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DOC)

合集下载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素描)模块:透视原理能力目标: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2.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课时安排:1天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透视原理12345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时,画面中将表现出物体不同的面。

在画物品的一点透视图时,首先找出灭点,通过灭点延伸出透视线。

桌子及其上面的所有物体的透视,都是按着从灭点出发的透视线的透视而确定的,在将所有物体画出后,可以将多余的辅助线擦去,并加强所有物体的边缘或加上阴影。

两点透视的表现方法:首先做一条地平线和一条垂直线,然后定好高度,在视平线的左右两端找出灭点,在灭点和高度点之间连线,在视平线和透视线之间画出建筑物的轮廓。

随着视平线与透视线之间的角度变化不同,画面表现物体的形状也在改变。

两点透视的运用:在运用两点透视规律画街道一类的景物时,可以将远景的物体处理的较虚,近处的物体画的三点透视三点透视的运用:通过三点透视,可以表现建筑物高大的纵深感觉。

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比起来,三点透视对于建筑物高度的表现是最到位的。

圆形透视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美术素描透视试讲教案模板

美术素描透视试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二、三点透视的原理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一、二、三点透视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如何将透视原理灵活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具有透视效果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是如何表现出远近、深浅、层次等关系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幅画运用了透视原理,通过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手法,使画面具有立体感。

(二)新课讲解1. 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空间距离、层次和深度的一种方法。

2. 一点透视:以视点为中心,画面上只有一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直线建筑物、街道等。

3. 二点透视:以视点为中心,画面上有两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立方体、圆柱体等物体。

4. 三点透视:以视点为中心,画面上有三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远景、立体感强的画面。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透视原理,自行选择一个物体进行素描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素描练习。

2. 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透视在美术史上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了空间想象力和表现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透视在生活中的应用。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将透视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之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观察、对比教材上和所搜集来的图片,让学生逐渐理解透视现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为使学生把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其难点,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

资源利用:师:幻灯片生:美术教材,尺子,铅笔,美术本,彩笔。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2、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做好了准备就用你们漂亮的坐姿告诉老师。

大家互相看一看,我们的座位对齐了吗?(对齐了)可是我怎么发现没对齐呢?(出示第二张幻灯片课堂照片)老师怎么发现后边的同学之间距离远,前边的同学之间距离近呢?这是为什么?设计意图:[这样设计首先是稳定课堂纪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课堂上来,其二通过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新知: 1、老师发现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请大家观察并思考(出示第三张幻灯片)谁能发现这里边的奥秘?大家可以分组讨论,得到结果后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每组选一个发言人,代表你们组告诉大家你们的发现。

第一组告诉大家这几幅图里边路面有什么变化。

透视美术教案

透视美术教案

透视美术教案透视美术教案【篇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 .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二.过程设计:1、教学策略:师生游戏→明确本课内容→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名画→观察表现透视的艺术作品→利用教具学生练习→产生绘画冲动→绘画→讲评。

2、教案设计: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㈠.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自主探究意识。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新点: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现总结透视现象。

㈣.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发现式教学法㈤.教学准备:图片资料.自制教具等。

三.教学过程:㈠.游戏导入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学生手量.回答)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发言)㈡.介绍透视现象并板书课题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㈢.讲授新课a.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按书中的要求找出答案。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粗远细. 近稀远密)b.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

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

“透视艺术世界:高中美术透视画教案”

“透视艺术世界:高中美术透视画教案”

透视艺术世界:高中美术透视画教案引言你曾经想过如果可以透过一扇窗户远眺远方的景色,或者站在高楼的阳台上欣赏城市的美景吗?透视是一种表达三维物体在平面上的技术,通过透视画,我们可以还原真实世界的景物,让观者感受到距离和深度,为平面作品增添立体感。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透视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今天我们将探讨高中美术透视画的教案。

