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时期的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胡汉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魏晋南北朝胡汉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魏晋南北朝胡汉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者:刘岩松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1期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南北迁徙频繁。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前所未有的融合,胡族和汉族人民在饮食习俗和烹饪技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彼此的饮食结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胡汉;饮食文化;交流;融合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69-02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是中国古代分裂多于统一的历史时期,但社会仍然在动荡不安中不断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其中饮食文化的发展状况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迅速融合,各个少数民族把自己的饮食烹饪文化带到了中原地区,关外的少数民族丰富的肉食烹饪方法与中原民族精细的烹饪方法相互融合,中华的饮食文化在交融中呈现出新的面貌。

譬如从西域地区来的人民,传入了胡羹、胡饭、胡炮、烤肉等制法;从东南来的人民,传入了叉烤、腊味等制法;从南方沿海地区来的人民,传入了烤鹅、生鱼等制法;从西南滇蜀来的人民,传入了红油鱼香等饮食珍品。

这一时期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烹饪原料如蔬菜、家畜、家禽、野味、海鲜、鱼类等更加丰富,食品种类大幅度增加,胡族和汉族在饮食习俗和烹饪技法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双方食品种类更加丰富,并产生出许多新的饮食因素、烹饪技艺。

一、胡汉饮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继秦汉统一之后第一次大动荡、大分裂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因素,导致了各民族人口大量频繁地迁徙和流动,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大量内聚,而汉民族则不断从中原腹地往东北、西北和南方大规模辐射。

1.胡人的内迁。

胡人的迁徙以鲜卑族最突出,《后汉书·鲜卑传》记:“鲜卑,亦东胡之支也。

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作者:何辽来源:《卷宗》2020年第09期摘要:魏晋南北朝虽然战乱频繁,但胡汉之间、南北之间由于人口迁徙、士族参与、原料增多等,在饮食之上多有融合,促进了这一时期饮食的交流进步。

是中国饮食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食文化;南北人口融合魏晋南北朝是战争频繁的时代,也是民族融合的时代。

自八王之乱后,少数民族南迁,在中原建立政权,中原汉人大量南逃,“京洛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未南逃者与胡人相处,最终胡汉相融。

陈寅恪先生说:“魏晋南北朝三百年来的大变动,即由人口迁徙问题引起。

人口的徙动为魏晋南北朝三百年来之大事。

”人的移动带来饮食文化的交流。

兴许是战乱不休,人人自危,精神上表现出叛逆儒家的倾向,物质生活上追求享受,口腹之欲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时人大讲饮食,北方崔浩的《食经》,南方虞悰《食珍录》为代表。

古话说:君子远庖厨。

儒家一向如此,“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

”但食物是人生存的基础,《盐铁论》也有言:“丧祭食饮,声色玩好,人情之所不能已也。

故圣人为之制度以防之。

”因此儒家又制定饮食之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孔子说:“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儒家认为,饮食不单是果腹,也包含修身。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修身不求物欲,儒家一贯如此。

从东汉末,战乱起,人人备受煎熬。

现实残酷导致了思想的变化。

于是有竹林七贤,还崇尚虚无的魏晋之风。

《晋书》记载了一些事例:何曾每日花在吃喝上的钱过万,还认为没有下筷子的地方,儿子何劭,“时论以为太官御膳无以加之,”王济宴请皇帝,皇帝文为何食物如此鲜美,答曰:“以人乳蒸之。

”先秦秦汉,汉人传统的烹饪技巧是蒸煮等,讲究精细,重视火候,以粮食蔬菜为主,肉的比例不多,胡人游牧,羌煮貊炙,饮奶食酪,肉食为主。

饮食文化概论简答题

饮食文化概论简答题

1.中华饮食文化特点?1.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2.进食选择的丰富性3.菜肴制作的灵活性4.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5.各区域间文化的通融性看法:饮食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丰富的。

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不仅仅推动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还能一定程度的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因此,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及其意义,对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必将产生积极的、有深远意义的影响2.中西饮食文化异同点?差异:1.中国饮食追求饮食的美味、艺术性,多从色香味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西方饮食追求以营养为主,而色香味次之,注重食物所含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

2.中国的饮食素菜较多,品种丰富,西方荤食较多。

3.中国的菜肴主要是热菜,而西方较多冷菜4.中国人主要用筷子用食,喜欢拼桌,西方用刀叉,就食讲求个人的独立和自主相同:1.中西饮食文化都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2.都是为了填饱肚子为目的看法: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其中一部分,我们要尊重中西方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具体差异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能够增加我们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在餐桌上还可以避免因为不恰当的饮食行为所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

3.夏商周时期饮食文化特点及看法1.烹饪原料显著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比如五谷、五菜、五果、五畜、五味2.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3.出现了新的烹饪技法,比如煎、熬4.菜品质量飞速提高,提出著名的周八珍看法: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上属于奴隶制社会,也是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4.秦汉时期饮食文化特点及看法1.铁制炊具开始广泛使用2.植物油开始用于烹饪3.红白案开始分工4.人造冷饮兴起,酒文化异彩缤纷,酒茶盛行5、面点食品增多6.烹饪原料的扩充,从西域引进了很多新蔬菜7.餐制的变化,一日三餐制开始形成看法:秦汉时期华夷之间饮食和饮食文化交流是古代中国饮食和饮食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之间饮食和饮食文化大交流和融合的前奏。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时期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时期

