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后练习第三章完整习题练习题带答案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后练习第三章完整习题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P59)1.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会旋转,怎样改变它的转向?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是当定子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流后,在空间产生了一个转速为n1的旋转磁场,设旋转磁场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相当于转子导体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切割磁场,在转子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

方向由右手定则判定。

因为转子导体已构成闭合回路,转子绕组中有电流通过。

根据电磁力定律,转子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电动机转子跟着旋转磁场方向顺时针旋转,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其转速为n。

要想改变它的转向可以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三相电源的三根引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

2.异步电动机中的空气气隙为什么做的很小?答:异步电动机气隙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其励磁电流(空载电流),从而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

因为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是由电网供给的,故气隙越小,电网供给的励磁电流就小。

而励磁电流又属于感性无功性质、故减小励磁电流,相应就能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

3.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电路断开能否起动运行?为什么?答:不可以。

转子绕组中不能产生电流,也就不能产生电磁力。

4.三相异步电动机断了一根电源线后,为什么不能起动?而运行中断了一相电源线,为什么仍能继续转动?这两种情况对电动机将产生什么影响?答:三相异步电动机断了一根电源线后,则三相电源变成了单相电源,由于单相电源所产生的磁场为脉动磁场,所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不能正常起动(原理同单相异步电动机)。

而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运行时断了一根电源线,虽此时也为单相运行,但因转子是转动的,脉动磁场对转子导体产生的作用力在两方向上不同,所以电动机仍能继续转动。

这两种情况对电动机均有很大的影响。

两种情况均为过载运行,长时间工作会损坏电动机。

5.假如有一台星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运行中突然切断三相电流,并同时将任意两相定子绕组(例如U、V相)立即接入直流电源,这时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如何?画图分析。

