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书1.引言传感器是现代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农业、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领域。
对传感器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不仅可以加深对传感器原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设计方法。
2.课程目标1)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3)熟练掌握传感器的设计方法;4)能够利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3.1传感器概述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传感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2传感器原理介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传感器并观察输出结果。
3.3传感器参数介绍传感器的相关参数,如灵敏度、精度、线性度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这些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3.4传感器设计方法介绍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包括传感器的选择、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传感器的设计。
3.5传感器应用实例介绍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并要求学生团队合作,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传感器设计和实现。
4.实践环节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生需在实验室完成一系列传感器实验,并完成一个小组项目。
实验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基本操作、传感器参数的测量、传感器的校准和传感器的应用设计。
5.评分方式本课程的评分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等。
2)项目成绩:根据小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3)考试成绩:根据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6.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参数,还能够熟练运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课程设计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其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感器实验课程设计
传感器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3. 学生能够了解传感器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传感器进行实验操作,并熟练读取、分析实验数据;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传感器控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传感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学生能够关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意识到科技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但需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安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常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原理及特点。
2. 传感器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传感器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的读取、记录与分析。
3. 传感器应用案例:- 温度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光敏传感器在自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压力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 传感器控制系统设计:- 简单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传感器的课课程设计
传感器的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能够理解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够运用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实验和应用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2.掌握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理解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实验和应用设计。
2.能够分析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
3.能够结合其他电子元件,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以及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具体安排如下: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介绍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
2.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介绍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传感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价值。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传感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传感器应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教学目标的传感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023)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一)