什么是透视画?透视画是一种表达三维物体在二维画面上的技术。

通过透视的原理,我们可以在平面上呈现出深度、远近和立体感。

透视画主要分为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两种形式。

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是最简单的透视画技法,通过一个远距离的点定义整个视角。

在画面中,水平线上的一个点作为远点,各个物体的边缘线都通过这个点,从而形成透视效果。

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是比较复杂的透视画技法,通过两个远距离的点定义整个视角。

在画面中,水平线上的两个不同点分别作为远点,各个物体的边缘线会与这两个点相交,形成透视效果。

高中美术透视画教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透视画的技巧和理论知识,一个高中美术透视画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透视画的基本理论知识1.透视的概念:简要介绍透视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透视法则:详细介绍透视画的原理和基本法则,包括远近关系、消失点、平行线原理等。

3.透视元素:介绍透视画中的基本元素,如水平线、远点、消失点等。

第二部分:透视画的基本技法4.透视线条的绘制:讲解如何通过透视线条的绘制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和立体感。

5.透视关系的处理:教授如何处理不同物体之间的透视关系,包括前景、中景和后景的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透视画的创作实践6.创作素材的选择:引导学生选择适合透视画的创作主题和素材,如景物、建筑、人物等。

7.透视画的构图:教授透视画的构图技巧,如对称、平衡、比例等。

8.材料和工具的运用:介绍透视画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详细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第四部分:透视画的欣赏和评价9.名家作品赏析:通过欣赏著名艺术家的透视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欣赏能力。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解释透视的概念和意义探讨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和特点讲解透视的基本要素:消失点、视平线、灭点等1.3 透视图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简单的透视图指导学生通过透视网格和辅助线来准确绘制透视图第二章:一点透视2.1 一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强调一点透视在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感方面的作用2.2 一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一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一点透视图2.3 一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一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一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三章:二点透视3.1 二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二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二点透视在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感方面的优势3.2 二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二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二点透视图3.3 二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二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二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四章:三点透视4.1 三点透视的概念解释三点透视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三点透视在表现复杂空间和立体感方面的作用4.2 三点透视的画法演示如何画出三点透视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消失点和视平线来绘制三点透视图4.3 三点透视的应用分析一些经典的三点透视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三点透视作品,并加以点评和指导第五章: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5.1 透视在静物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静物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静物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5.2 透视在风景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风景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风景的空间感和深度5.3 透视在人物绘画中的应用分析一些人像绘画作品中透视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透视来表现人物的空间关系和立体感第六章:透视的视觉感受与心理影响6.1 透视与视觉引导讨论透视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分析不同的透视技法如何影响观者的视觉体验6.2 透视产生的深度与空间感解释透视如何创造空间的深度探讨不同类型的透视对空间感的影响6.3 透视与情感表达研究透视如何用于表达情感和气氛指导学生运用透视创造特定的情感效果第七章:透视技法实战演练7.1 线性透视与光影结合演示如何将线性透视与光影效果结合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和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地7.2 透视中的色彩运用讲解透视中色彩的运用原则指导学生如何在透视作品中运用色彩增加表现力7.3 创作自己的透视作品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运用所学的透视技法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技艺第八章:透视在艺术史上的应用8.1 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技法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如何运用透视探讨透视在文艺复兴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8.2 现代与当代艺术中的透视实验研究现代和当代艺术家如何打破传统透视规则讨论透视在现代艺术中的多样性和创新性8.3 透视在商业艺术中的应用探讨透视在广告、电影和游戏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分析透视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第九章:透视的测量与修正9.1 透视尺的使用介绍透视尺的概念和用途演示如何使用透视尺进行准确的透视测量9.2 透视的修正与调整讲解如何修正透视中的错误9.3 透视作品的评估与改进提供一个透视作品的评估框架指导学生如何自我评估和改进透视作品第十章:透视的艺术创作与探索10.1 创意透视练习设计创意透视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透视构图和视角10.2 透视与构图的关系探讨透视如何影响画面的构图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创作平衡而有吸引力的画面10.3 透视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分析并欣赏不同艺术家的透视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透视在艺术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性和探索空间重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系列关于透视基础知识和应用的教学章节。