强化训练-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强化训练-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代数式中是二次三项式的是( )A .232x x x +-B .222x xy y ++C .()22m mn -D .3221a a +- 2、若2312a b x y +与653a b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a b +=( )A .3-B .0C .3D .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项式x 的系数是0B .单项式﹣32xy 2的系数是﹣3,次数是5C .多项式x 2+2x 的次数是2D .单项式﹣5的次数是14、观察如图所示的程序,若输入x 为2,则输出的结果为( )A .0B .3C .4D .55、黑板上有一道题,是一个多项式减去2351x x -+,某同学由于大意,将减号抄成加号,得出结果是2537x x +-,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 A .2826x x -- B .214125x x -- C .2288x x +- D .2139x x -+-6、下列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x 的值为( )A .135B .153C .170D .1897、在0,﹣1,﹣x ,13a ,3﹣x ,12x -,1x 中,是单项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若a +b =5,c ﹣d =1,则(b +c )﹣(d ﹣a )的值是( )A .6B .﹣6C .4D .﹣49、化简{[()]}a b c -+-+的结果是(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10、已知一个多项式与239x x +的和等于2541x x +-,则这个多项式是( )A .28131x x +-B .2251x x -++C .2851x x -+D .2251x x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等号右边填上“+”或“-”号,使等式成立:(1)x y -=________()y x -;(2)()--=x y ________()y x -;(3)--=a b ________()a b +;(4)-+=a b ________()-a b ;(5)2()x y -=________2()y x -;(6)3()--=b a ________3()a b -.2、(1)222x xy y x -+=-( );(2)2a -3(b -c )=___________.(3)2561x x -+-( )=7x +8.3、某数学老师在课外活动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首先发给A 、B 、C 三个同学相同数量的扑克牌(假定发到每个同学手中的扑克牌数量足够多),然后依次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A 同学拿出二张扑克牌给B 同学;第二步,C 同学拿出三张扑克牌给B 同学;第三步,A 同学手中此时有多少张扑克牌,B 同学就拿出多少张扑克牌给A 同学.请你确定,最终B 同学手中剩余的扑克牌的张数为______.4、观察:第1个等式21321⨯=-,第2个等式23541⨯=-,第3个等式25761⨯=-,第4个等式27981⨯=-…猜想:第n 个等式是________.5、多项式2333325467a c bc ab a -+--最高次项为_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先化简,再求值:()()22223233x y xy xy x y ---,其中13x =,1y =- 2、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的手段达到节水的目的.该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如下(注:水费按月份结算):设李老师家某月用水量为()3m x . (1)若7x =,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多少元?(2)若015x <<,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多少元?(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3、如图,数轴上的三个点A ,B ,C 分别表示实数a ,b ,c .(1)如果点C 是AB 的中点,那么a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比较4b -与1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化简:|2||1|||--+++a b c .4、如图,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5、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学校大力开展各项体育项目,现某中学体育队准备购买100个足球和x 个篮球作为训练器材.现已知有A 、B 两个供应商给出标价如下:足球每个200元,篮球每个80元;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每买一个足球就赠送一个篮球;供应商B 的优惠方案:足球、篮球均按定价的80%付款.(1)若100x =,请计算哪种方案划算?(2)100x >,请用含x 的代数式,分别把两种方案的费用表示出来.-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232x x x +-是三次三项式,不符合题意,B. 222x xy y ++是二次三项式,符合题意,C. ()22m mn -是二次二项式,不符合题意,D. 3221a a +-是三次三项式,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掌握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 要使2312a b x y +与653a b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2312a b x y +与653a b x y -为同类项;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即可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结合上述提示,解出a 、b 的值便不难计算出a+b 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6{3a b a b +=-=, 解得:3{0a b ==, 所以303a b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同类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A、单项式x的系数是1,故此选项错误;B、单项式﹣32xy2的系数是﹣9,次数是3,故此选项错误;C、多项式x2+2x的次数是2,正确;D、单项式﹣5次数是0,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单项式系数和次数定义,及多项式的次数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图所示顺序,代入计算即可得.【详解】x=>,∵20x-=⨯-=.∴212213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了学生代数式求值问题及读图理解的能力,根据运算程序图求解是解题关键.5、D【解析】【分析】先利用加法的意义列式求解原来的多项式,再列式计算减法即可得到答案.解:()22537351x x x x +---+22=537351x x x x +--+-2288x x =+-所以的计算过程是:()22288351x x x x +---+22288351x x x x =+---+2139x x =-+-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加法的意义,整式的加减运算,熟悉利用加法的意义列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由观察发现每个正方形内有:224,236,248,⨯=⨯=⨯=可求解b ,从而得到a ,再利用,,a b x 之间的关系求解x 即可.【详解】解:由观察分析:每个正方形内有:224,236,248,⨯=⨯=⨯=218,b ∴=9,b ∴=由观察发现:8,a=又每个正方形内有:2419,36220,48335,⨯+=⨯+=⨯+=18,b a x∴+=1898170.x∴=⨯+=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数字类的规律题,掌握由观察,发现,总结,再利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利用数与字母的积的形式的代数式是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分母中含字母的不是单项式,进而判断得出即可.【详解】根据单项式的定义可知,只有代数式0,-1,-x, 13a,是单项式,一共有4个.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单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单项式.8、A【解析】【分析】先去括号,将已知代数式的值代入,根据整式的加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a +b =5,c ﹣d =1,∴(b +c )﹣(d ﹣a )516b c d a a b c d =+-+=++-=+=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了去括号,代数式求值,正确的去括号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分析】根据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然后去大括号,即可求解.【详解】解:{[()]}{[]}{}a b c -+-+=-+--=---=-++a b c a b c a b c .