(2023)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一)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1. 简介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传感器的基本认知与应用能力,涉及传感器设计、传感器信号处理、传感器系统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 课程教学目标•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掌握传感器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通用的传感器系统•熟悉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与限制3. 课程安排1.传感器概述–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传感器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参数2.传感器工作原理–压阻、电容、电感式传感器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特性曲线3.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方法与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与技术4.传感器系统设计–传感器系统框图与接口设计–传感器信号调理、放大与滤波设计5.传感器实际应用–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传感器应用中的特点与限制6.课程总结–课程内容回顾与总结–学生课程设计汇报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材参考1.《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3版)》2.《传感器技术手册》3.《传感器开发实战指南》6. 实验设备与器材1.压阻式传感器实验箱2.电容式传感器实验箱3.数字信号调理电路板4.传感器信号放大器电路板5.嵌入式系统开发板7. 课程评估1.学生课堂发言与思考能力2.课程设计报告书的撰写与课程设计成果3.实践操作与结果分析4.期末考试成绩8. 结语传感器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目标市场。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系统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9. 总结本文介绍了2023年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系统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该课程设计涉及传感器概述、工作原理、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与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传感器课设报告
传感器课设报告在当今社会,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传感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传感器课设报告中,我们将着重介绍以下几个方面: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应用以及传感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将介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某种物理效应或化学效应来检测被测量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比如压力传感器是根据力的大小来检测压力的变化,光敏传感器则是利用光电效应来检测光照强度的变化。
其次,我们将介绍传感器的应用。
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智能家居等领域。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工业生产中的温度变化,光敏传感器可以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光照控制。
传感器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最后,我们将介绍传感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传感器将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和微型化。
同时,传感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结合也将给传感器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期待着未来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创新。
通过这次传感器课设报告,我们对传感器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科技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我们相信,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V1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V1本文将以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为基础,重新整理并撰写一篇有关传感器课程设计的文章。
通过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结构合理的分点分布排序,来展现传感器课程设计的要素与精髓。
1. 课程背景介绍课程背景介绍部分,需要明确介绍传感器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的。
课程的设计目的是什么?主要对象又是谁?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如何进行?这是需要明确回答的问题。
2. 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在设计传感器课程时,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2.1 课程结构与布局课程结构与布局部分,需要考虑格式的统一和设计风格的整齐。
正确的课程布局需要坚持模块化和层次分明的原则。
同时,课程结构需要简单清晰,不断更新学生的信息认知,使他们能够不断进步。
2.2 实践教学在传感器课程中,实践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实验设计和实践性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
2.3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提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经验。
课程评估可以分为预测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极性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3. 课程设计的实施方式3.1 系统化教学在传感器课程中,需要根据科学的系统化教学理论,按照任务型学习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任务型学习需要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多种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3.2 创造性教学在传感器课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创造性教学的方法。
深度学习和创造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课程中发挥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4. 总结通过本文的重新整理,我们得出了传感器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和实施方式。
以课程结构、实践教学、课程评估、评估方式四个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传感器课程设计的关键点,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
课题一:温度测量控制系统一.任务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设计传感器放大电路,将传感器的电阻值转变为0~5V电压信号,将温度值显示出来。