二、能源和炊餐器具有新的改进
(一)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 煤做燃料的国家,汉代已用 煤来炼铁,到南北朝时,北 方的家庭已经盛行用煤来烹 制食物,唐代煤已成为全国 常用的燃料。
二、能源和炊餐器具有新的改进 (二)炊具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器皿
秦汉以后,出现了许多火眼的陶灶、曲突和高突的灶。
二、能源和炊餐器具有新的改进
豆腐的发明是人类饮食史上的一大贡献, 相传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
一、烹饪原料继续拓展
在汉代,人们已经使用植物油来烹制菜肴,而此前都是 使用植物油脂,还新增了豉和蔗糖等调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烹饪时还把安石榴汁、橘皮、葱、 姜、蒜、胡椒等作为调料放入菜肴;
隋代已大量使用海味,唐代进入食谱的海产有海蟹、比 目鱼、海蜇、乌贼、玳瑁、鱼唇等。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时期
概述
秦汉以后,中国烹饪进入了以广泛 使用铁制炊具为标志的发展时期,这一 时期,在烹饪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烹饪 理论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大量烹饪 专著出现,食疗保健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时 期。
一、烹饪原料继续拓展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汉代出使西 域,带来了胡瓜、胡豆、胡桃、胡麻、 胡椒、胡葱、菠菜等多种烹Hale Waihona Puke 原料;三、烹饪技艺显著提高
在面点制作中,《清异录》所列举的 “建康七炒”可反映当时的制作水平。 即“齑可照面,馄饨汤可注砚,饼可 映字,饭可打擦擦台,湿面可穿结带, 醋可作劝盏,寒具嚼者惊动十里人”。
即切碎捣烂的腌酸菜,均匀清洁的象镜子一样可以照出人面; 馄饨汤清的可以入砚磨墨;饼薄如蝉翼可以透过它看出下面的字; 饭煮得颗粒分明,柔韧有劲;调和好的面,筋韧如裙带,打结也 不断;醋味醇美得可以当酒,馓子香脆,嚼起来清脆打声,可惊 动十里以内的人。

汉末魏晋饮食文化与市场

汉末魏晋饮食文化与市场
屠肆 汉代的畜牧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经营的利润也相当可观。《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 “陆地牧马二百蹄(即马50匹),牛蹄角千(牛167头),千足羊,泽中千足彘(猪羊250头) ……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千户侯年收入为20万)。”畜牧业的发达也体现于屠宰和贩卖中: “屠牛羊彘千皮”和“马蹄躈千,牛千足,羊彘千双”皆是和前文所述的“贩谷籴千钟”一样年收入20万(千乘之家)。
汉末时, 养鱼大户已不常见, 多为小商贩, 如任嘏在汉末荒乱时“家贫卖鱼,会官税鱼,鱼贵数倍,嘏取直如常”(注15)。官府对鱼商收税就说明当时鱼类贩卖的鱼巿比较普遍, 更有酷吏“强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 。(注16)南方盛产水产, 专门售卖的鱼巿也随之出现, 比如建康有“蚬巿”。(注13)
菜巿 汉代以后随着人们饮食水平的提高, 蔬菜渐成日常膳食中的一部分, 这就促进贩卖商巿的兴起。《史记 货殖列传》中每年种植“千畦(25亩)姜韭”与年销售量“佗果菜千钟”的菜商也同样是年赞20万。
农村一样有牲畜的交换, 颜斐为京兆太守时, “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注4)这里透露出当时主要肉食品种有猪和狗。秦汉时期食肉狗肉主要在中原地区, 随着五胡乱华大人口迁向江南, 食狗肉在南方也开始普及。宋、齐间人王敬则这“屠狗商贩,遍于三吴”表明江苏、浙江等地城巿巿中已有屠狗之肆, 这一带普遍使用一种名为“屠肉枅”(注14)的大秤, 可见当时的交易量是多么的大。
从规模性质来分类, 可分大巿、小巿、草巿和专业化的巿四类。
草巿开始时是自发性质, 日后被官府接管, 多在城外, 与里巿的分别在于没有巿门。
大巿与小巿的区别, 多数是大巿为官立而小巿为民立。《通典》卷11《食货》云: “(东晋至陈)淮水北有大市百馀,小市十馀所,大市备置官司”而三国时的大巿, 以建业做例: “京师四巿,建康大巿,孙权所立;建康东巿,同时立;建康北巿,永安中立”(注2), 杨宽先生所写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一文中指出东吴建业贵族的里和重要的巿皆设于御道以南的秦淮河流域, 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当时建业发达的水上交通, 另一方面也是便于把大巿与小巿居分出来, 放在突出的位置中。

汉文化资料--三国魏晋南北朝饮食

汉文化资料--三国魏晋南北朝饮食

器具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美食日盛,旧有的食器改制或隐退,新的食器不断出现。

如三忠鼎、鬲、簋、簠、方彝、卣、觥、爵、盉、觚、觯等饮食器已完全消失,而另一些器具却大为兴盛,如壶,春秋时的莲鹤方壶,形体高大,壶盖四周有莲瓣两层,中央立一振翼长鸣之鹤。

壶身上饰有蟠曲龙纹,旁有两镂孔龙形大耳。

圈足下双兽匍匐。

此壶构思精美巧妙,一改商周以来庄重、静态的器具风格。

体现了社会处于巨变中的风貌。

灶具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注意道风、排烟的台式土灶,并有铜炉出现。

周代的一系列礼器这时已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所以礼器的体量也逐渐减少,所以这一时期的食器体量比较适宜,更加接近实用,以实用为其首先考虑的功用。

此外,由于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铜器、漆器的大量使用,所以这时器具制作的技术更加先进,器具工艺更加精细,各种图案纹饰更加形象逼真,这就使其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到了汉代,中国饮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在融合了前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所以这一时期的饮食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品种齐全。

中国饮食的器具这一-时期不仅在数量上大为增加,而且在花色品种上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是各种饮食器具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全部出现,另一方面是各种食具有了比较固定而专门的用途,并且每一套餐具,都讲求完整搭配。

