
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内容是源于生活的,是幼儿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所直接或间接经历的人或事经过加工、理解后作出的一种积极反应。
这种生活性也可以通过游戏所呈现的情境得到体现,幼儿在游戏所表现的情节一般来说都是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的,例如:“妈妈教导孩子们好好学习”、“妈妈帮助孩子穿衣服”、“姐姐照顾妹妹吃饭”、“消防队员紧急出动去救火”……这些情景无一不是幼儿生活环境中所直接或间接经历的事情。
这一点也可以从幼儿游戏中使用的语言中得以体现,幼儿的游戏语言也同样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例如:“妈妈”会说:“要听老师话,不准调皮”、“爸爸”会说:“我上班太累”、“妹妹”会说:“我要买玩具娃娃”、“售货员”会说:“您好,您要点什么?”、“面包师”会说:“快来买面包,香喷喷的夹心面包,便宜卖”……那么为什么幼儿的游戏角色会有这个特点呢?我认为这于幼儿非常善于模仿是有很大关系的。
当然我也感到这种模仿并不是刻板的临摹,而是幼儿主动从生活中提取原型,再通过自己积极的加工、重构后才呈现出来的。
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经验周围的环境世界,并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就必然会带有深深的生活的烙印,这个烙印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打上去的,是幼儿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是幼儿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其游戏的生活气息也自然会越浓。
二、角色的语言伴随性这一点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有相当明显的体现,主要表现有两个:1、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
例如:“面包师”说:“来啊,快来买面包啊!”“顾客”说:“我买一个,多少钱?”“面包师”:“两块钱”在这个过程中,角色与角色之间通过语言交流发生了联系,确立了彼此的角色特征,从而表明了自己的游戏角色身份,每个角色都通过自己的语言来体现自己所担当的角色的主要特点,并在相互之间发生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沟通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他们各司其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游戏团体。
这种语言具有协调游戏角色、发展游戏情节的重要功能,它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幼儿对各种角色的认识程度,他们不仅认识到自己所担当角色的主要特点,还能区分其他角色的特点,认识各种角色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自言自语。
例如:“姐姐”在地上捡树叶,一边捡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是给妹妹买的冰棍,这是给小猫买的鱼”。
这其实是幼儿思维过程的一种外化的表现,幼儿说过这些话后,在接下来的游戏中,他一般会按照他刚才对自己说过的话去做,把冰棍给妹妹吃,把小鱼给小猫吃。
这种语言有助于幼儿整理自己的游戏思路,从而确立自己游戏角色的下一步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反映了幼儿的内心活动过程,在有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游戏的维系,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自然而然进行的,是幼儿的一种自发性语言,并没有外在力量要求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反映了幼儿的游戏水平的,这种自言自语式的语言是以幼儿的“自我中心”为基础的,反映了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三、角色的“情景产生”、“组织产生”与“社会关系产生”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幼儿角色的产生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我把他们归结为“情景产生”、“组织协商产生”与“社会关系产生”三种方法。
先来看一个游戏的实例。
在户外活动时,当老师宣布自由活动后,李炀琛小朋友首先来到滑梯周围捡起了杨树叶和杨树的苞芽等,很快杨嘉祺、高小玉、孙世敬三位小朋友也跟了过来一起捡起了树叶,杨嘉祺说:“地上好多面包啊”,李炀琛:“对啊,那是我烤给孩子们吃的。
”说着便在塑胶地上作出一付正在认真烤面包的样子。
很快孙世敬凑上来说:“妈妈,我要吃面包”。
高小玉也上来说:“我也要吃”。
李炀琛对高小玉说:“你是姐姐,你应该让妹妹先吃,妈妈很忙,你就来照顾妹妹吧”说完就给了高小玉一块面包,让她去喂妹妹(孙世敬)吃。
过了一会儿,孙佳蕊、马圣童、詹映月三位小朋友也来到滑梯旁,她们捡来树叶给李炀琛,说:“给这是我带来的面包”、“这是我捡的树叶”、“我可以跟你们玩吗?”,于是这三个新来的幼儿也成了这个游戏团体中的一员。
人数越来越多,滑梯旁越来越不能装下这么多人了,游戏的场地就转移到了滑梯架上的小亭子中去了,现在已经有“家”的雏形了。
这个时候“妈妈”李炀琛开始安排角色,她安排杨嘉祺做“二姐”,安排詹映月当“三姐”,她想让马圣童当“姑妈”,可马圣童说她要做“小姨”,于是李炀琛就让她做小姨,让孙佳蕊当“大姨”,“大姐”和“妹妹”刚才已经安排好了,这样一个有着七名成员的“家”就初步组成了。
“妈妈”负责做吃的,照顾孩子们;“大姐”说自己是大学生,她安排二姐(14岁)上中学,安排三姐(9岁)上三年级,大姐就负责每天送妹妹们上学;大姨和小姨经常会来“家”里做客,照顾在家里一个人呆着的“妹妹”,帮助妈妈“做饭”“打扫卫生”等等,其中有一次“大姨”孙佳蕊说:“你们家里就只有小妹妹一个人,没有人和她一起玩,我们就送给她一只小猫吧?”刚说完,在一旁的詹映月说:“我是小猫”“喵喵喵……”,说着蹲下来做起了“小猫”。