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去括号,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号,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分析】由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列出关系式,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列得:2541x x +--(239x x +)=2251x x --,故选D .【考点】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运算,涉及的知识有: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 - + - - + +【解析】【分析】(1)-(4)直接利用去括号或添括号法则分别判断得出答案;(5)(6)根据幂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x y -=()y x --;(2)()--=x y ()y x +-;(3)--=a b ()a b -+;(4)-+=a b ()a b --;(5)2()x y -=()2y x +-; (6)3()--=b a 3()a b +-.故答案为:-;+;-;-;+;+.【考点】此题主要考查了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添括号一样);任何非零数的偶次幂符号都是正数,任何一对相反数的偶次幂值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2、 2xy y - 233a b c -+ 25137x x --【解析】【分析】(1)通过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从而可得答案;(2)通过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把“-”号与括号都去掉,括号内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从而可得答案;(3)利用减法的意义,由被减式减去差,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222x xy y x -+=-(2xy y -);(2)2a -3(b -c )=233a b c -+.(3)()225617856178x x x x x x -+-+=-+--25137x x =--所以:2561x x -+-()25137x x --=7x +8.故答案为:(1)2xy y -(2)233a b c -+(3)25137x x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添括号,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掌握添括号与去括号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3、7【解析】【分析】本题是整式加减法的综合运用,设每人有牌x 张,解答时依题意列出算式,求出答案.【详解】设每人有牌x 张,B 同学从A 同学处拿来二张扑克牌,又从C 同学处拿来三张扑克牌后, 则B 同学有()x 23++张牌,A 同学有()x 2-张牌,那么给A 同学后B 同学手中剩余的扑克牌的张数为:()x 23x 2x 5x 27++--=+-+=.故答案为:7.【考点】本题考查列代数式以及整式的加减,解题关键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根据运算提示,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4、(2n -1)(2n +1)=(2n )2-1【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示例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即可;【详解】解:第1个等式21321⨯=-,第2个等式23541⨯=-,第3个等式25761⨯=-,第4个等式27981⨯=-,第n 个等式(2n -1)(2n +1)=(2n )2-1;故答案为:(2n -1)(2n +1)=(2n )2-1.【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应用,根据示例总结出相关规律是解题的关键.5、 35ab 4-【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的确定方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多项式2333325467a c bc ab a -+--各项分别是:22a c ,37bc -,35ab ,4-,336a - 最高次项是35ab ,常数项是4-.故答案为:35ab ,4-.【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的有关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三、解答题1、22910x y xy -;133-【解析】【分析】先化简,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22223233x y xy xy x y --- =2222693x y xy xy x y --+=22910x y xy -, 当13x =,1y =-时,22910x y xy - =22119()(1)10(1)33⨯⨯--⨯⨯- =133-. 【考点】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整式化简求值的基本思路是解题的关键.2、 (1)16元;(2)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2x (0<x ≤6)元或(4x -12)元(6<x ≤10)或(8x -10)元(10<x <15).【解析】【分析】(1)利用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分别计算每段所付费用,再相加即可;(2)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利用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分别计算每段所付费用,再相加即可得出结论.(1)若李老师家某月用水量为7(m 3),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6×2+1×4=16(元);所以,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16元.(2)当0<x ≤6时,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2x 元;当6<x ≤10时,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6×2+(x -6)×4=(4x -12)元,当10<x <15时,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6×2+4×4+(x -10)×8=(8x -52)元.综上,若0<x <15,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2x (0<x ≤6)元或(4x -12)元(6<x ≤10)或(8x -10)元(10<x <15).【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答是解题的关键.3、 (1)2c =a +b (答案不唯一)(2)4-<b 1c +;理由见解析(3)3a b c ---【解析】【分析】(1)利用C 是AB 的中点得到AC =BC ,可得a c c b -=-,化简即可;(2)通过数轴得出a ,b ,c 的大小关小,从而得出b -4和c +1的大小;(3)先判断a -2,b +1,c 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即可.(1)∵C 是AB 的中点,且数轴上的三个点A ,B ,C 分别表示实数a ,b ,c ,∴AC =BC ,∴a c c b -=-,∴2c =a +b ,故答案是:2c =a +b ;(2)4-<b 1c +,理由如下:由数轴知:01a <<,10c -<<,1b <-,∴b -4<-5,c +1>0,∴4-<b 1c +;(3)由数轴知:01a <<,10c -<<,1b <-,∴a -2<0,b +1<0, ∴()()2121213a b c a b c a b c a b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数轴的意义,绝对值以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阴影部分的面积为mn pq -【解析】【分析】根据阴影部分面积=大长方形面积-空白部分长方形面积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S S S mn pq --阴影大长方形空白长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为mn pq -.【考点】本题考查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 (1)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划算(2)供应商A :(80x +12000)元,供应商B :(64x +16000)元【解析】【分析】(1)根据供应商A 和B 的优惠方案,求出各自的费用,比较即可得到结果;(2)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两种方案的费用即可.(1)解:当x =100时,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为:100200=20000⨯(元)供应商B 的优惠方案为:()2008010080%22400+⨯⨯=(元) 20000<22400∴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划算;(2)解:当>100x 时,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为:()10020080(100)8012000x x ⨯+-=+(元) 供应商B 的优惠方案:()20010080%8080%6416000x x ⨯⨯+⨯=+(元) .【考点】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及方案问题,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课后练习题--答案(1)