再设计控制电路,控制一个300W电热杯温度,使其能够稳定在设定的温度值。
二.设计提示设计开场先查阅相关资料,如元器件资料、方案选择等,可以使用单片机方案,也可以使用模拟电路方案,设计电路时注意强电和弱电之间的隔离。
三.具体要求1.设计以测量显示局部电路为主;2.要绘制原理框图;3.绘制原理电路;4.要有必要的计算及元件选择说明;5.设计说明书格式规,层次合理,重点突出。
课题二:液位测量控制系统一.任务使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传感器放大电路,将液位信号转变为标准电信号,将液位值显示出来〔液位高度2.5米,显示精度1厘米〕。
再设计控制电路,控制料罐的进口阀门开度,使其能够稳定在设定的高度值。
二.设计提示可以使用单片机方案,也可以使用模拟电路方案,还可以使用PLC方案〔传感器电路要自己设计〕,设计电路参考右图。
三.具体要求1.设计以测量显示局部电路为主;2.要绘制原理框图;3.绘制原理电路;5.设计说明书格式规,层次合理,重点突出。
课题三:强度测量显示电路一.任务使用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传感器〔任选一种〕,设计传感器放大电路,将太的强弱转变电信号,并将光亮强度值显示出来。
二.设计提示设计开场先查阅相关资料,如元器件资料、方案选择等,可以使用单片机方案,也可以使用模拟电路方案,设计显示电路时注意按照国标显示,并有相应的手动校正电路。
三.具体要求1.设计以测量显示局部电路为主;2.要绘制原理框图;3.绘制原理电路;4.要有必要的计算及元件选择说明;5.设计说明书格式规,层次合理,重点突出。
课题四:电子秤电路设计一.任务使用称重传感器,设计一台电子称电路,可称重10千克,精度10克,。
二.设计提示设计开场先查阅相关资料,如元器件资料、方案选择等,可以使用单片机方案,也可以使用模拟电路方案,设计显示电路时显示**.**千克,并有相应的手动校正电路。
传感器简易课程设计
传感器简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2. 掌握常见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的使用方法;3. 学会分析传感器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选用传感器,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2. 能够运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简单的数据分析;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应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传感器简易课程,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掌握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一节《传感器概述》2. 常见传感器介绍: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二节《常见传感器》3. 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传感器选型、电路连接、信号处理;-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三节《传感器应用电路》4. 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数据传输、简单数据分析;-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四节《数据采集与处理》5. 传感器应用实例: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物联网等领域的传感器应用案例;- 课本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五节《传感器应用实例》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及分类第二课时: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第三课时: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第四课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第五课时:传感器应用实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传感器相关知识。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zhangyu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背景1.1 课程设计的意义微位移测量技术是实现超精加工的前提和基础。
到目前为止利用干涉法而制成的干涉仪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其在进行测量长度时精度就可以判读到波长的 1/20,如果进而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还可以达到百分之一波长的精度,但是干涉法测量存在结构复杂、测量范围小、价格昂贵等缺点。
如果采用一般精度的线阵 CCD作为光电接收器件的改进方案,理论分析表明其测量精度能够达到纳米量级,具有量程大,灵敏度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1.2 课程设计原理如图1所示,为了达到微小位移检测的目的,我们采用多次反射光学放大法进行测量。
所谓多次反射光学放大法是指利用光束的多次反射将微小位移放大后进行测量。
B2 D∆S∆LB1 h CCD图1 多次反射法测量原理测量装置由一对平面反光镜B1和B2,作为光源的波长为63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和线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构成。
B1和B2的初始平面反光镜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被测物体相连随之移动。
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两平面镜多次反射后照到CCD光敏面,当被测物体有一微小位移时,光敏面上的光斑移动较大的距离。
图1中,荭L—移动距离;h—光线出射点到CCD的距离;D—接触点到固定端的距离,光线在两镜之间的反射次数为n时,光斑的移动距离荭S与被测移动量荭L的关系为:荭S=2nh荭L/D;装置的放大系数 K为:K=荭S/荭L=2nh/D。
设计时,确定了平面镜的长度、两平面镜的间距以及入射光角度时,反射次数为n,当 D=30cm时反射次数超过20次,放大系数达到200倍。
精度分析: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取 D=30cm以及合适的入射角度时,放大系数为200倍,而由 CCD测出的光斑中心位置的精度可以达到1/25像素级别精度,而所用的CCD像元中心间距为14μm,故系统理论上的测量精度为2.8nm。
实际测量中,通过对CCD实现更好的光屏蔽 ,尽量减少输出电信号中背景光、杂散光的噪声,通过提高实验平台的抗震性,提高测量系统的信噪比。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数显电子秤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数显电子秤摘要本实验采用称重传感器(Scale Sensor)以及其他电学元件,经过程序控制,建立数显电子秤系统。
实验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建立系统原理模型,确定系统工作实际要求,设计系统结构;确定芯片及元件;编写程序,完成计量显示功能;实现自动量程运算功能;实现外设接口总线功能,完成计量控制;测试并调试系统。
实验在51单片机应用基础上,运用C语言和Assembly语言,结合多特性器件的结构特点,实现文字、按键、秤台的控制功能,实现了从量程设定到精确测量、计算的全功能数显电子秤系统。
关键词:称重传感器、51单片机、C语言、Assembly1、系统原理本项目属于单片机控制技术在电子秤系统中的应用。
根据需要,本系统由单片机51原件,LCD显示屏,称重传感器及按键,等成分组成。
该系统采用无极性常量电流技术,穿过称重传感器的电阻,当物品放在传感器上时,常量电流会变化,而51 单片机通过AD转换,将这种变化转化为数字量,将该电压输入51单片机,得到实时重量指示。