其次是分工精细。

各种食器定型完备,杯盘碗碟、锅盆盂瓮,品种齐全,功用完备,如饮器,就有盛汤之勺和匙、盂,饮器以大小功用的不同,有盏、杯、盅之别,可见其各司其责、分工明确。

再次是轻巧精致。

在春秋战国时代体量适宜的基础上向着更进一步,向前轻巧精致的方向发展,使其更加生活化,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进步,这一时期的食器变得更加精致,从史书记载看,当时的食器非常讲究“雕文雕漆”。

此外,这一时期的食器还表现为其制作材料完备。

一方面是青铜器逐渐减少,而被漆器、瓷器所取代。

到了东汉,瓷器不断成熟,玻璃质的盘、碗大量出现;另一方面,随着青铜器的逐渐隐退,战国时出现的铁已被较为广泛地运用到了饮食器具的制作,铁釜、铁刀等炊具已普遍使用。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传承与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新的烹 饪方法和食品的引进,为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新的色 彩。
对后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 传统的烹饪方法和食品至今仍在沿用和传承。如饺子、炒菜 等源于这一时期的食品至今仍受到广泛的喜爱。
创新魏晋特色菜
结合现代烹饪技巧和魏晋饮食文化元素, 创新出具有魏晋特色的新菜品,吸引更多 人品尝和了解魏晋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魏晋主题餐厅
建设以魏晋南北朝为主题的餐厅,提供传统 魏晋美食和相关文化体验,使游客在品尝美 食的同时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文化。
打造魏晋旅游线路
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山名水、古镇古迹和 美食相结合,设计出多条旅游线路,使游客 在游览美景的同时感受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
VS
器具文化
宴会上的餐具和酒器也是这一时期文化的 重要体现。餐具包括盘、碗、碟、筷子等 ,材质多为瓷器或铜器;酒器则有青铜或 玉制的爵、觞、樽等。这些器具制作精良 ,工艺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 内涵。
04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中的 名人与名食
名人烹饪故事与传说
曹操与炖鸡
据传曹操亲自炖鸡,发展出“曹鸡汤”这道菜,流传至今。
传统习俗
除了食品外,还有许多传统习俗与节庆相关。如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挂上红纸写的“福”字,寓意福气 临门;端午节时,人们佩戴五色线、挂艾叶和菖蒲等以驱邪避疫。
宴会场所与器具文化
宴会场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宴会场所不仅具备餐饮 功能,还注重建筑美学与文化内涵的结合 。这些场所通常由彩绘、雕塑和建筑装饰 等元素装点,呈现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

汉朝饮食概况大全

汉朝饮食概况大全

汉朝饮食概况大全秦朝统一了六国,但治国不同于灭国,很快秦朝便覆灭了。

随后汉朝建立起来,汉朝吸取前朝教训,不断发展,开疆拓土,终成强国。

而随着中国统一局面的完全诞生,强大的汉王室在饮食方面也比秦朝更进一步了。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汉朝饮食概况,希望你喜欢。

汉朝饮食概况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

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

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

太官令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

太官和汤官各拥有奴婢3000人,为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一年达二万万钱。

这笔开支相等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

每天开支达54. 8万钱,相当于2700多石上好的梁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

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

”时节的变化对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有着不小的影响。

如汉末人徐干说:“在炎气酷烈”的夏季,即使是贵族也感到“身若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戏鲜欢。

”然而季节对饮食生活的限制在皇帝和其后妃那里却被降至当时的最低程度。

在冬天,皇帝可以享用春季才生成的葱,韭黄等蔬菜,而这些蔬菜是耗费大量钱财,太官“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而生。

”在炎热的夏季,皇帝与后妃则是“坚冰常奠,寒馔代叙。

在此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剧了。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

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

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

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

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这段时期可说是中国文化中最神秘、最文艺、最复杂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的饮食文化也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增添。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食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也都比较繁荣。

农民开始多种植豆类、蔬菜和水果,人们也开始食用豆制品,制成豆腐、豆浆等,这些成为了当时食品市场上的主要特色。

同时,肉类的消费也有所上升。

人们开始有钱买牛、羊、鸡、鸭等肉类,肉类和蔬菜一样成了当时的膳食主要内容。

而且,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苏州的鱼非常推崇,更有宋人有“吴鱼、北菱”,进一步反映了苏州鱼的美味。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也逐步从单一向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当时人们开始有了解菜之乐、品香之乐、赏艺之乐等多种饮食文化的认识,餐桌成了一种社交场所,成为仿效宫廷文化的一种表现。

在当时,人们注重饮食的基本原则,不以饱腹为目的,而是追求食品的精细工艺和美味口感,追求食材的独具特色。

因此,很多菜肴在调制工序、烹调手法和配料选择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创新和细节优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方式除了注重菜品的制作和食材的选择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方式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在这个时期里,餐桌经常与诗剧等文艺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文饮合一”的富有文化气息的饮食方式。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比较流行“小食”的饮食方式。

所谓“小食”,就是指小份量、小荤素菜和清淡口味的饮食方式。

这种饮食方式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而且更加健康。

四、魏晋南北朝中的饮食文化与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还受到很多文学艺术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里,饮食与文学、绘画、雕刻等艺术有了紧密的联系,包括云歌、清谈、山水、花卉、书法等绝大多数的文化艺术都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文学方面,陆羽的《茶经》和谷梁《齐民要术》的描述就是一些世人之所以对当时饮食文化认识较为了解的来源。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餐制

所谓餐制,就是每天吃饭的数目是一日两餐的,以 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活习惯。早 餐在7点左右,吃的多些,因为要应付繁重的农业 生产劳动,称为“大食”;下午三四点再吃一顿, 因为就要天黑了,不能再去劳动,所以吃得少些, 称为“小食”。但在上层社会和士人当中却实行三 餐制,并逐渐流行开来。第一餐为朝食,也就是早 食。一般在天色微明以后;第二餐为昼食,在上下 午交替之时;第三餐为飧食,在下午3-5时。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G101001班 曹彦凌 100510114
民以食为天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管仲: “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 之天者,斯可矣。”
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即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茹毛饮血—— 燧人钻火—— 神农播谷—— 六畜:马、牛、羊、鸡、犬、豕 (shǐ )。 六谷:稷、黍、麦、菽(shū )、麻、稻。 黄帝命炊—— 仪狄初酿—— 夙沙制盐——