初中美术教案透视

初中美术教案透视

初中美术教案透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2.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1. 透视原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透视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透视线稿和完成稿,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如铅笔、橡皮、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画家作品中的透视效果,引导学生关注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一点透视:教师讲解一点透视的原理,即一个立方体只有一个消失点,引导学生理解一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 两点透视:教师讲解两点透视的原理,即一个立方体有两个消失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 三点透视:教师讲解三点透视的原理,即一个立方体有三个消失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透视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教师示范: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透视立方体,展示绘制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透视原理,自行绘制一个立方体,可以选择一点透视、两点透视或三点透视。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透视知识点,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运用透视原理绘制一个复杂的场景,引导学生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方法。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具有透视效果的作品。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透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9-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9-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内容1. 透视现象的概念和分类2. 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视现象的图片、绘画作品、透视模型。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透视现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透视现象的原理。

2. 讲解:讲解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透视模型和绘画作品进行示范。

3. 练习:学生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板书设计1. 板书绘画中的透视现象2. 板书内容:- 透视现象的概念和分类- 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绘制一幅透视现象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一点透视或两点透视。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透视准确,细节丰富。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透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引入阶段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入透视现象:- 生活实例: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如教室、街道、建筑物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的透视现象。

- 历史背景:介绍透视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如何通过透视技巧创造出逼真的空间感。

- 提问引导: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远处的物体看起来会变小?”或“为什么我们在画纸上画直线,但看起来却像会交汇在一起?”2. 讲解讲解阶段是传授知识的关键步骤。

美术成角透视教案

美术成角透视教案

美术成角透视教案【篇一:《透视》教案】描绘我们的校园——透视原理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第一章《描绘我们的校园》活动一:学习与研究——透视法。

其主要内容是:透视知识的学习,是活动二写生与表现必备的造型基础之一。

透视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透视是造成物体在绘画中产生空间感的主要因素。

2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并能用学到的知识画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锻炼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消失规律。

难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材学生:教材、纸、笔、尺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教学楼线描图(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教师归纳总结并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⑴.了解透视的概念及一些术语:①透视:是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

②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③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④消失点: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的点。

⑵.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透视现象存在。

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找出相同点。

教师小结:“近大远小”是透视变化中最基本的规律。

⑶.透视的分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课件展示,请学生比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平行透视----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两个消失点4. 探究与表现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及分析图,让学生加深印象。

课堂作业:要求同学参照图片展示的建筑,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描图。

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透视的感知和表现能力1.2 教学内容透视的定义和分类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1.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的概念,展示透视的实例讲解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二章:透视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透视在绘画中的基本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空间的表现能力2.2 教学内容透视在平面绘画中的应用透视在立体绘画中的应用透视在景观绘画中的应用讲解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三章:透视的拓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的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对透视的创新应用能力3.2 教学内容透视的变异和创新发展透视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应用透视的未来发展趋势3.3 教学步骤讲解透视的变异和创新发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的创新应用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四章:透视作品欣赏与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作品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透视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4.2 教学内容透视作品的特点和魅力透视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著名透视作品介绍展示著名透视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学生进行透视作品的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五章: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5.2 教学内容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透视在绘画创作中的创新应用透视在绘画中的注意事项5.3 教学步骤讲解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展示实例学生进行透视绘画创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六章:建筑透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建筑透视的表现能力6.2 教学内容建筑透视的定义和分类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建筑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6.3 教学步骤引入建筑透视的概念,展示建筑透视的实例讲解建筑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建筑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七章:人物透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物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人物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人物透视的表现能力7.2 教学内容人物透视的定义和分类人物透视的绘制方法人物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7.3 教学步骤引入人物透视的概念,展示人物透视的实例讲解人物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人物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八章:风景透视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景透视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风景透视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风景透视的表现能力8.2 教学内容风景透视的定义和分类风景透视的绘制方法风景透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8.3 教学步骤引入风景透视的概念,展示风景透视的实例讲解风景透视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风景透视图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九章:透视效果图绘制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效果图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透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效果图的表现能力9.2 教学内容透视效果图的定义和分类透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透视效果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9.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效果图的概念,展示透视效果图的实例讲解透视效果图的原理,演示绘制方法学生练习绘制透视效果图,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十章: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应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让学生掌握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运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创新方法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实际案例10.3 教学步骤引入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概念,展示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实例讲解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特殊应用,演示创新方法学生进行透视在创意绘画中的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透视的定义和作用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以及透视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