单片机利用程序,还可以完成计量的功能,以及校准的功能,以及精确的数显计量结果。
2、工作要求根据系统原理,本实验的工作要求有:(1) 确定系统电路结构,并进行原理设计;(2)为实现测量功能,确定称重传感器,设计确定AD转换电路,与AD转换模块实现量程设定;(3)编程51单片机实现从空载重量测量,量程设定,重量计量,及数显等功能;(4)完成系统的调整与调试等工作。
3、系统仿真分析本文采用keil仿真器,仿真数显电子秤系统。
采用51芯片,将称重传感器、LCD显示屏等外设连接在51单片机上,在keil软件中,建立对应文件,完成数显电子秤程序的编写、修改、运行。
仿真中根据程序,绘制数显电子秤系统工作流程图,结合系统原理,完成系统中称重传感器、51单片机、LCD等设备及功能模块之间控制同步操作,即从空载重量测量,量程设定,重量计量,及数显等功能,最后经过合理的设计,得到精确的数显结果。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不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3. 学生能够了解传感器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处理传感器数据;2.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3. 学生能够运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感器技术产生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技术的积极态度;2. 学生通过学习传感器课程,认识到传感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
对应教材章节:第一章“传感器概述”2. 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实践:- 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对应教材章节:第二章“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第三章“传感器应用实例”3. 传感器创新实践:- 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 解决实际问题的传感器应用方案;- 小组合作,进行创新性传感器项目设计。
对应教材章节:第四章“传感器创新实践”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学习;2. 第3-4课时: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实践;3. 第5-6课时:传感器创新实践。
传感器有关的课程设计
传感器有关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特点;(3)熟悉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2)能够选用合适的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进行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感器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传感器的热情;(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传感器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传感器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阻式、电容式、电压式、霍尔式等传感器的原理;3.传感器的性能指标:灵敏度、准确度、响应时间、线性度等;4.常见传感器简介: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5.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在工业、农业、医疗、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作用;3.实验法:进行传感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传感器的使用;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国内外相关论文和书籍;3.多媒体资料:PPT、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传感器实验套件、实验仪器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能力;4.考试成绩: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传感课程设计报告
传感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能够使用传感器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特性,掌握传感器的接线和使用方法;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够设计简单的传感电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传感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的应用和传感器的实验操作。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介绍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特性,包括电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第二部分介绍传感器的应用,包括温度控制、光线控制、液体位移检测等;第三部分是传感器的实验操作,包括传感器的接线、调试和数据采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感器应用案例;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为主教材,辅以《传感器应用实例》等参考书;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制作PPT、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各种传感器、电路板、数据采集器等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估。
作业方面,将布置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根据完成的质量和 timely 性进行评估。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全部知识点,采用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传感器课设报告【范本模板】
河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指导教师:学年学期:2 013 —2 014 学年第1 学期2 0 13 年12 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目录一、光电传感器的简介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三、本设计的原理四、相关元器件的说明和介绍五、设计电路的实物图六、实际调试过程七、心得与体会一、光电传感器的简介光电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化成光信号的变化,再通过光电器件把光信号的变化转化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它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光电器件三部分组成。
被测量作用于光源或者光学通路,从而引起光量的变化。
光电效应:在光线的作用下,金属内的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器件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在光线作用下,物质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基于内光电效应的器件有光敏电阻,光导管.光电管: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又称光导管,是一种均质半导体光电元件。