中国饮食的成熟定型时期的特点
餐饮器具精美绝伦
食物原料十分广博 烹饪工艺拥有较完善的体系 地方风味流派形成稳定格局 饮食市场持续兴盛 饮食著述完整系统
中国饮食的繁荣创新时期(辛亥革命至今)
以西学研究中国烹饪,出版烹饪专著近百种,《清稗类抄》、 《食品化学》、《饮食与健康》、《微生物学》等。西方的 食品、食品科学和新式的食品加工技术也大量传入中国。 同治九年(1870年),美国传教士将西洋苹果、梨、葡萄、 大樱桃等品种传入烟台。 中国烹饪大举进军世界各国,烹饪王国的初形已经显现。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烹饪以师代徒的个人传艺方式转变为专 门的学校教育,并由专门技术传授向科学、艺术、文化教育 的方向发展。新技术、新工具、新原料、新调味品的不断增 加,促使中国烹饪向着简捷、实用、重口味、重花色、重营 养、讲卫生的方向发展。 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 南》。

中国美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色菜肴

中国美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色菜肴

中国美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色菜肴中国美食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饮食文化。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开始,到清朝的“宫廷美食”,再到现代的“地方特色菜肴”,中国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有着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美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色菜肴。

一、历史渊源中国美食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一种被广泛重视的文化现象,它直接关乎到国家的文化根源、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在汉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文化已经开始繁荣发展,形成了以京味风味为主的中原饮食文化。

在唐朝,“食尚清淡”,“有味不过鲜”成为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

随着南北朝的战乱,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开始独立发展。

唐朝时期,南部的大陆开发,北部的淀粉战争,促进了南北方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到了宋朝,饮食文化更是成为时尚和艺术的象征,仿佛饮食也有了它的“唐诗宋词”。

明朝时期,饮食文化已经非常丰富多彩。

从宫廷美食到民间小吃,从杭州的小笼包到山东的煎饼果子,从湖南的辣椒豆腐到四川的麻辣火锅,中国饮食文化已经跨越了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呈现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图景。

到了清朝,由于广东省的名厨、工艺大师和商人的大量涌入,广东菜的影响迅速扩散到中国的其他地区,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菜系之一。

二、特色菜肴中国特色菜肴繁多,往往通过独特的味道、烹制方法及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来吸引美食家的兴趣。

1. 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中国非常有名的名菜之一。

它的制作技艺属于独具特色的严格手工工艺。

它涉及了选择鸭、喂养、屠宰、处理、挑鸭、涂鸭等环节。

通常,北京烤鸭不仅带有黄色的颜色,而且在口感方面,皮酥焦脆,肉质鲜嫩,在享用时制作辅以别样的酱料。

2. 云南过桥米线云南过桥米线是中国东南亚地区的一道经典名菜。

它的特点在于将米粉和新鲜蔬菜、肉类、海鲜等等汤料一起食用。

其制作过程非常考究,要仔细各种食材的口感和烹制时间。

吃的时候,先将面放到热汤中涮熟,然后再加入其他材料,食用时可以配以附加调料。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化,讲究鲜、嫩、爽、滑。尤其以烹制蛇、狸、 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烤乳猪浙菜 Nhomakorabea体特征:
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制 作精细,变化较多。
西湖醋鱼
谢谢
闽菜
总体特点: 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
佛跳墙
苏菜
总体特点:
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 味平和,咸中带甜。
清炖狮子头
湘菜
总体特征: 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料为原料,
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 东安子鸡
粤菜
总体特征: 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
九转大肠
川菜
总体特色: 注重调味 其一,调味品复杂多样,有特色,讲究
川料川味。调味品多用辣椒、花椒、胡 椒、豆瓣酱、葱、姜、蒜等 其二,以多层次、递增式调味方法见长。 其三,味型多。
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
夫妻肺片
徽菜
总体特色: 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味道重厚,
保持原汁原味。 无为熏鸭(先熏后卤)
“以足民食,以食为天”——全民重视开放性饮食 文化一直存在
2.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果脯层:仅为果脯 小康层:城市一般民众,初具文化色彩 富家层:中等仕官,富商 贵族层:钟鸣鼎食 宫廷层:帝王饮食的富丽典雅(中国饮食文化的成
就主要由上流社会饮食层创造)
3.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即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原因:历史、自然地理、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商纣至秦朝)
2.商周时期: 在调味方面,发明了酿造酱油、酒、醋,并能
生产出多种调味酱。
3.春秋、战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 出现了酒楼、厨师、酒保,提出了火候和调味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一)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一)

文/刘朴兵(焦作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一)汉代饮食文化交流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是汉代饮食文化交流最突出、最鲜明的特色。

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内地经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的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大幕。

汉代从西域引进内地的蔬菜有胡瓜(黄瓜)、胡芹(旱芹)、葫(大蒜)、胡荽(芫荽)、苜蓿苗、罗勒(兰香)、胡豆(蚕豆)、豌豆,调料有胡椒,油料作物有胡麻(芝麻),果类有蒲桃(葡萄)、胡桃(核桃)、安石榴(石榴)。

葡萄酒、沙饧(红沙糖)、石蜜(凝固糖)和烤制的胡饼,也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播到中国内地。