课后练习题--答案(1)

第三章 练习题1.某公司拟购置一项设备,目前有A 、B 两种可供选择。

A设备的价格比B设备高50000元,但每年可节约维修保养费等费用10000元。

假设A 、B 设备的经济寿命均为6年,利率为8%,该公司在A 、B 两种设备中必须择一的情况下,应选择哪一种设备?[答案:]如果选择A 项目,则多支付投资额50000元,而可以每年节约保养费用1000元,-37714.622910000-5000068%P/A 1000050000-=⨯+=⨯+),,( 所以,A 方案不可选。

2.某人现在存入银行一笔现金,计划8年后每年年末从银行提取现金6000元,连续提取10年,在利率为7%的情况下,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元?[答案:]10-10)1(1i i)(1-16000 107%P/F 107%P/A 6000i +⨯+⨯=⨯),,)(,,( 41.24526582.00236.76000元=⨯⨯=3.某人5年后需用现金40000元,如果每年年末存款一次,在年利率为6%的情况下,此人每年年末应存入现金多少元?[答案:]元,,7095.8556%F/A 40000A ==4.某企业集团准备对外投资,现有三家公司可供选择,分别为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这三家公司的年预期收益及其概率的资料如表3-4所示:表3-4 某企业集团预期收益及其概率资料要求:假定你是该企业集团的稳健型决策者,请依据风险与收益原理作出选择 [答案:]230.250.5200.340E =⨯+⨯+⨯=甲 240.25-0.5200.350E =⨯+⨯+⨯=)(乙 80.230-0.520-0.380E =⨯+⨯+⨯=)()(丙12.490.223-50.523-200.323-40222=⨯+⨯+⨯=)()()(甲σ 19.470.224-5-0.524-200.324-50222=⨯+⨯+⨯=)()()(甲σ0.5432312.49==甲q 0.8112419.47==乙q选择甲方案。

会计学基础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会计学基础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9分)1.账户是根据( A )开设的。

A 会计科目B 财务状况C 报表项目D 资金运动2.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庄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 )。

A 借方B 增加方C 贷方D 减少方3. 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D )。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两个或两个以上4. 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 )。

A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B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D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5.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依据是( B )。

A 资金运动变化规律B 会计等式平衡原理C 会计账户基本结构D 平行登记基本原理6. 借贷记账法下的“借”表示( A )。

A 资产、费用增加B 负债增加C 所有者权益增加D 收入增加7. “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3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7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A )。

A 借方4 000元B 贷方8 000元C 借方5 000元D 贷方5 000元8. 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

A 重记经济业务B 漏记经济业务C 借贷方向相反D 借贷金额不等9. 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 B )作用。

A 统驭控制B 补充说明C 指导D 辅助10. 负债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 B )。

A 借方B 贷方C 借方或贷方D 一般无期末余额11. 某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借:资本公积 5 000贷:实收资本 5 000该分录表示( B )。

A 一个资产项目减少5 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 000元B 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 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5 000元C 一个资产项目增加5 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 000元D 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 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增加5 000元12. 某企业“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共有三个二级明细账户,其期初余额为8 000元,明细账分别为:甲厂借方4 000元,乙厂借方2 500元,则丙厂为( A )。

财务分析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财务分析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财务分析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第 3 章财务分析⼀、单项选择 1. 企业的财务报告不包括()。

A.现⾦流量表 B.财务状况说明书2. 资产负债表不提供的财务信息有( A.资产结构 B.负债⽔平3. 现⾦流量表中的现⾦不包括( C.利润分配表)。

C.经营成果 D.⽐较百分⽐会计报表 D. 成本费⽤)。

A .存在银⾏的外币存款 B .银⾏汇票存款4. 下列财务⽐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的有( A.现⾦流量⽐率B.资产负债率 5. 下列财务⽐率反映企业营运能⼒的有(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率 6. 下列经济业务会使企业的速动⽐率提⾼的是(C.期限为)。

C.偿债保障⽐率 3个⽉的国债 D .长期债权投资 D .利息保障倍数)。

C.存货周转率)。

D.资产报酬率 A.销售产成品 B.收回应收账款 C.购买短期债券 D.⽤固定资产对外进⾏长期投资 7. 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不会影响流动⽐率的是()。

A.赊购原材料B.⽤现⾦购买短期债券C.⽤存货对外进⾏长期投资 8. 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是()。

A.以固定资产的账⾯价值对外进⾏长期投资 B.收回应收账款 C.接受投资者以固定资产进⾏的投资D.⽤现⾦购买股票 9. 某企业 2008年主营业务收⼊净额为 360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 4000 万元,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为 8000 万元。