“家”里的“爸爸”是最后出现的家庭成员,张永言小朋友在滑梯上玩,经过“家门口”时被“妹妹”孙世敬看见,她一下子抱住张永言的腿说:“爸爸,爸爸……”,就这样,张永言成了家里的“爸爸”,他每天出去工作,回家时会给妹妹带回礼物。
再后来,在一旁观察了很长时间的曾纪平小朋友趁家里就剩“妹妹”一个人,到家里去捣乱,还准备抢家里的树叶,妹妹发现了大声喊:“抓坏人,坏人抢东西”,这时“爸爸”刚好回来,他说:“别怕,我是警察,我来抓坏人”,曾纪平就笑着跑开了,“警察”就追了上去……在上述的游戏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角色的分配与产生大致有一下几种情形:1、情景产生法。
我之所以称之为“情景产生法”,是因为这种角色的产生是伴随着游戏情景的展开实现的。
例如“警察”这个角色的产生,就是因为有“坏人”来家里抢东西,原本是“爸爸”的张永言小朋友就成了“警察”。
总起来看这种角色的产生方式是在游戏的进展过程中随时发生的,是受游戏情节的发展趋势限制的,一个新的游戏情节的出现就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新角色的产生,而游戏情节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千变万化起伏不定,所以角色的产生也就有一定的随意性。
2、组织协商产生法。
这种游戏角色的产生有赖于游戏的组织者与其他所有游戏的参与者的相互协调、调配来实现的。
例如在该游戏的组织者是李炀琛小朋友,她是可以分配“大姐”“二姐”“妹妹”“三姐”等等角色,在这个过程中能充分发挥组织者的组织协调能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是组织者一个人说得算的,例如马圣童提出自己要做“小姨”,因为她不满意李炀琛安排的角色,这时她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经过相互协商后,角色的分配作出了新的调整。
“组织协商产生法”的角色产生法是建立在每一个游戏的参与者相互协作、团结、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这些参与游戏的幼儿之间已经存在友谊的概念或者说彼此之间都是很好的玩伴,他们之间相互尊重,组织者能够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的才能,而其他游戏的参与者也能够给予配合,并且在这个组织协商的过程中,幼儿之间还表现出融洽的关系,有谦让、相互帮助的良好的行为。
3、社会关系产生法。
这种游戏角色的产生,以幼儿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角色的认识为依托的。
比如说幼儿已经对家庭成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庭成员,在每次这种类似的游戏中都会出现“妈妈”、“姐姐”“孩子”“爸爸”……等角色。
例如在这个游戏中,“爸爸”这个角色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就基于幼儿对家庭成员的认识,“爸爸”在家庭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游戏中就会有这个角色的空挡,当合适的人选或时机出现时,“爸爸”这个角色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生。
再例如有“坏人”来了“警察”就自然出现了,这也说明了幼儿对“警察”这个职业的认识程度。
这种游戏在别的游戏中也有体现,如:“售货员”与“顾客”、“医生”与“病人”等。
这种互补式的游戏角色产生方式,充分说明了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程度。
当然这三种角色的产生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在一次游戏中,各种方式相互交叉,互相渗透,在一个游戏中发挥调配作用,以促进游戏的顺利发生与展开。
四、角色丰富的感情投入与愉悦的情感体验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情感系统,以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
观察幼儿的游戏你可以发现幼儿的感情之丰富、之饱满。
他们把每一个游戏情节几乎当成了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样,甚至可以这么说,幼儿在游戏中是相当“敬业”的,他们所表现出的“认真”态度在其他的活动中是很少发现的,而且这种认真态度能够延续很长时间,这是十分难得的。
他们在游戏中用“真情”去演绎喜怒哀乐,一切进行的都是那么自然,虽然一切都是虚构的,但从中你可以看到真实的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我认为在这种游戏中,除了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以外,诸如认真的态度、持久的坚持性、良好的耐力、踏实负责的作风等优良品质也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是愉快的,每一个游戏中的幼儿都是快乐的,即使他是在游戏中“哭”。
幼儿在这种自由创造自由想象的游戏中,充分体验到快乐,幼儿用自己的游戏尝试着诠释丰富的现实世界,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观点和看法。
他们体验的是驾驭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的快乐,体验的是自由的快乐。
因此,游戏中如果加入过多的外力干涉就极有可能会破坏这种和谐的快乐,我们应该给幼儿以充分的自由游戏空间。
在我的观察过程中,幼儿的这种游戏,一般来说教师都会尽力制止的,理由是活外活动时间应该以体育活动为主,于是要求幼儿以跳绳、跑步等活动为主。
这种做法我个人认为是欠妥的,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在幼儿园几乎是不存在的,幼儿一天从早到晚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各样的以认知为主的活动,形式单一、呆板、模式化、没有新意、没有生气,这自然对幼儿的吸引力就不会太强,幼儿也就很难体会到快乐,而自由游戏恰恰相反,它具有其他活动没有的特点不至于让幼儿幼小的心灵过早的失去自由的空间,它可以给幼儿带来无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