汉代时期,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的椰子也已引进到中国的岭南地区。

汉代的域外作物和饮食的输入,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中外饮食文化大交流。

输入中国内地的这些域外农作物和饮食多源于中亚和西亚,因通过丝绸之路从“胡”(中国古代泛指北方、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地而来,故多数作物和饮食史前时期,各种动植物饮食原料即从原产地不断地向外传播扩展。

史前传入中国的粮食作物即有黍、小麦和大麦。

黍原产于西亚和东地中海沿岸,在新石器时代由中亚传入中国。

小麦和大麦,原产于中亚和西亚,在距今四五千年由西向东传入中国。

进入文明时代后,各地饮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人口集中的国都城邑往往成为饮食文化交流的中心。

先秦时期,从饮食原料到饮食器具,从饮食烹饪到饮食习俗,均可见到饮食文化交流的因子,从而奠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面貌。

汉代以后的饮食文化交流,可划分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国内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国内各区域的饮食文化交流。

不同历史时期,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向有所不同。

饮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丰富和发展得益于饮食文化交流。

目前,学术界对于汉唐胡汉饮食文化交流、明清美洲作物的引进,研究成果较多。

但对其他历史时期的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和国内各民族、各区域饮食文化交流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缺乏从总体上概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的成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概述•胡汉饮食文化的交融与影响•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与价值•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概述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2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政治局势不稳定,战乱频繁。

社会动荡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导致大量民族向南或向北迁徙,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条件。

民族迁徙与融合在民族迁徙和融合的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推动,为胡汉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背景。

文化交流的推动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起源和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地区的民族迁徙和融合,胡汉饮食文化开始出现初步的交融。

胡汉饮食文化的初步交融随着胡人的迁入,胡食开始在汉地传播,并对汉地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胡食在汉地的传播同时,汉地饮食文化也对胡人产生了影响,胡人开始接受和融入汉地饮食文化。

汉地饮食对胡人的影响在胡汉饮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和融合成为了这一时期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

胡汉饮食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02胡汉饮食文化的交融与影响03少数民族肉食的引进随着胡人在中原地区的定居和与汉族的交流,羊肉、牛肉等少数民族肉食也逐渐成为汉族饮食的一部分。

胡汉食品的互相引进与融合01胡饼等面食的传入随着胡人在中原地区的定居和迁移,他们所喜爱的面食如胡饼等逐渐传入中原,丰富了汉族的饮食种类。

02酒的推广与普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为汉地引入了许多新酒,如葡萄酒、胡酒等,促进了酒的推广与普及。

座次礼仪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人的座次礼仪逐渐影响了汉族。

例如,不再严格遵守长幼尊卑的座次礼仪,更加注重主宾的地位和身份。

胡汉餐饮礼仪的交流与借鉴餐饮器具的交流与演变胡人与汉族的交流过程中,餐饮器具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各代饮食文化介绍

中国各代饮食文化介绍

中国各代饮食文化介绍中国各代饮食文化介绍先秦饮食原始社会,饮食通过渔猎采集获得。

而到了新人时期,谷物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古人饭食主食和副食之分。

《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五谷是主食,其他肉类、菜类都是副食。

先秦吃的粮食统称为五谷或六谷,具体品种说法不一。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黍(黄米)、稷(小米)、麦、菽(豆子)、麻,六谷在加上稻子。

先秦时代蔬菜种类很少。

《诗经》里面提到的132种植物,能作为蔬菜的只有20余种。

后来,其中的大部分都退出了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

这时候也没有炒菜一说,都是煮熟了蘸酱吃。

先秦的肉食以牛、羊、猪最为重要,狗肉也常见。

但庶人一般人吃不到牛肉。

《礼记·王制》中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平民无故不食珍”。

先秦人主要是跪着吃饭。

平民一天两顿,贵族一天三顿,天子一天四顿。

中国至迟在商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筷子。

古代的筷子叫箸,也称作“梜”。

不过在先秦,用不用筷子是有说法的。

《礼记曲礼》上说,“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意思是说筷子只用来夹菜,不用来吃饭食。

先秦时期,匕、柶的造型、功能类似现代的勺。

中国考古发现,在磁山、河姆渡、大汶口、龙山等考古学文化的遗址中,都出土有骨匕,青铜匕最早见于商代晚期。

考古发现匕常与鼎、鬲同出,应该是用来舀粥汤,或者取食肉类的。

汉代饮食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

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

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

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

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发展原因的浅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发展原因的浅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发展原因的浅析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大动乱时期,也是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不论是内地南北之间、还是胡汉之间都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接触与交融。

饮食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相对于其他物质在社会的互惠交换中都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胡汉之间饮食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认为是南北之间的交流,且这种交流更多的是突出内地不同民族间的饮食文化交流。

下面浅析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发展原因。

(一)、对立与交融:胡汉之间的饮食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华夏大地上就己经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的格局。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明显本族特色和文化认同的饮食文化体系。

《礼记•王制》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在具体的饮食状况上,《博物志》记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

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

”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域或族群的饮食选择和饮食文化塑造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

于是,在南北社会之间便形成了这样一种饮食画面:北方是粟、肉和奶制品之乡,而南方则是吃米、鱼和水生食物。

关于这一时期胡汉之间饮食交流的研宂非常之多,大多从饮食原料、烹饪方法和饮食方式三个方面的交流着手来进行探讨。

这些具体的饮食物质交流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胡汉交流状况及社会变迁。

饮食的交流实际上也是饮食所承载的文化的交流,对饮食的选择与否就是对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认同与否。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族政权与汉族政权隔江而立,作为其文化代表的饮食在南北对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保守与对立中的较量食物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往往能够通过各自的饮食状况来区分彼此。