高中美术透视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透视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高中美术透视基础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

2. 能够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简单的空间布局和物体绘制。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透视规律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空间布局和物体绘制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透视画板3.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画纸等)4. 学生作品展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透视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受?”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这幅画通过透视原理,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二、新课讲授1. 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是一种绘画技巧,通过将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缩放和变形,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2. 透视的原理:透视原理包括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三种。

a. 平行透视:物体与画面的平行线保持一致,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等比例缩小。

b. 成角透视:物体与画面的平行线不保持一致,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斜向缩放。

c. 倾斜透视:物体与画面的平行线既不保持一致,也不斜向缩放,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不规则变形。

三、实践练习1. 教师演示透视画法,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透视规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运用透视原理绘制简单的物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强调透视规律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实践心得,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谁能分享一下?”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

二、新课讲授1. 透视规律在空间布局中的应用:透视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空间布局,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2. 透视规律在物体绘制中的应用:透视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绘制物体,使画面具有真实感。

三、实践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透视规律进行空间布局,绘制一幅简单的室内场景。

初中美术透视原理教案

初中美术透视原理教案

教案:初中美术——透视原理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

2.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3. 创新性透视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空间关系。

2. 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作品中的空间关系了吗?它们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二、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15分钟)1. 教师讲解透视的定义: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空间关系的一种方法,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使二维的画面产生三维的空间感。

2. 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在绘画中,通过假想的一块透明平面(称为视平线)来观察和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3. 讲解透视的基本术语:消失点、视平线、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等。

三、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如何在绘画中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空间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深对透视知识的理解。

四、创新性透视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创新性的绘画作品。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透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中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掌握了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创新性透视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的空间关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人美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word教案 (2)

人美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word教案 (2)
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察、讨论,引出“透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新授课
(1)观察思考:
观察校园里路两旁的小树远近有什么不同?
观察学生队列。
(2)总结: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初步认识透视现象。
①路近宽远窄。
②路两边的小树近高远矮。
学生回答问题:
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学生打开课本,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问题:
①近的高,远的矮。
②近的粗,远的细。
③由近至远,它们之间的密度也在加大。
④两边由近至远缩小的木柱,最终都集中到一个点上。
学生学习认识新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作品中不对的地方,提出正确的意见。
运用启发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
经过讨论、学习,领会本课知识的重点。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新知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4.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带领学生选择适合的角度,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
(3)出示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那么,我们画风景画时运用什么方法表观景物的空间感呢?
(4)打开书,提出问题:
①第7页左上图片中木柱由近至远产生了什么变化?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③请你用直尺将两边木柱的变化画下来,你又有哪些发现?
(5)讲解视平线和消失点。

美术透视教案

美术透视教案

美术透视教案课程名称:美术透视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共计2课时(每课时40分钟)课程目标:1. 了解透视是描绘实际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一种方法。

2. 学习基本的透视原理,包括近大远小、消失点等。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透视绘画技法。

教学准备:1. 教材:透视绘画教材、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2. 教具:投影仪、黑板、粉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老师使用投影仪将一副透视作品投影在黑板上,激发学生对透视的兴趣和好奇。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老师解释透视的概念,以及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b. 老师通过图示和说明介绍近大远小和消失点的概念。

3. 实际操作(20分钟):a. 老师发放绘画纸、铅笔和彩色铅笔给学生。

b. 老师示范如何利用近大远小和消失点来绘制透视图。

c. 学生按照示范的方法进行练习,绘制自己的透视作品。

4. 作品共享(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巩固(10分钟):老师通过黑板绘画示范,复习和强化上一节课所学的透视原理。