假定没有其他资产, A.3.0 B.3.4 10. 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 A.企业的信⽤政策⽐较宽松C.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快 11. 影响速动⽐率可信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存货的变现能⼒C.产品的变现能⼒ 12. 企业⼤量增加速动资产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减少资⾦的机会成本C.增加财务风险 13. 某公司年末会计报表上部分数据为:流动负债销售成本 100万元,年初存货为 52 万元, A.1.65 B.214. 股权报酬率是杜邦分析体系中综合性最强、提⾼股权报酬率的途径不包括()。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练习试题和答案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练习试题和答案

初级会计实务第 3 章练习——答案一、单选题1.若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商业承兑汇票票款,应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转作( )A、应付利息b、短期借款C、其他应付款D、应付账款正确答案:D2,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应通过( )科目核算。

A、营业外支出B、财务费用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3.企业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将其账面余额计入( )A、营业外收入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其他业务收入正确答案:A4.以下不属于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内容的是( )A、企业为职工负担的保险费B、业务招待费C、企业负担的、供职工无偿使用的租赁住房租金D、职工教育经费正确答案:B5.企业发生的下列应交税金中,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是( )。

A、按期计提的房产税B、收回后直接用] :连续加工产,钻的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纳的消费税C、自产自用产品应缴纳的资源税D、购入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正确答案:C6.某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企业将自产的、实际生产成本为40000 元,市场不含税售价为50000 元的产品作为福利品发给职工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金额应为( )。

A 、50000元B、58500元C、48500元D、40000元正确答案:B7.某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征收率为6%,五月份售出—批商品,共收取款项190800 元,则企业销售该批商品,应交纳的增值税为( )。

A 、11448元B、10800元C、102400元D、9600元正确答案:B8.企业将生产的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用于( )时,应交纳的消费税需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A、对外出售B、在建工程C、对外投资D、刘吵[捐赠正确答案:A9.某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城建税税率为7%,2008年3月该企业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和应缴房产税分别为216000元、12800 元、1200元和6000 元,则当月企业应交城建税税额为( )。

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试题

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试题

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一、名词解释1、总量指标2、时期指标3、相对指标4、强度相对指标5、算术平均数6-标致变异指标7、标准差系数二、填空1、总量指标是对总体和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数据,是从上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数据。

2、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3、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划分为和。

总量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和总量指标。

4、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点、性质和作用,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般有三种,即、、。

实物单位是反映事物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它又可以分为、、双重单位和。

5、相对指标的基本公式为:6、相对指标数值有两种计量形式:一是相对指标,二是相对指标。

7、无名数相对指标是指相对指标值后边没有计量单位,或者没有实质性的具体计量单位而只有抽象的计量单位。

具体有、、、。

8、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任务和对比基础,相对指标可分为相对指标(与计划数对比)、相对指标、相对指标(与部分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同类典型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有联系的总体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历史数额对比)。

9、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也称为均值)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反映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

它是在总量指标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10、算术平均数依据计算方法不同,又分为算术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

11、在不掌握各组单位数的资料及总体单位数的情况下,如果只掌握各组的标志值和各组的标志总量及总体总量,则用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指标。

12、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综合指标,它表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和,又称。

13、按计算方法的不同,标志变异指标一般常用的有、、。

14、极差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简单式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加权式计算公式:。

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

15、对于不同水平即平均指标不相同的总体,不宜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而需要利用进行比较。

16、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因而平均数的代表性就愈。

经济法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债务人在不转移其房产占有的情况下,将该房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该种担保方式在法律上称为()。

A、抵押B、质押C、保证D、留置2、下列关于抵押权设定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抵押权是抵押物的标的物B、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C、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物登记记载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以抵押合同的内容为准D、抵押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3、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可以用于抵押的财产是()。

A、土地所有权B、企业所有的机器C、学校的教育设施D、依法被扣押查封的财产4、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续期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自动续期B、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归国有,不得续期C、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续期D、经不动产登记机构批准,可以续期5、物权是基于物而产生的权利,下列属于民法上物的是()。

A、冬天里的第一场雪B、镶在嘴里的金牙C、注册的商标D、佩戴的领带6、根据物的分类标准,下列物中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

A、台灯与桌子B、沙发与柜子C、杯子与杯盖D、房屋与窗户7、甲将一台电脑无偿借给乙使用,期限为3个月。

在借用期内,甲和丙订立了买卖该电脑的合同,但未对电脑的交付问题进行约定。

下列有关该电脑交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丙有权请求甲立即交付电脑B、丙有权随时请求甲交付电脑,但应当给甲必要的准备时间C、丙有权请求乙立即交付电脑D、丙有权随时请求乙交付电脑,但应当给乙必要的准备时间8、根据规定,当事人以下列财产设定抵押,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的是()。