可以说,食物己经成为了识别一个族群、民族、国家的重要标识。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
《事物纪原》中说:“诸葛公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 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其俗必杀人以其首祭, 则神享为出兵。’公不从,因杂用羊、泵肉,而包之以面, 像人头以祀。神亦享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名馒头。” 由此,可以看出,三国时的馒头与现在的馒头是有区别的。 那时的馒头不但夹有牛、羊、猪肉馅,而且个头很大,与 头相似。据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所做的馒头 都是有馅的,且多在三春之际制作。如晋人束晰的《饼 赋》中说:“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 设。”惊蛰、春分,象征着冬去春来。三春之初,举行宴 会祭享,陈设上包有馅心的馒头,象征着一年的风调雨顺。 联想诸葛亮南征回师,正在三春之际。魏晋时在这时宴 享设馒头的风尚,似有纪念诸葛亮南征胜利的意义。
(五)苑羹
晋时著名文学家陆机有次去洛阳拜访了王济, “济指着 羊酪谓机曰:‘卿吴 中何以敌此’答云:‘千里药羹,未 下盐豉’。时人称为名对。于是苑羹胜过羊酪成为当 时的通论。南宋诗人陆游的“姜宜山笔 留闲 吸,豉下 湖药喜共烹”,就是引用的这个典故。《齐民要术》中 认 为,作羹用的配菜,药为第一。特别是在农历 四月份, 药菜生茎 而未 长 出叶子,叫做锥尾纯,是药菜中第一肥 美的,然后用鲤鱼配上这时的 药菜做羹,其味更 是鲜美。
(六)蒸豚
即蒸小猪,这是魏晋时的席上珍品。《齐民要术》说: “好肥 豚一 头,净 冼垢,煮令半熟,以豉汁渍之。生林米 一升,勿令近水,浓豉汁渍米,令黄色,炊作饭,复以豉汁 洒 之。细切姜、桔皮各一升,葱白(三寸)四升,桔叶一升, 合著颤中,密覆,蒸两三炊久。复以猪膏三升,合豉汁一 升酒,便熟也。蒸羊、蒸熊、蒸鹅都可以采用同样方法。
如北魏尚书令王肃,原为南齐秘书垂,入化北魏之初,“不食半肉及酪浆, 常饭卿 鱼羹,渴饮茗汁。”但数年之后,就“食羊肉酪粥甚多了”。可见乳制品 已为汉官所喜食了。

魏晋六朝饮食文化与文学

魏晋六朝饮食文化与文学
详细描述
曹操在《四时食制》中详细描述了四季的食物,如春季吃鲍鱼、夏季吃狗肉、冬季吃鹿肉等。这部著作不仅展示 了曹操对美食的热爱,还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季节性食物的重视和推崇。同时,《四时食制》也为后世的饮食文化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陆游与《食珍录》
总结词
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食珍录》是一部描述珍稀食物的著作,对当时的饮食文化 有着重要的贡献。
现代创新与融合发展
南北饮食文化的交融
魏晋六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带来了 新的食材和烹饪方法,南方则吸收了北方的 饮食文化特点,形成了南北饮食文化的交融 和互补。
素食文化的兴起
魏晋六朝时期,佛教盛行,素食文化逐渐兴 起。这一时期的素食文化不仅体现了清心寡 欲的宗教思想,还融合了道家、儒家的饮食 文化特点,为后世素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2
食材种类繁多,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同时也有一些
新食材如胡椒、西瓜等被引进。
烹饪技法的丰富
03
烹饪技法如煮、炖、烤、炸等逐渐丰富,推动了饮食文化的多
元化发展。
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01
02
03
烹饪技艺的传承
魏晋六朝时期,继承了汉 代的烹饪技艺,并在此基 础上不断发展。
创新烹饪方法
出现了许多新的烹饪方法 ,如炒、蒸等,使菜肴更 加丰富多彩。
南北交融与文化交流
南北政权并立,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为饮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提供了契机。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饮食文化的多元发展
菜系的多样性与地方特色
01
魏晋六朝时期,各地方菜系逐渐形成,如川菜、粤菜等,并具
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魏晋时期的饮食文化饮食时风汉末战乱粮食困乏,不少军阀因无粮而被迫罢战,或以桑椹、枣、甚至人肉为生。

曹操尚节俭,加上用崔琰、毛玠选拔清廉正直之士,社会风气曾变。

卞皇后也效法,其左右史称“菜食粟饭,无鱼肉”。

但曹操死后侈奢之风渐长,西晋时更有石崇与王恺斗富,何曾父子日食一两万钱。

这大概是让人知晓其通饮食,因为这是衡量家世高低的标准之一,曹丕曾下诏:“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

”《太平御览》卷689引《魏书》何曾著的《食疏》为时人效法,虞悰就凭此指出豫章王萧嶷宴席中的不足,是因为缺少用黄颔蛇制作的肉羹。

《南齐书.虞悰传》节日也有特定的饮食:元旦饮椒酒和柏酒、桃汤、吃五辛盘(五种辛辣味的凉菜);寒食节不动烟火(曹操改革,变一个月改为三天)吃醴酪(糖杏仁麦粥)及其他预先做好的食物;端午节吃角黍(粽子);重阳要佩茱萸、食蓬饵(米粉糕)、饮菊花酒道教徒认为人体里有三尸,常居人脾,是欲望的根源。