2. 实践操作(25分钟):a. 学生使用铅笔在绘画纸上选择一个实际物体进行观察和绘制。

b. 学生利用透视原理,将实际物体的形态和透视效果绘制出来。

3. 作品展示(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提供改进意见。

4. 课程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对学生的绘画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透视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会了利用近大远小和消失点来绘制透视作品。

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对透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透视原理的讲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完成度。

此外,我还将加强学生对作品展示和评价的重视,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学习。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素描)模块:透视原理能力目标: 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2.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课时安排: 1天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难点分析:掌握各种透视的同时加入不同视角知识点讲解:透视原理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画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

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

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用图形的大小透视重重复复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用图形的大小透视重重复复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用图形的大小透视重重复复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透视原理,掌握用图形大小表现透视的方法;2. 能够使用透视和重复的技巧进行创作;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画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关于透视和重复的知识。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图形的大小表现远近和透视的效果,理解重复的概念和应用场景,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画作。

三、教学过程1. 透视原理的讲解透视是一种表现远近的方式,它让物体的大小关系显得更加立体,具有更强的空间感。

介绍透视的原理,展示透视法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

(教学重点:透视原理的介绍和不同类型的讲解)2. 用大小表现透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在画作中用大小表现透视的方法,即物体越远则其图形越小,物体越近则其图形越大,从而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和深度感。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透视感觉,掌握大小透视的应用场景)3. 重复的概念和应用介绍重复的手法和应用,让学生能够了解如何通过重复来创造艺术效果,包括重复的频率、速度和强度等方面。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重复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4. 透视与重复的方法结合在辅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透视和重复的方法后,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这两种手法结合起来,来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画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创作中掌握透视和重复的手法,体现艺术作品的立体感)四、作品展示和评价老师将选择几幅学生作品进行展示,鼓励两两评价和交流,互相学习和提高。

通过评价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透视和重复的理解,更好地运用于创作中去。

五、教学效果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掌握透视和重复的方法,创作出了具有立体感的画作。

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评价,也激发了他们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美术透视教学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透视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理解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掌握一、二、三点透视的基本规律。

2. 技能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原理绘制物体和空间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空间表现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基本规律。

2. 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透视原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2. 在绘画中准确把握物体的空间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些具有透视效果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透视现象。

2. 提问:什么是透视?透视在绘画中有何作用?(二)讲授新课1. 透视的概念:- 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即通过观察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来表现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远近关系。

2. 透视的分类:- 一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单一的透视点,适用于描绘平面或近处的物体。

- 两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两个透视点,适用于描绘立方体或立方体组合的物体。

- 三点透视:物体在画面上呈现为三个透视点,适用于描绘复杂的三维空间物体。

3. 透视原理的应用:- 讲解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规律。

- 展示一些经典透视作品,分析其透视效果。

(三)实践操作1. 作业一:练习绘制一点透视的物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2. 作业二:练习绘制两点透视的物体,如立方体组合、建筑物等。

3. 作业三:练习绘制三点透视的物体,如室内空间、街道等。

(四)课堂小结1. 总结透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2. 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运用透视原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和操作情况。

2.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透视效果和作品质量。

3.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透视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点评。

初中美术教案 透视

初中美术教案 透视

初中美术教案透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透视原理。

2. 引导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提高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难点:透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绘画创作。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透视图例、图片、PPT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具有透视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透视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透视的定义: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绘画技法。

(2)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等。

(3)通过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如远景、中景、近景的透视关系。

3. 实践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运用透视知识,绘制一幅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画面。

(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透视知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灵活运用透视原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五、课后作业学生课后绘制一幅以家庭为主题的透视画,要求表现出家中的空间关系和立体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小学美术《素描透视》教案