它具有灵敏度高、光谱响应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机械强度高、耐冲击、耐振动、抗过载能力强和寿命长等特点。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将光的变化转换为电的变化).常用的光敏电阻器硫化镉光敏电阻器,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光敏电阻器的阻值随入射光线(可见光)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在黑暗条件下,它的阻值(暗阻)可达1~10M欧,在强光条件(100LX)下,它阻值(亮阻)仅有几百至数千欧姆。
光敏电阻器对光的敏感性(即光谱特性)与人眼对可见光(0。
4~0.76)UM的响应很接近,只要人眼可感受的光,都会引起它的阻值变化。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1、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设计要点的基本技能,加深对“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从事仪器系统开发与设计打下基础。
2、锻炼自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能力,培养积极动手创新的精神。
传感器课设报告(一)
传感器课设报告
引言
- 介绍传感器的概念和作用
- 说明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传感器的种类及原理
- 详细介绍常见的传感器种类,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阐述每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传感器的选型与设计
- 分析传感器选型的要点,如测量范围、精度、响应时间等
- 讨论传感器的设计要点,如接口选择、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等
传感器课设实例
- 介绍一个传感器课设的具体案例
- 分析课设的目标和要求
- 阐述该课设中所使用的传感器选择、设计、优化过程
传感器课设实验结果分析
-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分析实验结果,并评价传感器的性能
- 探讨实验结果对传感器应用的启示
传感器的未来发展
- 展望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 探讨传感器在智能化、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对传感器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结论
- 总结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 强调传感器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 提出对传感器课设及相关技术的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罗列本报告中涉及的相关文献及资料
以上是传感器课设报告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名称:学生编号。
以下内容: 专业:1.1系统组成框图系统由传感器、信号预处理电路、处理器、显示器和系统软件组成。
传感器部分采用霍尔传感器,负责将电机转速转换成脉冲信号。
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放大、波形变换、波形整形电路等部分,放大器实现待测信号的放大,降低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实现小信号的测量;波形转换和波形整形电路实现正、负交变信号波形转换为单片机可接受的TTL/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兼容信号。
处理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显示器采用8位LED数码管进行动态显示。
本课题采用以8051系列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开发的霍尔传感器转速测量系统。
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1.2系统速度的工作原理是工程中常用的参数。
旋转体的转速通常用每分钟转数来表示。
它的单位是r/min。
由霍尔元件和外围设备组成的测速电路将电机转速转换成脉冲信号,送到单片机AT89C51的计数器T0进行计数,用T1计时测量电机的实际转速。
该系统采用单片机测速、脉冲计数法和霍尔传感器获取脉冲信号。
它的机械结构也可以做得相对简单,只要两个磁钢粘在转轴的圆盘上,使霍尔传感器靠近磁钢,机器轴每转一圈就产生两个脉冲,当机器轴转动时就产生连续的脉冲信号输出。
霍尔元件电路部分的输出成为转速计数器的计数脉冲。
通过控制计数时间,可以实现计数器的计数值对应于机器轴的转速值。
单片机处理数据,并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1.2.1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元件,由磁钢、霍尔元件等组成。
测量系统的转速传感器是西科的NJK学生编号:专业:1.1系统组成框图系统由传感器、信号预处理电路、处理器、显示器和系统软件组成。
传感器部分采用霍尔传感器,负责将电机转速转换成脉冲信号。
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放大、波形变换、波形整形电路等部分,放大器实现待测信号的放大,降低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实现小信号的测量;波形转换和波形整形电路实现正、负交变信号波形转换为单片机可接受的TTL/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兼容信号。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通过传感器的课程设计,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2.根据某一类传感器的特性,提出具体应用。
3.设计原理电路,进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通过计算参数,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搭建电路,焊接元器件,并调试通过。
4.通过设计电路,以及对传感器知识的应用,设计电路,能对人体进行某种感应,进而控制电路完成某项功能。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实现人体感应开关,进行电路图设计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将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进行系统的实施,调试电路,并分析调试过程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任务。
二、分析与设计1. 设计任务分析人体感应开关实验套件主要有进口的LP8072双排16脚集成块和单向可控硅组成,它体积小,外形美观,制作容易,节省能源,是提高我们学习电子技术兴趣的良好教材。
LP8072C(兼容:CS9803,WT8072)是一款热释电红外控制电路。
它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接元器件构成被动式的热释电红外开关。
大量应用于:人体感应照明控制、人体感应开关,人体感应控制器,马达和电磁控制、防盗报警等领域。
这里LP8072是由四个独立的与非门构成,可控硅T选用的是1A单向可控硅,它的测量方法:用R*1档,将红表笔接可控硅的负极,黑表笔接正极,这时表针无读数,然后用黑表笔触一下控制极K,这时表针有读数,黑表笔马上离开这时表针仍有读数说明可控硅是完好的,光敏电阻选用的是625型,有光照时电阻在20K以下,无光时电阻值大于100M、说明元件是完好的。
二极管采用普通的整流管二极管IN4007。
2. 设计方案论证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人体感应开关就是利用人能辐射特定波长红外线的基本原理构成的。