A、正在建造的学校教学楼B、正在建造的商品房C、正在建造的列车D、汽车9、2011年2月15日,A公司与B银行就借款事宜口头达成协议,3月23日签订一份借款合同。

并以厂房设定抵押,于4月8日签订了抵押合同,5月11日抵押合同依法办理了登记。

《好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1)

《好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底部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黑色的碘颗粒,下列现象中与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碘颗粒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D解析:D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露珠晶莹是水蒸气由气态遇冷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白雾弥漫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霜满枝头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选D。

2.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后就没必要用碎冰做实验了B.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C.A图线中,2—6min段温度不变,说明此过程不需要吸热D.A图线中,2—6min段表示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D解析:DA.碎冰块受热面积大,受热更均匀,实验效果更好,所以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同时也要用碎冰做实验,故A错误;B.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非晶体,所以该物质是蜡烛,故B错误;CD.由A图线可知,A图线对应的物质是晶体,2—6min段表示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C解析:C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

故选C。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B解析:BA.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分汽化成了水蒸气,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冰熔化成了水,故D不符合题意。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0年春高一物理必修二下学期第三章综合练习和参考答案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0年春高一物理必修二下学期第三章综合练习和参考答案

物理(必修2)第3章 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全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选不全得1分)1. 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A .直线PB .曲线QC .曲线RD .无法确定2. 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分运动的速度大B .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的,那么合运动一定是直线C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D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3. 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

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A .21222v v dv B .0C .21v dvD .12v dv 4. 一条河宽100m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 ,水流速度是5m/s ,则( )A. 该船可能垂直河岸横渡到对岸B. 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过河所用的时间最短C. 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船的位移最小,是100mD. 当船横渡到对岸时,船到对岸的最小位移是100m5. 下列有关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B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断改变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6.汽艇在流速为v0的河中横渡到彼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头垂直于河岸驶向彼岸,航行时间最短B.船头垂直于河岸驶向彼岸,实际航程最短C.船头偏向下游某方向驶向彼岸,则航速变大,使得航行时间缩短D.船头偏向上游某方向驶向彼岸,可使航线最短,使得航行时间最短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8.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上,对某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9.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上升或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A.加速度B.速度C.位移D.受到的力10.某人以不变的速度垂直对岸游去,游到中间,水流速度加大,则此人渡河时间比预定时间()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11.如图所示,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 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 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4.家庭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7.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1.C2.B3.D4.B5.C6.B7.B8.C9.A10.B11.C12.D13.A14.B三、多项选择题1.ACE2.CE3.BDE4.BCDE5.AD6.AC7.ABD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五、计算题1.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解:总效用为TU=14Q-Q2所以边际效用MU=14-2Q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

即MU=14-2Q=0 Q=7,总效用TU=14·7 - 72 = 49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

最大效用额为49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1)消费者的总效用(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解:(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4*4+Y=78Y=623.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 =2元,PY=5元,求: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

教育学第三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科学技术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A.决定作用B.加速作用C.延缓作用D.加速或延缓作用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4.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A.具有阶级性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D.具有永恒性5.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A.历史性B.永恒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6.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历史性B.永恒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7.蔡元培是以下()理论的倡导者。

A.教育独立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8..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通过()表现出来A培养人 B参与政治活动 C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 D参与经济活动9. “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 )理论的观点A.教育独立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10. “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活动是使蕴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种生产性活动”这是( )理论的观点A.劳动力市场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11.“教育的主要作用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这是()理论的观点A.劳动力市场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12.()理论也被称为“文凭理论”A.劳动力市场论B.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论13.教育家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就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中华文化,说明教育具有( )功能A.文化传承B.文化交流C.文化选择D.文化创新二、多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目的 B.领导权 C.受教育权 D.手段 E.方法2..生产力水平决定着( )A.规模 B.领导权 C.受教育权 D.结构 E.方法3.人口状况影响着教育的( )A.规模 B.结构 C.受教育权 D.质量 E.方法4.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 )A.教育观的现代化 B.教育目标的现代化 C.教育结构的现代化D.教育理论的现代化 E.教育内容的现代化5.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在()A.控制人口的数量 B.改善人口的质量C.调整人口的结构 D.拉动人口的迁移6. 教育的科技功能主要表现在()A.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B.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生产科技知识C.现代高等教育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渠道D.教育进行科技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7.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A.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B.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C.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D.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8.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A.是一种信息化经济B.是一种网络化经济C.是一种创新型经济D.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9. 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A.旨在促进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B.倡导教育公平,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C.提倡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D.鼓励举办重点学校10. 信息社会对教育的主要影响在于()A.在学习的时空条件上实现了学习的革命B. 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C. 师生关系的重塑D. 学习方式的人性化、个性化、主体化、全球化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 D3.B4.B5.D6.A7. A8.A9.B 10.C 11.D 12.D 13.C二.多多选择题1.ABC2. ADE3.ABD4.ABCDE5.ABCD6.ABCD7.ABCD8.ABCD9.ABC 10. ABCD。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国际经济地理的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大都分布在北方,发展中国家大都分布在南方,因此,国际经济学界有时将这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称作。