小学美术《素描透视》教案
最后,今天的课程也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我将继续探索更多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透视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通过这样的努力,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小学美术《素描透视》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透视的概念和技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能够初步理解近大远小等透视现象。在讲授理论时,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并结合图示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原理。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透视技巧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看到学生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我感到非常欣慰。
3.掌握两点透视:进一步学习两点透视,让学生能够运用两点透视表现更丰富的空间关系。
4.创作实践: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进行创意绘画练习,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力和创作能力。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透视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二பைடு நூலகம்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通过学习透视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造型能力,提高他们在绘画中表现立体空间的能力。
-对于空间感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观察和分析的活动,如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讨论其透视关系,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素描透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近处的物体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透视的奥秘。

最新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标准教案.doc

最新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标准教案.doc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第九册第3课)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1课时)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的位置,在观者的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种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识会感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如课前提出问题、留观察作业、搜集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法,从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知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照片时,注意从三个方面分析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一是地面,近宽远窄;二是路两旁的物象,近长远短;三是天空,近宽远窄。

用宽窄、长短来概括透视的缩形现象,会使学生感到直观好记。

在作业过程中,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周围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在头脑中留有印象,尽量在绘画中不形成错误透视的习惯。

对透视现象有粗浅的认识并能初步表现出透视效果,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空间的立体的艺术,其表现过程需要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

运用透视规律可以把物象具有的高、宽、深的立体感或空间结构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来。

透视在绘画中的表现可分为形体透视(几何形透视)和空气透视。

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

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者位置呈平行位置时,这种透视称平行透视;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

因为物象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叫“远近法”。

把一样的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美术(素描)
模块:透视原理
能力目标: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
2.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
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
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
课时安排:1 天
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
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难点分析:掌握各种透视的同时加入不同视角知识点讲解:
透视原理
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画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

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
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
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时,画面中将表现出物体不同的面。

在画物品的一点透视图时,首先找出灭点,通过灭点延伸出透视线。

桌子及其上面的所有物体的透视,都是按着从灭点出发的透视线的透视而确定的,在将所有物体画出后,可以将多余的辅助线擦去,并加强所有物体的边缘或加上阴影。

園「;:力屮平和;ill'哥I—斤越祠)
一点透视的运用:
用一点透视法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远近。

常用来表现笔直的街道,或用来表现原野、大海等空旷的场景,此外,如在“室内”场景中运用,更可营造出房间宽阔舒适的感觉。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也是在画中常用的基本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平行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按不同方向分别汇集于两个灭点,物体最前面的两个面形成的夹角离观察点最近,这样的透视关系叫两点透视也叫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的表现方法:
首先做一条地平线和一条垂直线,然后定好高度,在视平线的左右两端找出灭点,在灭点和高度点之间连线,在视平线和透视线之间画出建筑物的轮廓。

随着视平线与透视线之间的角度变化不同,画面表现物体的形状也在改变。

消失点消史点
用二•立方体成角透视圈(関点透视;
两点透视的运用:
在运用两点透视规律画街道一类的景物时,可以将远景的物体处理的较虚,近处的物体画的要细致些,而且,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其透视线均应分别相交于两个灭点,这样画出来的景物的透视才会准确。

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所有垂直于地平线的纵线的延伸线都汇集在一起,形成第三个灭点,这种透视关系叫三点透视。

这种透视关系只限于仰视或俯视。

三点透视的表现方法:
同样还是将灭点和中线等透视辅助线画出来。

首先按着两点透视画出物体的高度透视,然后在纵向定出一个灭点,和物体的底部两点相连。

这就是三点透视。

:p U 梢r虫
三点透视的运用:
通过三点透视,可以表现建筑物高大的纵深感觉。

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比起来,三点透视对于建筑物高度的表现是最到位的。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前面所讲的立方体透视图法适用全部物体,下面就说明一下圆形透视,分解如下:
如图(一)为正圆,A=B,a=b。

图(二)为圆的透视图,视觉上A=B,但a<b
圆形透视的画法:
先画一个立方体的透视形,正面画出两条对角线,再画两条对角线相交的四个点,共八个点,将八个点连接成圆。