三尸是靠五谷的谷气生存的,所以要“辟谷”(不食五谷)。

故只能食菌类、蜂蜜、枣类等;匪佛笮融曾“多设酒饭,布席于路”,当时佛教徒应还没禁酒;吃的是三净肉(自己不杀、不叫他人杀、没亲眼看见杀)。

玄学兴起,服食养生就是其体现的思想之一。

何晏食五石散之因,就是要达到他所讲的“亦觉神明开朗”(服散后容光焕发的外表,体现出的内在精神活力)。

稽康的《养生论》指出:“终朝未食则嚣然思餐,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

夜涤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忧虑则达旦不嗅。

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燥于中而形于外,犹昏君于上,国乱于下也。

”即肉体的需要只是精神的附属。

但后期发展至服药的极端,皇甫谧因服寒食散过度,弄至多次想自杀。

鲁迅把当时文人服食的风气称作“魏晋风度”。

餐厨具殷商时贵族已大量使用玉制品与象牙杯,更有漆器出土,但平民则还停留粗陶和竹、木食器当中。

直至晋代以前受阿拉伯高脚桌椅进食的影响,人们还是处于“席地而坐”的案。

随着陶瓷业的发展,日用陶瓷慢慢普及至逐步取代竹木餐具和粗陶制品。

髹漆业的崛起,餐具又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根据朱然墓的出土漆器,可以显示出南方已能制作盘、耳杯、槅、盒、木匕、壶等餐具,其中尤以宫闱宴乐图最能形象化地分映出当时的宴乐情况;文学作品有曹丕的《芙蓉池作》及曹植的《公宴》等作参考。

西晋时更有琉璃用具。

现在发掘出的汉代冶铁遗址中,炼铁炉所用的燃料中就有原谋与煤饼,也就是说有可能当时人们已用石炭来烧饭。

战国以前用的多是地灶和单眼的陶灶,汉代时多火眼陶灶就被使用,一炉多用省时省能。

1983年在广州象岗的南越第二任国王赵昧墓中出土了两个呈凹字形的青铜烤炉,烧烤配件非常齐全:悬挂大件烤物的铁链,烤串肉的铁钎和烤乳猪或三鸟的铁叉(三齿、二齿叉各一),同时出土的有乳猪、鸡等的残骨,烤乳猪的发源地应是岭南。

烹调方法《太平御览.饮食部》诸卷收录了不少古人的烹调方法、案例,解释则见于其引录的《说文解字》。

现节录几个重点:羹就是把肉与菜全都煮在一起,近似浓肉汤的古老手法。

一些难煮的食物也应用于此,陆机《毛诗草木疏》曰:“梅,杏类也。

其子赤而酢,不可生啖。

煮而曝干为苏,可着羹臛中。

”也有一个成语是发生在东汉灵帝时:刘宽没有怪责弄脏其朝服的婢女,“羹污朝衣”,就是形容为人宽厚恕人的性格。

烩就是把肉细切,主要是应用在鱼身上,即鱼生。

华陀替陈登治病时,陈登吐出胃中之虫及生鱼脍。

仙人介象则认为鲻鱼为最美味的脍鱼。

脯就是用各种调味品制成的腊肉。

葛洪《神仙传》收录了左慈请刘表犒军三杯酒、一片脯的个案。

不过最有名的恐怕是程昱的人脯。

鱼鲊就是盐水煮的鱼。

孙皓时有一盐池司马叫孟仁,他捉鱼后制成鲊给其母,其母劝儿子应避嬚。

炙是最常应用的方法,即明火烧烤。

顾雍之孙顾荣曾与同僚宴饮,发现上菜者渴望一尝炙肉,便施赠予他,其后这哥常帮助他。

《世说新语》就有顾荣施炙这一典故。

名菜单汉晋间有三个见于文献的菜单可作参考:桓宽的《盐铁论.散不足》、枚乘的《七发》、曹操的《四时食制》。

《盐铁论.散不足》中列举了西汉前期出现于食肆中二十款时尚食品,包括:扬(牂,即烤羊羔)、豚(烤乳猪)、韭卵(韭黄抄蛋)、狗[月习](切片酱狗肉)、马朘(红烧马鞭)、煎鱼(豉汁煎鱼)、切肝(白灼猪肝)、羊淹(腊羊肉)、鸡寒(冷盘酱鸡)、挏马酪(酥油)、酒(酸马奶酒)、蹇捕(野猪火腿)、胃脯(酱肚酱肉)、胹羔(焖烧羊羔)、豆饧(甜豆腐脑)、白鲍(白灼鲍鱼)、甘瓠(甘脆泡瓜)、热梁和炙(糯小米叉烧烘饭)还列举了汉代民间摆酒宴的七款例菜:胹鳖(焖炖甲鱼)、脍鲤(溜鲤鱼片)、麑(红烧小鹿)、卵(煎溜鱼子)、鷃鹑、橙、枸(炸烹鷃鹑拌橙丝、枸酱)、鲐(河豚)、鳢(生鱼)、醢(肉酱)、醯(酸酱,也就是用肉酱和酸酱拌吃河豚或生鱼)枚乘的《七发》主要用意是激发楚太子对生活重新产生兴趣,从而医治其精神病,其中一发就列了当时的九款“至味”:“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色嫩甘美的小牛肉,配着嫩脆的笋尖和蒲心)、“肥狗之和,冒以山肤”(夹着爽脆石耳的肥狗肉)、“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云梦泽的香粳米,拌着松散的菰米饭,又黏又爽口)、“熊蹯之臑,芍药之酱”(柔韧软糯的焖熊掌,蘸着五香的鲜酱)、“薄耆之炙”(串烤兽里脊)、“鲜鲤之鱠,秋黄之苏”(新鲜鲤鱼片烩溜黄熟的紫苏)、“白露之茹”(打过霜的菜苔)、“兰英之酒,酌以涤口”(用兰香酒来荡口,齿颊留香)、“山梁之餐”(肥美卤山鸡)、“豢豹之胎”(香软的炖豹胎)曹操的《四时食制》散见于《太平御览》及《初学记》,为严可均辑录整理进《全三国文》卷三内,讲十四种鱼的产地和食用方法:郫县子鱼可为酱、[鱼瞢]一名黄鱼,骨软可食、蒸鲇、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之鲸鲵、萧折鱼,海之干鱼、发鱼,带发如妇人,白肥,无鳞、疏齿鱼,味如猪肉、鳣鱼,黄肥,唯以作酢顺道一提,《后汉书.方术.左慈传》记录,曹操曾叹宴中没有吴松江鲈鱼及蜀中生姜,可见两者在中原是挺有名气的。