2、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

3、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贸易。

4、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不可预测的,在很大程度上由因素决定。

5、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理论。

6、重叠需求理论认为,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7、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8、国际贸易理论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技术作为贸易的内生变量来分析,既研究技术变化的原因,也研究作为生产和贸易结果的技术进步对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9、在国内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们引申出理论。

10、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和。

11、贸易政策有两大基本类型,即和保护贸易政策。

12、美国1988年在中修订过301条款。

13、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14、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15、除比较优势外,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的基础和源泉。

16、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叫。

二、判断题1、如果厂商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那么该厂商一定存在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不一定要求规模报酬递增。

2、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大量较小的厂商构成。

3、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

4、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

5、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只要交易效率改进带来的收益大于该地区地价上升产生的成本,行业还会进一步向该地区及其周边集中。

河南省光山二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河南省光山二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dm D.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4分06秒C解析:C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

故A不符合题意;B.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0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

筷子的长度大于18cm在22cm=2.2dm左右,故C符合题意;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47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B解析:BA.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分汽化成了水蒸气,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冰熔化成了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 (3)B.(2) (4)C.(4) (3)D.(1) (4)A解析:A(1)冰雪融化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2)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3)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4)霜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放热。

(1) 、(3)吸热,故选A。

4.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B解析:B医护人员护目镜内侧的水雾是液化现象,而霜是凝华现象,露是液化现象,雪是凝华现象,冰是凝固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选1、(A)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B、模型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B)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B、贡献毛益式C利量式D、单位式3、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B单位固定成本线C单位变动成本线D利润线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 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C)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C)A、单位边际贡献B、变动成本率C、边际贡献率D、单位变动成本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B、222C、143D、5007、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A 、1-边际贡献率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B)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A)。

A、6000件B、5000件C、4680件D、5500件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会导致盈亏临界点随之变动的是(A)A、销售量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单价11、下列各项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大的是(D)A、安全边际率B、经营杠杆率C、边际贡献率D、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2、某企业只经营一种销量不稳、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1600件的产品。

管理会计综合习题三及答案

管理会计综合习题三及答案

2014管理会计综合习题三及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变动生产成本D.变动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

A.销售毛利B.税后利润C.税前利润D.贡献边际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A.一定等于零B.可能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D.一定小于零5、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6、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7、已知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01年销量与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

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A.必然大于13 500元B.必然等于13 500元C.必然小于13 500元D.可能等于13 500元8、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

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9、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A.0元B.1 000元C.5 000元D.6 000元11、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A.14 000元B.10 000元C.6 000元D.4 000元12、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B.不利于成本控制C.不利于短期决策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1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时()A.不将其作为费用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1、C2、D3、B4、C5、B6、D7、B8、B9、A10、D11、C12、D13、B二、多项选择题: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

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练习题库-预防医学基础知识1.(单选)正确答案:A。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2.(单选)正确答案:B。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早期发现疾病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

达到“三早”的根本办法是宣传,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和建立社会性高灵敏而可靠的疾病监测系统。

对于某些有可能逆转、停止或延缓发展的疾病,则早期险测和预防性体格检查更为重要。

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要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3.(单选)正确答案:C。

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展前对疾病早期诊断检测,三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后,预防其发展和蔓延,以减少疼痛和伤残。

4.(单选)正确答案:C 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5.(单选)正确答案:B。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针对健康个体和整个公众的措施。

常采用的措施包括免疫接种,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生长发育评估,健康教育,婚育咨询,高危人群保护,改善环境卫生。

所以该题不属于一级预防的为B答案。

6.(单选)正确答案:A。

考查筛检试验的定义,记忆型题目;筛检是指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健康的人识别出来,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选择A。