在触发人体感应开关开关时不需要人发出任何声音,而是人走过时身体向外界散发红外热量最终控制灯具的开启,当人离开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延迟,自动熄灭。
传感器课设报告
工程测控系统课程设计一.设计的目的1. 掌握元器件及芯片的焊接与调试;2. 了解基于51 单片机的软件钟的工作原理;3. 会用C 语言编写时钟函数,复习用switch 语句和do-while 语句、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4. 会使用MEDWIN 编译调试程序,并生成HEX,通过数据线下载到电路板上;5. 根据自己焊接的板子在程序中设置按键控制时钟的调整。
二.试验要求实现功能要求:使用中需要对时钟进行调整。
在调整的时候需要一个按键来进入调整状态。
进入调整状态以后需要一个按键来向左移动调整位置,一个按键来向右移动调整位置,一个按键来增加所选位置的数值,一个按键来减小所选位置的数值。
调整完成以后还需要一个按键来退出调整位置,恢复时钟的计数运转。
以上所需按键可以根据需要合并。
在调整中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显示目前所选定调整的位置(如秒的个位或者十位,分的个位或者十位等)可以采用是否显示数位右下的小数点或者所选需调整位是否闪烁来让操作者。
明确目前自己所选定的需要调整的数位。
三.设计的硬件原理显示电路:单片机外围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数码管驱动电路四.软件设计:算法的原理概述,程序流程图及源程序。
软件钟:其算法就是以单片机的时钟为基准,记录单片机时钟脉冲的数量,当数量足够多(如脉冲为每秒6Mhz,那么记录6M个脉冲所需时间即为1秒)就可以将显示部分的“秒”位加一。
加到60以后进位为“分”,“秒”位清零以后继续记录。
当“分”累加为60以后进位为“时”,“分”位清零以后继续记录,当“时”位为24以后,“时”位清零并继续记录。
时钟基本流程图:五.实验内容(1)硬件焊接:按照电路图焊接好各个元器件和芯片插座,注意焊接时焊点要尽量光滑,与管脚接触良好,元件的管脚弯曲处要尽量光滑,有需要区分正负极的元器件焊接时要注意不要焊反。
焊接完后将元件多余的管脚用尖嘴钳剪掉,以免形成短路。
(2)软件设计:1.子程序设计:A. 单片机初始化程序a) 定时器T0 中断服务程序B. 显示子程序C. 时钟运行计数子程序D. 时间数据送显示缓冲区子程序E. 设置时间子程序F. 时钟调整子程序G. 键值读入子程序H. 延时子程序2.实验程序清单:/********************************************************************** 综合实习--软件钟**********************************************************************/#pragma db oe#include <reg52.h>#include <absacc.h>#include <string.h>#include <stdio.h>#include <intrins.h>#include <MA TH.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void display(void);void initsiu(void);void delay(void);void sztz(void);void jssz(void);void setsz(void);void tzszw(uchar zj);uchar inkey(void);uchar sec;uchar disdat[2];uchar code tab[]={0x3f,0x6,0x5b,0x4f,0x66,0x6d,0x7d,0x7,0x7f,0x6f};uint count;uchar set_state,xsd;sbit zsd=P1^0;main(){uchar i;for (i=0;i<2;i++){disdat[i]= 0; //将显示缓存清零}initsiu(); //初始化单片机set_state=0;do{i=inkey(); //设置时钟if(i==0xe0)setsz();jssz();display(); //显示if((sec & 0x01)) //指示灯闪烁zsd=1;elsezsd=0;}while(1);}void display(void) //六位数码管显示程序,disdat[]是要显示的内容(是0~9的数字),xsd是在那一位显示小数点{uchar i,disa,disb,disc;disb = 0x00; //显示第n位for (i=0;i<2;i++) //共显示6个数据{disa = disdat[i]; //显示数据if (disa < 10){P2 = disb;disc = tab[disa]; //显示段码if (set_state==0) //显示时钟{if ((i == 1) || (i == 3))disc = disc | 0x80; //增加小数点显示}else //设置时显示{if (xsd == i)disc = disc | 0x80; //增加小数点显示}P0 = disc; //送显示delay (); //延时P0 = 0x0;disb++; //下一个要显示的位置}}P2 = 0xff;}void setsz(void) //设置时间{uchar i,k;set_state=1; //改变显示状态xsd=0; //设置位置TR0=0; //停止时钟运行jssz(); //将现在的结果放到数组disdat[]do{display(); //显示i=inkey(); //读键switch (i){case 0xd0: //退出设置,3号键,左case 0xb0: k=0; //改变设置位置,每按下一次右移一个,2号键,次左xsd++;if(xsd==2)xsd=0;break;break;case 0x70: //加1,1号键,右k=0;tzszw(0);break;default:k=0;break;}}while(k!=0xff);set_state=0; //恢复显示时钟TR0=1; //时钟运行_nop_();}void tzszw(uchar zj){uchar j;switch (xsd){case 0: //秒高位调整if (zj==0){disdat[0]++;if (disdat[0]>6)disdat[0]=0;}else{if (disdat[0]==0)disdat[0]=6;elsedisdat[0]--;}sec=disdat[0]*10+disdat[1];break;case 1: //秒低位调整if (zj==0){disdat[1]++;if (disdat[1]>9)disdat[1]=0;}else{if (disdat[1]==0)disdat[1]=9;elsedisdat[1]--;}sec=disdat[0]*10+disdat[1];break;default:break;}}void delay(void) //延时程序{uchar i;for (i=0;i<201;i++)_nop_();}void jssz(void) //将时钟分离送到显示缓存{disdat[0]=sec/10;disdat[1]=sec%10;}void sztz(void) //时钟运行计数,每秒运行一次{sec++;if(sec==60){sec=0;}}void initsiu(void) //初始化单片机{TMOD=0x11; //定时器1:gate=0->TR1=1开始计数,C/T=0->对内部计数,模式1->16位计数TH0=0X3C;TL0=0XAF;ET0=1; //打开定时器0中断ET1=0; //关闭定时器1中断TR0=1; //打开计数器0TR1=0; //关闭计数器1EA=1; //总中断允许}void int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TH0=0X3C; //50ms中断一次,20次为一秒,调整时间一次TL0=0XAF;count++;if (count==20){count=0;sztz();}}/********************************************************** 键盘输入程序1:0x70 2:0xb0 3:0xd04: 0xe0**********************************************************/ uchar inkey(void){uchar jjj,keydat;P2 = 0xff; //P2准备读入keydat = P2; //读入键值keydat = keydat & 0xf0; //找出四个键的值if (keydat != 0xf0) //有键输入{_nop_();_nop_();jjj = P2; //再读,去抖动jjj = jjj & 0xf0;if (jjj != keydat)keydat = 0xf0;do{jjj = P2;jjj = jjj & 0xf0;} //等待键松手while (jjj != 0xf0);}return (keydat);}六、测试结果分析:经过medwin 对程序的调试无误后,将hex 文件下载到电路板上,可正常显示时钟,并且可以通过按键对时钟进行调整。