圆形透视距我们近的半圆大,远的半圆小,弧线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得太尖或太圆。

(如下图)
-I
画圆形物体的方法:
步骤一:画出物体高和宽的比例。

步骤二:根据回旋组合体的规律,画出中轴线及对称点的平行线,画出物体外形特征。

步骤三:在每条平行线上标出近大远小的点,画出圆面透视。

步骤四:调整线条的近实远虚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和前面的圆相比较,里面的圆当然是被缩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

两个椭圆是平行的面,但里面的那个被缩小了,此时,椭圆的长轴(未绘)与长
方体的边不平行。

两个椭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
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画法:
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
在正六面体上下、前后、两側三个面中,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同时有一面与地面平行的正方面体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

正六面体作图的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四条边线与画面平行、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

如下图:
正六面体的成角透视
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其左右各竖立饿侧面与画面成角时就叫成角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左余点,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右余点。

(如下图所示)
几何形体结构及几何相关物体的练习
自然物体都具有特定的形状,从造型角度来看,构成物体最基本的形状有:直
角六面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四类形体,如下图所示:
比较复杂的形体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成的,其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回旋组合体:即各部分依一个共同轴线组合而成。

2 :贯穿组合体:即各部分的轴线互相成角
3 :切挖形体
4 :其它复杂或不规则物体的组合
视点
人物观察物体时的出发点,叫做视点。

当视点平行于被观察物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平视视角。

当视点低于被观察物体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仰视视角。

当视点高于被观察物体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俯视视角。

视角
所谓视角是指观察事物的角度,它是决定构图的关键。

观察角度不同,所画出的画面气氛也有差别。

视角的应用和特点:
(1)平视图在普通的场景中经常使用,显得干净利索,但一味用平视图就会缺少变化。

(2)仰视图是从下方向上的仰视,常被使用在需要画出有一锤定音之感的画面中。

但仰视太多,看的人容易累,也不容易懂。

(3)俯视图可以使读者对画面中的场景及人物情况一目了然。

但俯视太多,会使读者有距离感,难以融入到剧情中。

动画中需要有许多场面,为了引人入胜,应以不同视点进行衔接,让透视中的诸多视点恰如其分地在画面上表现出来,使画面可读性更强,更富有节奏、韵律和速度,使之动感更强。

这种构图难度较大,需要大胆安排,细心推敲,在各种视角的画面穿插于同一页时,原则是要主次分明,让主体突出,以使人物关系得到合理的安排。

绘画中的简单透视(人物)
1. “空间立体透视”就是远小近大。

2. 对于一幅画的透视,有一条辅助线,这条辅助线就是这幅画的地平线。

3. 有一个消失点,一般来说这个点是可以在辅助线上随便放的。

4. 还有几条由消失点向目标放射的廷伸线。

由这三点构成一幅画的透视辅助图。

5. 我们看这幅图很清楚,人物在两条廷伸线之间,在与镜头同一距离的两个一样高的人是一样的,如果其中一个人后退了5 米呢?
6. 那个人后退以后,人是变小了,但三条线在这两个人身上依然在同一部位。

这就是透视。

7. 当然画面的两个人不可能站的很齐,那只要作出第四条辅助线即可。

8. 如果要在那画高一点的人,就是原基础上长高一点即可。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轻松
画出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身高的人的大小了,记住在一幅画里要只以一个人为基础测量。

9. 在一般的情况下地平线是以画面主角的眼睛平行的,这是由于镜头是与他的眼睛平行的。

但许多情况下画面是俯视或仰视的。

10. 那么地平线也会随着镜头的升高而升高。

11. 随着镜头的下降而下降。

12. 之后要记住,同一画面,同一视角,同一大小的人物,不管怎么移动,地平线在他身上的位置是不会变的。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是不需要这样测量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要用到,时间长了只要用眼测就行了。

13. 对人物的本身也同样有透视,当人物正对镜头时并不明显,一旦有了视角和动作的变化,就很明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