7.(单选)正确答案:D。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早期发现疾病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

8.(单选)正确答案:A。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六.补充练习题9 •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表明( )A .企业债权的增加B .企业债务的减少C .企业债务的增加D .企业债权的减少10. 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的借方表明()A .企业债权的增加B .企业债务的减少C .企业债务的增加D .企业债权的减少11. 下列账户中本期发生额减少登记在借方的是()A .管理费用B .财务费用C .短期借款D .制造费用12. 本月共购入材料 5 000元,各车间部门领用 3 500元,退回 200元,月末结存为 2000 元,则材料上月结存应为() A. 300 元 B . 700元 C . 500 元 D . 900 元13. 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存在的依据是()A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B .经济业务的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目属于会计科目的有( A •欠供应单位料款 C .银行存款2 •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是 A •会计科目 C.会计科目和账户 3•会计科目是( A •会计报表的名称 C ・会计账簿的名称 4•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影响 A •一个B •C ・两个或更多)B •所有者投资 D •未分配利润 )B. 账户 D •会计科目或账户B •会计账户的名称 D .会计要素的名称)账户发生增减变化。

两个D .全部5 •对每个账户来说,在某一时刻其期末余额( A •只能在借方 C .只能在贷方 6・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账, A •总是相等的 C ・借方发生额一定大于贷方发生额 D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7 •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 A •增减记账法 C ・单式记账法 &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 A •便于登记账簿 C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B .只能在账户的一方D .可能在借方和贷方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 ( B .总是不等的 )B •收付记账法 D •借贷记账法)主要为了(B .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D .便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C.静态会计方程式 D .动态会计方程式14. 采用借贷记账法,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是根据()A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的规则决定B•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的规则决定C.企业会计准则决定D .每个账户的基本性质决定15. 某单位会计员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在一起讨论账户借贷双方登记的内容,其正确者是()A .小赵说:借方反映资产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减少,收入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项选择题1.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人一个关键时期。

A.2000 B .1500 C.10002.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应对“黄金发展期” 和“矛盾凸显期” 关键时期的一个()思想。

A.战略性B.战术性C.阶段性3.2003年10月,党的()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也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A.十六届二中 B.十六届三中 C.十六届四中4.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的能力。

A.领导政治 B.领导经济 C.领导发展5.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把()切实转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A.经济社会发展 B.现代化建设 C.经济建设6.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写人了()。

A.报告B.决议 C.党章7.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是略高于4%,人均才1700多美元,属于()国家。

A.中低收入B.高收人 C.低收人8.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A.第一目标 B.第一要务 C.第一职责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

A.现代化建设 B.发展经济C.以人为本10.科学发展观主张把()统一起来A.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发展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1.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

A.清理阶级队伍 B.巩固政权 C.发展社会生产力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13.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A.根本要求 B.根本方法 C、根本措施参考答案:1.C 2.A 3.B 4.C 5.A 6.C 7.A8.B 9.C 10.B11.C 12.B 13.A二、多项选择题1.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

A.明确科学发展观 B.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D.提高全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2.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应明确科学发展观()。

A.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B.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C.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D.主张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3.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本质要求。

A.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共产主义C.立党为公 D.执政为民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C.优先发展 D.可持续发展5.科学发展观坚持()。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发展方向由人民决定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

A.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7.经济全球化趋势深人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

A.确保实现小康社会B.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C.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 D.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8.以人为本()。

A.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B.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C.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D.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搞发展9.我们要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以高生产率为目标 B.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C.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D.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参考答案:1.BC 2.ABCD 3.CD4.ABD 5.ABC 6.ABCD 7.ABCD 8.ABCD 9.BCD三、简答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3.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4.简述如何统筹区域的发展。

5.简述如何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简述如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9.简述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参考答案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 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5.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6.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8.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9.第一,确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论述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过程。

2.试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4.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答题要点1.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1)科学发展观最初形成。

主要标志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逐渐完善。

主要标志是2004年2月,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专题研讨班;3月,党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胡锦涛在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初,。

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科学分析了“十一五” 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006年3月,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指导工作、研究问题,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写人党章。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写人了党章。

2.(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问题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形势动荡等严重问题。

进人21世纪以后,发展的问题更加凸显世界各国都从以往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认识到,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发展应该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很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应该是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人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问题摆在中国社会问题的首位。

但由于种种原因夕我国的发展一度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正确判断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