用传感器做课程设计
用传感器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掌握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传感器知识,设计简单的电路,实现特定功能。
3. 学生了解传感器在课程项目中的重要性,能够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传感器,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2.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组员共同设计、实施和优化课程项目。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感器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课程项目中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认识到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环保意识和科技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路基础。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 常用传感器介绍:- 光电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3. 传感器电路设计:- 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连接方式- 电路图的绘制和解读- 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4. 课程项目实践:- 项目主题: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项目目标:实现温度、湿度、光线和声音的实时监测- 项目实施:分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传感器电路,编写程序,实现功能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学习,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常用传感器介绍,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点- 第三课时:传感器电路设计,学习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连接方法- 第四课时: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搭建和调试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传感器及其应用”章节相关,涵盖了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应用和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齐文华学号:12L*******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L126班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学年学期:2 014 —2 015 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2 0 1 4 年12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目录一、引言----------------------4二、设计电路及原理------------4三、元件清单------------------5四、相关元器件的说明和介绍----6五、课设步骤------------------11六、实物图--------------------11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13八、心得与体会----------------13九、参考文献------------------14一、引言1.课程设计的目的1)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设计要点的基本技能,加深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从事仪器系统开发与设计打下基础。
2)锻炼学生自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创新的精神。
3)通过课程设计提高我们动手实践能力,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学习传感器和其他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设计思路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端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检测与控制。
同时传感器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本设计选用光敏传感器,对特殊场合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与报警。
主要应用于农业大棚、城市照明等对光照强度有要求的场合。
本设计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警示灯,当光照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就会发光起到警示的作用。
二、实际电路及原理1.电路图2.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光敏电阻R1和可调电阻RP组成串联电路,当光线变暗时光敏电阻阻值升高,RP两端电压下降,使VT1晶体管C、E之间阻值变大,导致VT2、Ub 升高C、E之间电阻迅速减小,发光二极管导通。
反之不亮。
电子光控开关,将发光二极管该接继电器,可控制各种电器设备,可作为机器人光控探头。
通电后,调节RP可改变控制要求。
三、元件清单VT1 9014 1个VT2 9014 1个光敏电阻R1 1个滑动变阻器RP 10KΩ1个电阻R2 4.7kΩ1个发光二极管VD 1个四、相关元器件的说明和介绍1、光敏电阻(1)介绍及应用光敏电阻又称阿光导管,常用的制作材料为硫化镉,另外还有硒、硫化铝、硫化铅、和硫化铋等材料。
这些制作材料具有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其组阻值迅速减小的特性。
这是由于光照产生的载流子都参与导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漂移运动,电子奔向电源正极,空穴奔向电源负极,从而使光敏电阻器的阻值迅速下降。
光敏电阻属半导体光敏器件,除具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光谱特性及R值一致性好等特点外,在高温,多湿恶劣条件下,还能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照相机,太阳能庭院灯,草坪灯,验钞机,石英钟,音乐杯,礼品盒,迷你小夜灯,光声控开关,路灯自动开关以及各种光控玩具,光控灯饰,灯具等光自动开关控制领域。
(2)光敏电阻的分类根据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可分为三种光敏电阻器:紫外光敏电阻器:对紫外线较灵敏,包括硫化镉、硒化镉光敏电阻器等,用于探测紫外线。
红外光敏电阻器:主要有硫化铅、碲化铅、硒化铅。
锑化铟等光敏电阻器,广泛用于导弹制导、天文探测、非接触测量、人体病变探测、红外光谱,红外通信等国防、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
可见光光敏电阻器:包括硒、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砷化镓、硅、锗、硫化锌光敏电阻器等。
主要用于各种光电控制系统,如光电自动开关门户,航标灯、路灯和其他照明系统的自动亮灭,自动给水和自动停水装置,机械上的自动保护装置和“位置检测器”,极薄零件的厚度检测器,照相机自动曝光装置,光电计数器,烟雾报警器,光电跟踪系统等方面。