《异物汇苑》记有“陈思王制驼蹄为羹,一瓯值千金,号为七宝羹。

”食物品种主食寻常百姓日常主食为素食,西晋潘岳在《闲居赋》中称:“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

”就是说明过年、过节时才吃肉。

南方的主食以水稻为主;北方则以大小麦、豆为主。

当时米已有优良品种,如曹丕所赞的新城稻:“江表惟长沙名好米,何得比新城粳稻也!上风炊之,五里闻香。

”《太平御览》卷839引《魏文帝与朝臣书》袁准所赞的河内青稻:“河内青稻、新城白粳,弱萁游梁,濡滑通芬。

”见《北堂书钞》卷142麦饭以麦蒸制而成,因价格低廉故为百姓所食用吴孟宗以此为主食见《太平御览》卷850引《孟宗别传》除了用大小米煮粥外,也有以豆来煮,详见石崇与王恺斗富一事。

麦粥则是以未磨的整粒麦子而煮,这些麦屎粥多为穷人或守丧者所食。

七十年代初在在甘肃嘉峪关出土了一组汉代画像砖《庖厨图》,当中有仕女揉面和手持托盘奉包子的图像,其它的还有持铁叉烧烤图、切肉串。

崔寔的《四民月令》中提及:“齐人……以曲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

”汉代统称面食为饼:把调味好的面团压平至圆扁形,再放在烤炉上烤至酥脆的称作烧饼;用甑锅蒸熟的包子称作蒸饼;用水煮的面条或云吞、水饺称作汤饼;面团放在平底铁锅上加油煎熟称作烙饼;用米粉或面粉发酵加糖并把枣、栗、芝麻等放在甑锅上蒸成松糕的称作饵(扬雄《方言》:“饵谓之糕”)。

随着蜂蜜、蔗糖、麦芽糖、枣、果仁、豆沙、芝麻、姜、葱、蒜、奶油、猪油、植物油、鸡蛋、面粉、糯米粉、黄米粉、籼米粉、薯粉、豆粉等原料的调配运用,再加上炭炉、铁锅、蒸笼等的出现,令汉代糕点的品种得到飞跃的增幅。

曹睿曾怀疑何晏面色白润是傅粉之故,便在盛暑时赐予热汤饼给他吃。

《事物纪原.酒醴饮食.馒头》:“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於神,假阴兵一以助之。

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向之,为出兵也。

‟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麪,象人头,以祠。

神亦向焉,而为出兵。

后人由此为馒头。

”1961年河南密县打虎亭出土的汉代画像石豆腐作坊图可以证明当时已有生产豆腐及豆制品的能力,汉代的豆饧(甜豆腐脑或甜豆浆),在《盐铁论.散不足》中被称为时尚美食,这反映出豆腐在西汉前期面世不久,传说豆腐是美食家淮南王发明的。

汉代已有石磨,做豆浆非常普遍。

煮豆浆时豆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会凝聚成一层膜,捞起捊在锅面上的膜后晾干就是腐皮或腐竹。

酒酒在夏时已出现,其它菌发酵的食品如泡菜(菹)和以黄豆或蚕豆所制的酱也随之出现,酒也发展至有澄(清)酒(久酿滤去酒糟的米酒)、醴(又称醪)酒(以糯米短期内所酿制的连糟酒)及香酒(用郁金香或香茅草加进米酒内浸泡,用于宫廷宴饮及祭祀)。

周代“八珍”之一的渍即是香酒牛肉。

至三国时更有葡萄酒、甘蔗酒、乳酒。

曹丕就曾下诏说:“(蒲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饣肙],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糱,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

况亲食之耶!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见《艺文类聚》卷87当时的名酒首推以酃湖水酿制的酃酒,《续汉书.郡国志四.长沙郡条》引《荆州记》云:“有酃湖,周回三里。

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

”左思的《吴都赋》云:“飞轻轩而酌绿酃,方双辔而赋珍羞。

”司马炎平吴后以酃渌酒作为战利品,献于太庙。

两者皆可证酃酒在当时的地位。

虽然曹氏父子酷酒,曹操更留下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名句,但因为酒需要耗费大量粮食,东晋时某郡断酒一年就省米百余万斛见《全晋文》卷24曾深受粮困之苦的曹操和刘备都下达过禁酒令,孔融、徐邈曾犯禁。

吴的王蕃更因酒而为孙皓所杀。

刘备受简雍之劝后大概已解除;襄樊战后曹操以酒庆功,迟至建安二十四年时已解禁。

吴则是官方专卖,长沙走马楼吴简可见“酒租钱”一词。

期后竹林七贤更把饮酒风气推至高潮。

上海博物馆有一个东汉的青铜蒸馏器,经试验至今仍可蒸馏出酒来。

茶茶在《诗经》中的《尔雅》、《谷风》等篇可见,异称也包括槚、茗、蔎等。

据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这是古老的传说。

现代学者则认为茶起初是药用,后来才在药用的基础上发展成以饮用为主。

《华阳国志.巴志》提及过武王伐纣后以日作封国,茶即是其中的贡品之一。

产茶地区遍及涪陵郡、什邡县、南安县、武都县和平夷郡等。

附带一提,槚通葭,蜀人谓茶曰葭萌(茶茗)。

扬雄这黄门郎写的《蜀都赋》中有“百华(花)投春,蔓茗荧翠”一句;湖南长沙马王堆驮侯墓出土随葬品的清单中有茶叶,可见西汉时茶已是四川和湖南官宦人家的饮料。

《茶乘》卷二引《广雅》(三国魏人张揖所写)中就提及:“荆、巴间采叶为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

用葱、姜、桔子芼之。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