(本设计采用的就是)(3)主要参数特性1)光电流、亮电阻光敏电阻器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当有光照射时,流过的电流称为光电流,外加电压与光电流之比称为亮电阻,常用“100LX”表示。
2)暗电流、暗电阻光敏电阻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当没有光照射的时候,流过的电流称为暗电流。
外加电压与暗电流之比称为暗电阻,常用“0LX”表示。
3)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光敏电阻不受光照射时的电阻值(暗电阻)与受光照射时的电阻值(亮电阻)的相对变化值4)光照特性光照特性指光敏电阻输出的电信号随光照度而变化的特性。
从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的光照强度的增加,光敏电阻的阻值开始迅速下降。
若进一步增大光照强度,则电阻值变化减小,然后逐渐趋向平缓。
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特性为非线性。
5)伏安特性曲线。
伏安特性曲线用来描述光敏电阻的外加电压与光电流的关系,对于光敏器件来说,其光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6)温度系数光敏电阻的光电效应受温度影响较大,部分光敏电阻在低温下的光电灵敏较高,而在高温下的灵敏度则较低。
7)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光敏电阻用于某种线路中所允许消耗的功率,当温度升高时,其消耗的功率就降低。
(四)工作原理光敏电阻原理图1、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内光电效应。
在半导体光敏材料两端装上电极引线,将其封装在带有透明窗的管壳里就构成光敏电阻,为了增加灵敏度,两电极常做成梳状。
用于制造光敏电阻的材料主要是金属的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等半导体。
通常采用涂敷、喷涂、烧结等方法在绝缘衬底上制作很薄的光敏电阻体及梳状欧姆电极,接出引线,封装在具有透光镜的密封壳体内,以免受潮影响其灵敏度。
入射光消失后,由光子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将复合,光敏电阻的阻值也就恢复原值。
在光敏电阻两端的金属电极加上电压,其中便有电流通过,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时,电流就会随光强的增大而变大,从而实现光电转换。
光敏电阻没有极性,纯粹是一个电阻器件,使用时既可加直流电压,也加交流电压。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半导体导带内载流子数目的多少。
2、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由磷化镓(GaP)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能直接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的发光显示器件。
当期内部有一定电流通过时,发就会发光。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
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
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
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
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
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放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成为PN结。
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八点能直接转换成光能。
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
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及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会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强度有关。
3、三极管三极管,全称赢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
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三极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90三极管在电子制作中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9014则为NPN型45V、100mA,功率为450mW,频率为150MHz,放大倍数为20-90。
五、课设步骤1.确定课题设计电路并计算出算需元件的大小。
2.采购元器件。
3.焊接电路。
除电池外,全部元器件都可焊装在印刷电路板上。
安装顺序为R2、R1,再装RP可调电阻、两只三极管和发光管。
通电后,调节RP可改变控制要求。
4.检查实际所焊电路并调试。
(1)观察电路是否有虚焊点或是短路的地方,并检查实际所焊电路是否与电路图一致并调试错误。
(2)检查发光二极管是否损坏:将万用表置于测二极管的档位,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查看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若有一次测量发光则说明二级管正常。
(3)检查光敏电阻是否正常。
将万用表置于测电阻的档位,分别测量在有光照和无光照时光敏电阻的电阻。
若电阻为0或是无穷大,则说明次光敏电阻损坏。
六、实物图正面图反面图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电路焊接完毕之后接上电源会发现发光二极管会有一个逐渐由亮变暗或是由暗变亮的中间过程。
只是由于滑动变阻器RP引起的,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RP换成比较器。
八、心得与体会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工作前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经历。
这次课程设计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学会了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而且这次课程设计,巩固与扩充了传感器应用设计等课程的所学内容,提高了计算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
最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做一件事情需要如何去把握,怎么样能做到最好,增强了统筹全局的能力。
做事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这样才能不犯错误,少犯错误。
这次设计过程中也体现出了自己单独设计、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不足,需要多查阅资料和课本。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课设还是很开心的,毕竟这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
而且现在的我已经大三了,很快就面临着毕业,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我要更加的努力学习,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让自己充实的过好每一天,这样将来到社会上才能更好的生活,更容易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九、参考文献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